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0665A -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0665A
CN1960665A CNA2005800178107A CN200580017810A CN1960665A CN 1960665 A CN1960665 A CN 1960665A CN A2005800178107 A CNA2005800178107 A CN A2005800178107A CN 200580017810 A CN200580017810 A CN 200580017810A CN 1960665 A CN1960665 A CN 1960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switch
switch member
container cover
sensing chip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78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晟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Taishun
Original Assignee
Sun Taishu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Taishun filed Critical Sun Taishun
Publication of CN1960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0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溢出用容器盖,该容器盖可通过防止内容物溢出而防止由加热器引起的事故以及弄脏或损坏加热器。该防止溢出用容器盖包括:蒸汽排出口,该蒸汽排出口形成在固定于该盖上的手柄上;以及盖板,该盖板形成在该盖的内表面上,并通过升降器而升降以开关所述蒸汽排出口,以便平稳排放蒸汽,从而通过防止容纳在容器中的内容物的溢出而防止弄脏或损坏加热器并防止发生事故。

Description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容器或加热容器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更详细地说涉及这样一种溢出防止用容器盖,该容器盖包括设置在该容器盖的手柄上的防止溢出器,从而在加热内容物时防止内容物流出到容器外部。从而防止由诸如煤气炉等的加热器引起的事故,并防止由于内容物的溢出而弄脏或损坏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一般,烹饪食物或消毒杀菌洗涤物或奶瓶时,将内容物(食物、洗涤物、或奶瓶等)投入容器内,盖上容器盖,然后利用煤气炉或电炉等加热器加热内容物。这时,当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内容物因容器内产生的水蒸气而溢出到容器外,从而损坏或弄脏加热器,或者导致事故。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容器盖上设置排出蒸气的蒸气排出孔。
但是,由于在传统容器盖上设置的蒸气排出口小,因而在内容物沸腾时传统容器盖不能平稳排出蒸气。而且,由于盖子因蒸气而振动,因而传统容器盖发出噪音或致使内容物溢出。因此,使用者必须将盖子与容器分离以防止溢出。然而,这时由于容器内部的蒸汽急剧排放到外部,因而延长了加热时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公开了许多装置,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因此,急需开发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已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发生的上述问题,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溢出用容器盖,该容器盖包括:蒸汽排出口,该蒸汽排出口设于固定在所述盖的手柄上;以及盖板,该盖板形成在所述盖的内表面上并通过升降器而升降,以开关所述蒸汽排出口,以便平稳排放蒸汽,从而通过防止容纳在容器中的内容物溢出而防止弄脏或损坏加热器并防止事故。
技术方案
所述升降器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主题,该升降器可为以下装置中的一种。
第一、由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的双金属材料(bimetal)制成的感应片,该感应片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下部上,从而使该盖板随着温度变化而自动升降。
第二、考虑到永久磁体的磁力随着施加到该磁体上的热而逐渐减少,而在常温下(冷却时)复原,在所述盖板上安装一磁体,并在所述容器盖上安装与所述磁体相对应的磁性体,从而使所述盖板随着温度变化而自动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
图4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图5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
图6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
图9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
