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7468A -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7468A
CN1977468A CNA200580013105XA CN200580013105A CN1977468A CN 1977468 A CN1977468 A CN 1977468A CN A200580013105X A CNA200580013105X A CN A200580013105XA CN 200580013105 A CN200580013105 A CN 200580013105A CN 1977468 A CN1977468 A CN 1977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d
channel
derive
cell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31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7468B (zh
Inventor
艾伦·E·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vid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P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P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IP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77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7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7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7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5Joint detection techniques, e.g. linear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2Intercell-related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在3GPP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内与小区间干扰的方法(400)和装置,通过在系统的小区中的接收机中,对于小区中的第一信道导出代表第一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A(1));对于在一个不同小区中起源的至少第二信道导出代表第二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A(2...M)),该导出步骤是基于:导出小区专用扰码(S),导出信道脉冲响应(H),以及导出信道化码(C);以及使用第一和第二信号来执行多用户检测。在信道化码是未知的场合下,优选地用替换信道化码来代替。将会认识到,该技术可应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本发明提供了小区内干扰与小区间干扰都被缓解的优点。

Description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通信系统,具体地涉及利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领域中,一直认识到CDMA多用户检测器(MUD)可以缓和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从周围干扰小区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一直是缓和小区间干扰的一个问题。为了实现满意的性能水平,这个信息必须是及时的而且足够精确的;否则,性能会严重受影响。
然而,不幸地,在许多CDMA系统中,访问所需信息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该信息通常被承载在较高层的消息传送中,这通常是无法访问的,因为它仅仅专用于感兴趣的小区。在这种情形下,通常的假设是MUD只考虑小区内干扰,而小区间干扰作为附加噪声源对待。结果是性能因此受到损害。
所以,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是有利的,其中可以缓解以上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寻求优选地以单个或组合的方式缓和、缓解或消除一个或多个上述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干扰的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干扰的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包含本发明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内与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其中:
图1显示其中可以使用本发明的3GPP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显示利用本发明的多用户检测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显示在图1的系统中的数据突发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4显示在图2的MUD中执行的、用于缓和图1系统中的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结合工作在TDD模式下的UMTS无线接入网(UTRAN)系统进行描述。首先参照图1,典型的标准UMTS无线接入网(UTRAN)系统100方便地被看作为包括:终端/用户设备域110;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域120;和核心网域130。
在终端/用户设备域110内,终端设备(TE)112经由有线或无线R接口被连接到移动设备(ME)114。ME 114也被连接到用户服务标识模块(USIM)116;ME 114和USIM 116一起被看作为用户设备(UE)118(或更一般地看作为远端站)。UE 118经由无线Uu接口与无线接入网域120中的节点B(基站)122进行数据通信。在无线接入网域120内,节点B122经由lub接口与无线网控制器(RNC)124通信。RNC124经由lur接口与其他RNC(未示出)通信。节点B 122和RNC 124一起形成UTRAN 126。RNC 124经由lu接口与在核心网域130内的服务GPRS业务节点(SGSN)132通信。在核心网域130内,SGSN 132经由Gn接口与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34通信;SGSN 132和GGSN 134分别经由Gr接口和Gc接口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服务器136通信。GGSN 134经由Gi接口与公共数据网138通信。
因此,RNC 124、SGSN 132和GGSN 134等单元传统上被提供为分立的和分开的单元(在它们各自的软件/硬件平台上),分布在无线接入网域120和核心网域130上,如图1所示。
RNC 124是负责控制和分配用于许多节点B 122的资源的UTRAN单元;典型地,一个RNC可以控制50到100个节点B。RNC也通过空中接口提供用户流量的可靠传递。RNC(经由lur接口)互相通信,以支持越区切换。
SGSN 132是负责会话控制和到HLR的接口的UMTS核心网单元。SGSN跟踪各个UE的位置,并执行保密功能和接入控制。SGSN是用于许多RNC的大的集中控制器。
