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7213A - 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7213A
CN1987213A CNA2005101225268A CN200510122526A CN1987213A CN 1987213 A CN1987213 A CN 1987213A CN A2005101225268 A CNA2005101225268 A CN A2005101225268A CN 200510122526 A CN200510122526 A CN 200510122526A CN 1987213 A CN1987213 A CN 1987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handling system
fan
suc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25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敏喆
韩东柱
柳成录
金范锡
金永勋
李君石
申修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5101225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7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987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7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室内制冷制热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换气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具有为了换室内空气而使从室外供给的室外空气和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相互热交换的再生热交换部,为调节向室内供给空气的室内热交换器及收容再生热交换部和室内热交换器的机壳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连通室内和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导管部。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能更加舒适的维持室内环境。本发明的再生热交换部不仅具有室内空间的制冷制热功能,而且还具有室内换气功能,所以能向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有关具有室内制冷制热功能的同时可以选择性进行室内换气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空气调节系统是向居住空间、餐馆、图书馆及办公室等制冷或者制热的装置。
为此,普通空气调节系统配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而且根据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的流动冷媒的状态变化冷却或者加热室内空气。
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一体形成的整体型空气调节系统,室外机和室内机各自分开安装的分体型空气调节系统。
在这里,整体型空气调节系统是将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一起安装在一个外壳内部的结构,主要安装在窗户上。
而且,在分体型空气调节系统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或者安装在天棚,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与室内机分开构成而安装在别墅的阳台及建筑物外壁。
但是,普通空气调节系统只是单纯地循环室内空气而向室内制冷或者制热的结构,所以近来为了保持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室内制冷制热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换气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
另外,还需要开发出提供于普通空气调节系统里的换气时室内热量损失最小化、安装简便及能有效利用室内空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室内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室内制冷制热功能和换气功能而维持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室内换气时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安装简便的空气调节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由具有为了换室内空气而使从室外供给的室外空气和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相互热交换的再生热交换部,为调节向室内供给空气的室内热交换器及收容再生热交换部和热交换器的机壳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连通室内和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导管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空气调节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以下几种效果。
第1,本发明的再生热交换部不仅具有室内空间的制冷制热功能,而且还具有室内换气功能,所以能向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第2,本发明的再生热交换部由于室内换气时,使热损失最小化的再生热交换器和为制冷制热室内的热交换器内置于一个机壳里,所以与再生热交换器和室内机单独安装的结构比起来能更容易安装。
第3,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配备有为最大化流动空气排出压力的送风机,所以空气的流动力提高。
第4,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在送风机里具备按一定比例分配向室内再循环的空气和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隔膜,所以室内换气时能将换气量维持在最适当的量中,而且还可以防止过度的热损失。
第5,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安装在阳台的天棚,所以室内空间利用率上升,而且不必像以前一样埋入安装在室内的天棚里,由此安装时简单。
第6,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具备有前面吸入口和侧面排出口,所以能紧贴阳台墙壁面的状态安装在阳台的墙壁面上,这样能提高别墅阳台等狭小空间的利用率,而且还容易吸入吹向别墅阳台的空气。
第7,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里的室外机配备有向前方侧或者上侧改变排出空气方向的流动导向,所以室外机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第8,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上安装有正逆向风扇组件,所以根据别墅外观安装的自由度提高。
第9,由于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配备有风扇动力装置,所以已调温的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后供给到室内空间里,防止局部位置急剧发生温度变化,因而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而且还可以安全保管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物品。
第10,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扇动力装置配备有为过滤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所以能净化室内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系统安装在室内的状态简略图;
图2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第1实施例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简略平面图;
图4a及图4b是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送风机一实施例,即两侧吸入型贯流扇的立体图和剖面图;
