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8239Y - 摆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摆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8239Y
CN200958239Y CN 200620116140 CN200620116140U CN200958239Y CN 200958239 Y CN200958239 Y CN 200958239Y CN 200620116140 CN200620116140 CN 200620116140 CN 200620116140 U CN200620116140 U CN 200620116140U CN 200958239 Y CN200958239 Y CN 20095823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drive
control device
hole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61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庆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 Yi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 Y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 Yi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 Y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161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823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823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823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摆动控制装置,其至少包括下列组件:一带动单元,并具有至少一带动杆;以及一摆动机构,与带动单元相连结,并具有一摆动杆以及一弹性结构。其中,上述带动单元更包括:一传动轴;一马达,用以转动传动轴;以及一带动转轴,套接于传动轴上,且随着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转轴的轴侧具有的上述带动杆。该带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杆可由带动转轴的轴侧面突出,以带动摆动杆。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中,摆动杆可用于拉起马桶水箱内的出水口活塞,而作出自动冲水的动作,其能够自动帮忙冲水,非常适于实用。

Description

摆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可以自动帮忙冲水的摆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而马桶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用品,因此在马桶的使用上也被期望能够更加方便以及人性化。近年来,人们亦渐渐改良马桶的相关设计,例如:藉由马达的驱动来自动掀开/盖合马桶坐垫、配合不同如厕情况的分段式冲水,免治马桶的出现......等等。
对于一般马桶的冲水系统而言,当我们打开马桶水箱盖时,可以发现冲水系统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四连杆机构,其主要构件包括位于水箱外的一手动拨杆、水箱内的一摆动臂、一链条以及一活塞。其中,手动拨杆与摆动臂的一端相连接,且以杠杆方式连动,而摆动臂另一端与链条相连,接着链条连接活塞。冲水系统的动作过程如下,当以手指压下手动拨杆时,摆动臂随之转动并拉着链条,接着链条即拉起活塞而打开出水口,进而冲水,接着,因冲水而产生一吸力,此吸力会将活塞吸回原先位置以堵住出水口,而完成冲水动作。
另外,有些新型马桶的冲水动作,并非以手指压下手动拨杆,而是以按钮型态的按压机构来启动冲水系统,然而不管是何种型态的启动方式,大部分的马桶仍需要动手去启动冲水系统,才可以完成冲水的动作。
但是,人总是会有粗心的时候,当如厕后,有时就会忘记冲水。此时,往往会造成排泄物留滞的卫生问题、气味不佳的问题,且更会影响到下一位使用者如厕的心情。
