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6353A - 一种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6353A
CN1916353A CN 200510092590 CN200510092590A CN1916353A CN 1916353 A CN1916353 A CN 1916353A CN 200510092590 CN200510092590 CN 200510092590 CN 200510092590 A CN200510092590 A CN 200510092590A CN 1916353 A CN1916353 A CN 1916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piece
longitudinal member
earthly branches
twelve earthly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25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少斌
邢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925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16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91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6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子,旨在提供一种纵向构件和横档的连接不使用连接件,而采用一种异形的榫卯结构来直接接合的梯子。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置卯(2),将横档(5)的端头设为榫头(6),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或者在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置横截面为圆形的卯(7),横档(5)的端头(7)能紧固的插在卯(2)中。本发明由于采用异形的榫卯结构接合,其结构简单牢固,使用安全可靠,且造型美观,是梯子设计中的一个跨越性的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子,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异形榫卯结构的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梯子,其基本部件:纵向构件和横档之间的连接一般都借助一种连接件来完成,如:销钉、铆钉、螺钉、竹钉、螺栓、角铁、连接管等,这些连接件不光要起连接作用,还需要承受人体作用在横档上又传递给它的全部重力和冲力,实际并不可靠。因为连接件是一个外加构件,它一端连接纵向构件,一端连接横档,结构松散,抗疲劳能力差,梯子长时间重复的使用特别容易在连接处产生松动、断裂,甚至散架,尤其是目前的铝合金梯子,梯子本身质量轻,人站在上面重心偏高,连接处松动后梯子产生的摇晃容易使人摔下来造成危险。
另外使用连接件额外增加了梯子的成本,而且影响梯子整体美观,又因为所用的连接件多将横档固定死在纵向构件上导致构件不能随意拆卸更换。
虽然也有纵向构件和横档间采用普通榫卯结构连接的梯子,但是这种普通榫卯结构不具有紧固性,横档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能轻松的从卯中拔出,使得连接处很容易松脱,它必须得借助楔子或连接件来共同连接,反而更加繁琐,成本更高,而且用久了仍然会松动、摇晃产生危险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子,它的纵向构件和横档不使用连接件连接,而采用一种异形的榫卯结构来直接接合。
正如本文所用的,以下术语具有指定的定义,除非本文另有清楚的说明。
本文所用的“梯子”,是指由长的纵向构件和短的横向构件连接组成,适于攀爬的结构物。它包括所有种类、形式的梯子或梯具,如:独立式梯子、折迭式梯子、一字型梯、人字型梯、拉升式梯子、轮式梯子、三脚梯、多脚梯、可移动式梯子、便携式梯子、变形梯、可加长型梯、组合式梯、悬挂梯、圆柱梯、多功能梯、梯凳、梯子间等等。
本文所用的“纵向构件”,是指梯子上纵向的长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纵向构件一般为直线形、曲线形等的杆件或者板块形、板条形等的板件,通常又被称作:梯腿、梯杆、支撑件、纵向杆件、扶栏、纵杆、梯柱等。纵向构件采用金属、塑料、木材、玻璃钢、竹材、塑钢或其它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制作。
本文所用的“横档”,是指梯子上横向或水平的短的构件。横档可用于攀爬或承载物体,横档一般为直线形、曲线形等的杆件或板块形、板条形等的板件,通常又称被作:梯级、梯档、横木、横杆、横向构件、横向杆件、踏板、踏步、脚踏板、踏杆、横向踏板等。横档采用金属、塑料、木材、玻璃钢、竹材、塑钢或其它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制作。
本文所用的“横截面”,是指与某物轴线成直角切割形成的断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梯子,其纵向构件的侧面上设有卯,横档的端头设为榫头,卯与榫头紧固接合,使得横档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上从卯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的卯和横档的榫头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情况下,二者侧面截面均可为任意形状;卯的横截面也可为任意形状,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曲线形等;卯的整体可成沟槽状或孔眼状等。
由于纵向构件和横档采用这种异形的榫卯结构直接接合,不使用任何连接件,使得梯子结构既简单又牢固,人体的重量能直接通过横档传递给起支撑作用的纵向构件,使得本发明梯子无论抗疲劳程度,还是承载能力都远高于使用连接件的梯子。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拔出”,是指不破坏构件的物理结构情况下的拔出,而不包括破坏了构件的物理结构情况下的拔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梯子,其纵向构件的侧面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卯,横档的端头部位能直接紧固的插接在卯中。
其中,横档端头横截面与卯的横截面相同,或者可留有空隙但横档端头在卯中仍然是紧固的。
由于这种圆形或类圆形的端头没有方向性不会向一边弯曲,并且端头与卯的接触面积大,接触的十分紧密,使得横档端头在卯中不易松脱,也不容易被拔出,其结构更加简洁、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异形榫卯结构接合方式已经使得纵向构件与横档间的接合十分紧固,但是本发明并不拒绝同时还使用销钉、铆钉、竹钉、螺钉、螺栓、榫销、插销、销子、楔子、角铁、粘胶、焊接、支杆、拉杆或其它的连接件、接头、紧固件、加强件等来辅助连接,进一步加强梯子的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纵向构件与横档在连接上,直接采用异形榫卯结构接合与采用连接件连接相比,即简单又牢固,所构成的梯子更加坚固稳定,使用安全可靠,是梯子设计中的一个跨越性的进步。
2、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是衔接式的,构件可拆卸更换,尤其是横档坏了,随时可更换。
3、这种简洁的连接结构,由于省去了连接件,不但降低了梯子的成本还减轻了梯子重量。
4、简单牢固的结构使得本发明梯子抗疲劳程度远超过使用连接件的梯子,其使用寿命正常情况下能达到30~50年。
                                   附图说明
图1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梯形的卯剖视图;
图2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梯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3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圆弧形的卯剖视图;
图5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圆弧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6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折线形的卯剖视图;
图8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折线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9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钩形的卯剖视图;
