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1042Y -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1042Y
CN201061042Y CNU2007201692490U CN200720169249U CN201061042Y CN 201061042 Y CN201061042 Y CN 201061042Y CN U2007201692490 U CNU2007201692490 U CN U2007201692490U CN 200720169249 U CN200720169249 U CN 200720169249U CN 201061042 Y CN201061042 Y CN 20106104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arent form
outer conductor
coaxial cable
public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692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Rosenberger Asia Pacif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SENBOGE YA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692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104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104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104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所述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分别具有端接同轴电缆的电缆连接端,另一端为与对方插接配合的插接端,其中,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距离前端一定距离的台阶上,套接前端具有向内径方向凸起倒钩、并采用开瓣式结构的卡圈;母型接头外导体外层的外径面距离插接端端面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开有对应于所述卡圈前端倒钩的凹槽,当所述公型接头插入母型接头时,当插接配合到位时,所述卡圈的倒钩卡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层外导体的凹槽中,实现公型接头与母型接头的插接锁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可以用简单的动作即可以实现接头之间的插拔,节省了操作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广泛用于各种信号传输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的场合,一种典型的同轴电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示出同轴电缆的中心为一般由铜制成的中心导体1,该中心导体1被绝缘层2所包围,该绝缘层2之外包覆外导体3,该外导体3为波纹形状或者螺纹形状,外导体3外包覆绝缘材料制成的外皮4。
使用上述同轴电缆时,不通电缆之间需要有效的连接,以便有效传输信号,避免信号的衰减。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
请参看图2,该图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图2中左侧部分为该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公型接头21,右侧为母型接头22。所述公型接头21具有用于与同轴电缆中心导体1电连接的连接器中心导体211,该中心导体211为锥形凸出结构,其外周环绕绝缘体212,绝缘体212外环绕用于与同轴电缆外导体3电连结的连接器外导体213,该连接器外导体213向配合端面方向具有凸出的圆周。该连接器外导体213外周具有凸起的台阶,用于套接螺母214。与该公型接头21的结构相对应,所述母型接头22具有用于与同轴电缆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器中心导体221,该连接器中心导体221具有与所述连接器中心导体211前端相配合的凹入插孔;该连接器中心导体221的外周环绕绝缘体222,该绝缘体222向与公型接头21端面配合的部分伸出所述中心导体221端面一段距离,形成插接时容纳所述连接器中心导体211的凹入空间。所述绝缘体222外周环绕连接器外导体223,该连接器外导体223向配合端面方向分为内外两个圆周,两者之间形成供容纳所述公型接头连接器外导体213凸出圆周的空间;在该连接器外导体223的前端外周上具有螺纹,该螺纹部分与所述公型接头21的螺母214的内螺纹相配合。当所述公型接头21与母型接头22相互插接时,所述公型接头21的中心导体和外导体的凸出部分分别插入所述母型接头22的凹入部分,并相互接触,为了使两者配合紧密,还要将所述公型接头21的螺母214与所述母型接头22外导体外周的螺纹拧紧,使该连接器获得紧密的配合。
从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可知。在现有技术下,连接器插接需要使用螺纹副配合,造成使用中不能够直接插拔,耗费时间较多,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可以方便的直接插拔,无需螺纹旋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所述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分别具有端接同轴电缆的电缆连接端,另一端为与对方插接配合的插接端,其中,公型接头包括三层同心的柱状体和筒状体,具体为位于中心的向插接端凸出的公型接头柱状中心导体和最外圈的筒状公型接头外导体,以及将两者绝缘的位于中间圈的公型接头绝缘体;所述母型接头的插接端包括前端面开孔的柱状母型接头中心导体和前端构成夹持状、后端紧密连接的双层母型接头外导体,以及中间圈将两者绝缘的母型接头绝缘体,当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插接时,所述公型接头中心导体插入所述母型接头中心导体的前端面的开孔中,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插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前端夹层中,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距离前端一定距离的台阶上,套接前端具有向内径方向凸起倒钩、并采用开瓣式结构的卡圈,该卡圈伸出该台阶一定距离,并具有向内径方向收缩的弹力;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外层的外径面距离插接端端面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开有对应于所述卡圈前端倒钩的凹槽,当所述公型接头插入母型接头时,所述卡圈及其套接的公型接头外导体一起插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的夹持部位中,当插接配合到位时,所述卡圈的倒钩卡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层外导体的凹槽中,实现公型接头与母型接头的插接锁定。