图12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图13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修改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修改例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
图17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优选
实施例的示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图4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1包括:盖体2,该盖体2具有在其中央的左右两侧上形成并彼此相对的半圆形贯通孔2a;手柄3,该手柄布置在盖体2上,并具有在该手柄的相对侧上形成的蒸气排出口6以及贯通该手柄3的升降孔7;固定板4,该固定板布置在盖体2的下方,并在其内钻出贯通孔以与盖体2的贯通孔2a连通;以及固定构件5,该固定构件用于将手柄3和固定板4固定到盖体2上。
在手柄3和盖体2之间安装有自动开关构件9,该自动开关构件以可升降方式插入升降孔7中。自动开关构件9与盖板11一体形成,该盖板具有形成在其外边缘处的环形衬垫11a,从而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
为确保自动开关构件9更加安全地操作,固定板4具有与其中心一体形成的空心棒8,该空心棒以这样的方式贯通盖体2的中心,从而装配到形成在自动开关构件9内侧的插入部9a中,并且空心棒8设有密封在其内的辅助弹簧10,该辅助弹簧用于弹力支撑自动开关构件9。
对于升降器12使用随着温度变化向一侧弯曲的板簧双金属材料制成的感应片14,该升降器用于通过在容器内部产生蒸汽压时产生的蒸汽压和温度变化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的盖板11升降。即,升降器12的起动轴15的下端通过连接销13而固定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部,该下端穿过空心棒8的空心部8a并从固定板4的下部露出。升降器12可转动地安装到感应片14上,该感应片通过固定板4利用销16紧密固定到盖体2的下部上。
感应片14是由以使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上薄板14a和下薄板14b相互接合的方式制造的板簧双金属材料制成的。温度上升时,因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使两个薄板14a和14b的长度相互不同,从而感应片14向热膨胀系数低的薄板14a弯曲。在将薄板14a和14b应用于感应片14的情况下,上薄板14a的热膨胀系数低,下薄板14b的热膨胀系数高,从而当温度上升时,感应片14向上弯曲,使得起动轴15上升。特别的是,对感应片14进行压纹处理,使其在常温下(冷却时)向上凸出,从而在温度上升时略微弹起。
这时,起动轴15可在空心棒8的空心部8a内部滑动地升降。
若不愿意使自动开关构件9通过升降器12自动升降时,比如在米饭、栗子、土豆、甘薯等要长时间煮沸的情况下,为固定自动开关构件9从而防止水蒸汽排出,将滑动制动器17沿设在手柄3上部上的滑动槽18向内推动,并使该滑动制动器可滑动地配合到形成在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部上的缝隙槽(slot groove)19中,从而牢固地固定自动开关构件9。
图5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图6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第二优选实施例用于弥补当自动开关构件9的升降距离大时,通过由板簧双金属材料制成的感应片14使起动轴15升降的缺点。
即,辅助弹簧10由高弹性材料制成,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感应片14具有高热膨胀系数的上薄板14a以及低热膨胀系数的下薄板14b,感应片14的中央向上弯曲,并且该感应片14的两端固定到固定板4上。用于使自动开关构件9向上提升的升降器12包括:近似矩形的杠杆20,该杠杆通过感应片14操作,并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板4上,与感应片14相对,并且该杠杆的中央是空的;加压杆21,该加压杆向下安装在杠杆20的下部上;以及制动器22,该制动器安装在固定板4上,并通过杠杆20的操作而转动。
起动轴15通过由可进行角运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板4的下部上的制动器22制动,并且该起动轴具有形成在其下端上的卡舌15a,以卡住制动器22,使得在感应片4热膨胀而挤压杠杆20时,制动器22从起动轴15的卡舌15a释放。
图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图9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用于简化防止溢出用容器盖1的结构。
即,将与具有用于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的环形衬垫11a的盖板11一体形成的自动开关构件9装配到升降孔7中。此时,升降孔7的滑动凸起7a可滑动地装配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滑动槽9b中,用于实现安全的升降动作。
辅助弹簧10安置在形成于升降孔7的下端上的支撑部23上,并位于自动开关构件9外侧,并且通过借助调节螺钉24紧固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上的弹簧调节件25压缩该辅助弹簧。
