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2760B - 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2760B
CN1992760B CN 200510003386 CN200510003386A CN1992760B CN 1992760 B CN1992760 B CN 1992760B CN 200510003386 CN200510003386 CN 200510003386 CN 200510003386 A CN200510003386 A CN 200510003386A CN 1992760 B CN1992760 B CN 1992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device
client exchange
logon server
packag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33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2760A (zh
Inventor
赖振兴
姚茂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0033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92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992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2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讯系统,包含一登录服务器及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一公众网络(如:Internet)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又分别依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不同区域,连接到所属的电信网络。当二使用者欲远距离通讯时,发话者可在其客户端交换装置上输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的辨识码,使该登录服务器依该辨识码,搜寻出符合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依辨识码,在其所属的电信网络上搜寻并连接上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使发话者可透过公众网络及受话者的通讯装置所属区域的电信网络,直接与受话者的通讯装置相连接,而与受话者远距离通讯,藉以达到节省各电信网络间转接费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通讯系统,尤指一种通讯系统,其系藉由登录服务器及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所构成。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通讯系统,系包含有多个电信网络(如:公众交换电信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简称PSTN)、GSM及PHS……等),这些电信网络分别依各自不同的区域(如:地理区域(如:台湾地区、英国及埃及……等)、系统区域(如:GSM、PHS及PACS……等)或服务供货商……等)所建构而成,且各该电信网络又分别与其对应区域的通讯装置(如:室内电话、公共电话及行动电话……等)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得任一通讯装置可透过其电信网络,寻找并连接该电信网络上的另一通讯装置,令该通讯装置的使用者,可透过该电信网络,与该另一通讯装置的使用者远距离通讯。
又,通常在任二电信网络间,是分别透过一路由(Route)设备90(如图1所示)而相互连接在一起,使这些电信网络间不相同的通讯协议及架构,可藉由该路由设备90而相互传输,如此,任一电信网络上的通讯装置,即可透过其电信网络、路由设备90及另一电信网络,寻找并连接该另一电信网络上的另一通讯装置,使该通讯装置的使用者,可透过该电信网络、路由设备90与另一电信网络,与该另一通讯装置的使用者远距离通讯。另,各该电信网络包含至少一交换设备及其连外线路,且对应各该电信网络所在区域的所有通讯装置,分别透过该连外线路,而分别与该交换设备相连接在一起,使得任一通讯装置,可透过该交换设备,而连接至另一通讯装置。
但,在传统通讯系统中,当位于二相异区域(例如:台湾及埃及)的使用者欲进行远距离通讯时,其中一使用者的通讯装置必需先连接至当地的电信网络,再透过多个路由设备90,在各区域的电信网络中,逐一转接,直到转接至另一使用者的通讯装置所在的当地电信网络后,才得以连接到该另一使用者的通讯装置,造成因转接过程繁复,导致通话成本过高,且通讯品质亦不稳定的缺点,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通讯系统的设计,可透过当前因特网无远弗届且成本低廉的特性,有效节省通讯成本,实乃目前刻不容缓而亟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通讯系统在实际施用时所具有的诸多缺点,因此,发明人乃根据多年来的技术经验,及所累积的专业知识,针对上述问题,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通讯系统。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系统,该通讯系统由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及至少一登录服务器,分别透过一公众网络(如:Internet)相接在一起所构成,其中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尚分别依各自不同的区域,而分别与所属区域的电信网络(如:PSTN)相连接,如此,当任二区域的使用者欲远距离通讯时,发话者可在其客户端交换装置上输入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的一辨识码(如:电话识别码(PN)),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使该登录服务器依该辨识码,自其内所设的一注册数据库中,搜寻出符合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并将该辨识码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上,使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再依该辨识码,而在其所属的电信网络上搜寻并连接至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藉此,恰可令该发话者透过该公众网络及最符合该通讯装置所在区域的电信网络,而与该受话者远距离通讯,藉以达到节省各电信网络间转接费用的目的。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讯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该通讯系统所包含的一登录服务器的注册数据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通讯系统所包含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在连接一通讯装置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4是在该通讯系统中,二通讯装置透过客户端交换装置,而相互连接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5是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册程序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6是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销程序时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通讯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含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30及至少一个登录服务器40,其中该登录服务器40与一公众网络50(如:因特网(Internet))相连接,而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30亦与该公众网络50相连接,使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及该登录服务器40,可透过公众网络50相互传输数据,且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30尚分别依各自不同的区域(如:地理区域(如:台湾地区、英国及埃及…等)或系统区域(如:GSM、PHS及PACS…等)),而分别与所属区域的电信网络60(如:公众交换电信网络60(PSTN)、GSM及PHS……等)相连接,以搜寻并连接各电信网络60上的通讯装置70(如:室内电话)。如此,当任二区域的使用者欲远距离通讯时,使用者可在其客户端交换装置30上输入另一使用者的通讯装置70的一辨识码(如:电话识别码(Phone Number,简称PN)),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使该登录服务器40依该辨识码,搜寻出符合该通讯装置70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并将该辨识码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上,使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可再依该辨识码,而在其电信网络60上搜寻并连接该通讯装置70,藉此,恰可令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可透过该公众网络50及最符合该通讯装置70所在区域的电信网络60,而直接与该通讯装置70相连接,藉以达到节省各电信网络60间转接费用的目的。