优选地,所述卡圈的后端面被套接固定在外导体较后部的限位环抵住,实现对该卡圈的轴向定位。
优选地,该卡圈外套接可以在其轴向作前后滑动的解锁环,该解锁环的前端在内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卡圈的倒钩相配合的同方向倒钩,该倒钩的位置恰好可以在该解锁环向后移动时,扣住所述卡圈的倒钩前沿,并将该倒钩铲起,实现解锁功能。
优选地,所述解锁环的轴向移动受限于安装在所述限位环上的卡簧。
优选地,所述解锁环的外周具有前后两个环形凸起,上述凸起的外表面经过滚花加工。
优选地,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外层外径面上的凹槽靠前端一侧为垂直的台阶,靠后端一侧为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相互之间通过倒钩结构紧密连接,此种结构使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相互之间的插拔可以用简单的动作既可以实现,无需拧紧螺纹;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可以更快地进行插拔。
附图说明
图1是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3,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半剖视图。
该同轴电缆连接器3包括公型接头31、母型接头32,两者相互插接配合,实现对两段同轴电缆的连接。两者均具有端接同轴电缆的电缆连接端,以及与对方插接配合的插接端。以下以朝向插接端方向为前端,朝向电缆连接端方向为后端。
所述公型接头31包括三层同心的柱状体和筒状(套状)体,包括中心的柱状中心导体311和最外圈的筒状外导体313,以及将两者绝缘的中间圈的绝缘体312。
所述中心导体311包括前端中心导体311A和后端中心导体311B。所述前端中心导体311A整体为圆柱性,由三部分组成,前部为具有锥形的向插接端凸出的凸出前端,该凸出前端的端顶为平面;与该圆锥形凸出前端相连接的为过渡的中部圆柱体;该中部圆柱体通过凸起的台阶连接后部圆柱体,从所述后部圆柱体的后端面的中心上开有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柱孔。所述后端中心导体311B包括从前端到后端的三段直径逐级增大的圆柱,三段之间均为台阶过渡。其最前端的圆柱外径与所述前端中心导体311A后部圆柱体的中心圆柱孔相配合,并且,当该最前端的圆柱体插入前端中心导体311A后部的中心圆柱孔后,该前端圆柱与中部圆柱的过渡台阶抵住所述前端中心导体311A的后端面,实现对前端中心导体311A的轴向定位;所述中部圆柱与后部圆柱同样采用台阶过渡;该后端中心导体311B的后端面中心开有用于容纳同轴电缆中心导体1的圆柱孔,该圆柱孔的前端为圆锥形。
所述绝缘体312包括前绝缘体312A、后绝缘体312B,均为套状。在径向上,所述前绝缘体312A内径套在所述后端中心导体311B的中部圆柱体上,其外径则抵住所述外导体313的内壁;在轴向上,其前端面靠近内径部位抵住所述前端中心导体311A的后端面;其后端面靠近内径部位抵住所述后端中心导体311B的中部圆柱与后部圆柱的过渡台阶上,其后端面靠近外径部位则抵住所述外导体313内径上的一个台阶上。所述后绝缘体312B以其外径抵住所述外导体313的内径,其前端面靠近内径部位抵住后端中心导体311B的后端面,并且其内径和后端中心导体311B的内径相同。
所述外导体313为筒状,套在所述前绝缘体312A的外径上;其内径和外径上均有若干台阶,用于实现各种限位功能。该外导体313的前段为薄壁圆筒,并且在该薄壁圆筒的外径上距前端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具有一凸台A。该凸台A前端的台阶底部位置套有密封圈318。
本实施例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所述外导体313的外径的凸台A上,套接有向前方采用开瓣式结构的卡圈314。该卡圈314的前端向前端面方向伸出该台阶A一定距离,但其距离外导体313最前端尚有一定距离。该卡圈314的最前端为一圈向内径方向扣的倒钩,该卡圈314的材料和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径向向外的外力作用下稍微张开,外力撤销后,则可以向内收缩为原来的直径。卡圈314的后端面被套接固定在外导体313较后部的限位环315抵住,使该卡圈314在轴向上无法活动,实现轴向定位;所述限位环315的外径和该卡圈314的外径大致平齐,其前端面紧贴所述台阶A的后端面,实现定位。限位环315的中部开有环槽,该环槽中嵌有限位卡簧317,该卡圈314外套接可以在其轴向作前后滑动的解锁环316,该解锁环316的内径前部具有内径增大的台阶,其前端在内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卡圈314的倒钩相配合的同方向倒钩,该倒钩的向内凸起的最高位置恰好可以在将该解锁环316向后移动时,扣住所述卡圈314的倒钩前沿,并将该倒钩铲起,实现解锁功能。该解锁环316的移动受制于所述限位卡簧317,使其只能在一定距离内作轴向移动,该距离保证该解锁环316移动到前端位置时,可以松开所述卡圈314的倒钩,而向后移动时,可以将所述卡圈314的倒钩铲起,实现解锁。同时,该解锁环316的外周上还有前后两个环形凸起,并且凸起的外表面经过滚花加工,使其轴向便于接收外力。
所述母型接头32同样具有三层同心的柱状体和筒状体,包括最内心的柱状中心导体321和最外圈的筒状外导体323,以及将两者绝缘的中间圈的套状绝缘体322。
所述柱状中心导体321,其朝向插接端的端面开有轴向的沉孔,其形状和直径与公性接头31的所述前端中心导体311A相配合,并且该开有沉孔的一段的周边为开瓣式结构,使该段在径向具有一定的弹性,上述结构和形状便于所述公型接头31的前端中心导体311A插入;该柱状中心导体321的后端面开有前端为锥形的深孔,该深孔的直径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相配合,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孔相互之间不贯通。
所述绝缘体322包括前绝缘体322A和后绝缘体322B,所述前绝缘体322A套住所述中心导体321的前段,所述后绝缘体322B的前端面则抵住中心导体321的后端面,其内径与所述柱状中心导体321的后端面所开的深孔相同,其外径则与外导体323的内径相接触。