图5a及图5b是本发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送风机另一实施例,即X-风扇及X-风扇组件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图6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第2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平面图;
图7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第1实施例简略立体图;
图8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第2实施例简略立体图;
图9是图8中室外机的风扇一实施例侧面图;
图10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导管纵剖面图;
图11是空气调节系统的导管横剖面图;
图12是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扇动力装置第1实施例简略纵剖面图;
图13是从下部一侧观察图12中风扇动力装置的立体图;
图14a及图14b是图13中风扇动力装置的旁通流路开启状态的状态图和图13中风扇动力装置的旁通流路关闭状态的状态图;
图15是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扇动力装置第2实施例简略纵剖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
100:室内空气调节装置    110:再生热交换部
120:热交换器            130:机壳
140:第1送风机           150:第2送风机
200:室外机              300:导管部
400:风扇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名称和相同符号,而且不再重复说明。
首先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
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由具有室内供给空气温度调节功能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200,连接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上引导空气的导管部300构成。
在这里,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冷却或者加热室内供给空气的一般室内机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换气时防止室内热损失的功能。
另外,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还具有使供给室内的室外空气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相互热交换而最小化热损失的功能。
具有上述功能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可以安装在室内的天棚及墙壁上,但为了能更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而安装在阳台的天棚上为好。
一般,阳台与居室邻接,而且阳台的天棚较居室及客厅的天棚高一些。
所以,在室内的天棚及墙壁上不必为了安装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而需要准备指定大小的收容空间。
由此,可解决因安装室内空气调节装置而破坏室内美观的缺点,而且用一个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也能制冷或者制热多个房间。
室外机200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墙壁或者阳台,它配备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为了提高室外空气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而强制空气流动的送风机。
导管部300向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引导室内的空气,而且还起到引导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功能。
为此,导管部300包括由向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引导室内空气的第1导管310和向室内引导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第2导管320构成。
在这里,构成导管部300的各导管310,320埋设于室内的天棚里,而且构成热损失最小化的双重管结构为最好。双重管的结构在下面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图2及图3详细说明为调节供给到室内的空气温度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第1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内部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内部结构平面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包括由为了换气而使外部供给的室外空气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相互热交换的再生热交换部110,为调节向室内供给的空气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120,收容再生热交换部110和室内热交换器120的机壳130构成。
在机壳130的内部一侧收容再生热交换部110,在另一侧收容热交换器120。
更详细地说,机壳130包括由室内空气流入的第1吸入口131,排出将从热交换器120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第1排出口132,向再生热交换部110供给室外空气的第2吸入口133,将再生热交换部110中热交换的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第2排出口134构成。
在这里,机壳130是四角箱形状,在第1吸入口131连接第1导管310,在第1排出口132连接第2导管320。
而且,为了加热流入再生热交换部110里的室外空气,在第2吸入口133还可以配备预热器133a。
另外,第1吸入口131和第1排出口132位于机壳130的一侧面,即背面为最好。而且,第2吸入口133和第2排出口134位于一侧面的对面,即前面为最好。
具备上述结构的机壳130以形成有第1吸入口131和第1排出口132的机壳130背面面向室内的状态安装在阳台的天棚上,更好是垂直于机壳130的前面和背面的另一不同侧面紧贴阳台一侧壁的状态下安装在阳台的天棚角落为最好。
在这里,为换室内空气而从再生热交换部110排出的室外空气可以通过单独的导管(未图示)直接供给到室内。但是,为了向室内居住者提供更加清爽的空气,从再生热交换部110排出的室外空气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0被冷却或者加热后供给到室内为最好。
为此,第1吸入口131与第2排出口134选择性连通,而且第2吸入口133与第1排出口132选择性连通。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再生热交换部110的结构。
在再生热交换部110具备有将流入第2吸入口133里的室外空气向室内热交换器120侧排出的第1连通口111;吸入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里的室内空气的第2连通口112;开闭第1连通口111的第1节气阀113;开闭第2连通口112的第2节气阀114等。
而且,在再生热交换部110形成有第1连通口111和第2连通口112,而且还具备有为形成室内热交换器120收容空间的分隔壁115。
还有,在再生热交换部110的内侧配备有四角箱形状的再生热交换器116,但再生热交换器116的形状并不能限定在四角形上。
在这里,再生热交换器116上配备有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在内部流动的第1流路(未图示)和向室内供给的室外空气在其内部流动并与第1流路直交的第2流路(未图示)。
为了提高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热交换效率,再生热交换器116构成第1流路和第2流路相互交替交叉层叠的多层结构为最好。但是,再生热交换器116不能限定在像上述一样的结构中。
而且,第1流路与第2连通口112和第2排出口134连通,第2流路与第1连通口111和第2吸入口133连通。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第1流路的室内空气与通过第2流路的室外空气相互进行热交换,由此热损失最小化。
