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3792Y - 气密型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气密型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3792Y
CN200943792Y CN 200620107150 CN200620107150U CN200943792Y CN 200943792 Y CN200943792 Y CN 200943792Y CN 200620107150 CN200620107150 CN 200620107150 CN 200620107150 U CN200620107150 U CN 200620107150U CN 200943792 Y CN200943792 Y CN 2009437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eal ring
spring
valve stem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071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金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Hung Ping
Peng Caifang
Original Assignee
Cao Yab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Yabo filed Critical Cao Yabo
Priority to CN 2006201071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379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37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37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气密型快速接头,其在原有固定接头、动接头、连接机构和动阀杆、定阀杆、活动套以及密封圈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即在固定接头的内壁上设计有直筒状止口,动阀杆的头部表面开有环形凹槽,第一密封圈嵌设在该环形凹槽内;而活动套的端口设置成直筒状缩口部,定阀杆的头部则采用活塞状结构,并在该定阀杆的头部表面设计有可容纳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槽,且在第一、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一、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直筒状止口、直筒状缩口部的内壁相紧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采用活塞密封结构,利用密封圈在凹槽(密封槽)内的外涨,使其与固定接头的直筒状止口内壁(动接头的直筒状缩口部内壁)之间紧密配合,从而使接头在分离密封状态下,密封性能更好,使用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气密型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接头,具体指一种带有阀组件而使第一管路末端与第二管路末端之间形成密封连通且可松脱的气密封型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管路与管路的连接通常靠接头来实现,如分体式空调中,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制冷剂管道就需要通过快速接头进行安装连接,该快速接头一般包括母接头、公接头和将二者相连成一体的连接机构,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733234Y就披露了这样一种接头,在该母接头内依次安装有活动套、中心轴和套在中心轴上的弹簧以及位于中心轴头部的阀芯,在弹簧自然状态下,阀芯上的密封环与活动套端部的扩口处相紧触而使母接头处于密封状态。同样,公接头内安装有阀杆、位于阀杆头部的堵塞和套在阀杆之上的弹簧,在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公接头的堵塞与母接头的阀芯相正对,而堵塞上的密封环与公接头端部的密封斜面相密封配合而使公接头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使母、公接头拉向一起,活动套内缩,使母接头内的阀组件打开,同时母接头内的阀芯与公接头内的堵塞相抵触,并推动堵塞内缩,而使公接头打开,从而达到两管相连通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阀芯、堵塞上的密封环与其相对应的扩口、斜面处均采用面密封结构,而这种结构密封性能差,容易出现管内流体泄漏的现象。其次,在公接头的阀杆上还套有与弹簧一端相紧触的抵挡件,虽然该抵挡件能对阀杆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但由于其与阀杆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容易使阀杆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影响堵塞与斜面间的密封。再者,现有的连接机构通常采用扳手机构,但该扳手机构操作起来较为吃力,还不能完全实现快速、轻便连接的目的。