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0414Y - 多向按键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多向按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0414Y
CN200950414Y CN 200620132986 CN200620132986U CN200950414Y CN 200950414 Y CN200950414 Y CN 200950414Y CN 200620132986 CN200620132986 CN 200620132986 CN 200620132986 U CN200620132986 U CN 200620132986U CN 200950414 Y CN200950414 Y CN 20095041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directional key
stop section
keying body
containing hole
restri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29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聪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Inventec Multimedia and Teleco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329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041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041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041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按键机构,是设于电子产品壳体上,该电子产品内具有多个触压式开关组,该多向按键机构包括与该触压式开关组对应形成于该电子产品壳体的主容置孔,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主容置孔且呈盖状的按键本体。依选择按压该按键本体时,可触动对应的开关组而产生电性连接者,其特征在于,该多向按键结构包括形成于该主容置孔的孔壁的第一挡止部、形成于该按键本体的侧壁的第一被挡止部、以及形成于该第一被挡止部顶面的多个支撑部,从而由按压该按键本体时,通过主容置孔的第一挡止部挡接并支撑该第一被挡止部顶面的支撑部,可消除该多向按键机构的误操作。

Description

多向按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按键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壳体中的多向按键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品多功能需求急遽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升之下,为了强调结合人性,并朝向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向发展,这些电子产品的设计无不以科技结合人性作为主要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各种类型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日益走向轻薄化、迷你化,为使电子产品进一步缩小空间,许多电子产品仅使用一个按键进行所有功能的操控,使电子产品在小型化的同时保持功能的优越性。
目前现有的诸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MP3随身听等电子产品大部分都使用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而该多功能或多方向不外乎包括上、下两方向或者上、下、左、右四方向以控制该电子产品的显示画面上所提供的功能选择或调整。而常见现有的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机构是如于一个电子产品装置中具有多个导电片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是设置一具有对应各该导电片的多个凸钮的橡胶垫层,而该凸钮内侧是形成有一可容纳导电体的容置室,所述导电体可经由接触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而形成电性连接;而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是设置于该橡胶垫层之上,操作时,按压该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使其向下压迫该凸钮,进而使该凸钮变形带动该导电体向下并与该导电片接触形成电性连接,以传达使用者操作该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所欲选择输入的指令、信息等功能。
但是,该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为使结构简单且制造容易,大部分皆为一体成形,而当应用于该橡胶垫层为导电的方式时,该按键位于同一平面上,于按压某键时易使其它相邻的按键连动,而导致输入错误的指令或信息。而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日益走向轻薄化、迷你化,故除了功能性整合于一按键之外,该多功能或多方向按键本身尺寸亦日趋于微小化,因此,前述按键连动导致输入错误的指令或信息的问题更易于发生。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多向按键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实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按键误操作的多向按键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精确控制的多向按键机构。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可节省所需零件的多向按键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按键机构。该多向按键机构是设于电子产品壳体上,该电子产品内具有多个触压式开关组,该多向按键机构包括与该触压式开关组对应形成于该电子产品壳体的主容置孔,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主容置孔且呈盖状的按键本体。依选择按压该按键本体时,可触动对应的开关组产生电性连接者,其特征在该多向按键机构还包括:形成于该主容置孔的孔壁的第一挡止部、以及形成于该按键本体的侧壁的第一被挡止部,通过主容置孔的该第一挡止部挡接并支撑该按键本体的第一被挡止部,可消除该多向按验机构的误操作。
