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3757Y -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3757Y
CN201053757Y CNU2007201199431U CN200720119943U CN201053757Y CN 201053757 Y CN201053757 Y CN 201053757Y CN U2007201199431 U CNU2007201199431 U CN U2007201199431U CN 200720119943 U CN200720119943 U CN 200720119943U CN 201053757 Y CN201053757 Y CN 20105375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hermal current
heater
thermal
pass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99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郜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199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375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375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375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其中强制热对流结构包括一个板状发热体和一个贴合于发热体一侧的热气流通道板,所述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平板式加热器包括外壳及装在外壳内的发热体和热气流通道板,外壳由前网罩、后盖、左侧盖及右侧盖扣合连接而成,发热体通过一框形压条贴合固定于热气流通道板一侧,热气流通道板则与后盖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板状发热体两面的热量,并使加热器内的热气流形成强制对流,因而能有效提高加热效率,并能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暖风机等平板式电加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加速热气流对流,可有效增强加热效率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候较冷地区除了采用传统的暖气方式供热外,人们也越来越普遍地采用电热装置取暖。电热装置包括平板式电加热器(俗称电暖器)、红外线加热器及暖风机等,它们均是通过其中的电热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其中,普通平板式电加热器的发热器件为电热板或电热膜,为使热量向前散发,并降低加热器后壳的温度,通常是在电热板或电热膜的背面设置一个平的反射板,或增加电热板或电热膜与后壳之间的距离,以形成对流排出热空气。由于其反射板与电热板或电热膜具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加热器的厚度增加,体积增大,且热气流在反射板与电热板或电热膜之间流动缓慢,必然影响到加热的效果。此外,在电热板或电热膜为双面发热的情况下,传统平板式加热器均不能同时有效利用电热板或电热膜两面发出的热量,并由于对流效果差而直接影响到加热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板状发热体两面的热量,并使加热器内的热气流形成强制对流,因而能有效提高加热效率,并能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板状发热体和一个贴合于发热体一侧的热气流通道板,所述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
热气流通道板是由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围成的U形槽状体,其内的空间形成单个热气流通道,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折向外侧的用于连接发热体的边沿。
热气流通道板上沿左右方向连续或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且上下敞口的热气流通道。
热气流通道板上的多个热气流通道呈波纹状排列,热气流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弧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发热体为碳纤维电热板、远红外电热板、陶瓷电热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具有所述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该平板式加热器包括外壳及装在外壳内的发热体和热气流通道板,其中,所述外壳由前网罩、后盖、左侧盖及右侧盖扣合连接而成,发热体通过一框形压条贴合固定于热气流通道板一侧,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热气流通道板则与后盖相连接。
后盖呈槽形,其上边沿和下边沿上各设有多个与热气流通道板上的热气流通道相对的热气流出口和冷空气入口;在所述左侧盖或右侧盖上装有电源开关及调温开关,电源开关与所述发热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它有效解决了平板式加热器的热气流对流问题。由于设置了具有竖向热气流通道的热气流通道板,使得发热体后侧辐射的热量能迅速加热热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并沿通道上升,从而形成烟筒效应。在热空气上升同时,加热器底部则补充进入冷空气,因而形成强制对流效果,这种强制对流使得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可同时经其前部和上部向室内扩散,因此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热气流的强制对流和迅速扩散,因而可有效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及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气流通道板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3A为具有单热气流通道的热气流通道板结构示意图,图3B为热气流通道横截面为矩形的热气流通道板结构示意图,图3C为热气流通道横截面为弧形的热气流通道板结构示意图,图3D为热气流通道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热气流通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结构  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包括发热体10和热气流通道板20,所述发热体10为平板状发热体,它可以是碳纤维电热板、远红外电热板或陶瓷电热板中的任一种,本例中,发热体10为柔性的碳纤维电热板,它是一种可双面发热的电发热元件,其前侧发出的热量可直接向前方辐射,经加热器的前网罩41扩散到室内。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为了充分利用发热体10后侧发出的热量,并使这些热量达到强制对流和快速扩散,在发热体10的靠背面一侧贴合有一个与之大小相对应的热气流通道板20,该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竖向的热气流通道30,该热气流通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3A示出了具有单个热气流通道的热气流通道板的结构,如图示,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是由后侧板21、左侧板22及右侧板23围成的U形槽状体,其内的空间形成单个热气流通道31,在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设有折向外侧的边沿221、231,热气流通道板通过上述边沿与发热体10贴合固定。显然,单个热气流通道31内的空间亦可由多个竖向隔板分隔成多个竖向通道,多个热气流通道的结构将在下面详述。
在单个热气流通道的情况下,热对流的速度可能会相对缓慢。因此,如果在热气流通道板20上设置多个热气流通道则效果更佳。如图1、图2所示,在热气流通道板上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30,该热气流通道可连续或间隔设置,如图3B~图3D,连续的多个热气流通道30呈波纹状排列,它们可由一块铝板模压成型,每个热气流通道的上下端都是敞口的,这样就构成了多个空气对流通道,相当于多个供热量流动的烟筒,形成烟筒效应。很显然,热气流通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弧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计和选择。图3中示出了其中的一些实例,其中图3B所示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热气流通道,图3C所示为横截面为弧形的热气流通道,图3D所示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热气流通道。
如图1、图2所示,上述的发热体10的背面与热气流通道板20紧密贴合,并在边缘相固定,形成一个具有热气流通道的发热体,该发热体可广泛应用于平板式加热器、暖风机等电热产品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对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进行详述。
参阅图4、图5,该平板式加热器包括外壳40及装在外壳内的发热体10和热气流通道板20,图5中,所述外壳40由前网罩41、后盖42、左侧盖43及右侧盖44构成,其中前网罩41为布满网孔的金属网罩,用于将发热体10前侧辐射的热量直接导出加热器。所述后盖42为槽形板状体,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折向前侧的上边沿421和下边沿422,所述上边沿上设有多个热气流出口4211,下边沿上设有多个冷空气入口4221,热气流出口4211和冷空气入口4221分别与热气流通道板上的热气流通道30相对,使得热气流通道30内的被加热的空气经由热气流出口4211排出,而冷空气则由冷空气入口4221补充进入热气流通道,形成对流。所述左侧盖43或右侧盖44用于和前网罩41、后盖42相连接,形成外壳40。
如图4所示,所述发热体10通过压条50贴合固定于热气流通道板20一侧,压条50是与发热体的边缘相对应的框形压条,它压在发热体10的前侧边缘,并用螺钉51将发热体与热气流通道板20贴合固定。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结构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热气流通道板用螺钉与后盖42相连接。左侧盖43和右侧盖44分别扣接于连接有发热体的热气流通道板20及前网罩41的两端。在所述右侧盖44上装有旋钮式电源开关61及调温开关62,其中调温开关用于设定和控制加热温度,它们可商购获得,电源开关61用导线与所述发热体10相连接,调温开关62则与电源开关61串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加热器在工作时,发热体10通电后发热升温至预定温度,因其为双面发热,其前侧发出的热量向前辐射,将周围空气加热并经前网罩41直接扩散到室内。其后侧发出的热量向后辐射至热气流通道板20上的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30,热气流通道内的空气被加热后上升,并经后盖顶部的多个热气流出口4211扩散到室内,热气流上升的同时,冷空气由后盖底部的多个冷空气入口4221补充进入热气流通道30,形成强制热对流,使得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可同时经其前部和上部向室内扩散,因此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Claims (8)

