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6848Y - 灭虫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灭虫垃圾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46848Y CN201046848Y CNU2007201546831U CN200720154683U CN201046848Y CN 201046848 Y CN201046848 Y CN 201046848Y CN U2007201546831 U CNU2007201546831 U CN U2007201546831U CN 200720154683 U CN200720154683 U CN 200720154683U CN 201046848 Y CN201046848 Y CN 20104684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deinsectization
- sewage disposer
- bait dish
- trap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灭虫垃圾桶,其本体包括一头部、一座部、一诱捕罐以及一诱饵盘,该头部与该座部结合,该诱捕罐设于头部,该诱饵盘则设于座部,其中:该头部设置一桶盖,又该头部另设一塞孔与至少一栅门,该头部内设有一活动件与一束挂件,该活动件可使头部开启,则该束挂件挂有一穿系件,该穿系件系于垃圾袋上,凭借头部开启配合束挂件与穿系件达到拉起垃圾袋并束口;该座部设置一开放槽,该开放槽两侧壁面分别设置一凸轨,又该座部设置一踏板,该座部内设置一拨杆,该踏板连接拨杆的一端,该拨杆另一端带动一沿座部及头部设置的连动机构,凭借踏板令连动机构掀启盖合桶盖;该诱捕罐设有一顶盖与一穿孔,凭借该诱捕罐达到诱捕困杀苍蝇之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虫垃圾桶,特别是一种轻易掀启盖合、收束垃圾袋并具有多功能灭虫效果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一般虫类多具有适应力强、繁殖快速等特性,若该种虫类又可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居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本身可做为传染病的媒介,则此一害虫对其周遭的人们莫不带来相当大的困扰;例如苍蝇与蟑螂是为杂食性害虫,足部与腹部的体毛会依附各式病菌,并散播至人类食物中,引发消化道疾病,令人身体不适;
习用的灭虫方式,如黏蝇纸、蟑螂屋等诱捕害虫的结构设计,虽可对特定的害虫加以补杀,但被黏附的苍蝇、蟑螂曝露于外,若不立刻加以清理,则大量害虫的尸体不仅较为恶心有碍观瞻,且会带来二次污染,此种方式需定期清理,效果较不持久,需另觅置放空间,且抛弃式的设计成本也较高;
而若使用杀虫剂消灭苍蝇蟑螂,虽可达到一定程度的灭虫效果,然而,苍蝇、蟑螂此种生命周期短、繁殖快速、突变能力强的害虫,抗药性较佳,杀虫剂的效果不易持久,杀虫剂的制造商需要不断增加药量,如此不仅对人类自身亦有相当程度的伤害,且需手动喷洒杀虫剂,整体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就整体而言,习用各式灭虫方式皆可说是相当的不具有实用性,且分别设置不仅较占空间,成本亦较为提高,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再者,一般家庭中皆有垃圾筒的物品以供暂时容置垃圾,而该垃圾筒内的垃圾难免散发出气味吸引苍蝇或蟑螂趋近,造成环境污染,若能利用该气味来诱捕害虫,则实为一举两得的设计,但习用的垃圾筒皆无此一功效,且习用的垃圾桶在清除桶内垃圾时,都需以先将垃圾袋提起并将的绑束收口,然而,直接碰触那满是脏污恶臭的垃圾袋,不但容易弄脏双手,也可能让皮肤或指甲沾染细菌或寄生虫,除了有欠卫生外,亦即有受病菌、病虫侵袭之虞。
是以,本申请的设计人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及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灭虫垃圾桶,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垃圾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灭虫垃圾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改变往昔徒手绑束垃圾袋的习惯,让垃圾处理变得更卫生,且结合多项灭虫装置,用以克服习用灭虫装置需多占放置空间,使用成本较高等缺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灭虫垃圾桶,其本体是包括一头部、一座部、一诱捕罐以及一诱饵盘,该诱捕罐是设置于头部,该诱饵盘则设置于座部,而该头部是与该座部结合,其中:该座部设有一开放槽,又该座部是设置有一踏板,该踏板连接一设置于座部内的拨杆的一端,该拨杆另一端是带动一沿座部及头部设置的连动机构;该头部设有一桶盖,可由踏板配合连动机构令该桶盖开启,该头部是设置一活动件与一束挂件,该活动件可令头部开启,该束挂件则可用于吊挂垃圾袋,此外,该头部另设有一塞孔与至少一个栅门;该诱捕罐是装置于头部的塞孔;该诱饵盘装置于座部的开放槽,该诱饵盘至少设有一通口,该通口处设有一单向栅,该单向栅仅可向内开启;凭借上述结构可达令本体自动盖合、自动收束垃圾袋以及一体多用的灭虫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连动机构是包括一连动杆、连动钩、一连动件与一连动拴,该连动杆设置于一端连于拨杆,另一端则连于连动钩,该连动钩是与连动件组设,并凭借连动件牵动连动拴。