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0723Y -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0723Y
CN200980723Y CN 200620016191 CN200620016191U CN200980723Y CN 200980723 Y CN200980723 Y CN 200980723Y CN 200620016191 CN200620016191 CN 200620016191 CN 200620016191 U CN200620016191 U CN 200620016191U CN 200980723 Y CN200980723 Y CN 20098072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hole
universal
screw
fix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161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鹏
刘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PULAN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6200161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072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072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072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侧球面铰接与内侧螺纹锁紧结合,将止退机构和万向旋转节揉合为一体的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所述前路固定板在其四角端分别设置带有内球面的通孔,该通孔内套设有球铰机构,两近端相邻的通孔之间贯通一中间带有透孔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内设有止退机构,万向旋转节套设于固定板通孔的内球面孔内,骨螺钉通过万向旋转节内孔螺纹与前路固定板联接。

Description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骨科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固定板内固定手术是颈椎前路手术中稳定颈椎的较好方法,它是通过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骨植入后,再在椎体前缘用固定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以获得稳定颈椎,固定植骨块,促进植骨区的融合,恢复正常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椎管容量的目的,颈椎前路固定板固定节段最高为C2,最低达T2。
使用ACP系统的病人通常在执行单层融合时可以提高融合率,降低植骨块移出事故,病人早期可以活动,减少佩带外部颈箍的需要,提高矫正和预防颈部畸形的能力。颈椎内固定系统达到上述能力的程度将会根据不同病例需要、板系统自身特性参数以及植入时选用的颈椎内固定结构类型的不同而改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上第一次施行前路颈椎融合术。由于处理多层前路问题时出现假关节和驼背等并发症的比例高,因此Bohler于1964年开发了前路颈椎内固定装置,成为今天用于临床的众多颈椎前路板系统(ACPs,anterior cervicalplate system)的基础。
ACP板在有效固定颈椎时,存在多种结构设计变量。最近20年,为使ACP板相关特性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出现了各种ACP板结构。公知各种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
1)自由退出装置
它属于非锁定、非刚性(变角度)系统,允许钉板界面之间充分运动。该结构采用双皮质骨螺钉防止退出。螺钉相对于板的角度完全按照病人个体的需要以及外科医生的经验而定。此结构优点是有利于植入块(graft)融合。主要缺点:一是非锁定和非刚性(变角度)螺钉发生退出和损坏的比例极高;二是骨螺钉为双皮质骨螺钉,施行手术时必须通过透视确保骨螺钉处于安全位置,增加了手术复杂程度,另外,颈椎下部很难进行有效透视。
2)受限退出,强制型装置
它属于刚性锁定系统。大多数今天使用的ACPs即采用该结构。CSLP系统使用单皮质骨螺钉,通过锁片或者位于螺钉头部的钛膨胀螺钉与板实现刚性联接,以防螺钉退出。螺钉轴线相对于板完全固定,强制约束了螺钉的进钉轨迹。该CSLP系统的主要优点如下:一是骨螺钉被锁定在板上,大大减小了螺钉退出事故;二是单皮质螺钉无需使用透视仪器,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三是内固定板带有预弯量,帮助恢复颈椎径向平衡,提供优化的骨板界面。此类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板刚度太大,吸收了过多的结构应力,抑制植骨块融合甚至引起结构失效。
3)受限退出、半强制型转动装置
它属于非刚性锁定系统。该结构的螺钉轴线方向可以变化,骨螺钉在钉板界面间旋转。拧入螺钉时,根据患者需要和医生的经验改变螺钉进钉轨迹,直至螺钉安装到位后,再利用沉入板内的凸轮锁定系统,防止螺钉退出。装置名称由此而来。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增加作用于植骨块的载荷,加快融合。适用于一层或两层节段固定,临床结果都很理想。但缺点是该装置用于多层植骨时,容易导致植骨块移出,因而有许多失败的病例。
4)受限退出、半强迫型移动装置
该系统中螺钉头部沿着一个轨道滑动,尾部螺钉强制约束。在钉板界面结合移动和旋转。螺钉首先在槽中移动,到最大量后再旋转。有极少量文献专门涉及上述半强迫性装置的使用结果。
