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6744Y -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6744Y
CN201016744Y CNU2007200676344U CN200720067634U CN201016744Y CN 201016744 Y CN201016744 Y CN 201016744Y CN U2007200676344 U CNU2007200676344 U CN U2007200676344U CN 200720067634 U CN200720067634 U CN 200720067634U CN 201016744 Y CN201016744 Y CN 2010167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lternating current
resistance
luminotron
ligh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76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戴忠伟
谢芳
杨宇
唐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li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Baili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li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Baili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U2007200676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67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67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67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检测装置。方案要点:第一元器件和发光管串联并跨接到交流线路,发光管由交流电驱动发光;第二元器件和接收光管串联并跨接在直流电源的二端;接收光管的输出端与解码电路相连,把检测到的电信号送入解码电路,由解码电路对电信号进行解码;一个信号传递器,将交流电的变化信息传递给解码电路。由工频电源电路(L、N)提供交流电源,工频电源电路(L、N)的电压为100V~240V、频率为50Hz~60Hz。交流电源电路提供的交流电、驱动发光管(QA)发光的交流电、被信号传递器传送变化信息的交流电,三者之中任取二者进行比较:或者二者频率相同、或者二者的频率具有整数的倍数关系。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电检测装置,一般采用二种方式进行光电信号处理:一种方法是使用直流电驱动发光管发光,接收管上得到含有被测物信息的光信号后再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送下级电路处理,其优点是成本低廉、线路简单,缺点是容易受环境光线的干扰,如果使用的是可见光的光电管,则比非可见光的干扰和背景噪音更大;另一种方法是,将直流电调制成一个载波后再驱动发光管发光,接收管接收后将含有被测物信息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进行解码,然后送后级电路,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降低背景噪音,缺点是需要增加二套线路,一套是调制载波电路,另一套是解码电路,从而造成电路复杂、成本增加。
在光电检测领域,人们希望有一种装置,既能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降低背景噪音,又能相对地达到线路简单、价格低廉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又能相对达到线路简单、价格低廉目的的光电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光电检测装置中,第一元器件和发光管串联并跨接到交流线路,发光管由交流电驱动发光;第二元器件和接收光管串联并跨接在直流电源的二端;接收光管的输出端与解码电路相连,把检测到的电信号送入解码电路,由解码电路对电信号进行解码;一个信号传递器,将交流电的变化信息传递给解码电路;
由工频电源电路提供交流电源,工频电源电路的电压为:100V~240V、频率为50Hz~60Hz;
交流电源电路提供的交流电、驱动发光管发光的交流电、被信号传递器传送变化信息的交流电,三者之中任取二者进行比较:或者二者频率相同、或者二者的频率具有整数的倍数关系。
第一元器件是限流电阻,发光管由交流电驱动发光。
第一元器件是整流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接交流线路,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接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发光管的正极,发光管的负极接另一根交流线路,发光管由交流电驱动发光。
第二元器件是电阻。
第二元器件是MOSFET管,或者是其他恒定或线性特征的电阻器件。
信号传递器是一条导电线路或一个电阻,一头连接交流线路的电压变化端点,另一头连接解码电路,向解码电路提供交流电的变化信息。
信号传递器为限流电阻、电阻串联后跨接在交流线路的二端,电阻和电阻之间的连结点与解码电路相通,向解码电路提供交流电的变化信号。
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或者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经变压器隔离后的电路;或者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经降压后的电路;工频电源电路的降压方式为变压器降压,或者电容降压、或者电阻降压或者其他降压电路。
发光管和接收光管是分开安装的对射式的光电对管,或者是发光管和接收光管二者合为一体的反射式的光电对管;发光管和接收光管的光谱范围是可见光的,或者是不可见光的;发光管的发光强度在交流电波峰时达到最大、波谷时最小;接收光管在光线强度为波峰时输出电平最低、波谷时输出电平最高,或者,接收光管在光线强度为波峰时输出电平最高、波谷时输出电平最低。
