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1082A -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1082A
CN1971082A CNA2005101241148A CN200510124114A CN1971082A CN 1971082 A CN1971082 A CN 1971082A CN A2005101241148 A CNA2005101241148 A CN A2005101241148A CN 200510124114 A CN200510124114 A CN 200510124114A CN 1971082 A CN1971082 A CN 1971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er
energy recovery
vibration damping
magnet
de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41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5101241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71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971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1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8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covering energy derived from swinging, rolling, pitching or like movements, e.g. from the vibrations of a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量回收减振器包括套筒、活塞,其中,还包括磁体和线圈,所述磁体为一对,分别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并且其中一个磁体的N极与另一个磁体的S极相对,所述活塞位于套筒中磁体所形成的磁场内,所述线圈均匀环绕在活塞外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组、控制单元、电池,其中,所述减振器组包括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采用了直流直线发电机的原理来实现能量回收电压的生成,从而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成电能。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实现了对减振器的自适应控制,控制相对简单。并且,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身与车轮之间全部零部件包括减振器的总称。当车辆行驶在不同路面上而使车轮受到随机振动时,由于悬架系统通过减振器来衰减这部分能量,实现了车体和车轮之间的弹性支撑,从而有效地抑制、降低了车体与车轮的动载和振动,保证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减振器是利用其内部的粘性液体的流动来获得需要的阻尼力以衰减振动,同时这些振动能量都转换为热能消耗在大气中。因此,为了增加汽车燃油经济性,需要回收这部分能量,这需要提供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减振器以及车辆悬架系统,更为优选的是能够将机械振动能量回收并转换为电能的减振器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根据美国专利US2004/0206559中所公开的一种再生(regenerative)悬架系统,该系统包括再生减振器,用于将振动能量转换成再生电压并产生再生传播方向信号;模块,用于执行再生悬架策略并电连接到所述再生减振器上以测量所述再生传播方向信号和再生电压;电池,用于存储电能;以及电路开关,电连接到所述模块、再生减振器、电池,所述电路开关接收来自模块的为所述连接到再生减振器的电连接指定对应于级别的开关设置的指令。
上述这种悬架系统具有能量回收功能,而其中所述再生电压是通过将减振器构成永磁交流发电机实现的,需要构成相应的转子和定子,并且减振器需要能够将轴向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装置,以及DC-DC转换器。因此,这种减振器以及悬架系统的结构不够简便,控制也不够直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能量回收减振器以及车辆悬架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和控制比较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和控制相对简单的能量回收减振器以及具有这种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包括套筒、活塞,其中,还包括磁体和线圈,所述磁体为一对,分别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并且其中一个磁体的N极与另一个磁体的S极相对,所述活塞位于套筒中磁体所形成的磁场内,所述线圈均匀环绕在活塞外侧。
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组、控制单元、电池,所述减振器组与控制单元构成闭合电路并为控制单元提供能量回收电压,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减振决策模块和充电决策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回收电压、根据减振决策模块产生并输出减振电流到所述减振器组、以及当充电决策模块判断输出减振电流后还剩余电能时产生并输出充电电流,所述电池与控制单元连接并为控制单元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减振器组包括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采用了直流直线发电机的原理来实现能量回收电压的生成,从而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成电能。当活塞受到振动而上下直线运动时,环绕在活塞外侧的线圈就切割减振器套筒内壁上的磁体所产生的磁力线,从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即提供给悬架系统的能量回收电压。并且线圈中的电流使得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和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则达到了减振缓冲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减振器可以直接将活塞的直线运动的机械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而不需要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机械装置和DC-DC转换器,所以结构相对简单。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可以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所产生的能量回收电压通过减振决策模块的运算产生减振电流,并反馈到减振器,调整该电流的大小可以达到调整减振器阻尼力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减振器的自适应控制,控制相对简单。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作为充电电流输出,可以对其他需要电能的装置提供能量,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和能量回收能量车辆悬架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能量减振器10包括套筒1、活塞2,其中,还包括线磁体3和线圈4,所述磁体3为一对,分别固定在套筒1的内壁上并且其中一个磁体3的N极与另一个磁体3的S极相对,所述活塞2位于套筒1中磁体3所形成的磁场内,所述线圈4均匀环绕在活塞2外侧。
其中,所述磁体3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磁体,优选为永磁体。磁体3的磁性越大,减振器10所产生的阻尼力就越大。
优选情况下,所述磁体3形成的磁场为匀强磁场,即所述磁体3相对于套筒1的中心轴呈180度固定于套筒1的内壁上,这样形成的磁力线彼此平行且均匀分布。
所述磁体3与套筒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人员公知的任何一种固定连接方式。
所述线圈4的匝数根据实际需要环绕,匝数越多,减振器10所能产生的阻尼力就越大。此外,线圈4的两端可与悬架系统连接以输出能量回收电压以及接收减振电流。
所述套筒1优选为圆筒形。所述套筒1的材料和构造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所述活塞2为可在套筒1中上下直线运动的各种适用的形状,优选为其横截面形状与套筒1中磁体3所围成的形状相同,更优选为环形。所述活塞2可以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的连接处,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的原理是运用直流直线发电机的原理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成电能。当活塞22上下直线运动时,线圈4通过切割套筒1内壁上的磁体3所产生的磁力线产生能量回收电压并输出。并且线圈中的电流使得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和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达到了减振缓冲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减振器并不一定仅用于车辆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需要减振的领域。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组5、控制单元6、电池7,所述减振器组5与控制单元6构成闭合电路并为控制单元6提供能量回收电压,所述控制单元6包括减振决策模块11和充电决策模块14,所述控制单元6接收所述能量回收电压、根据减振决策模块11产生并输出减振电流到所述减振器组5、以及当充电决策模块14判断输出减振电流后还剩余电能时产生并输出充电电流,所述电池7与控制单元6连接并为控制单元6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减振器组5包括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
