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6965A -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6965A CN1986965A CNA2006101474778A CN200610147477A CN1986965A CN 1986965 A CN1986965 A CN 1986965A CN A2006101474778 A CNA2006101474778 A CN A2006101474778A CN 200610147477 A CN200610147477 A CN 200610147477A CN 1986965 A CN1986965 A CN 19869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wing
- curved surface
- rotation axis
- vertical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过转轴中心的曲面翼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在风的作用下曲面翼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一种旋风结构,有加强风力的作用。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靠近垂直转轴处不再透空,这样一来风动力装置的体积和效率之比就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在较小风力下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速公路附加装置,涉及到高速公路消除旋风的装置;并且涉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一种垂直轴的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是产自然灾害龙卷风的主要成因。据统计在高速公路发达的美国,约70%的龙卷风是由高速公路引起的。主要是高速公路的汽车双向高速流动,带动空气形成气旋,从而引发龙卷风。预防的方法是在高速公路的隔离栏上加装扰流板,但是没有消耗能量,所以消旋的效果有限。当然用风力装置可以消耗能量,从而达到减弱旋风,消除龙卷风的起因的目的。但是不是简单地用风力装置就可以达到目的,以下本发明就本案的关键技术风力发电装置介绍相关的背景技术。
风动力装置,基本上用于风动力船,如帆船;风动力机械,如荷兰的风动力水车或面粉磨;以及风力发电。目前风动力装置主要用于风力发电。
在具体的风力发电装置中,发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往往与风动力装置有很大的关联性。常见的风动力装置:帆式如帆船;荷兰风车,不在本案中展开讨论,本案所述风动力装置为旋转式,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种,且和风力发电装置密切相关。
水平轴的风力装置,往往需要架设在一个高架上,发电时需要轻型的高效率的发电机,并且有免维护等特殊要求,因此造价昂贵。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了得到较好的抗强风性能,风叶(也称风翼)为细而狭长翼面,有效的受风面积仅为整个旋转面的5-10%。因此小的效率使装置得不到合适的工业价值和商业利益,于是水平轴风力发电设备向高空和大型化发展以求工业价值和商业利益,往往需在50-100米的高空架设十几吨到数十吨的兆瓦级的发电机和风叶,于是建设成本极其昂贵。甚至还需要建设专用的道路来使重型的高空吊装机械到位。昂贵的投资使其仅次于核电站,这样就限制了它的发展。
垂直轴的风力发电装置,与水平轴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发电机可以安装在地面,使用传统的发电机和变速机构造价很低,性价比就很高,维修成本也很低,笨重的发电机不必架在空中,就免去了高架立柱和地基道路等昂贵的建设成本,便于大规模发展投资额很小的风电项目,即使是小风电项目也有适当的工业价值和商业利益。此外还有一个优点垂直轴的风力发电装置任何风向的风都一样转动,不需要水平轴装置必需的对准风向定位系统和增加的电动机转向机组。
国际风力发电专家认为,垂直轴风机几乎肯定能够保留它目前的一个特征:简单。这种类型的风机的成功之处的一个诀窍就是经济性良好的制造技巧。(主要是叶片的制造),这种技巧能够制造出每单位长度成本非常便宜的叶片。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垂直轴风机的固有的优点是将所有的驱动装置和发电机置于地面,可以使用重量更大和物理尺寸更大的部件。目前对于这种考虑的主要是直接或者线性驱动的发电机,从而减少了齿轮箱的必要性并且提供了非常具有竞争力价格的变速操作的优点。
但是垂直轴的风力发电装置也有自己的问题,由于高度有限,利用的是风速小些的地面风,风电领域中一般认为离地表20米以下为地面风,也称地表风。因此要提高风能的利用率。为了充分理解本案申请,有两种背景技术需要介绍
戴瑞斯风力机:法国人G.J.M.Darrieus发明的立轴式风力机,安装在加拿大马格达轮岛的200KW发电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戴瑞斯风能发电装置。在水平的旋转面上均匀分布的三个弓形窄叶片,叶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垂直转轴的上下端点并且无相对运动,相当于弓弦的部分重合于转轴。优点是:传动机构、发电机等可以安装在地面,风力机塔架非常简单,也带来操作和维修的方便。风力机工作不完全受风向约束,无需迎风装置,大大简化结构。叶片容易制造,加上上述的一些优点,使得它的造价很低,为水平轴式的1/6左右。风能利用率高。缺点是没有辅助装置时,自己不能起动。一般要在风速超过5m/s以上,才可发出功率。
我们常见的风速仪是一种勺型翼,也是一种典型的风动力装置。工作原理是凹形曲面受风时风阻较大,产生较大的动力力距;凸形曲面受风时风阻较小,产生较小的阻力力距;两者之差为动力力距使风动力装置转动。
现有的公开技术中风叶主要工作区域是力臂教长的远离圆心(垂直转轴)的近圆周处,也因为近圆心的力臂很小,力距也几乎为零,通常靠近垂直转轴处不设置风叶,透空以便于透风减小阻力。这样一来风动力装置的体积和效率之比就较低,不利于在较小风力下工作。
同时现有的公开技术中风叶的作用是独立的,各自单独地作用于风动力装置,仅在几个风叶的力距合成作用下使风动力装置工作。几个风叶之间没有互相直接的作用,作动力的风叶起的是纯粹的动力,回转的风叶起的是纯粹的阻力,因此风能的利用率不高。
特别强调的是一般的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在靠近垂直转轴处不设置风叶,透空以便于透风减小阻力,对于高速公路消旋应用来说除了效果不佳之外,它的透光性也是不容许的,将造成对面车道的灯光晃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消除龙卷风的起因的目的,需要消除高速公路汽车双向高速流动形成气旋,在高速公路的隔离栏上加装可以消耗气流能量吸收装置,一种特殊的风力发电装置,同时要求高效率的特殊风翼和相互作用的构造在较小风力下也能工作,充分提高风动力装置的体积和效率之比,实现风力发电装置提高风能利用率,能抗强风,也不容许透光性,避免造成对面车道的灯光晃眼。
