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6066A -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6066A
CN1976066A CNA031566685A CN03156668A CN1976066A CN 1976066 A CN1976066 A CN 1976066A CN A031566685 A CNA031566685 A CN A031566685A CN 03156668 A CN03156668 A CN 03156668A CN 1976066 A CN1976066 A CN 1976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reflection structure
light
structure carrie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6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6066B (zh
Inventor
谢明勋
刘文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i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pist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istar Corp filed Critical Epistar Corp
Priority to CN031566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76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976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6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066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该元件具有一微反射结构的载体,藉由该微反射结构的载体,将由发光层射向该载体的光反射后导出,以提高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元件,尤其关于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发光元件的应用颇为广泛,例如,可应用于光学显示装置、激光二极管、交通标志、数据储存装置、通讯装置、照明装置、以及医疗装置。在此技艺中,目前技术人员重要课题之一为如何提高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
于美国专利公开第2002/0017652号中,公开一种具有埋藏式微反射结构AlGalnP发光元件,如图1所示,其利用蚀刻技术,将一发光元件的外延生长层(磊晶层)蚀刻成一微反射结构,该微反射结构包含半圆球形、金字塔形或角锥形等,接着沉积一金属反射层于该外延生长层上,再将微反射结构外延生长层的顶端与一导电载体(硅晶片)键结在一起,再移除原先外延生长层的不透明基板,使得射向该不透明基板的光线可以射出。该微反射结构可将射向反射结构的光线经由反射带出,以提高发光元件的亮度。由于该发光元件仅靠反射结构的顶端与该载体局部相接合,接触面积较小,此结构的机械强度不够强,易造成接合面剥离。
另外,对外延生长层进行蚀刻形成该微反射结构,因此该外延生长层必须成长到足够的厚度,否则蚀刻形成的微反射结构,无法达成光反射的功能,但是厚外延生长层成长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不仅耗时,成本也相对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具有一微反射结构载体,该微反射结构载体是利用蚀刻技术,将一载体蚀刻成具有微反射结构的载体,该微反射结构包含半圆球形、金字塔形或角锥形,再于该载体上形成一反射层,再利用一透明粘接层与一发光叠层粘接在一起;其中不需耗时进行外延生长程序,仅利用一载体便可达到足够的厚度来形成该特定几何图案,因此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亮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利用该透明粘接层与发光叠层各面紧密接合,如此可以提升其机械强度,避免接合面剥离,简化制程,增加信赖度。
依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包含一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形成于该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上的一反射层、形成于该反射层上的一第一反应层、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上的一透明粘结层、形成于该透明粘结层上的一第二反应层、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上的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区域与一第二表面区域、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触层、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上的一第一束缚层、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上的一发光层、形成于该发光层上的一第二束缚层、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以及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
前述的微反射结构包含选自半圆球形、金字塔形或角锥形所构成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前述微反射结构载体,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Si、SiC、玻璃、BN、AlN或Ge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的透明氧化导电层包含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镉锡、氧化锑锡、氧化锌及氧化锌锡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的反射层包含选自In、Sn、Al、Au、Pt、Zn、Ge、Ag、Ti、Pb、Pd、Cu、AuBe、AuGe、Ni、Cr、PbSn或AuZ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束缚层,包含选自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发光层,包含选自AlGaInP、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束缚层,包含选自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透明粘结层包含选自于聚酰亚胺(Pl)、苯并环丁烷(BCB)或过氟环丁烷(PFCB)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一现有技艺的埋藏式微反射器AlGaInP发光元件;
图2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图3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以及
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发光元件                                10微反射结构载体
11反射层                                 100第一反应层
101透明粘结层                            102第二反应层
12透明导电层                             13第一接触层
14第一束缚层                             15发光层
16第二束缚层                             17第二接触层
18第一接线电极                           19第二接线电极
2发光元件                                20微反射结构载体
21反射层                                 200第一反应层
201透明粘结层                            202第二反应层
203透明载体                              22透明导电层
23第一接触层                             24第一束缚层
25发光层                                 26第二束缚层
27第二接触层                             28第一接线电极
29第二接线电极                           3发光元件
30微反射结构载体                         31反射层
300第一反应层                            301透明导电粘结层
302第二反应层                            32透明导电层
33第一接触层                             34第一束缚层
35发光层                                 36第二束缚层
37第二接触层                             38第一接线电极
39第二接线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于思考如何解决前述的问题时,认为若利用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具有一微反射结构载体,该微反射结构载体是利用蚀刻技术,将一载体蚀刻成具有微反射结构的载体,再于该载体上形成一反射层,再利用一透明粘接层与一发光叠层粘接在一起。由于本发明不需成长厚的外延生长层便可利用该载体形成微反射结构,因此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亮度的目的。再者本发明以一透明粘接层将载体与发光叠层的一表面粘接在一起,而不是前述现有技艺仅靠反射器的顶端与载体局部相接合,因此更可解决结构的机械强度不够强的缺点。
请参阅图2,依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1,包含一微反射结构载体10、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10上的一反射层11、形成于该反射层上的一第一反应层100、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上的一透明粘结层101、形成于该透明粘结层101上的一第二反应层102、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102上的一透明导电层12,其中,该透明导电层12的上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区域与一第二表面区域、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触层13、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上的一第一束缚层14、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上的一发光层15、形成于该发光层上的一第二束缚层16、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17、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18、以及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19。前述的第一反应层及第二反应层的目的在于辅助该透明粘接层与反射层或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结合力。