GGSN 134是负责集中和隧道传送核心分组网内的用户数据到最终目的地(例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的UMTS核心网单元。
这样的UTRAN系统和它的操作在从3GPP网址www.3gpp.org可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401,3GPP TS 23.060和相关的文件中更加全面地描述,这里不需要更详细地描述。
在下面的说明中,我们描述用来获得使MUD(在UE和/或节点B中)能够缓和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的操作的必需信息的方法。所描述的方法是基于3GPP TDD模式,但也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它通信系统。将会意识到。本发明可应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我们首先定义MUD处理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我们继续描述收集信息的过程。最后,我们描述整个方法。
令小区数目由M表示,假设每个小区具有K(m)个物理信道。物理信道k具有相关的数据序列
s m ( k ) = ( d m , 1 ( k ) , d m , 2 ( k ) , K , d m , N ( k ) ) T , 其中k=1...K(m),m=1...M
这里,N是数据符号数,(s)T表示转置。每个数据符号dm,n (k)(其中n=1到N)乘以由下式定义的唯一的小区专用向量:
s ( k , m ) = s Q k ( k ) s ( m )
我们把 s Q k ( k ) = ( c Q k , 1 ( k ) , K , c Q k , Q k ( k ) ) T s · ( m ) = ( s 1 ( m ) , K , s L ( m ) ) T 的分量乘积按通常的方式表示为sQk (k)s(m),其中Qk是通常被称为扩展因子的向量长度,L是扰码序列的长度。
小区m中的物理信道k具有相关的信道脉冲响应
s ( k , m ) = ( h 1 ( k , m ) , K , h W ( k , m ) ) T
我们定义:
s ( k , m ) = ( b 1 ( k , m ) , b 2 ( k , m ) , K , b Q k + W - 1 ( k , m ) ) T = s ( k , m ) * s ( k , m )
其中*表示卷积。接收的序列是由具有零中值和协方差矩阵sn=E(sH)的加性高斯噪声序列
s=(n1,n2,K,nNQ+W-1)T
扰动的 序列的和。接收的序列被写为
            s=s+s
其中 s = ( s 1 T , s 2 T , K , s M T ) T , s m = ( s m ( 1 ) T , s m ( 2 ) T , K , s m ( K ( m ) ) T ) T , 传输函数(transferfunction)矩阵s=(s(1)T,s(2)T,K,s(M)T)T s ( m ) = ( A ij ( m ) ) 给出,其中i=1...NQk+W-1,j=1...K(m)N,m=1...M,
其中
Figure A20058001310500096
假设UE被连接到小区m=1,仅用于缓和小区内干扰,接收端估计矩阵s(1)。为了缓和小区间干扰,估计剩余的M-1个矩阵s(2),...,s(M)。对于s(1),通常通过较高层的信令,接收机总是被提供以足够的信息。不幸地,对于小区m=2到M,这个信息对于接收机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因为所需的数据通常被嵌入在小区专用的较高层消息中。
在下一节中,我们描述在小区m=1中的接收机获取足够的信息以允许估计s(2),...,s(M)的方法。
因此,下面描述对于与接收机的小区不同的小区m,可以如何确定传输函数矩阵s(m)形式的信号。传输函数矩阵响应于小区专用扰码形式的第一码、信道脉冲响应和信道化码形式的第二码被确定。将会看到,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可以反复利用扰码,因此小区专用扰码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不一定是唯一的。
信息获取
虽然以下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是特定于下行链路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看到,同样的算法也可应用于上行链路。
矩阵s(m)是由向量s(k,m)构建的,其中k=1到K(m),该向量包含三个分量,即:
·小区专用扰码s(m)
·信道脉冲响应s(k,m)
·信道化码sQk (k)
直截了当地表示,以上分量可以用来自传统的FDD(频分复用)CDMA系统的等同部分,即在PN(伪随机噪声)处理环境中的信道化码和小区专用扰码来代替。因此,通过找到组成s(k,m)的三个分量,我们也就具有了用于构建矩阵s(m)的所有分量。我们描述针对m=2到M的情形,即小区间干扰的情形,接收机如何获取这三个变量。
如图2所示,多用户检测器200(它可以位于UE和/或节点B中的接收机内)包括模块210,用于得到第一码,具体地就是小区专用扰码s(m);模块220,用于得到信道脉冲响应s(k,m);和模块230,用于得到第二码,具体地就是信道化码sQk (k),以及模块240,用于对全部M个小区执行MUD。
小区专用扰码s(m)
作为越区切换过程的一部分,需要UE连续地监视相邻的小区。支持这种活动的信息由较高层通过广播信号来提供,该广播信号总是在所有小区中发送的。该信息采用频率内邻区列表的形式,它实际上是小区标识符的列表。小区标识符被称为小区参数,在3GPP中它的数值在0到127的范围内取值(见从3GPP网址www.3gpp.org可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3)。在邻区列表上的频率内单元的最大数目是32,这表示有31个相邻小区。在3GPP中典型地,在该列表上定义的小区参数的数目是M=1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9个相邻小区,或潜在地9个小区间干扰源。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与连接到UE的小区相对应的小区参数被映射到m=1。
除了识别频率内小区以外,小区参数还被用来提供(虽然是间接地)使能支持物理层测量的附加信息。每个小区参数与唯一的小区专用扰码s(m)和唯一的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basic midamble code)s(m)相关联。在3GPP的环境中,小区参数、小区专用扰码和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之间的映射是在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3中定义的。
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给定的小区确定邻区列表,并且相邻小区是用小区标识符来定义的。在小区标识符与小区专用扰码之间有映射的实施例中,一个不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可以简单地根据在当前小区内提供的邻区列表的小区标识符来确定。
同样地,在小区标识符与基本中缀码之间有映射的实施例中,在一个不同小区中使用的基本中缀码可以简单地根据在当前小区内提供的邻区列表的小区标识符来确定。
将会认识到,小区专用扰码和/或基本中缀码可以在蜂窝通信系统内重复使用,但这些码在重复使用图案内一般是唯一的,因此允许接收机通过扰码和/或基本中缀码来区分来自不同小区的信号。
将会理解,类似的过程也可以被应用到上行链路情形。这里,网络管理员将包含干扰小区的邻区列表提供给基站接收机。
信道脉冲响应s(k,m)
如图3所示,3GPP突发200由两个数据符号区310和330、中缀序列320和保护时间间隔340组成。有关3GPP的突发结构的更多细节在可以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1中给出。
