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2844B - 自动数据移植 - Google Patents

自动数据移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2844B
CN1922844B CN2005800056097A CN200580005609A CN1922844B CN 1922844 B CN1922844 B CN 1922844B CN 2005800056097 A CN2005800056097 A CN 2005800056097A CN 200580005609 A CN200580005609 A CN 200580005609A CN 1922844 B CN1922844 B CN 1922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quipment
sources traffic
purpos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56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2844A (zh
Inventor
霍尔格·弗莱克
伯恩哈德·霍尔农
汉斯·彼得·拉姆普
沃尔弗拉姆·赫尔佐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922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2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方法。为了能够实现在设备之间自动传送数据,提出:在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一个数据连接,将一个数据收集器装置从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使用该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将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并且使用该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Description

自动数据移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特别是蜂窝移动电话)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特别是蜂窝移动电话)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系统,其包括目的通信设备,以及源通信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这种系统的通信设备以及一种将数据用于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将数据从一个移动电话移植到另一个移动电话是众所周知的,这些数据诸如联系数据、类似SMS(短消息服务)或MMS(多媒体消息服务)的消息、日历条目、书签、因特网接入点设置、系统设置、应用、应用扩展、库、附件,插件等等。为了传送数据,翻译软件是必需的,其将来自于源通信设备的数据翻译成目的通信设备可读的格式。翻译软件执行从源通信设备使用的数据格式到目的通信设备使用的数据格式的实际转换,其通常由一个必须在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循环的设备来运行。这个设备例如可以是一个个人计算机(PC),源通信设备和目的通信设备同时或接连地连接到该设备。
源通信设备也可能是一个PC,用户使用其备份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例如,来自手持设备的数据。然后基于翻译软件将备份数据从PC移植到目的通信设备,该翻译软件存储在相同的PC或者第二个PC上。
根据诺基亚通信器用户手册之“从其他电话传送数据到诺基亚9210i通信器的指南”,已知可以从一个老款的通信器9110传送数据到一个新款通信器9210i。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在类似的设备之间直接传送数据是可能的。然而,在数据将在不同设备(例如不同的制造商的设备)之间传送的情况下制造商,则需要一种转换软件,其例如驻留于个人计算机上。为了传送数据,首先将数据加载到该个人计算机中,其中通过转换软件将其转换成正确的格式。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传送到新的设备。
根据诺基亚通信器用户手册之“在诺基亚通信器9200系列设备之间复制联系、日历及消息数据的指南”,已知可以从一个通信器设备传送数据到另一设备。根据这个手册,提出将要被传送的数据复制到一个存储卡上,从源通信设备取下该存储卡,将该存储卡插入到目的通信设备,并且在目的通信设备内读取数据。这个方法一方面不实际并且另一方面仅仅适用于当数据在类似设备之间传送时的情况,另外两个设备还需要提供用于对存储卡进行存储和读取的存储卡接口。在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或者不同系列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不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总是需要数据转换器软件。对于这种数据转换器(其也被称为翻译器或者移植器)的处理对于想从一个设备传送数据到另一个设备的用户来说是复杂的和非常不合理的。首先,必须安装翻译软件。随后,翻译软件必须与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兼容。在错误发生的情况下,移植进程将异常中断并且其结果是不正确或者不完整的数据传送。
为了提供不同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翻译器软件需要知道源通信设备的数据结构以及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结构。其还需要将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格式。翻译器软件需要针对源通信设备和目的通信设备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完全实现的程序代码。
用户需要手动安装翻译器软件。此外,用户必须选择哪些数据需要被移植,哪一设备是源通信设备以及哪一设备是目的通信设备。此外,用户必须识别源通信设备和目的通信设备的类型,例如制造商以及设备系列。在此之后,数据被下载到计算机上,被翻译以及转换成一种新的数据格式,并且随后被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这可能被体验为费时的并且容易出错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时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中的至少某些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方法,包括:在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将一个数据收集器装置从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使用该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将要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以及使用该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通过提供本发明方法,数据可以自动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送。例如,源通信设备和目的通信设备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之类的手持设备。源通信设备还可以是例如数据已经从手持设备上备份到其上的PC。可以将一个诸如程序之类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从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源通信设备。在数据连接已经建立之后,诸如小型软件模块或代理之类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例如Java程序或Java应用,可以安装到源通信设备上。
