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6612Y - 折刀 - Google Patents

折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6612Y
CN201026612Y CNU2007200054187U CN200720005418U CN201026612Y CN 201026612 Y CN201026612 Y CN 201026612Y CN U2007200054187 U CNU2007200054187 U CN U2007200054187U CN 200720005418 U CN200720005418 U CN 200720005418U CN 201026612 Y CN201026612 Y CN 2010266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fe
handle
cutter head
snap close
clos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5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5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66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66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66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3),所述刀头(1)与刀柄(3)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上设置有弧度与刀头(1)和刀柄(3)的相对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贯通槽(5),弹力预压的锁扣件(4)可锁定在所述贯通槽(5)的任一端部(7,8)中,锁扣件(4)可被施压以克服弹力与所述端部(7,8)脱离啮合,并随着刀头(1)相对于刀柄(3)的转动而与所述贯通槽(5)的在端部(7,8)之间的区域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锁刀方式,并且还可以使得即使在有磨损的情况下仍然能使折刀的刀柄(3)与刀头(1)进行良好的锁定,还具有节省材料、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折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刀的锁扣机构一般都采用侧锁和背锁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CN 2880410Y所公布的日用工艺折刀,其锁扣机构包括U形锁环,通过U形锁环与设置在刀头尾部的锁扣缺口的配合来实现刀头与刀柄之间的定位配合。这种刀采用的是侧锁的方式,并且在使用时间长后锁扣缺口出现磨损,这导致U形锁环与锁扣缺口配合不良,从而出现点头故障。
由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新型锁刀方式的折刀,该折刀以不同的锁定方式实现了锁定,同时还能够确保刀头与刀柄不出现点头故障,总是能实现良好的锁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具有新型锁刀方式的折刀。此外,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刀,该折刀还能够确保刀头与刀柄不出现点头故障,总是能实现良好的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刀,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与刀柄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上设置有弧度与刀头和刀柄的相对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贯通槽,弹力预压的锁扣件可锁定在所述贯通槽的任一端部中,锁扣件可可被施压与所述端部脱离啮合,并随着刀头相对于刀柄的转动而与所述贯通槽在端部之间的区域滑动配合。通过在刀头上直接开出的贯通槽以及与该贯通槽相匹配的锁扣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锁刀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贯通槽的轮廓为C形形状,包括两个端部之间的滑动弧段以及位于两个端部处、直径比所述滑动弧段的宽度更大的圆孔。优选C形槽的滑动弧段的圆心与刀头相对于刀柄的转动中心重合。优选滑动弧段的弧度为180度。
与上述贯通槽的轮廓相配合的是,所述锁扣件为阶梯圆柱件,包括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小直径段的尺寸设计为可与贯通槽的滑动弧段滑动配合,所述大直径段的尺寸设计为大于所述贯通槽的所述两个圆孔的直径。通过这种设计,在打开/关闭位置,与圆孔啮合的部分是过渡段部分。这样就与圆孔形成补偿配合,不会出现由于圆孔的磨损而使得锁扣件与圆孔配合不好的问题,从而能够确保刀头与刀柄总是能实现良好的锁定。刀柄在与刀头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总能与C形槽的一部分相对准的供所述锁扣件穿过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刀还设置有弹簧线,所述弹簧线包括两部分,即对锁扣件进行弹力预压的背侧预压部和正侧护刀部。
预压部端部压抵在所述锁扣件的大直径段端部设置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对于锁扣件的压抵。这样,弹簧的一部分用于实现锁扣件所需要的预压力。
刀柄在靠近刀头一端设置有一卡槽,弹簧线在卡槽处。
弹簧线穿过卡槽引到所述刀柄的正侧,并沿着刀柄的纵向延伸,形成护刀部,刀头收回刀柄上时,护刀部与刀头的刀刃相邻。本实用新型中,刀柄为一个护板,在刀头收放到刀柄上上,弹簧的护刀部可以使得收回的刀头不至于构成人身伤害。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中两片护板形成的刀刃的容腔的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了一片户板,结合作为护刀部的弹簧线,就可以实现两片护板的功能,有利于节省材料,简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不同于侧锁和背锁的新型锁刀方式的折刀,即通过在刀头上开设贯通槽以及相应的锁扣件来实现锁刀。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折刀中的锁扣件为阶梯圆柱件,由于阶梯圆柱件中的过渡段与刀头的C形槽的圆孔形成补偿配合,从而能够确保即使在C形槽的圆孔有磨损的情况下,刀头与刀柄总是能实现良好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只包括一片护板,弹簧的与收在刀柄上的刀刃相邻接的那一部分形成护刀部,所以可以节省材料,简化装配。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刀头与刀柄处于锁定中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的刀头的主视图;