目前,有些马桶具有自动冲水的功能,当使用者如厕结束后,马桶的电子感应装置感应到人离开,就会自动冲水。更甚者,当人们欲如厕而接近马桶时,马桶的感应装置启动,先冲一次水,待使用者如厕完毕而离开之后,再冲一次,此功能类似于自动感应冲水的男用小便斗,可常保马桶的卫生状况。但是这类马桶,必须在通电的状况下才能启动自动冲水的功能,一旦停电,就无法冲水,而同样造成上述排泄物留滞的诸多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马桶冲水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摆动控制装置,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马桶冲水系统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摆动控制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马桶冲水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马桶冲水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摆动控制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可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的摆动控制装置,可以用来控制机构摆动的情形,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当使用者如厕时既不需要再用手去冲水,也不需要一定记得要冲水,而可自动帮忙冲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摆动控制装置,其包括:一摆动机构,具有一摆动杆以及一弹性结构;以及一带动单元,邻接于该摆动机构,该带动单元包括:一传动轴;一马达,用以转动该传动轴;一带动转轴,套接于该传动轴上,随该传动轴转动而转动,其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具有不同的孔径,而产生一断差面,该通孔自该带动转轴的一第一轴侧面,沿着该带动转轴的轴心方向延伸至一第二轴侧面,并且邻近该第二轴侧面的该通孔是属大孔径端;一带动杆,设置于该通孔内,具有一膨大端以及一穿透端,该穿透端套入一弹簧且由该第二轴侧面插入该通孔,该弹簧与该膨大端仅能在该通孔的大孔径端内移动,该膨大端受压迫力时,该膨大端与该弹簧会受到该通孔内的该断差面所阻挡,且该弹簧被压缩于该膨大端与该断差面间,使该穿透端突出于该第一轴侧面;一固定转轴,邻接于该带动转轴的第二轴侧面,套接于该传动轴上,并连接于该摆动机构,该固定转轴邻近于该带动转轴的轴侧面具有一导动沟槽,用以作为该带动杆的导动路径,该导动沟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至该第二端的沟槽深度是由深而浅,藉此结构使该膨大端所受挤压力量由小而大,并使该穿透端的突出程度由小而大,该带动转轴转动时,该带动杆可由该带动转轴的轴侧面突出,用以带动该摆动杆由第一定位摆动到第二定位,该弹性结构则使该摆动杆由该第二定位摆动回该第一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一套座,其中该弹性结构与该摆动杆装置于该套座内,该套座具有一侧边开口,露出该摆动杆。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结构设置于该摆动机构内,其具有一第一轴,以及一轴心弹簧,套接于该第一轴上。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一手动机构,用以调整该摆动杆于该第一轴上的位置,使该摆动杆脱离该带动单元的带动。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手动机构包括:该第一轴,具有一圆筒与一滑动槽,该滑动槽是由该圆筒的一端,以非整圈的环形侧壁轴向延伸而出所构成,且提供该摆动杆移动的空间;一第二轴,设置为可在该第一轴的该圆筒与该滑动槽中滑动的结构,用以带动并调整该摆动杆在该滑动槽上的位置。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手动机构更包括:一手动拨杆,设置于该第一轴的一端,用以转动该第一轴;一脱离开关,设置于该手动拨杆内,其具有一凸缘结构,该凸缘结构伸入该第二轴一端的一凹槽内,用以拉动该第二轴。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轴的一端并具有一插销,以带动该摆动杆移动。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摆动杆包括具有:一杆体;一圆环,连接于该杆体的一端;以及一凸缘,由该圆环的内缘向内延伸所构成,其中该圆环与该凸缘间并架构出一第一通孔,该摆动杆藉由该第一通孔套接于该滑动槽以及该第二轴,且该圆环以及该凸缘皆以该第二轴的轴心为旋转轴心;其中,该圆环内具有一空隙,位于该圆环、该凸缘、该滑动槽以及该第二轴之间,当该凸缘朝该空隙旋转而未碰触该滑动槽前,仅是该摆动杆摆动,该第一轴不转动,而若该第一轴朝上述同方向转动时,该滑动槽已抵触该凸缘,会直接带动该摆动杆摆动。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固定元件,设置于该第一通孔与该插销之间,用以顶住该插销,避免该第一通孔过大而造成该插销脱落失效。