作为用于使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的升降器12,该升降器12包括形成在盖板11的下部上的托座11b以及感应片14,该感应片通过固定板4紧密固定到盖体2的下部,并且由其中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上薄板14a和下薄板14b相互接合的板簧双金属材料制成。托座11b通过销16可转动地安装到感应片14的端部上,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
沿着形成在手柄3上部的滑动槽18向内推动用于固定自动开关构件9的滑动制动器17,并使其滑动地配合到形成在弹簧调节件25的上部上的缝隙槽25a中。
图10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图12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中,考虑到永久磁体26的磁力随着加热逐渐减少,而在常温下(冷却时)复原,作为用于自动开关构件9的升降器12,在盖板11上安装有永久磁体26,并在盖体2上或者盖体2的下部上安装有与永久磁体26相对应的磁性体27,从而随着温度变化而操作升降器12。
即,在容器盖1中,其中通过固定构件5将在侧面处具有蒸汽排出口6的手柄3固定在盖体2的贯通孔2a上,将与具有用于密封盖板2的贯通孔2a的环形衬垫11a的盖板11一体形成的自动开关构件9装配到手柄3的升降孔7中。此时,升降孔7的滑动凸起7a可滑动地装配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滑动槽9b中,用于实现安全的升降动作。
辅助弹簧10安置在形成于升降孔7的下端上的支撑部23上,并位于自动开关构件9外侧,并且通过借助调节螺钉24紧固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上的弹簧调节件25压缩该辅助弹簧。。
用于使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的升降器12包括安装在盖板11的下部上的用于感测温度的永久磁体26以及安装在盖体2上的与该永久磁体26相对应的磁性体27。
当然,手柄3具有滑动制动器17而弹簧调节件25具有缝隙槽25a,用于牢固地固定自动开关构件9。
优选的是,用于感测温度的永久磁体26具有薄的涂层(未示出)或者软质盖28,软质盖28覆盖在永久磁体26上,用于保护磁力并防止该永久磁体26受损。
图13是表示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修改例的立体图。在图13中,盖板11具有至少两个永久磁体26,它们安装在该盖板的边缘部分上,用于感测温度,并且盖体2上具有至少两个与永久磁体26相对应的磁性体27。
与上述相反,用于感测温度的永久磁体26可安装在盖体2上,而磁性体27可安装在盖板11上。
图14是表示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修改例的立体图。在第四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构件5将固定板4固定在盖体2的下部上,并且固定板4具有与安装在自动开关构件9上的、用于感测温度的永久磁体26相对应的磁性体27。
若固定板4自身由磁性材料构成,则可不在该固定板(未示出)上设置磁性体27。
图15是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前的状态,图17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操作自动开关单元之后的状态。
将与具有用于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的环形衬垫11a的盖板11一体形成的自动开关构件9装配到手柄3的升降孔7中。此时,升降孔7的滑动凸起7a可滑动地装配到自动开关构件9的滑动槽9b中,用于实现安全的升降动作,并且辅助弹簧10安置在形成于升降孔7的下端上的支撑部23上,并位于自动开关构件9外侧。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部的外周上形成有螺纹部29,该螺纹部29拧到弹簧调节件25上。固定盖31包括与弹簧调节件25的保持凸起33相对应的固定凸起30,并且在该固定盖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标示部32,用于允许使用者用肉眼检查弹簧的压缩程度。固定盖31连接到弹簧调节件25的下端上,从而控制该弹簧调节件25的转动。
在附图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34表示容器,附图标记35表示容器34的盖体34。
如图1中所示,当将食物、洗涤物、奶瓶容纳在容器中,并用根据本发明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1覆盖容器34的容器主体35之后,用诸如煤气炉或电炉的加热器加热容器时,随着温度的上升,该容器盖1通过固定在盖体2的上部上的手柄3排出蒸气。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操作。
首先,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在将食物投入容器34中后,将容器盖1盖在容器34上,按压连接到手柄3的升降孔7上的自动开关构件9,然后利用加热器加热容器34。