所述外导体323分为内外两层,分别为内层外导体323A和外层外导体323B,并分别套在所述前绝缘体322A和后绝缘体322B的外径上;内外两层在后部套接在一起,前部为所述内层外导体323A在内层,所述外层外导体323B在外层,中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夹持状,夹持的开口朝向所述插接端;该夹持层可以用于插入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313前段的薄壁圆筒,在该夹持层的底部,所述内层外导体323A的一个向外径方向的台阶构成夹持层底部端面;在所述外层外导体323B的外壁上,距离前端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开有对应于所述卡圈314前端倒钩的凹槽,该凹槽靠前端一侧为垂直的台阶状,靠后端一侧为斜面。所述外层外导体323B的后部的内径上嵌套有焊料套325,两者的端面接触部位,安装有后部O形圈324。焊料套325的前端面凸起的台阶抵住所述后绝缘体322B的后端面。
当使用时,所述公型接头31和所述母型接头32分别端接各自的同轴电缆。其中,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1插入公型接头31的311B后端面的圆柱孔,该同轴电缆的绝缘层2前端面与所述后绝缘体312B的后端面相抵,同轴电缆的外导体3则插入所述外导体313内,其外壁与所述外导体313内壁相互紧密套接。对于所述母型接头32而言,所述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1插入所述中心导体321后端面的深孔内,其绝缘层2插入所述焊料套325的内径,其外导体3则与该同轴电缆绝缘体剥离后套住所述焊料套325的外径,并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将该外导体与所述焊料套325焊接。上述端接方式,使公型接头31和母型接头32的中心导体1和外导体3分别和与其端接的同轴电缆同名端相连接。
上述端接完成后,可以方便的实现公型接头31和母型接头32的插接。插接时,公型接头31的前端中心导体311A插入母型接头32中心导体321前端的沉孔。所述公型接头31前段的薄壁圆筒插入母型接头32外导体323的夹持层,同时,所述卡圈314向内径方向扣的倒钩抵住所述母型接头外层外导体323B的端面,并在倒钩端面的导向作用下,随着插接的深入而受力张开,在外层外导体323B外径面上滑动,直到达到所述层外导体323B外径上凹槽时,该倒钩在卡圈314自身向内径方向收缩的弹力作用下,陷入该凹槽,实现插接锁定。此时,所述公型接头31和母型接头32的同名端相互插接到位,整个插接过程结束。
当需要将连接器的公母接头分离时,只要在公型接头解锁环316外周上加上轴向的向后作用外力,所述解锁环316向后移动,其前端的倒钩扣入所述卡圈314前端倒钩的斜面下,并且将其铲起,使卡圈314的前端倒钩从所述外层外导体323B外径面上的凹槽中脱离,此时,可将该公型接头31从所述母型接头32中拔出。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接头,可以实现公型接头31和母型接头32之间的直接插拔,无需使用螺纹旋合,使连接简单,缩短操作时间。
以上连接器的原理特别适用于射频同轴连接器的DIN型界面,所述DIN型界面由于是由德国标准协会(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提出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标准,因此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欧洲一般称为DIN型界面;该连接器界面在国内称为7/16或者L29(射频同轴连接器)界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所述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分别具有端接同轴电缆的电缆连接端,另一端为与对方插接配合的插接端,其中,公型接头包括三层同心的柱状体和筒状体,具体为位于中心的向插接端凸出的公型接头柱状中心导体和最外圈的筒状公型接头外导体,以及将两者绝缘的位于中间圈的公型接头绝缘体;所述母型接头的插接端包括前端面开孔的柱状母型接头中心导体和前端构成夹持状、后端紧密连接的双层母型接头外导体,以及中间圈将两者绝缘的母型接头绝缘体,当公型接头和母型接头插接时,所述公型接头中心导体插入所述母型接头中心导体的前端面的开孔中,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插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前端夹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型接头外导体距离前端一定距离的台阶上,套接前端具有向内径方向凸起倒钩、并采用开瓣式结构的卡圈,该卡圈伸出该台阶一定距离,并具有向内径方向收缩的弹力;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外层的外径面距离插接端端面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开有对应于所述卡圈前端倒钩的凹槽,当所述公型接头插入母型接头时,所述卡圈及其套接的公型接头外导体一起插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的夹持部位中,当插接配合到位时,所述卡圈的倒钩卡入所述母型接头外层外导体的凹槽中,实现公型接头与母型接头的插接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的后端面被套接固定在外导体较后部的限位环抵住,实现对该卡圈的轴向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圈外套接可以在其轴向作前后滑动的解锁环,该解锁环的前端在内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卡圈的倒钩相配合的同方向倒钩,该倒钩的位置恰好可以在该解锁环向后移动时,扣住所述卡圈的倒钩前沿,并将该倒钩铲起,实现解锁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环的轴向移动受限于安装在所述限位环上的卡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环的外周具有前后两个环形凸起,上述凸起的外表面经过滚花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型接头外导体外层外径面上的凹槽靠前端一侧为垂直的台阶,靠后端一侧为斜面。
