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6969Y - 活动卡固组件 - Google Patents
活动卡固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66969Y CN201066969Y CNU2007201571640U CN200720157164U CN201066969Y CN 201066969 Y CN201066969 Y CN 201066969Y CN U2007201571640 U CNU2007201571640 U CN U2007201571640U CN 200720157164 U CN200720157164 U CN 200720157164U CN 201066969 Y CN201066969 Y CN 20106696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casing
- fixes
- retainer
- fixed le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活动卡固组件,包括一扣持件及一固定件,用以将一电路板定位于一机壳上,其中电路板沿着一结合方向或是一释放方向移动,以与机壳相互卡掣或拆卸。扣持件可滑动地装设于机壳,并具有缺口及顶板。扣持件在常态下位于一扣持位置,且其滑动路径与释放方向交错。固定件穿设电路板,并具有一可相对于电路板移动的固定柱。固定柱前端伸入扣持件的缺口,使电路板无法相对于机壳移动。固定柱具有一抵靠于顶板的斜面,而斜面用以在固定柱朝向机壳移动时推动扣持件离开扣持位置,使电路板可沿释放方向移动而自机壳拆卸下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固定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来快速将电路板定位于机壳的活动卡固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中通常都具有许多印刷电路板,例如计算机系统中的主机板,这类印刷电路板必须通过固定方式装设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内。就目前市面上所普及的电子装置而言,其印刷电路板大多数是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机壳上。
常见的螺丝锁固方式为:事先在印刷电路板上开设固定孔,以及在机壳上也开设对应于固定孔的螺孔;螺丝先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孔,然后使用者再使用螺丝刀将螺丝分别旋入机壳上对应的螺孔。这样就可利用螺丝将印刷电路板锁固于机壳上。此种螺固的方式使得在使用者拆装印刷电路板时,必须利用工具旋紧或是旋出螺丝,才能够对印刷电路板进行组装或者拆卸。若是手边刚好没有对应的工具,就无法拆装印刷电路板,因此使用上极为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必须锁固的螺丝数量众多,造成拆装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冗长繁琐而且耗时费力。
为了解决必须搭配工具才能够拆装螺丝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将螺丝改良为可直接以手指转动的拇指螺丝(thumb screw),以减少手边若无工具就无法拆卸印刷电路板的困扰。如图1所示,图1为一般应用拇指螺丝60将电路板20固定于机壳10的示意图。机壳10上具有多个定位柱11及一螺孔61,其中各定位柱11的中段开设有一凹槽111。电路板20开设有多个对应于定位柱11的定位孔21。各定位孔21呈葫芦形且具有一宽段211及一窄段212,而且定位柱11的前端从宽段211穿过定位孔21。这样电路板20就可以通过定位柱11在机壳10上滑动,使定位孔21的窄段212嵌入定位柱11的凹槽111。之后,只要将拇指螺丝60穿过电路板20并旋入螺孔61,就能够将电路板20固定于机壳10上,从而通过定位孔21与机壳10卡掣固定。但是,在此方案中,使用者仍然需要旋转拇指螺丝60来进行锁固,还是存在耗时费力的问题。此外,拇指螺丝的造价与成本也比一般螺丝高出许多。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使拆装电路板的步骤更加简便且迅速的锁固装置,以解决目前锁固电路板耗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大多通过螺丝定位于机壳上,不仅耗时费力还需要搭配工具使用,而拇指螺丝虽然不用搭配工具,但还是耗时费力且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卡固组件,以解决电路板以螺固方式固定于机壳所面临的问题。
为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卡固组件,用以将一电路板定位于一机壳上,其中该电路板能相对于该机壳沿着一结合方向或是一释放方向移动以与该机壳相互卡掣或拆卸,其特征是,该活动卡固组件包括:一扣持件,可滑动地装设于该机壳,并且具有一缺口及一顶板,其中该扣持件的滑动路径与该释放方向交错,而且该扣持件在常态下位于一扣持位置;及一固定件,穿设于该电路板,并且具有一可相对于该电路板移动的固定柱,该固定柱前端伸入该缺口以定位该电路板,其中该固定柱中段具有一抵靠于该顶板的斜面,该斜面在该固定柱朝向该机壳移动时推动该顶板使该扣持件离开该扣持位置。电路板可沿前述的释放方向移动而自机壳拆卸下。通过扣持件沿结合方向或释放方向移动,即可快速地扣持或释放固定件,以安装或拆卸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固定件的固定杆前端伸入机壳的扣持件中,使电路板无法脱离机壳,而且固定件利用斜面推开扣持件就可以退出缺口,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拆装电路板的步骤更加简便且迅速。