当按压自动开关构件9时,弹性安装于安置在空心棒8上的辅助弹簧10上的自动开关构件9向下运动,并使由板簧双金属材料构成的感应片14以弯曲状态向下运动。这时,感应片14以比辅助弹簧10的弹力更大的力拉动自动开关构件9,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向下运动,从而盖板11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参见图3)。
这时,感应片14处于热膨胀前的状态。感应片14具有两个薄板14a和14b:上薄板14a由于热膨胀系数较低而膨胀很小;而下薄板14b由于热膨胀系数较高而膨胀较大。
在上述状态下,当逐渐加热容纳在容器34内的食物时,容器34内部产生蒸气压并且温度升高,此时感应片14逐渐发生热膨胀。
当感应片14被加热时,如上所述,感应片14的下薄板14b发生的热膨胀大于上薄板14a,使得感应片14通过连接销13固定到自动开关构件9上,并产生向上推动通过销16可转动地连接到感应片14的端部上的起动轴15的力。
当感应片14热膨胀从而使用于使起动轴15向上运动的力逐渐达到极限点时,辅助弹簧10的用于使自动开关构件9向上运动的弹力变得比拉动自动开关构件9的感应片14的力大。
当辅助弹簧10的弹力比感应片14的拉力大时,安置在空心棒8上的辅助弹簧10回复到原始位置,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向上运动。此时,被盖板11密封的盖体2的贯通孔2a打开,使得容器34内部的蒸气可通过形成在手柄3中的蒸气排出口6迅速排出,从而防止容纳在容器中的食物溢出(参见图4)。
同时,当烹饪诸如栗子、米饭、甘薯等食物时,若不愿意使自动开关构件9自动操作,则可在使自动开关构件9固定的状态下烹饪食物。
即,为了固定自动开关构件9,在自动开关构件9被提升的状态下,朝形成在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部上的缝隙槽19(或形成在弹簧调节件25上的缝隙槽25a)推动安装在手柄3的滑动槽18上的滑动制动器17,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牢固地固定到手柄3上。
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当使用者用其手指按压自动开关构件9,使其装配到手柄3的升降孔7中时,通过连接销13固定到该自动开关构件9上的起动轴15向下运动。
当起动轴15向下运动时,感应片14因处于热膨胀前的状态而使杠杆20释放。此时,如图7a所示,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板4的下部上的制动器22的端部卡到形成于起动轴15的下端部上的卡舌15a上。
在上述状态下,即在制动器22的所述端部卡到形成于起动轴15的下端部上的卡舌15a的状态下,当容纳在容器34内的食物被加热从而蒸气压以及温度上升时,感应片14挤压杠杆20。
即,当具有热膨胀系数较高的上薄板14a和热膨胀系数较低的下薄板14b的感应片14热膨胀时,热膨胀系数较高的上薄板14a的力施加到热膨胀系数较低的下薄板14b上,从而使感应片14的向上弯曲部分挤压杠杆20的端部。
当杠杆20被挤压时,从杠杆20的下部向下凸出的加压杆21按压制动器22的后端,使卡在起动轴15的卡舌15a上的制动器22转动,从而使制动器22从卡舌15a释放。当制动器22从卡舌15a释放时,自动开关构件9通过辅助弹簧10的拉力而向上运动,使密封贯通孔2a的盖板11打开,从而使容器34内部的蒸气通过蒸气排出口6迅速排出到外部,从而防止食物溢出(参见图7b)。
根据第三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确保自动开关构件9的操作中的安全性并简化其结构。
即,升降孔7具有滑动凸起7a,而自动开关口9具有滑动槽9b,从而使自动开关构件9在垂直运动期间无转动而确保了操作中的安全性。
安置在形成于升降孔7的下端上的支撑部23上的辅助弹簧10安置在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上,并被通过调节螺钉24安装的弹簧调节件25压缩。通过松紧调节螺钉24的简单操作可简单地控制辅助弹簧10的拉力。
在第四优选实施例和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升降器12具有永久磁体26,该永久磁体在被加热时损失约20%的磁力,而在冷却后恢复磁力。以下说明升降器12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如图11所示,当使用者用其手指按压连接到手柄3上的自动开关构件9时,被提供有辅助弹簧10的弹力的自动开关构件9向下运动,从而使固定在自动开关构件9上的永久磁体26连接固定到安装于固定在盖体2上(图7、图8a、图8b)或盖体2的下部上(图13)的固定板4上的磁性体27上。这时,由于永久磁体26的磁力比辅助弹簧10的弹力大,因此自动开关构件9的盖板11可维持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的状态(参见图11)。
在上述状态下,加热容器34内的食物,从而蒸气压以及温度上升,这时,永久磁体26逐渐丧失磁力(丧失约20%的磁力)。
当永久磁体26丧失一些磁力时,辅助弹簧10的比永久磁体26的磁力大的弹力传送到自动开关构件9上,于是自动开关构件9向上运动,使密封贯通孔2a的盖板11打开,使得容器34内部的蒸汽通过形成在手柄3上的蒸气排出口6迅速排出,从而防止食物溢出(参见图12)。
适用于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技术结构也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优选实施例,并且可根据食物种类简单地调节自动开关构件9的操作时刻。
