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0900A -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20900A CN1920900A CN 200610068785 CN200610068785A CN1920900A CN 1920900 A CN1920900 A CN 1920900A CN 200610068785 CN200610068785 CN 200610068785 CN 200610068785 A CN200610068785 A CN 200610068785A CN 1920900 A CN1920900 A CN 1920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model support
- model
- worm
- char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包括底座、立柱、模型架和加载装置,底座两端分别连接有立柱,模型架由一组连杆通过连接片及销钉连接在一起而成,模型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两端的立柱上端,其中一端为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滑动连接,加载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可在底座上移动,其传力轴与模型架连接,加载装置上安装有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根据不同要求组合成各种有工程背景的模型结构,借助于电测对模型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拆卸和组装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桁架结构的教学实验仪器,具体涉及具有教学、桥梁设计、房屋设计、施工演示等用途的桁架结构实验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桁架结构具有独特优点以及相贯节点的研究日益成熟,各种巨型格构构件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大跨屋盖、桥梁。空间桁架梁由多个平面桁架组成,这样的空间格构式构件不仅具有竖向刚度,也有较大的平面外刚度,同时,它又具有平面体系的特点。结构布置时可以每轴线布置一榀空间桁架梁,结构分析时也能分解出次构件(如次桁架、檩条)的传力和空间桁架梁的受力关系,施工时同样可以分段制作,一榀一榀吊装。因此,空间桁架梁介于平面体系与空间体系之间,经济效益较好,用钢量明显低于网架,值得推广。但是尚缺乏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时显得无章可循。目前还没有能够进行应力分析等多项实验、便于教学并为系统地培训管理、监控、检测人员提供实验的桁架模型结构。学生在实验时只是对照实验指导书将主要步骤重复作一次,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对桁架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等实验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可拆卸,能组成各种工程模型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的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本发明的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包括底座、立柱、模型架和加载装置,底座两端分别连接有立柱,模型架由一组连杆通过连接片及销钉连接在一起而成,模型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两端的立柱上端,其中一端为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滑动连接,加载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可在底座上移动,其传力轴与模型架连接,加载装置上安装有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
加载装置由蜗轮、蜗杆、壳体及传力轴组成,蜗杆和蜗轮均安装在壳体上,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蜗轮通过球形铰链与载荷传感器连接,传力轴与载荷传感器连接。转动蜗杆使蜗轮随之转动,蜗轮通过载荷传感器再带动传力轴上下移动以加载或卸载。
实验时各连杆上粘贴单向电阻应变片,串连成半桥电路(由于测点较多,具体操作时可使用单臂电路,以达到共用补偿片的目的),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可根据测试需要,在桁架的各节点通过移动加载装置在不同节点上加载,由载荷传感器读出载荷的大小,加载后,由电阻应变仪读出各连杆件由载荷引起的应变值ε,通过连杆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计算出各杆的应力值σ=Eε。
本发明根据不同要求组合成各种有工程背景的模型结构,借助于电测对模型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拆卸和组装方便,成本低。为相关人员进行自主设计、综合研究实验提供一个基础平台,便于学生搭配各种桁架结构进行测试,系统地了解各种桁架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系统地培训管理、监控、检测人员提供了实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应变值测定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受力分析模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各连杆件受力大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受力分析模型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各连杆件受力大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受力分析模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各连杆件受力大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销轴,4、加载装置,5、载荷传感器,6、连杆,7、连接片,8、销钉,9、蜗轮,10、蜗杆,11、壳体,12、传力轴,13、球形铰链,14、单向电阻应变片,15、标准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桁架是一个下斜拉架模型,包括底座1、立柱2、连杆6、连接片7、销钉8、加载装置4和载荷传感器5,底座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立柱2,共有十三个连杆6通过八个连接片7及二十六个销钉8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下斜拉模型架,模型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两端的立柱2上端,其中一端通过销轴3与立柱2铰接,另一端可在下面安装滑轮,形成自由滑动连接,在受载情况下可以移动,以适应其位移。加载装置4安装在底座1上,可在底座1上移动,以便于对不同位置的连杆施力。