近年来出现了新的针对颈椎前路内固定多结构系统,是将已有的颈椎板设计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一套多结构系统,包括螺钉轴线固定型系统(即螺钉轴线完全固定),螺钉轴线部分固定、部分移动或转动的混合型系统(即板尾部螺钉轴线固定,螺钉起到支撑作用,只有螺钉结构上部允许旋转),以及螺钉轴线可移动或转动的可变型系统(即在固定板的两端允许钉板界面旋转)。根据给定病例的解剖需要,采用多结构系统可以创造出多种结构——刚性的、旋转的或者是混合的。有报告显示颈椎前路内固定的多结构系统适应大多数病例的需要,其融合率和临床结果相当于或者优于使用其他板系统的结果。但目前的多结构系统是在前面提出的各种传统ACP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存在各种传统结构固有的缺点,如板刚性大,螺钉锁紧机构种类多,多层植骨融合失败比例高等。
目前,颈椎前路内固定固定板系统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颈椎外伤如:颈椎骨折脱位、椎体爆裂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性颈椎半脱位等。
脊髓性颈椎病;
颈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发育畸形伴脊髓压迫症;
颈椎的结核病变等等。
颈椎前路内固定固定板系统种类繁多,式样各异。在临床应用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经济状况、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条件等因素,同时应充分考虑颈椎内固定的安全性问题,选择更适合中国人颈椎解剖特点的固定板宽度及螺钉长度。
目前临床使用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主要的缺点集中于锁紧、旋进机构地设计方面的,总结目前临床使用的颈椎前路固定器械主要缺点如下:
1、骨螺钉的旋进角度不易调节。
2、锁紧机构效果不佳,术后骨螺钉易脱落。
3、刚度较大,植入人体后,患者的颈椎运动受到限制。
4、骨螺钉的旋进角度不能调节。
5、国外品牌产品的尺寸系列与中国人颈椎略有差异,因而造成临床选择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接近中国人种颈椎曲度,具有一定刚度和柔度,便于手术中骨螺钉旋进、同时调节骨螺钉旋进方向;骨螺钉到位后,止退机构可有效防止骨螺钉退出,避免损伤食道的危险。当有必要退出骨螺钉时,相应机构可以阻止骨螺钉角度调节机构跟随骨螺钉一同旋转,方便骨螺钉单独退出。同时采用外侧球面铰接与内侧螺纹锁紧的新方法,将止退机构和万向旋转节揉合为一体的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前路固定板、用于将前路固定板与椎体连接的骨螺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在其四角端分别设置带有内球面的通孔,该通孔内套设有球铰机构,两近端相邻的通孔之间贯通一中间带有透孔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内设有止退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所述球铰机构由套设于前路固定板内球面通孔内的万向旋转节以及通过该万向旋转节内螺纹孔联接的骨螺钉组成。
所述万向旋转节由一侧开口的环形构件组成,其外表面是球面体,其内表面设有螺纹,其侧开口与前路固定板通孔内球面孔构成便于骨螺钉植入角度调节的万向联轴节。
所述止退机构由环形通槽与其相邻的两通孔之间贯通的固定板凹槽、嵌套在环形通槽内以防止骨螺钉退出时万向旋转节联动的止退垫、穿设该止退垫并旋入环形通槽透孔内的止退螺钉组成。
所述止退垫由一环形体、该环形体对称凸设的止退凸起组成,其止退凸起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的宽度。
所述前路固定板由条状板体、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条状板体平面的凸台、该凸台两端分别设置的通孔、两近端相邻通孔之间贯通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中端设置的与通孔平行的透孔、条状板体中端对称凸设高于条状板体平面的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上分别设置的通孔、条状板体上非凸台间设置的若干网孔组成。
所述前路固定板由方形板体、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方形板体平面的上凸台、下凸台、该上凸台、下凸台分别在其两端设置的通孔、上凸台、下凸台上两相邻通孔之间贯通设置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中端设置的与通孔平行的透孔组成。
所述前路固定板凸台的厚度是3mm、前路固定板的厚度是2mm。
所述骨螺钉由呈锥度并设有外螺纹的螺钉本体、其头部的径向平面内凹的安装孔、其尾部沿螺纹长度方向设有的切削刃组成。
所述前路固定板的弯曲曲率、尺寸与中国人体颈椎体的平均弯曲曲率的CT测量值相同。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万向旋转节在一侧设置了开口,其作用是:由于骨螺钉外径有锥度,旋进万向旋转节后,将万向旋转节一侧的开口处撑开,从而紧紧固定在固定板内球面孔上,防止了螺钉退出。当需要有医生退出骨螺钉时候,止退垫的止退突起挡住万向旋转节的径向旋转,可以让骨螺钉单独退出。
2.固定板系统由纯钛或钛合金材料制成,重量轻,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术后不必再次手术拆除内固定,避免了二次手术。另外,钛的磁扰性小,对MRI和CT扫描检查干扰小,有利于术后随时接受MRI和CT检查,以了解病变节段减压是否彻底和术后脊髓本身性质有无变化,结构紧凑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流型规整。
