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3418A -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3418A
CN1913418A CNA2005100901013A CN200510090101A CN1913418A CN 1913418 A CN1913418 A CN 1913418A CN A2005100901013 A CNA2005100901013 A CN A2005100901013A CN 200510090101 A CN200510090101 A CN 200510090101A CN 1913418 A CN1913418 A CN 1913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pilot time
width
ofdm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01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6232C (zh
Inventor
索士强
王映民
熊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901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6232C/zh
Publication of CN1913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62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623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终端在上行导频时隙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些配置参数建立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根据要求的基站覆盖范围确定保护间隔的宽度;根据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根据所述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配置所述系统无线帧的上行导频时隙。利用本发明,可以使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的时分双工系统满足不同范围的小区覆盖需求。

Description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背景技术
TDD(时分双工)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除了提供话音外,还要求可以提供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由于Internet(因特网)、文件传输和多媒体业务常常上下行容量不对称,因此适宜采用TDD双工方式。
在TDD系统中,如果存在多个小区,那么同一个终端在进行数据接收时,不仅会接收到本基站发送的有用信号,也会接收到来自其他基站的干扰信号,如图1所示。由于该终端与两个基站的距离的不同,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到达该终端的时间时不同的,假设干扰信号比有用信号到达终端的时间要晚,那么如果此时终端从下行接收转换为上行发送,则来自另外一个基站的干扰信号与上行有用信号会同时被一个基站接收。一般情况下,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所以当一个基站收到另外一个基站的信号时,会造成较大的干扰。时分双工系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常在下行到上行的转换过程中要增加一个保护的时间间隔,用来避免基站间的干扰。
其避免干扰的原理以及保护间隔的时间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终端a位于两个基站(A和B)连线的中点附近,终端a归属于基站A,A和B基站同时发送下行信号,经过t时间后同时到达终端a,为避免B基站的信号被A基站接收到,A基站在经过t时间后还不能转换为上行接收,而需要再等t时间间隔之后转换为上行接收,使得B基站的信号传输到A基站之后转换为上行接收。那么对于A基站来说,从其下行发送结束转换为上行接收,需要经过2t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与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D有关,即D=2t×C,其中C=3×108,即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两个基站的距离D即小区半径R的两倍,即D=2×R,所以有R=t×C,那么通过小区半径的要求R,可以得出相应的保护时间间隔的长短为:2t=2×R/C。
下行到上行保护间隔的时间宽度决定其最大的覆盖范围,因此在一般帧结构固定的时分双工系统中,其最大的覆盖范围是由其固定宽度的保护间隔所决定的。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系统支持更大的覆盖范围,并允许以一定程度的性能降低为代价。
在TDD系统中,可以通过调整上行时隙的起始位置扩大保护间隔的宽度。比如,在TD-SCDMA(时隙-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其子帧结构如图1所示:
由1个下行广播时隙(TS0)、3个特殊时隙(DwPTS、GP以及UpPTS)和6个数据时隙(TS1、TS2、...、TS6)构成。其中广播时隙以及数据时隙的时间长度均为675us,DwPTS(下行导频时隙)和GP(保护时隙)的长度均为75us,UpPTS(上行导频时隙)的长度为125us。通常,上下行之间的保护间隔为75us,其最大的覆盖范围是11.25km。
为了支持较大的覆盖范围,同时避免两个基站之间的干扰,现有的做法是不让上行的TS1时隙发送数据,而将UpPTS时隙放置到TS1时隙的尾端,从而扩大上下行保护间隔的宽度,如图2所示。在支持更大范围的覆盖时还可以把UpPTS时隙放置到TS2时隙的尾端,依此类推。
这种调整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系统支持的覆盖范围,但同时会造成数据速率的过多浪费。以只让TS1不发送数据为例,其上下行保护间隔由75us增加到750us,支持的覆盖范围可达112.5km,并造成1/6的数据时隙不能发送数据。然而112.5km的覆盖范围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而一般情况下在大覆盖时只要求覆盖范围较高于11.25km,比如30k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支持覆盖范围可变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上行时隙的起始位置扩大保护间隔的宽度,造成数据速率浪费的缺点,并灵活地支持较大的覆盖范围。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终端在上行导频时隙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
B、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些配置参数建立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
C、根据要求的基站覆盖范围确定保护间隔的宽度;
D、根据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
E、根据所述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配置所述系统无线帧的上行导频时隙。
所述步骤B中按以下过程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
b1、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内所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的每个OFDM符号持续时间和符号个数;
b2、确定可用于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导频时隙;
所述步骤b1中确定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OFDM符号宽度和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
