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9375A - 楼房火灾自救器 - Google Patents

楼房火灾自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9375A
CN1919375A CN 200610076931 CN200610076931A CN1919375A CN 1919375 A CN1919375 A CN 1919375A CN 200610076931 CN200610076931 CN 200610076931 CN 200610076931 A CN200610076931 A CN 200610076931A CN 1919375 A CN1919375 A CN 1919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trand cable
framework
building fire
fire haz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69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769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19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919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9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楼房火灾自救器是绞索轮和减速齿轮(或链轮、带轮)串联用键固定在绞索轮轴上,主动齿轮(或链轮、带轮)用键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绞索轮轴和主动齿轮轴在框架上并列联接,主动齿轮(或链轮、带轮)与减速齿轮(或链轮、带轮)啮合联接(或链联接、同步带联接),主动齿轮轴轴头各是一个摇臂及摇柄,绞索轮上是适量有米数标示数的油丝绳,上横梁里的横挡推出可以阻挡摇臂转动。)第三实施例是在绞索轮两侧各是一个刹车轮和刹车片,放人下楼时,拉长摇臂增加力矩,紧闸把至适当紧度,利用摩擦增加阻力,减少人向下的引力。往楼上摇安全兜时,缩短摇臂,减少力矩,再松开刹车片,减轻阻力。

Description

楼房火灾自救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房发生火灾时使用的多人互救或一人自救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楼房发生火灾时都会烧断电线或电线短路,即使电线没有损坏,也会人为停电,以便于救人。所以电梯不能使用,以免正使用时停电,人被困于电梯里。而楼道多数会被烟火封锁,无法逃生,只能依靠消防队用云梯来救生,如果没有人顾上报警、火灾发生地没有消防队或距消防队较远,就会浪费许多万分宝贵的时间等待救援,使逃生机会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实的楼房发生火灾时消极等待救援、浪费时间使逃生机会减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房火灾自救器,该自救器不仅能多人互相救援或一人自救,还可以利用它进行深井和悬崖救援,以及楼房玻璃、楼面清洁、移动必须平行躺着卧着的危急病人下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个实施例,在一根绞索轮轴上用键固定一个绞索轮,绞索轮上绕上适量长的细油丝绳。(必须用油丝绳,因为火灾时下楼只能从窗户上下,必然经过下面几层楼的窗户,如果经过的楼层窗户着火或屋里物品燃烧从窗户喷出火来,用其它材料做的绳非常容易把绳烧断而发生坠楼事故。)油丝绳上每隔一米就有一个米数长度标示数字,油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绞索轮上,另一端用小钢丝绳卡子,固定一个活钩。(所有的活钩在开口处都有一个带内螺纹的铁箍,使用时把铁箍拧紧,防止活钩开口)。绞索轮的一侧(或两侧各)用键固定一个直径大的减速齿轮(即从动齿轮),减速齿轮下面是一个(或各是一个)和减速齿轮紧密啮合联接的直径小的主动齿轮,利用传动比增加力矩,主动齿轮(或两个主动齿轮)用键固定在一根主动齿轮轴上。一个(或两个)减速齿轮和绞索轮用一根绞索轮轴串联,绞索轮轴和主动齿轮轴并列安装在框架上,框架外绞索轮轴的两端轴头用开口销锁定。框架两边的竖框是两根厚铁板,每个竖框上各有两个和两根轴相对应的轴孔,四个轴孔和轴之间分别是一个轴套,框架的上横梁是一根两端有螺纹的空心管,分别用螺母固定在两侧竖框上,上横梁里面是一个可以向左侧或右侧伸出以及缩回的圆柱形横挡。框架下横梁是一个螺栓,用螺母和开口销固定在两侧竖框上,下横梁中间安装一个活钩。主动齿轮轴两端轴头各用穿钉固定一个摇臂,两个摇臂的另一端分别用螺母和开口销垂直固定一个摇柄,两个摇柄上各套一个摇柄套。