在解码电路中,将信号传递器传递来的交流电信息送到触发器的输入端,在交流电正负过零时进行触发,触发器输出方波,再把方波送入分频器进行二分频,获得交流电的正半周峰值(CLKH)时间点和负半周峰值(CLKL)时间点,并利用相干检测方式,对接收光管的电信号,提取出波峰、波谷作为载波编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省却了调制载波电路,但依然可以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2)由于不用调制载波,所以整个光电检测装置相对而言,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射式光电对管的电路图
图2是反射式光电对管的电路图
图3是窗口式解码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附带稳压线路的电路图
图5是使用MOSFET管电路图
图6是采用电容降压的电路图
图7是一种信号取样器的电路图
图8是一种信号取样器的电路图
图9是变压器降压的电路图
图10是发射极输出的电路图
B1-桥式整流电路      C1-电容                C2-电容
C3-降压电容          CLK-同步信号           D0-二极管
D1-整流二极管        QA-发光管              QB-接收光管
Q1-对射式光电对管    Q2-反射式光电对管      QM-MOSFET管
R1-限流电阻          R2-电阻                R3-电阻
R4-电阻              R5-电阻                R6-电阻
R7-电阻              S0-发光管输出          S1-比较器输出
S2-比较器输出        S3-同步比较电路输出    T1-变压器
U1-比较器            U2-比较器              VCC-直流电源
V0-比较器同相输入端  V1-比较器同反相输入端  Z1-稳压管
L-交流电源相线       N-交流电源中性线       1-解码电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又是从相对角度而言,线路简单、价格低廉的光电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效果,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核心是:用普通光电对管、解码电路1的方案,代替光电管、调制载波、解码电路的方案。发光管采用交流电直接驱动,同时把交流电的变化信号作为同步信号送至少包括解码电路1的下级电路。对于同步信号和接收光管送出的电信号,使用CLK同步信号利用相干检测方法,采样该信号的波峰、波谷作为编码,把真实有效的反射光、对射光和干扰性的环境杂散光区别开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得光电检测装置的电路不必采用昂贵的专用编码电路或者专用光电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巧妙的利用了交流电固有的编码特性,发光部分没有专门的载波调制电路,而有载波调制的实际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现结合附图1,进行说明。
在附图1中,使用工频交流电源LN,即最常用的市电电网电源,国内一般为电压220V、频率50Hz,;国外很多地方采用电压110V,频率60Hz;但也有的地方使用电压为100V、230V、240V,频率为50Hz~60Hz的。
交流电源的L端为相线、N端为中性线,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的中性线L和直流电源的负极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电位意义上的接地端。整流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发光管QA串接后,跨接在交流电源L、N的二端形成电的回路,驱动发光管QA发光的是单向脉动的交流电。电阻R3、R4串联后跨接在交流电源L、N的二端,交流高电压经电阻分压后,将大小合适的交流低电压信号送入解码电路1,在这里,R3、R4起的作用就是一个信号传递器。直流电源VCC向解码电路1、向电阻2及接收光管QB提供所需的电源。
光电管可以采用对射式的,即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二者是分体的,换言之,发光管QA是一个独立器件,接收光管QB也是一个独立器件,它们在使用时面对面的安装,二者合称为对射式光电对管Q1;光电管也可以采用反射式的,即发光管QA和接收广管QB做在一个器件上,也称为反射式光电对管Q2。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管QA发射的光线和接收光管QB接收的光线都是不可见的光线。红外光线,紫外光线都属于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光管通电情况分为二种:一种是接收强光信号后,接收光管导通,如果是集电极输出的,则输出低电平;另一种是接收强光信号后,接收光管截止,如果是集电极输出的,则输出高电平。
发射光管QA在交流电的驱动下,光线的强度随着交流电压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在交流电的正半周峰值瞬间最强。当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之间没有被测物体时,发光管QA发出的光线由接收光管QB接收;由于发光管QA的发光强度,在交流电正半周峰值期间最大,所以此时接收光管QB因接收到强光呈现饱和导通状态,即接收光管QB输出低电平,比如不足0.5V直流电压;在负半周时,发光管QA熄灭,接收光管QB呈现截止状态,即接收光管QB输出为高电平,输出电压接近直流电源VCC电压。所以,当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之间没有被测物体时,接收光管QB上的输出电压是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二者之间跳动的,跳动的频率与工频交流电源LN的频率一致。接收光管QB再把跳动的电平信号送入解码电路1。
当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之间有被测物体时,发光管QA发出的光线被物体遮挡,接收光管QB接收不到光线;此时,接收光管QB呈截止状态,即接收电管QB输出高电平,接近直流电源VCC电压。接收光管QB再把高电平信号送入解码电路1。
