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8480Y - 多功能异形砌块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异形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8480Y
CN200978480Y CN 200620104367 CN200620104367U CN200978480Y CN 200978480 Y CN200978480 Y CN 200978480Y CN 200620104367 CN200620104367 CN 200620104367 CN 200620104367 U CN200620104367 U CN 200620104367U CN 200978480 Y CN200978480 Y CN 2009784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ection bar
building block
wall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043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林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孙林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林柱 filed Critical 孙林柱
Priority to CN 2006201043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84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84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84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包括至少两块纵向型材,所述的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前后端面,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侧面相互结合呈一体,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相互错位,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相互错位,其中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低于另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也低于所述另一块纵向型材的底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有效提高墙体保温效果,防止墙体开裂、渗漏的多功能异形砌块。

Description

多功能异形砌块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砌块。
(二)背景技术
砌块是建筑墙体的主要材料,由于灰缝处存在热桥,墙体的保温性能较差,并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开裂、渗漏。为了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目前外墙的保温体系有外保温体系,内保温体系,复合保温体系等,这些体系造价高,施工复杂,采用现有的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只能消除墙体的部分热桥。
如专利号为200420032885.5,专利名称是T形保温砌块及其辅助块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砌块,该砌块横断面呈“T”字型,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接在长方形中部的短条方块组成,砌筑时,长、短方块交错扣合在一起形成墙体,且在砌块里层添加保温材料。存在的缺点是:不具有防止墙体开裂、渗漏的功能,砌块之间的连锁功能有限,墙体的抗震性能弱,且只能消除垂直砌筑缝上的热桥,只是具有局部的保温效果。
如专利号为91203229.4,专利名称是榫式复合空心保温砌块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空心保温砌块,每块砌块的横面合纵面的一面有楔形突起条,对应的一面有相应的楔形凹槽,其纵向凹槽内装有保温芯,凹槽两侧上平面各有若干一端开口的空腔。存在的缺点是:不具有防止墙体开裂、渗漏的功能,只能在垂直砌筑缝上消除热桥,只是具有局部的保温效果。
如专利号为200420074380.5,专利名称是外墙承重保温砌块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砌块,为型材多孔砌块,砌块两端缺角呈台阶状,多孔错开分布,热桥走向呈折线,孔内灌注保温材料,加长了砌块内热传导的路径,削减了热传导过程增加了保温效果;存在的缺点是:不具有防止墙体开裂、渗漏的功能,只能在垂直砌筑缝上消除热桥,只是具有局部的保温效果。
再如专利号为200420074380.5,96226889.5、02210961.7、200310129063.4、200510078456.0等专利,也公开了其它砌块的结构。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砌块砌筑的保温效果不足、墙体抗裂效果弱,防渗漏功能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有效提高墙体保温效果,防止墙体开裂、渗漏的多功能异形砌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所述砌块包括至少两块纵向型材,所述的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前后端面,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侧面相互贴合呈一体,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相互错位,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相互错位,其中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低于另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也低于所述另一块纵向型材的底面。
面与面之间的错位定义为:两个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比如上述的前端面与前端面之间错位,我们认为两个前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是其中之一的前端面位于另一个前端面的前方,也可以是其中之一的前端面位于另一个前端面的后方。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
作为优选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在纵向方向,所述的第一型材比第二型材长;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后方。
作为优选的再一种方案: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的顶面、底面从高到底依次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型材的顶面设有凸塄,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塄配合的凹口。
再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型材的顶面设有凹槽。
或者是,所述的纵向型材的底面设有凹槽。
更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型材的前端面设有凸塄,后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塄配合的凹口。
所述的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设有凸塄,及与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设有凹槽的相配套。
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型材开有孔洞,所述的孔洞内设有保温材料。