下面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目的及优点。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对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拇指螺丝、电路板与机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与机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与固定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与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与扣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的定位柱位于定位孔的宽段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的定位柱位于定位孔的窄段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固组件的俯视图,其中固定杆前端位于缺口的开口段。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固组件的俯视图,其中固定杆前端位于缺口的扣持段。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位于第一位置而且扣持件位于扣持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位于第二位置而且扣持件位于释放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机壳 11定位柱 111凹槽
12穿槽 13凸片 20电路板
21定位孔 211宽段 212窄段
22穿孔 30扣持件 31板体
32滑动部 33第一弹性组件 34缺口
341开口段 342扣持段 343斜边
35顶板 50固定件 51套筒
52固定柱 53控制杆 531环状凸缘
54连动杆 541斜面 55第二弹性组件
60拇指螺丝 6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图3A、图3B及图4,上述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活动卡固组件,其包括一扣持件30及一固定件50。这种活动卡固组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其中电子装置具有一机壳10及一电路板20。活动卡固组件用以提供一定位机制,使电路板20不会在机壳10上相对滑动,从而将电路板20固定于机壳10上,或者是迅速地自机壳10上拆卸下来。
机壳10上具有多个定位柱11、一穿槽12及两凸片13,其中定位柱11的数量可依实际状况增减,本实用新型中仅以四个定位柱1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定位柱11设置于机壳10的表面,而且各定位柱11的中段开设有一凹槽111。各凸片13自机壳10的表面延伸出并且位于穿槽12的两相对的边缘。
电路板20可以是前述电子装置的主机板,而且电路板2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及一穿孔22。各定位孔21的设置位置及数量对应于定位柱11,而穿孔22所设置的位置则对应于穿槽12。
各定位孔21分别具有一宽段211及一窄段212,宽段211的孔径大于定位柱11前端的外径,以使各定位柱11可以穿过各定位孔21的宽段211。定位孔21的窄段212的孔径小于定位柱11前端的外径,但是略大于凹槽111的外径,以使定位孔21的窄段212的边缘可以嵌入定位柱11的凹槽111。因此,电路板20可以通过定位柱11在机壳10上沿一结合方向滑动,使定位孔21嵌入定位柱11的凹槽111,从而通过定位孔21与机壳10卡掣固定电路板20。相反地,电路板20也可以通过定位柱11在机壳10上沿一释放方向滑动,使定位孔21退出定位柱11的凹槽111,从而使电路板20可以从机壳10上拆卸下来。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4所示,扣持件30可滑动地装设于机壳10,并且扣持件30对应于机壳10的穿槽12设置。扣持件30包括一板体31、两个滑动部32、一第一弹性组件33、一缺口34及一顶板35。
板体31为一板片形状的构件,而且缺口34形成于板体31,而顶板35延伸于板体31上。滑动部32分别自板体31相对的两侧边向外延伸,并且可滑动地穿过机壳10的两凸片13,以使板体31可通过两端的滑动部32的引导而相对于机壳10移动,从而为扣持件30提供相对于机壳10滑动的能力。板体31受限于机壳10的各凸片13,只能在位于两凸片13之间的滑动路径中移动,以使扣持件30的滑动路径与电路板20的释放方向交错。
第一弹性组件33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一压缩弹簧,其套设于一滑动部32上。第一弹性组件33的两端抵靠于板体31的一侧与机壳10的凸片13的一侧,第一弹性组件33用以推抵板体31,使板体31在常态下位于一扣持位置(如图4所示)。
缺口34具有一开口段341及一扣持段342,其中扣持段342位于板体31的内部,而且开口段341由板体31的外部连通至扣持段342。缺口34的开口段341的一侧具有一斜边343,而且斜边343与电路板20的滑动释放方向呈一夹角。顶板35自缺口34的扣持段342的一侧边缘延伸出,并且顶板35朝缺口34弯曲且具有近似L形断面。
请再参阅图2、图3A及图3B所示,固定件50穿设于电路板20上,并且对应于穿孔22设置。固定件50包括一套筒51、一固定柱52及一第二弹性组件55,固定件50在常态下位于一第一位置(如图3B),或者是被按压而离开前述第一位置,以使扣持件30离开前述扣持位置。
套筒51从电路板20的一侧固定于电路板20上,且套筒51内部的孔洞对准穿孔22。固定柱52穿设于套筒51且可相对于电路板20移动。固定柱52包括一控制杆53及一连动杆54,而且固定柱52的前端(连动杆54)伸入扣持件30的缺口34,可以被缺口34的扣持段342的边缘卡住,使电路板20无法相对于机壳10移动,以对电路板20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固定柱52也用以推抵扣持件30离开前述的扣持位置,使电路板20能够沿前述结合方向与机壳10卡掣,或者是使电路板20能够沿前述释放方向自机壳10上拆卸下来。