解码电路1收到上述由接受光管QB送来的二种类型的电信号后,再在信号传递器送来的CLK交流电变化信号的配合下,很容易的就能判断,在发光管Q1和接收光管Q1之间有没有被测物体,以及非常容易排除可见的杂散光的干扰。
本实施例采用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不可见光,其好处是:在一般场合下,干扰少、背景噪音低。
在本实施例以上介绍的情况中,光电器件采用对射式光电对管Q1。光电接收管QB受强光后,输出呈现低电平;不受光时,输出高电平。还有一种光电接收管,不受光时输出低电平,受光后输出高电平,后续电路只要将该电平信号作反相处理即可,如后面加一个反相器;或者后面接比较器的,将正反输入端反接一下即可。因为二种电路的作用原理是是相似的,所以,就不再做介绍了。
需要指明的是,实际产品还应当有保险丝装置接在交流电源相线的接入端处。另外,对于交流电源的接线端L、N,本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提供的是一种常规的接线方法,如果将L接线端和N接线端对换,并不影响原理、功能和效果的实现。
有关解码电路1和抗干扰的技术,在下面的实施例二中,还有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2、附图3进行说明。
附图2和附图1的区别是:附图1采用的是对射式光电对管Q1,而在本实施中,采用反射式的光电对管Q2,即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二者合为一体、做在一个器件上。本实施例中的发射式光电对管Q2是可见光的。即发射和接收的都是可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光都是可见光。
发光管QA在交流电的驱动下,光线的亮度随着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在交流电正半周峰值瞬间最亮。当被测物体进入光电对管Q2一定距离范围内时,发光管QA发出的光线经被测物体反射后,由接收光管QB接收;发光管QA的亮度,在交流电正半周峰值期间最高,此时,接收光管QB输出电压呈现饱和导通状态,即接收光管QB输出低电平,比如不足0.5V直流电压;在负半周,发光管QA熄灭,接收光管QB呈现截止状态,即接收光管QB输出为高电平,输出电压值接近直流电源VCC电压。所以,当物体靠近反射式光电对管Q2时,接收光管QB上的输出电压是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二者之间跳动的。
当被测物体远离反射式光电对管Q2时,虽然发光管QA还在周期性的发光,但发出的光线没有得到反射,在环境杂散光不强烈的情况下,接收光管QB呈截止状态,即接收光管QB输出高电平。
当存在一定的环境杂散光的情况下,会对接收光管Q1的输出信号造成一定的干扰。另外,当被测物体逐渐离开反射式光电对管Q1、或者从外部逐渐靠近反射式光电对管Q2的时候,也会对接收光管QB的输出电平造成一些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下面,结合附图3,再进一步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附图3中,虚线框左外侧有直流电源VCC、电阻R2,还有反射式光电对管Q2中的接收光管QB部分(发光管QA和交流驱动电路省略未画出)。虚线框内为解码电路1,其中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串联后跨接在直流电源VCC的二端,电阻R5、电阻R6的连接点与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V2相连;电阻R6、电阻R7的连接点与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V1相连;光电管Q1的输出端同时与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另外,还有CLK将交流电的变化信息送入同步选通电路、RS锁存和防抖电路、译码检测电路。
以上U1和U2比较器和电阻R5、电阻R6、电阻R7,构成一个检测窗口,经设计和进一步的仔细实测调整后,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排除杂散光信号的干扰。例如,对于5V直流电源VCC的供电系统,可以粗略地先把把窗口低压限制在直流1.2V、窗口高压限制在直流3.8V,然后再根据实际运行和测试情况予以调整。
当有被测物体进入特定范围时,发光管QA发出的周期性变化的光线经被测物体反射后,接收光管QB输出电压高低跳动的电信号:交流电正半周峰值瞬间,发光管QA发出的光线最强,接收光管QB输出为低电平,约不足0.5V,该低电平信号送比较器U2和比较器U1后,比较器U2、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为:S1=1、S2=0,此时的状态定义为“状态0”。交流电负半周时,接收光管Q1输出为高电平,接近直流电源VCC电压5V,该高电平信号送比较器U2、U1后,比较器U2、U1的输出端:S1=0、S2=1,此时的状态定义为“状态1”。后续电路为同步选通电路、RS锁存和防抖电路、译码检测电路。当后续电路连续接到多个,比如连续收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状态0”、“状态1”信号时、并且在CLK电路的同步信号协调下,则认为反光效果足够强,也即表示被测物体的位置与反射式光电对管Q2的位置足够接近,说明被测物体进入特定范围。此时,输出相关的指示信号,同时将检测电路复位,开始新一轮检测。译码检测电路的作用是检查收到的信号是否满足:连续接到三个或三个以上交叠的“状态0”、“状态1”的信号。当然,如果设定为连续接到四个或四个以上交叠的“状态0”、“状态1”的信号,或者更多的信号也是可以的。译码检测电路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逻辑解码电路。
对于附图3中的“有效指示输出”是指针对检测的结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作出不同的安排。一种方案是:向解码电路1本身拥有的显示仪表,发出显示被测物品“到位”或“未到位”的指令。还有一种方案可以是:如果存在下级电路或主控电路的话,可以安排为:向下级电路或主控电路输出检测结果的信号,由它们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在上述分析中,如果没有连续接到三个或三个以上交叠的“状态0”、“状态1”的信号,则表示被测物件还没有到达位置。
