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9209Y -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9209Y
CN201049209Y CNU2007201496512U CN200720149651U CN201049209Y CN 201049209 Y CN201049209 Y CN 201049209Y CN U2007201496512 U CNU2007201496512 U CN U2007201496512U CN 200720149651 U CN200720149651 U CN 200720149651U CN 201049209 Y CN201049209 Y CN 2010492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e
backguy
box body
main body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9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延龙
杨建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720149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92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92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92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遥控风筝,属于一种供娱乐用的玩具。主要包括有风筝主体(1)和外部附加盒体(2),风筝主体(1)与外部附加盒体(2)依靠四根连接线连接。放飞者将风筝正常放飞至高空,待风筝稳定后手执遥控器选择两个无线通道中的任意一个通道按下,当无线电接受模块接收到发射模块的信号时,相应的输出通道就会有信号输出,从而接通驱动芯片(12)产生正转或反转信号,与之相对的继电器会导通,直流电机开始正向或反向转动,调整左右上拉线长度,改变左右两翼的迎角,就可以看到风筝在空中做出相应的动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风筝放飞后呆板的状态,使之既能像运动风筝那样在空中作出各种动作,又能保持传动风筝飞行高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遥控风筝,属于一种供娱乐用的玩具。
背景技术
风筝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及休闲娱乐活动。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风筝主要有中国传统风筝和现代运动风筝两种,而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缺点。
传统的中国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和以串式风筝、桶式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等为主体的风筝系列品,人物、鸟兽、鱼虫等均成为风筝制作的题材,在造型上已经精妙绝伦。近年来,尽管传统的风筝仍在紧跟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风筝样式,例如立体风筝等,但是在风筝放飞的形式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单一的模式,没有出现新的变革,运动性和娱乐性较差。
运动风筝起源于欧美,最简单地说,它是用至少两条拉线控制风筝,依靠眼、手、脑三者的配合,双手操控,可以在空中做出左旋、右旋、升降等各种特技动作,比如八字形、圆形等,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中国传统风筝相比,运动风筝的造型非常简单,大多为三角形和滑翔翼形,以玻璃钢或碳钢棒为骨架,使用降落伞材质的布料缝制而成,色彩鲜艳夺目。同时,比起传统风筝,也更结实耐用,更强调其运动功能。尽管运动风筝有着传统风筝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正如上面谈到的现有的运动风筝是利用手动拉线来控制风筝两翼的空间位置,改变风筝的受风面大小来调整风筝运动动作的,这就要求拉线的长度不宜过长,否则无法准确的控制风筝的飞行姿态。我们拿最为普遍的双线风筝为例,翼展2m的三角形双线风筝的拉线要求在8-25m以内。而我们传统风筝的放飞距离可以达到几百到上千米。显然,运动风筝在放飞高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遥控风筝,该风筝既能像运动风筝那样在空中作出各种动作,又能保持传动风筝飞行高度高,从而成为一种集观赏性和运动性为一体的新型风筝。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可以表述如下:风筝在空中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姿态,是因为他能够在风力、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平衡,而一个制作精良的风筝的关键是有一个合适的迎角,即图6所示的角度a。迎角是通过调整上、下引线的长短来实现的,单引线风筝的迎角则是通过移动单引线的上、下位置与风筝重心的平衡来取得的。迎角α是影响风筝飞行状态的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改变风筝的迎角可以调整风筝在空中所受的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风筝的运动状态。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实现对单线风筝运动状态的调整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风筝主体1、外部附加盒体2和风筝线6,风筝主体1与外部附加盒体2依靠四根连接线连接,这四根连接线分别为左右两根下拉线3和左上拉线4、右上拉线5;左右两根下拉线3的上端被固定在外部附加盒体2上,下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下侧左右骨架上;风筝线6的一端固定于外部附加盒体2上;
外部附加盒体2内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9、驱动芯片12、两个继电器7、直流电机20和左右各设置有一个凹槽的绕线轴21,其中,