请参阅图3,依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2,包含一微反射结构载体20、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20上的一反射层21、形成于该反射层21上的一第一反应层200、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200上的一透明粘结层201、形成于该透明粘结层201上的一第二反应层202、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202上的一透明载体203、形成于该透明载体203上的一透明导电层22,其中,该透明导电层22的上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区域与一第二表面区域、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触层23、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23上的一第一束缚层24、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24上的一发光层25、形成于该发光层25上的一第二束缚层26、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27、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28、以及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29。前述的第一反应层及第二反应层的目的在于辅助该透明粘接层与反射层或第二载体之间的结合力。
请参阅图4,依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3,包含一微反射结构导电载体30、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30上表面上的一反射层31、形成于该反射层31上的一第一反应层300、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300上的一透明导电粘结层301、形成于该透明导电粘结层301上的一第二反应层302、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302上的一透明导电层32、形成于该透明导电层32上的一第一接触层33、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33上的一第一束缚层34、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34上的一发光层35、形成于该发光层35上的一第二束缚层36、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36上的一第二接触层37、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下表面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38、以及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37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39。前述的透明导电粘接层具有导电的功能;前述的第一反应层及第二反应层的目的在于辅助该透明导电粘接层与反射层或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结合力,同时使其接合面形成欧姆接触。
前述的三个实施例中,亦可于第二接线电极与第二接触层之间形成一透明导电层;前述的微反射结构包含选自半圆球形、金字塔形或角锥形所构成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前述微反射结构载体,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Si、SiC、玻璃、BN、AlN或Ge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微反射结构导电载体,包含选自Si、GaAs、SiC、GaP、GaAsP、InGaP、AlGaInP、AlGaAs、BN或Al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前述透明载体,包含选自于GaP、SiC、Al2O3或玻璃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反射层,包含选自Sn、Al、Au、Pt、Zn、Ag、Ti、Pb、Pd、Ge、Cu、AuBe、AuGe、Ni、PbSn或AuZ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前述的透明导电层包含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镉锡、氧化锑锡、氧化锌及氧化锌锡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束缚层,包含选自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发光层,包含选自AlGaInP、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束缚层,包含选自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材料;前述透明粘结层包含选自于聚酰亚胺(Pl)、苯并环丁烷(BCB)或过氟环丁烷(PFCB)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一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第二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前述透明导电粘结层包含选自于本征导电高分子(Intrins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或高分子中掺杂导电材质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材质包含选自于氧化铟锡、氧化镉锡、氧化锑锡、氧化锌、氧化锌锡、Au及Ni/Au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应用颇为广泛,例如,可应用于光学显示装置、激光二极管、交通标志、数据储存装置、通讯装置、照明装置、以及医疗装置。
虽然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于上,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为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精神的情况下,当可做任何改变。

Claims (25)

1.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包含:
一微反射结构载体;
一反射层,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之上;
一透明粘接层,形成于该反射层之上;以及
一发光叠层,形成于该透明粘接层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于该反射层与该透明粘接层之间还包含一第一反应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于该透明粘接层与该发光叠层之间还包含一第二反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于该发光叠层的同一正面形成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分别于该发光叠层的正面及微反射结构载体反面形成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
6.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包含:
一微反射结构载体;
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上的一反射层;
形成于该反射层上的一第一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上的一透明粘结层;
形成于该透明粘结层上的一第二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上的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区域与一第二表面区域;
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触层;
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上的一第一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上的一发光层;
形成于该发光层上的一第二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
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以及
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
7.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包含:
一微反射结构载体;
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上的一反射层;
形成于该反射层上的一第一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上的一透明粘结层;
形成于该透明粘结层上的一第二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上的一透明载体;
形成于该透明载体上的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区域与一第二表面区域;
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触层;
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上的一第一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上的一发光层;
形成于该发光层上的一第二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
形成于该第二表面区域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以及
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
8.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包含:
一微反射结构导电载体;
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导电载体上的一反射层;
形成于该反射层上的一第一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一反应层上的一透明导电粘结层;
形成于该透明导电粘结层上的一第二反应层;
形成于该第二反应层上的一透明导电层;
形成于该透明导电层上的一第一接触层;