所述的孔洞可以是垂直盲孔、通孔或水平盲孔、水平通孔等。
所述的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底面之间的距离,前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后端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形成墙体时,由于砌块的左右端凹凸,上下面凹凸,相邻砌块端面和上下面错位搭接,砌块本身受相邻砌块的制约,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增强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和抗裂性能。进一步,当砌块上下凹凸面开有U型槽时,相邻砌块相互连锁,形成墙体时,能有效防止墙体开裂,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当免浆砌筑时,竖向缝成折形,雨水进入缝内,被侧面的型材所阻拦,水因重力作用下落,达到下一个砌块的坐浆面的凹面,凹面的水被侧面的凸面所阻挡,水一部分由凹面向墙外扩散,另一部分水可能向砌块两端的竖缝渗漏进入下一个砌块的顶部凹面,这样水就不会进入内侧;水平灰缝成阶梯形水进入还要过内侧的凸面,阻止了水进入墙体内侧,增强墙体全截面防水功能。用砂浆砌筑墙体时,同样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参见砌块墙体及剖面图可见,水平顶面成阶梯形,使墙体相邻砌块水平方向保温材料相互错位重叠,延长了热量通过热桥传递的路径和方向,减小竖向灰缝热桥和冷桥,同时坐浆和铺浆面成凹凸形,使墙体竖向方向相邻砌块的保温材料上下相互错位重叠,同样延长了热量通过热桥传递的路径和方向,减小水平灰缝的热桥和冷桥,当相邻砌块的上下左右端面重叠长度愈长时,通过热桥传递的热烈就越少,可实现墙体全截面高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砌块与相邻砌块之间相互连锁,提高了墙体的抗裂性能;
(2)由于砌块的左右端凹凸,上下面凹凸,受相邻砌块的制约,提高了墙体的抗震,同时砌块与相邻砌块之间的相互连锁,使墙体的抗震性能进一步增强;
(3)由于竖向灰缝相互错位,以及水平灰缝相互错位,提高墙体的防渗漏性能;
(4)同时减小竖向水平灰缝的热桥,实现墙体的全截面保温;
(5)在异形砌块的竖向空洞填入保温材料,可实现和建筑物同寿命保温提高了保温体系的耐久性,避免高层建筑受环境影响导致的保温层开裂或脱离;
(6)我国地区气候差别较大,不同的地区,墙体采用的节能材料不同,可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和层数,满足不同节能目标的要求;
(7)异型保温砌块能够减轻砌块的自重,可以适用城市和广大新农村住宅建筑的承重和非承载墙体;
(8)由于砌块具有连锁功能,墙体竖缝以及水平缝相互错位,延长了水流的路径,改变水流的方向,可用于挡土墙排水;
(9)在异形砌块中开设垂直向上的空洞,空洞可以是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开孔有利于减轻墙体的自重和提高墙体的保温节能;
(10)保温砌块中的空洞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保温材料充填聚苯板,聚氯乙稀泡沫,聚氨酯、珍珠岩板,EPS板,泡沫玻璃,保温砂浆,石棉,岩棉等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
(11)在砌块的水平方向可以开设空洞,一方面减轻砌块的自重,另一方面用于布置电线电缆。
(12)异性砌块制作材料要具有普遍性,可以用混凝土,轻集料,页岩,煤矸石,垃圾,废土以及其它材料,通过免烧或烧结,制作成不同材料的异形砌块等;
(13)保温砌块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施工方便,造价低,并大大减少后期的维修费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异形砌块的基本形状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的基本形状示意图。
图3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底面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4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5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6是在图1的基础上,前端面设有凸塄、后端面设有凹口的砌块示意图。
图7是在图1的基础上,前端面设有凹口、后端面设有凸塄的砌块示意图。
图8是在图1的基础上,前端面和后端面同时设有凹口的砌块示意图。
图9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粗糙波纹的砌块示意图。
图10是在图1的基础上,前端面、后端面设有粗糙波纹的砌块示意图。
图11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凸塄、底面设有凹口的砌块示意图。
图12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另一种凸塄、底面设有另一种凹口的砌块示意图。
图13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再一种凸塄、底面设有再一种凹口的砌块示意图。
图14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纵向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15是在图1的基础上,顶面设有盲孔,顶面、底面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16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顶面设有盲孔、另一顶面、底面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17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顶面设有盲孔、另一顶面、底面均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18是图17是在图1的基础上,两个顶面均设有盲孔、另一顶面、底面均设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19是在图16的基础上,在设有凹槽的顶面上也开有盲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0是在图3的基础上,顶面上设有盲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1是在图3的基础上,顶面上设有并列的盲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2是在图1的基础上,在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3是在图1的基础上,在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两个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4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5是与图23类似,开有细长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6是在图1的基础上,在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7是在图1的基础上,在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两个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28是在图1的基础上,在两个纵向型材上开有孔,前后端面设有凹槽。
图29是与在图1基础上,开有异形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30是与图22类似,开有异形通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31是在图1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砌块示意图。
图32是在图2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竖向细孔的砌块示意图。