数据收集器装置被编程为收集源通信设备上的数据。该数据可以是日历条目、消息、设置或其他。数据收集器装置使得可以将所收集的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减小了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所需的用户交互量。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支持不同的源通信设备被用于收集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需要针对相应的源通信设备对数据收集器装置进行优化,以便能够从源通信设备收集和传送数据。数据传送变得更快并更容易使用。用户可以容易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可以不必关心数据在设备之间传送的方式。
为了使得能够将所收集的数据移植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中,提出由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的移植装置通过将要传送数据翻译成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格式来将数据移植到目的通信设备中。通过在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翻译或转换数据或数据的部分,数据收集器装置不必关心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格式。这减小了对数据收集器装置的编程努力。在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翻译数据使得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调整为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格式。
如果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老式目的通信设备,只翻译或转换所接收数据的部分可能是特别适合的,其中目的通信设备可能具有较少的存储空间,或较少的功能性,并且因此可能不能利用全部的所接收数据。
传送数据利用有线或无线连接来完成。这可以是USB(通用串行总线)或火线连接以及红外或蓝牙连接。在红外连接的情况下,用户激活源通信设备上的红外端口。响应于红外端口的激活移植装置将与源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使用诸如蓝牙之类的短距离射频链路的情况下,用户通常首先接受源通信设备上的连接请求,然后移植装置能够与源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已经出于安全原因实现了源通信设备上的这类用户交互。
优选的是,使用标准数据格式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经由诸如XML(扩展标记语言)之类的标准数据格式来传送数据使得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数据收集器装置的不同移植装置。这使得源通信设备与那些功能地驻留在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的移植装置无关。同一移植装置可以使用任意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同样,同一数据收集器装置可以用于支持源通信设备用于不同类型和型号的目的通信设备。
因此,提出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所收集的数据翻译成标准数据格式;数据收集器装置利用数据连接将所翻译的数据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以及使用移植装置将所传送的数据由标准格式翻译成目的通信设备特定的格式。数据收集器装置可以例如是一个小型的软件。
由于某些源通信设备需要特定的数据收集器装置,提出当在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之后,识别源通信设备。识别源通信设备使得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以收集所需数据。
有可能通过请求源通信设备的类型身份识别和/或能力对象来进行识别源通信设备。能力对象例如可以包含源通信设备的制造商的信息、构造或型号信息以及软件和固件版本。目的通信设备,特别是移植装置,检测源通信设备的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例如合适的安装文件。源通信设备中的模块,诸如目标交换(OBEX)能力服务的实例,可以用于检测源通信设备的类型。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的移植装置可以请求源通信设备的能力对象。包含于能力对象中的信息可以被用于选择将要安装到源通信设备上的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
为了考虑不同的源通信设备,提出:移植装置针对特定的源通信设备提供至少一个数据收集器装置,以及在识别源通信设备之后,检查源通信设备与该至少一个所提供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之间的兼容性。这意味着目的通信设备,特别是移植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具有不同数据收集器装置的贮藏库。这些可以提供用于从不同的源通信设备收集数据的功能性。在识别所连接的源通信设备之后,可以检查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的数据收集器装置是否能够收集源通信设备内部的数据。在从贮藏库中找到兼容的数据收集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兼容的数据收集器工具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以收集所请求的数据。
然而,有可能至少一个所提供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中没有一个与当前的源通信设备兼容。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将兼容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加载到目的通信设备上。为了加载数据收集器装置,提出在目的通信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便将与所识别的源通信设备兼容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从服务器下载到目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现有或将来的通信协议来建立通信连接。在已经建立了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之后,服务器可以提供用于在相应的源通信设备上收集数据的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其可以是可以利用数据传送协议进行传送的任意软件。在被下载到目的通信设备之后,该数据收集器装置可以被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以收集相应的数据。