前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可设置于一马桶水箱的冲水系统中,其中该摆动杆经由一链条连接一出水口活塞,藉此结构该带动单元带动该摆动杆摆动,并拉起该出水口活塞,而使该马桶水箱自动冲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摆动控制装置,可用来控制机构摆动的情形。该摆动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下列组件:一带动单元,并具有至少一带动杆;一摆动机构,与带动单元相连结,并具有一摆动杆以及一弹性结构。上述带动单元运转时,带动杆会带动摆动杆由一第一定位摆动到一第二定位,而弹性结构则使摆动杆由上述第二定位摆动回到第一定位。其中,带动单元更包括一传动轴。一马达,用以转动传动轴。一带动转轴,套接于传动轴上,且随着传动轴转动而转动,并带动转轴的轴侧具有上述的带动杆,带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杆可由带动转轴的轴侧面突出,以带动摆动杆。
另外,上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具有一手动机构,可用来调整摆动杆的位置,使摆动杆脱离带动单元的带动,改以手动方式来控制摆动杆摆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在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时,当使用者如厕时,既不需要再用手去冲水,也不需要一定记得要冲水,该摆动控制装置可自动帮忙冲水。
2、另外,该摆动控制装置亦可切换成手动模式而改以手动冲水,而可以避免停电时无法冲水,或自动冲水过程中突然停电而造成活塞未堵住出水口的持续出水问题。
3、藉由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可使马桶的冲水系统更加方便,且更具人性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摆动控制装置,其至少包括下列组件:一带动单元,并具有至少一带动杆;以及一摆动机构,与带动单元相连结,并具有一摆动杆以及一弹性结构。其中,上述带动单元更包括一传动轴;一马达,用以转动传动轴;一带动转轴,套接于传动轴上,且随着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转轴的轴侧具有的上述带动杆。带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杆可由带动转轴的轴侧面突出,以带动摆动杆。该摆动控制装置可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中,可以用来控制机构摆动的情形,摆动杆可用于拉起马桶水箱内的出水口活塞,而作出自动冲水的动作,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带动单元的组件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机构的组件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控制装置以带动单元带动摆动杆摆动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控制装置以手动机构带动摆动杆摆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杆、第一轴以及第二轴的轴向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的示意图。
2:摆动控制装置      3:弹性结构
5:带动单元          51:传动轴
53:带动转轴         531:第一轴侧面
532:第二轴侧面      533:通孔
534:带动杆          5341:膨大端
5342:穿透端         535:弹簧
54:固定转轴         541:导动沟槽
541a:第一端         541b:第二端
55:马达             6:摆动机构
61:第一轴           611:滑动槽
612:圆筒            62:第二轴
621:横向沟槽        622:凹槽
623:插销            63:轴心弹簧
64:套座             641:底部开口
642:侧边开口        643:顶部挡墙
644:套座通孔        65:摆动杆
651:杆体            652:圆环
653:凸缘            654:第一通孔
67:固定元件         671:第二通孔
7:手动拨杆          71:脱离开关
711:凸缘结构        91:链条
92:活塞             93:出水口
