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5522A -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5522A
CN1925522A CN 200510096774 CN200510096774A CN1925522A CN 1925522 A CN1925522 A CN 1925522A CN 200510096774 CN200510096774 CN 200510096774 CN 200510096774 A CN200510096774 A CN 200510096774A CN 1925522 A CN1925522 A CN 1925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egory information
calling
message
sip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67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有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967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25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925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5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使得在以SIP作为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核心网中可以继续使用需要通过呼叫协议传递用户类别信息才能实现的业务。这种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应用于以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包含以下步骤:呼叫一方的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在处理发向呼叫另一方的SIP消息时,将本方的用户类别信息加入到该SIP消息的一个独立参数中;该SIP消息后续经过的网络设备和/或用户终端根据业务需要从该SIP消息的独立参数中获取用户类别信息。

Description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在以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ationProtocol,简称“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通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简称“NGN”)通信系统的高带宽、多业务、高质量等特点极大的吸引着消费市场。
在NGN网络架构中,随着分组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络正在向着基于分组交换的宽带电信网发展,其中,使用SIP协议作为分组电信核心网的呼叫控制信今是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
SIP是一种信令协议用于初始、管理和终止分组网络中的语音和视频会话,具体地说就是用来生成、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会话。SIP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IETF”)多媒体数据和控制体系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与IETF的许多其他协议都有联系,例如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简称“RT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简称“SDP”)等。
SIP主要提供了与会话建立和终结相关的五个方面功能,它们是:
(1)用户定位:用于通信的终端系统的决定;
(2)用户可用性:被呼叫方参与通信的意愿的决定;
(3)用户能力:使用的媒体和媒体参数的决定;
(4)会话建立:“振铃”,呼叫和被呼叫方会话参数的建立;
(5)会话管理:包括转移和终结会话,修改会话参数,以及调用业务等。
SIP有两种类型的消息,它们是:
(1)请求:从客户机发到服务器的消息。
(2)响应码:从服务器发到客户机的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包括:
INVITE:初始呼叫。
ACK:确认INVITE的最终应答。
BYE:终止呼叫。
CANCEL:撤消搜索和振玲。
OPTIONS:查询另一方能力。
REGISTER:注册位置服务。
INFO:发送会话中信息而不改变会话状态。
PRACK:与ACK作用相同,但是用于临时响应。
SUBSCRIBE:该方法用来向远端端点预订其状态变化的通知。
NOTIFY:该方法发送消息以通知预订者它所预定的状态的变化。
UPDATE:允许客户更新一个会话的参数而不影响该会话的当前状态。
MESSAGE:通过在其请求体中承载即时消息内容实现即时消息。
REFER:其功能是指示接受方通过使用在请求中提供的联系地址信息联系第三方。
响应码消息包含数字响应代码。SIP响应代码集部分基于HTTP响应代码。有两种类型的响应,它们是:
临时响应(1XX):临时响应被服务器用来指示进程,但是不终结SIP事物。
最终响应(2XX,3XX,4XX,5XX,6XX):最终响应终止SIP事物。
在传统电信网路中,通过呼叫协议可以实现许多和用户类别有关的业务,包括紧急跨越呼叫功能、话务员监听、话务员插入、主叫用户类别是免费电话/投币电话/警务电话的一些应用处理、根据主叫用户类别对呼叫进行呼入限制以及主叫用户类别为测试用户的呼叫免费等。
下面以紧急跨越呼叫功能为例,说明通过呼叫协议实现该功能的过程。
紧急跨越呼叫功能是专用Centrex(集中式用户交换机,虚拟用户交换机)话务台的一项功能,是指“当分机激活呼叫前转、免打扰和缺席服务时,话务员可按需选择是否跨越这些服务直接呼叫该分机”,该功能标准来自《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该功能通过呼叫协议实现。呼叫协议携带主叫用户类别参数,用户类别参数所在的主叫侧电话交换设备通过呼叫协议将主叫用户类别参数传递给分机所在的被叫侧电话交换设备。若主叫侧和被叫侧的电话交换设备是同一个网络设备时,呼叫协议将是内部协议;如果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呼叫协议将是局间信令,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DN User Part,简称“ISUP”)等,支持对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传递。分机所在的电话交换设备接收到一个呼叫时,判断该呼叫的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是否为话务员,如果是,则允许呼入,否则应用呼叫前转或免打扰或缺席服务。
一般而言,这些在传统电信网络中通过呼叫协议传递主叫用户类别参数才能实现的业务,仍需要由向以SIP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接入注册的用户提供。