根据确定的OFDM符号宽度确定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
所述步骤b2包括:
b21、计算发送全部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
b22、当计算得到的OFDM频带总宽度小于预定值时,安排一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b23、否则,安排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步骤b23具体为:
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一个上行导频序列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上行导频时隙中发送;或者
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当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时,接收端利用时间分集对其进行合并。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预先设定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为L0;
当实际需要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大于设定的L0时,将原L0增加一个或多个业务时隙的宽度作为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F、终端在进入新的小区时,根据基站发送的小区系统广播信息或专用信令,获得在相应小区中的保护间隔及上行导频时隙配置信息;
G、终端根据收到的信息调整上行导频序列时的相关参数设置。
所述上行导频时隙配置信息包括:
可用于安排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宽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在一个无线帧或子帧中增加的上行导频时隙数量或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时隙数量。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及其对应的配置参数,当需要不同的系统覆盖范围时,根据覆盖范围的大小得到保护间隔的宽度,根据保护间隔的宽度调整上行导频隙的宽度。当所需的保护间隔宽度和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之和超过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后,增加一个或多个业务时隙的宽度,以扩展保护间隔宽度。从而使时分双工系统通过对系统配置参数的调整就可以方便地满足不同的小区覆盖需求。
在确定与上行导频时隙宽度对应的配置参数时,根据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特点,计算发送全部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当计算得到的OFDM频带总宽度大于一预定值时,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一个上行导频序列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上行导频时隙中发送,或者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从而保证了上行用户原有传输数据量,弥补了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缩短造成的系统性能降低,并且有效地节约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终端根据基站的广播信息实时进行相应参数的调整,保证了终端在不同覆盖范围的小区中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TDD系统相邻基站间产生干扰的示意图;
图2是TDD系统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对帧结构中保护间隔的调整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中对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调整方式示意图;
图6是传统的OFDM符号示意图;
图7是时分双工OFDM系统的子帧结构;
图8a是增大UpPTS的子载波间隔的方式扩大覆盖范围的调整示意图;
图8b是减少UpPTS中OFDM符号数的方式扩大覆盖范围的调整示意图;
图9a是使用同一帧中不同位置分时发送UpPTS来弥补系统性能的示意图;
图9b是使用不同帧中同一位置分时发送UpPTS来弥补系统性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在时分双工系统中,通过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及其对应的配置参数,当需要不同的系统覆盖范围时,根据覆盖范围的大小得到保护间隔的宽度,根据保护间隔的宽度调整上行导频隙的宽度。在确定与上行导频时隙宽度对应的配置参数时,根据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特点,计算发送全部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当计算得到的OFDM频带总宽度大于一预定值时,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一个上行导频序列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上行导频时隙中发送,或者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以保证上行用户原有传输数据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比如,典型地可以取上行导频时隙时隙的宽度为75μs或125μs。
在设计这些典型取值时,实际上是已经预先规划了几种时隙结构所能支持的覆盖范围,根据预定的这几种覆盖范围而确定相应的导频时隙宽度。
步骤402: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些配置参数建立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
与各上行导频时宽度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包括:可用于安排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L、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宽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在一个无线帧或子帧中增加的上行导频时隙数量或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时隙数量等。
通过上述步骤401和步骤402,可以预先在标准中将这些参数的取值给予规定。在实际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网络中的业务量是非平衡的,不同的小区可能需要确定不同的覆盖范围,以满足整个蜂窝网络的业务量需要。因此,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将确定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随后,根据系统所需的覆盖范围即可确定系统的无线帧结构,使系统根据这些参数即可满足各种不同的覆盖范围。各参数的确定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步骤403:根据要求的基站覆盖范围确定保护间隔的宽度。
前面已经介绍,在时分双工系统中,为了避免基站间的干扰,保护时间间隔可以计算为:2t=2×R/C。其中,R为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C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因此,当系统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确定后,即可确定出保护间隔的宽度a。
