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5436Y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5436Y
CN200965436Y CN 200620067330 CN200620067330U CN200965436Y CN 200965436 Y CN200965436 Y CN 200965436Y CN 200620067330 CN200620067330 CN 200620067330 CN 200620067330 U CN200620067330 U CN 200620067330U CN 200965436 Y CN200965436 Y CN 2009654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utility
vertical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673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颖江
张桃
邢淑敏
庄嵘
梁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 2006200673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54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54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54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两个端部密封水平设置的集流管、至少两个扁平管,所述至少两个扁平管平行接入两集流管中,与两集流管固定连接,相邻两扁平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至少一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换热器,可以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改变了现有冷凝器融霜水排除不畅的状况,减小结霜量,防止结冰;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不在制冷剂管外表面附着并及时排出,增强换热效率;改变蒸发器分液不均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扁平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平行流换热器一般采用扁平管与波纹形散热片层叠放置。这种换热器作为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使用时,制热化霜后的大量融霜水容易在散热片与散热片间形成的通道中积聚,无法排出,严重阻塞空气流道,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同时容易使霜层越积越厚,甚至结冰,大大降低热泵性能。
传统平行流换热器的扁平管水平方向设置。这种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有分液不均的通病。
近期,出现一些经过改进换热器,把扁平管竖直放置,但仍采用原有的散热片结构;当这种换热器在制冷工况运行时,蒸发器表面上析出的冷凝水将附着在蒸发器表面,并积聚于通道中;这样大大增加传热热阻,影响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冷凝水由于无法及时排出,将阻塞空气流道,增大空气的流动阻力,进一步影响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严重时还有可能被吹入室内,导致蒸发器不可用。
综上所述,传统平行流换热器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时均存在同样的问题:冷凝水或融霜水易在制冷剂管外表面附着。而附着在管表面上产生的热阻要比附着在散热片上产生的热阻影响大,因此严重的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使冷凝水或融霜水及时排出的换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换热器,包括两个端部密封水平设置的集流管、至少两个扁平管,所述至少两个扁平管平行接入两集流管中,与两集流管固定连接,相邻两扁平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至少一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一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所述纵向排列的V形片中,每相邻两个V形片的端部由连接片连接,该连接片焊接在相应的扁平管上。
所述连接片左右间隔设置在纵向排列的V形片的端部。
所述一列V形片通过所述连接片连续形成一整体。
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所述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W形片。
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所述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波形片。
所述扁平管内部至少设有一孔。
所述V形片的两侧面上至少设有一组开窗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器,可以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改变了现有冷凝器融霜水排除不畅的状况,减小结霜量,防止结冰;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不在制冷剂管外表面附着并及时排出,增强换热效率;改变蒸发器分液不均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个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扁平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折弯之前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散热片按虚线折弯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图中揭示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集流管5、下集流管6、若干扁平管1;所述上集流管5、下集流管6水平设置,扁平管1竖直接入所述上集流管5、下集流管6中,与上集流管5、下集流管6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扁平管1间设置一列散热片2,散热片2包括若干纵向排列的V形片。所述纵向排列的V形片中,每相邻两个V形片的端部用连接片3连接,并且连接片3左右间隔设置,使纵向排列的V形片通过所述连接片3连续形成一整体;连接片3焊接在相应的扁平管1上。所述V形片的两侧面上设有两组开窗孔,可增加换热效果。
图3中,上集流管5、下集流管6上分别设置集管孔4,各个扁平管1分别插在相应的集管孔4中。
多根竖直插入水平集流管内的扁平管1使制冷剂流动均匀;扁平管内部为多个微通道8,增强了换热效果。
首先,以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制冷工况下,实用新型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制冷剂经由下集流管6分流进入扁平管1,温度较低的制冷剂在扁平管1的微通道8中流动,使扁平管1外壁面以及散热片2表面温度被降低。当湿空气流经蒸发器时,与扁平管1的外表面以及散热片2的表面进行热交换,并在表面上析出冷凝水,放出显热和潜热而被降温减湿。
在扁平管1和散热片2外表面上析出的冷凝水将靠重力作用沿着散热片2向下流动(如图2所示的方向),散热片2上表面的冷凝水将聚集于V形槽内。散热片2下表面的冷凝水将向V形槽的底部汇聚,同时冷凝水在空气流剪切力作用下向背风侧流动。当相邻两个V型槽底端冷凝水在背风侧相互接触时,将形成连续的水流并在重力作用下顺利的排出。