具有上述结构的再生热交换器116按照设计条件可以向多个方向安装,但是也可以将第1流路和第2流路中的某一个直交于机壳130前面的状态下配备在机壳内部一侧。
例如,具有第2流路入口部的再生热交换器116以一侧面紧贴或者邻接机壳130的前方内壁的状态安装,而且在对应于再生热交换器116一侧面的机壳130前面形成有可以使室外空气流入的第2吸入口。这时具有能缩短机壳130全长的优点。
另外,在机壳130的底面,尤其在再生热交换器116的下侧部形成有维修再生热交换器116可利用的检查口(未图示),而且在检查口配备可以开闭的门(未图示)为最好。
在这里,在检查口的上部外围配备有为支撑再生热交换器116边缘的支撑杆(未图示),在门开放时防止再生热交换器落下来。
与上述不同,再生热交换器116的下部用金属材料制作,而且在门上还可以具备为固定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磁铁。
因此,为了维修再生热交换器116而打开门的时候,再生热交换器116不会落下来而是贴着门的状态下通过检查口向外部引出。
如上所述,贴着门的状态下向外部引出情况时,再生热交换器116用较轻的材料制作为最好。
第1节气阀113和第2节气阀114制成通过旋转来开闭的结构。
第1节气阀113和第2节气阀114根据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模式调整开闭角度。
在这里,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运转模式有将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的全部室内空气向第2排出口134排出的全部换气模式,将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的室内空气中一部分向第2排出口134排出的部分换气模式,将通过第1吸入口流入机壳130里的全部空气都通过第1排出口132重新供给到室内的室内空气循环模式等。但是运转模式并不能限定在上述几种方法当中。
为此,第2节气阀114在全部换气模式运转时,将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的全部室内空气向第2连通口112引导。
在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第2节气阀114向第2连通口112引导从第1吸入口131供给到机壳130内部的一部分室内空气。
在室内空气循环模式运转时,第2节气阀114关闭第2连通口112,使流入第1吸入口131里的全部室内空气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0。
在这里,室内热交换器120上连接有冷媒流动的冷媒导管(未图示)。而且,在室内热交换器120内部流动的冷媒从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20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20的空气放热,由此进行空气调节功能。
当然,空气调节系统还可以构成用全部换气模式或者室内空气循环模式选择性运转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构成用部分换气模式或者室内空气循环模式选择性运转的结构。
除了结构之外,在机壳130的内部具备有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室内空气的吸入流路和与吸入流路连通并形成第1排出口132的排出空气的排气流路的导向壁135为最好。
在这里,在排气流路上配备有室内热交换器120,而且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的室内空气以及、或者通过第1连通口111流入的室外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120被冷却或者加热后,通过连接于第1排出口132上的第2导管320供给到室内。
导向壁135的一端连接在第1吸入口131和第1排出口132之间的机壳内壁上,其另一端与再生热交换部110相隔指定距离。而且,在导向壁135上形成有连通吸入流路和排气流路的连通孔(未图示)。
而且导向壁135连接在第2节气阀114上,在全部换气模式运转时使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的室内空气向再生热交换部110的第2连通口112侧流动。
另外,本发明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配备有从室内热交换器120侧向第1排出口132侧强制空气流动的第1送风机140,在第1吸入口131和第2排出口134连通时从第1吸入口131向第2排出口134强制空气流动的第2送风机150构成为最好。
更具体说,第1送风机140配备在室内热交换器120和第1排出口132之间,即排气流路上吸入通过第1吸入口131流入的室内空气以及、或者向第1连通口111排出的室外空气后向第1排出口132送风。
而且,第2送风机150配备在吸入流路从第1吸入口131强制吸入室内空气后向第2连通口112侧排出。
还有,在第2送风机150的排出部上具备有按一定比例分隔排出部的隔膜151为最好
隔膜151在排出部将排出空气按一定比例分配,而且向再生热交换部110的分隔壁115延长形成,而在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连接到按指定角度开放的第2节气阀114上为最好。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第2连通口112被第2节气阀114封闭的情况下,第2送风机150的排出空气流入排气流路,由此在室内热交换器120进行热交换过程。
而且,在第2节气阀114连接导向壁135而关闭吸入流路和排气流路的连通孔的情况下,第2送风机150排出的空气通过第2连通口112流入再生热交换器116后经过第2排出口134向外部排出。
而且,由于第2节气阀114按指定角度旋转,而第2连通口112及排气流路和吸入流路的连通孔全部开放的时候,即第2节气阀连接在隔膜151的时候,第2送风机150的排出空气按一定比例被分配后,各自流入排气流路及再生热交换器116。
当然,第2送风机150还可以配备在第2排出口134的一侧或者再生热交换器的第1流路和第2连通口112之间。
另外,强制空气流动的送风机也可以不必安装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上,而是可以安装在导管部300里。
而且,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可以由一个电机驱动。
在第1送风机和第2送风机中,至少有一个是贯流扇。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提供于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上的贯流扇。
贯流扇是从轴向吸入空气后向圆周方向排出空气的风扇,贯流扇具有产生的流动噪音小,安装在机壳130内部时容易,提高空气压力、增加风量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贯流扇由两侧面各自形成有吸入口的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构成而增加空气吸入量为最好。
下面结合图4a及图4b更详细地说明各送风机的一实施例。
在这里,图4a及图4b是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上的送风机一实施例,即两侧吸入型贯流扇的立体图和剖面图。
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包括由形成外观的同时,在两侧面各自形成有吸入口161a的风扇外罩161和安装在风扇外罩161的内部并被电机带动而旋转的多个扇叶162构成。
另外,风扇外罩161大致向切线方向形成有排出部161b,而且在排出部161b具备有将排出部161b按一定比例分隔的隔膜161c。
而且,隔膜161c为了使分配流向风扇外罩161一侧吸入口的吸入室外空气和另一侧吸入口的室内空气比例达到一定比例,而按一定比例分割风扇外罩161内部。但是,隔膜161c并不能限定在上述结构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全都由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构成。
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提供于第1送风机的情况下,两侧吸入型贯流扇的隔膜161c为了在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能连接在按指定角度开放的第1节气阀113上而贯通室内热交换器120后,向再生热交换部的第1连通口111延长形成,但是并不能限定在上述例子中。
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提供于第2送风机的情况下,两侧吸入型贯流扇的隔膜161c为了在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连接在按指定角度开放的第2节气阀114上而向再生热交换部110的第2连通口112延长形成。
因此,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通过第1吸入口131吸入的室内空气按一定比例被分配,各自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0和再生热交换器116。