其中,所述减振器组5包括的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的之间通过线圈(4)的两端并联。所述减振器组5优选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的个数与车轮个数相等,至少为一个,优选为3-20个,分别置于车身与各个车轮的连接处。在图3中,仅用四个能量回收减振器10来表示减振器组5。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单元6的减振决策模块11包括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和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所述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根据所述能量回收电压计算出最优减振力并输出到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所述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根据所述最优减振力计算出减振电流并输出。其中,所述最优减振力和减振电流的计算方法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优选情况下,除了根据能量回收电压计算,所述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还可以根据车辆当前状态信号计算出最优减振力。其中,所述车辆当前状态信号包括车身垂直位移、车身垂直运动速度、车轮垂直位移、车轮垂直运动速度等信号,由车辆状态采集装置提供,例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这样可以根据车辆当时所处不同情况计算出更合适的减振力。
所述控制单元6的充电决策模块14判断输出减振电流后是否剩余电能,当判断剩余电能时产生并输出充电电流。所述充电电流可以提供给车辆其他需要电能的装置的电池中,也可以提供给本悬架系统的电池7。
所述控制单元6还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接收减振器组5输出的能量回收电压,所述输出电路输出所述减振电流和充电电流,所述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的结构和链接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所述电池7为可充电电池,优选为锂电池、镍氢电池。
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可以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所产生的能量回收电压通过决策模块的运算产生减振电流以及在能量剩余的情况下产生充电电流,在进一步控制减振器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系统供电,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laims (13)

1.一种能量回收能量减振器,该减振器(10)包括套筒(1)、活塞(2),其中,还包括磁体(3)和线圈(4),所述磁体(3)为一对,分别固定在套筒(1)的内壁上并且其中一个磁体(3)的N极与另一个磁体(3)的S极相对,所述活塞(2)位于套筒(1)中磁体(3)所形成的磁场内,所述线圈(4)均匀环绕在活塞(2)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磁体(3)为永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磁体(3)形成的磁场为匀强磁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套筒(1)为圆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活塞(2)的横截面形状与套筒(1)中磁体(3)所围成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其中,所述活塞(2)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
7.一种能量回收车辆悬架系统,该系统包括减振器组(5)、控制单元(6)、电池(7),所述减振器组(5)与控制单元(6)构成闭合电路并为控制单元(6)提供能量回收电压,所述控制单元(6)包括减振决策模块(11)和充电决策模块(14),所述控制单元(6)接收所述能量回收电压、根据减振决策模块(11)产生并输出减振电流到所述减振器组(5)、以及当充电决策模块(14)判断输出减振电流后还剩余电能时产生并输出充电电流,所述电池(7)与控制单元(6)连接并为控制单元(6)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减振器组(5)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所述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减振器组(5)包括的多个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所述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之间通过线圈(4)的两端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减振器组(5)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所述的能量回收减振器(10)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6)的减振决策模块(11)包括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和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所述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根据所述能量回收电压计算出最优减振力并输出到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所述最优减振电流决策模块(13)根据所述最优减振力计算出减振电流并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最优减振力决策模块(12)还根据车辆当前状态信号计算出最优减振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车辆当前状态信号包括车身垂直位移信号、车身垂直运动速度信号、车轮垂直位移信号、车轮垂直运动速度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池(7)为可充电电池。
CNA2005101241148A 2005-11-25 2005-11-25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Pending CN1971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41148A CN1971082A (zh) 2005-11-25 2005-11-25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41148A CN1971082A (zh) 2005-11-25 2005-11-25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1082A true CN1971082A (zh) 2007-05-30

Family

ID=3811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241148A Pending CN1971082A (zh) 2005-11-25 2005-11-25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71082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9868B (zh) * 2008-04-10 2010-06-02 王宝根 电动自行车发电减震器
CN101892968A (zh) * 2010-07-06 2010-11-24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流体发电减震器
CN101922529A (zh) * 2010-07-06 2010-12-22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液压式发电减震器
CN102205798A (zh) * 2011-01-20 2011-10-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回收震动能量的汽车
CN101800459B (zh) * 2009-08-04 2012-05-23 天津空中代码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卡门涡街发电机
CN104179649A (zh) * 2014-08-18 2014-12-03 长兴飞扬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5156552A (zh) * 2015-08-17 2015-12-16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N105156413A (zh) * 2015-10-22 2015-12-16 湖南大学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共振式液压脉动衰减装置
CN105221372A (zh) * 2015-09-24 2016-01-06 方正韬 车辆减震装置