安全兜的构造是:在一个根腰带的中间左边和右边各十厘米的位置上用铆钉固定两条长帆布带,两条帆布带在腰带上面的部分是背带,两条背带各穿过一个三角形铁环折回来后把背带头用铆钉固定在一个曰字形卡子上。两条帆布带在腰带下面的部分是兜臀带,两条兜臀带各穿过一个三角形铁环折回来后把带头用铆钉固定在一个曰字形卡子上。四个三角环上分别有一个活钩。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高随时调整背带和兜臀带的长短,腰带卡子和卡子孔的里侧各用铆钉固定一条竖带,两条竖带的上端用铆钉分别固定一个三角形铁环(上带环)。两条竖带的下端用铆钉分别固定一个三角形铁环(下带环)。
定滑轮的构造是:在一段宽角钢的一个面上垂直焊接两小段窄角钢,两段窄角钢的一个面都同宽角钢的一个相对焊接,两段窄角钢的另外一个面相对,中间有一个滑轮的距离。两段窄角钢伸出宽角钢顶角几厘米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滑轮轴孔,一个滑轮放在两个轴孔之间用滑轮穿过后,再用螺母和开口销锁定。一段油丝绳穿过两段窄角钢的两个小孔,两个油丝绳头合在一起用卡子固定一个活钩。另外再把一根两米左右长的油丝绳的两个绳头合在一起用卡子卡住,形成一个环形油丝绳,绳上再安一个活钩。
当发生火灾并且屋里有多人的时候,如果窗框上有横向的中间框,就把定滑轮上的滑轮轴抽出来,把滑轮拿下来,然后把自救器绞索轮上的油丝绳放进定滑轮的槽里,再把滑轮和轴安好。(如果窗户上有横向中间框,可事先把绞索轮上的油丝绳放进定滑轮的槽里,以备万一火灾急用。)最后把定滑轮上的油丝绳在横向的中间框上绕几圈至绳尽时把绳上的活钩反钩在油丝绳上,使定滑轮吊着固定在横向中间框上。再拿出环形油丝绳在暖气管上绕几圈至两个环形绳头高度到人的腰部时,(或直接把环形油丝绳围在一个人的腰上或穿过屋里其他坚固的固定物上。)再把自救器下横梁中间的活钩钩在两个环形头上。如果窗户上没有横向中间框,就把定滑轮的角钢扣在窗台外面的窗台角上,定滑轮上的油丝绳在暖气管或竖向的中间框上绕几圈至绳尽后,活钩反钩在油丝绳上,环形油丝绳围在一个的腰上或屋里的其它坚固的固定物上,把自救器下横梁中间的活钩钩在两个环形油丝绳头上。先下楼的人把安全兜穿在身上,先把腰带卡子扣好,兜臀带从裤裆下穿到前面来,兜臀带上的两个活钩分别钩在两条竖带上的两个下带环上,两条背带在后背处交叉后从两肩上拿到前面来,背带上的两个活钩都钩在前面两条竖带的上带环上。自救器上绞索轮油丝绳的活钩钩在两条竖带的两个上带环上,(有安全兜固定即使下楼的人手不好使,不能用手扶绳,也不会向前后左右倾斜)。操作人摇动摇柄,主动齿轮带动减速齿轮和绞索轮转动,绞索轮放出油丝绳把穿安全兜的人放到楼下。操作人可以控制摇臂转动快慢来控制下楼人的下降速度。等看到油丝绳上的米数标示数接近本层楼的高度时,(或另外一个探头观察下楼人接近地面时)就放慢摇动速度,等下楼人平稳落地,脱下安全兜后,操作人相反方向转动摇臂,绞索轮把安全兜带上楼来,再放别的人下楼,如此重复,直到剩下操作人或原本屋里就只有一个人时,穿上安全兜,把绞索轮油丝绳上的活钩钩在暖气管、窗框或屋里其他坚固的固定物上,(也可以不使用定滑轮)自救器下横梁中间的活钩同时钩在两个上带环上,自己摇动摇臂把自己放下楼来。如果楼上有不能站着,倾斜着移动,必须平躺着,平卧着移动的危急病人去医院,(倾斜会使脑部供血不足,造成严重后果。)可以把病人平放在担架上用绷带固定,担架四个角分别系上一段绳,再用自救器把病人平躺着移下楼来。如果是深井救援,楼房玻璃或楼面清洁,需要人停留在某一高度,就把自救器上横梁里的横挡推出来,挡住摇臂转动。如果是本人操作自救器,可以腾出双手来工作。有安全兜固定使人保持直立姿势,双手干活也不会向四周倾斜。等完成这一高度任务后,再把横挡推进上横梁里,使摇柄可以继续转动。
如果楼房的窗户上没有横向或竖向中间框,又没有暖气管时,可事先在顶棚下面窗框上面位置的墙面上,用电钻横向钻一个深孔,孔里插一根外端有铁环的铁棍。(最好在建楼时每户的窗户上面的墙上都设计一个铁环)当发生火灾时,把定滑轮上的活钩钩在铁环上,或不用定滑轮,直接把环形油丝绳上的活钩钩在铁环上,再把自救器下横梁中间的活钩钩在环形油丝绳上。
第二个实施例是把两个或四个啮合齿轮换成链轮(或齿形带轮)。用滚子链(或齿形带)把小直径的主动链轮(或齿形带轮)和大直径的减速链轮(或齿形带轮)联接在一起。把啮合传动变成滚子链传动(或同步带传动),即挠性传动。