下面再进一步详细说明有关的信号处理情况。
当被测物件与反射式光电对管QB足够近的时候,反射光的强度足够大,而且,被测物件又阻断了大部分环境杂散光,也就是讲环境杂散光的干扰很小,可以不予考虑环境杂散光的干扰问题,或者,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之间阻值关系,解决环境杂散光的干扰问题。
当被测物件与反射式光电对管QB很远的时候,反射光很小,而且环境杂散光的干扰也很小,接收光管QB输出的是持续的高电平,后续电路收到的全部是“状态1”的信号,没有“状态0”的信号,则说明被测物件还没有到达靠近反射式光电对管Q2的位置。
当被测物件与反射式光电对管Q2较远的、反射光较小,但环境杂散光很强、或者环境杂散光干扰变化无规律,或者瞬间干扰很强,导致接收光管QB持续接近导通,容易产生误动作,此时可以通过改变发射光管QA上的限流电阻R1、或接收光管QB上的电阻R2的阻值大小、也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三者之间的阻值比例关系,予以改善和解决。
在上述描述中,为了抗干扰,提出了用二个比较器和三个电阻构成“检测窗口”的技术方案,此外,还有多种其他技术方案。比如,对于移动的被测物,可以采用红外线或紫外线反射式光电对管Q2,对被测物进行更有效地监测。比如,被测物离反射式光电对管Q2越来越近时、其反射的光线越来越强,或者被测物离反射式光电对管Q2越来越远时、其反射的光线越来越弱;根据这些规律,可以监视被测物品的运动状态和运动位置,如果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综合效果更好。一般来讲,采用红外线或紫外线反射式光电对管比可见光的反射式光电对管,对杂散光干扰的抑制作用更强。
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4描述本实施例。在附图4中,交流电源的L端、整流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发光管QA依此相连后,再与稳压管Z1相连,稳压管Z1另一端与接地端相连;稳压管Z1一方面与电容C1、电容C2并联滤波,另一方面又把稳压后的直流低电压送往电阻R2、接收光管QB和解码电路1。
本实施例属于备选用的方案之一。
另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降压方式提供直流电,或者由电池提供直流电,以满足电路对直流电源的需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涉及了“第二元器件”的有关情况,结合附图5予以说明。在附图5中,MOSFET管Q2替代了电阻R2。除了MOSFET管、电阻外,还可以用其他恒定或线性特征的电阻器件可以代替。
还有,附图5中的左侧电路可以直接接入220V/110V市电电网线路。还有另一种电路接入方法,即使用一个变压器(变压器等未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接电网线路,变压器低压次级绕组与附图5中的线路相连接。左侧电路也可以接入其他降压后的交流电路,如电容降压后的交流电路。
实施例五
结合附图6予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容降压的方法。该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降压电容C2、整流二极管D0。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涉及“信号传递器”和交流电的变化信息传递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7、附图8予以说明。
附图7中,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1串联后跨接在交流线路或工频电源电路LN的二端,串联的电阻R3、电阻R4一头连接到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1的接点上,另一头与接地端相连,然后再从电阻R3、电阻R4的接点上将交流电的变化信息传递给解码电路1。
在附图8中,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1串联后跨接在交流线路或工频电源电路的二端,交流电的变化信息直接从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A的连接点上取出送解码电路1,也可以不直接送解码电路1,而是通过一个电阻,再送入解码电路1(图中未画该电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线路不等于工频电源电路LN,工频电源电路LN是众多交流线路当中的一种;但交流线路还有其它的许许多多的种类,如变压器输出的20伏交流电也是交流电路,就和220V/110V工频电源电路不是完全一回事。除了变压器降压外,还有电容降压、电阻降压、阻容结合降压,以及其它种种方式的降压。
从附图7、附图8,以及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知道,采集和传递交流电变化信息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采集的交流电信号要求是:与驱动发光管Q1的交流电具有相同的频率,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整倍数的频率关系;电压振幅可大可小,太大或太小的可通过后续电路予以处理,如电压振幅太大的,可以用电阻分压等方法,将电压减小到合适的程度。只要符合这些要求的交流电变化信息都是可以的。
电阻R3和电阻R4也可以直接做在模块电路中或集成电路中,或者移放在解码电路1的内部。
实施例七
结合附图9描述本实施例。附图9中,在交流电源和电子线路之间使用了变压器T1。使用变压器T1有二个作用,一是可以将220V的危险高压电与电子线路隔离,防止和避免在使用、调试和维修设备时,出现触电事故,二是将初级绕组接入220V交流电网电源,次级绕组提供合适的交流低电压。
次级绕组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二组或者更多的组数。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一种次级为二组绕组的方案。
变压器T1的一个次级绕组接桥式整流电路,形成单向脉动的交流电路,通过限流电阻R1向发光管QA提供驱动发光的交流电,并通过R1、R3、R4分压后,向解码电路1提供CLK交流电变化信息,交流电的变化信息可用作电压过零的信号、可以用作同步信号。如果不采用桥式整流B1,采用全波整流或者半波整流,也是可以的。