又,再请参阅图1和2所示,该登录服务器40设有一注册数据库80,该登录服务器40的注册数据库80中,可供逐一储存有多个已注册的客户端交换装置30的信息,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30的信息分别由装置名称字段81、网络识别码字段82、电信识别码字段83及权限字段84…等信息字段所构成,用以储存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的装置名称、网络识别码、电信识别码及共享权限……等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当一使用者(或称发话者)欲与另一使用者(或称受话者),透过该通讯系统20远距离通讯时,发话者可在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以下简称近端装置30,如:Wireless PABX)上,输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70(以下简称受话装置70,如:室内电话)之电信识别码(如:电话号码(PhoneNumber,以下简称PN)),使得该近端装置30在连接该受话装置70时,请参阅图3所示,该通讯系统20包含下列步骤:
(101)该近端装置30依该电信识别码,产生一要求封包,并透过该公众网络50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
(102)当该登录服务器40取得该要求封包,并分析出该电信识别码后,即判断在其注册数据库80中,是否可搜寻出符合该电信识别码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以下简称远程装置30)的信息?若是,即依步骤(103)继续进行处理;否则,即产生一拒绝封包,并透过该公众网络50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令该近端装置30可依该拒绝封包,而直接透过这些电信网络60连接该受话装置70;然后,再结束;
(103)该登录服务器40分析该注册数据库80,以取得对应该远程装置30的权限字段84中所储存的数据;
(104)然后,该登录服务器40依该权限字段84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远程装置30是否为一共享模式?若是,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产生一共享封包,并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再依步骤(105)继续进行处理;否则,产生一代理封包,并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再依步骤(107)进行后续处理;
(105)当该近端装置30接收到该共享封包后,该近端装置30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直接透过该公众网络50,连接至该远程装置30,呈一联机状态;
(106)然后,该近端装置30再依该电信识别码,产生一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远程装置30,令该远程装置30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受话装置70,呈一联机状态,使该近端装置30透过该公众网络50,直接与该远程装置30相互连接;然后,再结束;
(107)当该近端装置30接收到该代理封包后,产生一确认封包,再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并与该登录服务器40间,呈一联机状态;
(108)当该登录服务器40接收到该确认封包后,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透过该公众网络50,直接与该远程装置30相互连接,呈一联机状态;
(109)然后,该登录服务器40再依该要求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远程装置30,令该远程装置30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受话装置70,呈一联机状态,使该近端装置30透过该公众网络50及登录服务器40,间接与该远程装置30相互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当发话者欲与受话者透过该通讯系统20远距离通讯时,发话者可在其通讯装置70(以下简称发话装置70)上,输入受话者的通讯装置70(以下简称受话装置70)的电信识别码(如:电话号码(PN)),使得该发话装置70在连接该受话装置70时,请参阅图4所示,该通讯系统20包含下列步骤:
(201)该发话装置70依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以下简称近端装置30)的电信识别码,在其电信网络60中,寻找并连接该近端装置30,呈一联机状态;
(202)然后,该发话装置70依该使用者所输入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控制封包,并透过该电信网络60,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
(203)当该近端装置30接收到该控制封包后,即依该控制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要求封包,并透过该公众网络50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
(204)当该登录服务器40取得该要求封包,并分析出该电信识别码后,即判断在其注册数据库80中,是否可搜寻出符合该电信识别码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以下简称远程装置30)的信息?若是,即依步骤(205)继续进行处理;否则,即产生一拒绝封包,并透过该公众网络50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使该近端装置30直接透过这些电信网络60连接该受话装置70,呈一联机状态,使该发话装置70透过该近端装置30,而间接与该受话装置70相互连接,然后,再结束;
(205)该登录服务器40分析该注册数据库80,以取得对应该远程装置30的权限字段84中所储存的数据;
(206)然后,该登录服务器40依该权限字段84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远程装置30是否为一共享模式?若是,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产生一共享封包,并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再依步骤(207)继续进行处理;否则,产生一代理封包,并传输到该近端装置30,再依步骤(209)进行后续处理;
(207)当该近端装置30接收到该共享封包后,该近端装置30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直接透过该公众网络50,连接至该远程装置30,呈一联机状态;
(208)然后,该近端装置30再依该电信识别码,产生一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远程装置30,令该远程装置30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受话装置70,呈一联机状态,使该发话装置70透过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该近端装置30、该公众网络50、该远程装置30及与该远程装置30对应的电信网络60,而与该受话装置70相互连接,呈一联机状态;然后,再结束;
(209)当该近端装置30接收到该代理封包后,产生一确认封包,再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并与该登录服务器40间,呈一联机状态;
(210)当该登录服务器40接收到该确认封包后,即依该远程装置30的网络识别码,透过该公众网络50,直接与该远程装置30相互连接,呈一联机状态;
(211)然后,该登录服务器40再依该要求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远程装置30,令该远程装置30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受话装置70,呈一联机状态,使该发话装置70透过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60、该近端装置30、该公众网络50、该登录服务器40、该远程装置30及与该远程装置30对应的电信网络60,而与该受话装置70相互连接,呈一联机状态。
再请参阅图1所示,当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30在与该登录服务器40相连接时,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40进行注册程序,请参阅图5所示,其包含下列步骤:
(301)任一客户端交换装置30透过该公众网络50,与该登录服务器40相连接;
(302)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依其装置名称、网络识别码、电信识别码及共享权限……等信息,产生一请求注册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
(303)当该登录服务器40接收到该请求注册封包后,即将这些信息记录在该注册数据库80中,以在该注册数据库80中新增客户端交换装置30的信息;
(304)该登录服务器40产生一确认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令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可依该确认封包,即与该登录服务器40间,保持一联机状态,再结束。
再请参阅图1所示,当各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停止与该登录服务器40相连接时,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40进行注销程序,请参阅图6所示,其包含下列步骤:
(401)首先,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透过该公众网络50,与该登录服务器40相连接;
(402)然后,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产生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40;
(403)当该登录服务器40接收到该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注册数据库80中对应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的信息;
(404)然后,该登录服务器40产生对应的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
(405)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接收到该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确认封包,以解除该客户端交换装置30与登录服务器40间的联机状态,再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讯系统,包括