另外,母接头和公接头中,阀杆尾部定位一般通过在接头外表面加工向内凹限的凸圈或在内壁设有台阶来限位,但这样会明显地缩小管路内径,增加流体阻力、妨碍流体的流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使用更加可靠的气密型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气密型快速接头包括固定接头、动接头和将二者相连成一体的连接机构,其中,在固定接头内安装有动阀杆、设置在动阀杆上的第一密封圈和使该动阀杆的头部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第一弹簧;同时在所述的动接头内安装有与上述动阀杆相对应的、带有第二密封圈的定阀杆,并在该定阀杆之外还套有与所述的固定接头相配合的活动套和使该活动套始终具有外露于该动接头之外趋势的第二弹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接头的内壁上设计有直筒状止口,所述动阀杆的头部表面则开有环形凹槽,上述第一密封圈嵌设在该环形凹槽内;而所述活动套的端口设置成直筒状缩口部,所述定阀杆的头部则采用活塞状结构,并在该定阀杆的头部表面设计有可容纳上述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槽,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直筒状止口、直筒状缩口部的内壁相紧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阀杆上设计有与其成一体件并与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相抵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径与上述固定接头的内壁相匹配,而在其周边则依次开设有导流缺口,这样使动阀杆头部与直筒状止口之间密封性更好。
非常实用的是,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动阀杆的尾部还可以套有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抵的限位环,在该限位环的周边也依次设有多个导流口,且该限位环的外侧与卡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壁上的第一弹性挡圈相抵触。
同时,所述定阀杆的尾部也可以一体固定有带导流槽的定位圈,该定位圈的两侧则分别与嵌设在所述动接头内壁上的第二弹性挡圈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机构可以包括摇臂、扳手和分别定位在所述固定接头、动接头上的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其中,摇臂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卡口,所述第一卡圈上设置供该卡口卡设的销柱,而所述摇臂的后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扳手的中部及摇臂柱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扳手的前端和所述摇臂柱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的第二卡圈相枢接。当然,该连接机构也可采用其它常规的连接结构。
有益的是,所述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外侧可以分别通过卡设在固定接头、动接头外壁上的第三弹性挡圈进行定位,以实现快速地装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采用活塞密封结构,利用密封圈在凹槽(密封槽)内的外涨,使其与固定接头的直筒状止口内壁(活动套的直筒状缩口部内壁)之间紧密配合,从而使阀组件在分离密封状态下,密封性能更好,使用更加安全。而将限位圈、定位圈分别与动阀杆、定阀杆制成一体件,这样易于加工,也便于装配,同时还能防止阀杆晃动而确保各阀杆头部可靠地进入对应的直筒状止口和缩口部内。再者,新增设的摇臂柱,可使扳手转动起来更加轻巧、方便。而利用于弹簧卡圈较大的内径,既可减小对流体的阻力,同时又具有加工、装拆方便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值得在现有管路连接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连接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固定接头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动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动接头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定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气密型快速接头包括固定接头1、动接头2和将二者相连成一体的连接机构3,固定接头1和动接头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阀组件4和第二阀组件5。其中,固定接头1为前后管径不等的铜质管,即其由管径较小的直管11和管径较大的主管12组成,在直管内端部设有直筒状止口13。第一阀组件4又包括动阀杆41、第一弹簧42和第一密封圈43,动阀杆位于直径较大的主管12内,在动阀杆的头部表面开有环形凹槽47,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上述第一密封圈43。所述第一弹簧42套在动阀杆41之外,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圈46和限位环44相抵,其中,限位圈46邻近于动阀杆41的头部,且其与动阀杆制成一体件,限位圈的外径与上述主管12内壁相匹配,在其周边依次开设有四个导流缺口48。而限位环44套在动阀杆的尾部,在该限位环44的周边也依次设有多个导流口,且限位环与卡设在固定接头内壁上的第一弹性挡圈45相抵触,以此来实现定位。当上述第一弹簧42在自然状态下,动阀杆41的头部及其第一密封圈43位于直筒状止口13内,请参见图2,使第一密封圈与直筒状止口内壁相紧触,而实现可靠密封。