前述的多向按键机构中,该按键本体还包括形成于该按键本体的副容置孔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副容置孔且呈盖状的副键本体,按压该副键本体时,可触动对应的开关组而产生电性连接。
该副容置孔的孔壁是形成有第二挡止部。该副键本体的侧壁形成有凸缘的第二被挡止部,于按压该副键本体时,以通过副容置孔的第二档止部挡接该副键本体的第二被挡止部。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多向按键机构,利用多向按键机构本身的第一挡止部与第一被挡止部于按压操作时形成一旋转支点,且无须使用额外的构件即可防止因按键误操作而导致输入错误的指令或信息,因此可解决现有技术易于造成按键误操作、及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以提升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多向按键机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结构简单且皆为一体成形,故,仅需使用一个多向按键机构即可无需使用额外的构件下精确地输入指令或信息,以节省所需零件个数便于物料的管理,更提升成本效益。
由此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以便提供防止按键误操作、可精确控制以及节省所需零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未按压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按压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4为无支撑部的按压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及图4的操作原理简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未按压状态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电子产品壳体
10主容置孔
101第一限制部
103第二限制部
105第一挡止部
2触压式开关组
20电路板
201导电片
21橡胶垫
210凸钮
210a容置室
210b导电体
3按键本体
31第一被挡止部
33支撑部
35第一触动件
35’欲触动件
35”邻近的触动件
37导引部
39副容置孔
391第三限制部
393第四限制部
395第二挡止部
5副键本体
51第二被挡止部
53第二触动件
A,B触动起始基线
A’,B’触动终点基线
A1,b1欲触动始点
A2,b2邻近的触动始点
A1’,b1’欲触动终点
A2’,b2’邻近的触动终点
F行程终点基线
M行程起始基线
N承接基线
P,p1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作用。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多向按键结构,于下列实施例中为例证说明。以下图式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例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向按键机构是设于电子产品壳体1上,该电子产品内具有多个触压式开关组2,该多向按键机构包括与该触压式开关组2对应形成于该电子产品壳体1的主容置孔10,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主容置孔10且呈盖状的按键本体3。依选择按压该按键本体3时,可触动对应的该触压式开关组2而产生电性连接者,其特征在该多向按键机构包括:形成于该主容置孔10的孔壁的第一挡止部105、以及形成于该按键本体3的侧壁的第一被挡止部31。
该电子产品壳体1是可为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行动电话或其它具有多方向按键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壳体,由于此类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其它构造与按键作用原理俱为现有且均可为适用对象,其结构并未改变,故为简化起见,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结构更为清晰易懂,乃于图标中仅显示出与本实用新型直接关联的结构,其余部分则予以略除。
该主容置孔10是贯穿形成于该电子产品壳体1,其外开口敞开于该电子产品壳体1,用以收容该按键本体3,其内开口涵盖连通于该触压式开关组2,且于该二开口间的侧壁形成用以抵挡该第一被挡止部31的第一挡止部105,以防止该按键本体3自该电子产品壳体1脱落。
该主容置孔10是包括自外开口环绕该按键本体3并向该触压式开关组2方向延伸的第一限制部101,用以限制该按键本体3于该第一限制部101的空间中运动,以及自该第一限制部101末端向该触压式开关组2方向延伸至内开口并环绕该第一被挡止部31的第二限制部103,用以限制该第一被挡止部31于该第二限制部103的空间中运动。
该第一限制部101与该第二限制部103为一不等径的连通孔,而该第一限制部101的直径是小于该第二限制部103的直径,且该第一限制部101的直径是略大于该按键本体3的直径,该第二限制部103的直径是略大于该第一被挡止部31的直径,以使该按键本体3及该第一被挡止部31容置并限制于该连通孔中,并使该按键本体3的外侧顶面外露于该主容置孔10。而该第一限制部101与该第二限制部103的段差平面是形成第一挡止部105,该第一挡止部105是与该第一被挡止部31的顶面成平行。
该触压式开关组2是包括设置于该电路板20上的多个成对的导电片201、以及对应所述成对的导电片201并设置于橡胶垫21上的多个凸钮210,该凸钮210为具弹性的锥形柱,该锥形柱外侧顶面是可供触动的平面,使得该凸钮210可于施力触动时产生变形,未施力时可随即恢复原形并可承受一定的力量,而该凸钮210内侧是形成有一容置室210a,且于该容置室210a的顶面是设有用以对应该电路板20上成对的导电片201的导电体210b,以由施力触动该凸钮210产生向下变形,并带动该导电体210b向相对应的该成对的导电片201移动并接触,使该成对的导电片201形成电性导通进而产生信号。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是可应用于上述的触动结构,由于此类触动结构的构造与作用原理俱为现有且均可为适用对象,其结构并未改变,故未简化起见,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结构更为清晰易懂,乃于图标中仅显示出与本实用新型直接关联的结构,其余部分则予以略除。
该按键本体3是包括该按键本体3侧壁形成有第一被挡止部31,及自该按键本体3内部顶面设有多个用以触压该凸钮210的第一触动件35。
该按键本体3是大致呈ㄇ型的盖状元件,且该按键本体3可为圆形、方形其中的一者,本实施例是以圆形为例进行说明。而该按键本体3外侧顶面的特定位置上是具有多个导引部37,各该导引部37是提供各该电子产品中所欲操作的指令或功能的导引标记,且该导引部37是可为凸点、凹穴或其它应用于多向、多功能按键机构上可供使用者辨识且易于操作的适当导引标记,本实施例主要以四个凸点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局限于此。
