CN201071809Y -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 Google Patents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71809Y
CN201071809Y CNU2007200322335U CN200720032233U CN201071809Y CN 201071809 Y CN201071809 Y CN 201071809Y CN U2007200322335 U CNU2007200322335 U CN U2007200322335U CN 200720032233 U CN200720032233 U CN 200720032233U CN 201071809 Y CN201071809 Y CN 2010718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hell
end cover
male
male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22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雄
刘安才
邱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GUANZHO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GUANZHO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GUANZHO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GUANZHONG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322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718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718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718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动力学机械中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它由外壳3、曲轴5、阴转子6、阳转子4、端盖2和后封盖1构成;后端盖2和前端盖14分别安装在外壳3的后部和前部,同时后端盖2外侧与后封盖1连接,前端盖14外侧与油封盒9连接;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外壳两端内腔,阴转子上分别布有相互垂直的两个阳转子腔,通过阴转子中心的曲轴箱用主轴轴承8安装在前端盖14和后端盖2中;两阳转子分别安装在两曲轴曲拐上,同时阳转子两端又安装在阴转子上的阳转子腔内;在外壳3上开有进气口11和保障两腔进气或多腔进气的进气弧腔,同时在外壳3上开有与液路连通的储液室1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注液内冷旋转压缩式压缩机注液与吸气量互占容积导致压缩效率降低问题。