3.采用单皮质螺钉固定,不穿透椎体后缘骨皮质,减少了损伤脊髓的可能。
4螺钉与椎体成一定角度固定,通过成角的张力带来增加固定板固定的稳定性,使固定板与椎体前缘紧密贴合。
5.止退机构可阻止螺钉的松动脱出,使固定板、螺钉及椎体、植骨块牢固地连成一体,有利于植骨的融合;同时,螺钉尾部不会独自从固定板中脱出,避免了损伤食道的危险。
6、这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分为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骨科单节段、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病变节段颈椎椎体的内固定。整体结构采用多孔网式薄壁结构,内侧与颈椎生理曲度相符合的易贴合曲面设计,在保持固定板刚度的同时也保持一定的柔度,有利于植骨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节段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节段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节段颈椎前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节段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节段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节段颈椎前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节段颈椎前路固定板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节段颈椎前路固定板冠状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局部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骨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万向旋转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止退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止退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图3、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系应用于多节段颈椎固定的止退型万向旋进式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实施例。
该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前路固定板1由条状板体11、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条状板体11平面的凸台12、该凸台12两端分别设置的通孔13、两近端相邻通孔13之间贯通的环形通槽14、该环形通槽14中端设置的与通孔13平行的透孔15、条状板体11中端对称凸设高于条状板体11平面的环形凸台16、该环形凸台16上分别设置的通孔161以及该通孔161之间开设的网孔17、条状板体11上环形凸台16与凸台12之间对称设置的网孔17组成。所述前路固定板凸台12的厚度是3mm、前路固定板1的厚度是2mm。
所述前路固定板1在其四角端分别设置带有内球面131的通孔13,该通孔13内套设有球铰机构6,两近端相邻的通孔13之间贯通一中间带有透孔15的环形通槽14,该环形通槽14内设有止退机构3。
所述球铰机构6由套设于前路固定板内球面通孔13内的万向旋转节5以及通过该万向旋转节5内螺纹孔联接的骨螺钉4组成。所述万向旋转节5由一侧开口51的环形构件52组成,其外表面是球面体521,其内表面522设有螺纹,其侧开口51与前路固定板通孔内球面孔131构成便于骨螺钉4植入角度调节的万向联轴节。
所述止退机构3由环形通槽14与其相邻的两通孔13之间贯通的固定板凹槽31、嵌套在环形通槽12内以防止骨螺钉4退出时万向旋转节5联动的止退垫32、穿设该止退垫32并旋入环形通槽透孔15内的止退螺钉33组成。所述止退垫32由一环形体321、该环形体321对称凸设的止退凸起322组成,其止退凸起322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31的宽度。
所述骨螺钉4由呈锥度并设有外螺纹的螺钉本体41、其头部42的径向平面内凹的安装孔421、其尾部沿螺纹长度方向设有的切削刃43组成。
所述前路固定板1的弯曲曲率、尺寸与中国人体颈椎体的平均弯曲曲率的CT测量值相同。
使用过程:
先将固定板内球面孔131分别与万向旋转节5外球面521相配合,装配时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51对准固定板凹槽31,固定板1上端、下端共需装配四个万向旋转节5,以便固定固定板1的上、下骨螺钉4,该部分构成球铰机构6,形成骨螺钉4旋进角度调节机构。植入螺钉时,将骨螺钉4旋入万向旋转节5通孔523后,由于球铰机构6可以有三个旋转方向的自由度,因此骨螺钉4深入椎体的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手术,必要时调节骨螺钉4旋入椎体角度的要求。
骨螺钉4尾部螺纹部分带有锥度和切削刃43,便于手术时骨螺钉4在颈椎皮质骨中旋进,减小手术医师的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减小病人出血量。
与万向旋转节5通孔523配合的骨螺钉4外表面螺纹带有锥度,随着骨螺钉4旋进深度加大,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51将逐渐撑开,使得万向旋转节5的外球面521与固定板上内球面111形成牢固配合,防止骨螺钉4从椎体脱出,避免手术后骨螺钉退出损伤食道。
四个止退垫32的透孔121与环形通槽透孔121对齐,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插入固定板1上环形通槽12,止退螺钉33穿过止退垫32上透孔121,其螺纹与固定板3上螺纹孔联接,将止退垫32固定于固定板3上。