加载装置4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蜗轮9、蜗杆10、壳体11及传力轴12组成,蜗轮9和蜗杆10均安装在壳体11上,蜗轮9与蜗杆10啮合传动。球形铰链1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下端为球头结构,下部分的上端为球形凹坑结构,球头嵌在球形凹坑内,使球形铰链13的上下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球形铰链13的上部分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载荷传感器5固定连接。球形铰链13的下部分的下端通过螺纹与蜗轮9连接形成螺旋传动。球形铰链13的下部分随蜗轮9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球形铰链13的上部分不转动,只上下移动。传力轴12的下端通过螺纹与载荷传感器5连接,上端与模型架连接。转动蜗杆10使蜗轮9随之转动,通过球形铰链13的螺旋移动带动载荷传感器5、传力轴12上下移动给模型架加载或卸载。载荷传感器5的输出端通过信号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
实验时各杆件上粘贴单向电阻应变片14,测量用的单向电阻应变片14与标准电阻15组成如图3所示的半桥电路(由于测点较多,具体操作时可使用单臂电路,以达到共用补偿片的目的),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根据测试需要,在桁架的各节点通过移动加载装置可在不同节点上加载,由载荷传感器5读出载荷的大小,加载后,由电阻应变仪读出各杆件由载荷引起的应变值ε,通过该钢板条材料的弹性模量E,计算出各杆的应力值σ=Eε。
本实施例在模型架跨中处受力载荷为P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如图4所示。由整体静力平衡求出桁架的约束反力,建立整体坐标系,通过理论力学的基础静力平衡方程,再利用节点法可以求出各连杆内力(汇交力系、只有两个平衡方程)。得出的全部连杆件受力大小如图5所示。各连杆的内力与其横截面积之比即为该连杆的拉(压)应力值σ,进一步可求出其应变值ε=σ/E。
考虑到连杆件的稳定性,实验时采取构造对称模型,即在立柱上有前后两个相同的模型架,中间加载(加载装置输出200N的力,相当于每个模型受载P=100N)的方式。传力轴12与两个对称模型架的连接横梁连接。为验证实验台的测试精度,对各连杆的应变值(με)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如下表所示:
测点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理论值 | 0.0 | 0.0 | -11.1 | 7.3 | 0.0 | -11.2 | 3.7 | 7.3 | 11.2 | -11.2 | 3.7 | 7.3 | 0.0 | 0.0 | -11.1 | 7.3 | 0.0 |
实验值 | 0.0 | 0.0 | -11.0 | 7.5 | 0.0 | -11.3 | 3.6 | 7.2 | 11.4 | -11.1 | 3.6 | 7.2 | 0.0 | 0.0 | -11.2 | 7.4 | 0.0 |
相对误差(%) | 0.0 | 0.0 | 0.9 | 2.7 | 0.0 | 0.9 | 2.7 | 1.4 | 1.8 | 0.9 | 2.7 | 1.4 | 0.0 | 0.0 | 0.9 | 1.4 | 0.0 |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桁架是一个倒W架模型,由十三个连杆通过八个连接片及二十六个销钉连接而成。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一样。
本实施例在模型架跨中处受力载荷为P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如图7所示。通过理论力学的基础可以求出各连杆内力。得出的全部连杆件受力大小如图8所示。实验时同样采取构造对称模型,中间加载的方式。对各连杆的应变值(με)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如下表所示:
测点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理论值 | -11.0 | 12.5 | 7.2 | -8.3 | -25.0 | 28.9 | 16.7 | 28.9 | -25.0 | -8.3 | 12.5 | -11.0 | 7.2 |
实验值 | -11.2 | 12.6 | 7.1 | -8.2 | -25.2 | 28.7 | 16.5 | 29.0 | -25.3 | -8.0 | 12.7 | -11.2 | 7.1 |
相对误差(%) | 1.8 | 0.8 | 1.4 | 1.2 | 0.8 | 0.7 | 1.2 | 0.3 | 1.2 | 3.6 | 1.6 | 1.8 | 1.4 |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桁架是一个菱形架模型,由十七个连杆通过十个连接片及三十四个销钉连接而成。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一样。
本实施例在模型架1/2跨中处受力载荷为P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如图10所示。通过理论力学的基础可以求出各连杆内力。得出的全部连杆件受力大小如图11所示。实验时同样采取构造对称模型,中问加载的方式。对各连杆的应变值(με)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如下表所示:
测点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理论值 | -4.2 | -4.2 | 4.2 | 0.0 | 4.2 | -4.2 | -12.5 | 14.4 | 0.0 | -12.5 | -4.2 | 14.4 | 12.5 | -12.5 | 12.5 | 0.0 | -12.5 |
实验值 | -4.1 | -4.3 | 4.2 | 0.0 | 4.3 | -4.1 | -12.6 | 14.5 | 0.0 | -12.4 | -4.1 | 14.6 | 12.7 | -12.4 | 12.5 | 0.0 | -12.6 |
相对误差(%) | 2.4 | 2.4 | 0.0 | 0.0 | 2.4 | 2.4 | 0.8 | 0.7 | 0.0 | 0.8 | 2.4 | 1.4 | 1.6 | 0.8 | 0.0 | 0.0 | 0.8 |
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测试精度良好。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模型架和加载装置,底座两端分别连接有立柱,模型架由一组连杆通过连接片及销钉连接在一起而成,模型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两端的立柱上端,其中一端为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滑动连接,加载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可在底座上移动,其传力轴与模型架连接,加载装置上安装有载荷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由蜗轮、蜗杆、壳体及传力轴组成,蜗杆和蜗轮均安装在壳体上,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蜗轮通过球形铰链与载荷传感器连接,传力轴与载荷传感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68785 CN1920900A (zh) | 2006-09-12 | 2006-09-12 |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68785 CN1920900A (zh) | 2006-09-12 | 2006-09-12 |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0900A true CN1920900A (zh) | 2007-02-28 |
Family
ID=3777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68785 Pending CN1920900A (zh) | 2006-09-12 | 2006-09-12 |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20900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0375B (zh) * | 2009-03-26 | 2011-02-09 | 河海大学 | 静定与超静定结构内力特性对比实验装置 |