CN104179649B (zh) * 2014-08-18 2017-01-04 长乐圆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7612269A (zh) * 2017-10-25 2018-0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振动的液压传动发电装置
CN107709099A (zh) * 2015-08-13 2018-02-16 郑珉时 在车辆内壁上附着功能元件的结构
CN109027115A (zh) * 2018-10-15 2018-12-18 陈俊 一种发电机减震器
CN109114147A (zh) * 2018-09-29 2019-01-01 西南交通大学 减振装置及行驶设备
WO2021260711A1 (en) * 2020-06-24 2021-12-30 Pawan Kumar Energy harvesting from small linear displacement using bobbin shaped core linear generator
CN114754096A (zh) * 2022-05-09 2022-07-15 保定市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线圈能量回收的减震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9868B (zh) * 2008-04-10 2010-06-02 王宝根 电动自行车发电减震器
CN101800459B (zh) * 2009-08-04 2012-05-23 天津空中代码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卡门涡街发电机
CN101892968A (zh) * 2010-07-06 2010-11-24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流体发电减震器
CN101922529A (zh) * 2010-07-06 2010-12-22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液压式发电减震器
CN101892968B (zh) * 2010-07-06 2012-07-25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流体发电减震器
CN102205798A (zh) * 2011-01-20 2011-10-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回收震动能量的汽车
CN102205798B (zh) * 2011-01-20 2014-06-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回收震动能量的汽车
CN104179649A (zh) * 2014-08-18 2014-12-03 长兴飞扬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4179649B (zh) * 2014-08-18 2017-01-04 长乐圆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7709099A (zh) * 2015-08-13 2018-02-16 郑珉时 在车辆内壁上附着功能元件的结构
CN105156552B (zh) * 2015-08-17 2017-09-1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N105156552A (zh) * 2015-08-17 2015-12-16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N105221372A (zh) * 2015-09-24 2016-01-06 方正韬 车辆减震装置
CN105156413A (zh) * 2015-10-22 2015-12-16 湖南大学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共振式液压脉动衰减装置
CN107612269A (zh) * 2017-10-25 2018-0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振动的液压传动发电装置
CN109114147A (zh) * 2018-09-29 2019-01-01 西南交通大学 减振装置及行驶设备
CN109114147B (zh) * 2018-09-29 2023-11-24 西南交通大学 减振装置及行驶设备
CN109027115A (zh) * 2018-10-15 2018-12-18 陈俊 一种发电机减震器
WO2021260711A1 (en) * 2020-06-24 2021-12-30 Pawan Kumar Energy harvesting from small linear displacement using bobbin shaped core linear generator
CN114754096A (zh) * 2022-05-09 2022-07-15 保定市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线圈能量回收的减震器
CN114754096B (zh) * 2022-05-09 2023-03-10 保定市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线圈能量回收的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1082A (zh) 减振器以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Zhang et al. A high-efficiency energy regenerative shock absorber using supercapacitors for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s in range 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
US3559027A (en) Electric shock absorber
Sato et al.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in-wheel motor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CN10667825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磁电式自供电悬架减震器
KR100496621B1 (ko) 진동 에너지의 전력 변환 장치
CN102700378B (zh) 电磁馈能型半主动悬架馈能阻尼实时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02091552A2 (en) Electromagnetic linear generator and shock absorber
Zheng et al. A novel energy-regenerative active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CN102352905B (zh) 用悬浮磁体在减震工作状态可提高发电效率的减震器
C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ntrol method for an electromagnetic semi-active suspension reclaiming energy with varying charge voltage in steps
GB2465423A (en) Regenerative shock absorber comprising electromagnetic linear generator or mechanical movement converter
Ebrahimi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an electromagnetic shock absorber with position sensing capability
CN103625236B (zh) 确定基于分级变压充电的esasre悬架充电电压方法
Oprea et al. Design and efficiency of linear electromagnetic shock absorbers
Cheng et al. Global modeling and control strategy simulation
Wen et al. Design,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ubular linear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for integrated active wheel system
Wai et al.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regenerative shock absorber for electric vehicle
Wang et al. A novel high-performance three-phase 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 for powering up vehicle onboard electronics
Kiddee et a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Suspension Energy Harvesting besed on Supercapacitor for Electric Vehicles
Trzaska Effective harvesting of braking energy in electric cars
Wolterink et al. High range on-line electric vehicles powered by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KR20120136454A (ko) 선형발전기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용 댐퍼
RU193812U1 (ru) Система подвес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эффектом рекуперации
Gopalakannan et al. Design,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regenerative shock absorber (linear alternator ty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