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105Y -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5105Y
CN201025105Y CNU2007201488520U CN200720148852U CN201025105Y CN 201025105 Y CN201025105 Y CN 201025105Y CN U2007201488520 U CNU2007201488520 U CN U2007201488520U CN 200720148852 U CN200720148852 U CN 200720148852U CN 201025105 Y CN201025105 Y CN 2010251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ntrol
signal
choke valve
control unit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88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斌
周大森
张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7201488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51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51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51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领域。包括可移动的阻气阀(4)、线性电磁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传声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分别将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误差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发动机(1)的工作状态,根据传声器的输出的误差信号对确定噪声的控制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线性电磁阀驱动阻气阀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中、低频范围内的由于气流脉动引起的排气噪声;能够将发动机的排气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除必须达到一定的噪声消减量之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运转时对消声器排气阻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适当增加排气阻力可以降低总的排气损失;反之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排气阻力过大会导致使总的排气损失增大。在发动机的每个工况点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消声器排气阻力,对应的排气损失都能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阻性或抗性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如排气管截面积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排气阻力偏高,不能满足上述的要求,发动机在各工况运转时的动力性能及经济性能不能同时得到最佳体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排气管侧面安置次级扬声器,采用“以声消声”的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排气系的排气阻力,但由于发动机高的排气噪声级以及排气系存在高温的实际情况,这种控制方式距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与上述控制思路相比,在排气管内安置可控阻气阀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如ChristianE.Carme在2006年国际噪声主动控制学术会议(Active 2006)发表的题为“Active noise control for large exhaust pipe”的文章,F.fohr,Ch.Carme,J-L.Peube,P.Vignassa,F.Le Brazidec等在2002年国际噪声主动控制学术会议(Active 2002.)发表的题为“Active exhaust line for truck diesel engine”,以及R.Boonen,P.Sas在2002年国际声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ISMA 2002)发表的题为“Design of an active exhaust attenuating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engines”的文章中都采用了通过调节阻气阀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目的。这种方式通过调节阻气阀以抑制发动机排气气流的脉动,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分析,这种控制方式中阻气阀的平衡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发动机排气管的有效截面积是固定的,即排气阻力是不可调节的,不能满足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发动机排气噪声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实现对中、低频范围内排气噪声的电子控制,同时也通过调节排气管有效流通截面积实现对发动机在各工况运转时排气阻力的电子控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可移动的阻气阀4、线性电磁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简称ECU),在ECU内嵌有软件控制程序。其中阻气阀4设置在与发动机排气管道2相连的一个体积相当的缓冲腔3后的管道内,线性电磁阀与阻气阀4相连用来驱动阻气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1内,传声器设置在阻气阀后的排气管道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传声器的输出端分别与ECU的输入端相连,分别将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误差信号输入ECU,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监测噪声控制效果的传声器的输出的误差信号对确定噪声的控制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线性电磁阀驱动阻气阀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消声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根据发动机所处的特征工况实时调节阻气阀的动态位置,有效降低中、低频范围内的由于气流脉动引起的排气噪声;2、能够根据发动机所处的特征工况调节阻气阀的静态位置,将发动机的排气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发动机,2、排气管道,3、缓冲腔,4、阻气阀。
图2-1、MC68HC11E9单片机工作在扩展方式的电路图;
图2-2、发动机转速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电路图;
图2-3、传声器检测出的误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电路图;
图2-4、节气门位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排气管道2将发动机1的排气口与缓冲腔3的进口相连接。在与缓冲腔3出口相连的管道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阻气阀4,其头部为锥型。在线性电磁阀的驱动下阻气阀与管内锥型阀座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位于阻气阀后面的传声器用于监测噪声的控制效果。