第三个实施例是把一个绞索轮用键固定在一根绞索轮轴上,在绞索轮轴上绕上适量长有米数标示数的油丝绳,油丝绳一端固定在绞索轮上,另一端用卡子固定一个活钩。绞索轮的两侧分别用键固定一个刹车轮,刹车轮的外圈是闸盒,刹车片安装在圆形的闸盒里。闸盒下面是闸把和控制刹车片刹紧程度的锁定钩。绞索轮轴安装在框架上,两个竖框上的两个轴孔和轴之间分别是一个轴套。下横梁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及一个开口销组成,中间安装一个活钩。上横梁是一根两端有螺纹的空心管,用两个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竖框上。上横梁里面有一个可以向左侧或右侧伸出以及缩回的圆柱形横挡。绞索轮轴的两端侧面各有一个相同方向的摇臂插口,两个摇臂分别插进两个摇臂插口里适当长度,在绞索轮轴的另一侧面用手拧顶丝固定。两个伸缩摇臂的另一端分别用螺母和开口销固定一个摇柄和摇柄套。使用时可根据操作人的力量随时调整伸缩摇臂的长短,增加或减小力矩。往楼下放人时拉长摇臂增加力矩,再用手捏紧闸把至需要的刹车程度,关上锁定钩,就能加大摩擦力,减少人向下的引力。等人下楼脱下安全兜后再缩短摇臂,减小力矩,再打开锁定钩,闸把就弹回原位使刹车片离开刹车轮,再往楼上摇安全兜时就没有阻力,即省力又节省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发生火灾时,不消极等待他人救援浪费宝贵时间,自己就能快速方便有效的进行互救自救,还可以利用本自救器进行深井和悬崖救援及楼房玻璃和楼面清洁,移动需要平躺着的病人下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安全兜的展开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定滑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定滑轮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定滑轮的俯视图。
图中1.摇柄套,2.螺母,3.摇臂(或伸缩摇臂),4.开口销,5.穿钉,6.手拧顶丝,7.主动齿轮轴,8.绞索轮轴,9.摇柄,10.轴套,11.绞索轮,12.主动齿轮(或链轮,带轮),13.减速齿轮(或链轮、带轮),14.滚子链条(或齿形带),15.油丝绳,16.钢丝绳卡子,17.活钩,18.上横梁,19.横挡,20.框架竖框,21.下横梁,22.刹车轮,23.刹车片,24.闸把,25.闸把锁定钩,26.闸盒,27.背带,28.曰字形卡子,29.铆钉,30.上带环,31.腰带卡子,32.安全腰带,33.下带环,34.竖带,35.兜臀带,36.三角环,37.滑轮轴,38.滑轮架,3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绞索轮(1)和减速齿轮(13)串联,用键固定在绞索轮轴(8)上。主动齿轮(12)用键固定在主动齿轮轴(7)上,绞索轮轴(8)和主动齿轮轴(7)并列安装在框架竖框(20)上,减速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啮合,绞索轮(11)上绕适量有米数标示数的油丝绳(15),油丝绳(15)一端固定在绞索轮(11)上,另一端用钢丝绳卡子(16)固定一个活钩(17),框架竖框(20)上的四个轴孔和轴之间各是一个轴套(10),绞索轮轴(8)两端轴头分别用开口销(4)锁住。主动齿轮(7)两端轴头分别用穿钉(5)固定一个摇臂(3),每个摇臂(3)另一端用螺母(2)和开口销(4)垂直固定一个摇柄(9)和摇柄套(1)。框架上横梁(18)是一根两端有螺纹的空心管,用两个螺母(2)分别固定在框架竖框(20)上,上横梁(18)里是可以向左侧或右侧伸出及缩回的横挡(19),下横梁(21)是一个螺栓用螺母(2)和开口销(4)固定在框架竖框(20)上,下横梁(21)中间是一个活钩(17)。
在图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绞索轮(11)和减速链轮(或齿形带轮))(13)串联用键固定在绞索轮轴(8)上,主动链轮(或齿形带轮)(12)用键固定在主动齿轮轴(7)上,绞索轮轴(8)和主动齿轮轴(7)并列安装在框架竖框(20)上,减速链轮(或齿形带轮)(13)与主动链轮(或齿形带轮)(12)用滚子链条(14)(或齿形带)来链联接(或同步带联接)。绞索轮(11)上绕适量长有米数标示数的油丝绳(15),油丝绳(15)一端固定在绞索轮(11)上,另一端用钢丝绳卡子(16)固定一个活钩(17),空心的上横梁(18)两端分别用螺母(2)固定在框架竖框(20)上,里面是可以向左侧或右侧伸出以及缩回的横挡(19)。竖框(20)上四个轴孔和轴之间各是一个轴套(10),绞索轮轴(8)两端轴头分别用开口销(4)锁定。主动齿轮轴(7)两端轴头各用穿钉(5)固定一个摇臂(3),每个摇臂(3)另一端用螺母(2)和开口销(4)固定一个摇柄(9)和摇柄套(1)。下横梁(21)是一个螺栓用螺母(2)与开口销(4)固定在框架竖框(20)上,下横梁(21)中间安一个活钩(17)。