图33是在图22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4是在图23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5是在图25的基础上,在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6是在图26的基础上,在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7是在图27的基础上,在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8是在图28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39是在图32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0是在图2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开有细长通孔,在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1是在图31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2是与图40类似,在其中之一的纵向型材的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另一纵向型材的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3是在图2的基础上,两个纵向型材上开有狭长的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4是在图15的基础上,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5是在图1的基础上,其中之一的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另一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设有凹槽,并开有多个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6是在图21的基础上,在部分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47是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48是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中间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49是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0是在图2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1是在图2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中间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2是在图2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3是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中间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4是与图53类似,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底面墙层的中间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5是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中间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6是与图55类似,在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墙体时,中间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的示意图。
图57是:墙体L形转角处的配套砌块示意图。
图58是:墙体T形转角处的配套砌块示意图,
图59与58类似,为墙体T形转角处的配套砌块示意图,
图60是:为墙体十字形转角处的配套砌块示意图,
图61是:在图57的基础上,在主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空洞示意图。
图62是:在图59的基础上,在部分主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空洞示意图。
图63是:在图58的基础上,在主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空洞示意图。
图64是:在图59的基础上,在主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空洞示意图。
图65是在图47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66是在图48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67是在图49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68是在图50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69是在图53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0是在图54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1是在图51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2是在图52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3是在图56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4是在图55的基础上,两块纵向型材上开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的砌块示意图。
图75是在图49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76是在图47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77是在图49的基础上,在顶面、底面上均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78是与图77类似,在顶面、底面上均开有另一方向的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79是在图48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80是在图50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81是在图54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82是在图53的基础上,在顶面上开有凹槽的砌块示意图。
图83是在图1的基础上,沿砌块型材的纵向方向开设水平空洞的砌块示意图。
图84是由图1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图85是图84的垂直剖面图。
图86是图84的水平剖面图。
图87是由图33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图88是图87的垂直剖面图。
图89是图87的水平剖面图。
图90是由图43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图91是图90的垂直剖面图。
图92是图90的水平剖面图。
图93是由图3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图94是再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的基本形状示意图。
图95是在图94的基础上,在竖向方向上开设的竖向空洞。
图96是在图94的基础上,在砌块的端部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空洞。