10:马桶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摆动控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摆动控制装置2,由一组摆动机构6以及一个带动单元5两个部份所组成,其中:上述的摆动机构6,具有一摆动杆65以及一弹性结构3,该弹性结构3的弹性恢复力会给予摆动杆65一个固定摆动方向的力,使摆动杆65摆向一第一定位。上述的带动单元5,具有一带动杆534,当带动单元5运转时,带动杆534会带动摆动杆65由第一定位摆动至一第二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摆动控制装置2,可应用于马桶的冲水系统中,借由摆动杆65以连接链条,并拉动马桶水箱的出水口活塞。当活塞堵住水箱出水口时,摆动控制装置2的摆动杆65处于第一定位,接着藉由带动单元5的启动运转,带动摆动杆65摆至第二定位。此时,摆动杆65随即藉由链条拉起活塞,而打开出水口冲水。接着,冲水的吸力与摆动控制装置2内弹性结构3的恢复力,促使摆动杆65回到第一定位,而活塞随即堵住出水口,完全不需人力,而完成整个自动冲水的动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控制装置2,可分为摆动机构6与带动单元5两个部分,现分别详述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带动单元的组件分解立体图,此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动单元5。该带动单元5,主要包括一传动轴51、一带动转轴53、一固定转轴54以及一马达55;其中:
上述的带动转轴53,套接且固定于传动轴51上,且该带动转轴53会随传动轴51转动而转动。另外,该带动转轴53至少具有一带动杆534,设置于带动转轴53的轴侧,当带动转轴53转动时,带动杆534可由带动转轴53的轴侧面突出。
上述的固定转轴54,位于带动转轴53的轴侧,且套接于传动轴51,并且连接于摆动机构6。与带动转轴53不同的是,该固定转轴54是固定于摆动机构,不会随着传动轴53的转动而转动。
上述的传动轴51,其转动是由马达55所带动,该马达55一般可装设于固定转轴54的轴侧。所以,该带动单元53是由马达55提供动力给传动轴51,使其运转,进而促使带动转轴53转动。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机构的组件分解立体图,此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摆动机构6。该摆动机构6主要包括一套座64、一弹性结构3以及一摆动杆65;其中:
上述的弹性结构3,设置于套座64内,其是由一第一轴61与一轴心弹簧63所组成。轴心弹簧63套接于第一轴61上,而摆动杆65亦通过其第一通孔654套接于第一轴61上,且邻接于轴心弹簧63。
值得注意的是,轴心弹簧63的两端,是分别固接于套座6以及摆动杆65,所以当摆动杆65摆动时,该轴心弹簧63会给予摆动杆65一弹性恢复力,促使摆动杆65回到原来的位置,亦即上述的第一定位。
此外,请参阅图3所示,并显示了套座64的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该套座64具有一底部开口641、一侧边开口642、一顶部挡墙643以及该顶部挡墙643上的套座通孔644。上述的第一轴61,是通过套座通孔644设置于套座64内。轴心弹簧63套接于第一轴61上。摆动杆65亦通过其第一通孔654套接于第一轴61上,并邻接于轴心弹簧63。其中,轴心弹簧6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套座64的顶部挡墙643与摆动杆65之间。
另外,该套座64的侧边开口642提供了摆动杆65外露以及摆动的空间。而套座64的底部开口641则用来设置带动单元5。藉此,请结合参阅图1、图2所示,带动单元5运转时,带动杆534可由带动转轴53的轴侧面突出,以带动摆动机构5的摆动杆65,使摆动杆65由第一定位摆动至一第二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请参阅图2所示,该带动转轴53本身具有至少一通孔533,该通孔533从带动转轴53的第一轴侧面531,沿着传动轴51轴心方向贯穿延伸至另一侧的第二轴侧面532。该通孔533是与带动转轴53的轴孔相平行。通孔533具有大小两段直径,其中接近第一轴侧面531的通孔533直径较小。上述的第一轴侧面531是为邻近摆动机构6的侧面。
上述的带动杆534,是设置于带动转轴53的通孔533内,可以依实务的需求而改变该通孔533与带动杆534的数目。该带动杆534是具有一膨大端5341与一穿透端5342。该穿透端5342先套接一弹簧535,再从带动转轴53的第二轴侧面532的通孔533伸入。由于接近第一轴侧面531的通孔533直径较小,故仅有穿透端5342能通过,而弹簧535与膨大端5341仅能在通孔533的大直径端处移动。
当该带动杆534的膨大端5341受到一压迫力时,带动杆534会移动并压缩弹簧535,随之穿透端5342藉由通孔533突出于第一轴侧面531,并可与摆动机构6的摆动杆65相抵触。然而,由于通孔533直径大小的不同,膨大端5341与弹簧535深入通孔533的程度也会受到不同通孔533直径所产生的断差面所限制,因而穿透端5342所突出的长度也会受限。同时,弹簧535的两端受到膨大端5341以及通孔533的断差面相向施力而压缩,进而产生使穿透端5342退回通孔533内的恢复力。