将会认识到,虽然当前的说明集中在中缀序列被包括在传输中的UMTS蜂窝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但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训练数据序列。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替换地或附加地使用后缀和/或前缀。
中缀序列是通过取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s(m)的移位码而构建的。这个过程在可以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1中定义,所以这里不需要进一步描述。
如前所述,相邻小区的基本中缀码s(m)可以根据当前小区的邻区列表的对应小区标识符来确定。
在一个时隙中支持的同时中缀序列的最大数目由参数Kcell来定义。在3GPP TDD模式中(见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1)规定有五个Kcell值:16、8、4、6和3。要求接收机提供全部M个小区的信道估计。正如描述的,为执行这个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再次以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s(m)的形式通过小区标识符(小区参数)来提供。
信道估计的过程需要接收的中缀序列与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s(m)的卷积。这些技术是公知的,可以在公开的文献中找到。用于信道估计的算法被用于全部M个小区。对于小区m,用小区专用基本码s(m)来编程信道估计器。信道脉冲响应s(k,m)是通过把接收的中缀序列与小区专用基本中缀码s(m)求相关而导出的。
因此,接收机可以一开始根据当前小区的邻区列表的小区标识符来确定一不同小区的基本中缀码s(m)。接收信号的中缀序列然后与这个基本中缀码s(m)进行卷积,产生信道估计(信道脉冲响应)。
信道化码sQk (k)
在M-1个小区中使用的信道化码是通过使用中缀序列与信道化码的标记(index)之间的预定关系而得到的。这个映射对于接收机是事先已知的。
具体地,接收机可以首先确定一个不同小区的基本中缀码s(m)。然后,它可以确定特定信道的实际中缀序列,最后可以根据中缀序列与信道化码之间的已知映射来确定信道化码。特定信道的中缀序列可以根据基本中缀码s(m)与接收信号的卷积来确定。
具体地,由于可能的中缀序列对应于基本中缀码s(m)的移位码,因此卷积可以提供当前中缀序列与基本中缀码s(m)之间的偏移量的指示,从而允许确定中缀序列。接收机因此可以把接收信号与对于相应于所有可能的中缀序列的所有可能偏移量的接收信号进行卷积。如果对于给定偏移量的卷积导致大于给定阈值的数值,则这表示在接收信号中存在相应的中缀序列。如果卷积导致小于给定阈值的数值,则这表示在接收信号中不存在相应的中缀序列。因此,可以根据使用基本中缀码s(m)的卷积来检测一组中的各个中缀序列。
被用来确定中缀序列的卷积具体地可以是与被用来确定信道估计的卷积相同的。
更详细地,中缀序列在接收信号中的存在也可以表示它的相关信道化码的存在。在3GPP的环境中,这种联系被称为缺省中缀分配方案,这种联系在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1中定义。在这个文件中规定有五种映射,每种映射被称为Kcell,其中Kcell参数是小区专用的。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假设Kcell也是网络范围应用的。
Kcell参数可以取5个数值:16、8、4、6和3。Kcell的数值是指每个时隙内同时中缀序列的最大数目。对于下行链路情形,在下面的表1中给出在信道化码标记、Kcell与中缀序列号之间的关系(如在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1中定义的)。将会理解,对于上行链路(UL)情形也有类似的表。
  Kcell                                                       信道化码标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   9   2   10   3   11   6   14   5   13   4   12   7   15   8   16
  8   1   1   2   2   3   3   6   6   5   5   4   4   7   7   8   8
  4   1   1   1   1   3   3   3   3   5   5   5   5   7   7   7   7
  6   1   1   5   5   3   3   3   3   2   2   6   6   4   4   4   4
  3   1   1   1   1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表1
例子
假设检测到Kcell=4和中缀序列3。然后,根据以上的表,可能潜在地存在信道化码5、6、7和8。由于检测到中缀序列,所以根据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25.221,也必须存在至少一个信道化码。根据该文件,这个信道化码是在允许的一组信道化码中的最低标记,这被称为初级码。在以上的例子中,初级码是具有标记号5的信道化码。
因此,信号中的特定中缀序列的检测将直接表示可能已被用于信道的一组信道化码。
显然,对于等于16的Kcell,在每个中缀序列与每个信道化码sQk (k)之间存在唯一的映射。因此,对于本例,在确定了在传输中使用的特定中缀序列后,就可以进行信道化码的识别。
然而,这样的唯一映射仅发生在Kcell等于16时。对于其它值,中缀序列是与相邻小区有关的多个信道化码共有的。具体地,对于Kcell等于8、4、6和3,以上的例子显示,仅仅在初级信道化码与中缀序列之间存在唯一的映射。回到以上的例子,在这一阶段我们没有可支配的其它信息,所以留给我们的是存在信道化码6、7和8的情况下的不确定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输函数矩阵s(m)可以用与活动的中缀序列有关的所有信道化码来构建。然而,如果信道化码不存在,则将导致性能恶化。另一种可能性是限制Kcell的值为16。
下面描述另一种选择,它在许多实施例中提供改进的性能。因此,下面一节提供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支持所有的Kcell值。
在本例中,导出被用来生成传输函数矩阵的公共替换码,而不直接使用特定的信道化码。该公共替换码在下面被称为试验信道化码。
试验信道化码
在3GPP中采用的信道化码(见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3)呈现高级结构,它是由于在不同的扩展因子下正交性保留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使用这种固有的结构,我们能够基于初级信道化码来构建替换信道化码。因此,利用在一组中不同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关系的特性的替换信道化码可被用来提供用于生成传输函数矩阵的有用的码。
具体地,使用具有低于初级信道化码的扩展因子的替换码。较低的扩展因子允许选择一组信道化码共用的码,由此允许生成能进行高效的多用户检测的传输函数矩阵。
下面的表2详细描述在Kcell、中缀序列与试验码扩展因子之间的关系。
  Kcell                                                   中缀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8   8   8   8   8   8   8   8   8   -   -   -   -   -   -   -   -
  4   4   4   4   4   -   -   -   -   -   -   -   -   -   -   -   -
  6   8   8   4   4   8   8   -   -   -   -   -   -   -   -   -   -