为了能够灵活地定制数据收集器装置,并且还为了容易地将数据收集器装置传送到源通信设备,提出数据收集器装置是可执行文件。其可以是可以被传送到源通信设备并在源通信设备上执行的二进制文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可执行的文件,或等效的文件,例如插件程序、Java程序等等。
在很多情况下,源通信设备内部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的特定区域。数据可以被加密、隐藏或以其他方式加以保护。数据收集器装置使得能够访问源通信设备内部的数据。数据收集器装置可以例如掌握关于存储器配置以及关于用于存储将要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的特定存储器部分的信息。以这种方式,数据收集器装置能够访问相应的信息。为了访问关于不同类型和型号的通信设备的信息,有利的是将数据收集器装置定制为用于或使其至少适合于不同类型和型号的源通信设备的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为了简化数据传送,提出由目的通信设备控制数据收集器装置。目的通信设备内部移植装置可以控制数据收集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收集器装置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其使得可以收集源通信设备上的数据。其他的步骤由移植装置控制。
为了提供安全性,很多通信装置只允许软件的受限执行。只有来自可信提供者的有签名的软件程序才可以访问通信设备上的特定数据。为了使得能够收集所请求的数据,提出根据源通信设备内部的安全性规则在源通信设备上执行数据收集器装置。
为了使得用户能够选择他们希望从源通信设备下载到他们的设备的数据,提出:由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源通信设备内部的可用数据类型;将关于这些可用数据类型的信息从源通信设备传送目的通信设备;根据这些可用数据类型,用户可以选择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收集器装置只收集所选择的数据类型的数据。相应的数据类型可以是日历数据、联系数据、计划工作(to-do)数据、消息数据、以及设备设置数据、电子信箱账户数据、因特网接入点设置数据、或者任意其他数据。可能有必要不将全部的可用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因此,提出用户可以选择他想要将其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类型。在已经选择之后,从源通信设备收集相应的数据类型类型收集所选择的数据类型,并将重要的数据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为了更容易地选择可用数据,提出经由目的通信设备的用户接口将可用的数据类型呈现给用户供用户选择。该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和为用户提供查看和选择所期望数据类型的能力的输入装置。
还提出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系统,包括:目的通信设备和源通信设备,该目的通信设备和该源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该目的通信设备提供将要从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源通信设备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并且该源通信设备包括用于运行数据收集器装置的操作环境,数据收集器装置用于收集将要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并用于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还提出一种用于从源通信设备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包括:用于与源通信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以及将要从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源通信能设备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其用于收集将要传送到通信设备的数据。
还提出一种用于传送数据到目的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包括:用于与目的通信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操作环境,用于运行数据收集器装置,数据收集器装置由目的通信设备提供,其用于收集将要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以及将收集的数据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
还提出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可操作为使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在源通信设备与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一个数据连接;将一个数据收集器装置从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源通信设备;使用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将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以及使用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数据转换器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以及
图3示出了本发明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一个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数据系统,其包括目的设备2和源设备4,并且其使用数据转换器6传送数据。目的设备2包括用户数据库12和移植工具14。源设备4包括用户数据库8和移植工具10。为了从源设备4向目的设备2移植诸如联系数据、消息、议程数据、书签、计划工作列表、因特网接入点设置、系统设置之类的数据,需要设备2,4之间的数据转换器6。数据转换器6通常包括翻译软件。其驻留在计算机上。为了传送数据,从用户数据库8中读取相应的数据并用移植工具10将其翻译成通用格式。数据转换器6从移植工具10读出数据。数据转换器6将接收的数据转换为移植工具14可读的格式,并且向移植工具14提供翻译好的数据。在从数据转换器6读出数据之后,移植工具14将数据转换为适于目的设备2的格式,并且将转换后的数据写入用户数据库12。
数据转换器6可以是目的设备4上的特定应用(例如由目的设备4上的操作系统运行的程序或者Java程序),或者可以在PC上运行。在任意情况中,数据转换器6能够读取源设备4上的数据并且将其转换为另一种格式。数据转换器6需要是针对源设备4和目的设备2的API完全实现的应用。
用户手动在目的设备4或者PC上安装数据转换器6。当初始化该数据转换器6时,用户选择将要移植的数据。数据转换器6随后将来自源设备4的数据转换为目的设备2可读的语言。在此之后将数据从源设备4传送到目的设备2。
图2描述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再次描述了目的设备2和源设备4,其各自包括用户数据库8,12。数据在目的设备2与源设备4之间通过接口16被传输,接口可以是红外接口或蓝牙接口,或者是任意其他的无线或有线接口。