上述的固定转轴54,在邻近于带动转轴53的轴侧面设有一导动沟槽541,是相对应于带动转轴53转动时,带动杆534的移动路径。该导动沟槽541具有一第一端541a以及一第二端541b,第一端541a是相对于第二定位而设置。其中,第一端541a的导动沟槽541具有较大的深度,第二端541b则具有较浅的深度。亦即,该导动沟槽541由第二端541b向第一端541a连续由浅而渐深,用来控制带动杆534的穿透端5342的突出程度。而带动杆534的膨大端5341在固定转轴54其轴侧面上的移动路径是由第一端541a沿着导动沟槽541移动到第二端541b,然后再经由不具有导动沟槽的平面回到第一端。
马达55启动运转时,可用来驱动传动轴51,传动轴51随之带动上述带动转轴53转动,带动杆534受带动转轴53转动的带动而沿着转动方向移动。带动杆534的移动路径是为对应着固定转轴54轴侧面的导动沟槽541,且带动杆534的穿透端5342突出于带动转轴53第一轴侧面531的程度则由导动沟槽541的深浅程度来决定。
当带动杆534的膨大端5341移动到导动沟槽541的第一端541a时,因为第一端541a的深度最深,膨大端5341所受的压迫力最小,穿透端5342突出最少。接着,带动杆534逐渐沿导动沟槽541a往第二端541b移动,深度则慢慢变浅,而膨大端5341所受的压迫力渐渐变大,则使得穿透端5342的突出也逐渐变多。
其中,带动杆534的膨大端5341从导动沟槽541的第二端541b,移动经过不具有导动沟槽541的平面部,再回到导动沟槽541的第一端541a之间的这段路径,是膨大端5341在整个移动路径中,所受到最大压迫力的路径,也是穿透端5342突出于带动转轴53第一轴侧面531程度最多的路径。
此段路径中,该带动杆534的穿透端5342会带动摆动机构6的摆动杆65,促使该摆动杆65由第一定位摆动到第二定位。
而当带动杆534的膨大端5341移动回到导动沟槽541的第一端541a时,也就是摆动杆65摆动至第二定位时,该膨大端5341所受到的压迫力会消除,带动杆534则受到弹簧535的恢复力,而使穿透端5342退回通孔533中,此时,带动杆534即为脱离了摆动杆65,且不会带动到摆动杆65。
也就是说,在该带动单元5中,当马达55启动运转时,带动转轴53开始转动,带动杆534可由带动转轴53的轴侧面突出且带动摆动杆65由第一定位摆动至第二定位,一旦到了第二定位,带动杆534随即会退回通孔533。此时,两者不会互相干涉抵触,且轴心弹簧63的弹性恢复力就会再促使摆动杆65由第二定位摆动回第一定位。请参阅图4A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控制装置以带动单元带动摆动杆摆动的示意图,图中即显示了带动单元5运转时,带动杆534突出于带动转轴53,以带动摆动杆65动作的情形。
然而,上述的功能与装置若是应用到马桶的冲水系统时,则会遇到以下问题:当停电时,带动单元5无法运转,就无法带动摆动杆65以达成冲水的功能。甚至,若带动单元5带动摆动杆65摆动期间,正好停电,则摆动杆65即会拉开活塞而停住,此时则会造成马桶水箱出水口持续出水的现象。
本设计人考虑到上述情况,因而在原本的摆动控制装置2更提供设计了一种手动机构。该手动机构可以用来调整摆动杆65在第一轴61上的位置,使摆动杆65脱离带动单元5的带动。如图4A与图4B所示,若将摆动杆65沿第一轴61往右移时,则可避开带动单元5中带动杆534的推动。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摆动机构的组件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动机构,主要包括上述的第一轴61以及一第二轴62,其中:
该第一轴61,具有互相连接的一圆筒612与一滑动槽611。由圆筒612的轴侧面观之,其具有一圆形孔洞与一环形侧壁,而该滑动槽611,是由圆筒612其中一端,以非整圈的环形侧壁沿着轴向延伸而出所构成,亦即为沿着轴向延伸而出的弧形侧壁。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的滑动槽611,是由半圈的环形侧壁沿着轴向由圆筒612一侧向外延伸而构成。该滑动槽611的结构,恰好是如圆筒612由轴向剖掉一半后的结构。
该第二轴62,为一圆棒结构,设置于第一轴61内,可在第一轴61的圆筒612内与滑动槽611中滑动。
请参阅图3、图5所示,上述的摆动杆65本身包括一杆体651。一圆环652,连接于该杆体651的一端。圆环652的内缘具有一凸缘653,圆环652与内侧凸缘653间并架构出一第一通孔654。而该摆动杆65,是通过其第一通孔654套接于上述第一轴61以及第二轴62上。且第一通孔654的孔洞形状大小,正好将摆动杆65限制在第一轴61的滑动槽611与第二轴62上移动,而无法移动到第一轴61的圆筒612部分。
该第二轴62位于摆动杆65的一端,是与摆动杆65产生连结,且可拉动摆动杆65,以调整摆动杆65在滑动槽611上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轴62用以拉动摆动杆65的方式,是在第二轴62的一端设置有一横向沟槽621。该横向沟槽621是与第二轴62的轴心方向相垂直,且位于用来连接摆动杆65的一端上。
当摆动杆65套接于滑动槽611与第二轴62上,且介于第二轴62的横向沟槽621与第一轴61的圆筒部份时,放置一插销623在上述横向沟槽621中,以抵住摆动杆65的凸缘653。该插销623可抵挡轴心弹簧63给予摆动杆65的推力,并拉住摆动杆65。进而,当第二轴62滑动时,就会拉动摆动杆65,且在滑动槽611与第二轴62上移动。