  3   4   2   4   -   -   -   -   -   -   -   -   -   -   -   -   -
                        表2
像初级信道化码那样,试验信道化码是从在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3中定义的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树导出的。试验信道化码的标记是从初级信道化码标记和试验信道化码的扩展因子导出的。所述标记由下式给出:
k t = Q t 16 × ( k p - 1 ) + 1
其中Qt是试验信道化码的扩展因子,kp是初级信道化码的标记。在给定码标记和扩展因子后,得到试验信道化码。
现在用时间移位的相关的试验信道化码来代替与具体的中缀序列有关的信道化码序列。我们写出:
可以看到,cQk (k)的修改版本仍旧具有相同的长度,但非零元素的数目等于试验信道化码Qt的长度。cQk (k)的剩余元素用零代替。对于以前的例子,在可从3GPP网址www.3gpp.org得到的3GPP技术规范文件3GPP TS 25.223和3GPP TS 25.221的环境中,映射由下式给出:
( s 16 ( 5 ) , s 16 ( 6 ) , s 16 ( 7 ) , s 16 ( 8 ) ) = 1 1 1 1 1 1 1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1 1 - 1 - 1 1 1 - 1 - 1 - 1 - 1 1 1 - 1 - 1 1 1 1 - 1 1 - 1 1 - 1 1 - 1 - 1 1 - 1 1 - 1 1 - 1 1 1 - 1 - 1 1 1 - 1 - 1 1 - 1 1 1 - 1 - 1 1 1 - 1 ⇒ 1 0 0 0 1 0 0 0 - 1 0 0 0 -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 1 0 0 0 -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 1 0 0 0 -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 1 0 0 0 - 1
其中Qt=4,kp=5,并且Kcell=4。
因此,接收机可以仅仅根据在当前小区内可得到的信息来确定相邻小区的扰码、信道脉冲响应和信道化码(或替换码)。这允许接收机确定相邻小区的信道传输矩阵,因此接收机有足够的信息来对于所有的Kcell值在所有的M个小区上执行MUD。因此,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进的干扰缓和,而不需要在小区之间传送附加的信息。
如果需要的话,检测的符号可以通过使用OVSF码抽选(decimation)的原理在MUD的输出端处被重建,如在GB专利申请0125484.6中描述的。
将会理解,如果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源的接收中缀功率超过预定的阈值则认为这些干扰源是活动的,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预定义的映射来估计相邻小区干扰码,从而导出试验信道化码。
应用于广播/多播传输
当下行链路广播或多播传输在整个网络上被用于公共用户服务,并且在各处使用相同的物理参数时,UE知道用于使能小区间和小区内干扰的MUD的足够先验信息。在这个阶段,UE可以从获取自一个以上的小区的公共信息中组合或选择最佳信号,因为在所有的小区中发送相同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这里描述的方法和假设在这种情形下是同样可应用的。
方法
现在还参照图4,在M个小区上进行MUD的方法400是基于以下一系列步骤,步骤号是图上显示的号码:
410  接收机从广播信号中获取邻区列表,并构建小区专用扰码s(m)和基本中缀码s(m)的相关列表。小区专用扰码s(m)和基本中缀码s(m)是根据邻区列表的小区标识符来具体确定的。
420  如果缺省的中缀分配方案被使能,则对M个小区执行MUD。如果不是,则对小区m=1执行MUD。将会理解,可以存在其他映射,这里描述的缺省中缀分配方案是一个例子。
430  使用基本中缀码s(m),接收机对于全部M个小区执行信道估计。每个小区产生Kcell个信道估计。对于小区m,长度Kcell的布尔向量定义活动中缀序列的存在,其中1表示活动,0表示不活动。通过将相关信道估计中的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中缀序列的存在。
440  对于小区m,使用活动中缀序列的相关列表来确定活动的初级信道化码的列表。信道化码sQk (k)与中缀序列的关联关系是通过预定义的映射而由接收机预先知道的。对于所有的m,确定活动的信道化码。
如果Kcell不等于16,则接收机用基于试验信道化码的序列来替换与中缀序列相关联的信道化码。
450  使用从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接收机具有足够的信息来构建用于小区m的传输函数矩阵s(m)的序列s(k,m),因此构建合并的传输函数矩阵s。
460  接收机基于合并的传输函数矩阵A在全部M个小区上执行MUD。MUD的例子在Klein,A.,Kaleh,G.K.,和Baier,P.W.;“ZeroForcing and Minimum Mean-Square-Error Equalization forMultiuser Detection in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hannels”,IEEE Trans VT,Vol.45,No.2,May 1996,pp276-287中提供。
将会认识到,以上描述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可以用在发射机和/或UE中的处理器(未示出)上运行的软件实施,软件可以作为在诸如磁盘或光盘的任何适当的数据载体(也未示出)上载送的计算机程序单元被提供。
还将会认识到,以上描述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可以替换地用具有诸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那样的集成电路(未示出)形式的硬件来实施。
将会理解,以上描述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提供缓和小区间以及小区内干扰的优点。
将会认识到,以上的说明为了清晰起见是针对不同的功能性单元和处理器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很明显,可以使用在不同的功能性单元或处理器之间功能的任何适当的分布,而不背离本发明。例如,图示为由分开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可以由同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因此,提及特定的功能单元仅仅被看作提及用于提供所描述功能的适当装置,而不是表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某些实施例描述的,但本发明不打算限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形式。而是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另外,虽然特征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可以根据本发明被组合起来。在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单元或步骤的存在。