图3图1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刀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的锁扣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的背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刀头与刀柄锁定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包括刀柄3、刀头1,刀柄3与刀头1通过螺钉可转动地连接。在刀头1上开有贯通槽5。结合图2,该贯通槽5的轮廓为C形形状。贯通槽5包括滑动弧段6以及位于两个端部处、直径比所述滑动弧段6的宽度更大的圆孔7,8(该两个圆孔的设计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刀头1和刀柄3的相对转动角度为180度,因而滑动弧段6的弧度为180度。在本实施例中,C形槽的滑动弧段6的圆心与刀头1相对于刀柄3的转动中心15重合,即C形槽开设在刀头1的与刀柄3连接时的重叠部上。刀柄3设置有总能与C形槽5的一部分相对准的供锁扣件4穿过的通孔16(参照图5)。位于刀头1后面的锁扣件4以其自身弹力对位于刀头1后面的锁扣件4的端部向外侧进行偏压(即沿图1中纸面向外方向预压),从而将锁扣件4锁定在所述贯通槽5的圆孔8中,此时刀头1相对于刀柄3锁定在打开位置。在解锁的时候,只需要按压锁扣件4,克服弹簧力的作用,就可以使得锁扣件4在所述滑动弧段6中移动。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俯视图,此时可以清楚地看到锁扣件4以及向锁扣件4施加弹力的弹簧线2。
结合图3以及图4来看锁扣件4。锁扣件4是阶梯圆柱件。结合图6的锁扣件4的放大图可以看出,该锁扣件4包括小直径段11、大直径段9、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段10,在大直径段9中还设置有凹槽13,弹簧线2的预压部23的端部就容纳在该凹槽13中,向锁扣件4施加压力。小直径段11的尺寸设计为可与贯通槽5的滑动弧段6滑动配合,例如其直径可以是基本上与滑动弧段6的宽度相一致。大直径段9的尺寸设计为大于所述贯通槽5的所述两个圆孔7,8的直径。这样当锁扣件4锁定在两个圆孔7,8的位置处时,是锁扣件4的过渡段10与圆孔7,8配合。过渡段10显然可以是通常的圆锥状,这样,即使圆孔7,8有磨损的时候,也能够与圆孔7,8形成补偿配合,消除间隙。
当折刀从打开位置转变到关闭位置时,按压锁扣件4,克服弹簧线2的弹力,使得与圆孔8配合的部分从锁扣件4的过渡段10转变为小直径段11,解除锁定。这样,当贯通槽5随着刀头1运动时,锁扣件4从与圆孔8的配合转变为与滑动弧段6的配合,随着刀头1的进一步运动,又从与滑动弧段6的配合转变到与另一个圆孔7配合,此时,由于圆孔7的直径大于滑动弧段6的宽度进而大于与该滑动弧段6配合的锁扣件4的小直径段11的直径,弹簧线2的预压部23施加的弹力就会使得锁扣件4向外运动,使得过渡段10与圆孔7配合。
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弹簧线2。弹簧线2包括两部分,即对锁扣件4进行弹力预压的背侧预压部23和正侧的护刀部24。预压部23端部压抵在所述锁扣件4的大直径段9端部设置的凹槽13中(结合图4、图5),从而向锁扣件4施加弹力。刀柄3在靠近所述刀头1一端设置有一卡槽12。弹簧线2卡在卡槽12处。预压部23在背侧(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背侧”是指相对于图3中的刀柄3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卡槽12处,并从卡槽12处开始弹簧线2被引到刀柄3的正侧(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正侧”是指相对于图3中的刀柄3的下侧),并沿着所述刀柄3的纵向延伸,形成护刀部24,护刀部24一直延伸到刀柄3的尾部并固定在刀柄3上。在刀头1收回所述刀柄3上时,护刀部24与所述刀头1的刀刃相邻(如图6所示)。之所以称其为护刀部是因为,在本实用新型中,刀柄3可以仅仅由一片护板构成,弹簧线2穿过护板的卡槽12,其一端固定在刀柄3一侧的尾端,其在刀头1收回到所述刀柄3上时,与所述刀头1的刀刃相邻,并使刀头1的刀刃位于该护刀部24与刀柄3之间,从而防止其有伤人的危险或者损伤刀刃。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刀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刀头与刀柄锁定的主视图。此时,可以看到,锁扣件4锁定在圆孔7中。也就是说,在打开状态的时候,锁扣件4锁定在圆孔8中。在闭合状态的时候,锁扣件4锁定在圆孔7中。从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是这样来实现的,即当锁扣件4锁定在圆孔8中时,按压锁扣件4,克服弹簧线2的预压部施加的压力,使得与圆孔8配合的部分从锁扣件4的过渡段10转变为小直径段11,解除锁定。这样,随着刀头1相对于刀柄3的运动,锁扣件4从与圆孔8的配合转变为与滑动弧段6的配合,随着刀头1的进一步运动,又从与滑动弧段6的配合转变到与圆孔7配合,此时,由于圆孔7的直径大于滑动弧段6的宽度进而大于与该滑动弧段6配合的锁扣件4的小直径段11的直径,弹簧线2的预压部23施加的弹力就会使得锁扣件4向外运动,使得过渡段10与圆孔7配合,从而将锁扣件4锁定在圆孔7。从闭合状态到打开状态也是以类似方式来实现的,此处不再赘述。