使用一个二极管的半波整流电路,整流后电压出现的波峰数和交流电源的变化频率数值是相同的;使用二个二极管的全波整流电路或使用四个二极管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出现的电压波峰数,要比交流电源的变化频率数值高出一倍。所以,解码电路1对来源不同的交流信号,要作出不同的处理。
解码电路1内部还可以通过使用延时网络,解决相位差不同的问题,包括解决90度相位差的问题。
变压器的另一个绕组(图中未画出)接整流电路、再经滤波电路滤波后作为直流电源VCC,将直流电提供给电阻和接收光管,并提供给解码电路,如有其他电路,还可以提供给其他电路。
另外,对于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A串联后,也可以直接跨接在交流线路二侧,可以不用整流二极管。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限流电阻R1和发光管QA串联后,跨接到变压器次级的绕组而侧,也可以正常发射光线,可以不用整流二极管。
实施例八
结合附图10说明本实施例。
从附图10可以知道,光电对管Q1输出采用了发射极输出的方式,效果相同。所以,发射光管QB的输出端,不一定在集电极。
其他问题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文件中,各处的VCC均表示直流电或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将有关的线路做成集成电路或模块电路,还可以和计算机或CPU或可编程序控制器配合起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种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相关的说明,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案实施;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不同的方案中,各取其一点或一部分,形成一个新的组合。但不论如何,上述这些情况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
在光电检测装置中,
A.第一元器件和发光管(QA)串联并跨接到交流线路,发光管(QA)由交流电驱动发光;第二元器件和接收光管(QB)串联并跨接在直流电源(VCC)的二端;接收光管(QB)的输出端与解码电路(1)相连,把检测到的电信号送入解码电路(1),由解码电路(1)对电信号进行解码;一个信号传递器,将交流电的变化信息传递给解码电路(1);
B.由工频电源电路(L、N)提供交流电源,工频电源电路(L、N)的电压为:100V~240V、频率为50Hz~60Hz;
C.交流电源电路提供的交流电、驱动发光管(QA)发光的交流电、被信号传递器传送变化信息的交流电,三者之中任取二者进行比较:或者二者频率相同、或者二者的频率具有整数的倍数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元器件是限流电阻(R1),发光管(QA)由交流电驱动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元器件是整流二极管(D1)和限流电阻(R1),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接交流线路,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接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发光管(QA)的正极,发光管(QA)的负极接另一根交流线路,发光管(QA)由交流电驱动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二元器件是电阻(R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二元器件是MOSFET管(QM),或者是其他恒定或线性特征的电阻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信号传递器是一条导电线路或一个电阻,一头连接交流线路的电压变化端点,另一头连接解码电路(1),向解码电路(1)提供交流电的变化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信号传递器为限流电阻(R3)、电阻(R4)串联后跨接在交流线路的二端,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连结点与解码电路(1)相通,向解码电路(1)提供交流电的变化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L、N);或者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L、N)经变压器(T1)隔离后的电路;或者交流线路为工频电源电路(L、N)经降压后的电路;工频电源电路(L、N)的降压方式为变压器降压,或者电容降压、或者电阻降压或者其他降压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是分开安装的对射式的光电对管(Q1),或者是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二者合为一体的反射式的光电对管(Q2);发光管(QA)和接收光管(QB)的光谱范围是可见光的,或者是不可见光的;发光管(QA)的发光强度在交流电波峰时达到最大、波谷时最小;接收光管(QB)在光线强度为波峰时输出电平最低、波谷时输出电平最高,或者,接收光管(QB)在光线强度为波峰时输出电平最高、波谷时输出电平最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解码电路中,将信号传递器传递来的交流电信息送到触发器的输入端,在交流电正负过零时进行触发,触发器输出方波,再把方波送入分频器进行二分频,获得交流电的正半周峰值(CLKH)时间点和负半周峰值(CLKL)时间点,并利用相干检测方式,对接收光管(QB)的电信号,提取出波峰、波谷作为载波编码。