而且,虽然单独地列出的,多个装置、单元或方法步骤例如可以由单个单元或处理器实施。另外,虽然各个特征可被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但这些特征有可能被有利地组合起来,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不意味着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的和或是不利的。另外,特征包括在一个类别的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限制这个类别,而是表示特征在需要时同样可应用于其它权利要求类别。而且,特征在权利要求中的次序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必须按照这样的特定次序来工作,尤其在方法权利要求中,各个步骤的次序并不意味着步骤必须按这个次序来执行。相反,步骤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次序执行。另外,单数标号并不排除复数个。因此,“一个”、“一”、“第一”、“第二”等标号并不排除复数个。

Claims (39)

1.一种用于缓和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包括:
在该系统的一小区中的接收机中,
对于该小区中的第一信道导出代表第一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
对于在一不同小区中起源的至少第二信道导出代表第二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以上导出步骤是基于:
导出第一码,
导出信道脉冲响应,以及
导出第二码;以及
使用第一和第二信号执行多用户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码包括小区专用扰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码包括信道化码。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传输函数矩阵,该矩阵表示在所述不同小区中起源的多个信道的传输函数。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第一码包括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第一码。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信道脉冲响应包括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训练数据序列以及根据该训练数据序列导出信道脉冲响应。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第二码包括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第二码。
8.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第二码包括根据小区标识符导出训练数据序列以及根据该训练数据序列导出第二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根据小区标识符确定基本训练数据序列,以及根据所述基本训练数据序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所述训练数据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训练数据序列与所述第二码之间的唯一映射来确定第二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10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训练数据序列是与所述不同小区相关联的多个信道化码共有的,第二码被确定为所述多个信道化码的公共替换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公共替换码具有比所述多个信道化码低的扩展因子。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到12中的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从接收的邻区列表导出小区标识符。
1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第一码的步骤包括从相关的广播小区参数导出第一码。
1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导出第二码的步骤包括导出试验信道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导出试验信道化码的步骤包括使用预定义的映射来估计相邻小区干扰码。
1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还包括:组合和选择从一个以上的小区获得的公共信息。
1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是UMTS系统。
1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是3GPP系统。
20.一种在接收机中使用的、用于缓和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装置,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对于该系统的一小区中的第一信道导出代表第一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
第二装置,用于对于在一不同小区中起源的至少第二信道导出代表第二信道传输函数的信号,该导出操作是基于:
导出第一码,
导出信道脉冲响应,以及
导出第二码;以及
用于使用第一和第二信号执行多用户检测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码包括小区专用扰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码包括信道化码。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到22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第二信号包括传输函数矩阵,该矩阵表示在所述不同小区中起源的多个信道的传输函数。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到23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第一码。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到24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训练数据序列以及根据该训练数据序列导出信道脉冲响应。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到25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不同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导出第二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根据小区标识符导出训练数据序列以及根据该训练数据序列导出第二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小区标识符确定基本训练数据序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基本训练数据序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所述训练数据序列的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根据在所述训练数据序列与所述第二码之间的唯一映射来确定所述第二码。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7到29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训练数据序列是与所述不同小区相关联的多个信道化码共有的,所述第二装置被设置为确定所述第二码作为多个信道化码的公共替换码。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装置,其中,所述公共替换码具有比所述多个信道化码低的扩展因子。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4到31的任一项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接收的邻区列表导出小区标识符的装置。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到32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用于导出小区专用扰码的装置包括用于从相关的广播小区参数导出小区专用扰码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0-33的任一项的装置被包括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基站内。