即,将与具有用于密封盖体2的贯通孔2a的环形衬垫11a的盖板11一体形成的自动开关构件9装配到手柄3的升降孔7中。此时,安装在形成于升降孔7的下端上的支撑部23上的辅助弹簧10位于自动开关构件9的外侧。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部的外周上形成有螺纹部29,该螺纹部29拧到下端形成有保持凸起33的弹簧调节件25上。固定盖31包括与保持凸起33相对应的固定凸起30,并且在该固定盖的上周面上形成有标示部32,用于允许使用者用肉眼检查弹簧的压缩程度,该固定盖连接到手柄3的上部上。当使用者在观察固定盖31的标示部32的同时转动弹簧调节件25以调节自动开关构件9的操作时刻时,拧在自动开关构件9的螺纹部29上的弹簧调节件25升降,从而可调节辅助弹簧10的弹力。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可适用于诸如锅、水壶、煎锅、蒸锅或其它锅的容器之一。
工业应用性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防止溢出用容器盖2,自动开关构件9以升降方式安装在固定到盖体2上的手柄3的内部,并且用于升降该自动开关构件9的升降器12可通过固定板4固定在盖体2的下方。通过随着温度变化向一侧弯曲的板簧双金属材料构成的感应片14,或者通过安装在自动开关构件9上的永久磁体26以及安装在盖体2或者固定板4上的磁性体27而在温度上升时自动控制自动开关构件9的升降。因此,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容器34的蒸汽的排放而防止容器34内容纳的内容物溢出,防止因内容物溢出而弄脏或损坏加热器,从而防止因煤气漏气或爆炸而引起事故。
而且,本发明可简单控制通过升降器12而自动操作的自动开关构件的操作时刻,并可应用于各种锅。
尽管已参照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而非由实施例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变化或修改。

Claims (16)

1、一种防止溢出用容器盖,该容器盖包括:
加热容器的盖体(2),该盖体内形成有贯通孔(2a);
手柄(3),该手柄布置在所述盖体(2)上,并在中央内形成有升降孔(7a),并且在该手柄的相对侧处形成有蒸汽排出口(6);
固定板(4),该固定板布置在所述盖体(2)的下方,并在其内钻出贯通孔以与所述贯通孔(2a)连通;
固定构件(5),该固定构件用于将所述手柄(3)和所述固定板(4)固定到所述盖体(2)上;
自动开关构件(9),该自动开关构件布置在所述手柄和所述盖体之间,并与在外边缘处形成有环形衬垫(11a)的盖板(11)一体形成,该自动开关构件(9)用于密封所述盖体(2)的所述贯通孔(2a);
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升降孔(7)中升降;以及
升降器(12),该升降器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下方,从而连接到所述盖体(2)或者所述固定板(4)以及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上,该升降器(12)用于随着温度变化通过使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上升而打开所述盖体(2)的贯通孔(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具有滑动槽(9b),并且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升降孔(7)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滑动槽(9b)相对应的滑动凸起(7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具有插入部(9a),所述固定板(4)具有与该固定板的中央一体形成的空心棒(8),该空心棒在穿过所述盖体(2)的中央的同时装配到所述插入部(9a)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盖还包括辅助弹簧(10),该辅助弹簧布置在所述空心棒(8)的上部上,用于弹性支撑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具有滑动制动器(17),该滑动制动器安装在形成于该手柄的上部上的滑动槽(18)中,并且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具有缝隙槽(19),该缝隙槽形成在该自动开关构件的上部上以使所述滑动制动器(17)配合于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盖还包括:
支撑部(23),该支撑部形成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升降孔(7)的下端;
安置在所述支撑部(23)上的辅助弹簧(10);以及
弹簧调节件(25),该弹簧调节件安装在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上,一调节螺钉(24)紧固于该自动开关构件上,该弹簧调节件用于压缩所述辅助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盖还包括:
支撑部(23),该支撑部形成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升降孔(7)的下端上;
安置在所述支撑部(23)上的辅助弹簧(10);
弹簧调节件(25),该弹簧调节件以升降方式拧到形成于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上端的外周上的螺纹部(29)上;
固定盖(31),该固定盖布置在所述手柄(3)的上部上,并在其上周面上形成有标示部(32),该标示部用于允许使用者用肉眼检查弹簧的压缩程度;
保持凸起(33),该保持凸起形成在所述弹簧调节件(25)的下端上;以及