CNU2007200676344U 2007-03-06 2007-03-06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67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6344U CN201016744Y (zh) 2007-03-06 2007-03-06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6344U CN201016744Y (zh) 2007-03-06 2007-03-06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6744Y true CN201016744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7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763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16744Y (zh) 2007-03-06 2007-03-06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674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6858A (zh) * 2014-06-10 2014-08-27 江苏骏普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直读水表传感器抑制气泡干扰的方法
CN1067736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环境光干扰的运动物体挡光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5098765B (zh) * 2014-05-19 2019-01-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路开关的电压过零投切控制装置
CN111024224A (zh) * 2019-12-02 2020-04-17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一种激光远场光束质量pib因子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765B (zh) * 2014-05-19 2019-01-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路开关的电压过零投切控制装置
CN104006858A (zh) * 2014-06-10 2014-08-27 江苏骏普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直读水表传感器抑制气泡干扰的方法
CN104006858B (zh) * 2014-06-10 2017-09-26 江苏骏普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直读水表传感器抑制气泡干扰的方法
CN1067736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环境光干扰的运动物体挡光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024224A (zh) * 2019-12-02 2020-04-17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一种激光远场光束质量pib因子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1024224B (zh) * 2019-12-02 2022-04-01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一种激光远场光束质量pib因子的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2727U (zh) 一种三相输入电压缺相及相序检测电路
CN206431265U (zh) 市电掉电检测电路
CN201016744Y (zh)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CN101009501A (zh) 一种直流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灯串
CN102006701A (zh)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智能led电源
CN105932757B (zh) 一种深井脉冲电容器的恒流充电系统
CN105517650A (zh) 多绕组反激式dc/ac变换电路
CN107834866A (zh) 矿用127v交流电源
CN204291440U (zh) 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照明系统
CN201418184Y (zh) 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
CN202794361U (zh) 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
CN1992546B (zh) 智能电力线载波收发系统
CN202710671U (zh) 三相电源的缺相检测电路
CN203204062U (zh) 一种基于比较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电路
CN207559872U (zh) 基于过压欠压保护设计的电源系统
CN108206670A (zh) 用于检测光伏电池组串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1436882A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电路
CN202929127U (zh) 一种三相电相序和缺相检测电路
CN204731307U (zh)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
CN205374613U (zh) 一种三相不平衡检测电路
CN105425022A (zh) 市电电压简易检测电路
CN218630128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
CN203849585U (zh) 微机保护装置开关量检测电路
CN214013869U (zh) 一种可靠市电单相接线侦测电路
CN205193149U (zh) 市电电压简易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