35.根据权利要求20-33的任一项的装置被包括在所述通信系统的远端站内。
36.根据权利要求20到36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统是UMTS系统。
37.根据权利要求20到36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统是3GPP系统。
38.一种计算机程序单元,包括实质上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9的任一项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装置。
39.一种集成电路,用于实质上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9的任一项的方法。
CN200580013105XA 2004-03-08 2005-02-22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977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405166.0 2004-03-08
GB0405166A GB2412036A (en) 2004-03-08 2004-03-08 Mitigation of intercell and intra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EP2005/050755 WO2005086367A1 (en) 2004-03-08 2005-02-22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7468A true CN1977468A (zh) 2007-06-06
CN1977468B CN1977468B (zh) 2010-05-12

Family

ID=3208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3105XA Active CN1977468B (zh) 2004-03-08 2005-02-22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920537B2 (zh)
EP (1) EP1726102B1 (zh)
JP (1) JP4754552B2 (zh)
KR (1) KR101097022B1 (zh)
CN (1) CN1977468B (zh)
AT (1) ATE522028T1 (zh)
ES (1) ES2370229T3 (zh)
GB (1) GB2412036A (zh)
WO (1) WO2005086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61102A1 (en) * 2000-02-04 2010-05-27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upport multiuser detection in the downlink
GB2412036A (en) * 2004-03-08 2005-09-14 Ipwireless Inc Mitigation of intercell and intra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31011C (zh) 2005-07-04 2009-08-1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信道冲激响应的方法及多用户联合检测的方法
CN100596032C (zh) * 2005-05-13 2010-03-24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基本中间码的分配方法
CN100464603C (zh) * 2005-06-16 2009-02-25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同频组网的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越区切换的方法
US20070064665A1 (en) 2005-08-23 2007-03-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n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4767546B (zh) * 2005-10-26 2017-11-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EP1941746B1 (en) * 2005-10-26 2018-10-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806892A1 (en) * 2006-01-10 2007-07-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separating signals in a cellular multicarrie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82917B1 (ko) 2006-11-13 2007-12-07 한국과학기술원 기지국과 이동 단말기 간의 다운링크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그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있는 기록매체
KR100843253B1 (ko) * 2006-12-01 2008-07-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반복 수신 방법 및 반복 수신기
KR100888502B1 (ko) * 2006-12-05 2009-03-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반복 수신 장치 및 그의 송신 신호 검출 방법
KR100932456B1 (ko) * 2006-12-05 2009-1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 완화 장치 및방법
US7894774B2 (en) * 2007-08-02 2011-02-22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8169992B2 (en)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US8843130B1 (en) * 2007-08-30 2014-09-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irectional overload coordination for cellular telephon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N104734833B (zh) 2007-12-04 2019-04-23 蔚蓝公司 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7558054B1 (en) * 2008-01-03 2009-07-07 Apple Inc. Display window securing system