从图6中还可以看出,刀柄3可以仅仅由一片护板构成,弹簧线2穿过卡槽12在正侧刀柄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护刀部分一直延伸刀刀柄3的尾端,其在刀头1收回到所述刀柄3上时,与所述刀头1的刀刃相邻,从而防止了有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的危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折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3),所述刀头(1)与刀柄(3)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上设置有弧度与刀头(1)和刀柄(3)的相对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贯通槽(5),弹力预压的锁扣件(4)可锁定在所述贯通槽(5)的任一端部(7,8)中,锁扣件(4)可被施压以克服弹力与所述端部(7,8)脱离啮合,并随着刀头(1)相对于刀柄(3)的转动而与所述贯通槽(5)的在端部(7,8)之间的区域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5)的轮廓为C形形状,包括两个端部(7,8)之间的滑动弧段(6)以及位于两个端部处、直径比所述滑动弧段(6)的宽度更大的圆孔(7,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槽(5)的滑动弧段(6)的圆心与所述刀头(1)相对于所述刀柄(3)的转动中心(15)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弧段(6)的弧度为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4)为阶梯圆柱件,包括小直径段(11)、大直径段(9)、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段(10),所述小直径段(11)的尺寸设计为可与所述贯通槽(5)的滑动弧段(6)滑动配合,所述大直径段(9)的尺寸设计为大于所述贯通槽(5)的所述两个圆孔(7,8)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3)在与所述刀头(1)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与C形槽(5)的一部分相对准的供所述锁扣件(4)穿过的通孔(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弹簧线(2),所述弹簧线(2)包括预压部(23),所述预压部(23)的端部压抵在所述锁扣件(4)的大直径段(9)端部设置的凹槽(13)中,对锁扣件(4)进行弹力预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3)在靠近所述刀头(1)一端设置有一卡槽(12),所述弹簧线(2)卡在所述卡槽(12)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线(2)还包括护刀部(24),所述弹簧线(2)穿过所述卡槽(12)引到所述刀柄(3)的正侧,并沿着所述刀柄(3)的纵向延伸,形成所述护刀部(24),所述刀头(1)收回所述刀柄(3)上时,所述护刀部(24)与所述刀头(1)的刀刃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刀柄(3)为一个护板构成。
CNU2007200054187U 2007-04-18 2007-04-18 折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66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54187U CN201026612Y (zh) 2007-04-18 2007-04-18 折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54187U CN201026612Y (zh) 2007-04-18 2007-04-18 折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6612Y true CN201026612Y (zh) 2008-02-27

Family

ID=39130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54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6612Y (zh) 2007-04-18 2007-04-18 折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66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5355A (zh) * 2010-07-28 2010-12-08 容显伟 可自动开启的折合锯
CN108858291A (zh) * 2018-07-16 2018-11-23 梁孝轩 具有保险锁定功能的背锁折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5355A (zh) * 2010-07-28 2010-12-08 容显伟 可自动开启的折合锯
CN101905355B (zh) * 2010-07-28 2012-07-04 阳东金恒实业有限公司 可自动开启的折合锯
CN108858291A (zh) * 2018-07-16 2018-11-23 梁孝轩 具有保险锁定功能的背锁折刀
CN108858291B (zh) * 2018-07-16 2023-10-20 梁孝轩 具有保险锁定功能的背锁折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9807B2 (en) Foldable knife with multiple switching modes
EP2517586B1 (en) Shield coupling assembly and helmet having the same
US20110110699A1 (en) Printer
CN201026612Y (zh) 折刀
US20030009886A1 (en) Folding knife with safety lock
CN201228828Y (zh) 一种管件折叠接头及其锁紧装置
US7614632B2 (en) Folding bicycle
WO2014129731A1 (ko) 버클
CN209674123U (zh) 可调节长度的眼镜腿
US20140020252A1 (en) Folding knife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209852495U (zh) 一种折叠器
CN201040380Y (zh) 折叠刀及带有活动刀片的刀具
CN107866825A (zh) 一种具有双刀片的实用刀
JP4821114B2 (ja) 容器キャップ
CN215589229U (zh) 开箱用便携剪刀
CN2923193Y (zh) 一种带有内置弹簧装置的新型钳子
CN201092049Y (zh) 一种带有刀片锁的刀具
CN105710898B (zh) 一种折叠刀
WO2019153812A1 (zh) 一种u型弹簧结构折刀
CN209527253U (zh) 高枝机
CN202344551U (zh) 折叠安全刀
CN206201022U (zh) 一种具有双刀片的实用刀
CN201856863U (zh) 自行车折叠器
CN201763063U (zh) 折叠钥匙
CN216781896U (zh) 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折叠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