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层上的一第一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一束缚层上的一发光层;
形成于该发光层上的一第二束缚层;
形成于该第二束缚层上的一第二接触层;
形成于该微反射结构载体下表面上的一第一接线电极;以及
形成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的一第二接线电极。
9.如权利要求1、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微反射结构形状,包含选自半圆球形、金字塔形或角锥形所构成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或其他可替代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微反射结构载体,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Si、SiC、玻璃、BN、AlN或Ge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微反射结构导电载体,包含选自Si、GaAs、SiC、GaP、GaAsP、InGaP、AlGaInP、AlGaAs、BN或Al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透明载体,包含选自于GaP、SiC、Al2O3或玻璃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替代的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反射层,包含选自Sn、Al、Pt、Zn、Ag、Ti、Pb、Pd、Ge、Cu、AuBe、AuGe、Ni、PbSn或AuZ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透明粘结层包含选自于聚酰亚胺、苯并环丁烷或过氟环丁烷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
15.如权利要求2、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6.如权利要求3、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反应层包含选自于SiNx、Ti或Cr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透明导电粘结层包含选自于本征导电高分子或高分子中掺杂导电材质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代替的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导电材质包含选自于氧化铟锡、氧化镉锡、氧化锑锡、氧化锌、氧化锌锡、Au及Ni/Au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束缚层,包含选自于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20.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层,包含选自于AlGaInP、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21.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束缚层,包含选自于AlGaInP、AlN、GaN、AlGaN、InGaN及AlIn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22.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23.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接触层,包含选自于GaP、GaAs、GaAsP、InGaP、AlGaInP、AlGaAs、GaN、InGaN及AlGaN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他可替代的材料。
24.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还于该第二接线电极与该第二接触层之间形成一透明导电层。
25.如权利要求6、7、8或24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其中该透明导电层,包含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镉锡、氧化锑锡、氧化锌及氧化锌锡所构成材料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替代的材料。
CN031566685A 2003-09-05 2003-09-05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566685A CN1976066B (zh) 2003-09-05 2003-09-05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566685A CN1976066B (zh) 2003-09-05 2003-09-05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6066A true CN1976066A (zh) 2007-06-06
CN1976066B CN1976066B (zh) 2010-09-29

Family

ID=3812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566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6066B (zh) 2003-09-05 2003-09-05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7606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392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晶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CN102593299A (zh) * 2011-01-17 2012-07-18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通道的固态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58374B (zh) * 2009-07-17 2014-06-11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16240A (zh) * 2015-01-07 2015-06-17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374B (zh) * 2009-07-17 2014-06-11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68392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晶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CN102593299A (zh) * 2011-01-17 2012-07-18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通道的固态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93299B (zh) * 2011-01-17 2016-12-14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通道的固态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16240A (zh) * 2015-01-07 2015-06-17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6066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412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 micro-reflection structure carrier
KR100890948B1 (ko) 발광 장치
US732696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an 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 including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US7294866B2 (en) Flip-chip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micro-reflector
US700921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an adhesive layer and a reflectiv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350636C (zh) 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极层连接结构
US20050184297A1 (en) Organic adhesive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a vertical structure
US7161301B2 (en) Nitride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n adhesive reflecting layer
US9153747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897318A (zh) 具有反射层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
CN1734798A (zh) 具透明导电层的全方位反射器发光二极管
CN100350642C (zh) 垂直结构的有机粘结发光组件
US717290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an adhesive layer and a reflectiv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976066A (zh) 具有微反射结构载体的发光元件
CN101777616A (zh) 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47732A (zh) 具有平整表面的电流扩散层的发光元件
CN1674306A (zh) 高发光效率的氮化物发光元件
CN1728409A (zh) 具有黏结层的发光元件阵列
CN1716645A (zh) 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71951A (zh) 高光摘出效率的发光元件
CN1753199A (zh) 氮化镓系发光二极管
CN1649178A (zh) 发光二极管元件、覆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与光反射结构
CN1758452A (zh) 具有微反射器的发光元件
CN100350643C (zh) 具有欧姆金属凸块的有机粘结发光元件
CN1758493A (zh) 具有微反射结构层的发光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