上述动接头2也采用铜质管,在该动接头内安装有可沿其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动套6,该活动套6的端口设计成直筒状缩口部61,而与其后端部形成一个外台阶,该缩口部可插入固定接头的直管11内并与直筒状止口13端面相抵触。而动阀杆41的直管11可伸入动接头2内,与活动套6上的外台阶相抵触。所述的第二阀组件3包括位于活动套6内的定阀杆51、第二弹簧52和第二密封圈53,如图1和图5所示,定阀杆51的头部采用活塞状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在该定阀杆51的头部表面设计有可容纳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槽56,定阀杆51的尾部之外套有上述第二弹簧52,该第二弹簧52的一端与活动套6相抵,使活动套始终具有外露于动接头2之外的趋势,第二弹簧52的另一端则与定位圈54相抵触,在这里,定位圈54与定阀杆51也制成一体件,在其周边也设有导流槽57,而其两侧分别与嵌设在动接头内壁上的第二弹性挡圈55相抵触,从而达到固定定阀杆的目的。当第二弹簧52在自然状态下,定阀杆51头部及第二密封圈53均位于活动套的直筒状缩口部61内,使第二密封圈53与直筒状缩口部61内壁相紧密接触,请参见图5。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3采用扳手机构,即其包括摇臂31、扳手32和分别定位在固定接头、动接头上的第一卡圈34、第二卡圈35,其中,摇臂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卡口36,该卡口可卡设在位于第一卡圈上的销柱7外,摇臂的后端通过销轴8与扳手的中部及摇臂柱33的一端相铰接,而扳手32的前端和摇臂柱33的另一端则通过螺钉9枢接于第二卡圈上,使扳手前端和摇臂柱可绕该螺钉9相对于第二卡圈转动。在这里,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的定位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外侧的固定接头、动接头外壁上分别设有嵌槽,第三弹性挡圈37分别卡设在各自的嵌槽内,这样安装方便,且外形美观。
使用时,扳动扳手,扳手绕其前端螺钉转动,并通过卡口与销柱的配合,使动接头向固定接头侧移动,随之带动定阀杆向动阀杆侧移动,并推动动阀杆,压缩第一弹簧,同时固定接头的直管推动活动套,使活动套内缩,并压缩第二弹簧。结果使定阀杆头部远离活动套的缩口部,动阀杆的头部也脱离直筒状止口,此时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均处于打开状态,从而达到了快速连接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气密型快速接头,其包括固定接头(1)、动接头(2)和将二者相连成一体的连接机构(3),其中,在固定接头内安装有动阀杆(41)、设置在动阀杆上的第一密封圈(43)和使该动阀杆的头部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第一弹簧(42);同时在所述的动接头内安装有与上述动阀杆相对应的、带有第二密封圈的定阀杆(51),并在该定阀杆之外还套有与所述的固定接头相配合的活动套(6)和使该活动套始终具有外露于该动接头之外趋势的第二弹簧(5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接头的内壁上设计有直筒状止口(13),所述动阀杆的头部表面则开有环形凹槽(47),上述第一密封圈嵌设在该环形凹槽内;而所述活动套的端口设置成直筒状缩口部(61),所述定阀杆的头部则采用活塞状结构,并在该定阀杆的头部表面设计有可容纳上述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槽(56),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直筒状止口(13)、直筒状缩口部(61)的内壁相紧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杆上设计有与其成一体件并与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相抵的限位圈(46),所述限位圈的外径与上述固定接头的内壁相匹配,而在其周边则依次开设有导流缺口(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杆的尾部套有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抵的限位环(44),在该限位环的周边也依次设有多个导流口,且该限位环的外侧与卡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壁上的第一弹性挡圈(45)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杆的尾部一体固定有带导流槽的定位圈(54),该定位圈的两侧则分别与嵌设在所述动接头内壁上的第二弹性挡圈(55)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3)包括摇臂(31)、扳手(32)和分别定位在所述固定接头、动接头上的第一卡圈(34)、第二卡圈(35),其中,摇臂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卡口(36),所述第一卡圈上设置供该卡口卡设的销柱(7),而所述摇臂的后端通过销轴(8)与所述扳手的中部及摇臂柱(33)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扳手的前端和所述摇臂柱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的第二卡圈(35)相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外侧分别与卡设在固定接头、动接头外壁上的第三弹性挡圈(37)相紧触。
CN 200620107150 2006-08-29 2006-08-29 气密型快速接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379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7150 CN200943792Y (zh) 2006-08-29 2006-08-29 气密型快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07150 CN200943792Y (zh) 2006-08-29 2006-08-29 气密型快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3792Y true CN200943792Y (zh) 2007-09-05