目的设备2包括移植工具18。该移植工具18通过接口16自动地检测不同类型的源设备并且通过接口16发送一个数据数收集器20到源设备4上。当数据收集器20被安装在源设备4上时,在移植工具18的控制下,其开始运行并且受移植工具18控制。数据收集器工具20从数据库8中读取数据并且通过接口16为移植工具18提供诸如XML之类的标准格式的数据。
数据收集器工具20收集源设备2所支持的数据类型的数据,并且移植工具18将收集到的数据移植到目的设备2上。
为了实现与不同源设备4之间的通信,将用于普通源设备4的一组一组数据收集器工具20存储在移植工具18的贮藏库中。贮藏库可以与移植工具18装配在一起,移植工具18可以永久地驻留在目的设备2上。为了支持更多的源设备4和能够更新更新的版本或其他应用,如果在目的设备2上没有可用的合适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则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以从服务器(未示出)上下载。在这种情况下,移植工具还可以控制下载进程(未示出)。还可以通过诸如CD-ROM和存储卡之类的供应能力使得目的设备2可以更新或者扩展数据收集工具20。
由于移植工具18控制数据收集器工具20,因此数据收集器工具20不需要处理复杂的智能或用户接口。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只需要知道如何访问源设备4上的如存储器配置之类的信息,或针对个别数据类型所用的存储卡。数据收集器工具20还可能只需要能够基于请求向移植工具18发送收集到的数据。移植工具18可以随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和数据。
图3描述了本发明的系统以及将要实现以便传送数据的步骤。所描述的单元与图2中的单元相同。还描述了移植工具18的启动模块18a,移植工具18的核心模块18b以及移植工具18的读取模块18c。还描述了数据贮藏库22,其可以是在线的贮藏库22a或离线的贮藏库22b。此外,描述了目的设备的API 24和源设备的API 26。此外,描述了步骤30至步骤36。
在第一步骤30中,建立目的设备2与源设备4之间的连接。当移植工具18的启动模块18a启动时,其搜索与源设备4之间建立的红外或蓝牙连接。如果源设备4与目的设备2之间不存在连接,则启动模块18a建立新的红外或蓝牙连接。在红外连接的情况下,用户激活源设备4上的红外端口。当红外端口已经激活之后,移植工具18将与源设备4进行通信。在蓝牙连接的情况下,用户首先接受源设备4上的连接,然后移植工具18才能够与源设备4进行通信。在源设备上进行的这种用户交互是出于安全原因而实施的。
当在步骤30中建立连接之后,移植工具18检测源设备4的类型。因此,在步骤30中,启动模块18a请求源设备4例如通过OBEX(对象交换)返回类型ID。OBEX是针对以太无线链路优化的会话协议,并且其可以用于交换各种类型的能力对象,例如文件、图片、日历条目和商务名片。启动模块18a向源设备4请求包含关于源设备4的制造商、模块名称以及软件和固件版本的信息的能力对象。当在目的设备2中接收到源设备4的能力信息之后,启动模块18a检查目的设备4中是否有相应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用。
移植工具18可以在其贮藏库22中包括一组不同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贮藏库22可以是离线的数据收集器贮藏库22b以及在线的数据收集器服务器22a。在移植工具18中未包括所有类型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尽可能多的源设备4,,提出下载存储于数据收集器服务器22a上的其他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以使用通用的通信协议来完成这种下载。
在移植工具18检测到一种未涵盖于离线贮藏库22b内的源设备4的类型时,其可以打开到数据收集器服务器22a的在线连接并下载正确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或请求用户插入包含合适的数据收集器工具的磁盘或存储卡(在图3中未示出)。
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以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在步骤32中通过接口16将该二进制文件发送给源设备4。在将移植工具20传送给源设备4之后,在源设备4中执行移植工具20。还有可能在启动之前将数据收集器工具20安装到源设备4上。数据收集器工具20的自动安装进程依赖于源设备4的能力和安全要求。
在数据收集器工具20被传送到源设备4并在源设备4中启动之后,在步骤34中数据收集器工具20由移植工具18的核心模块18b控制。由于数据收集器工具20由核心模块18b控制,因此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以是一个小型软件。其只需知道如何从源设备4中访问和提取数据,以及如何将数据传送给目的设备2。在步骤34中,核心模块18b请求数据收集器工具20确定源设备4内的可用数据类型。在步骤36中数据收集器工具20通过接口16利用XML将数据类型提供给目的设备2。
在目的设备2上,移植工具18在用户接口上将可用数据类型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选择应当从源设备4加载到目的设备2的数据类型。在用户通过目的设备2的用户接口选择期望的数据类型之后,移植工具18请求数据收集器工具20从用户数据库8中收集这些数据类型的相应数据。
数据收集器工具20使用源设备的API 26来访问用户数据库8并收集所请求的数据。在收集了所请求的数据之后,利用诸如XML之类的标准格式将所请求的数据从源设备4传送到目的设备2,特别地,从数据收集器工具20传送到读取模块18c。由于使用标准格式,读取模块18c可以使用来自不同数据收集器工具20的数据。这使得使用源设备4与移植工具18无关。同一移植工具18可以使用任意源设备4中的任意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另一方面,一个数据收集器工具20可以由任意目的设备2上的任意移植工具18使用。
在将数据发送到读取模块18c之后,将数据翻译成目的设备2所用的格式。这可以通过使用目的设备2的API 24来完成。由数据收集器工具20提供的标准数据由此格式化为可以在目的设备2上使用的适当格式。在已经被翻译成适当的数据格式之后,数据可以存储在用户数据库12中。
本发明方法使得可以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将数据从源设备4移植到目的设备2。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手动安装软件的情况下应用。移植工具和数据收集器工具可以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彼此通信。
使用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在准备交换数据的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连接,可以省略如现有技术系统中那样的在相应的目的设备2或源设备4之间的附加设备。因此,可以更快地并以具有较少错误的方式传送数据。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自动地建立。
此外,用户不需要关心数据从何种类型的源设备4加载。可以根据所识别的源设备4自动地选择正确的数据收集器工具20。由于自动地选择适当的工具,因此有可能实现无错误的数据转换。由于可以将用于实现数据收集器工具的实现努力保持得较低,因此可能支持不同类型的源设备。应用的主要部分与源设备的数据结构无关。同一数据收集器模块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设备2,并且重新实现可以仅限于依赖于数据结构的部分。
参考标号列表
2目的设备
4源设备
6数据转换器
8用户数据库
10移植工具
12数据
14移植工具
16接口
18移植工具
20数据收集器工具
22数据贮藏库
24目的设备API
26源设备API
30请求设备类型
32发送二进制文件
34控制数据收集器
