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7539A -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7539A
CN1917539A CN 200610151982 CN200610151982A CN1917539A CN 1917539 A CN1917539 A CN 1917539A CN 200610151982 CN200610151982 CN 200610151982 CN 200610151982 A CN200610151982 A CN 200610151982A CN 1917539 A CN1917539 A CN 1917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carrier network
common user
network
networ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19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7539B (zh
Inventor
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519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17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917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7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7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75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信交换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时成本很高、部署复杂及商业操作上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前转,通过第二运营商的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该呼叫请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包括参数获取模块、呼叫请求发送模块和呼叫请求转发模块。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实现了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通,且通信成本低。

Description

说明书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电信交换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信交换技术已经从2G向3G迈进,交换的基础网络从电路域向分组域演进。基于电路域的支持SS7/DSS1/R2/V5等协议的交换设备已非常成熟并充分发展。基于分组域的3GPP/3GPP2的解决方案也已演进到R6、R7。
目前,不同运营商实现互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有的电信交换技术是基于电路域传统交换设备和基于分组域的软交换设备的,运营商A的用户要与运营商X的用户通讯,则运营商A的关口局必须与运营商X的关口局相连(中间可以经过若干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商A的用户终端要想呼叫运营商X的用户终端,则要通过运营商A的关口局呼叫运营商X的关口局,再呼叫运营商X的终端。如果运营商X为新兴运营商,则其必须与每一个已有的运营商谈判互联互通问题,或者与较大的运营商谈判,通过他们接入较小的运营商,并一一部署对应的关口局。
2.企业内部的通讯直接通过传统小交换机(PBX)和带有IP接入的新型小交换机(IPPBX)完成,与外部运营商的通讯通过PBX/IPPBX进入运营商网络。PBX/IPPBX的功能是实现企业内部电话与运营商网络的互联互通,有些PBX/IPPBX支持同时接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运营商。外部运营商用户拨打企业内部分机,须先拨入PBX/IPPBX,然后进行二次拨号。带有直接拨入(DDI,Direct Dial In)功能的PBX/IPPBX可以让运营商的其他用户直接拨打到企业内部分机。
综上,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很高、部署复杂及与其它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时商业操作上较为复杂。第二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与电信级交换机没有本质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运营商互通时成本很高、部署复杂及与其它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时商业操作上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
步骤B: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一运营商的网络向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步骤C: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步骤A1: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呼叫第一运营商的注册服务器;
步骤A2:所述注册服务器收到呼叫后,记录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并发送一组信号密钥给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
步骤A3: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收到信号密钥后,将所述信号密钥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提交给所述注册服务器;
步骤A4:所述注册服务器将发送的信号密钥与接收到的信号密钥进行对比,确认所记录的参数真实有效。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
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所述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流或者媒体流,所述共同用户终端收到后,将数据流或者媒体流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共同的用户终端向第一运营商网络报告共同的用户终端和第二运营商网络之间线路状态。
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的步骤,相应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向选定的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在报告线路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的步骤,相应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向选定的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通过优先级或通过预置策略绑定来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的参数;
呼叫请求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一运营商的网络向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请求转发模块,用于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前转,通过第二运营商的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该呼叫请求。
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具体为注册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共同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呼叫第一运营商的注册服务器,注册服务器获取所述的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并确认所述参数真实有效。
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流发送模块;
所述数据流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所述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流或者媒体流,所述共同用户终端收到后,将数据流或者媒体流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所述系统还包括:
线路状态报告模块,用于共同的用户终端向第一运营商网络报告共同的用户终端和第二运营商网络之间线路状态。
所述系统还包括:
共同用户终端选定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使用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共同的用户终端的前转功能实现呼叫转接,因此实现成本低,部署简单,与其它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时商业操作上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不同运营商相互连接的网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注册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该技术方案运行于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不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实现转呼,从而替代现有的关口局转呼。
如图1所示,该网络包括运营商X的用户终端x、运营商X的网络、运营商A的用户终端a、运营商A的网络、安置在运营商A和运营商X共同用户终端的具备呼叫和媒体流/数据流前转功能的用户终端ax1。用户终端ax1连接运营商X的网络和运营商A的网络,运营商X的网络连接用户终端x,运营商A的网络连接用户终端a。
其中,ax1可以采用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是一种具备呼叫和媒体流/数据流前转功能的智能IAD。本IAD具备两个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运营商接入接口,可以通过与运营商的接入接口接收来自运营商网络的呼叫,也可以通过运营商网络呼叫其他用户。本IAD的新功能是提供对一个或多个运营商网络的关口局设定呼叫和媒体流/数据流前转功能。
实施例1
参见图2,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以图1所示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运营商X的网络获取运营商X与运营商A的共同用户终端在运营商A网络中的参数,如电话号码。这里可以只获取一个共同用户终端的参数,也可以获取多个共同用户终端的参数,本实施例获取的为ax1和ax2的参数。
步骤102:运营商X的用户终端x要呼叫运营商A的用户终端a,则用户终端x向运营商X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103:运营商X通过路由选择选定运营商X和运营商A的共同用户端的用户终端ax1作为访问用户终端a的通路,则先向用户终端ax1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104:用户终端ax1识别并解析此呼叫请求后,将此呼叫请求通过前转技术进行前转,并通过运营商A的网络向用户终端a发送此呼叫请求。用户终端ax1可采用常用的IAD进行前转。