请结合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为了达成手动的功能,在手动操作端部分,该手动机构亦包括有一手动拨杆7与一脱离开关71。手动拨杆7是设置于第一轴61的一端,用以转动第一轴61。
该脱离开关71设置在手动拨杆7内,且脱离开关71具有一凸缘结构711,该凸缘结构711是卡进第二轴62的一凹槽622内。当脱离开关71扳开时,凸缘结构711会随着脱离开关71转动,且凸缘结构711会藉由凹槽622拉出第二轴62,而造成第二轴62滑动的效果。
现将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2使用手动功能的过程说明如下。请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先扳开脱离开关71,其凸缘结构711跟着脱离开关71转动,且凸缘结构711会藉由第二轴62的凹槽622拉出第二轴62。该第二轴62在第一轴61内滑动,并拉动摆动杆65在滑动槽611上移动,以脱离带动单元5的带动。然后,以手指拨动手动拨杆7以转动第一轴61,并带动摆动杆65摆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了另一种运作功能。其是将摆动杆65通过第一通孔654套接于第一轴61与第二轴62上。该摆动杆65的圆环652内的结构包括:第一通孔654、贯穿第一通孔654的第一轴61与第二轴61、圆环652内缘所延伸的凸缘653以及第一通孔654中被第一轴61与第二轴61贯穿后,剩余的通孔空隙。其中,上述的圆环652、第一轴61皆是以第二轴62的轴心作为共同的旋转轴心。圆环652的凸缘653亦绕着第二轴62而旋转,且凸缘653具有两侧边,可以与第一轴61的滑动槽611平面产生抵触。
当圆环652的凸缘653朝向上述的通孔空隙旋转时,在凸缘653未碰触到滑动槽611之前,仅摆动杆65转动,而第一轴61不转动。直到凸缘653抵触并推动滑动槽611时,第一轴61才会转动。若第一轴61往上述同方向转动时,由于滑动槽611已直接接触凸缘653,所以会直接带动圆环652转动,亦即带动摆动杆65摆动。
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摆动控制装置2以带动单元5带动摆动杆65时,具有一段摆动过程,第一轴61与第二轴62不会跟着摆动杆65而转动。而当摆动控制装置2以手动方式转动第一轴61时,摆动杆65会跟着第一轴61转动而转动。
请参阅图3、图5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轴61的滑动槽611,是由圆筒612其中一端,以半圈的环形侧壁沿轴向延伸出所构成,且其中具有轴向沟槽。第二轴62设置于圆筒612与滑动槽611中,第二轴62的直径相等或略小于圆筒612的内径,且第二轴62轴面紧邻着滑动槽611的内壁表面。
摆动杆65,藉由其第一通孔654套接于滑动槽611与第二轴62上。摆动杆65的圆环652内壁上的凸缘653,其形状为四分的一的圆环形。该凸缘653具有一凸缘顶面与两个凸缘侧边,其凸缘顶面与第二轴62的轴面相邻,一凸缘侧边与滑动槽611的平面相抵触,另一凸缘侧边则为一个四分的一圆环形的空隙。
此时,位于摆动杆65的圆环652内有四个部份,分别是位于圆环652中心的第二轴62,紧邻于第二轴62轴面的半圈状滑动槽611,位于圆环652内壁的凸缘653以及介于圆环652、凸缘653、第二轴62与滑动槽611的间的空隙。上述的圆环652、滑动槽611皆以第二轴62的轴心作为共同的旋转轴心。
当摆动杆65摆动时,摆动杆65的圆环652是绕着第一轴61与第二轴62共同的轴心旋转,且圆环652的凸缘653亦绕着上述共同轴心旋转。若凸缘653往空隙的方向旋转,则当凸缘653侧边与滑动槽611的平面接触之前,皆不会带动第一轴61旋转。亦即,摆动杆65摆动四分的一圈的路径之后,才会接触并带动第一轴61。而当第一轴61沿此转动方向转动时,由于滑动槽611的平面已直接抵触另一凸缘653侧边,故会直接带动摆动杆65朝上述的转动方向旋转。
值得注意的是,滑动槽611的形状比例以及凸缘653的大小比例,均可以依据实际的转动需求而来做调整。
上述技术手段可参阅图5所示,是摆动杆65、第一轴61以及第二轴62的轴向侧视图。图中显示,摆动杆65通过第一通孔654套接于两轴上。第一通孔654的形状大于两轴的径向剖面形状,而具有一个四分的一圆环形的空隙。当带动单元5的带动杆534以Ft的力量推动摆动杆65时,摆动杆65会逆时针转动。摆动杆65在由A转动到B的过程中,亦即摆动杆65逆时针摆动四分之一圈的过程中,凸缘653的侧边不会抵触到滑动槽611的平面,因而不会带动到第一轴61与第二轴62。而当以手动方式将第一轴61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滑动槽611会直接抵触并推动圆环652的凸缘653,因而第一轴61会带动摆动杆65由A转动到B。
藉此,当摆动控制装置2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时,在自动冲水过程中,手动拨杆7不会有转动的现象。