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31的宽度,同时也小于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宽度,从而形成间隙配合,不影响骨螺钉4旋进角度的调节。
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的长度小于装配后相邻两个万向旋转节5内径间距,当手术需要取出骨螺钉4时,该结构可阻止万向旋转节5的随骨螺钉4一起径向旋转,便于手术需要时单独取出骨螺钉4的操作。
颈椎前路固定板的横截面为球面,直径SR100,与颈椎椎体横截面尺寸匹配,颈椎前路固定板3的冠状截面为球面3,直径SR100,与椎体冠状截面尺寸匹配颈椎前路固定板3的厚度在2-3mm之间,其中固定板凸台12厚度为3mm、其余部位厚度为2mm,形成弹性结构,可预防固定板刚性太大导致的假关节现象。
适用于多节段颈椎融合的固定板的尺寸系列(表1)是在对大量中国人体颈椎椎体的平均横截面和矢状面曲率的CT测量平均值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颈椎尺寸要求。
表1.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尺寸系列
  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尺寸系列   弯前长度   弯后长度   折弯角度
  多节段   30.11   30   17.26
  32.14   32   18.42
  34.17   34   19.59
  40.27   40   23.09
  42.31   42   24.26
  44.36   44   25.43
  50.54   50   28.97
  52.60   52   30.16
  54.68   54   31.34
  超长系列   60.94   60   34.93
  63.04   62   36.14
  65.15   64   37.34
图4、图5、图6、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系应用于单节段颈椎固定的止退型万向旋进式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实施例。
该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前路固定板1由方形板体11、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方形板体11平面的上凸台123、下凸台124、该上凸台123、下凸台124分别在其两端设置的通孔13、上凸台123、下凸台124上两相邻通孔13之间贯通设置的环形通槽14、该环形通槽14中端设置的与通孔13平行的透孔15组成。所述前路固定板凸台12的厚度是3mm、前路固定板1的厚度是2mm。
所述前路固定板1在其四角端分别设置带有内球面131的通孔13,该通孔13内套设有球铰机构6,两近端相邻的通孔13之间贯通一中间带有透孔21的环形通槽14,该环形通槽14内设有止退机构3。所述球铰机构6由套设于前路固定板内球面通孔13内的万向旋转节5以及通过该万向旋转节5内螺纹孔联接的骨螺钉4组成。所述万向旋转节5由一侧开口51的环形构件52组成,其外表面是球面体521,其内表面522设有螺纹,其侧开口51与前路固定板通孔内球面孔131构成便于骨螺钉4植入角度调节的万向联轴节。
所述止退机构3由环形通槽14与其相邻的两通孔13之间贯通的固定板凹槽31、嵌套在环形通槽14内以防止骨螺钉4退出时万向旋转节5联动的止退垫32、穿设该止退垫32并旋入环形通槽透孔15内的止退螺钉33组成。所述止退垫32由一环形体321、该环形体321对称凸设的止退凸起322组成,其止退凸起322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31的宽度。
所述骨螺钉4由呈锥度并设有外螺纹的螺钉本体41、其头部42的径向平面内凹的安装孔421、其尾部沿螺纹长度方向设有的切削刃43组成。
所述前路固定板1的弯曲曲率、尺寸与中国人体颈椎体的平均弯曲曲率的CT测量值相同。
使用过程:
先将固定板内球面孔131分别与万向旋转节5外球面51相配合,装配时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51对准固定板凹槽31,固定板1上端、下端共需装配四个万向旋转节5,以便固定固定板1的上、下骨螺钉4,该部分构成球铰机构6,形成骨螺钉4旋进角度调节机构。医生植入螺钉时,将骨螺钉4旋入万向旋转节5通孔523后,由于球铰机构6可以有三个旋转方向的自由度,因此骨螺钉4深入椎体的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手术,必要时调节骨螺钉4旋入椎体角度的要求。
骨螺钉4尾部螺纹部分带有锥度和切削刃43,便于手术时骨螺钉4在颈椎皮质骨中旋进,减小手术医师的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减小病人出血量。
与万向旋转节5通孔523配合的骨螺钉4外表面螺纹带有锥度,随着骨螺钉4旋进深度加大,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51将逐渐撑开,使得万向旋转节5的外球面521与固定板上内球面131形成牢固配合,防止骨螺钉4从椎体脱出,避免手术后骨螺钉退出损伤食道。
四个止退垫32的透孔323与环形通槽透孔15对齐,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插入固定板1上环形通槽12,止退螺钉33穿过止退垫32上透孔15,其螺纹与固定板1上螺纹孔联接,将止退垫32固定于固定板1上。
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31的宽度,同时也小于万向旋转节5的侧开口宽度,从而形成间隙配合,不影响骨螺钉4旋进角度的调节。
止退垫32的止退凸起322的长度小于装配后相邻两个万向旋转节5内径间距,当手术需要取出骨螺钉4时,该结构可阻止万向旋转节5的随骨螺钉4一起径向旋转,便于手术需要时单独取出骨螺钉4的操作。