图11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钩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12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13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Y”形的卯剖视图;
图14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Y”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15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16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一种双槽形的卯剖视图;
图17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双头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18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19是纵向构件上侧面截面为“T”的卯剖视图;
图20是横档上侧面截面为“V”形的榫头剖视图;
图21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接合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22是纵向构件上成圆形的卯的正面剖视图;
图23是端头能紧固插入卯中的横档的侧视图;
图24是纵向构件与横档插接处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纵向构件1  卯2  卯的深度3  纵向构件在卯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  横档5  横档的榫头6  横档的端头7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无论前面的一般性描述还是下面详细描述都仅是列举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1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梯形的卯2,在图2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也为梯形的榫头6,在图3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直线形的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方形;横档5是块形的板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四边形。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大于它所在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即卯2成沟槽状,卯2的正面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倾斜成85度夹角。
实施例2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4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圆弧形的卯2,在图5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圆弧形的榫头6,在图6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曲线形的杆件,内部是空心的,横截面为方形;横档5是条形的板件,内部是空心的,横截面为四边形。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等于它所在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即卯2成沟槽状,卯2的正面截面为长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垂直。
实施例3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7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折线形的卯2,在图8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折线形的榫头6,在图9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折线形的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扁方形;横档5是直线形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方形,表面作了防滑处理。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小于它所在的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是其宽度的一半,榫头6从卯2的侧面插入卯2中,卯2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倾斜成80度夹角。
实施例4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10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钩形的卯2,在图11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钩形的榫头6,在图12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直线形的杆件,内部是空心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档5是直线形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表面作了防滑处理。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小于它所在的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是其宽度的一半,榫头6从卯2的侧面插入卯2中,卯2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间相互垂直。
另外,纵向构件1和横档5的连接处额外采用了钉子和粘胶来辅助连接。
实施例5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13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Y”形的卯2,在图14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Y”形的榫头6,在图15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直线形的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扁圆形;横档5是条形的板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方形,其榫头带有一个榫舌,两个榫肩。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等于它所在的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即卯2成沟槽状,卯2的正面截面为长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垂直。
实施例6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16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双槽形的卯2,在图17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双头形的榫头6,在图18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曲线形的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扁方形;横档5是一板件,内部是空心的,横截面为方形,其榫头带有两个榫舌,一个榫肩。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等于它所在的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即卯2成沟槽状,榫头6从卯2的侧面插入卯2中,卯2的正面截面为长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倾斜成84度夹角。