而且,第1送风机140里也流入与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量对应的室外空气,所以室外空气与从第1吸入口131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0的室内空气一起向第1排出口132排出。
当然,第1送风机140以及、或者第2送风机150也可以由涡流扇,具有导向板的轴流扇,或者横流扇等构成。
还有,第1送风机140围绕室内热交换器120和机壳130的内壁构成,使第1送风机140吸入的全部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120被冷却或者加热。
为此,室内热交换器120的一端连接在具有导向壁135的机壳的内壁,即背面,其另一端连接在垂直于机壳背面的另一侧内壁,即侧面内壁。由此,室内热交换器120在整体上构成“”形状。
当然,室内热交换器120也可以构成一端连接在导向壁135,另一端连接在导向壁135对面的机壳130内壁,即侧面内壁的“丨”形状,但是构成的“”形状的时候具有热交换面积增加的优点。
如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20是“”形状的情况下,在室内热交换器120的流入侧,尤其,在与折曲部邻接的位置配备防止室内热交换器120的流入空气偏重的流动导向136为最好。
当然,流动导向136是为了向室内热交换器120的整个表面均匀的分配流入空气而设置的,所以相对于与室内热交换器120的形状比起来,与从吸入流路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0的空气流动方向之间存在更深的关系。
下面详细说明提供于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室内空气调节装置里的送风机另一实施例即,X-风扇及X-风扇组件。
如图5a及图5b所示,X-风扇组件是多个X-风扇向轴向连接的多层结构。
更详细地说,X-风扇171包括由结合在驱动电机(未图示)上旋转的旋转轴171a,固定在旋转轴171a端部的圆筒形轮毂171b,在轮毂171b的外周面向螺旋方向形成的多个扇叶171c构成。在侧面看X-风扇组件的时候,扇叶构成’X’字形状。
在第1送风机和第2送风机中,至少有一个是具有螺旋形扇叶的X-风扇。
在这里,轮毂171b构成入口端和出口端开放的中空形状,而且为了与旋转轴171a结合及确保支撑强度,在轮毂171b的中空部内侧相隔90度向圆周方向具备4个肋171d。
另外,还可以用螺旋形辅助扇叶替代轮毂171b的内侧的肋171d,构成通过轮毂171b的内侧送风的结构。
每个扇叶171c形成大致半圆形弯曲的形态。而且,扇叶171c用上部模具及下部模具注塑成型,构成从旋转轴方向观察扇叶171c时没有相互重叠的领域的结构。
因此,在注塑成型本发明送风扇的时候,在轮毂171b的外周面形成有在各扇叶171c的入口端连接相邻的其他扇叶出口端的在上、下部模具中产生的分割线171e。
而且,扇叶171c的厚度都不一样,接近轮毂侧的厚度较半径方向外侧末端厚一些的结构在降低振动方面非常有效。这是因为向内侧诱导扇叶171c的重量中心,减少送风扇旋转时产生的扭力,能降低振动。
还有,扇叶171c用指定曲率半径弯曲形成的时候,入口侧的曲率半径较出口侧的曲率半径大一些为最好。这时,入口侧的空气流入非常流畅并空气在出口侧聚集后排出,所以能提高排出空气压力。
另外,考虑到第1送风机140及第2送风机150的安装空间狭小,也可以通过轮毂171b的外周面上具备2个以上扇叶的方式替代缩短X-风扇组件轮毂171b的旋转轴方向长度的方式。即使用轮毂171b的外周面上具备多个扇叶的多个扇叶X-风扇组件为最好。
虽然没有图示,在第2排出口134上还可以配备为提高向室外排出的空气送风力的辅助送风机。辅助送风机也可以配备在第1流路和第2节气阀114之间。
说明本发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的作用如下。
首先,用户指定室内空气循环模式并设定室内希望温度的情况下,第1节气阀113和第2节气阀封闭第1连通口111和第2连通口112。
而且,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被电机带动而驱动,则室内空气通过连接于第1导管310的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
流入机壳130内部的室内空气经过吸入流路流入配备于排气流路上的室内热交换器120流入,进行热交换过程。
在室内热交换器120经过热交换过程的空气被第2送风机150吸入后向第1排出口132排出,而且第1排出口132的排出空气被第2导管320向室内引导,制冷或者制热室内。
然后,在用户选择部分换气模式并设定室内希望温度的情况下,第1节气阀113和第2节气阀114按指定角度开放,各自连接在构成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的两侧吸入型贯流扇160的隔膜161c上。
而且,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被电机带动而驱动,则室内空气通过连接在第1导管310上的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
在这里,流入机壳130内部的一部分室内空气被第2节气阀114引导,流向与第2连通口112连通的再生热交换器116第1流路里,而其他的室内空气流向配备于排气流路上的室内热交换器120,进行热交换过程。
此时,根据第1送风机140驱动,室外空气通过第2吸入口133流入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第2流路里与经过第1流路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过程,然后通过第1连通口111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0进行热交换过程。而且,流入第1流路里室内空气与第2流路里流动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过程后,通过第2排出口134向室外排出。
在室内热交换器120经过热交换过程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被第2送风机150供给到室内,换室内空气的同时制冷或者制热室内。
还有,用户选择全部换气模式并设定室内希望温度的情况下,第1节气阀113和第2节气阀114完全开放,由此第1节气阀113连接在导向壁135上。
而且,第1送风机140和第2送风机150在电机的带动下被驱动,室内空气通过连接于第1导管310的第1吸入口131流入机壳130内部。
这里,流入机壳130内部的全部室内空气被第2节气阀114引导,流入与第2连通口112连通的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第1流路里。
此时,根据第1送风机140驱动,室外空气通过第2吸入口133流入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第2流路里,并在这里与经过第1流路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过程后,通过第1连通口111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0,由此经过热交换过程。而且,第1流路的流入室内空气与第2流路里的流动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第2排出口134向室外排出。
在室内热交换器120经过热交换过程的室外空气在第1送风机140的作用下供给到室内,而换室内空气的同时制冷或者制热室内。
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模式被用户手动选择或者被连接在指定的温度传感器和室内空气混浊度传感器等上的控制部自动选择。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以构成以部分换气模式或者室内空气循环模式运转的结构,还可以构成以全部换气模式或者室内空气循环模式运转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有其他改变。
还有,提供于第1实施例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里的导向壁135和隔膜151是为了使空气更加流畅地流动的结构。
只是,在第2送风机150安装在导管部300上或者第2排出口134的一侧或者再生热交换部110内的情况下可以不必配备导向壁,而且在送风机的外罩起到导向壁功能等情况下也不必配备导向壁。
而且隔膜151在本发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其他实施例中被省略了,但如果具备隔膜151,在维持换空气和重新向室内供给循环空气的比例方面具有非常优秀的效果。
下面结合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里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
在说明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里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的过程中,对于与前述的一实施例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结构相同的结构使用了相同名称和相同符号,而且不再重复说明。