控制杆53从电路板20的一侧穿设于套筒51及电路板20的穿孔22,以使套筒51套设于控制杆53。套筒51的内径及穿孔22的孔径都大于控制杆53的外周尺寸,使控制杆53可在套筒51上相对于电路板20移动,其中控制杆53用以被按压从而相对于电路板20移动。控制杆53具有一环状凸缘531,其中环状凸缘531形成于控制杆53外周面的中段。第二弹性组件55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一压缩弹簧,其套设于控制杆53以装设于套筒51与控制杆53之间。第二弹性组件55抵靠于套筒51的顶端与环状凸缘531的底端,以推抵控制杆53使其在常态下位于前述第一位置。连动杆54从电路板20的另一侧旋入锁附于控制杆53的前端,因此,当连动杆53被按压时就会带动连动杆54相对于电路板20移动。连动杆54的中段具有一斜面541,而且斜面541也位于固定柱52的中段。斜面541抵靠于扣持件30的顶板35,当控制杆53被按压时,斜面541用以推动扣持件30的顶板35,使扣持件30离开前述扣持位置。连动杆54也用以推抵扣持件30的斜边343,使扣持件30离开前述扣持位置,而连动杆54则沿电路板20的固定方向进入缺口34的扣持段342。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使用者要将电路板20组装至机壳10时,须先将电路板20的定位孔21对准机壳10的定位柱11,接着使各定位柱11经由各定位孔21的宽段211穿过电路板10,这样电路板20就能通过定位柱11在机壳10上移动。接着,将电路板20朝前述结合方向推动,使各定位孔21的窄段212的边缘嵌入各定位柱11的凹槽111,这样电路板20便无法朝上脱离机壳10。
又如图2、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当各定位柱11由定位孔21的宽段211进入定位孔21的窄段211时,固定柱52的连动杆54的前端也同时推抵缺口34的斜边343,使扣持件30离开前述扣持位置,而连动杆54的前端便顺势由缺口34的开口段341进入缺口34的扣持段342。此时,扣持件30就利用第一弹性组件33在常态下位于前述扣持位置(图7)。用缺口34的扣持段342的边缘卡住固定柱52,使电路板20无法相对于机壳10移动,完成将电路板20组装至机壳10的步骤。
当使用者要将电路板20从机壳10上拆卸下来时,只要按压控制杆53的顶部,固定柱52就会利用环状凸缘531压缩第二弹性组件55,从而由前述第一位置(图9)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图10)。同时,固定柱52的斜面541便会推抵扣持件30的顶板35,使扣持件30离开前述扣持位置(图7)而移动至一释放位置(图8)。因此,扣持件30的板体31便释放固定柱52,使固定柱52的前端可以从缺口34的扣持段342退出。接着,只要使用者持续压住控制杆53,同时朝前述释放方向推动电路板20,即可将定位柱11由定位孔21的窄段212退出,使电路板20可以从机壳10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50的固定柱52的前端伸入机壳10的扣持件30中,使电路板20无法脱离机壳10,而且固定件50利用斜面541推开扣持件50就可以退出缺口34,从而能够使拆装电路板20的步骤更加简便且迅速。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改动与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9)
1.一种活动卡固组件,用以将一电路板定位于一机壳上,其中该电路板能相对于该机壳沿着一结合方向或是一释放方向移动以与该机壳相互卡掣或拆卸,其特征是,该活动卡固组件包括:
一扣持件,可滑动地装设于该机壳,并且具有一缺口及一顶板,其中该扣持件的滑动路径与该释放方向交错,而且该扣持件在常态下位于一扣持位置;及
一固定件,穿设于该电路板,并且具有一可相对于该电路板移动的固定柱,该固定柱前端伸入该缺口以定位该电路板,其中该固定柱中段具有一抵靠于该顶板的斜面,该斜面在该固定柱朝向该机壳移动时推动该顶板使该扣持件离开该扣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扣持件还包括:
一板体,该板体上形成该缺口,且该顶板在该板体上延伸;
两个滑动部,分别自该板体相对的两侧边向外延伸,并且可滑动地穿过该机壳上的两个凸片;及
一第一弹性组件,抵靠于该板体与该机壳,并推抵该板体在常态下位于该扣持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缺口具有一用以挡止该固定柱的扣持段及一开口段,该开口段由该板体外部连通至该扣持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开口段一侧具有一斜边,该固定柱能推抵该斜边使该扣持件离开该扣持位置,并沿该结合方向进入该扣持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顶板朝该缺口弯曲从而呈L形的断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固定柱还包括:
一控制杆,由一侧穿设于该电路板,可以被按压而相对于该电路板移动;及
一连动杆,由另一侧装设于该控制杆的前端,可以受该控制杆的带动而相对于该电路板移动,其中该斜面形成于该连动杆的中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连动杆螺固于该控制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固定件还包括:
一套筒,固定于该电路板,并套设于该控制杆;及
一第二弹性组件,装设于该套筒与该控制杆之间,并推抵该固定柱在常态下位于一第一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卡固组件,其特征是,该控制杆具有一环状凸缘,而且该第二弹性组件抵靠于该环状凸缘与该套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71640U CN201066969Y (zh) | 2007-07-31 | 2007-07-31 | 活动卡固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71640U CN201066969Y (zh) | 2007-07-31 | 2007-07-31 | 活动卡固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66969Y true CN201066969Y (zh) | 2008-05-28 |