在图3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绞索轮(1)的两侧各是一个刹车轮(22),刹车轮(22)的外圈是闸盒(26),闸盒(26)里面是刹车片(23),闸盒(26)下面是闸把(24)和控制刹车片(23)松紧度的闸把锁定钩(25)。绞索轮(11)和两个刹车轮(22)用键固定在一根绞索轮轴(8)上,绞索轮轴(8)安装在框架竖框(20)上,竖框(20)上两个轴孔和轴之间各是一个轴套(10),绞索轮轴(8)两端侧面各是一个相同方向的插口,伸缩摇臂(3)插进插口里用手拧顶丝(6)固定。两个伸缩摇臂(3)的另一端分别用螺母(2)及开口销(4)固定一个摇柄(9)和摇柄套(1)。绞索轮(11)上绕适量有米数标示数的油丝绳(15),油丝绳(15)一端固定在绞索轮(11)上,另一端用钢丝绳卡子(16)固定一个活钩(17)。空心的上横梁(18)两端用螺母(2)固定在竖框(20)上,上横梁(18)里面是可以向左侧或右侧伸出以及缩回的横挡(19)。下横梁(21)是一个螺栓用螺母(2)及开口销(4)固定在竖框(20)上,中间是一个活钩(17)。
在图4所示的安全兜的展开构造图中,在一根安全腰带(32)的中间左边和右边各十厘米的位置上分别用铆钉(29)固定一条长帆布带,腰带(32)上部分的帆布带是背带(27),两条背带(37)头各穿过一个三角环(36)折回来用铆钉(29)固定在一个曰字形卡子(28)上,腰带(32)下部分的帆布带是兜臀带(35),两条兜臀带(35)头各穿过一个三角环(36)折回来用铆钉(29)固定在一个曰字形卡子上。四个三角环(36)上分别有一个活钩(17)。腰带卡子(31)和卡子孔的里侧各用铆钉(29)固定一条竖带(34),两条竖带(34)的上端分别用铆钉(29)固定一个上带环(30),下端分别固定一个下带环(33)。
在图5至图7所示的定滑轮的三视图中,两段各有一个轴孔的窄角钢面和面相对,中间有一个滑轮(39)的距离,两段窄角钢的另外一个面都垂直焊接在一段宽角钢的一个面上,组成一个滑轮架(38)。用滑轮轴(37)连接滑轮架(38)和滑轮(39),滑轮轴(37)用螺母(2)和开口销(4)固定。一段油丝绳(15)穿过滑轮架(38)上的两个小孔后,两个绳头合在一起用钢丝绳卡子(16)固定一个活钩(17)。

Claims (7)

1、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在框架上绞索轮的一侧(或两侧各)并列啮合联接小直径的主动齿轮和大直径的减速齿轮。
2、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在框架上绞索轮的一侧(或两侧各)用一根滚子链条(或同步带)联接一个(或两个)小直径的主动链轮(或齿形带轮)和一个(或两个)大直径的减带链轮(或齿形带轮)。
3、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在框架上绞索轮的两侧各是一个刹车轮和刹车片,插进轮轴轴头里的伸缩摇臂可调长短。
4、根据权利要1、2、3所述的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框架两侧轴头各是一个摇臂和摇柄。
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框架中间是绞索轮,绞索轮上是有米数长度标示数的油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楼房火灾自救器,其特征是框架上有可以向左或右侧推出阻挡摇臂转动的横挡。
7、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楼房火灾自救器的安全兜,其特征是:在一根腰上有可调长短的背带和兜臀带。
CN 200610076931 2006-04-10 2006-04-10 楼房火灾自救器 Pending CN1919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6931 CN1919375A (zh) 2006-04-10 2006-04-10 楼房火灾自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6931 CN1919375A (zh) 2006-04-10 2006-04-10 楼房火灾自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9375A true CN1919375A (zh) 2007-02-28