固定凸起(30),该固定凸起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固定盖(31)上,使得与所述弹簧调节件(25)的所述保持凸起(33)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12)具有感应片(14),该感应片由随着温度变化而向上弯曲的板簧双金属材料构成,并且所述感应片(14)一端通过销(16)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盖板(11)的下部上,而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板(4)固定到所述盖体(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的所述升降器(12)包括:
起动轴(15),该起动轴的上端在插入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销(13)固定到该自动开关构件(9)上;
感应片(14),该感应片通过所述固定板(4)固定到所述盖体(2)的下部上;以及
销(16),该销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起动轴(15)的下端和所述感应片(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14)由双金属材料构成,在该感应片中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上薄板(14a)和下薄板(14b)互相接合;并且
所述上薄板(14a)的热膨胀系数较低而所述下薄板(14b)的热膨胀系数较高,使得当温度上升时,所述感应片(14)向上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的所述升降器(12)包括:
感应片(14),该感应片固定到布置在所述盖体(2)的下部上的所述固定板(4)上,温度上升时该感应片(14)向下弯曲;
杠杆(20),该杠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下部的一侧处,并被所述感应片(14)挤压;
加压杆(21),该加压杆从所述杠杆(20)的下部向下凸出;以及
制动器(22),该制动器轴向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所述下部上,并且通过所述加压杆(21)而操作从而进行角运动;以及
起动轴(15),该起动轴的下端部上形成有卡舌(15a),该卡舌用于卡住所述制动器(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14)由双金属材料构成,在该感应片中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上薄板(14a)和下薄板(14b)互相接合;并且
所述上薄板(14a)的热膨胀系数较高而所述下薄板(14b)的热膨胀系数较低,使得当温度上升时,所述感应片(14)向下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盖还包括:
支撑部(23),该支撑部形成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升降孔(7)的下端上;
安置在所述支撑部(23)上的辅助弹簧(10);以及
弹簧调节件(25),该弹簧调节件通过调节螺钉(24)安装在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的上端上,用于压缩所述辅助弹簧(10);
其中用于使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升降的所述升降器(12)包括:安装在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的所述盖板(11)的下部上的、用于感测温度的永久磁体(26);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上并与所述永久磁体(26)相对应的磁性体(2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盖还包括:
固定盖(31),该固定盖布置在所述手柄(3)的上部上,并在上周面上形成有标示部(32),该标示部用于允许使用者用肉眼检查弹簧的压缩程度;
保持凸起(33),该保持凸起形成在所述弹簧调节件(25)的下端上;以及
固定凸起(30),该固定凸起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固定盖(31)上,使得与所述弹簧调节件(25)的所述保持凸起(33)相对应;
其中所述弹簧调节件(25)以升降方式拧到形成于所述自动开关构件(9)上端的外周上的螺纹部(29)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所述永久磁体(26)和所述磁性体(27)。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27)安装在所述盖体(2)上。
CNA2005800178107A 2004-06-01 2005-04-30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Pending CN19606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40015280 2004-06-01
KR20-2004-0015280U KR200359497Y1 (ko) 2004-06-01 2004-06-01 넘침 방지용 용기뚜껑
KR2020040019840 2004-07-08
KR2020040023514 2004-08-12