Family
ID=3948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5716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6969Y (zh) | 2007-07-31 | 2007-07-31 | 活动卡固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66969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2912B (zh) * | 2008-08-29 | 2012-01-11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板旋转定位结构 |
CN106003109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英杰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手夹持器装配结构 |
CN107219896A (zh) * | 2016-03-21 | 2017-09-29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机板模块 |
CN110290665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沅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鞋模块 |
CN113382534A (zh) * | 2020-03-10 | 2021-09-1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固定结构 |
-
2007
- 2007-07-31 CN CNU2007201571640U patent/CN20106696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2912B (zh) * | 2008-08-29 | 2012-01-11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板旋转定位结构 |
CN107219896A (zh) * | 2016-03-21 | 2017-09-29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机板模块 |
CN106003109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英杰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手夹持器装配结构 |
CN110290665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沅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鞋模块 |
CN113382534A (zh) * | 2020-03-10 | 2021-09-1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固定结构 |
CN113382534B (zh) * | 2020-03-10 | 2022-10-25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固定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66969Y (zh) | 活动卡固组件 | |
US8649182B2 (en) | Housing and method of fastening electronic card | |
CN201115131Y (zh) | 卡固组件 | |
US9658655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ver structure thereof | |
US8469466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 |
CN105988529A (zh) | 电子装置壳体 | |
TWI544857B (zh) | 電子裝置及其電子模組固定結構 | |
US7315457B1 (en) | Motherboard fixing device | |
CN102237121A (zh) |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 |
US2016029953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7342782B2 (en) | Locking device | |
CN201119180Y (zh) | 电路板的定位结构 | |
CN101420831B (zh) | 电路板的定位结构 | |
CN102109891B (zh) | 机箱 | |
US20100101285A1 (en) | Unlock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holding structure | |
US2012026887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locking mechanism | |
US20130033832A1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 |
CN201115122Y (zh) | 止挡组件 | |
US20070035934A1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 |
US7486527B1 (en) | Fixing device | |
TWI380769B (zh) | ||
CN214751671U (zh) | 一种工控机加密锁安装装置及工控机 | |
CN201115152Y (zh) | 电路板挡止组件 | |
CN201115140Y (zh) | 卡持组件 | |
CN101377701B (zh) | 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