Family

ID=3871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071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3792Y (zh) 2006-08-29 2006-08-29 气密型快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3792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955A (zh) * 2012-12-07 2013-03-27 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试验用快速接头
CN104677554A (zh) * 2013-11-27 2015-06-03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意外弹出的安全检漏装置
CN105484675A (zh) * 2016-01-21 2016-04-13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水多回路垂直连接终端
CN107850246A (zh) * 2015-06-05 2018-03-27 Gea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耦连设备
CN109253898A (zh) * 2018-11-23 2019-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化油样采集装置
CN109990154A (zh) * 2019-04-23 2019-07-09 苏州速易德工业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带滑动阀的快速接头
CN111867968A (zh) * 2018-03-08 2020-10-30 法孚填充及密封公司 用于流体回路的多流体填充适配器和方法
CN109990154B (zh) * 2019-04-23 2024-05-14 苏州速易德工业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带滑动阀的快速接头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955A (zh) * 2012-12-07 2013-03-27 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试验用快速接头
CN104677554A (zh) * 2013-11-27 2015-06-03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意外弹出的安全检漏装置
CN107850246A (zh) * 2015-06-05 2018-03-27 Gea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耦连设备
CN105484675A (zh) * 2016-01-21 2016-04-13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水多回路垂直连接终端
CN111867968A (zh) * 2018-03-08 2020-10-30 法孚填充及密封公司 用于流体回路的多流体填充适配器和方法
CN111867968B (zh) * 2018-03-08 2022-04-05 法孚填充及密封公司 用于流体回路的多流体填充适配器和方法
CN109253898A (zh) * 2018-11-23 2019-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化油样采集装置
CN109253898B (zh) * 2018-11-23 2023-11-2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化油样采集装置
CN109990154A (zh) * 2019-04-23 2019-07-09 苏州速易德工业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带滑动阀的快速接头
CN109990154B (zh) * 2019-04-23 2024-05-14 苏州速易德工业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带滑动阀的快速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3792Y (zh) 气密型快速接头
CN209557738U (zh) 一种防渗水的连体式承插焊仪表阀
CN201289259Y (zh) 快速接头
CN215172988U (zh) 节能型柔性卡箍式排水管安装结构
CN201373202Y (zh) 快插接头软管总成
CN200975577Y (zh) 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
CN204784886U (zh) 一种多功能阀
CN2856677Y (zh) 快速接头
CN2872040Y (zh) 一种用于连接塑料管或金属管的管接头
CN208753629U (zh) 一种通过弹性卡扣方便连接的快速接头装置
CN2380777Y (zh) 管件连接装置
CN2890558Y (zh) 一种挤压式管接头
CN219139965U (zh) 一种便捷拆装的阀门管件安装结构
CN2443218Y (zh) 挤压式管接头
CN216279402U (zh) 密封稳定气动薄膜低温铝角阀
CN201218380Y (zh) 一种卡套式连接弯头
CN209430922U (zh) 一种高温球阀
CN219673574U (zh) 一种密封性较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653268Y (zh) 低压管接头密封结构
CN216590488U (zh) 一种多通道流体管路用切换管道
CN215410411U (zh) 一种水龙头用三通
CN2632421Y (zh)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
CN219221291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电气阀门控制器
CN2564805Y (zh) 特种角阀
CN216976090U (zh) 一种双密封防撞击快换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 HONGPING; PATENTE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O JINHE; PATENTEE

Effective date: 200810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031

Address after: 1 Jiangjiang 35, lower Yangtze River, Yongjiang street,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zip code: 315020

Co-patentee after: Fu Haiping

Patentee after: Fu Hung Ping

Co-patentee after: Peng Caifang

Address before: 52, Siming West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zip code: 315151

Co-patentee before: Cao Yabo

Patentee before: Shore crane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