特别声明,为了清楚地描述本申请案中所提及的各种技术方案和权利要求,在使用角度描述时,其含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概念,而是机械工程的力学概念。如垂直与地面是指垂直轴或垂直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重力方向,水平指平行于地面,也泛指风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风的方向不是绝对水平地平行于地面,而是对地有一个小小的倾角,但是两者力学特征几乎相同,用一个几何角度来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包括刚性的垂直转轴1、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垂直转轴上下两个同轴同径与轴垂直的平行圆盘3、所述圆盘3之间至少固定地装有两片以上的片状曲面风翼2、所述圆盘3与曲面风翼2垂直、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为弧形且平行于垂直转轴1、在水平剖面上所述曲面风翼2投影线具有第一端点205、第二端点206、变流内曲面201、受风凹面202、分流内凸面203、分流外凸面204、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与所述圆盘3的圆周相接或位于所述圆盘3的近圆周内外处、以经过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为顶点,以经过该顶点205的所述曲面风翼2的弦即第一端点205和第二端点206为两端点的直线,和经过第一端点205所述圆盘3的半径为角4的两条边形成一个大于0度小于45度内的锐角φ,风力装置垂直轴的位置在这个锐角φ之外;从旋转方向上看为均布多个曲面风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处的切线指向另一即从旋转方向上看为下一个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内。
在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受风时,风在为推动垂直轴1转动提供第一推动力距的为第一作用,同时,在所述曲面风翼2曲面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风沿着所述曲面风翼2的变流内曲面201拐弯前进并从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的切线方向直线吹出到达另一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并推动该曲面风翼2,从而形成推动垂直轴1转动提供第二推动力距为第二作用,提高了效率。另外当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受风时,另一曲面风翼2的分流凸面203对风的分流作用,加强了吹向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的风力,进一步提高了风力装置的效率。
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可以在车道外绿化隔离带上成多排链使用。
因此在介绍时为节约篇幅,所有的技术方案均包括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发电机及其变速匀速装置,和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的整体技术方案。但是具体介绍主要的关键技术:曲面风翼风力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其变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可以及一步改进为:如图2、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需要指出的目的是渐开线型的弧线旋风效果更好。
它的变化实施例是采用一种具有4个渐开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其变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可以及一步改进为:如图3、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的受风凹面202水平剖面线为圆弧型或渐开线型的弧线,变流内曲面201则变化为水平剖面线是直线,即平面。需要指出的目的是使变流风的损耗更小。机加工的难度和成本也进一步下降。
它的变化实施例是采用一种具有4个弧线加直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弧线加直线型。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其变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可以及一步改进为:如图4、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2为平面折成,曲面投影为折线。同时将平行圆盘3简化为三组辐射条,对折面形的曲面翼按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规则进行三点固定两平面。需要指出的目的是机加工的难度和成本也进一步大幅下降。
它的变化实施例是采用一种具有4个折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折线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一个根本的特点是曲面风翼2是成对相互作用的,具有一种旋风效果,注意这个旋风效果使风力反向,去抵消高速公路气旋的一部分能量。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靠近垂直转轴1处不再透空,曲面风翼靠近垂直轴1,甚至越过垂直轴1时效果更好,这样一来风动力装置的体积和效率之比就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在较小风力下工作。一般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只依靠第一作用,而本案发明了曲面翼的相互作用增加新颖的第二作用,并且有增强风力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了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为消除龙卷风的起因的目的,需要消除高速公路汽车双向高速流动形成气旋,在高速公路的隔离栏上加装本发明可以吸收气流能量风力发电装置,同时能抗强风,也不容许透光性,避免造成对面车道的灯光晃眼。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水平剖面图,曲面投影为圆弧。
图2: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水平剖面图,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同时标出了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时的风向和旋风的作用路径。
图3: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水平剖面图,曲面投影为弧线连接直线。
图4: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水平剖面图,曲面投影为折线。
图5: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水平剖面图,曲面投影为圆弧。曲面翼为4个。
