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5767A -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5767A
CN1965767A CN 200510061559 CN200510061559A CN1965767A CN 1965767 A CN1965767 A CN 1965767A CN 200510061559 CN200510061559 CN 200510061559 CN 200510061559 A CN200510061559 A CN 200510061559A CN 1965767 A CN1965767 A CN 1965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body
bulge loop
biliary duct
sidewall
obtus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15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5163C (zh
Inventor
蔡秀军
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 2005100615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5163C/zh
Publication of CN1965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5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51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516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人体可接受材料制成的管状主体,所述的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所述管状主体的远离第二凸环一方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吻合口不用缝合,大大节省了时间。2.避免了胆汁对胆肠吻合口的直接作用,同时彻底杜绝了吻合口胆漏的发生。3.保证了胆管断端有充分的血供,而且适合于胆管断端游离困难的肝门部胆管和肝内胆管。4.保证了吻合口的通畅,能减少肠液和胆汁反流带来的胆道危害,同时抑制、减轻了吻合口瘢痕的过度增生避免了吻合口因瘢痕增生、瘢痕挛缩引起的吻合口狭窄,提高了胆肠吻合的远期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二)背景技术
目前执行胆管空肠吻合的方法两种:手工缝合法和吻合器钉合法;前者费时,难度大,尤其是腹腔镜下手术;后者快速、确切,但费用昂贵,且仅适用于扩张的胆管。此外,现有胆肠吻合技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吻合口胆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工缝合法执行胆管空肠吻合费时、难度大的不足,以及吻合器钉合法执行胆管空肠吻合费用昂贵,适用范围小的不足,以及前述两重方法易引发并发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胆肠吻合支架,执行胆管空肠时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大、能避免引发各类并发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人体可接受的材料制成的管状主体,所述的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所述管状主体在第一凸环处远离第二凸环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这里所说的人体可接受的材料推荐选用人体可吸收的材料,如:非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PE、PP、PS、PVC、聚丙烯酸酯、聚四氟乙烯、聚丙稀腈、聚甲醛、聚硅氧烷、芳香聚酯等;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胶原、海藻酸、纤维素、甲壳素、明胶、透明质酸、多肽、琼脂糖等;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乳酸和乙醇酸的共聚物(PLGA)、聚乙烯醇(PVA)、聚酰胺、聚氨酯、聚己内酯、聚羟基丁酸酯、聚富马酸丙稀、粘多糖等;生物玻璃及陶瓷: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石膏、Al2O3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呈钝角,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呈钝角。第一、第二凸环的侧壁和所述管状主体之间呈钝角可以避免交接处的积水。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均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均成圆环。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50°,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50°。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30°~150°,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20°。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壁厚均为0.3~0.8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3~15mm,所述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2~6mm,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4~10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0.5~3.0mm,所述第一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5mm,所述第二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10mm,所述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为0.2~1.5mm。
进一步,所述的管状主体延伸段的长度为3~5mm。
手术时吻合肠壁切开一个与胆管开口相应的切口,用可吸收线沿胆管开口周围的胆管壁做一个荷包缝合,暂不收紧荷包线;用可吸收线沿空肠开口周围的浆肌层和粘膜层分别做一个荷包缝合,暂不收紧荷包线。将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末端从空肠开口置入空肠,支架末端的凸环紧贴空肠壁,收紧空肠粘膜层荷包缝合并结扎于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上。将支架前端送入胆管开口,收紧胆管壁荷包,同空肠粘膜荷包一样结扎于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上,并使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紧密对合。上拉空肠浆肌层,在其覆盖过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对合处(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后,收紧荷包结扎于管状主体延伸段上,避免结扎过紧。最后在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空肠浆肌层外结扎一可吸收线,结扎不可过紧,使空肠浆肌层贴着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对合处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吻合口不用缝合,大大节省了时间。2.支架隔离了胆汁和胆肠吻合口,避免了胆汁对胆肠吻合口的直接作用,同时在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对合处外层紧密覆盖有空肠浆肌层,从而彻底杜绝了吻合口胆漏的发生。3.胆管断端无需过多游离,不仅保证了胆管断端有充分的血供,而且适合于胆管断端游离困难的肝门部胆管和肝内胆管。4.可吸收支架具有支撑功能,保证了吻合口的通畅,能减少肠液和胆汁反流带来的胆道危害,同时,内支架通过外向力作用和隔离胆汁对吻合口的刺激作用,抑制、减轻了吻合口瘢痕的过度增生(吻合口瘢痕增生通常在6月内发生,而内支架的吸收周期是1.5~2年),避免了吻合口因瘢痕增生、瘢痕挛缩引起的吻合口狭窄,提高了胆肠吻合的远期疗效。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本发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例如第二凸环并不一定位于管状主体的末端,而第一、第二凸环的具体形状也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人体可吸收材料聚乙醇酸(PGA)制成的管状主体1,管状主体1上具有第一凸环2、第二凸环3,第一、第二凸环均为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的圆环,第二凸环3位于所述管状主体1的末端。管状主体1在第一凸环处的远离第二凸环3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4。第一凸环2的侧壁与管状主体1呈一135°的钝角,第二凸环3的侧壁与管状主体1之间呈一115°的钝角。第一凸环2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凸环3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该支架的尺寸如下:管状主体1及管状主体延伸段4的壁厚均为0.5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6mm,管状主体延伸段4的长度为4mm,所述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5mm,第一凸环2、第二凸环3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5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1mm,所述第一凸环2的凸起高度为2mm,第二凸环3的凸起高度为2.5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0.5mm。