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a的另一实施例中,第2送风机150相互连通第1吸入口131和再生热交换器的第1流路及第2排出口134,而且第2送风机150配备在由第2节气阀114来开闭的第2连通口112和再生热交换器116的第1流路之间。
配备与前述实施例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a中的导向壁135被省略了。
另外,在机壳130的内部配备有被室内热交换器120和机壳130的内壁包住的涡流扇180。
涡流扇180由至少2层的风扇构成为最好。
更详细地说,涡流扇180包括由内置于风扇外罩里的第1层风扇182和串连在第1层风扇182旋转轴上的第2层风扇183构成。
第1层风扇182吸入室内热交换器120侧的空气后加压,然后向风扇外罩内部里形成的内部流路184排出。
而且,第2层风扇183吸入第1层风扇182加压后排向内部流路184里的空气后向第1排出口132排出。
因此,在涡流扇180,排出空气的压力上升,且空气的流动性提高。
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中结构相同或者相似,所在下面不再重复说明。
只是,再生热交换器116的安装结构和分隔壁115的形状稍微有一些变化,但是这些都是在前述的第1实施例至第5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都可以变更的事项。
下面结合图7至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空气调节系统里的室外机几种实施例。
这里,图7是图1中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第1实施例简略立体图,图8是图1中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外机第2实施例简略立体图,图9是图8中室外机的风扇一实施例侧面图。
如图7所示,在构成室外机200第1实施例外观的室外机机壳201前面形成有前面吸入口201a,在一侧面形成有侧面排出口201b。另外,在室外机机壳201中的侧面排出口201b形成面另一侧形成有机械室202。
在这里,为了防止从外部向室外机机壳201的内侧流入体积较大的异物,在前面吸入口201a及侧面排出口201b安装吸入格栅(未图示)及排出格栅(未图示)为最好。
在机械室202安装有压缩及循环冷媒的压缩机203等各种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但是,压缩机203可以安装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内,减少室外机的整个体积。
进一步说明,不仅可以在室外机机壳201的前面形成有吸入口,而且在侧面排出口201b的对面及室外机机壳201的上面也可以形成有吸入口。
因此,通过室外机机壳201的3个面吸入室外空气后通过一侧面排出,所以室外空气的吸入阻抗下降。
另外,在前面吸入口201a的内侧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205。在这里,室外热交换器205的一例是散热片-管型热交换器,而且室外热交换器205内部管里流动冷媒和室外空气相互热交换,所以冷媒发生状态变化。
而且,室外热交换器205可以构成只盖住前面吸入口201a的正方形。但是,室外热交换器205还可以构成一侧弯曲,并弯曲的一侧与机械室202相对的整体是’L’字形状的结构。由此,室外热交换器205的热交换面积增加。
还有在室外热交换器205的后方配备有风扇。风扇通过室外机机壳201前面的吸入口201a吸入空气后通过侧面排出口201b排出。
由此,室外机200以吸入口201a朝向外部的状态在别墅的阳台等狭小空间里,也能从前面流畅地吸入室外空气后通过侧面排出。
因此,室外机200和别墅墙壁之间不必有一定的间距,反而可将室外机紧贴在别墅的墙壁安装,由此能有效地提高狭小的别墅阳台使用空间。
这时,与别墅周边气流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吸入室外空气,所以能更容易吸入室外空气。另外,从侧面排出的空气不会受到别墅周边的气流影响,所以能更容易排出。
风扇用贯流扇204构成为最好。贯流扇204具有噪音小、安装容易、排出压力提高而风量增加等优点。
在这里,贯流扇204包括由向圆周方向配备的多个扇叶207和为收容扇叶207的风扇外罩206构成。在这里,扇叶207从驱动电机接受旋转力高速旋转的同时,从轴向吸入空气后向圆周方向排出。
而且,风扇外罩206在前面具有垂直于扇叶207轴向的前面吸入部204a,另外大致向切线方向形成有为了向室外机机壳的侧面排出口201b排出空气的排出部204b。
因此,根据扇叶207旋转,流入前面吸入部204a里的室外空气通过排出部204b排出。
贯流扇204最好是由两侧吸入型贯流扇。两侧吸入型贯流扇在垂直于扇叶207轴向的风扇外罩206后面还形成有后面吸入部(未图示)。
在室外机机壳201配备两侧吸入型贯流扇的时候,在室外机机壳20l的后面也形成有后方吸入口(未图示)为最好,另外室外热交换器也安装在两侧吸入型贯流扇和室外机机壳的后面之间为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外机机壳的内部配备相互平行的两个室外热交换器或者字剖面形状的室外热交换器。
还有,风扇外罩排出部204b的方向向上侧或者下侧倾斜指定角度,所以可以向室外机机壳201侧面的上侧或者下侧排出室外空气。
而且,室外机机壳201在吸入口的内侧配备向上下方向并列安装的至少2个风扇为好。即根据室外热交换器205的面积增加,在室外机机壳201的上下部位并列安装贯流扇204。
另外根据贯流扇向上下方向配备2个以上,所以室外机100可以构成上下可以分离的单元化结构。即用一个单元化的室外机各自配备有一个风扇和室外热交换器,而且上下层叠单元化的室外机,所以根据要求的热交换量可以组合使用一个以上多台室外机单元。
与上述的不同,风扇可以由X-风扇组件构成。在说明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的过程中已说明了X-风扇组件,所以在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在室外机机壳201还可以配备向前方引导排向室外机机壳外部的空气的第1流路导向240。
为了使侧面排出口201b排出的空气流动柔和,第1流路导向240构成后方侧面以流线型前方弯曲的形状,由此从室外机机壳201的侧面排出口201b排出的空气被第1流路导向240引导向室外机200的前方排出。第1流路导向240在机壳201的侧面一体形成,或者第1流路导向240单独制作出来后组装到室外机机壳201上。
但是,由于从室外机机壳201的前面吸入室外空气后从前面排出,所以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在机壳混合,由此上述室外机200的热交换效率有可能下降。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缺点,在前面吸入口201a和第1流路导向240的分界部安装为分隔流入室外机机壳201里的空气和从室外机机壳201排出的空气的分隔板250为最好。
在这里,分隔板250为了分隔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可以构成单纯的面板形状,但是为了更有效地分隔空气的流动,还可以构成逐渐向前方加宽宽度的’V’字形状。
另外,分隔板250和机壳201利用铰链可旋转地连接,由此还可以调整分隔板250之间的宽度。
当然,室外机机壳201还可以配备有向上方引导排出空气的流路导向。
流路导向根据向别墅及建筑物外部排出室外机200的排出空气的结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态。即,要将室外机200排出的空气从阳台的墙壁及底盘直接排出的时候,配备前述的前方引导型第1流路导向,要将室外机200排出的空气通过另外的导管排出的时候,配备上方引导型流路导向。由此,根据设计条件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如果利用流路导向,因别墅的墙壁结构而很难从机壳的一侧面排出空气的空间里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室外机。
下面结合图8及图9详细说明第2实施例的室外机200a。
在构成第2实施例室外机200a外观的室外机机壳210前面及后面各自形成有空气经过的前面通气口210a及后面通气口210b,在室外机机壳210的内部一侧形成有为收容压缩机(未图示)等配件的机械室212。
机械室212与包括有与室内机连接的冷媒管和冷凝水管导管部215连接。在这里,导管部215贯通别墅等建筑物外墙后安装。
另外,为了防止体积较大的异物从外部流入室外机机壳210的内部,在各通气口210a,210b配备格栅为最好。在室外机机壳210内部的前方部或者后方部配备室外热交换器220,在室外热交换器220的一侧配备有为强制空气流动的正逆向风扇组件230。
如图所示,室外机机壳210的后面及具备机械室212的一侧面以对着别墅等建筑物墙壁的状态安装。在这里,在没有对着别墅墙壁的室外机机壳210另一侧面形成有辅助吸气口(未图示)为最好。
另外,室外机机壳210配备具有与辅助吸气口的流入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的’L’字形状室外热交换器为最好。