颈椎前路固定板的横截面为球面,直径SR100,与颈椎椎体横截面尺寸匹配,颈椎前路固定板1的冠状截面为球面131,直径SR100,与椎体冠状截面尺寸匹配颈椎前路固定板1的厚度在2-3mm之间,其中固定板凸台12厚度为3mm、其余部位厚度为2mm,形成弹性结构,可预防固定板刚性太大导致的假关节现象。
适用于单节段颈椎融合的固定板的尺寸系列(表2)是在对大量中国人体颈椎椎体的平均横截面和矢状面曲率的CT测量平均值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颈椎尺寸要求。
表2.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尺寸系列
  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尺寸系列   弯前长度   弯后长度   折弯角度
  单节段
  18.02   18   10.33
  20.03   20   11.48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包括前路固定板、用于将前路固定板与椎体连接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在其四角端分别设置带有内球面的通孔,该通孔内套设有球铰机构,两近端相邻的通孔之间贯通一中间带有透孔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内设有止退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机构由套设于前路固定板内球面通孔内的万向旋转节以及通过该万向旋转节内螺纹孔联接的骨螺钉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旋转节由一侧开口的环形构件组成,其外表面是球面体,其内表面设有螺纹,其侧开口与前路固定板通孔内球面孔构成便于骨螺钉植入角度调节的万向联轴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机构由环形通槽与其相邻的两通孔之间贯通的固定板凹槽、嵌套在环形通槽内以防止骨螺钉退出时万向旋转节联动的止退垫、穿设该止退垫并旋入环形通槽透孔内的止退螺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垫由一环形体、该环形体对称凸设的止退凸起组成,其止退凸起的宽度小于固定板凹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由条状板体、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条状板体平面的凸台、该凸台两端分别设置的通孔、两近端相邻通孔之间贯通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中端设置的与通孔平行的透孔、条状板体中端对称凸设高于条状板体平面的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上分别设置的通孔、条状板体上非凸台间设置的若干网孔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由方形板体、其上端、下端凸设高于方形板体平面的上凸台、下凸台、该上凸台、下凸台分别在其两端设置的通孔、上凸台、下凸台上两相邻通孔之间贯通设置的环形通槽、该环形通槽中端设置的与通孔平行的透孔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凸台的厚度是3mm、前路固定板的厚度是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螺钉由呈锥度并设有外螺纹的螺钉本体、其头部的径向平面内凹的安装孔、其尾部沿螺纹长度方向设有的切削刃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路固定板的弯曲曲率、尺寸与中国人体颈椎体的平均弯曲曲率的CT测量值相同。
CN 200620016191 2006-12-01 2006-12-01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8072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6191 CN200980723Y (zh) 2006-12-01 2006-12-01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16191 CN200980723Y (zh) 2006-12-01 2006-12-01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0723Y true CN200980723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0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16191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80723Y (zh) 2006-12-01 2006-12-01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072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681A (zh) * 2011-08-25 2011-12-28 尚鹏 回转止退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04921794A (zh) * 2015-07-13 2015-09-23 赵刘军 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装置
CN105530894A (zh) * 2013-07-15 2016-04-27 亚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可三维运动的膝关节辅助器具