目前,在IETF的草案中,给出了一种主叫用户类别参数在SIP协议中通过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简称“URI”)传递的建议:The CPC is generally useful only when describing the originator of a telephonecall.Therefore,when this parameter is used in an application such as SIP,it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arameter be applied to URIs that characterize theoriginator of a call(such as a SIP URI or tel URI in the From header field of aSIP message)。(中文可译为:CPC通常仅用于描述电话呼叫的主叫者。因此,当该参数被使用在诸如SIP的应用时,建议将该参数应用到表示主叫者的URI中(如SIP消息From头域中的SIP URI或tel URI)。具体内容请参见《The Calling Party′s Category tel URI Parameter》(draft-mahy-iptel-cpc-02.txt)(暂译为《主叫用户类别通过URI传递参数》)。
但是,通过URI传递主叫用户类别参数无论是在逻辑上或是实际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说,URI作为一个资源标识,在SIP中是用来标识用户和网络的地址/目标信息的,而主叫用户类别参数是一种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签约属性,将用户签约属性放在地址/目标信息中,首先在逻辑性上就不是很合理。虽然草案中举例可以通过From头域中的URI参数来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但是主叫用户类别参数作为一种用户签约属性,在SIP用户发起呼叫发送SIPINVITE消息时,SIP用户是不能在From头域中的URI参数增加自己的签约数据的,签约数据一般都是由网络来处理的,也就是说,主叫用户类别参数只能由网络来获取和添加,但是在SIP协议中,From头域是不能被网络所更改的。
另外,URI信息更多的是和“主叫识别”类业务相关,它和上述的“通过呼叫协议传递主叫用户类别参数才能实现的业务”是两类不同的业务。在SIP协议中,头域P_Asserted_Identity中的URI参数就是用来作为主叫识别参数的,如果也用来传递主叫用户类别参数,那么当主叫识别限制业务被激活应用时,对被叫用户终端,和主叫标识同处于一个URI参数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同样会被限制为不可见,从而无法实现通过呼叫协议传递主叫用户类别参数才能实现的业务。比如:被叫用户终端收到一个无主叫号码显示的呼入来话,普通情况下,被叫用户将拒绝这个来话,但如果该来话的主叫用户类别显示是“警察”,被叫用户将会接听这个来话,显然,采用上述方案,主叫用户类别将和主叫号码同时对被叫用户终端不可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使得在以SIP作为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核心网中可以继续使用需要通过呼叫协议传递用户类别信息才能实现的业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应用于以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包含以下步骤:
呼叫一方的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在处理发向呼叫另一方的SIP消息时,将本方的用户类别信息加入到该SIP消息的一个独立参数中;
该SIP消息后续经过的网络设备和/或用户终端根据业务需要从该SIP消息的所述独立参数中获取用户类别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是主叫用户类别信息。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主叫用户终端位于传统电路域并经过所述分组电信网发起呼叫,则由该主叫用户终端所归属的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转译为所述独立参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被叫用户终端位于传统电路域,则由该被叫用户终端所归属的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所述独立参数转译为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述用户终端激活了主叫识别限制业务,则所述分组电信网中的网络设备处理该用户终端的主叫识别限制业务时忽略对所述独立参数的处理。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是被叫用户类别信息。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通过查询用户签约信息获得该用户终端的用户类别信息。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以下之一:
业务控制节点、呼叫控制节点、或接入控制节点。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独立参数是SIP消息已有头域中扩展的参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已有头域是“P-Asserted-Identity”头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独立参数是SIP消息中新扩展的头域中的参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SIP消息可以是以下之一:
“INVITE”消息、“MESSAGE”消息、“INFO”消息、“REFER”消息、“PUBLISH”消息、“SUBSCRIBE”消息、“NOTIFY”消息、“SIP响应码”消息、或“ACK”消息。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发明通过SIP消息头域中的独立参数传递用户类别信息,而现有技术是通过URI参数传递用户类别信息。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因为使用了独立的参数,所以相关的网络设备可以进行独立的处理,不会因为参数的多重含义而导致处理上的冲突,使得需要通过呼叫协议传递用户类别信息才能实现的业务,可以在以SIP作为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核心网中继续使用。
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一种技术偏见,认为与用户类别信息作为一个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信息,应当与可唯一标识用户的URI结合在同一个参数中传递,从前文所指出的问题可以看出这种方案是不实用的。本发明破除了这种技术偏见,给出了使用独立参数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用的以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总的来说,本发明适用于以SIP作为核心网的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能够在主叫用户发起呼叫时,通过一个独立的参数,向被叫侧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从而使被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和/或被叫用户终端得到该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
图1示出本发明适用的以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的逻辑结构,其中包含:
用户终端,它接入归属于以SIP为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核心网,可以是SIP终端、传统终端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户终端是非SIP终端,则需要通过SIP用户代理(即“SIP UA”)接入至核心网。