1.一种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一个板状发热体(10)和一个贴合于发热体(10)一侧的热气流通道板(20),所述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是由后侧板(21)、左侧板(22)及右侧板(23)围成的U形槽状体,其内的空间形成单个热气流通道(31),在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设有折向外侧的用于连接发热体(10)的边沿(221、2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上沿左右方向连续或间隔设置有多个竖向且上下敞口的热气流通道(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上的多个热气流通道(32)呈波纹状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流通道板(20)上的多个热气流通道(3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弧形、三角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0)为碳纤维电热板、远红外电热板、陶瓷电热板中的一种。
7.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强制热对流结构的平板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40)及装在外壳内的发热体(10)和热气流通道板(20),其中,所述外壳(40)由前网罩(41)、后盖(42)、左侧盖(43)及右侧盖(44)扣合连接而成,发热体(10)通过一框形压条(50)贴合固定于热气流通道板(20)一侧,热气流通道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竖向的热气流通道(30),热气流通道板则与后盖(4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42)呈槽形,其上边沿(421)和下边沿(422)上各设有多个与热气流通道板上的热气流通道(30)相对的热气流出口(4211)和冷空气入口(4221);在所述左侧盖(43)或右侧盖(44)上装有电源开关(61)及调温开关(62),电源开关(61)与所述发热体(10)相连接。
CNU2007201199431U 2007-04-29 2007-04-29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5375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99431U CN201053757Y (zh) 2007-04-29 2007-04-29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99431U CN201053757Y (zh) 2007-04-29 2007-04-29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3757Y true CN201053757Y (zh) 2008-04-30

Family

ID=3939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994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53757Y (zh) 2007-04-29 2007-04-29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375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11A (zh) * 2016-08-28 2017-02-01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水器用加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11A (zh) * 2016-08-28 2017-02-01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水器用加热器
CN106369811B (zh) * 2016-08-28 2019-03-26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水器用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88651C (en) Space heater with pretreated heat exchanger
CN101046325A (zh)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CN104203612B (zh) 车辆用加热器
CN201740110U (zh) 一种电热膜双面取暖器
US8129662B2 (en) Portable heater
CN205900621U (zh) 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电池箱
CN201053757Y (zh) 平板式加热器的强制热对流结构及加热器
CN107166495A (zh) 一种平板式油汀取暖器
KR20100067187A (ko) 카본발열체를 이용한 온풍장치
KR100608923B1 (ko) 전기방열판히터
CN204534777U (zh) 电暖器
CN104654429B (zh) 电暖器
CN2747492Y (zh) 一种双面辐射式电暖风机
CN214949324U (zh) 一种高效制热的取暖器
KR200487693Y1 (ko) 전열 면적 확장형 열전도 모듈이 내장된 열풍난로
CN202207232U (zh) 暖脚器
CN210861326U (zh) 一种对流取暖器
CN211925896U (zh) 一种石墨烯取暖器
CN211345481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
CN210861311U (zh) 一种电热膜取暖器
CN218864311U (zh) 一种利用取暖余热进行加湿的取暖器
CN2208764Y (zh) 蜂巢式ptc电热体及暖风机
CN213747000U (zh) 一种对流式电暖器支撑面板
CN104033944B (zh) 多功能智能电暖器
CN216744550U (zh) 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