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0480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0480Y
CN200950480Y CN 200620059951 CN200620059951U CN200950480Y CN 200950480 Y CN200950480 Y CN 200950480Y CN 200620059951 CN200620059951 CN 200620059951 CN 200620059951 U CN200620059951 U CN 200620059951U CN 200950480 Y CN200950480 Y CN 2009504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elastomer
arm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99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599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04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04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04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该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弹性体,其中导电端子又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组成,且弹性体设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设有可收容所述弹簧体的收容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都设有开叉口,而弹性体夹设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并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交叉设有可容置所述弹性体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可分别抵靠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交叉处,这样弹性体可很好的容设并压缩接触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可有效防止弹性体发生弹性疲乏,有利于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稳定的电性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移动通讯中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及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借助该导电端子可使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一般这种电连接器称为POGO PIN连接器,即弹簧连接器或探针连接器。之所以这种电连接器称为弹簧连接器或探针连接器,是因为这种电连接器主要是由绝缘本体,弹簧体及两针状端子组成,且弹簧体压设在该两针状端子之间,及每个针状端子都相对凸设有一可插接在弹簧体的弹簧圈内的导接部,且紧邻该导接部每一针状端子还设有一直径比弹簧体的弹簧圈的直径大的连接部,这样就可以把弹簧体固持在两针状端子之间。但是这种方式将弹簧体固持在两针状端子之间很容易使弹簧体产生弹性疲乏,因为弹簧体两端的弹簧圈与比该弹簧圈的直径大的针状端子的连接部压缩接触,长期这样压缩接触,可使弹簧体的两端的弹簧圈渐渐向外扩张,进而使弹簧体产生弹性疲乏,从而影响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稳定的电性接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很好弹性并使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该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弹性体,其中导电端子又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组成,且弹性体设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设有可收容所述弹簧体的收容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都设有开叉口,而弹性体夹设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并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交叉设有可容置所述弹性体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可分别抵靠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交叉处,这样弹性体可很好的容设并压缩接触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可有效防止弹性体发生弹性疲乏,有利于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稳定的电性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单独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弹性体接合的单独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导电端子的单独视图;
图8为图6所示导电端子的第二端子的单独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用于移动通讯产品(图未示)中,并可使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包括绝缘本体20及容置于该绝缘本体2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0与弹性体40(本实例为两个,当然也可为多个),且弹性体40设于导电端子30之间。
绝缘本体20呈纵长形,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贯穿的端子收容孔21(本实施例为两个端子收容孔,也可为多个端子收容孔)。所述端子收容孔21呈十字形,该端子收容孔21的开口上窄下宽,且该端子收容孔21的四侧的孔壁22呈倾斜状,并该孔壁22呈平面状结构(当然也可为曲面结构),在端子收容孔21的孔壁22的底端一体延伸设有定位块23。在所述两端子收容孔21之间还开设有一开槽24,该开槽24可对接其它电子组件(图未示)。
导电端子30及弹性体40收容于绝缘本体20的端子收容孔21内,且绝缘本体20的定位块23可固定所述导电端子30。导电端子30由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组成,且弹性体40设于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之间,且绝缘本体20的孔壁22为平面倾斜状,可抵靠在所述弹性体40的四周,进入可防止弹性体40向外扩展,因而可有效防止弹性体40变形。所述第一端子31包括主体部311及由该主体部311开叉形成的第一臂312及第二臂313,且主体部311位于该第一臂312与第二臂313之间,并在第一臂312与第二臂312的交叉处设有第一开叉口314,该第一开叉口314位于所述主体部311的下侧。所述第二端子32与第一端子31相互垂直,包括基部321及由该基部321开叉形成的第一弹臂322及第二弹臂323,且该基部321的端部相两侧延伸设有第一导接部324及第二导接部325,该第一导接部324及第二导接部325由基部321弯折成90度。所述第一导接部324之间设有一通槽3241,而第二导接部325是由该通槽3241部分向与所述第一导接部324相反方向形成的,该第一导接部324及第二导接部325可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固定焊接在电路板上(图未示),并在其表面上设有可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料(图未示)。所述第一弹臂322与第二弹臂323相互不平行,且端部成锐角,并在第一弹臂322与第二弹臂323的交叉处设有第二交叉口326,该第二开叉口326位于所述基部321的上侧。所述第一弹臂322的侧端部设有两第一接触部3221,并在该两第一接触部3221之间凹设有一凹陷部3222,所述第二弹臂323的侧端部也设有一第二接触部3231,如将所述第一弹臂322与第二弹臂323向彼此相对方向挤压,所述第二接触部3231可刚好容设在所述凹陷部3222内。所述第二端子32的两弹臂322、323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子31的第一臂312与第二臂313之间,即所述第一接触部3221及第二接触部3231可分别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子31的主体部311的两侧面,以将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固定在一起。当将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固定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端子31的第一臂312及第二臂313与第二端子32的第一弹臂322及第二弹臂323之间围设有一收容空间33,所述弹性体40收容其中,且该收容空间33的纵向长度比所述弹性体40的纵向长度要短。