一公众网络;
多个电信网络,可分别与所属区域的多个通讯装置相连接;
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与该公众网络相连接,且依各自不同的区域,分别与所属区域的电信网络相连接;及
一登录服务器,与该公众网络相连接,并内建有一注册数据库,用以储存这些与登录服务器相连接的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使该登录服务器可与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传输数据;
任二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互连接,其中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自该登录服务器中,取得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并藉以控制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其对应的电信网络,搜寻并连接一通讯装置,使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可透过该公众网络、该登录服务器及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与该通讯装置相连接;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在连接该通讯装置时,该通讯系统包含下列步骤:
该客户端交换装置依该通讯装置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要求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依该要求封包,分析出该电信识别码后,若其判断该注册数据库中,可搜寻出符合该电信识别码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时,即再分析该注册数据库,以取得对应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一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
当该登录服务器依该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为共享模式时,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产生一共享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共享封包后,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直接连接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
该客户端交换装置依该电信识别码,产生一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通讯装置,使该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直接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在连接该通讯装置时,若该登录服务器依该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并非共享模式时,即产生一代理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代理封包后,产生一确认封包,再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确认封包后,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连接;
该登录服务器再依该要求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通讯装置,使该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及登录服务器,间接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在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时,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册程序,其包含下列步骤: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依其装置名称、网络识别码、电信识别码及共享权限信息,产生一请求注册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注册封包后,即将这些信息记录在该注册数据库中,以在该注册数据库中新增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
该登录服务器产生一确认封包,并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令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依该确认封包,与该登录服务器间保持联机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停止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时,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销程序,其包含下列步骤: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产生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产生的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注册数据库中对应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
该登录服务器产生对应的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登录服务器产生的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确认封包,以解除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与登录服务器间的联机状态。
5.一种通讯系统,包括
一公众网络;
多个电信网络,可分别与所属区域的多个通讯装置相连接;
多个客户端交换装置,与该公众网络相连接,且依各自不同的区域,分别与所属区域的电信网络相连接;及
一登录服务器,与该公众网络相连接,并内建有一注册数据库,用以储存这些与登录服务器相连接的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使该登录服务器可与这些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传输数据;
任二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互连接,其中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自该登录服务器中,取得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并藉以控制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其对应的电信网络,搜寻并连接一通讯装置,使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可透过该公众网络、该登录服务器及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与该通讯装置相连接;
当另一通讯装置透过该客户端交换装置,连接该通讯装置时,该通讯系统包含下列步骤:
该另一通讯装置依该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电信识别码,在其电信网络中,寻找并连接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该另一通讯装置依该通讯装置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控制封包,并透过该电信网络,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控制封包后,即依该控制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要求封包,并透过该公众网络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取得该要求封包,并分析出该电信识别码后,若该登录服务器判断在其注册数据库中,可搜寻出符合该电信识别码所在区域的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时,该登录服务器即分析该注册数据库,以取得对应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
当该登录服务器依该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是为共享模式时,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产生一共享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共享封包后,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直接透过该公众网络,连接至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
该客户端交换装置再依该电信识别码,产生一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通讯装置,使该另一通讯装置系透过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该客户端交换装置、该公众网络、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及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对应的电信网络,而与该通讯装置相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另一通讯装置在连接该通讯装置时,若该登录服务器依该权限字段中所储存的数据,判断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并非共享模式时,即产生一代理封包,并传输到该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该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代理封包后,产生一确认封包,再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确认封包后,即依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的网络识别码,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相互连接;