KR101490351B1 (ko) * 2008-05-29 2015-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 모드 선택을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US8238954B2 (en) * 2008-06-25 2012-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US10090956B2 (en) * 2009-06-16 2018-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cross cells to facilitate recep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P2326127B1 (en) * 2009-11-18 2017-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ignals transferred by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19687B2 (en) 2010-02-12 2013-12-3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ordinat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US20110319045A1 (en) * 2010-05-05 2011-12-29 Wenjun Li Line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ceiver
CA2820858A1 (en) * 2010-12-07 2012-06-14 Ulf Skarb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units
US20140003470A1 (en) * 2012-06-27 201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receiver for multi-user detection
US9325483B2 (en) * 2013-03-15 2016-04-26 Wi-Lan Labs, Inc. Flexible MIMO resource allocation through cross-correlation nulling and frequency domain segmented receiver processing
US10051616B2 (en) 2014-10-07 2018-08-1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high capacity cellular down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51422A (en) * 1999-06-25 2000-12-27 Roke Manor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a training code to a channelisation code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975666B2 (en) * 1999-12-23 2005-12-13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CDMA systems
SG161102A1 (en) * 2000-02-04 2010-05-27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upport multiuser detection in the downlink
EP1137201B1 (en) * 2000-03-20 2004-05-06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word representative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allocated to the mobile s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with a base station
US7418043B2 (en) * 2000-07-19 2008-08-26 Lot 41 Acquisition Foundation, Llc Software adaptable high performance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protocol
JP2003174431A (ja) * 2001-09-26 2003-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30072282A1 (en) * 2001-10-17 2003-04-17 Ying-Chang Lia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ownlink receiver
GB2381422A (en) 2001-10-24 2003-04-30 Ipwireless Inc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eceiver
US6961395B2 (en) * 2001-11-16 2005-11-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ime variant filter implementation
IL163746A0 (en) * 2002-03-25 2005-12-1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codedetection
US7099377B2 (en) * 2002-04-03 2006-08-29 Stmicro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28278B2 (en) * 2002-05-09 2008-09-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midamble cancellation
KR20040009500A (ko) * 2002-07-24 2004-01-31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왕복식 압축기의 크랭크 샤프트 제조방법
KR100557102B1 (ko) * 2002-09-07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교부호의 길이에 상관없는 공동검출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040116122A1 (en) * 2002-09-20 2004-06-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nhancing reception using intercellul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4128880B2 (ja) * 2003-01-16 2008-07-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装置及び拡散コード選択方法