安装时,可先从绝缘本体10的端子收容孔21底端的纵向方向的将该第二端子32放入端子收容孔21内,并使第二端子32固定在端子收容孔21内,再将弹性体40从端子收容孔21的上端放入端子收容孔21内,并使该弹性体40抵靠在端子收容孔21的孔壁22上,且该弹性体40的下端与第二端子32基部321上侧的第二开叉口326相接触,最后从端子收容孔21上端的横向方向将第一端子31放入端子收容孔21内,并使第二端子32的第一接触部3221及第二接触部3231分别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子31的主体部311的两侧面,同时使绝缘本体20的定位块23将该第一端子31固定在端子收容孔21内,再适当向下按压第一端子31,使弹性体40可压缩收容于该收容空间33内且使弹性体40的上端正好与第一端子31的主体部311下侧的第一开叉口314相接触,这样就可以将导电端子30及弹性体40收容并固定在绝缘本体20的端子收容孔21内。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都设有开叉口,而弹性体夹设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并在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交叉设有可容置所述弹性体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可分别抵靠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交叉处,这样弹性体可很好的容设并压缩接触在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可有效防止弹性体发生弹性疲乏,有利于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稳定的电性接触。

Claims (14)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该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弹性体,其中导电端子又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组成,且弹性体设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设有可收容所述弹簧体的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纵向长度比所述弹性体的纵向长度要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及由该主体部开叉形成的第一臂及第二臂,而第二端子包括基部及由该基部开叉形成的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所述主体部下侧相接触,而该弹性体的下端与所述基部上侧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由所述第一臂及第二臂与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围设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弹臂压设在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相互不平行,其端部成锐角。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基部延伸设有导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由基部弯折成90度形成,并可焊接在电路板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上设有焊料。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的端部都设有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面相接触的接触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悬空夹持在所述第二端子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固定所述导电端子的定位块。
CN 200620059951 2006-06-06 2006-06-06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04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9951 CN200950480Y (zh) 2006-06-06 2006-06-0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9951 CN200950480Y (zh) 2006-06-06 2006-06-0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0480Y true CN200950480Y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9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9951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0480Y (zh) 2006-06-06 2006-06-0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048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343A (zh) * 2018-11-30 2019-09-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343A (zh) * 2018-11-30 2019-09-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
CN110212343B (zh) * 2018-11-30 2020-12-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79655Y (zh) 电连接器
CN2833960Y (zh) 电连接器
CN201097405Y (zh) 电连接器
CN108110455A (zh) 电连接器
CN200950480Y (zh) 电连接器
CN2833956Y (zh) 电连接器
CN100355152C (zh) 电连接器
CN2641846Y (zh) 导电片及使用这种导电片的电连接器
CN2833957Y (zh) 电连接器
CN205211988U (zh) 弹簧夹和电连接器
CN2927378Y (zh) 电连接器
CN201091041Y (zh) 电连接器
CN200972934Y (zh) 电连接器
CN2833958Y (zh) 电连接器
CN200990436Y (zh) 电连接器
CN201004494Y (zh) 电连接器
CN2842814Y (zh) 电连接器
CN2927369Y (zh) 电连接器
CN2785183Y (zh) 电连接器
CN200972906Y (zh) 电连接器
CN2904334Y (zh) 电连接器
CN2927366Y (zh) 电连接器
CN2847569Y (zh) 电连接器
CN2862386Y (zh) 电连接器
CN2862384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