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716B -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716B
CN1933716B CN2005101038331A CN200510103833A CN1933716B CN 1933716 B CN1933716 B CN 1933716B CN 2005101038331 A CN2005101038331 A CN 2005101038331A CN 200510103833 A CN200510103833 A CN 200510103833A CN 1933716 B CN1933716 B CN 1933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wire
housing
framework
shielding construction
electron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038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3716A (zh
Inventor
谢昌正
吴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05101038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33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933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3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7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阻隔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电磁发射源,并抑制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其中此一屏蔽结构至少包括:框架、壳体以及至少一条讯号传输线。其中框架与电子信息产品的接地回路电性连结。其中每一该些条传输导线具有导电布包裹于其上。壳体电性连结于框架之上,且位于电磁干扰发射源与该些条传输导线之间,其中壳体与该些条传输导线的该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

Description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噪音的屏蔽结构,且特别是有使用于可携式电子信息产品中,用来抑制电磁干扰噪音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或电子装置在运作时,常会经由几个部分(例如电源、传输导线、以及电子组件等)对外发散电磁波,当一个以上的组件或装置同时散发电磁波时,常会使得个别的装置在运作过程中产生噪声(Noise)干扰的状况,此种现象一般称为电磁干扰。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例如笔记本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式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的效能日新月异,数据传输的速度与频率不断提高,例如显示器为了求取高画质的视讯质量,因此显示器讯号传输线路必须以更高频速度传输数据,因此常使得显示器受到讯号传输线路的电磁噪声干扰更加严重。再加上电子信息产品多以缩小体积为设计趋势,电子信息产品内部各个电子系或组件之间的距离缩小,个别的装置在运作过程中受到其它装置的噪声干扰的现象也更为恶化。例如:基于空间上的限制,使得电源线与讯号传输线路距离过于接近,当电源进行切换时,电源线所形成的宽带噪声(Power Broad-band Noise)会干扰显示器的视讯质量。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传统技术大多在讯号传输线路上串上陶磁心(FerriteCore),借由磁心的电磁损耗来消除传导及幅射的电磁辐射噪声。另外一种传统技术是在讯号传输线路外层包覆一层导电布来提供讯号传输线路屏蔽效果,再借由尾纤(Pigtail)接地的方式以抑制讯号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
然而,在电子信息产品中使用磁心,不仅增加产品重量,占据布线空间,而且提高制造成本,加上磁心不易固定,在搬运或携带时容易冲撞其它组件。而使用屏蔽导电布与尾纤接地,仅可以抑制讯号传输线路本身所造成的电磁辐射的干扰,并无法同时解决由电源宽带噪声所造成的电磁干扰。
因此有必要提供电子信息产品一种成本低廉且可以同时阻隔一种电磁发射源,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位于电子信息产品内部、成本低廉且可以阻隔一种电磁发射源,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依照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此一屏蔽结构至少包括:框架、壳体以及至少一条传输导线。其中框架与电子信息产品的接地回路电性连结。其中每一该些条传输导线具有导电布包裹于外。壳体电性连结于框架之上,且位于此一电磁干扰发射源与该些条传输导线之间,其中壳体与该些条传输导线的该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中,借由壳体的屏蔽,传输导线可以避免受到此一电磁发射源所发射的电磁干扰,同时传输导线本身所发射的电磁干扰本身,也可以经由壳体、框架、导电布以及接地回路所形成的射频噪声接地接触接口(RF Noise Grounding Contact Interface)接地而与以消除。因此并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磁心,大幅节省制作工艺的材料成本,又可以同时抑制排除两种不同电磁干扰源。
因此由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可以说明,透过本发明的技术优势确实可以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可以阻隔一种电磁发射源,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借以达到以上所述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读者当能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清楚描述起见,本说明书附图并未按照比例尺加以绘示。
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屏蔽结构    102:主机
103:显示器模块              121:框架
122:壳体                    123:传输导线
124:锁固组件                125:压板
112a、112b、112c:侧壁       115:凹室
113a、113b、113c:凸缘       111:底面
114a、114b、114c、114d、114e: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抑制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及方法,可以借由较传统技术要低的零件成本,来屏蔽阻隔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一种电磁发射源,并且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噪声的干扰。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举一笔记本计算机来说明本发明此一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