步骤105:呼叫成功后,用户终端ax1建立用户终端x与用户终端a的连接,用户终端x与用户终端a的通讯得以实现。
当所获取的用户终端在运营商A网络中的参数不止一个时,建立两个网络的互通后,用户终端x与用户终端a进行数据流/媒体流的通信时,可以选择其他路径。
通过以上方法就实现了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用户终端x要呼叫运营商A的用户终端a之前,运营商X都需知道用户终端ax1的相应参数(如运营商A中的电话号码),用来将ax1加入自己合适的关口局。运营商X可以采取主动配置的方法来获取用户终端ax1的相应参数(如运营商A中的电话号码)。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共同用户终端ax1代替现有技术关口局的角色,随着系统的扩容共同用户终端会越来越多,如果对每一个增加的共同用户终端都要去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ax1向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注册来实现运营商X获取用户终端ax1在A的相应参数。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还以图1所示网络为例,具体的注册步骤如下:
步骤201:ax1通过运营商A的网络呼叫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通过ax1->A->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的线路呼叫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这样做是为了确认ax1为运营商A的用户。
如果在A运营商的网络中存在一个已经注册的用户ax2,则可以借助ax2,通过ax1->A的线路呼叫ax2,然后通过ax2与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的交互来达到注册的目的。此种方式可以节省每次的注册成本。
步骤202: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在收到呼叫后,记录参数,该参数可以是主叫的号码,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通过该主叫号码向ax1播放特定的一组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密匙。此密匙需要保证唯一性,以便可以形成参数(主叫号码)和密匙的对应关系(亦可通过短信等其他方式)。这样做是为了确认ax1为运营商X的用户。
步骤203:ax1收到这组信号密钥后,将DTMF信号通过运营商X网络提交给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
步骤204: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通过发送的DTMF信号密匙与收到的DTMF信号密匙对比,确认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在步骤201、202中的ax1为同一用户。这主要是因为共同终端在A网络和X网络的身份不同,这个比对是为了确认A网络的12345和X网络的54321是同一个共同终端的参数(如号码)。这样比对,才能达到确认参数真实有效的效果。
这样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就可确认ax1在运营商A的相应参数(如运营商A中的电话号码)。
在现有技术中当然不只是以上方法可以实现注册,具体的注册方法还可以是:
1.用户在ax1侧通过用户终端(如话机、手机按键)设置运营商A网络的本机号码。
2.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通过X->A的迂回网络呼叫ax1。
3.通过和上个注册方法类似的密匙交换机制,也可以完成注册过程。
以上不同的注册方法只是ax1和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信息交互的具体形式,这样可以实现运营商X网络的注册服务器确认ax1的身份的真实性,同时获取到ax1在运营商A的相应参数(如电话号码)。
当ax1注册成功后,用户终端x就可以通过用户终端ax1呼叫用户终端a了。
因为有时用户终端ax1也要直接通过运营商A的网络呼叫a,此时用户终端x呼叫用户终端a的通话路由就不能选择用户终端ax1了。为了让运营商X的网络知道ax1到A的线路状态(空闲、忙等),需要将ax1到A的线路状态实时的报告给运营商X的网络,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ax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区间,向运营商X的网络报告ax1到A的线路状态;或运营商X的网络定时查询ax1的状态是忙还是空闲,当空闲时通过ax1完成呼叫,当ax1到运营商A的网络线路状态忙时通过ax2完成呼叫。
用户终端x和用户终端a通信时,当用户终端x向用户终端a发起呼叫时,允许优先指定通过用户终端ax1完成呼叫,或者允许将用户终端ax1和用户终端x的绑定,用户终端x所有向运营商A的网络用户终端发起的呼叫均通过用户终端ax1完成。
如果用户终端ax1为手机的话,则可以通过将以上的方法编制成程序存入SIM卡中,使用时将SIM卡插入手机中即可。如果用户终端ax1为固话用户终端,则可以通过将以上的方法编制成程序存入一个可插拔的芯片,使用时将该芯片插入固话用户终端即可。
实施例3
参见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的参数;
呼叫请求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通过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前转,通过第二运营商的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发送该呼叫请求。
其中,参数获取模块具体为注册模块,该注册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呼叫第一运营商网络的注册服务器,注册服务器获取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并确认参数真实有效。
该系统还包括数据流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用获取的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流或者媒体流,共同用户终端收到后,将数据流或者媒体流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该系统还包括线路状态报告模块,用于共同的用户终端向第一运营商网络报告共同的用户终端和第二运营商网络之间线路状态。
该系统还包括共同用户终端选定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
步骤B:第一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用所述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的网络向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步骤C: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步骤A1: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呼叫第一运营商网络的注册服务器;
步骤A2:所述注册服务器收到呼叫后,记录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并发送一组信号密钥给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
步骤A3: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收到信号密钥后,将所述信号密钥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提交给所述注册服务器;
步骤A4:所述注册服务器将发送的信号密钥与接收到的信号密钥进行对比,确认所记录的参数真实有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
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所述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流或者媒体流,所述共同用户终端收到后,将数据流或者媒体流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共同的用户终端向第一运营商网络报告共同的用户终端和第二运营商网络之间线路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的步骤,相应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向选定的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报告线路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的步骤,相应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向选定的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通过优先级或通过预置策略绑定来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
8.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获取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
呼叫请求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请求转发模块,用于所述共同的用户终端将呼叫请求前转,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该呼叫请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具体为注册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呼叫第一运营商网络的注册服务器,注册服务器获取所述的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的用户终端在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参数并确认所述参数真实有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流发送模块;
所述数据流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所述参数通过第一运营商网络向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共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流或者媒体流,所述共同用户终端收到后,将数据流或者媒体流通过第二运营商网络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终端发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线路状态报告模块,用于共同的用户终端向第一运营商网络报告共同的用户终端和第二运营商网络之间线路状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共同用户终端选定模块,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和第二运营商网络选定共同的用户终端。
CN200610151982XA 2006-09-06 2006-09-06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7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1982XA CN1917539B (zh) 2006-09-06 2006-09-06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1982XA CN1917539B (zh) 2006-09-06 2006-09-06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7539A true CN1917539A (zh) 2007-02-21
CN1917539B CN1917539B (zh) 2010-06-23