Family

ID=3777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76931 Pending CN1919375A (zh) 2006-04-10 2006-04-10 楼房火灾自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193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819A (zh) * 2010-10-13 2011-01-12 李肖 高空救生缓降器
CN103041517A (zh) * 2013-01-24 2013-04-17 李艳香 高楼逃生自救升降器
CN110478635A (zh) * 2019-09-25 2019-11-22 陈平祥 火灾逃生升降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819A (zh) * 2010-10-13 2011-01-12 李肖 高空救生缓降器
CN103041517A (zh) * 2013-01-24 2013-04-17 李艳香 高楼逃生自救升降器
CN110478635A (zh) * 2019-09-25 2019-11-22 陈平祥 火灾逃生升降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0032U (zh) 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JP2008110128A (ja) 保守作業補助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物の保守工法
CN1919375A (zh) 楼房火灾自救器
JP2013081345A (ja) 宙乗機
CN2817902Y (zh) 高楼遇难逃生器
CN108675084B (zh) 一种循环转动逃生梯
CN115676586A (zh) 一种钢结构起吊装置
CN105344025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5494704U (zh) 手摇式自控升降高楼救生装置
CN209108453U (zh) 一种高空缓降器
CN209777997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的标准节防脱落缓冲结构
CN2853098Y (zh) 高空救生器
JP4810375B2 (ja) 下水道管渠等の人孔内の作業に使用される作業者用装置並びに該装置を使用する作業方法
CN2689971Y (zh) 高层建筑自身救生器
CN2691641Y (zh) 一种楼房紧急逃生器
CN1689664A (zh) 高楼逃生器
CN2726645Y (zh) 高楼逃生器
CN10655233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16837004U (zh) 一种提升机吊篮手动释放联动装置
CN106552375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6552352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6552335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5327459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6552363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6552337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Lichun

Document name: Written notice of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application for patent for inven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Lichu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patent for invention to go through th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rocedure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