36发送数据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源通信设备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在建立了源通信设备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所述数据连接之后,使用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移植装置识别所述源通信设备;
基于所述识别的源通信设备,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
将所选择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源通信设备;
使用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将要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并且
使用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中的所述移植装置将传送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翻译成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植装置为特定的源通信设备提供至少一个数据收集器装置,并且其中在识别所述源通信设备之后,检查所述源通信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提供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之间的兼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提供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中没有一个与所述识别的源通信设备兼容的情况下,将一个兼容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下载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便从所述服务器中下载一个与所述识别的源通信设备兼容的数据收集装置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连接是有线或者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将所述收集到的数据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将收集到的数据翻译成标准的数据格式,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利用所述数据连接将已翻译的数据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并且其中使用所述移植装置将传送的数据由标准的格式翻译成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特定的格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请求所述源通信设备的类型识别和/或能力对象来识别所述源通信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是可执行文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使得能够访问所述源通信设备内部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中的所述移植装置控制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源通信设备内的安全规则在所述源通信设备上执行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所述源通信设备内的可用数据类型,其中将关于所述可用数据类型的信息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其中用户能够从所述可用数据类型中选择数据类型,并且其中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仅仅收集被选择的数据类型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用户接口将所述可用数据类型呈现给用户以便用户选择。
16.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系统,包括:
目的通信设备;以及
源通信设备,
所述目的通信设备和所述源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
所述目的通信设备包括:
移植装置,其安排用于在建立了源通信设备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连接之后识别所述源通信设备,并用于基于所识别的源通信设备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安排用于将所选择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源通信设备,并且
所述源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运行所述所选择的数据收集器装置的操作环境,所述所选择的数据收集器装置用于收集将要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并用于将所收集的数据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
17.一种从源通信设备接收数据的目的通信设备,包括:
移植装置,安排用于在建立了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与所述源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连接之后识别所述源通信设备,并用于基于所识别的源通信设备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以及
通信装置,用于建立与所述源通信设备的数据连接,并且被配置用于将所选择的数据收集器装置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源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被配置用于从所述源通信设备接收由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收集的数据。
18.一种用于将数据从源通信设备传送到目的通信设备的源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在所述源通信设备与所述目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装置;
用于检测所述源通信设备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类型被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移植装置用来选择数据收集器装置以进行至所述源通信设备的传送,
用于运行由所述目的通信设备选择并提供给所述源通信设备的所述数据收集器装置、以便收集将被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数据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收集到的数据从所述源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目的通信设备的装置。
CN2005800056097A 2004-02-23 2005-02-18 自动数据移植 Active CN1922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85,423 2004-02-23