该登录服务器再依该要求封包中所记录的电信识别码,产生一间接封包,并传输到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令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可在与其对应的电信网络中,依该电信识别码搜寻并连接至该通讯装置,使该另一通讯装置透过与其对应的信网络、该客户端交换装置、该公众网络、该登录服务器、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及与该另一客户端交换装置对应的电信网络,而与该通讯装置相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在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时,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册程序,其包含下列步骤: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依其装置名称、网络识别码、电信识别码及共享权限信息,产生一请求注册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注册封包后,即将这些信息记录在该注册数据库中,以在该注册数据库中新增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
该登录服务器产生一确认封包,并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令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依该确认封包,与该登录服务器间保持联机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停止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时,相应的各户端交换装置分别对该登录服务器进行注销程序,其包含下列步骤: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透过该公众网络,与该登录服务器相连接;
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产生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该登录服务器;
当该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该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产生的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注册数据库中对应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的信息;
该登录服务器产生对应的一注销封包,并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
当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接收到该登录服务器产生的注销封包后,即删除该确认封包,以解除相应的客户端交换装置与登录服务器间的联机状态。
CN 200510003386 2005-12-31 2005-12-31 通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2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3386 CN1992760B (zh) 2005-12-31 2005-12-31 通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3386 CN1992760B (zh) 2005-12-31 2005-12-31 通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2760A CN1992760A (zh) 2007-07-04
CN1992760B true CN1992760B (zh) 2011-01-19

Family

ID=3821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33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2760B (zh) 2005-12-31 2005-12-31 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9276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3694A (zh) * 2001-04-29 2001-09-19 上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个人互联网号码通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375159A (zh) * 1999-09-17 2002-10-16 因特泰克斯数据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及装置
CN1407761A (zh) * 2001-08-29 2003-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全ip承载的电信网络中进行呼叫路由选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5159A (zh) * 1999-09-17 2002-10-16 因特泰克斯数据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及装置
CN1313694A (zh) * 2001-04-29 2001-09-19 上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个人互联网号码通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407761A (zh) * 2001-08-29 2003-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全ip承载的电信网络中进行呼叫路由选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2760A (zh)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9223C (zh) 基于网际协议提供双向通信网络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JP3031430B2 (ja) 無線電話サービスにおける加入者への呼の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US631759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to a wireless device upon detection of activity of the device on a wireless network
EP1235416A1 (en) Internet telephone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alking device adapter
CN102868722A (zh) 多个联网设备的呼叫方-被叫方关联
CN103533189A (zh) 移动座席呼叫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601231B (zh) 支持因特网协议电话中的交叉簇扩展移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88665C (zh) 电信网络呼叫中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474971A (zh) 呼叫漫游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151880A (zh) Ip电话系统及ip电话方法
KR100369984B1 (ko) 유선 및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발신자 전화번호 및 발신지위치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접지역의 생활정보 서비스 연결제공장치 및 방법
CN101790254B (zh) 支持集团通信的移动电话终端和系统以及方法
CN101621667B (zh) 视频提供方法和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4158989B (zh) 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852361B (zh) 一种呈现及智能呼叫路由结合业务实现方法与装置
CN101425067B (zh) 信息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992760B (zh) 通讯系统
CN102082883A (zh) 一种客服系统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方法和客服系统
CN1275037A (zh) 改进无线环境下智能电话网络的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KR101022310B1 (ko) 회의통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742486B (zh) 标签通信方法及支持该通信方法的手机和系统
JP3047903B1 (ja) ネットワ―ク
WO2001011898A2 (en) Information method using telephone numbers and sms
KR20060127585A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 문자를 이용한 통화 연결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626502B1 (ko) 무선통신번호가 할당된 커뮤니티와 통신채널이 연결된회원정보 제공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