图6:一种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的立体图,曲面翼投影为圆弧。
图7:一种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的立体图,曲面翼投影为渐开线。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实施例1为典型实施例,所述个部分相关连接结构的原则对其他实施例适用。因此在介绍时为节约篇幅,所有的实施例均包括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发电机及其变速匀速装置,和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的整体实施例。但是具体介绍主要的关键技术:曲面风翼风力装置。
实施例1及其变例:为典型实施例。采用一种具有两个圆弧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见立体图图6和剖面图图1:包括刚性的垂直转轴1,所述垂直转轴上装有上下两个同轴同径与轴垂直的平行圆盘3来固定曲面风翼2,所述圆盘3之间至少装有两片以上的片状曲面风翼2,所述圆盘3与风翼2垂直,从水平剖面来看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与所述圆盘3的圆周相接或位于所述圆盘3的近圆周内外处,效果相同,以经过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为顶点,以经过该顶点205的所述曲面风翼2的弦即第一端点205和第二端点206为两端点的直线,和经过第一端点205所述圆盘3的半径为角4的两条边形成一个0-45度内的锐角φ,风力装置垂直轴的位置在这个锐角φ之外;在所述垂直轴1另一边安装有另一个曲面风翼2,两个曲面风翼2的水平剖面关于垂直轴1所在的圆心成点对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处的切线指向另一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内,如超出第一端点205以外,将减弱第二作用,如靠近变流内曲面201则转速高时效果好,因为有一个滞后效应,曲面风翼2是圆周运动,而切线方向的风是直线运动,吹到时已经靠近第一端点205。如靠近第一端点205小风时效果好,低速时推力大。
在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受风时,风在为推动垂直轴1转动提供第一推动力距的同时,在所述曲面风翼2曲面202和201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风沿着所述曲面风翼2的变流内曲面201拐弯前进并从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的切线方向直线吹出到达另一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并推动该曲面风翼2,从而形成推动垂直轴1转动提供第二推动力距,提高了效率。另外当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受风时,另一曲面风翼2的分流凸面203对风的分流作用,加强了吹向所述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的风力,进一步提高了风力装置的效率。
图2同时标出了本发明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时的风向和旋风的作用路径。其中“介”字形的风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直线的风向表示沿地面水平方向的风,第二:弯曲的变流风时直线风沿分流凸面203改变风向后的流向,它加强了吹向受风凹面202的风力。
本实施例的变例采用一种具有4个圆弧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如图5。与两个风叶的装置相比:4个圆弧曲面翼2沿所述圆盘3的圆周均布;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处的切线指向另一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内,靠近凹面201一侧4个圆弧曲面翼2的曲率半径相对小一些。
本实施例另一种形式是曲面风翼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即在各种曲面风翼风力装置加上发电机及其变速匀速装置,以下各实施例均类同地带有一个风力发电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2及其变例:如图2、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的,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需要指出的是渐开线型的弧线旋风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变例采用一种具有4个渐开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
实施例3及其变例:如图3、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的受风凹面202水平剖面线为圆弧型或渐开线型的弧线,变流内曲面201则变化为水平剖面线是直线,即平面,使变流风的损耗更小。机加工的难度和成本也进一步下降。
本实施例的变例采用一种具有4个弧线加直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弧线加直线型。
实施例4及其变例:如图4、图5,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翼2为平面折成,曲面投影为折线。同时将平行圆盘3简化为三组辐射条,对折面形的曲面翼按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规则进行三点固定两平面。机加工的难度和成本也进一步大幅下降。
本实施例的变例采用一种具有4个折线型曲面翼的垂直轴风力装置;将图5曲面翼2改为曲面投影为折线型。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8)
1.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包括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在中间隔离带上装有形成带状的气旋隔离吸收带,所述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具有过转轴中心的曲面翼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包括刚性的垂直转轴〔1〕、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垂直转轴上下两个同轴同径与轴垂直的平行圆盘〔3〕、所述圆盘〔3〕之间至少固定地装有两片以上的片状曲面风翼〔2〕、所述圆盘〔3〕与曲面风翼〔2〕垂直、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为弧形且平行于垂直转轴〔1〕、在水平剖面上所述曲面风翼〔2〕投影线具有第一端点〔205〕、第二端点〔206〕、变流内曲面〔201〕、受风凹面〔202〕、分流内凸面〔203〕、分流外凸面〔204〕、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与所述圆盘〔3〕的圆周相接或位于所述圆盘〔3〕的近圆周内外处、以经过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一端点〔205〕为顶点,以经过该顶点〔205〕的所述曲面风翼〔2〕的弦即第一端点〔205〕和第二端点〔206〕为两端点的直线,和经过第一端点〔205〕所述圆盘〔3〕的半径为角〔4〕的两条边形成一个大于0度小于45度内的锐角Φ,风力装置垂直轴的位置在这个锐角Φ之外;从旋转方向上看为均布多个曲面风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处的切线指向另一即从旋转方向上看为下一个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内。