接入控制节点,用于向用户终端提供接入分组核心网的注册认证鉴权等功能的网络节点,将终端注册至不同的呼叫控制节点,当终端发起呼叫时,接入控制节点将呼叫路由至其归属的呼叫控制节点。接入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不同的网络实体时,两者之间的E1接口为SIP接口;接入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同一个网络实体时,E1接口为SIP接口或自定义的内部接口。
呼叫控制节点,为接入分组核心网的用户终端提供呼叫控制、路由接续等功能,它可以将呼叫触发至业务控制节点。两个呼叫控制节点之间的E2接口为SIP。
业务控制节点,为接入分组核心网的用户终端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宿主执行环境。业务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不同的网络实体时,两者之间的E3接口为SIP接口;业务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同一个网络实体时,E3接口为SIP接口或自定义的内部接口。可以有多个处理不同业务的业务控制节点存在。
用户签约数据库,用于保存和管理用户的签约数据,在本发明中,用户类别属性的数据就被保存和管理在该数据库中。用户签约数据库和呼叫控制节点之间的E4接口可以使用Diameter等协议或自定义的内部协议;用户签约数据库和业务控制节点之间的E5接口为Diameter等协议或自定义的内部协议;用户签约数据库和接入控制节点之间的E8接口为Diameter等协议或自定义的内部协议。
媒体网关控制节点,用于为接入分组核心网的注册用户和传统电路网络用户之间的相互呼叫提供互通控制功能,完成SIP和其它呼叫控制协议的转译,通过对媒体网关(图示略)的控制完成分组媒体和电路媒体类型的转换功能。媒体网关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不同的网络实体时,两者之间的E6接口为SIP;媒体网关控制节点和呼叫控制节点为同一个网络实体时,E6接口为SIP或自定义的内部接口。
此外,E7接口为媒体网关控制节点和传统电路网络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DN User Part,简称“ISUP”)等信令。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中,首先,在步骤201:主叫用户终端向主叫侧呼叫控制节点发送SIPINVITE消息,对其发起呼叫。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叫用户终端向主叫侧呼叫控制节点发送的也可以是其他SIP消息,例如MESSAGE消息、INFO消息、REFER消息、PUBLISH消息、SUBSCRIBE消息、NOTIFY消息等。
接着,在步骤202:主叫侧呼叫控制节点收到来自主叫终端的SIP INVITE消息后,通过某种方式将呼叫触发(业务触发)至主叫侧业务控制节点。
此后,在步骤203:主叫侧业务控制节点收到SIP INVITE消息后,将从用户签约数据库获取的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插入该SIP INVITE消息中,并将该SIP INVITE消息发送给主叫侧呼叫控制节点。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业务控制节点从用户签约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的方式。
参见图1,当用户注册到业务控制节点时,业务控制节点通过E5接口向用户签约数据库发送数据下载请求,用户签约数据库通过E5接口向业务控制节点反馈相关的用户签约数据,这里的用户签约数据包括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此后业务控制节点收到并保存该用户签约数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知道,业务控制节点在用户注册时获取用户签约数据的具体过程是一种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扩展P-Asserted-Identity头域来实现在SIP协议中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具体地说,在P-Asserted-Identity头域中增加一个CPC-param参数,举例如下:
PAssertedID=“P-Asserted-Identity”HCOLON PAssertedID-value*(COMMA PAssertedID-value)
PAssertedID-value=(name-addr/addr-spec)*(SEMI CPC-param)
CPC-param=(“CPC”EQUAL(“ordinary”/“operator”/“test”/“payphone”/“freecharge”/“data”/“police”/“hospital”/“unknown”/token))
可见,在P-Asserted-Identity头域中,表示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CPC-param参数和表示URI信息的name-addr/addr-spec参数相互独立。在CPC-param参数中,“ordinary”表示普通用户,“operator”表示话务员,“test”表示测试用户,“payphone”表示付费用户,“freecharge”表示免费用户,“data”表示数据用户,“police”表示警务用户,“hospital”表示医务用户,“unknown”表示未知用户。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作扩展。
此后,执行步骤204:主叫侧呼叫控制节点收到携带有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SIP INVITE消息后,再将该消息发送至被叫侧呼叫控制节点。
在步骤205:被叫侧呼叫控制节点收到呼入的SIP INVITE消息后,通过某种方式将呼叫触发至被叫侧业务控制节点,从而主叫用户类别信息跟随SIP INVITE传递到了被叫侧业务控制节点。
接着,在步骤206:被叫侧业务控制节点收到SIP INVITE消息后,对该消息进行解析,并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具体地说,如果业务控制节点判定被叫用户已经激活了免打扰业务,并判定呼入的INVITE消息中的主叫用户类别为“operator(话务员)”,则允许该呼入的会话跨越被叫用户的免打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被叫侧业务控制节点将SIP INVITE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
步骤207:被叫侧呼叫控制节点进行路由接续控制,将SIP INVITE消息发往被叫用户终端。