较佳地,该第一被挡止部31为环绕该按键本体3外侧下缘的全周凸缘,该凸缘的顶面是形成有多个支撑部33用以与该第一挡止部105接触并支撑,该支撑部33是等分分布地介于各该二导引部37中间,本实施例是以设置四个支撑部33为例进行说明。该支撑部33可为例如柱体,较佳地为顶端具有球面的柱体。
但应注意的是,该支撑部33的设置数量是对应该导引部37的数量而设置者,虽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支撑部33及四个导引部37,但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知,该支撑部33与该导引部37的设置数量并非以此为限。
该第一触动件35可为例如一柱体,且该柱体末端是形成一平面用以与该凸钮210顶面接触。较佳地,该按键本体3、第一被挡止部31、支撑部33、第一触动件35为一体成形者。
由上述可知,由该凸钮210向上支撑该第一触动件35的力量,及该第一挡止部105向下抵挡该支撑部33的力量,使得该按键本体3于静止状态时(即未施力时)处于平衡的状态。
如图3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时,可先稍施力于任一该导引部37,使得该按键本体3向该施力方向倾动,同时,该二支撑部33顶端与第一限制部101及该第二限制部103所形成的第一挡止部105接触形成一支点,并以该支点为一旋转轴中心,故,当施力持续向下时,使得该按键本体3产生旋转并带动该第一触动件35触动该凸钮210,此时,该凸钮210受到该第一触动件35的压迫产生向下变形,并带动该容置室210a顶面的导电体210b向该电路板20上相对应的成对的导电片201接触,进而产生信号传达。
由前述及附图的表现,可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撑部形成一距离施力点较近的旋转中心进行操作,相比于现有无支撑部的设计是以第一被挡止部的一侧边为旋转轴中心进行操作(如图4所示)。而差异之处,以下将详加说明其操作原理并以简化的示意图使得更加清晰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其作用。
请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于未施力状态时位于行程起始基线M上的触动起始基线A,及位于该触动起始基线A上的欲触动件35’与邻近的触动件35”对应的欲触动始点a1与邻近的触动始点a2,当施力于该多向按键机构时,该触动起始基线A将以支撑部33顶端与承接基线N(前述的第一挡止部105)的接触点p为一旋转中心,并旋转至触动终点基线A’,及位于该行程终点基线F上的欲触动终点a1’与邻近的触动终点a2’。
该现有无支撑部的多向按键机构于未施力状态时,位于行程起始基线M上的触动起始基线B,及位于该触动起始基线B上的欲触动件35’与邻近的触动件35”对应的欲触动始点b1与邻近的触动始点b2,当施力于该现有的多向按键机构时,该触动起始基线B将以接触点p1(即段差平面处)为一旋转中心,并旋转至触动终点基线B’,及位于该行程终点基线F上的欲触动终点b1’与邻近的触动终点b2’。
由上述的说明及该图式即可显示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多向按键机构于操作完成时,该邻近的触动件35”向下移动的距离a2-a2’与b2-b2’间的差异,即该距离b2-b2’明显的大于该距离a2-a2’,使得该邻近的触动件35”因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而触动该相对应的凸钮向该电路板方向移动,导致该导电体与该开关过近产生错误的信号,故,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结构可防止该邻近的触动件因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而导致误操作的情形发生。
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对于单一电子产品仅需使用一个多向按键机构即可无需使用额外的构件下精确地输入指令或信息,以节省所需零件个数便于物料的管理,更提升成本效益,且该按键本体、第一被挡止部、支撑部、第一触动件是可为一体成形者,因此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相对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
第二实施例
如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是以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向按键机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该按键本体3还包括形成于该按键本体3的副容置孔39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副容置孔39且呈盖状的副键本体5。
该副键本体5是包括自该副键本体5侧壁形成有第二被挡止部51及自该副键本体5内部顶面设有多个用以触压该凸钮210的第二触动件53。
该副键本体5是大致呈ㄇ型的盖状元件,且该副键本体5可为圆形、方形其中的一者,本实施例是以圆形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二被挡止部51为环绕该中心键本体5外侧下缘的全周凸缘。
该第二触动件53可为一柱体,且该柱体末端是形成一平面用以与该凸钮210顶面接触。较佳地,该副键本体5、第二被挡止部51、第二触动件53为一体成形者。
该副容置孔39是贯穿形成于该按键本体3,其外开口敞开于该按键本体3,用以收容该副键本体5,其内开口涵盖连通于该触压式开关组2,且于该二开口间的侧壁形成用以抵档该第二被挡止部51的第二挡止部395。
该副容置孔39是包括自外开口环绕该副键本体5并向该触压式开关组2方向延伸的第三限制部391及自该第三限制部391末端向该触压式开关组2方向延伸至内开口并环绕该第二被挡止部51的第四限制部393。
该第三限制部391与该第四限制部393为一不等径的连通孔,而该第三限制部391的直径是小于该第四限制部393的直径,且该第三限制部391的直径是略大于该副键本体5的直径,该第四限制部393的直径是略大于该第二被档止部51的直径,以使该副键本体5及该第二被挡止部51容置并限制于该连通孔中,并使该副键本体5之外侧顶面外露于该副容置孔39。而该第三限制部391与该第四限制部393的段差平面是形成一个第二档止部395,该第二档止部395是与该第二档止部51的顶面成平行并略微接触并支撑。
由上述可知,由该凸钮210向上支撑该第二触动件53的力量,及该第二挡止部395向下抵挡该第二被挡止部51的力量,使得该副键本体5于静止状态时(即未施力时)处于平衡的状态。
由此可知,应用本实施例的多向按键机构,可于有限空间中提供更多向及多功能的作用,由此不但使多向按键机构功能性增加更节省物料成本,亦有助于产品轻薄短小化。