US10/785,423 US20050198352A1 (en) 2004-02-23 2004-02-23 Automated data migration
PCT/IB2005/000439 WO2005083973A1 (en) 2004-02-23 2005-02-18 Automated data mig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2844A CN1922844A (zh) 2007-02-28
CN1922844B true CN1922844B (zh) 2010-12-08

Family

ID=3491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56097A Active CN1922844B (zh) 2004-02-23 2005-02-18 自动数据移植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98352A1 (zh)
EP (1) EP1719328B8 (zh)
KR (1) KR100888662B1 (zh)
CN (1) CN1922844B (zh)
DE (1) DE602005022411D1 (zh)
WO (1) WO2005083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1368A1 (en) * 2004-03-19 2006-01-19 Hiroyuki Maruyama Transfer center
US20060047837A1 (en) * 2004-06-14 2006-03-02 Jukka-Pekka Rissanen Arrangement for informing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by an object exchange protocol
US7984387B2 (en) * 2004-09-15 2011-07-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update of data entry in a user interface
US7529745B2 (en) * 2004-11-19 2009-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verifying metadata of a migrated file
US7788233B1 (en) 2007-07-05 2010-08-3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ata store replication for entity based partition
US7730034B1 (en) * 2007-07-19 2010-06-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viding entity-related data storage on heterogeneous data repositories
US8301726B2 (en) * 2007-12-21 2012-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t streaming for data centric applications
US8954541B2 (en) * 2007-12-29 2015-02-10 Amx Llc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system for discovery and registration of controlled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self-describing modules
US20110137859A1 (en) * 2009-12-08 2011-06-09 David Dickman Staged Data Conversion
US10262377B2 (en) * 2013-09-13 2019-04-16 Mace Engineering Group Pty Ltd. Sales order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10419547B1 (en) * 2017-04-10 2019-09-17 Plesk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osing and executing server migration proces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746A (zh) * 1999-12-16 2002-10-0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个人ce设备的共享地址数据业务
CN1381126A (zh) * 2000-03-31 2002-11-20 青山真二 一种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数据备份设备和一种用于便携式电话的备份数据的方法
CN1447620A (zh) * 2002-03-12 2003-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方移动设备、接收方移动设备、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方法及服务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5391B2 (ja) * 1989-06-19 2000-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装置
JP3595145B2 (ja) * 1997-06-02 2004-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暗号通信システム
US6373940B2 (en) * 1998-05-04 2002-04-16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ddress changes
US6891797B1 (en) * 1998-07-06 2005-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US6425004B1 (en) * 1999-02-24 2002-07-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etecting and locating a misbehaving device in a network domain
JP2001186121A (ja) * 1999-12-27 2001-07-06 Ne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セット、認証方法および端末間ワイヤレス接続方法
US20020023034A1 (en) * 2000-03-31 2002-02-21 Brown Roger 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igital automated exchange
JP4236364B2 (ja) * 2000-04-04 2009-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データ中継装置
US7305427B2 (en) * 2000-08-07 2007-12-04 Evan John Kaye Shipping address automation method
KR20010073987A (ko) * 2000-11-02 2001-08-04 김양수 메디아파일 등을 인터넷을 통해서 다운로드 받거나 청취할수 있는 방법