Description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体压缩机。尤其是解决注液内冷气体压缩机器,在压缩过程中注液与气体互占有效容积,降低压缩效率问题、压比与排气口所需通道相互矛盾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注液内冷气体压缩机,注液与吸气同时进行,注液起到了吸收压缩气体所产生热量的问题,却占据了容积空间,使吸入气体量下降,相对降低了压缩效率。在旋转压缩式气体压缩机中,足量注液增强了压缩气体密封,同等密封技术参数要求条件下,足量注液可放宽旋转体与壳体之间间隙,从而起到提高成品率,降低制造成本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以克服注液内冷旋转压缩式压缩机注液与吸气量互占容积,使压缩效率降低问题。
具体地说,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是由外壳(3)、曲轴(5)、阴转子(6)、阳转子(4)、后端盖(2)、前端盖(14)和后封盖(1)构成;后端盖(2)和前端盖(14)分别安装在外壳(3)的后部和前部,同时后端盖(2)外侧与后封盖(1)连接,前端盖(14)外侧与油封盒(9)连接;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外壳两端内腔,阴转子上分别布有相互垂直的两个阳转子腔,通过阴转子中心的曲轴箱用主轴轴承(8)安装在前端盖(14)和后端盖(2)中;两阳转子分别安装在两曲轴曲拐上,同时阳转子两端又安装在阴转子上的阳转子腔内;在外壳(3)上开有进气口(11)和保障两腔进气或多腔进气的进气弧腔,同时在外壳(3)上开有与液路连通的储液室(12)。
所述注液增压储液室(12)位置在进气结束、排气尚未开始的区间内。
主轴中心与阳转子中心之间距离为偏心距且其等于主轴中心与阴转中心之间的距离,阳转子在阴转子中的阳转子腔内直线运动距离是主轴中心与阳转子中心间距离的4倍;主轴转速等于阳转子转速,主轴转速是阴转子转速的2倍。
本实用新型中阳转子外弧等于外壳内弧。
主轴中心与曲拐中心之间距离是阳转子直线运动距离的四分之一。无论是互成180度的两曲拐还是互成180度的多曲拐运动机械,此比例关系在这种运动机械中是唯一的。
排气口(13)的位置、异型孔面积与压缩机额定最高压力位置、最大排气量所需要的通道面积相近。
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并位于外壳两端内腔。
两个阳转子腔垂直布置时两腔内侧可允许有一定角度的重叠,可多腔垂直布置,相互有一定角度重叠或不重叠,亦可两腔或多腔不重叠平行布置;阴转内腔为曲轴箱;曲轴(5)两曲拐互成180度布置或为多曲拐互成180度布置。
保障不同压力位置的多位置排气口(13),根据不同压力排量的要求工况,排气口位置、大小亦不同,多级多腔压缩可设混气室连接腔。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注液内冷旋转压缩式压缩机注液与吸气量互占容积导致压缩效率降低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1、3-2、3-3、3-4、3-5为本实用型工作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型系统流程图。
图号说明:1、后封盖  2、端盖  3、外壳  4、阳转子  5、传动轴  6、阴转子  7、阴转子轴承  8、主轴轴承  9、油封盒10、轴封  11、进气口  12储液室  13、排气口  14、前端盖  15、阴转子中心  16、主轴中心  17、阳转子中心  18、壳体  19、气体滤清器  20、液细分回液管  21、气控供气管  22、安全阀  23、保压单向阀  24、球阀  25、进气控制阀  26、减荷供气管  27、油封回油管  28、液细分  29、液过滤器  30、冷却风扇  31、主机  32、排气管  33、液气分离器  34、示液镜  35、液管36、冷却器  37、排气单向阀  38、温度开关  39、调温阀  40、排污阀  41、电磁阀DF2  42、电磁阀DF1  43、电磁阀DF344、连通部分  45、气控部分  46、压力控制器YK  47、电磁阀DF4  48、液路部分  49、组合分配器  50、液管路。
图3-1:A腔吸气终了,即将压缩  B腔压缩终了,即将吸气;
图3-2:A腔自增压开始,压缩开始  B腔开始吸气
图3-3:A腔自增压结束,继续压缩  B腔吸气
图3-4:A腔继续压缩  B腔继续吸气
图3-5:A腔排气即将结束  B腔吸气即将结束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头由外壳3、曲轴5、阴转子6、阳转子4、端盖2和后封盖1构成;后端盖2和前端盖14分别安装在外壳3的后部和前部,同时后端盖2外侧与后封盖1连接,前端盖14外侧与油封盒9连接;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外壳两端内腔,阴转子上分别布有相互垂直的两个阳转子腔,通过阴转子中心的曲轴箱用主轴轴承8安装在前端盖14和后端盖2中;两阳转子分别安装在两曲轴曲拐上,同时阳转子两端又安装在阴转子上的阳转子腔内;在外壳3上开有进气口11和保障两腔进气或多腔进气的进气弧腔,同时在外壳3上开有与液路连通的储液室12。电机带动主轴、主轴曲拐带动阳转子、阳转子强推阴转子旋转运动,阴转子作单中心旋转,阳转子作行星旋转,阴阳转子运转速度1∶2,外来动力通过曲轴带动阳转子运转,阳转子再带动阴转子旋转,由于阴阳转子在同一动力源下转速为1∶2,相互组合旋转中就形成了“差动”,相对机器外壳在不同角度下交替进行吸气,注液增压压缩,排气过程循环,排气量由曲拐距,阳转子直径,转速决定,排气压力由排气口位置决定(均有固定的数学关系)。注液增压是吸气结束,压缩腔封闭后,压缩排气前这个旋转区间进行的。由于注液在吸人气体腔封闭后注入气腔,占据气腔容积,起到了增压作用。注液压力来源于压缩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力。注液在压缩机排气时,与气体一同排除,经过分离、冷却后又循环进入压缩腔,排气压力越高,注液量也越大;注液量越大,增压亦越高,以此过程循环。控制注液量可达到控制温度与排气压力的目的。当阴转子旋过注液口位后,高压液就填充于外壳与阴转子之间间隙内,形成高压液膜,阻止了压缩气体泄漏,同时注入曲轴箱的液体,在离心重力作用下,随阳转子位移跟进,在阴阳转子间隙内也形成液膜密封。注液在机腔内起到了增压、密封、润滑、降温作用。整机结构紧凑,布置对称、平衡,在200-3000转/分范围均可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外接动力采用了变频控制,排气量最小值与最大值通过改变速度转速差值可达到15.5倍。
如附图4所示,液路部分足量内冷注液,压缩腔内温度可控制在所需工况。
用本实用新型主机构成的压缩机机组流程结构见图4:
(1)气体系统流程,气体由气体滤清器过滤除尘后,经进气控制阀进入主机压缩,压缩后的液气混合体经排气单向阀通过排气管进入液气分离器,分离后气体经保压阀,后处理器排出,分离出来的液体由液管进入液过滤器进入冷却器经冷却通过液管路进入组合分离器后开始再次循环。
(2)增压、密封、润滑系统。注液在液气分离器内气体压力推动下,进入输液管路,经温控阀,冷却器、过滤器、通断阀,一路进入主机侧端增压密封,一路进入主机后端润滑密封,汇集于阴转子之中与气体一同排人液气分离器分离后再循环。
(3)冷却系统。本机无论是风冷型还是水冷型,只对注液强制冷却。
(4)变频控制器,系统压力控制变频器,变频器控制动力源转速,通过转速变化使排气量大小之差值在15.5倍范围内,满足使用工况,本机允许调速范围为200-3000转/分。