CN102426808A (zh) * | 2011-11-03 | 2012-04-2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平面桁架结构稳定性力学实验装置 |
CN103136990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组合式桁架力学实验装置 |
CN105203308A (zh) * | 2015-09-09 | 2015-12-3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 |
CN106205354A (zh) * | 2016-09-23 | 2016-12-07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验证零杆在桁架失稳过程中的作用的教学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CN106952556A (zh) * | 2017-04-17 | 2017-07-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组合桁架智能测试实验装置 |
CN111932998A (zh) * | 2020-08-11 | 2020-11-1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平面桁架综合实验装置 |
WO2021237999A1 (zh) * | 2020-05-27 | 2021-12-02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便携式桁架结构实验装置 |
-
2006
- 2006-09-12 CN CN 200610068785 patent/CN192090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0375B (zh) * | 2009-03-26 | 2011-02-09 | 河海大学 | 静定与超静定结构内力特性对比实验装置 |
CN102426808A (zh) * | 2011-11-03 | 2012-04-2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平面桁架结构稳定性力学实验装置 |
CN103136990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组合式桁架力学实验装置 |
CN105203308A (zh) * | 2015-09-09 | 2015-12-3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 |
CN105203308B (zh) * | 2015-09-09 | 2018-02-02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结构模型多功能加载装置 |
CN106205354A (zh) * | 2016-09-23 | 2016-12-07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验证零杆在桁架失稳过程中的作用的教学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CN106205354B (zh) * | 2016-09-23 | 2022-04-15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验证零杆在桁架失稳过程中的作用的教学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CN106952556A (zh) * | 2017-04-17 | 2017-07-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组合桁架智能测试实验装置 |
WO2021237999A1 (zh) * | 2020-05-27 | 2021-12-02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便携式桁架结构实验装置 |
CN111932998A (zh) * | 2020-08-11 | 2020-11-1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平面桁架综合实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0900A (zh) | 多功能桁架结构实验台 | |
CN106885745B (zh) | 一种梁柱节点梁端加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
Jiang et al. | Accurate modeling of joint effects in lattice transmission towers | |
Annan et al. |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modular steel-braced frames | |
CN105243934B (zh) | 一种将力法直观化的教学实验装置 | |
CN106327966B (zh) | 一种装配梁结构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 | |
CN110288881B (zh) | 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实验平台系统 | |
CN104332086B (zh) | 一种结构力学实验平台 | |
CN104897477B (zh) | 一种沥青类材料蠕变试验装置 | |
CN109540442A (zh) | 模拟框架梁柱中节点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试验装置 | |
CN111554158B (zh) | 一种便携式桁架结构实验装置 | |
CN113218687B (zh) | 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缩尺试验模型加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CN206774048U (zh) | 一种结构力学综合实验平台 | |
CN108036913A (zh) | 一种能独立提供单自由度竖向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 | |
Li et al. |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flexible giant crane booms | |
CN205158736U (zh) | 一种将力法直观化的教学实验装置 | |
CN206236339U (zh) | 一种装配梁结构实验模型 | |
CN115184192A (zh) | 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 |
CN101038219A (zh) | 弹簧结构形式的多自由度并联机构广义力及力矩测试装置 | |
Zhijie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double-ring joints for a single-layer grid shell under cyclic eccentric loading | |
CN111537212B (zh) | 一种便携式几何组成分析演示实验装置 | |
CN211978308U (zh) | 一种便携式几何组成分析演示实验装置 | |
Wang et al. | FEM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monolayer cable net for glass facades: static performance | |
Shardakov et al. | Beam to column flange connection: from elasticity to destruction (theory and experiment) | |
Imanpour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steel braced fram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