因此,正逆向风扇组件230影响的空气流动方向,所以通过前面通气口210a和后面通气口210b中某一个通气口和辅助吸气口流入室外机机壳210内部的空气通过前面通气口210a和后面通气口210b中另一个通气口向室外机机壳210外部排出。
还有,正逆向风扇组件230向水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并列配备至少2个为最好。即如果室外热交换器220的面积较大,向水平方向并列安装2个以上的正逆向风扇组件230,由此可以增加送风的空气量。
正逆向风扇组件230根据室外机200的安装方向选择性地向前方或者后方排出空气。
说明配备于第2实施例室外机200a上的正逆向风扇组件230运作如下。
图8所示,室外机200a的前面朝向别墅的外部,其后面朝向别墅的外壁,室外机的机械室212朝向别墅的凸出的外侧墙壁侧面。
因此,通过后面通气口210b吸入的室外空气在经过室外热交换器220时被冷却或者加热后,通过前面通气口210a向外部排出。当然,正逆向风扇组件230从室外机200a的前面吸入空气,并从后面排出空气。
另外,还有室外机200a的前面朝向别墅的外墙壁并室外机200a的后面朝向别墅外部的情况。这是根据别墅的外墙形状,即别墅的凸出来的外墙形成位置来决定。
如上所述,在室外机200a的前面朝向别墅的外壁并室外机200a的后面朝向别墅外部的情况下,正逆向风扇组件230从室外机200a的前面吸入室外空气后向后面排出空气。
如前所述,正逆向风扇组件230根据室外机200a的安装方向向前方或者后方选择性地排出空气。
说明这样运作的正逆向风扇组件230的结构如下。
图9所示,正逆向风扇组件230包括由选择性地改变旋转方向的可变电机231;配备在连接于可变电机231旋转轴232上的轮毂234外周面并选择性地改变叶片角度的多个扇叶233构成。
在这里正逆向风扇组件230根据可变电机231的旋转方向变化而改变空气的送风方向。
为此,扇叶233根据可变电机231的旋转方向对于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具有+θ°或者-θ°,更详细地说,叶片角度调整为大约在+45°或者-45°左右。在这里,叶片角度是指对于与旋转轴垂直的面,即对扇叶旋转面的风扇扇叶倾斜度。
更详细地说,扇叶233以对于旋转面倾斜指定角度+θ°的状态固定。如果像上述一样向一个方向倾斜固定的扇叶233向一个方向旋转,空气从扇叶的后方向前方侧送风。
与上述不同,扇叶233对于旋转面倾斜-θ°左右的状态固定,则空气从扇叶的前方向后方侧送风。
因此,与室外机200a的安装方向对应,改变正逆向风扇组件230扇叶233的叶片角度,由此改变空气的送风方向。
扇叶233的叶片角度能手动调整为最好。一般使用于飞机或者船舶的可变斜度螺旋桨轮毂在内侧配备为改变扇叶螺旋角的油压装置,所以具有相对来说大一些的体积。因此,为了轮毂小型化,扇叶构成用户通过手动能调整角度的结构为最好。扇叶233的螺旋角度大约是+45°,所以如果可变电机231的旋转方向改变为正向或者逆向,则风扇送风的空气流动方向也改变为流向前方侧或者后方侧。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室外机的正逆向风扇组件230根据室外机200的安装方向将空气的流动方向选择性地改变为流向前方或者后方。
下面结合图10及图11详细说明构成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100a上连接的导管部300的各导管310,320。
如图10及图11所示,各导管310,320包括由引导空气流动的内部延长管311,321和围绕内部延长管311,321的外部延长管312,322构成。
而且,在内部延长管311,321和外部延长管312,322之间形成有起到隔热功能的空气层311a,321a,所以空气在沿着内部延长管311,321流动的过程中热损失最小化。
为此,内部延长管311,321的外壁和外部延长管312,322的内壁之间配备多个支撑杆313,323,维持内部延长管311,321的外壁和外部延长管312,322内壁之间的间距。
而且在各导管310,320各分支管的分界部配备为引导空气流动的导板316,326为最好。
例如,导板316,326在各导管310,320的第1分支管314,324和第2分支管315,325的分界部以倾斜指定角度的状态向内侧延长,由此防止空气的流动向某一侧分支管集中。
导管部包括有至少具备2个分支管的导管。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为了向室内排出从室内吸入的室内空气和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供给的已调温的空气,在第2导管320的端部配备有风扇动力装置400。
下面结合图12至图15详细说明风扇动力装置的几种实施例。
首先结合图12至图13详细说明根据第1实施例的风扇动力装置400。
风扇动力装置400包括由形成外观的外罩410,安装在外罩内部的风扇430,驱动风扇的电机(未图示)构成。
在外罩410上各自单独形成有与第2导管320连接而吸入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已调温空气的导管吸入口421,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吸入口423,从外罩410外部向室内排出空气的室内排出口425等。
而且,在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各自安装有为调整流入外罩410内部的空气量而开闭的节气阀450。
另外,在吸入口421,423和室内排出口425之间安装有为吸入或排出空气的风扇430,在风扇的一侧安装有为驱动风扇430的电机(未图示)。
还有,在风扇430的前端或者后端中的某一侧安装过滤器460为最好。过滤器460根据外罩410内部的空气流动从排出口425的排出空气中过滤出异物。
而且,在室内排出口425的前端安装有为测量排出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70,而且在室内排出口425的后端可开闭的状态,安装有为调整排出空气量的百叶480。
外罩410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天棚,墙壁面,窗户等上,并且还可以利用结合部件(未图示)固定安装在指定结构物上,或者利用结合部件(未图示)可移动地安装在指定结构物上。外罩410上的导管吸入口421位于外罩410的前面部,但是导管吸入口421并不是一定要位于外罩410的前面部。
例如,导管吸入口也可以位于外罩的上面部,并由多个孔构成。
室内吸入口423位于与室内空间对面的外罩410一侧面。即,外罩410安装在室内顶棚上的时候,室内吸入口423可以位于外罩410底面的前方部,但是室内吸入口423并不是一定要位于外罩410底面的前方部。
室内排出口425在与室内空间对面的外罩10底面的后方部。即,本实施例中室内吸入口423和室内排出口425在外罩的同一个面上形成,但并不是一定要这样。
在这里,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及排出口425具有相同的大小。但是,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及排出口425也可以具有不一样的大小。只是,空气流动量为基准的时候,室内排出口最大为最好。
风扇430从导管吸入口421吸入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调节的空气,而且通过室内吸入口423从室内吸入室内空气。
而且,风扇430混合吸入的空气后通过室内排出口425向室内排出。风扇430配备至少一个为最好。
在这里,风扇使用贯流扇,尤其是使用两侧吸入型贯流扇。一侧吸气口吸入从导管吸入口流入的已调温的空气,另一侧吸气口吸入室内空气。而且,风扇可以由前述的X-风扇及横流扇等构成。
这时在两侧吸入型贯流扇上形成有前述的隔膜,所以按一定比例通过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吸入空气。
在外罩410内部配备至少2个风扇的时候,各风扇可以使旋转轴位于同一轴上的状态串联安装。在上述情况下,电机可以安装在各风扇430之间。
过滤器460安装在外罩内部的空气流动方向为基准的室内排出口425上部起到过滤出通过室内排出口425供给到室内的空气中异物的作用。
过滤器460也可以安装在外罩内部的空气流动方向为基准的排出口425上部,但是过滤器460也可以安装在各吸入口421,423的一侧。
百叶480为了调整室内排出口425排出的空气风量而可以旋转地连接在室内排出口425的一侧外围。另外,百叶480还可以具有能调整供给室内的空气风向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470安装在室内排出口425的外围部与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部(未图示)连接。
因此,温度传感器470测量从排出口425排出的空气温度,测量的温度数据传输到空气调节器的控制部。
而且,控制部以测量的温度数据为依据调整安装于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的各节气阀451,453。
根据室内排出口排出的空气温度来调整外罩410内部的吸入空气量的节气阀。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风扇动力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由配备在外罩410的内部旁通导管吸气口421吸入的一部分空气而向室内直接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的旁通流路427构成。