USD779065S1 (en) 2014-10-08 2017-02-14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681A (zh) * 2011-08-25 2011-12-28 尚鹏 回转止退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05530894A (zh) * 2013-07-15 2016-04-27 亚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可三维运动的膝关节辅助器具
USD779065S1 (en) 2014-10-08 2017-02-14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USD798455S1 (en) 2014-10-08 2017-09-26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CN104921794A (zh) * 2015-07-13 2015-09-23 赵刘军 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7832A (zh) 可移动支承脊椎装置及方法
JP6407374B2 (ja) 脊椎矯正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327820B2 (en) Spinal plate with compression locking
CN102293681A (zh) 回转止退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160023C (zh) 多节脊柱准直装置、连接多脊柱植入物的装置,替代一部分前纵向韧带的装置和脊柱固定装置
US9592041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0980723Y (zh) 止退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03169534A (zh) 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US9131933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and method of use
CN101068513A (zh) 包括绑带的椎间突起植入物和植入方法
CN101056590A (zh) 可调整的骨板
JP2015077467A (ja) 拡張可能な骨固定部材を有する椎間インプラント
CN111297522A (zh) 脊柱植入物系统和方法
CN1893880A (zh) 有关节的脊骨固定杆及系统
CN103800101B (zh) 一种防脱位式非融合人工颈椎及椎间盘系统
CN203988504U (zh) 一种弹性人工椎体
CN105188581A (zh) 髂骨连接器
CN1913845A (zh) 椎间植入物以及用于腰脊柱融合的外科手术方法
CN200984227Y (zh) 无槽型万向旋进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02240234A (zh) 一种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
US10258398B2 (en) Device for perform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and method
CN202223327U (zh) 回转止退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203749650U (zh) 一种防脱位式非融合人工颈椎及椎间盘系统
CN202397582U (zh) 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WO2021258546A1 (zh) 组配式颈椎钩椎关节融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QINGYA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0805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516

Address after: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China: 51805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ingya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igh-tech South seven road C717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ip code: 51805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nstitute of Stinghua University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YINGPUL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QINGYA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03

Address after: C, building C729,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518057,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gpulan Medical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China: 51805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ngya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