Family

ID=3773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19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7539B (zh) 2006-09-06 2006-09-06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175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701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广州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管理模块多线接入方法
CN108307445A (zh) * 2016-08-19 2018-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共享蜂窝网络以用于呼叫路由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5481C (zh) * 2002-10-09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业务在宽带异构网络间的实现互通方法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11396C (zh) * 2002-10-10 2008-08-13 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 用一个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网为其它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网的电信用户提供呼叫转移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701A (zh) * 2016-01-29 2016-07-06 广州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管理模块多线接入方法
CN108307445A (zh) * 2016-08-19 2018-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共享蜂窝网络以用于呼叫路由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7539B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2440A (zh) 使用既有设备的ims网络接入
CN1165136C (zh) 网络电话交换系统中提供站群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2381A (zh) 在多节点电信网络中提供增强的用户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855923A (zh) 基于互联网络的通信方法
CN1859594A (zh) 通信号码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422059A (zh) 无线固定电信网中电话用户“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848876A (zh) 跨域用户交换机分机直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AU20052032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call in VoIP gateway
CN1825866A (zh) 下一代网络构架下的呼叫处理方法
CN1929519A (zh) 一种遇忙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672433A (zh) 下一代网络中提供pstn/isdn业务的媒体网关
CN1859517A (zh) 一种网络电话的点击呼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93475A (zh) 通话中网络设备与网络终端握手的实现方法
CN1917539A (zh) 一种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842171A (zh) 一种呼叫接续方法
CN1829266A (zh) 在分组域中实现遇忙呼叫完成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406043A (zh) 用一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系统为其它电信网的电信用户提供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941810A (zh) 一种实现用户电话号码跨网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882024A (zh) 整合电信网络的设备与系统
CN101064678A (zh) 一种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信息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622555A (zh) 用于媒体网关的端口动态绑定模块及其动态绑定方法
CN1549573A (zh) 智能公用电话快速接入方法
CN1812446A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CN1968513A (zh) 呼叫控制方法
CN1889608A (zh) 一种呼叫前转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5123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30

Address after: Xing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215123 No. 328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A3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