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投影为弧线连接直线。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投影为折线型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发电装置,除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装置外还包括发电机及其变速匀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风翼〔2〕的第二端点〔206〕处的切线指向另一即从旋转方向上看为下一个曲面风翼〔2〕的受风凹面〔202〕内。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风翼〔2〕弯曲面投影为渐开线型的弧线。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旋隔离吸收带的高速公路,具有曲面翼的垂直转轴风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车道外绿化隔离带上成多排链使用气旋隔离吸收带由链状的多个垂直转轴风力发电装置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474778A CN1986965A (zh) | 2006-12-19 | 2006-12-19 |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474778A CN1986965A (zh) | 2006-12-19 | 2006-12-19 |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6965A true CN1986965A (zh) | 2007-06-27 |
Family
ID=3818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474778A Pending CN1986965A (zh) | 2006-12-19 | 2006-12-19 |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8696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6609A (zh) * | 2008-11-14 | 2011-10-12 | 米堤亚风力有限责任公司 | 风力发电系统和方法 |
CN102242687A (zh) * | 2010-05-12 | 2011-11-16 | 深圳市大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获取方法 |
CN101294548B (zh) * | 2008-05-16 | 2012-01-04 | 刘骏 | 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系统 |
-
2006
- 2006-12-19 CN CNA2006101474778A patent/CN198696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4548B (zh) * | 2008-05-16 | 2012-01-04 | 刘骏 | 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系统 |
CN102216609A (zh) * | 2008-11-14 | 2011-10-12 | 米堤亚风力有限责任公司 | 风力发电系统和方法 |
CN102242687A (zh) * | 2010-05-12 | 2011-11-16 | 深圳市大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能获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441641T3 (es) | Aerogenerador de eje vertical | |
US9284943B2 (en) |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 |
US6191496B1 (en) | Wind turbine system | |
US20040086373A1 (en) | Leveredged wind turbine w/ multiple generators | |
WO2010030895A2 (en) | Wind turbine | |
CN201474868U (zh) | 螺旋直轴型风力发电装置 | |
KR100962241B1 (ko) | 풍력좌우 방향키 터보 발전장치 | |
CN1986965A (zh) | 高速公路消旋装置 | |
CN201215065Y (zh) | 基于叶片转角控制的可防暴风垂直轴风力机 | |
CN201193588Y (zh) | 高速双轮竖轴风力机 | |
CN202132178U (zh) | 垂直式多层级风轮的风力发电机 | |
CN1975153A (zh) | 风动力船及其发电装置 | |
CN105840428A (zh) | 一种叶片带襟翼的自适应变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CN102182637A (zh) | 风叶串连式风力发电机组 | |
CN1587683B (zh) | 多风轮强力发电机 | |
CN201184272Y (zh) | 具有分流窗口的风筒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1184274Y (zh) | 具有风向导流装置的风筒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1339540Y (zh) | 路边新组合式风动发电装置 | |
CN101012807A (zh) |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 |
CN211692710U (zh) | 一种带有辅助小翼的螺旋风力机 | |
CN201401285Y (zh) | 一种双电机风力发电装置 | |
CN101012805A (zh) | 风力装置及其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4553098U (zh) | 一种多角度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1184276Y (zh) | 风筒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111456903A (zh) | 一种势能转化型自寻风水平滚轮式风力发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