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8719Y - 热熔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热熔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8719Y
CN201018719Y CNU2007200045775U CN200720004577U CN201018719Y CN 201018719 Y CN201018719 Y CN 201018719Y CN U2007200045775 U CNU2007200045775 U CN U2007200045775U CN 200720004577 U CN200720004577 U CN 200720004577U CN 201018719 Y CN201018719 Y CN 2010187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fixing structure
post
heat mel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45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雄伟
郭景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0045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87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87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87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一种热熔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热熔柱以及热熔件,其中,该热熔件具有至少一个热熔孔,且该热熔孔具有对应该热熔柱的贯穿部与间隙部,而该贯穿部的周缘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当该热熔孔套设于热熔柱时,该贯穿部周缘的至少一个凸部与该热熔柱相互干涉。据此,能克服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件与热熔柱间相互接合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并能兼顾热熔固定结构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热熔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详言之,涉及一种热熔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研发与精进,产品零组件的设计,皆朝向高性能、好质量的共同目标发展。因此,在产品中,任何一项改进,只要有益于使用者使用、能提高产品质量及性能、有利于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实质性的作用增进,均为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创作。
在一些零组件的连接件中,会有某些用于定位的贯孔,通常是在水平方向上固定穿过该贯孔的柱状体。例如,某些按键的连接件是通过热熔技术将热熔柱固定于热熔孔中。
请参阅图1,其是显示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多个热熔柱10是贯穿相对应的热熔件11的热熔孔11a,当热熔柱10均贯穿热熔孔11a并达到定位时,即可进行热熔作业,通过加温熔化热熔柱10以令热熔柱10与热熔件11相结合。
为了于该装配过程中能令多个热熔柱10贯穿相对应的热熔件11的热熔孔11a,通常在该热熔件11的生产过程中,会令热熔孔11a的孔径略大于热熔柱10的外径。此种方式固然能达到在装配过程中减小该热熔柱10贯穿热熔孔11a时所可能产生的干涉(Interference),使得装配过程较为容易并能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言之,当热熔柱10贯穿相对应的热熔件11的热熔孔11a时,热熔孔11a与热熔柱10间存在间隙,亦即热熔孔11a与热熔柱10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距离是根据不同需求及要求而定,举例言之,该间隙的距离可介于0.05mm-0.1mm之间。
然而,由于有该间隙的存在,使得该热熔件11于热熔过程中无法稳定的与热熔柱10相结合,且在热熔孔11a的制造方法中会受到公差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各个热熔孔11a的外径尺寸可能不尽相同。例如在热熔过程中,由于热熔前热熔件11因受碰撞而无法维持水平状态,将使得热熔后出现如倾斜、不整齐等等问题,进而影响与现有热熔固定结构连接的如按键等部件的功能。
请参阅图2,其是现有热熔固定结构与按键相热熔结合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左按键21是利用上述现有热熔孔结构固定热熔柱,左按键21相对右按键22不够平整,与周边间隙大小不一,造成按键操作精确度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前述的问题,现有通过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的方式增加热熔件固定的稳定性。亦即令热熔孔的孔径略小于热熔柱的外径,但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有多个热熔柱时,热熔柱彼此间的干涉亦越来越严重,使得装配更加困难,并导致装配效率的降低。
如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热熔固定结构,除能克服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件与热熔柱间相互接合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之外,还能兼顾热熔固定结构的装配效率,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固定结构,除能克服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件与热熔柱间相互接合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外,还能兼顾热熔固定结构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热熔柱以及热熔件,其中,该热熔件具有至少一个热熔孔,且该热熔孔具有对应该热熔柱的贯穿部与间隙部,而该贯穿部的周缘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当该热熔孔套设于热熔柱时,该贯穿部周缘的至少一个凸部与该热熔柱相互干涉。
相比于现有的热熔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之间隙部能于热熔孔套设于热熔柱时,提供扩张的弹性,搭配具有至少一个凸部的贯穿部,能够使得热熔柱与热熔件的卡合更加紧密且稳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孔的贯穿部通过至少一个凸部与热熔柱相互干涉并搭配间隙部的设置,而非如现有全面令该热熔孔的孔径小于热熔件的外径且未配合有间隙部,故不会因多个热熔件与热熔孔间卡合过于紧密而产生装配困难的问题。故能于兼顾热熔固定结构的装配效率的前提下,克服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件与热熔柱间相互接合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热熔固定结构与按键相热熔结合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4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热熔柱
11     热熔件
11a    热熔孔
21     左按键
22     右按键
30     热熔柱
31     热熔件
311a   贯穿部
311b   间隙部
311c   周缘
311d   凸部
A      组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系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作用。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再者,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故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包括热熔柱30与热熔件31。
于本实施例中,热熔柱30为热熔本体,亦即于高温热熔制造方法中,会熔化并产生形变藉以与热熔件31相固接者。且于本实施例中,以三个热熔柱30为例予以说明,于其它实施例中,热熔柱30的数量可视实际需求予以设置。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热熔柱30为圆柱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热熔柱30亦可为椭圆柱体、长方柱体或三角柱体等形体。再者,于本实施例中,热熔柱30可例如为设置于如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等利用热熔固定结构的装置或设备的壳体上。