由以上可知,摆动杆65用以套接第一轴62与第二轴的第一通孔654的形状,依设计功能的要求,有时会大于两轴的径向剖面。因此,会设置一固定元件67于第一通孔654与插销623之间(如图3所示)。该固定元件67具有一第二通孔671,第二通孔671的孔洞形状是实质上是为两轴心的径向剖面形状,用以顶住插销623,避免第一通孔654过大而造成该插销623脱落而失效。
上述的摆动控制装置2,可以应用于马桶的冲水系统中,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摆动控制装置实施例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的示意图。借由摆动杆65以连接链条91,并拉动马桶水箱10的出水口活塞92。当活塞92堵住马桶水箱10的出水口93时,摆动控制装置2的摆动杆534处于第一定位。接着藉由带动单元5的启动运转,带动摆动杆65摆至第二定位。此时摆动杆65随即藉由链条91拉起活塞92,打开出水口93冲水。接着,冲水的吸力与摆动控制装置2内弹性结构的恢复力,会促使摆动杆65又回到第一定位,而活塞92随即会堵住出水口93,完全不需人力,而可完成整个自动冲水的动作。
当遇到停电或带动单元5无法运转时,该摆动控制装置2可切换至手动操作。首先,扳开脱离开关71,拉动并调整摆动杆65于第一轴61上的位置,以脱离带动杆534的带动。接着,拨动手动拨杆7,以转动第一轴61。第一轴61带动摆动杆65由第一定位摆动至第二定位,以拉起出水口93的活塞92。冲水之后,冲水的吸力与摆动控制装置2内弹性结构3的恢复力,会促使摆动杆65又回到第一定位,而活塞92随即会堵住出水口93,而完成整个手动冲水的动作。
然而,本摆动控制装置2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时,本设计人是在马桶盖内面装设有感应装置。当使用者欲如厕,一接近马桶时,感应装置就会启动摆动控制装置2而自动冲水。待使用者如厕完毕,而感应装置感应到人离开后,则再次启动摆动控制装置2,而再自动冲一次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摆动控制装置2,应用于马桶冲水系统时,具有以下优点:使用者如厕时,既不需要再用手去冲水,也不需要一定记得要冲水,该摆动控制装置2可自动帮忙冲水。另外,该摆动控制装置2亦可切换成手动模式而改以手动冲水,而可以避免停电时无法冲水,或自动冲水过程中突然停电而造成活塞92未堵住出水口93的持续出水问题。所以,藉由该摆动控制装置2可使马桶的冲水系统更加方便且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摆动机构,具有一摆动杆以及一弹性结构;以及
一带动单元,邻接于该摆动机构,该带动单元包括:
一传动轴;
一马达,用以转动该传动轴;
一带动转轴,套接于该传动轴上,随该传动轴转动而转动,其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具有不同的孔径,而产生一断差面,该通孔自该带动转轴的一第一轴侧面,沿着该带动转轴的轴心方向延伸至一第二轴侧面,且邻近该第二轴侧面的该通孔是属大孔径端;
一带动杆,设置于该通孔内,具有一膨大端以及一穿透端,该穿透端套入一弹簧且由该第二轴侧面插入该通孔,该弹簧与该膨大端仅能在该通孔的大孔径端内移动,该膨大端受压迫力时,该膨大端与该弹簧会受到该通孔内的该断差面所阻挡,且该弹簧被压缩于该膨大端与该断差面间,使该穿透端突出于该第一轴侧面;
一固定转轴,邻接于该带动转轴的第二轴侧面,套接于该传动轴上,并连接于该摆动机构,该固定转轴邻近于该带动转轴的轴侧面具有一导动沟槽,用以作为该带动杆的导动路径,该导动沟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至该第二端的沟槽深度是由深而浅,藉此结构使该膨大端所受挤压力量由小而大,并使该穿透端的突出程度由小而大,该带动转轴转动时,该带动杆可由该带动转轴的轴侧面突出,用以带动该摆动杆由第一定位摆动到第二定位,该弹性结构则使该摆动杆由该第二定位摆动回该第一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一套座,其中该弹性结构与该摆动杆装置于该套座内,该套座具有一侧边开口,露出该摆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结构设置于该摆动机构内,其具有一第一轴,以及一轴心弹簧,套接于该第一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一手动机构,用以调整该摆动杆于该第一轴上的位置,使该摆动杆脱离该带动单元的带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手动机构包括:
一第一轴,具有一圆筒与一滑动槽,该滑动槽是由该圆筒的一端,以非整圈的环形侧壁轴向延伸而出所构成,且提供该摆动杆移动的空间;以及
一第二轴,设置为可在该第一轴的该圆筒与该滑动槽中滑动的结构,用以带动并调整该摆动杆在该滑动槽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手动机构更包括:
一手动拨杆,设置于该第一轴的一端,用以转动该第一轴;以及
一脱离开关,设置于该手动拨杆内,其具有一凸缘结构,该凸缘结构伸入该第二轴一端的一凹槽内,用以拉动该第二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轴的一端并具有一插销,以带动该摆动杆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摆动杆包括具有:
一杆体;
一圆环,连接于该杆体的一端;以及
一凸缘,由该圆环的内缘向内延伸所构成,其中该圆环与该凸缘间并架构出一第一通孔,该摆动杆藉由该第一通孔套接于该滑动槽以及该第二轴,且该圆环以及该凸缘皆以该第二轴的轴心为旋转轴心;
其中,该圆环内具有一空隙,位于该圆环、该凸缘、该滑动槽以及该第二轴之间,当该凸缘朝该空隙旋转而未碰触该滑动槽前,仅该摆动杆摆动,该第一轴不转动,而若该第一轴朝上述同方向转动时,该滑动槽已抵触该凸缘,会直接带动该摆动杆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固定元件,设置于该第一通孔与该插销之间,用以顶住该插销,避免该第一通孔过大而造成该插销脱落失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可设置于一马桶水箱的冲水系统中,其中该摆动杆经由一链条连接一出水口活塞。
CN 200620116140 2006-05-18 2006-05-18 摆动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823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6140 CN200958239Y (zh) 2006-05-18 2006-05-18 摆动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6140 CN200958239Y (zh) 2006-05-18 2006-05-18 摆动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8239Y true CN200958239Y (zh) 2007-10-10

Family

ID=3878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61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8239Y (zh) 2006-05-18 2006-05-18 摆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823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8893A (zh) * 2010-06-07 2011-12-07 李宝誉 马桶节水可调控装置
JP2019167752A (ja) * 2018-03-23 2019-10-03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8893A (zh) * 2010-06-07 2011-12-07 李宝誉 马桶节水可调控装置
JP2019167752A (ja) * 2018-03-23 2019-10-03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JP7056292B2 (ja) 2018-03-23 2022-04-19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7189A (zh) 卫生清洗装置
CN1769575A (zh) 洗衣机
CN200958239Y (zh) 摆动控制装置
JP2993913B2 (ja) 洗濯機の動力装置
JP2017513665A (ja) 清掃用具
CN1957146A (zh) 被动排放并且节水的抽水马桶
CN206923547U (zh) 一种基于led灯的可移动式杀虫装置
CN203924276U (zh) 感应手动两用水箱排水阀
CN2760726Y (zh) 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磁性开关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06815466U (zh) 一种马桶冲水控制装置
CN102670118A (zh) 新型马桶
CN204765384U (zh) 残疾人用新型马桶
CN203213258U (zh) 一种可折叠嵌入式马桶
KR20130038123A (ko) 좌변기의 좌대 개폐장치
CN2604470Y (zh) 一种家用自动冲水马桶
CN113086884A (zh) 电动升降机构及应用该电动升降机构的电子坐便器
CN200966601Y (zh) 具有防呆设计的转动控制机构及其应用该机构的冲水马桶
CN201128938Y (zh) 马桶水箱的自动复位扳手机构
CN204059520U (zh) 马桶
CN109083240A (zh) 一种马桶堵塞疏通装置
CN205100325U (zh) 一种马桶盖板控制排水装置
CN211080453U (zh) 一种线控提拉结构及排水阀
CN211796161U (zh) 免手触马桶盖
JP2015190248A (ja) 操作装置
CN200984135Y (zh) 坐便器自动翻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