无线电接受模块9的两个输出通道D2、D3分别与驱动芯片12的正反转信号的输入端相连接,驱动芯片12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继电器7的电源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在电机电源的正负极上,当无线电接受模块接收到地面上发射模块的信号时,相应的输出通道D2或D3就会有信号输出,从而接通驱动芯片12产生正转或反转的信号,与之相对的继电器会导通,微型直流电机通电开始正向或反向转动;
绕线轴21与直流电机20同轴连接,左上拉线4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左上侧骨架上,下端缠绕在绕线轴21的左侧凹槽内;右上拉线5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右上侧骨架上,下端缠绕在绕线轴21的右侧凹槽内;左上拉线4和右上拉线5的绕线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在地面上调整左右上拉线的长度至相同,以保证风筝起飞时的稳定状态;然后放飞者将风筝正常放飞至高空,待风筝稳定后手执遥控器选择两个无线通道中的任意一个通道按下,这时接收模块收到相应信号启动电机,调整左右上拉线长度(一根伸长,另一根缩短),改变左右两翼的迎角,就可以看到风筝在空中做出相应的动作;再次反向调整就可以重新回到初始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改变了传统风筝放飞后呆板的状态,使之既能像运动风筝那样在空中作出各种动作,又能保持传动风筝飞行高度高,造型多样的特点,从而成为一种集观赏性和运动性为一体的新型风筝。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组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部分接线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
图4用新型盒体左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盒体主视图;
图6风筝空中姿态示意图;
图中:1、单线风筝,2、外部附加盒体,3、下拉线,4、左上拉线,5、右上拉线,6、风筝线,7、继电器,8、天线,9、无线接受模块,10、二极管,11、钮扣电池,12、驱动芯片,13、电池盒,14、上盒体,15、紧固螺栓,16、下盒体,17、天线孔,18、电机支撑板,19、支撑板固定螺栓螺母,20、直流电机,21、绕线轴,22、电池盒固定螺栓螺母,23、开关触点,24、U型板固定螺栓螺母,25、U型板,26、绕线轴顶丝,27、卡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遥控风筝的整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风筝主体1和外部附加盒体2,参见图1。本实施例风筝主体选用的是市场上常见的蝙蝠状风筝。具体的连接方式为:风筝主体1与外部附加盒体2依靠四根连接线连接,这四根连接线分别为左右两根下拉线3和左上拉线4、右上拉线5。左右两根下拉线3的上端被固定在U型板固定螺栓螺母24上,下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下侧左右骨架上。左上拉线4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左上侧骨架上,下端穿过U型板25上的左侧小孔缠绕在绕线轴21的左侧凹槽内。右上拉线5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右上侧骨架上,下端穿过U型板25上的右侧小孔缠绕在绕线轴21的右侧凹槽内。两根上拉线4、5的绕线方向相反,一个为顺时针绕线,另一个为逆时针绕线,这样两条下拉线长度就被固定,而两根上拉线就可以通过电机来调整长度。风筝线6的一端固定于电池盒固定螺栓螺母22上,另一端连接在玩家手中,以便牵引住风筝。
电路部分的结构框图如图3、图2所示,本实施例选用的是一组无线电发射接收模块NTR02A,它的有效接收距离为1000m左右,串联的2片2016钮扣电池11为无线电接受模块9单独供电,由于钮扣电池11的电压高于无线电接受模块9的额定电压,因此在无线电接受模块99和钮扣电池11之间串接一个二极管10降低电压。无线电接受模块的两个输出通道D2、D3分别连接在驱动芯片12的正反转信号的输入端上,驱动芯片选用的是玩具中常用的LG9110。驱动芯片12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双开双闭的继电器7的电源端,继电器采用的是松下公司的TQ2-5V,该继电器有两个常开触点和两个常闭触点。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在电机电源的正负极上。这两个继电器在正转或反转信号到来时将会工作,接通直流电机的电源,使其开始转动。直流电机的电源由外部电池盒13内的3节7号电池提供。整个电路的信号传输过程可以描述为当无线电接受模块接收到地面上发射模块的信号时,相应的输出通道D2或D3就会有信号输出,从而接通驱动芯片12产生正转或反转的信号,与之相对的继电器会导通,微型直流电机通电开始正向或反向转动。
外部附加盒体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主视图如图5所示。它主要由电池盒、电路板盒、绕线器三部分组成。电路板盒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图2中所示的电路,当电路板焊接完成后将会放入电路板盒中。电路板盒分为上盒体14和下盒体16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一个M4紧固螺栓15和左右两个卡点27连接固定。下盒体16上的天线孔17为无线接收模块9上天线8的外伸孔。电池盒内装3节7号电池为微型直流电机提供电源。电池盒通过两组M3电池盒固定螺栓螺母22固定在上盒体14上。电池盒上有开关触点23,可以通过此开关接通或断开电池与电路的连接。电路板盒体的上端为电机支撑板18,它是通过一组M3的支撑板固定螺栓螺母固定在下盒体16上的,其作用是支撑微型直流电机20。直流电机20和电机支撑板18是通过黏合剂连接在一起的。绕线器主要由直流电机20、绕线轴21和U型板25组成。绕线轴21通过M2的绕线轴顶丝26和电机轴固定。U型板25通过两组M2的U型板固定螺栓螺母24与上盒体14连接在一起,U型板25的上端有两个小孔,它们保证了两个上拉线可以准确的缠绕到绕线轴21的两个凹槽内。

Claims (1)