热熔件31,具有至少一热熔孔311,且热熔孔311具有对应热熔柱30的贯穿部311a与间隙部311b,而贯穿部311a的周缘311c具有凸部311d。于本实施例中,热熔柱30具有两个间隙部311b,且两个间隙部311b相对等距设置于贯穿部311a的二侧。承前所述,于本实施例中,为对应热熔柱30的数量,因此热熔件31上设置有三个分别对应于热熔柱30的热熔孔311,进而,热熔件31的三个热熔孔311分别具有对应各个热熔柱30的贯穿部311a。优选热熔柱30可依据特定的方位予以排列设置,藉以限定热熔件31依据特定的方向使能套设入热熔柱30,从而实现防止组装方位错误的目的。至于凸部311d设置的形式还得以多个凸块或凸条等几何凸体部分覆盖于贯穿部311a一侧或二侧、完全覆盖贯穿部311a一侧、完全覆盖于贯穿部311a二侧的周缘311c上等方式实现干涉配合的效果。
请并同参阅图3与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当热熔件31依照组装方向A将其热熔孔311的三个贯穿部311a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热熔柱30时,各个热熔孔311的贯穿部311a的两个间隙部311b能提供热熔孔311扩张的弹性。此外,结合具有凸部311d的贯穿部311a,能够使得热熔柱30与热熔件31的卡合更加紧密且稳固。
须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孔的贯穿部通过至少一个凸部与热熔柱相互干涉并搭配间隙部的设置,而非如现有全面令该热熔孔的孔径小于热熔件的外径且未配合有间隙部,故不会因多个热熔件与热熔孔间卡合过于紧密而产生装配困难的问题。故能于兼顾热熔固定结构的装配效率的前提下,克服现有热熔固定结构的热熔件与热熔柱间相互接合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作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

Claims (6)

1.一种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热熔柱;以及
热熔件,具有至少一热熔孔,且该热熔孔具有对应该热熔柱的贯穿部与间隙部,而该贯穿部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凸部,
其中,当该热熔孔套设于热熔柱时,该贯穿部周缘的至少一凸部与该热熔柱相互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贯穿部与该间隙部形成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熔件具有多个间隙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隙部相对等距设置于该贯穿部的周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熔柱为热熔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熔柱为圆柱体、椭圆柱体、长方柱体或三角柱体中任意一种。
CNU2007200045775U 2007-03-26 2007-03-26 热熔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87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45775U CN201018719Y (zh) 2007-03-26 2007-03-26 热熔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45775U CN201018719Y (zh) 2007-03-26 2007-03-26 热熔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8719Y true CN201018719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457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8719Y (zh) 2007-03-26 2007-03-26 热熔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8719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764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热熔治具
CN102421057A (zh) * 2011-12-16 2012-04-1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装配方法
CN101737397B (zh) * 2008-11-21 2013-07-3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塑胶件的螺纹柱结构
CN103921437A (zh) * 2014-04-11 2014-07-16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
CN104216463A (zh) * 2013-05-30 2014-12-1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热熔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6426957A (zh) * 2015-08-07 2017-02-22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热熔本体及热熔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397B (zh) * 2008-11-21 2013-07-3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塑胶件的螺纹柱结构
CN102166764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热熔治具
CN102166764B (zh) * 2010-02-26 2012-07-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热熔治具
CN102421057A (zh) * 2011-12-16 2012-04-1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装配方法
CN102421057B (zh) * 2011-12-16 2014-08-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的装配方法
CN104216463A (zh) * 2013-05-30 2014-12-1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热熔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3921437A (zh) * 2014-04-11 2014-07-16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
CN106426957A (zh) * 2015-08-07 2017-02-22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热熔本体及热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8719Y (zh) 热熔固定结构
DE202004021505U1 (de) Bewegliches Berührungsfeld mit hinzugefügter Funktionalität
CN205405439U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键盘
CN201340575Y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2141849A (zh) 触摸鼠标
CN204089909U (zh) 一种可更换屏幕的新概念手机
CN203103150U (zh) 触控开关面板及触控开关组件
CN205594388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语音提示结构
CN106898866B (zh) 一种缝隙天线的加工方法、缝隙天线及移动终端
CN202454852U (zh) Usb集线器及usb集线器组合件
CN203911014U (zh) 一种新型的smt网络连接器结构
CN201845680U (zh) 按键
CN203366279U (zh) 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触摸控制板
CN203812190U (zh) 一种按键系统及终端
CN203164906U (zh) 一种滚轮鼠标
CN204360407U (zh) 一种标准卡卡基元件及与其配合的线路板
CN213045685U (zh) 一种襟章制作机
CN204650493U (zh) 一种互动多感官训练设备
CN203720806U (zh) 触摸控制led显示屏
CN202949663U (zh) 弧度转角式触控一体机
CN202918403U (zh) 一种集成dvd的平板电视机
CN103677088A (zh) 层叠式平板电脑及其加工方法
CN206557687U (zh) 一种家用一体机
CN201054122Y (zh) 鼠标组件
CN202166979U (zh) 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