实施例7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19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侧面截面为“T”形的卯2,在图20中,横档5的端头设有侧面截面为“V”形的榫头6,在图21中,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其中,纵向构件1是直线形的杆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方形;横档5是条形的板件,内部是实心的,横截面为方形,其榫头带有一个榫舌,两个榫肩。
其中,卯2的最大宽度小于它所在的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是其宽度的一半,即卯2成孔眼状,榫头6从卯2的正面插入卯2中,卯2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垂直。
实施例8
一种梯子,由纵向构件1、横档5等组成,在图22中,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卯2,在图23中,横当是一个圆形杆件,在图24中,横档5的整个端头7直接紧固的插接在卯2中。
其中,纵向构件1是一板件,内部是实心的;卯的深度(3)小于纵向构件(1)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横档5内部是实心的,其端头7横截面为圆形,其表面作了防滑处理,横档在梯子的同一级处只有一个;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倾斜成85度夹角。
另外,纵向构件1和横档5的连接处额外采用了钉子和粘胶来辅助连接。

Claims (10)

1、一种梯子,包括纵向构件(1)、横档(5),其特征是,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卯(2),横档(5)的端头设为榫头(6),卯(2)与榫头(6)紧固接合,使得横档(5)不能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从卯(2)中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卯(2),其最大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或者小于它所在纵向构件(1)的侧面的宽度;卯的深度(3)小于或等于纵向构件(1)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卯(2)的横截面为任意形状;卯(2)在纵向构件(1)上的同一级位置有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榫头(6)有榫肩或没有榫肩,且至少有一个榫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梯子,其纵向构件(1)内部成空心或实心,横截面是任意形状;其横档(5)正面为任意形状,内部成空心或实心,侧面截面均为任意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梯子,至少有一个纵向构件(1)与一个横档(5)采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式接合;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垂直或倾斜;横档(5)在梯子同一级处至少有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纵向构件(1)或横档(5)采用金属、塑料、木材、玻璃钢、竹材、塑钢或其它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制作。
7、一种梯子,包括纵向构件(1)、横档(5),其特征是,纵向构件(1)的侧面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卯(2),横档(5)的端头(7)能紧固的插接在卯(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卯(2),其深度(3)小于或等于纵向构件(1)在卯(2)深度方向上的厚度(4),卯(2)在纵向构件(1)上的同一级位置有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档(5),其端头(7)留在卯(2)中或穿通卯(2),横档(5)在梯子同一级处至少有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梯子,至少有一个纵向构件(1)与一个横档(5)采用了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式插接;纵向构件(1)与横档(5)间相互垂直或倾斜。
CN 200510092590 2005-08-21 2005-08-21 一种梯子 Pending CN1916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92590 CN1916353A (zh) 2005-08-21 2005-08-21 一种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92590 CN1916353A (zh) 2005-08-21 2005-08-21 一种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6353A true CN1916353A (zh) 2007-02-21

Family

ID=3773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2590 Pending CN1916353A (zh) 2005-08-21 2005-08-21 一种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1635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9759A1 (fr) * 2007-12-29 2009-07-23 Luhao Leng Échelle
CN102155148A (zh) * 2011-04-27 2011-08-17 李雪松 一种组合梯子
CN102310800A (zh) * 2011-09-23 2012-01-11 鲍云 一种货物梯
CN107763581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江苏银河钢杆有限公司 一种带活动式爬梯的灯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9759A1 (fr) * 2007-12-29 2009-07-23 Luhao Leng Échelle
US8668049B2 (en) 2007-12-29 2014-03-11 New-Tec Integration (Xiamen) Co., Ltd. Ladder
CN102155148A (zh) * 2011-04-27 2011-08-17 李雪松 一种组合梯子
CN102310800A (zh) * 2011-09-23 2012-01-11 鲍云 一种货物梯
CN107763581A (zh) * 2016-08-23 2018-03-06 江苏银河钢杆有限公司 一种带活动式爬梯的灯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8493Y (zh) 一种梯子
CN200978555Y (zh) 围栏的组合构造
CN1916353A (zh) 一种梯子
AU2014311275B2 (en) A stair case
US20080164451A1 (en) Enclosed fence/railing set
USD609373S1 (en) Reinforcement member
EP2492182A3 (de) Fahrrad mit Elektroantrieb
EP2020472A3 (en) Wood flooring-multi-layer parquet elements
CN200971748Y (zh) 一种伸缩梯
CN2703075Y (zh) 齿扣型多功能脚手架
JP2017112665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架台
CN1838901A (zh) 组合构件
CN2777262Y (zh) 支架与支撑杆的联接装置及可拆卸展示架
CN202673897U (zh) 用于家居产品的板材或部件之间的快速装配配件
CN202135992U (zh) 可拆卸竹木椅子
EP1857615A3 (en) Structure of post for use in marine and lake environments
CN211473995U (zh) 一种拆装方便且牢固的爬梯
CN210440366U (zh) 三角形榫卯结构件
CN209964927U (zh) 畜牧安全隔离栅栏
CN21347786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用安全栏杆
CN213203716U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CN214788421U (zh) 一种方形插销木安装结构
DE202010001055U1 (de) Metallfreies Regalverbundsystem
CN215212724U (zh) 一种园林护栏
CN212775077U (zh) 一种木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