图97是在图95的基础上,在竖向方向开设的空洞中填充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异形砌块。
图98是用图94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图99是用图97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所述砌块包括至少两块纵向型材组成,所述的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前后端面,两纵向型材的侧面相互结合呈一体,两块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相互错位,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相互错位,其中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低于另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也低于所述另一块纵向型材的底面。
砌块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第一型材1包括顶面1.1、底面1.2、两个侧面1.3、1.4、以及前端面1.6、后端面1.5,第二型材2包括顶面2.1、底面2.2、两个侧面2.3、2.4、以及前端面2.6、后端面2.5,第一型材的侧面1.4和第二型材的侧面2.4相互结合呈一体,第一型材的顶面1.1高于第二型材的顶面2.1,第一型材的底面1.2高于第二型材的底面2.2,所述的第一型材1的前端面1.6位于第二型材2的前端面2.6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型材1的后端面1.5位于第二型材2的后端面2.5的后方。
由图1砌块衍生的各个砌块结构如下:
图6-图9:在图1的基础上,异形砌块两端面为增加粘结力而设计的各种形状,也可以用其它形状代替。图6-图7,一端凸一端凹,图8是两端凹,也可以两端凸,图9两端为锯齿状,两端也可以用其它形状代替,增加端面的粘结力。
图11-图14:在图1的基础上,上下端面为增加墙体抗剪,定位,开设管线槽等而设置的形状,图11-13为型材上表面凸,下表面凹;图14为型材为上表面凹。也可以用其它形状代替。主要用于墙体抗剪,定位,布置管线
图15-图21:在图1的基础上,在型材的上下面设置全部凹槽或部分凹槽,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空洞,为带有开孔的卡锁的抗裂异形砌块,孔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长方形,以及各种形状孔的组合等。主要用于减轻砌块重量,有利于保温。
图22-图32:在图1的基础上,在型材的竖向方向开有各种空洞,形成异形砌块的各种开孔方式,以及开孔方式的组合,也可以用其它形状来代替,并进行组合。用于减轻砌块重量,有利于保温。
图33-图46:在图15-32基础上,孔中充填各种保温材料形成的保温异形砌块,主要用于墙体保温。
图83:在图1的基础上,沿砌块型材的纵向方向开设水平空洞,减轻砌块重量,布置管线等。
参照图47~83,一种与多功能异形砌块配套使用的配套砌块,所述配套砌块包括至少两块纵向型材组成,所述的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前后端面,所述的两块纵向型材的侧面相互结合成一体,所述的两块纵向型材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后端面相互错位;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顶面相互错位。上述的配套砌块是位于底面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
配套砌块还包括位于中间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位于顶面墙层的左侧边配套砌块、位于顶面墙层的中间配套砌块、位于底面墙层的中间配套砌块、位于底面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位于中间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位于顶面墙层的右侧边配套砌块。
以及,墙转角处L形,十字形,丁字形的配套异形砌块,L形,十字形,丁字形转角处带有开孔的配套异形砌块;孔中填充各种保温材料的配套保温异形砌块。
参照图1、图84、图85、图86,由基本异形砌块墙体及墙体的垂直和水平剖面图85可见,水平相邻砌块1.5和1.6,1.4和2.4,2.5和2.6用砂浆粘结成折形,竖向相邻砌块1.1和1.2,1.4和2.4,2.1和2.2用砂浆粘结成折形,当免浆砌筑时,竖向缝成折形,雨水进缝内,水因重力作用下落,只能达到下一个砌块的顶面的凹面,凹面的水被侧面的凸面所阻挡,水一部分由凹面向墙外扩散,另一部分水可能向砌块两端的竖缝渗漏进入下一个砌块的顶部凹面,这样水就不会进入内侧;水平灰缝成阶梯形水进入还要过内侧的凸面,阻止了水进入墙体内侧,实现墙体全截面防水功能。如果砌块上下面做成图11-图14形状,就可以实现砌块的定位功能。由于砌块在墙体中水平和上下相互凹凸咬合连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增强墙体的抗震性能。
另一种墙体结构参照图93,砌块的结构由图86可见,异形砌块上下面开有凹槽,有单侧上下开槽和双侧上下开槽,如图86为双侧上下开有凹槽,砌筑时,水平上下砌块相互卡锁,阻止墙体开裂,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型材1的前端面1.6位于第二型材2的后端面2.6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1的后端面1.5位于第二型材2的后端面2.5的后方。
参照图2、图87,本实施例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在纵向方向,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后方;在砌块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时,相邻砌块的两个纵向型材之间错位布置。
参照图88、89,由异形砌块墙体及剖面图可见,水平剖面图顶面成凹凸形,使墙体水平相邻砌快保温材料1和保温材料2相互错位重叠,减小竖向灰缝热桥和冷桥,当重叠部分越多,通过热桥传出的热量就越少;同时竖向相邻砌块下表面和下表面砌块的上表面成凹凸形,使墙体竖向方向相邻砌块保温材料1和保温材料2相互错位重叠,减小水平灰缝的热桥和冷桥,实现墙体全截面高保温节能。其它类型的保温异形砌块按图87砌筑,同样具有实现墙体全截面高保温性能。并具有减少渗漏提高抗震的性能。
另一种的墙体结构参照图90,由图2所示的砌块形成的墙体;参照图91、图92,由异形砌块墙体及剖面图85可见,水平剖面图顶面成凹凸形,使墙体水平相邻砌快保温材料1和保温材料2相互错位重叠,减小竖向灰缝热桥和冷桥,当重叠部分越多,通过热桥传出的热量就越少;同时竖向相邻砌块下表面和下表面砌块的上表面成凹凸形,使墙体竖向方向相邻砌块保温材料1和保温材料2相互错位重叠,减小水平灰缝的热桥和冷桥,实现墙体全截面高保温节能。其他保温异形砌块按图90砌筑,同样具有实现墙体全截面高保温性能。并具有减少渗漏提高抗震的性能。
实施例3
参照图94,本实施例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的顶面、底面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砌块形成墙体的工作原理见实施例1。