手术时吻合肠壁切开一个与胆管开口相应的切口,用可吸收线沿胆管开口周围的胆管壁做一个荷包缝合,暂不收紧荷包线;用可吸收线沿空肠开口周围的浆肌层和粘膜层分别做一个荷包缝合,暂不收紧荷包线。将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末端从空肠开口置入空肠,支架末端的第二凸环3紧贴空肠壁,收紧空肠粘膜层荷包缝合并结扎于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1上。将支架前端送入胆管开口,收紧胆管壁荷包,同空肠粘膜荷包一样结扎于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1上,并使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紧密对合。上拉空肠浆肌层,在其覆盖过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对合处(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后,收紧荷包结扎于管状主体延伸段4上,避免结扎过紧。最后在第一、第二凸环之间的空肠浆肌层外结扎一可吸收线,结扎不可过紧,使空肠浆肌层贴着胆管内膜和空肠粘膜对合处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羟基磷灰石制成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一、第二凸环均为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的圆环,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管状主体在第一凸环处远离第二凸环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第一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呈一130°的钝角,第二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之间呈一110°的钝角。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该支架的尺寸如下: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壁厚均为0.3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3mm,管状主体延伸段的长度为3mm,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2mm,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4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0.5mm,所述第一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mm,第二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为0.2mm。手术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纤维素制成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一、第二凸环均为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的圆环,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管状主体在第一凸环处远离第二凸环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第一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呈一150°的钝角,第二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之间呈一120°的钝角。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该支架的尺寸如下: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壁厚均为0.8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15mm,管状主体延伸段的长度为5mm,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6mm,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10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3mm,所述第一凸环的高度为5mm,第二凸环的高度为10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为1.5mm。手术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聚丙烯酸酯制成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一、第二凸环均为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的圆环,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管状主体在第一凸环处远离第二凸环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第一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呈一110°的钝角,第二凸环的侧壁与管状主体之间呈一150°的钝角。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该支架的尺寸如下: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壁厚均为0.6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10mm,管状主体延伸段的长度为4mm,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4mm,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7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2mm,所述第一凸环的高度为2mm,第二凸环的高度为3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为1mm。手术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应用实施例一的胆肠吻合支架对实验猪做新胆肠吻合技术,结果如下:
应用试验组:10只(新胆肠吻合技术)与对照组10只(手工缝合胆肠吻合技术)比较:
①完成胆肠吻合时间:
开腹手术:试验组每只4-12分钟;对照组:每只25-40分钟
腹腔镜手术:试验组每只10-25分钟;对照组每只40-85分钟
②围手术期并发症:胆漏发生率:试验组为0%(0/10),对照组为20%(2/10);两组无其他并发症。
③围手术期死亡率:两组均为0%。
④术后两组实验猪体重改变无显著性差异。

Claims (10)