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束挂件上是设有一穿系件。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穿系件是可配合一垃圾袋使用,该垃圾袋是设有一松紧带。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开放槽两侧各设有一凸轨,而该诱饵盘两侧各设有与开放槽的凸轨相对应的凹轨。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诱饵盘设有一挡板,凭借该挡板可挡止定位该诱饵盘。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诱捕罐与诱饵盘是呈透明状。
前述的灭虫垃圾桶,其中所述的连动钩是具有可弯折挠曲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灭虫垃圾桶,其本体包括一头部、一座部、一诱捕罐以及一诱饵盘,该头部是与该座部结合成一体,该诱捕罐是设置于头部,该诱饵盘则设置于座部上,其中:
该头部前缘是设置一桶盖,并于该头部另设置一塞孔与至少一栅门,该头部内设有一活动件与一束挂件,该活动件可使头部后仰开启,则该束挂件可挂上一穿系件,该穿系件是可穿设于一具有松紧带的垃圾袋上,并利凭借头部的开启配合束挂件与穿系件达到拉起垃圾袋并束口的效果;
该座部设置一开放槽,该开放槽两侧壁面分别设置一凸轨,又该座部是另设置一踏板,该座部内设置一拨杆,该踏板连接拨杆的一端,该拨杆另一端带动一沿座部及头部设置的连动机构;
该连动机构是包括一连动杆、一连动钩、一连动件与一连动拴,该连动杆是连接拨杆,该连动杆连接拨杆的另一端连接连动钩,该连动钩是呈弯折状设置于头部内并连结连动件,该连动件则连结连动拴,该连动拴是组设于桶盖内侧,凭借踏板令连动机构掀启盖合桶盖;
该诱捕罐是呈透明,该诱捕罐设有一顶盖与一穿孔,该穿孔洞孔略小于塞孔,是可塞入塞孔套合使诱捕罐套设于头部上,并可拿起顶盖放置饵料,当苍蝇循饵料味道由栅门飞入诱捕罐内时,可凭借该诱捕罐达到诱捕困杀苍蝇之效;
该诱饵盘亦呈透明,并于诱饵盘两侧分别设置一与开放槽的凸轨相对应的凹轨,凭借该凹轨配合凸轨将诱饵盘置入开放槽内,又该诱饵盘设有一挡板且至少开有一通口,该通口设有一单向栅,该单向栅仅可向内开启,可于诱饵盘内放置食饵与杀虫药吸引蟑螂,当蟑螂欲食食饵而进入诱饵盘时,可凭借该诱饵盘达到灭蟑杀蟑之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灭虫垃圾桶兼具自动收束垃圾袋开口,提升清理垃圾的卫生质量以及多功能的灭虫效果,且在使用上较习用各式杀虫方法或装置简便,更不会残留余毒,害虫尸体亦不会外曝,故只需要将该装置本体设置于害虫较多之处,便可达到消灭各种虫害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实用新型,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灭虫垃圾桶,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垃圾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灭虫垃圾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灭虫垃圾桶的外观立体图。
是3图为本实用新型灭虫垃圾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头部做第一段开启的作动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头部做第二段开启的作动状态剖视示意图。
1:本体 10:头部
11:桶盖 12:塞孔
13:栅门 14:活动件
15:束挂件 16:穿系件
20:座部 21:开放槽
211:凸轨 22:踏板
23:拨杆 24:连动机构
241:连动杆 242:连动钩
243:连动件 244:连动拴
30:诱捕罐 31:顶盖
32:穿孔 40:诱饵盘
41:凹轨 42:挡板
43:通口 44:单向栅
50:垃圾袋 51: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灭虫垃圾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灭虫垃圾桶,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本体1是包括一头部10、一座部20、一诱捕罐30以及一诱饵盘40,该头部10是与该座部20结合成一体,其中:
该头部10前缘是设置有一可掀启盖合的桶盖11,该头部10的顶端形成一塞孔12,该头部10的侧面至少开设一容许蚊、蝇等昆虫通过的栅门13,另外在近头部与座部结合处的内壁设有一活动件14,在该头部近顶端的内壁设有一束挂件15,该束挂件15则可挂上一长条形状的穿系件16,该穿系件16可为任意材质的绳体;
该座部20是于底面另设置一开放槽21,该开放槽21贯穿座部20底面而呈两面开放的态样,该开放槽21两侧壁面分别设置一凸轨211,又该座部20设置有一踏板22,该座部20内横向设置一拨杆23,该踏板22连接拨杆23的一端,该拨杆23的另一端是带动一沿座部20及头部10设置的连动机构24,凭借踏板22令连动机构24掀启盖合桶盖11;