Claims (9)

1.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由外壳(3)、曲轴(5)、阴转子(6)、阳转子(4)、后端盖(2)、前端盖(14)和后封盖(1)构成;后端盖(2)和前端盖(14)分别安装在外壳(3)的后部和前部,同时后端盖(2)外侧与后封盖(1)连接,前端盖(14)外侧与油封盒(9)连接;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外壳两端内腔,阴转子上分别布有相互垂直的两个阳转子腔,通过阴转子中心的曲轴箱用主轴轴承(8)安装在前端盖(14)和后端盖(2)中;两阳转子分别安装在两曲轴曲拐上,同时阳转子两端又安装在阴转子上的阳转子腔内;在外壳(3)上开有进气口(11)和保障两腔进气或多腔进气的进气弧腔,同时在外壳(3)上开有与液路连通的储液室(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注液增压储液室(12)位置在进气结束、排气尚未开始的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主轴中心与阳转子中心之间距离为偏心距且其等于主轴中心与阴转中心之间的距离,阳转子在阴转子中的阳转子腔内直线运动距离是主轴中心与阳转子中心间距离的4倍;主轴转速等于阳转子转速,主轴转速是阴转子转速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阳转子外弧等于外壳内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主轴中心与曲拐中心之间距离是阳转子直线运动距离的四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排气口(13)的位置、异型孔面积与压缩机额定最高压力位置、最大排气量所需要的通道面积相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阴转子(6)通过阴转子轴承(7)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并位于外壳两端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两个阳转子腔垂直布置时两腔内侧可允许有一定角度的重叠,可多腔垂直布置,相互有一定角度重叠或不重叠,亦可两腔或多腔不重叠平行布置;阴转内腔为曲轴箱;曲轴(5)两曲拐互成180度布置或为多曲拐互成180度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其特征是保障不同压力位置的多位置排气口(13),根据不同压力排量的要求工况,排气口位置、大小亦不同,多级多腔压缩可设混气室连接腔。
CNU2007200322335U 2007-06-25 2007-06-25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18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22335U CN201071809Y (zh) 2007-06-25 2007-06-25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22335U CN201071809Y (zh) 2007-06-25 2007-06-25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71809Y true CN201071809Y (zh) 2008-06-11

Family

ID=3955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223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1809Y (zh) 2007-06-25 2007-06-25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7180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2352A (zh) * 2013-09-11 2016-05-25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式螺杆压缩机、用于控制这种螺杆式压缩机从空载状态过渡到加载状态的控制器、以及所用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2352A (zh) * 2013-09-11 2016-05-25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式螺杆压缩机、用于控制这种螺杆式压缩机从空载状态过渡到加载状态的控制器、以及所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53C (zh) 涡旋式气体压缩机
CN101012831A (zh) 一种经中隔板吸气的转子式双缸压缩机
CN102734158A (zh) 螺旋式压缩机及使用该螺旋式压缩机的冷风装置
JPH10159764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10242534A (zh) 一种新能源有油二级活塞式空压机
CN103291365A (zh) 具有转轮涡旋机构的流体机械与发动机
CN204783685U (zh) 卧式滑片压缩机及空调
CN201321985Y (zh) 一种具有防排油结构的涡旋压缩机
CN201071809Y (zh) 超螺杆自增压压缩机主机
CN204677433U (zh) 纯电动大客车用双螺杆空气压缩机机组
CN208734543U (zh) 滑槽平行布置的一大二小缸并联滚动转子压缩机
CN203035549U (zh) 喷油卧式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CN101975166B (zh) 双工作面气缸的滚动转子制冷压缩机
CN205136014U (zh) 立式全封闭双级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203476398U (zh) 具有转轮涡旋机构的流体机械
CN213116591U (zh) 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
CN110594152B (zh) 一种立式双级涡旋压缩机
CN203453066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
CN208982280U (zh) 径向均布滑槽的三缸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
CN103410729B (zh) 卧式全封闭双级螺杆制冷压缩机
CN102628452B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及一种汽车发动机
CN206988117U (zh) 压缩机
CN102155406A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回油方法和回油结构
CN112833007A (zh) 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
CN206458604U (zh) 一种单螺杆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