请参照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笔记本计算机的部分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之中此一屏蔽结构100位于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102与显示器模块103之间,用来阻隔显示器模块103的讯号传输线123与位于下方的电磁干扰发射源。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之中,电磁干扰发射源例如可以为:电源、传输导线或电子组件。在本实施例之中,屏蔽结构100位于显示器模块103的讯号传输线123与位于下方的电源线(未示出)之间,用来抑制电源线所造成的电源宽带噪声。
屏蔽结构100至少包括:框架121、壳体122以及至少一条传输导线123。其中框架121是笔记本计算机本身的内构件(main frame),而且与笔记本计算机的接地回路相互电性连结。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中,框架121是由一刚性导电材质,例如:铝镁合金、锡、铜、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
传输导线123电性连结于笔记本计算机之中,且外层包裹一层导电布。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之中,传输导线123是一讯号传输线路。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之中,传输导线123是一数据传输线路。在本实施例之中,传输导线123可以是但不限定为显示器模块103的讯号传输线(以下称作:讯号传输线123),一端电性连结于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另一端电性连结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模块103,用来传输显示器模块103的影像讯号。
壳体122位于电磁干扰发射源,与讯号传输线123之间,并且与讯号传输线123的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其中,壳体122借由锁固组件124,例如螺丝,固定于框架121之上,并且与框架121电性连结。但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之中,壳体122突出于框架121上的一个凸缘结构。
请参照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壳体122的结构图。壳体122具有一个底面111以及三个侧壁112a、112b、以及112c。借由底面111以及三个侧壁112a、112b、以及112c定义出一个具有三个侧壁的凹室115,使讯号传输线123的导电布更容易与壳体122形成电性接触。其中讯号传输线123由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102延伸出来的讯号传输线,经由凹室115不具侧壁的一端进入凹室115,并跨过凹室115的侧壁112a、112b、以及112c其中之一者后,再与显示器模块103电性连结。而电磁干扰发射源(未示出)则位于底面111的下方,借由凹室115的底面111以及三个侧壁112a、112b、以及112c,可以将讯号传输线123与电源线(未示出)所造成的电源宽带噪声彼此阻隔。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中,屏蔽结构100,还可以包括一个压板125位于凹室115之上。其中,压板125与凹室115的侧壁形成一挟制空间,借以挟制讯号传输线123,并与讯号传输线123接触。而压板125借由锁固组件(未示出),例如螺丝,与凹室115结合,并且借此对讯号传输线123施与实质大于100mg/cm2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之中,压板125位于笔记本计算机主机板上盖金属构件(Base shield)上的一个凸缘(凸出部)。其中上盖金属构件系用来屏蔽主机所发射的电磁干扰。
在本实施例之中,每一个侧壁都具有一凸缘(例如113a、113b、或113c),凸缘113a、113b、或113c,分别由凹室115侧壁(例如112a、112b、以及112c其中之一者)垂直向外延伸。而且该些个凸缘(例如113a、113b、或113c)之上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例如,凸缘113a具有两个贯穿孔114a与114b;凸缘113b具有两个贯穿孔114c与114d;凸缘113c具有一个贯穿孔114e。借由选择合适的贯穿孔,可以提供锁固组件124锁固支点,将壳体122固定于框架121之上或者将壳体122与压板125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壳体122及壳体底面111的形状与大小并不限定,是根据讯号传输线123以及所欲屏蔽的电磁干扰发射源的形式加以设计。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公开借由屏蔽结构100可以构成一个电磁屏蔽结构(壳体122),使得位于壳体122的一侧的讯号传输线123可以免于位于另一例的电磁发射源(未示出)的电源宽带噪声干扰。而借由导电布、壳体122、框架121以及接地回路所形成的射频噪声接地接触接口,也可以同时用来消除讯号传输线123本身所发射的电磁干扰。
因此由上述优选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屏蔽结构与方法是借由一个固定在笔记本计算机之内构件上的金属壳体来取代传统的磁心与接地尾纤。其优点不但可以屏蔽电源线所形成的宽带噪声,而且可以同时消除讯号传输线所形成的电磁干扰,具有抑制了两个不同来源的电磁干扰的功能,也降低了笔记本计算机的零件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阻隔一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一电磁发射源,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该屏蔽结构至少包括:
一框架,与该电子信息产品的一接地回路电性连结;
一传输导线,电性连结于该电子信息产品中,其中该传输导线具有一导电布包裹于外;以及
一壳体,电性连结于该框架之上,且位于该电磁发射源与该传输导线之间,其中该壳体与该传输导线的该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板与该传输导线接触,其中该压板与该壳体的侧壁形成一挟制空间,借以容纳该传输导线,并且对该传输导线施与实质大于100mg/cm2的一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是该电子信息产品的一内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与该压板是由一第一导电材质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电材质选自于由铝、镁、铝镁合金、锡、铜、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由一第二导电材质所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导电材质选自于由铝、镁、铝镁合金、锡、铜、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借由一锁固组件与该框架连结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是一凸缘突出于该框架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磁发射源选自于由电源、传输导线、电子组件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11.一种阻隔一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一电磁发射源,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该电子信息产品具有一接地回路与一屏蔽结构,且该屏蔽结构具有一框架、一传输导线与一壳体,该屏蔽方法至少包括:
使该框架与该电子信息产品的该接地回路电性连结;
以一导电布包裹该传输导线;以及