同时,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仍可有其它变化,而非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例如,第一实施例中亦可将该支撑部33设于相应的该第一挡止部105上。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视实际需要加以变化,且前述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彼此配合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按键机构兼具安装便利简单、使用零件少、以及物料成本低廉的特性,因此具备有高度产业利用性。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用以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作用,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于上述的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多向按键机构,是设于电子产品壳体上,该电子产品内具有多个触压式开关组,该多向按键机构包括与该触压式开关组对应形成于该电子产品壳体的主容置孔、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主容置孔且呈盖状的按键本体;依选择按压该按键本体时,可触动对应的开关组而产生电性连接者,其特征在于该多向按键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该主容置孔的孔璧的第一挡止部;以及
形成于该按键本体的侧壁的第一被挡止部,从而在按压该按键本体时,通过主容置孔的第一挡止部挡接并支撑该按键本体的第一被挡止部,可消除该多向按键机构的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主容置孔包括由一第一限制部与一第二限制部所形成的段差孔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按键本体外侧顶面的特定位置上具有多个导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第一被挡止部为形成于该按键本体侧壁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凸缘的顶面形成有多个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支撑部为顶端具有球面的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按键本体还包括形成于该按键本体的副容置孔、及以可倾动方式收容于该副容置孔且呈盖状的副键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副容置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二挡止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副容置孔包括由一第三限制部与一第四限制部所形成的段差孔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向按键机构,其中,该副键本体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被挡止部。
CN 200620132986 2006-09-14 2006-09-14 多向按键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041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2986 CN200950414Y (zh) 2006-09-14 2006-09-14 多向按键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2986 CN200950414Y (zh) 2006-09-14 2006-09-14 多向按键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0414Y true CN200950414Y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9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29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0414Y (zh) 2006-09-14 2006-09-14 多向按键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041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6810A (zh) * 2012-05-21 2014-03-19 潘建全 多向键按压触发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6810A (zh) * 2012-05-21 2014-03-19 潘建全 多向键按压触发结构
CN103646810B (zh) * 2012-05-21 2016-06-01 潘建全 多向键按压触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6427B2 (ja) 垂直移動に対する平面平行移動応答性を有するレベリングタッチサーフェス
CN203644607U (zh) 薄型按键结构
CN1487766B (zh) 输入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818840A (zh) 显示激励器
CN1750199A (zh) 按钮结构、携带式电子装置
WO2005076117A1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式入力装置
KR100763454B1 (ko) 림 선택 기능을 가지는 로테이터
CN1667769A (zh) 两段动作开关
JPWO2007138982A1 (ja) 入力装置
US8125355B2 (en) Qwerty-keyboar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200471040Y1 (ko) 휴대식 전기기구
CN200950414Y (zh) 多向按键机构
TWI298507B (zh)
CN102694885A (zh) 一种便携电子装置及其按键变换方法
CN1881497A (zh) 电子设备
CN1274128C (zh) 电子设备用的信息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930136Y (zh) 手机的复合按键装置
JP4383683B2 (ja) 入力装置
CN1199500C (zh) 包括有一个形成控制按钮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JP4977538B2 (ja) 表示付き4方向ロッカー・スイッチ
JP5505303B2 (ja) 複合スイッ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機器
CN103325604A (zh)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CN219091057U (zh) 一种按键以及游戏手柄
CN2874616Y (zh) 电脑切换器
CN2783668Y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