通过分析可以理解,在本发明中,用于表示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CPC-param参数和用于表示URI信息的nameaddr/addr-spec参数相互独立。不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如果按草案举例通过From头域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时,网络无法更改该头域的矛盾之处,也避免了主叫识别类业务和主叫用户类别都利用SIP协议中的P_Asserted_Identity头域的同一个参数而产生的两种不相关业务相互影响的问题。举例来说,若主叫用户激活应用了“主叫识别限制”业务,SIP消息中传递的主叫识别限制应用标识,对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无效,被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和/或被叫用户终端仍可以得到并应用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使主叫用户激活应用了“主叫识别限制”业务,被叫用户终端仍然可以显示出主叫用户类别是“operator(话务员)”,从而使被叫用户理解其激活的免打扰业务为什么会被网络跨越。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基本上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03,通过另一种方式在SIP协议中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具体地说,在SIP协议中新增一个头域,来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该头域中可以只有一个用于标识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参数CPC-param,其结构为:
CPC-param=(“CPC”EQUAL(“ordinary”/“operator”/“test”/“payphone”/“freecharge”/“data”/“police”/“hospital”/“unknown”/token))
其中,“ordinary”表示普通用户,“operator”表示话务员,“test”表示测试用户,“payphone”表示付费用户,“freecharge”表示免费用户,“data”表示数据用户,“police”表示警务用户,“hospital”表示医务用户,“unknown”表示未知用户,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作扩展。由于本实施方式其他部分和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因此不做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果被叫用户位于传统电路域,则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所述参数转译为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例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DN User Part,简称“ISUP”)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
若主叫用户位于传统电路域,经过以SIP作为核心网的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发起呼叫,所述主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设备为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如ISUP信令)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转译为所述参数。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主叫用户可以归属于业务控制节点、或呼叫控制节点、或接入控制节点,这些网络设备可以从用户签约数据库得到的主叫用户类别信息,赋值给所述参数,并插入所述SIP消息中。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紧急跨越呼叫功能,还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通过呼叫协议传递主叫用户类别信息才能实现的业务中。例如:话务员监听、话务员插入、主叫用户类别是免费电话/投币电话/警务电话的一些应用处理、根据主叫用户类别对呼叫进行呼入限制、主叫用户类别为测试用户的呼叫免费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呼叫传递的用户类别参数不但是主叫用户的,也可以是被叫用户的。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以SIP作为核心网的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中,主叫用户发起呼叫,被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设备(例如业务控制节点、或呼叫控制节点、或接入控制节点)接收呼入的会话,从用户签约数据库得到的被叫用户类别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参数插入向主叫发送的SIP响应码消息(例如200 OK)中,该独立的参数可以置于该SIP消息的P-Asserted-Identity头域或一个新扩展的头域中。主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和/或主叫用户终端从SIP响应码消息中得到该被叫用户类别信息,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作的流程图示和文字说明仅为突出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所作的解释,并不表示一个完整的呼叫和业务控制流程,也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分支流程;而描述的SIP消息携带的主叫用户类别信息的格式,仅为突出其所必须传递的参数内容,也并不表示这是唯一的描述方式。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应用于以SIP作为核心网呼叫控制信令的分组电信网,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呼叫一方的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在处理发向呼叫另一方的SIP消息时,将本方的用户类别信息加入到该SIP消息的一个独立参数中;
该SIP消息后续经过的网络设备和/或用户终端根据业务需要从该SIP消息的所述独立参数中获取用户类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是主叫用户类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主叫用户终端位于传统电路域并经过所述分组电信网发起呼叫,则由该主叫用户终端所归属的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转译为所述独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被叫用户终端位于传统电路域,则由该被叫用户终端所归属的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将所述独立参数转译为传统电路域呼叫控制信令中的主叫用户类别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终端激活了主叫识别限制业务,则所述分组电信网中的网络设备处理该用户终端的主叫识别限制业务时忽略对所述独立参数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是被叫用户类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通过查询用户签约信息获得该用户终端的用户类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所归属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以下之一:
业务控制节点、呼叫控制节点、或接入控制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参数是SIP消息已有头域中扩展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有头域是“P-Asserted-Identity”头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参数是SIP消息中新扩展的头域中的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P消息可以是以下之一:
“INVITE”消息、“MESSAGE”消息、“INFO”消息、“REFER”消息、“PUBLISH”消息、“SUBSCRIBE”消息、“NOTIFY”消息、“SIP响应码”消息、或“ACK”消息。
CN 200510096774 2005-09-02 2005-09-02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Pending CN1925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96774 CN1925522A (zh) 2005-09-02 2005-09-02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96774 CN1925522A (zh) 2005-09-02 2005-09-02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5522A true CN1925522A (zh) 2007-03-07

Family

ID=3781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6774 Pending CN1925522A (zh) 2005-09-02 2005-09-02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2552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7138A1 (zh) * 2008-04-16 200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请求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104608A (zh) * 2011-03-15 2011-06-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控制方法以及统一通信系统和呼叫处理服务器
CN106713680A (zh) * 2015-11-17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传递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57480A (zh) * 2018-09-03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7138A1 (zh) * 2008-04-16 200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请求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562776B (zh) * 2008-04-16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请求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104608A (zh) * 2011-03-15 2011-06-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控制方法以及统一通信系统和呼叫处理服务器
CN102104608B (zh) * 2011-03-15 2014-06-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控制方法以及统一通信系统和呼叫处理服务器
CN106713680A (zh) * 2015-11-17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传递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84516A1 (zh) * 2015-11-17 2017-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传递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57480A (zh) * 2018-09-03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36763B2 (en) 2018-09-03 2022-05-17 Zte Corporation Incoming call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6847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pecial call service
JP5363461B2 (ja) グループ呼機能の問い合わせ
JP527590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制御管理サーバ及び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
CN100502404C (zh) 一种ims业务触发方法以及ims网络
CN1968327A (zh) 在基于分组网络中实施代理无关寻线组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977515A (zh) 灵活的会话初始化协议端点信令
CN1663187A (zh) 用于多参与者通信会话中的发言者仲裁的方法与设备
CN1832440A (zh) 使用既有设备的ims网络接入
CN1890931A (zh) 经由分组交换网络信令来建立电路交换通信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993947A (zh) 在混合电信网络中提供相关手段的方法及装置
CN1868188A (zh) 使用会话初始协议的通信服务中的电信网络系统和方法
CN1870691A (zh) 网络互通时主叫用户终端听被叫信号音的方法
JP2011529653A (ja) 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媒体属性に基づく選択的な呼転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101945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all pick up using gruu an ims network
CN101030931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所应用的分组终端
CN100574474C (zh) 一种通讯系统中建立通讯业务连接的方法
CN1863131A (zh) 业务设备交换网络及交换方法
JP4838386B2 (ja) 回線交換による呼の発信元とのip通信の設定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511072A (zh) 一种sip或ims网络中实现增强型一号通业务的方法
JP2006174477A (ja) 単一のディレクトリナンバーに対して複数の同時voipコールセッション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078775A1 (zh) 一种分布式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838649A (zh) 一种电路交换网络到ims网络呼叫路由的建立方法
CN1925522A (zh) 在呼叫中传递用户类别信息的方法
US7620167B2 (en) Apparatus to override the redirect or reject feature at an SIP end point
CN1849808A (zh) 混合多媒体网络的协议的互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