这种散热片结构可以改善传统的散热片结构中冷凝水在制冷剂管外表面附着的状况,并且此时冷凝水只占据了一小部分通风道,风阻较小,可以有效的增强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作为热泵用换热器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具备结霜条件的热泵制热运行中,进入除霜运行时,制冷剂在换热器中通过放热而冷凝;放出的热量使散热片表面的霜融化,融霜水的排出与冷凝水的排出原理相同(在转入制热前先启动风机)。由于融霜水可以顺利的排走,有效抑制下一个结霜周期霜层增厚,同时也解决了结冰的问题。
请参阅图5、图6,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使用的散热片的制作方法。散热片在形成之前为图5所示的若干开窗翅片。
沿图5所示的虚线折弯,其中,翅片21、翅片22折成V形,翅片23、翅片24折成V形,分别形成图1中散热片2的一个V形单元;连接片25、连接片26分别形成图1中的连接片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设置两列散热片,所述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W形片。该W形片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扁平管。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设置两列散热片,所述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互相分离,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扁平管。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设置三列散热片,所述三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连接为一体,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WV”形片。该“WV”形片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扁平管。
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可设置有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所述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波形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V形散热片的两边可以一边长一边短,连接片可以只设置在同一列V形散热片的一侧。另外,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可以设置更多列散热片;扁平管也不一定竖直接入上集流管、下集流管中,可以稍稍倾斜。因此,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两个端部密封水平设置的集流管、至少两个扁平管,所述至少两个扁平管平行接入两集流管中,与两集流管固定连接,相邻两扁平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至少一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一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列的V形片中,每相邻两个V形片的端部由连接片连接,该连接片焊接在相应的扁平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左右间隔设置在纵向排列的V形片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列V形片通过所述连接片连续形成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W形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扁平管间置有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所述若干列纵向排列的V形片形成一列纵向排列的波形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内部至少设有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片的两侧面上至少设有一组开窗孔。
CN 200620067330 2006-11-07 2006-11-07 一种换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54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7330 CN200965436Y (zh) 2006-11-07 2006-11-07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7330 CN200965436Y (zh) 2006-11-07 2006-11-07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5436Y true CN200965436Y (zh) 2007-10-24

Family

ID=3886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67330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5436Y (zh) 2006-11-07 2006-11-07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543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4842A (zh) * 2016-06-17 2017-12-26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8413659A (zh) * 2018-06-04 2018-08-17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4842A (zh) * 2016-06-17 2017-12-26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8413659A (zh) * 2018-06-04 2018-08-17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696C (zh) 热泵用换热器
CN100347500C (zh) 使用微通道管的蒸发器
CN1198110C (zh) 用于冷却循环的热交换器制造方法
CN202928427U (zh) 热交换器翅片、热交换器和空调机
CN201449172U (zh) 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
CN1523317A (zh) 热泵用室外换热器
CN102200365B (zh) 冰箱
CN1258064C (zh) 电冰箱用热交换器
CN105864888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1738008A (zh) 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的热交换器
CN102927719A (zh) 组合式换热器
CN200965436Y (zh) 一种换热器
CN1598467A (zh) 热交换器
CN200965374Y (zh) 一种多排冷凝器
CN1436984A (zh) 热交换机
CN1902453A (zh) 用于超临界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
CN201277832Y (zh) 强化传热的不对称翅片
CN217584650U (zh) 除湿机
CN1295466C (zh) 制冷装置、使用该装置的冰箱和空调器以及除霜方法
CN1587834A (zh) 整体式除湿机
CN202188698U (zh) 组合式换热器
WO2012003703A1 (zh) 换热装置和制冷系统
CN111412691B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2511384U (zh)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
CN202835741U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及其室外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