控制系统工作时,ECU根据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输出的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传声器的输出的误差信号确定噪声的控制结果,经查表后,将预先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优化的数据从ECU的ROM中调出后,输出给线性电磁阀控制端口调整阻气阀4头部与锥型阀座之间的相对平衡位置ξ0,以调节缓冲腔内的工作压力P0,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运转时的排气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同时ECU根据转速信号以及误差信号对发动机气流脉动的特征信号以及噪声的控制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当缓冲腔3内的气流压力大于工作压力P0时,ECU输出控制信号经线性电磁阀调整阻气阀4下移Δξ,缓冲腔3内的气流压力下降;反之当缓冲腔3内的气流压力小于工作压力P0时,ECU输出控制信号经线性电磁阀调整阻气阀4上移Δξ,缓冲腔3内的气流压力回升,因此可以将缓冲腔3内的气流压力控制在工作压力P0左右,调制后从缓冲腔出口通过的气流基本上是平稳的,由于气流脉动引起的排气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附图2-1为MC68HC11E9单片机工作在扩展方式的电路图,还包括线性电磁阀的驱动电路以及采用7805的稳压模块。附图2-2为发动机转速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其输出与附图2-1中MC68HC11E9单片机的PA0/IC3管脚相接。附图2-3为传声器检测出的误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其输出与附图2-1中MC68HC11E9单片机的PE0/AN0管脚相接。附图2-4为节气门位置信号的接口电路部分,其输出与附图2-1中MC68HC11E9单片机的PE1/AN1管脚相接。

Claims (2)

1.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阻气阀(4)、线性电磁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其中阻气阀(4)设置在与发动机排气管道(2)相连的缓冲腔(3)后的管道内,线性电磁阀与阻气阀(4)相连用来驱动阻气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1)内,传声器设置在阻气阀后的排气管道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传声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分别将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误差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传声器的输出的误差信号对确定噪声的控制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线性电磁阀驱动阻气阀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
CNU2007201488520U 2007-04-20 2007-04-20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1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8520U CN201025105Y (zh) 2007-04-20 2007-04-20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8520U CN201025105Y (zh) 2007-04-20 2007-04-20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5105Y true CN201025105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8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88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105Y (zh) 2007-04-20 2007-04-20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510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4533A (zh) * 2014-05-07 2014-09-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
CN104213989A (zh) * 2014-08-19 2014-12-17 上海红湖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半主动排气消声系统
CN106593600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及排气后处理方法
CN109781419A (zh) * 2019-03-29 2019-05-21 武汉理工大学 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源阻抗自动提取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4533A (zh) * 2014-05-07 2014-09-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
CN104213989A (zh) * 2014-08-19 2014-12-17 上海红湖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半主动排气消声系统
CN106593600A (zh) * 2016-12-26 2017-04-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及排气后处理方法
CN109781419A (zh) * 2019-03-29 2019-05-21 武汉理工大学 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源阻抗自动提取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4775B2 (ja) ターボ過給式のピストン内燃機関の新鮮空気供給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306703B2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1701546B (zh) 相继增压系统防喘振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02914175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旁通控制系统
EP2098701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025105Y (zh) 一种排气噪声电子控制装置
CN106194458B (zh) 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KR101473710B1 (ko)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방법 및 제어 장치
RU2012124772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я воздушного фильтра
CN101608579A (zh) 利用废气再循环控制柴油机瞬态工况燃烧噪声的方法与装置
CN106017968A (zh) 一种egr冷却器换热效率检测系统
CN109057946B (zh) 一种车用气动增压装置的防喘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89975A (zh) 节流阀式egr控制系统
CN104791060A (zh) 控制机动车尾气噪声的排气系统消声装置
CN105508086B (zh) 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4294095B (zh) 发动机冷端动态空气补偿与旁通节气门后置排温管理系统
CN201334942Y (zh) 带有氧传感器的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CN204851424U (zh) 一种增压内燃机的压缩空气辅助装置
CN207989172U (zh) 一种用于单通道燃气喷射系统的计量阀组件
CN106017910A (zh) 一种egr阀流量测试系统
CN201202551Y (zh) 柴油机节流阀式egr系统控制装置
CN213175877U (zh) 发动机的空气系统及包括该空气系统的发动机
JP2016200034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201593454U (zh) 可降低排温和燃油消耗率的柴油机
CN205154376U (zh) 内燃机二级增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