该连动机构24是包括一与拨杆23连结的连动杆241,该连动杆241是由本体1内穿过座部20与头部10,该连动杆241位于头部10的一端则连结一具有弯折挠曲特性的连动钩242,该连动钩242呈一弯折状态定位于头部10内壁适当位置,该连动钩242是连结于一连动件243一端,该连动件243是呈一L字形状,该连动件243另一端是锁设一可行枢摆动作的连动拴244,该连动拴244是组设于桶盖11内侧;
该诱捕罐30是呈一透明状态样,其顶部设有一顶盖31且于底部开设一穿孔32,该穿孔32洞孔略小于塞孔12,是可塞入塞孔12套合使诱捕罐30套设于头部10上;
该诱饵盘40亦呈一透明状态样,该诱饵盘40两侧分别设置一与开放槽21的凸轨211相对应的凹轨41,凭借该凹轨41配合凸轨211将诱饵盘40置入开放槽21内,又该诱饵盘40设有一挡板42,该挡板42略大于开放槽21使其可受凸轨211外端挡止并定位诱饵盘40,该挡板42与其平行相对的一边各开设两个通口43,各通口43皆设有一单向栅44,该单向栅44仅可向内开启;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作动方式与结构功效,请参阅图3至3图5所示,先于本体内套入一个垃圾袋50,该垃圾袋50的开口周缘是可设置一松紧带51,利用该松紧带51将垃圾袋50箍于本体内,再将垃圾袋50上任一角与穿系件16连接,并将穿系件16挂于束挂件15上;
是故,当欲丢弃垃圾时,只需轻踩本体1的踏板22,由踏板22令拨杆23行杠杆作用顺势带动连动机构24,该连动机构24的连动杆241是受下拉力牵引,接连带动连动钩242、连动件243受应力拉移,并凭借连动件243拉动连动拴244的一端使其做枢摆动作而牵动桶盖11,则该头部如图3所示,由桶盖11处做第一段的开启,如此便可将垃圾丢入本体1内,续放开踏板22,使拨杆23与连动机构24覆位,则桶盖11在失去拉力牵引情况下受本身重量与重力影响而落下盖合;
而当垃圾袋50届满之时,只需略微施力将头部掀起,凭借该头部内的活动件14做枢摆令头部10从与座部20的结合处往后仰做第二段开启,并利用束挂件15与带动穿系件16,该穿系件16同时牵动垃圾袋50,将该垃圾袋50从本体内部拉出,且受松紧带51的弹力紧缩而瞬间将垃圾袋50开口束紧,达到不需用手碰触即可收束垃圾袋50的效果,大幅提升清理垃圾的卫生质量:
该诱捕罐30内可放置一些可吸引苍蝇的饵料,当苍蝇循味而来由头部10的栅门13飞入诱捕罐30内,该诱捕罐30具有透光性,苍蝇在趋旋光性的驱使下,只得不断飞行碰撞诱捕罐30顶部内壁,经一段时间后,在出路无门的情况下饿死于诱捕罐30内,当苍蝇尸体累积至一定程度时,过多的尸体便可顺穿孔32直接落入本体1内,省去清理的麻烦,且因诱捕罐30是为透明状态样,可目视其内部情况,视情况拿起顶盖31补充饵料,或在一段使用时间后将诱捕罐30由塞孔12中拔起清洗干净套回,便可保持诱捕罐30灭虫的良好效果;
该诱饵盘40内可放置一些食饵,蟑螂受食饵所散发味道吸引,循路由单向栅44进入诱饵盘40内,由于单向栅44仅能向内开启,故蟑螂在进而不得出的情况下困死于诱饵盘40内,又食饵可混合适量杀虫药,能更收杀蟑之效,并透过透明的诱饵盘40检视内部状况,依需要拖出诱饵盘40补充食饵或者将诱饵盘40内的尸体倾倒入本体1内;
凭借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同时达到消灭苍蝇、蟑螂之效,如此不仅较不占用空间,且害虫尸体无外曝二次污染之虞,并且在不脏污双手的情况下处理害虫尸体或补充新饵料,易于清理且对人体无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本体是包括一头部、一座部、一诱捕罐以及一诱饵盘,该诱捕罐是设置于头部,该诱饵盘则设置于座部,而该头部是与该座部结合,其中:
该座部设有一开放槽,又该座部是设置有一踏板,该踏板连接一设置于座部内的拨杆的一端,该拨杆另一端是带动一沿座部及头部设置的连动机构;
该头部设有一桶盖,由踏板配合连动机构令该桶盖开启,该头部是设置一活动件与一束挂件,该活动件可令头部开启,该束挂件用于吊挂垃圾袋,此外,该头部另设有一塞孔与至少一个栅门;
该诱捕罐是装置于头部的塞孔;该诱饵盘装置于座部的开放槽,该诱饵盘至少设有一通口,该通口处设有一单向栅,该单向栅仅可向内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机构是包括一连动杆、连动钩、一连动件与一连动拴,该连动杆设置于一端连于拨杆,另一端则连于连动钩,该连动钩是与连动件组设,并凭借连动件牵动连动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束挂件上是设有一穿系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穿系件是配合一垃圾袋,该垃圾袋是设有一松紧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开放槽两侧各设有一凸轨,而该诱饵盘两侧各设有与开放槽的凸轨相对应的凹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诱饵盘设有一挡板,凭借该挡板挡止定位该诱饵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诱捕罐与诱饵盘呈透明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虫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钩是具有可弯折挠曲的特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46831U CN201046848Y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灭虫垃圾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46831U CN201046848Y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灭虫垃圾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46848Y true CN201046848Y (zh) | 2008-04-16 |