将该壳体电性连结于该框架之上,且使壳体位于该电磁发射源与该传输导线之间,并使该壳体与该传输导线的该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压板,使该压板与该传输导线接触,其中该压板与该壳体的侧壁形成一挟制空间,借以容纳该传输导线,并且对该传输导线施与实质大于100mg/cm2的一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框架与该压板的材料由一第一导电材质所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电材质选自于由铝、镁、铝镁合金、锡、铜、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壳体的材料由一第二导电材质所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导电材质选自于由铝、镁、铝镁合金、锡、铜、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该壳体电性连结于该框架的步骤是使用一锁固组件将设壳体与该框架连结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磁发射源选自于由电源、传输导线、电子组件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19.一种阻隔一电子信息产品内部的一电源宽带噪声,并同时抑制其它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该屏蔽结构至少包括:
一框架,与该电子信息产品的一接地回路电性连结;
一传输导线,电性连结于该电子信息产品中,其中该传输导线具有一导电布包裹于外;
一壳体,电性连结于该框架之上,且位于该电源宽带噪声发射源与该传输导线之间,其中该壳体与该传输导线的该导电布形成电性接触;以及
一压板,使该压板与该传输导线接触,其中该压板与该壳体的侧壁形成一挟制空间,借以容纳该传输导线,并且对该传输导线施与实质大于100mg/cm2的一压力。
CN2005101038331A 2005-09-12 2005-09-12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038331A CN1933716B (zh) 2005-09-12 2005-09-12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038331A CN1933716B (zh) 2005-09-12 2005-09-12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716A CN1933716A (zh) 2007-03-21
CN1933716B true CN1933716B (zh) 2010-04-21

Family

ID=3787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38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716B (zh) 2005-09-12 2005-09-12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33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0371B (zh) * 2016-09-26 2019-12-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7182195B (zh) * 2017-07-28 2019-10-11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用于电子设备面板上元器件的电磁屏蔽装置及其屏蔽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130A (zh) * 2002-09-29 2004-03-3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CN2643562Y (zh) * 2003-03-26 2004-09-22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波隔离结构
CN16278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用屏蔽板安装结构
CN1630464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电磁波干扰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130A (zh) * 2002-09-29 2004-03-3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电缆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CN2643562Y (zh) * 2003-03-26 2004-09-22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波隔离结构
CN16278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用屏蔽板安装结构
CN1630464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电磁波干扰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716A (zh) 200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7718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TWI612411B (zh) 電子裝置
JP4865850B2 (ja) 無線データ端末機器の無線性能を改善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306304B2 (en) Shielded flat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US1079062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3691738U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通信终端
US7388161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grounding structure and the applications thereof
US641310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nding microcoaxial cables inside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JP2021170847A (ja) 電子機器
EP2141766A1 (en) Digital television antenna
KR102583816B1 (ko) 안테나 설비 및 전자 장치
CN1933716B (zh) 电磁干扰的屏蔽结构与方法
CN108832292B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543697A (zh) 用于屏蔽连接器的电磁辐射降低技术
JP2011066829A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通信装置
WO2024051466A1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Xiao et al. Effect of the screen to metal-frame smartphone antennas
CN202635004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
US7147491B1 (en) Non-continuous counterpoise shield
EP4270684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861995B2 (en) Slot bracket antenna
CN102117981A (zh) 电子设备
CN10968714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400422B (zh) 具有天线提升壳耦合的移动设备
CN109586748A (zh) 降低耦合灵敏度差的方法及终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