1.一种胆肠吻合支架,包括由人体可接受材料制成的管状主体,所述的管状主体上具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所述管状主体在第一凸环处远离第二凸环一端具有管状主体延伸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呈钝角,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呈钝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均以述管状主体的轴线成中心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均成圆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50°,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30°~150°,所述第二凸环的侧壁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的钝角为110~1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截面呈梯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壁厚均为0.3~0.8mm,所述管状主体及管状主体延伸段的内径均为3~15mm,所述第一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三角形截面的底宽度为2~6mm,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管状主体长度为4~10mm,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下底宽度为0.5~3.0mm,所述第一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5mm,所述第二凸环的凸起高度为1~10mm,所述第二凸环在管状主体部分的径向梯形截面的上底宽度为0.2~1.5mm。
10.如权利要求所述的胆肠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主体延伸段的长度为3~5mm。
CN 200510061559 2005-11-14 2005-11-14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Active CN10047516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61559 CN100475163C (zh) 2005-11-14 2005-11-14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61559 CN100475163C (zh) 2005-11-14 2005-11-14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5767A true CN1965767A (zh) 2007-05-23
CN100475163C CN100475163C (zh) 2009-04-08

Family

ID=3807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61559 Active CN100475163C (zh) 2005-11-14 2005-11-14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5163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113A (zh) * 2008-11-27 2010-06-16 梁向党 肠道粘合专用速溶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1390766B (zh) * 2007-09-21 2011-05-18 蔡秀军 胆管吻合支架
CN101548903B (zh) * 2009-03-03 2012-08-22 蔡秀军 一种胆肠吻合支撑管
CN104174072A (zh) * 2014-08-07 2014-12-0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医用聚氨酯胰肠吻合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2483A (zh) * 2018-09-14 2019-12-0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支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766B (zh) * 2007-09-21 2011-05-18 蔡秀军 胆管吻合支架
CN101732113A (zh) * 2008-11-27 2010-06-16 梁向党 肠道粘合专用速溶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1548903B (zh) * 2009-03-03 2012-08-22 蔡秀军 一种胆肠吻合支撑管
CN104174072A (zh) * 2014-08-07 2014-12-0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医用聚氨酯胰肠吻合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72B (zh) * 2014-08-07 2016-03-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医用聚氨酯胰肠吻合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2483A (zh) * 2018-09-14 2019-12-0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5163C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2475B2 (en) Adhesive sutur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2292034B (zh) 装载式手术吻合器
CN1965767A (zh)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US5972022A (en) Tissue attachment device having elastomeric section
CN102933160B (zh) 用于将组织治疗组合物递送到被缝合组织的方法和装置
US11959207B2 (en) Polymeric mesh products,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CN1404405A (zh) 血管用斯滕特固定模和用于血管斯滕特固定模的材料
JP2006110356A (ja) 支持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方法
JP2015525641A (ja) 身体器官への硬化性流体組成物の適用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BRPI0713060A2 (pt) polìmero biodegradável/absorvìvel tendo teor reduzido de catalisador de metal 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o mesmo
Ladurner et al. Cyanoacrylate glue for intra-abdominal mesh fixation of polypropylene-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shes in a rabbit model
WO2023143334A1 (zh) 一种预防吻合口瘘的植入物
CN2904956Y (zh) 一种胆肠吻合支架
KR101746311B1 (ko) 강화 조직 이식편
Liu et al. Asymmetric figure-of-eight single-layer suture technique for intestinal anastomosis: A preliminary study
RU2321363C2 (ru) Способ наложения кишечного шва пр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и анастомозов на органах желудочно-кишечного тракта
RU2728267C1 (ru) Способ закрытия стомальной раны
De la Portilla et al. Bioabsorbable staple-line reinforcement to reduce staple-line bleeding in the transection of mesenteric vessels during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resection: a pilot study
Kang et al. Suture Techniques and Selection
RU2385675C2 (ru)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подкожной жировой клетчатки после герниопластики сетчатым протезом
RU2546507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ослеоперационных вентральных грыж
RU2310398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общего желчного протока
SU1326255A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косых паховых гры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JP2010069013A (ja) 胆管組織再生材
S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reversely connecting circular stapler technique in 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