KR2020040024116 2004-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0665A true CN1960665A (zh) 2007-05-09

Family

ID=3807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78107A Pending CN1960665A (zh) 2004-06-01 2005-04-30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359497Y1 (zh)
CN (1) CN19606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904A (zh) * 2012-03-30 2012-12-26 广州市越秀日达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锅盖
CN101322620B (zh) * 2007-06-15 2013-02-20 Seb公司 具有排出液体功能和宽阔观察视野的盖锅或者平锅的盖子
CN104586272A (zh) * 2014-12-24 2015-05-06 各慧丽 一种可调节锅盖
TWI607934B (zh) * 2017-03-29 2017-12-11 丁宥升 容器蓋及其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1013A1 (en) * 2005-02-24 2006-08-31 Tae-Soon Son Cover for cooking vessel
KR100684574B1 (ko) 2005-03-17 2007-02-22 서명철 조리용 가열용기의 뚜껑
CN102846210B (zh) * 2012-09-18 2015-09-09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蒸汽阀
KR101738479B1 (ko) 2015-08-24 2017-05-23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서모스탯을 구비한 조리용기의 뚜껑
KR101943094B1 (ko) * 2017-08-30 2019-01-28 최정환 라면자판기의 라면급속조리장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620B (zh) * 2007-06-15 2013-02-20 Seb公司 具有排出液体功能和宽阔观察视野的盖锅或者平锅的盖子
CN102835904A (zh) * 2012-03-30 2012-12-26 广州市越秀日达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锅盖
WO2013143272A1 (zh) * 2012-03-30 2013-10-03 Au Sin Ting 一种防溢锅盖
CN102835904B (zh) * 2012-03-30 2015-08-12 广州市越秀日达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锅盖
CN104586272A (zh) * 2014-12-24 2015-05-06 各慧丽 一种可调节锅盖
TWI607934B (zh) * 2017-03-29 2017-12-11 丁宥升 容器蓋及其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59497Y1 (ko) 2004-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0665A (zh) 防止溢出用容器盖
CN1167380C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143595C (zh) 煮沸水器皿的热敏控制器
CN2469839Y (zh) 多功能电热锅
EP2682030A2 (en) Pot lid capable of preventing food from boiling over
US20070075078A1 (en) Container lid for preventing overbrimming
US20140373729A1 (en) Electric rice cooker
RU2003135821A (ru) Компактная пароварка
CN1415262A (zh) 电动饮料制作装置
CN1903105A (zh) 压力保温电饭煲的蒸汽排出装置
CN110974041A (zh) 一种蒸汽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装置
KR101409033B1 (ko) 넘침방지 기능을 갖춘 조리 용기 뚜껑
KR20050114590A (ko) 넘침 방지용 용기뚜껑
US20040200841A1 (en) Cookware lid
JP2012157757A (ja) 炊飯器
CN208925874U (zh) 一种压力锅
AU2001260506B9 (en)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209846944U (zh) 一种防溢锅盖及使用该防溢锅盖的锅
CN103222798A (zh) 用于蒸汽蒸煮的组件及电蒸汽蒸煮装置
CN2558300Y (zh) 电动沏泡饮料制造装置
AU2001260506A1 (en)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220124415U (zh) 一种可按压开启的杯盖及杯子
KR101454796B1 (ko) 분리식 압력조리기
KR20130108291A (ko) 천공 커버를 구비한 튀김기
CN2812782Y (zh) 一种安全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