Family
ID=3929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546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6848Y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灭虫垃圾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46848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2527A (zh) * | 2015-01-21 | 2015-04-29 | 广西大学 | 夜间捕虫器 |
CN107054704A (zh) * | 2017-04-18 | 2017-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垃圾桶的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智能垃圾桶 |
CN110817188A (zh) * | 2019-10-23 | 2020-02-21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一种环境工程用具有环保功能的垃圾箱 |
WO2022105581A1 (zh) * | 2020-11-18 | 2022-05-27 | 厦门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打包式垃圾桶 |
-
2007
- 2007-05-09 CN CNU2007201546831U patent/CN20104684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2527A (zh) * | 2015-01-21 | 2015-04-29 | 广西大学 | 夜间捕虫器 |
CN107054704A (zh) * | 2017-04-18 | 2017-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垃圾桶的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智能垃圾桶 |
CN110817188A (zh) * | 2019-10-23 | 2020-02-21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一种环境工程用具有环保功能的垃圾箱 |
WO2022105581A1 (zh) * | 2020-11-18 | 2022-05-27 | 厦门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打包式垃圾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68701A1 (en) | Mosquito and Fly Killer | |
CN201046848Y (zh) | 灭虫垃圾桶 | |
CN201043079Y (zh) | 脚踏式灭虫垃圾桶 | |
CN204244959U (zh) | 新型蟑螂诱捕灭杀装置 | |
CN101920828A (zh) | 捕蝇垃圾桶 | |
CN201967554U (zh) | 诱捕式捕蝇器 | |
CN203072718U (zh) | 一种盲蝽诱捕器 | |
CN208593673U (zh) | 用于输液室的垃圾收纳桶 | |
CN218389534U (zh) | 一种高性能的新型材料捕鼠笼 | |
CN201770226U (zh) | 组合式捕蝇垃圾桶 | |
CN202321388U (zh) | 自动循环引诱捕鼠垃圾筐 | |
CN201312530Y (zh) | 灭鼠器 | |
CN216906524U (zh) | 一种肉牛养殖用牛蝇灭蝇装置 | |
CN201745985U (zh) |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 |
CN209376539U (zh) | 一种双门连续捕鼠笼 | |
CN205756705U (zh) | 蟑螂诱捕盒 | |
CN204317328U (zh) | 蚊虫诱捕灯 | |
CN217657877U (zh) | 一种双开门捕鼠笼 | |
CN202625079U (zh) |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 |
CN211048229U (zh) | 一种生物灭蚊虫套装 | |
CN210492267U (zh) | 一种自动捕蝇器 | |
CN109566591A (zh) | 一种基于城市街道流浪猫的防盗诱捕装置 | |
CN200948105Y (zh) | 无污染卫生便桶 | |
CN221128546U (zh) | 一种蟑螂诱捕器 | |
CN2283976Y (zh) | 捉蝇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