JP3885597B2 (ja) * 2002-02-05 2007-0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6980137B2 (en) * 2002-03-22 2005-12-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conversion
US20040114575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Junichi Morita Exchang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746A (zh) * 1999-12-16 2002-10-0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个人ce设备的共享地址数据业务
CN1381126A (zh) * 2000-03-31 2002-11-20 青山真二 一种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数据备份设备和一种用于便携式电话的备份数据的方法
CN1447620A (zh) * 2002-03-12 2003-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方移动设备、接收方移动设备、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方法及服务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19328A1 (en) 2006-11-08
EP1719328B8 (en) 2010-08-25
DE602005022411D1 (de) 2010-09-02
US20050198352A1 (en) 2005-09-08
EP1719328B1 (en) 2010-07-21
CN1922844A (zh) 2007-02-28
KR20070024476A (ko) 2007-03-02
WO2005083973A8 (en) 2006-06-08
WO2005083973A1 (en) 2005-09-09
KR100888662B1 (ko) 200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2844B (zh) 自动数据移植
JP4468380B2 (ja) 自動化されたエアープラグイン装置認識およびソフトウェアドライバ・ダウンロード
CN102422658B (zh) 用于用多个服务帐户编程移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71219B (zh) 电话对电话的数据交换
JP4865835B2 (ja) アクションリストとバージョニングとを用いて、無線デバイス上でアクションを実行する方法、ソフトウェア、及び装置
EP1542486B1 (en) Mobile telephone device and data-management method
US772510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dynamic service application and dynamic service application scripting
US20080261657A1 (en) Plug-In Device for Enabling Mobile Telephone to Execute Applications
KR100789459B1 (ko) 장치들간의 데이터 공유
US69615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handset communication
US8364793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r data transferring system and user data transferring method
CN101167051A (zh) 用于为无线装置提供按需协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41907A (zh) 在移动以及桌面环境中识别装置的方法
EP1821216A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0428824C (zh) 对移动终端进行主动查询维护的方法
CN100446515C (zh) 动态java压入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CN101835088A (zh) 将移动通信设备锁定和标记至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KR20010090304A (ko) 휴대폰 단말기를 위한 다운로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이를이용한 어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 서비스 방법
US20060277535A1 (en) Download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JP2006165886A (ja) 情報取得システムと、それに用いるユーザー端末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3888917A (zh) 有用数据对象从交换元件至移动站的传输
US10917766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bring your own device eligibility platform
KR20100050619A (ko) 이기종 모바일 기기 간의 데이터 전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070000738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펌웨어 업그레이드 시스템 및방법
US20060135201A1 (en) Mobile phone with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VISTO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OY

Effective date: 201105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ESPOO, FINLAND TO: CALIFORNIA STATE, THE U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3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Visto Corp.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OOD TECHNOLOGY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VISTO CORPORATIO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Gould technolog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Visto Corp.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0

Address after: Voight, Canada

Patentee after: Good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Gould technology compan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2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Canada

Patentee before: Good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