GB2397724B (en) * 2003-01-22 2006-03-29 Motorola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operation
US20050111408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05064832A1 (en) * 2003-12-30 200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on of channelisation codes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GB2412036A (en) * 2004-03-08 2005-09-14 Ipwireless Inc Mitigation of intercell and intra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99344B2 (en) * 2004-06-08 2009-10-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ulti-user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149899B2 (en) * 2008-11-26 2012-04-03 Advanced Receiver Technologies, Llc Efficient despread and respread of multi-rate CDMA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28171A (ja) 2007-10-04
WO2005086367A1 (en) 2005-09-15
JP4754552B2 (ja) 2011-08-24
US8243709B2 (en) 2012-08-14
GB0405166D0 (en) 2004-04-07
CN1977468B (zh) 2010-05-12
US20110142011A1 (en) 2011-06-16
GB2412036A (en) 2005-09-14
EP1726102B1 (en) 2011-08-24
EP1726102A1 (en) 2006-11-29
KR20060124785A (ko) 2006-12-05
US20050232195A1 (en) 2005-10-20
ATE522028T1 (de) 2011-09-15
KR101097022B1 (ko) 2011-12-20
US7920537B2 (en) 2011-04-05
ES2370229T3 (es) 2011-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7468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缓和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136C (zh) 扩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消除装置和方法
CN1119883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消除码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KR101207547B1 (ko) 간섭 소거를 이용하는 셀 검출
CN1196272C (zh) 检测前置码序列的方法以及前置码检测器
CN1206870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加扰码识别符的方法
EP188937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CN1929323A (zh) 时隙cdma系统抑制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
CN101030828A (zh) 降低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同频干扰的扰码分配方法
EP2638636B1 (en) Reduction of interference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905382A (zh) 用于同频广播/组播的联合检测方法
CN1751489A (zh) 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导频传输方案
CN1698286A (zh) 延伸算法数据估算器
JP2008541580A (ja) 基本ミッドアンブルコードの分配方法及びジョイントディテクション方法
CN1500245A (zh) 反复快速傅利叶转换误差更正
US8228877B2 (en) Multi-user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96289C (zh) 用于使接收机与发射机同步的方法
CN1538653A (zh) 移动站码分多址接收机执行盲联合检测的方法
CN165980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913695A (zh) 降低扇区间同频干扰的方法
CN1905381A (zh)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CN1653712A (zh) 处理cdma搜索器中的导频和非导频信道
JP2006324859A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セルサーチ方法
CN1436410A (zh) 一种用于无线系统的tdd成帧方法
CN1917408A (zh) 一种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小区码资源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 WIRELESS INC.

Effective date: 20101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CALIFORNIA STATE, UNITED STATES TO: NEW YORK, UNITED STAT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14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Ipwireless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IP Wireless Inc.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P WIRELESS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2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IP Wireless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before: Ipwireless Inc.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VIDIA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 WIRELESS INC.

Effective date: 20130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2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Nvidia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IP Wireles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