在垂直于外罩410的前面和后面的两侧面中,至少在某一侧形成有旁通流路427。而且,在邻近导管吸入口421的位置上形成有旁通流路入口。
图14a及图14b所示,为了使外罩内部的空气只向室内侧流动,在旁通流路427上安装单向阀。单向阀根据外罩内部的空气流动来决定开闭与否,而且包括由一个以上挡膜428构成。
更具体说,旁通流路427只在从导管吸入口421吸入已调温的空气并从室内吸入口423流入空气时运作。即通过室内吸入口423只有室内空气流入的时候,旁通流路427不运作。
即,挡膜428只在从导管吸入口421吸入的空气流动力的作用下开放,而且在导管吸入口421里没有流入已调温的空气的时候,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关闭旁通流路。
还有在外罩410的内部还可以包括由为了均匀的混合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的吸入空气的空气混合器(未图示)构成。
一般,温度差大的空气之间形成有分界层,而且在分界层产生冷凝现象。因此,空气混合器均匀地混合不同温度的两种空气起到防止空气发生冷凝现象的作用。
空气混合器的一例有在空气流动力的作用下旋转的无动力风扇等,但是还可以采用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的动力风扇。
下面结合图15详细说明第2实施例的风扇动力装置400a。
第2实施例的风扇动力装置400a包括由形成外观的外罩410,安装在外罩内部的风扇431,432,驱动风扇的电机(未图示)构成。
外罩410上形成有在室内空气调节装置100调温的空气流入的导管吸入口421,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吸入口423,将导管吸入口421的已调温的吸入空气向室内排出的第1室内排出口424,将室内吸入口423的吸入空气向室内排出的第2室内排出口426等。
而且,在外罩410的内部具备有为防止室内吸入口423的吸入空气和导管吸入口421的吸入空气混合的分隔模490。
分隔模490的上端连接在外罩410的顶棚上,其下端连接在外罩410的底面,由此将外罩分隔为前方部和后方部。
在这里,导管吸入口421在外罩410的前面形成,室内吸入口423在外罩底面的后方部形成,而且第1室内排出口424和第2室内排出口426各自在分隔模的前后方形成。
而且,在分隔模490的上端部形成有为减少流入风扇动力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阻抗的弯曲部493为最好。
分隔模490将外罩410的内部分隔为室内空气流动的区域和已调温的空气流动的区域,所以已调温的空气和室内空气不会相互混合,由此可防止空气发生冷凝现象。
在导管吸入口421和第1室内排出口424之间及在室内吸入口423和第2室内排出口426之间至少要有为吸入或排出空气的一个风扇431,432。
还有,在导管吸入口421和室内吸入口423各自安装有为调整从各吸入口421,423流入的空气量的节气阀451,453。
节气阀根据各室内排出口的排出空气温度来调整流入外罩内部的空气量。
而且,在外罩内部,更具体说,在第1室内排出口424和第2室内排出口426安装有为除去向室内排出的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461,462为最好。
另外,在各室内排出口424,426的前端外围安装有为测量排出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71,473,在各室内排出口424,426的后端安装有为调整排出空气流量的百叶481,483。
除了说明的实施例之外,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和范畴之内能提出具体的其他特定形态实施例。
所以,要知道实施例不是规定下来的,而只不过是一种例子,由此本发明不能限定在的详细说明当中,而是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畴及其同等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变形例。

Claims (33)

1、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它包括:室外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具有为了换室内空气而使从室外供给的室外空气和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相互热交换的再生热交换部;为调节向室内供给空气的室内热交换器及收容再生热交换部和室内热交换器的机壳的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连通室内和室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导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机壳包括:在一侧面形成有室内空气流入的第1吸入口和排出从室内热交换器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第1排出口;在一侧面对面的另一侧面形成有向再生热交换部供给室外空气的第2吸入口和为排出再生热交换部中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的第2排出口;并构成四角箱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1吸入口与第2排出口选择性连通,第2吸入口与第1排出口选择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再生热交换部包括:将从第2吸入口吸入的室外空气向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的第1连通口;通过第1吸入口向机壳吸入的室内空气流入的第2连通口;位于第1连通口可以开闭的第1节气阀;位于第2连通口可以开闭的第2节气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1节气阀和第2节气阀通过旋转结构而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节气阀在全部换气模式运转时将通过第1吸入口流入机壳内部的全部室内空气向第2连通口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节气阀在部分换气模式运转时为了使通过第1吸入口流入机壳内部的一部分室内空气流向第2连通口而开放指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机壳还包括形成从第1吸入口流入的室内空气的吸入流路和通过第1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与吸入流路连通的排气流路的导向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导向壁的一端连接在第1吸入口和第1排出口之间的机壳内壁上,其另一端从再生热交换部相隔指定距离上,而且还形成有为了连通吸入流路和排气流路的连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节气阀在全部换气模式运转时,连接在导向壁上关闭吸入流路和排气流路的连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内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配备在热交换器和第1排出口之间,从热交换器侧向第1排出口侧强制空气流动的第1送风机;在第1吸入口和第2排出口连通时,从第1吸入口向第2排出口强制空气流动的第2送风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送风机还可以配备在第2排出口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送风机配备在吸入流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2送风机具备被隔膜按一定比例分隔的排出部,而且隔膜为了在部分换气模式时连接在开放指定角度的第2节气阀上而向再生热交换部延长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1送风机和第2送风机中,至少有一个是贯流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贯流扇是在两侧面各自形成有吸入口的两侧吸入型贯流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两侧吸入型贯流扇包括:分隔内部使流入一侧吸入口的室外空气和流入另一侧吸入口的室内空气的比例达到一定比例的隔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隔膜提供于构成第2送风机的贯流扇上,另外为了在部分换气模式时连接到开放指定角度的第2节气阀而向再生热交换部延长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第1送风机和第2送风机中,至少有一个是具有螺旋形扇叶的X-风扇。