1.一种无线遥控风筝,包括有风筝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部附加盒体(2)和风筝线(6),风筝主体(1)与外部附加盒体(2)依靠四根连接线连接,这四根连接线分别为左右两根下拉线(3)和左上拉线(4)、右上拉线(5);左右两根下拉线(3)的上端被固定在外部附加盒体(2)上,下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下侧左右骨架上;风筝线(6)的一端固定于外部附加盒体(2)上;
外部附加盒体(2)内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9)、驱动芯片(12)、两个继电器(7)、直流电机(20)和左右各设置有一个凹槽的绕线轴(21),其中,
无线电接受模块(9)的两个输出通道D2、D3分别与驱动芯片(12)的正反转信号的输入端相连接,驱动芯片(12)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继电器(7)的电源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在电机电源的正负极上,当无线电接受模块接收到地面上发射模块的信号时,相应的输出通道D2或D3就会有信号输出,从而接通驱动芯片(12)产生正转或反转的信号,与之相对的继电器会导通,微型直流电机通电开始正向或反向转动;
绕线轴(21)与直流电机(20)同轴连接,左上拉线(4)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左上侧骨架上,下端缠绕在绕线轴(21)的左侧凹槽内;右上拉线(5)的上端连接在风筝主体(1)的右上侧骨架上,下端缠绕在绕线轴(21)的右侧凹槽内;左上拉线(4)和右上拉线(5)的绕线方向相反。
CNU2007201496512U 2007-06-15 2007-06-15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2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96512U CN201049209Y (zh) 2007-06-15 2007-06-15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96512U CN201049209Y (zh) 2007-06-15 2007-06-15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9209Y true CN201049209Y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96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9209Y (zh) 2007-06-15 2007-06-15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920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9052A (zh) * 2011-03-29 2011-09-14 李天然 多线轮双牵引风筝操控装置
CN109224473A (zh) * 2018-09-17 2019-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筝、风筝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665239A (zh) * 2019-09-04 2020-0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帆的可遥控电动风筝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9052A (zh) * 2011-03-29 2011-09-14 李天然 多线轮双牵引风筝操控装置
CN102179052B (zh) * 2011-03-29 2013-01-02 李天然 多线轮双牵引风筝操控装置
CN109224473A (zh) * 2018-09-17 2019-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筝、风筝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665239A (zh) * 2019-09-04 2020-0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帆的可遥控电动风筝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65239B (zh) * 2019-09-04 2021-06-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帆的可遥控电动风筝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6617B (zh) 水面、水下、空中三栖无人飞行器
CN201049209Y (zh) 一种无线遥控风筝
KR200452737Y1 (ko) 무선 조종 무인비행선
CN101327840A (zh) 风筝船
CN104265574B (zh) 机翼式垂直升降高空风力发电装置
CN202987501U (zh) 一种自动收放的滑翔伞
CN102897320B (zh) 一种自动收放的滑翔伞
CN106621387A (zh) 遥控飞鸟飞行玩具
CN210674221U (zh) 一种电动树状轨道滚珠玩具
CN20212890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风筝
CN201470109U (zh) 一种碳纤维多功能风筝
CN201049211Y (zh) 一种电动遥控玩具
CN206508547U (zh) 一种适合航模初学者的航模遥控教练机
CN209719881U (zh) 一种电动水下推进器
CN203763854U (zh) 红外线遥控玩具飞机
CN210138449U (zh) 一种新型橡胶充气光电风筝
CN203634823U (zh) 一种遥控气球
CN202961769U (zh) 发光羽毛球
CN205699343U (zh) 空气动力推动式电动滑雪单板
CN206823179U (zh) 一种遥控扑翼飞鸟玩具
CN202237274U (zh) 一种遥摆遥控器
CN205007575U (zh) 飞行玩具
CN218806630U (zh) 新型风筝无人机
CN214138954U (zh) 一种鲁班鸟的扑翼装置
CN2201975Y (zh) 电动螺旋桨玩具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