CNU2007201692490U 2007-06-28 2007-06-28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104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692490U CN201061042Y (zh) 2007-06-28 2007-06-28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692490U CN201061042Y (zh) 2007-06-28 2007-06-28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1042Y true CN201061042Y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6924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1042Y (zh) 2007-06-28 2007-06-28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104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040A (zh) * 2010-06-24 201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的插头、插座及同轴连接器
CN104821463A (zh) * 2015-04-30 2015-08-05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型电气接口
CN104821466A (zh) * 2015-04-30 2015-08-05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稳定型电气连接器
CN106997995A (zh) * 2017-06-05 2017-08-0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2072398A (zh) * 2020-09-30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040A (zh) * 2010-06-24 201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的插头、插座及同轴连接器
CN101888040B (zh) * 2010-06-24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的插头、插座及同轴连接器
US8651887B2 (en) 2010-06-24 2014-0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axial connector's plug and socket as well as coaxial connector
CN104821463A (zh) * 2015-04-30 2015-08-05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型电气接口
CN104821466A (zh) * 2015-04-30 2015-08-05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稳定型电气连接器
CN104821466B (zh) * 2015-04-30 2017-11-21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稳定型电气连接器
CN106997995A (zh) * 2017-06-05 2017-08-0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2072398A (zh) * 2020-09-30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5321B2 (en) Protruding contact receiver for multi-conductor compression cable connector
CN100499288C (zh) 无需准备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KR900000289B1 (ko) 직접 압축 연결할 수 있는 등축 케이블 콘넥터
CN100530826C (zh) 带有电缆夹持部件的同轴连接器
US8292661B2 (en) Phone plug connector device
TWI262638B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EP1779470B1 (en) Compressio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CN201061042Y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US7371113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clamping insert
US8366482B2 (en) Re-enterable hardlin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9543670B2 (en) Multi-conductor cable connector for multiple coaxial cables
US8439707B2 (en) Compression connector for multi-conductor cable
WO2006104617B1 (en) Compressio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JPS61118984A (ja) プラグ
EP2311153A1 (en) Hardlin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2008004508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0539324C (zh) 快速自锁同轴连接器
CN101517830A (zh) 用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扩接销
CN201038519Y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0502150C (zh) 一种波纹管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0502149C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0502148C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1118030Y (zh) 一种波纹管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2509942A (zh) 一种防水电连接器组件
CN100440622C (zh) 小型同轴电缆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6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