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机壳以第1吸入口和第1排气口朝向室内的状态安装在阳台的天棚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外机包括:在前面形成有吸入口,在侧面形成有侧面排出口的室外机机壳;配备在室外机机壳内侧的室外热交换器;配备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后方,通过吸入口吸入空气后从侧面排出口排出的风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外机机壳还包括向上侧引导从侧面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流路导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外机机壳还包括向前方侧引导从侧面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第1流路导向。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在第1流路导向和前面吸入口之间配备有为分隔空气流动的分隔板。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外机的风扇组件向上下方向并列配备至少2个。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室外机还包括:在前面及后面各自形成有通气口的室外机机壳;配备在室外机机壳内部的室外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侧,根据室外机的安装方向向前方或者后方侧选择性空气流动的正逆向风扇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正逆向风扇组件包括:选择性的改变旋转方向而正向或者逆向旋转的可变电机,配备在连接于可变电机的轮毂上,并根据室外机的安装方向改变叶片角度的扇叶。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导管部包括有由引导空气流动的内部延长管和围绕内部延长管的外部延长管构成的导管,而且在内部延长管和外部延长管之间形成有为隔热的空气层。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导管部包括有至少具备2个分支管的导管,而且在各分支管的分界部上具备为防止空气向一侧分支管集中的导板。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由连接在第2导管的端部,向室内供给室内空气调节装置提供的已调温的空气和从室内吸入的室内空气的风扇动力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风扇动力装置包括:具备连接在第2导管上,可以使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中调温的空气流入的导管吸入口,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吸入口,上述各吸入口的流入空气混合后向室内排出的室内排出口的外罩;根据室内排出口排出的空气温度调整外罩内部的吸入空气量的节气阀;强制流动外罩内部空气的至少一个的风扇;过滤出通过室内排出口供给到室内的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外罩还包括将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供给的一部分空气直接引向室内的至少一个的旁通流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是风扇动力装置还包括:具备连接在第2导管上,可以使室内空气调节装置里的已调温的空气流入的导管吸入口,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吸入口,排出已调温的空气的第1室内排出口,及排出从室内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的第2室内排出口,由此可以分开排出已调温的空气和从室内吸入的空气的外罩;根据各室内排出口的排出空气温度调整流入外罩内部的空气量的节气阀;由安装在外罩的内部过滤出通过各室内排出口供给到室内里的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
CNA2005101225268A 2005-12-22 2005-12-22 空气调节系统 Pending CN1987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25268A CN1987213A (zh) 2005-12-22 2005-12-22 空气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25268A CN1987213A (zh) 2005-12-22 2005-12-22 空气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213A true CN1987213A (zh) 2007-06-27

Family

ID=3818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225268A Pending CN1987213A (zh) 2005-12-22 2005-12-22 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721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8358A (zh) * 2014-06-10 2014-09-17 潘立华 一体式室内外空气交换机
CN104053355A (zh) * 2012-01-16 2014-09-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植物培育装置
CN104776519A (zh) * 2015-05-04 2015-07-15 吉首大学 一种应用于候车室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CN106796040A (zh) * 2014-09-01 2017-05-31 Smac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3355A (zh) * 2012-01-16 2014-09-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植物培育装置
CN104048358A (zh) * 2014-06-10 2014-09-17 潘立华 一体式室内外空气交换机
CN106796040A (zh) * 2014-09-01 2017-05-31 Smac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CN104776519A (zh) * 2015-05-04 2015-07-15 吉首大学 一种应用于候车室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0030U (zh) 车用空调系统
CN1707170B (zh) 空调器
US20050269057A1 (en) Ventilator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6814381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KR100617103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8679705B (zh) 空气调节器
CN1987213A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107504568A (zh) 厨房空调
JPH08216671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987281B (zh) 换气兼用热交换装置
CN212408867U (zh) 空调器
KR20070051220A (ko) 환기장치 및 환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20220088994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ixing air for a vehicle hvac component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7073869U (zh) 厨房空调
KR100617104B1 (ko) 환기겸용 열교환 유닛
KR100617102B1 (ko) 환기겸용 열교환 유닛
KR100662329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06080599A2 (en) Heat exchange unit with vent
JPH1113249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710219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100373097C (zh) 天窗型空调机
CN101898073B (zh) 可以调节出风温度的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