图95、图96在图94的基础上,沿型材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开有空洞,空洞也可以用其它形状代替,主要用于减轻墙体的自重、布置管线、保温作用。图97是在图95、图96的基础上,在空洞中可以填充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异型砌块。砌块形成墙体的工作原理见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墙体结构参照图98,砌块的结构由图94可见,本实施例的异形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形成的墙体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但由于形成墙体的砌块多一个型材,砌块断面和上下面分别有两个错位,其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一种墙体结构参照图98、图99,砌块的结构由图97可见,异形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形成的墙体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但由于砌块端面和上下面分别有两个错位,其防水性能和保温性能进一步提高。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异形砌块,所述砌块包括至少两块纵向型材,所述的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侧面以及前后端面,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侧面相互结合呈一体,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前后端面相互错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相互错位,其中第一纵向型材的顶面低于另一块纵向型材的顶面,底面也低于所述另一块纵向型材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所述的其中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其中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在纵向方向,所述的其中第一型材比第二型材长;所述的其中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其中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后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一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前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前端面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型材的后端面位于第三型材的后端面的前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的顶面、底面从高到底依次分布。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型材的顶面设有凸塄,底面设有与所述凸塄配合的凹口。
6、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型材的前端面设有凸塄,后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塄配合的凹口。
7、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型材开有孔洞,所述的孔洞内设有保温材料。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纵向型材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底面之间的距离,前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后端面之间的距离。
CN 200620104367 2006-06-02 2006-06-02 多功能异形砌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84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4367 CN200978480Y (zh) 2006-06-02 2006-06-02 多功能异形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4367 CN200978480Y (zh) 2006-06-02 2006-06-02 多功能异形砌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8480Y true CN200978480Y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8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04367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8480Y (zh) 2006-06-02 2006-06-02 多功能异形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848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3382A (zh) * 2015-01-08 2015-04-29 沈阳建筑大学 全z面无热桥自保温砌块
CN105421779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节能自保温墙体的砌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3382A (zh) * 2015-01-08 2015-04-29 沈阳建筑大学 全z面无热桥自保温砌块
CN105421779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节能自保温墙体的砌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4761A (zh) 多功能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CN1090267C (zh) 用于形成干砌墙的砌块
CN1884762A (zh) 一种装配式轻框架大型建筑板材及其制造工艺
CN1842630A (zh) 建筑模板
CN1948654A (zh) 一种保温墙板制造及其墙体构筑方法
CN200978480Y (zh) 多功能异形砌块
CN100350112C (zh) 结构铺面系统及用于结构铺面系统的主铺面板
CN1916324A (zh) 多功能无冷桥复合空心砌块和无冷桥自保温墙体及建筑物
CN2740700Y (zh) 排柱薄壁板式墙板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
CN1429698A (zh) 一种发泡水泥复合板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CN207436399U (zh) 一种调节式的多功能板砖
CN1175155C (zh) T型小型砌块及其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
CN1924233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48656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1959020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12293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1924232A (zh) 一种叠合用预制板
CN1924238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75051A (zh) 一种叠合板
CN1924236A (zh) 一种叠合板
CN2473244Y (zh) 多排孔承重小型空心组合砌块墙体
CN2037758U (zh) 装配化商品住宅
CN1924239A (zh) 一种叠合板
CN1273706C (zh) 一种胎模构件
CN1932192A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EN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N LINZHU

Effective date: 20091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225

Address after: Wenzhou Feixia road 918 Lane 3, zip code: 325027

Patentee after: Wen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Lucheng District of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Lu Pu nine Qingfeng 3 room 503, zip code: 325000

Patentee before: Sun Linzhu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