步骤404:根据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子帧结构中,下行导频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分别放置在保护间隔的两边,考虑到终端搜索网络的需要,下行导频时隙的宽度是不能随意变化的,这样为了使系统能支持可变的覆盖范围,就需要保护间隔的变化不对系统的帧结构产生过大的影响。
本发明中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可以预先设定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之和为L0,如图5所示。
比如,可以规定的L0为200μs。当所需的保护间隔宽度为a1=75μs时,则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为b1=125μs;当所需的保护间隔宽度扩展为a2=125μs时,则将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缩短为b2=75μs。
当实际需要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大于设定的L0时,将原L0增加一个或多个业务时隙的宽度作为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比如,图5中将L0调整为L0′,将其作为新的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之和。
在此基础上,当所需的保护间隔宽度为a3时,则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为b3;当所需的保护间隔宽度扩展为a4时,则将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缩短为b4。
可见,本发明为了使系统满足不同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保护间隔,在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总和一定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调整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来实现。
步骤405:根据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配置系统无线帧的上行导频时隙。
这样,根据系统所需的覆盖范围即可方便地确定系统的无线帧结构及参数配置。
前面提到,在建立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时需要根据确定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典型取值确定与其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下面详细说明该过程。
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OFDM技术是高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是目前三代后(B3G)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对抗多径传播,从而可靠地接收受到干扰的信号。OFDM结合时空编码、分集、干扰(包括符号间干扰ISI和邻道干扰ICI)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物理层的可靠性。如再结合自适应调制、自适应编码以及动态子载波分配、动态比特分配算法等技术,可以使其性能进一步优化。
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即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并且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OFDM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于是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针对上述OFDM特点,调整UpPTS宽度后,通过相应的通信机制,保证上行用户原有传输数据量,从而使得时分双工的OFDM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小区覆盖需求,并有效节约数据传输的时间。
在基于OFDM调制的时分双工系统中,其子帧结构延用TD-SCDMA系统的子帧结构,即DwPTS和UpPTS分别放置在保护间隔的两边,由一个或者多个OFDM符号组成。
传统的OFDM符号如图6所示:
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N个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N个子载波上同时进行传输。这些在N个子载波上同时传输的数据符号,构成一个OFDM符号。OFDM符号既可以采用时域的方法产生,也可以使用频域的方法产生。
在每一个OFDM符号中需要增加保护间隔。保护间隔的引入用于最小化由于信道弥散导致的OFDM符号间干扰。
循环前缀CP产生于有用OFDM符号后面的Np采样,并且插入到一个OFDM符号的前端。
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确定后,需要根据其传输的用户数据量,也就是说需要发送的全部上行导频序列,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内所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的每个OFDM符号持续时间和符号个数。由于OFDM符号宽度和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之和构成OFDM符号持续时间,因此,还要确定OFDM符号宽度、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根据OFDM符号宽度确定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
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可用于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导频时隙。
在OFDM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所传输的信息不会受损,符号宽度与子载波间隔之间为倒数关系,两者之间的乘积为1,这样,符号宽度变窄后,子载波间隔就需要相应变宽。在实际的系统规划时,一个运营商可用的频率资源是有一定限制的,例如10MHz等,这样,一个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就不能超过这一频带限制。
因此,可以按以下过程确定可用于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导频时隙:
首先,计算发送全部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当计算得到的宽度小于等于预定值时,安排一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否则,就需要安排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比如,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一个上行导频序列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上行导频时隙中发送;
或者是通过压缩每个OFDM子载波的频带宽度并保持在规定的总频带限制范围内,但此时可能传输的信息是受损的,即符号宽度与子载波间隔之间不再为倒数关系,两者之间的乘积小于1,此时,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接收端利用时间分集对其进行合并,即可保证对信号的正确接收。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过程,通过上行导频时隙宽度与OFDM符号宽度及OFDM符号个数的关系说明上述时隙安排的原理:
(1)当需要调整到的UpPTS的宽度b大于UpPTS的原有宽度,即需要缩小覆盖范围时:
可以增大UpPTS中的OFDM符号宽度,并保持OFDM符号的个数不变;或者增加上行导频时隙中的OFDM符号个数,并保持每个OFDM符号的宽度不变。
增大UpPTS中的OFDM符号宽度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减小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或者增加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或者减小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并增加其循环前缀长度。
(2)当需要调整到的上行导频时隙的宽度b小于上行导频时隙的原有宽度,即需要扩大覆盖范围时:
可以缩短上行导频时隙中的OFDM符号宽度,并保持OFDM符号的个数不变;或者减少上行导频时隙中的OFDM符号个数,并保持每个OFDM符号的宽度不变。
缩短上行导频时隙中的OFDM符号宽度的过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增大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或者缩短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或者增大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并缩短其循环前缀长度。
在扩大覆盖范围时,UpPTS宽度的降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系统性能降低。在本发明中,可以考虑下述方法进行弥补,以保证上行用户的原有数据传输量。
(1)通过增加上行导频时隙在频域方向上的长度,保证上行用户原有传输数据量。
也就是说,在扩大覆盖范围时,同时增加上行用户传输数据所占用的子载波数目。比如UpPTS中OFDM的符号个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可以考虑占用数目是原来2倍的子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2)在一个子帧中增加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比如占用上行时隙中的部分OFDM符号;或者使用多个子帧中的上行导频时隙,分时发送上行用户原有传输数据,接收端利用时间分集对其进行合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的调整方式。
选取与TD-SCDMA系统类似的子帧结构作为时分双工OFDM系统的子帧结构,如图7所示:
在一般情况下,DwPTS包含两个OFDM符号,时间宽度为75us,UpPTS包含4个OFDM符号,时间宽度为150us,保护间隔的宽度为50us。此时其支持的覆盖范围是7.5km。
OFDM子载波间隔为31.25kHz,OFDM符号的宽度为37.5us,其中循环前缀CP的宽度为5.5us。
为了支持更大覆盖范围时,比如18km。此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整UpPTS的宽度。
参照图8a,可以考虑增大UpPTS的子载波间隔,比如2*31.25=62.5kHz,此时OFDM的符号宽度变为18.75us,其中CP的宽度变为2.75us,UpPTS包含的OFDM符号数依旧为4个,但是宽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中间保护间隔的宽度变为125us。此时其支持的覆盖范围是18.75km。
参照图8b,也可以考虑保持UpPTS子载波间隔不变,通过减少UpPTS中OFDM符号数目的方法调整保护间隔宽度的方法,比如由原来的4个变为两个,那么保护间隔宽度将变为125us。此时其支持的覆盖范围是18.75km。
为了弥补由于UpPTS的时域宽度变短可能引起的系统性能的降低,可以考虑增加UpPTS频域长度的方法保证系统原有性能。
比如图8b给出的调整方式中,假设原来UpPTS的频域长度为12个子载波,那么当其符号个数由4个变为2个时,可以考虑将其频域长度由12个子载波,变为24个子载波。
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一帧中的其他时隙中增加一个上行导频时隙来进行弥补UpPTS变短带来的性能损失。如图9a所示,其中UpPTS1为缩短后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2为新增加的上行导频时隙,并使UpPTS2与UpPTS1的时间宽度相等。
另外,还可以在不同帧的同一位置分时发送上行导频时隙。如图9b所示,其中包含了连续的2个帧,UpPTS3表示同一用户在第一帧中发送的上行导频时隙,而UpPTS4表示该用户在第二帧中发送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3和UpPTS4均为缩短宽度后的上行导频时隙。
可见,利用本发明,通过调整时分双工系统中上行导频时隙宽度,进一步改变保护间隔宽度,扩大了基站小区覆盖范围。
这样一种保护间隔可变的系统,基站端的保护间隔由其要求的覆盖范围决定,一般不用实时调整。而终端为了能够在不同覆盖范围大小的小区中进行通信,要求通信机制保证终端可以获知目标基站的保护间隔宽度的调整方法,然后在终端侧进行保护间隔的调整,并使得子帧结构与基站侧的相同。
可以采用如下的通信机制:
在终端在空闲模式下进入一个新的小区时,终端接收下行导频信号(DwPTS),并通过其与基站同步,然后终端通过接收系统广播信息或者是在终端处于连接模式下通过专用信令,获得该小区中的保护间隔及上行导频时隙配置信息,终端根据收到的信息调整上行导频序列时的相关参数设置。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9)

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终端在上行导频时隙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预先确定一组上行导频时隙宽度的典型取值;
B、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些配置参数建立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
C、根据要求的基站覆盖范围确定保护间隔的宽度;
D、根据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
E、根据所述时隙配置对应关系表配置所述系统无线帧的上行导频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按以下过程确定与各典型取值对应的上行导频时隙配置参数:
b1、确定上行导频时隙宽度内所发送的上行导频序列的每个OFDM符号持续时间和符号个数;
b2、确定可用于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导频时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确定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OFDM符号宽度和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
根据确定的OFDM符号宽度确定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包括:
b21、计算发送全部上行导频序列所需占用的OFDM频带总宽度;
b22、当计算得到的OFDM频带总宽度小于预定值时,安排一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b23、否则,安排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3具体为:
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一个上行导频序列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上行导频时隙中发送;或者
在一个无线帧或一个子帧中安排一个或多个上行导频时隙发送上行导频序列,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多个上行导频时隙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时,接收端利用时间分集对其进行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预先设定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为L0
当实际需要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大于设定的L0时,将原L0增加一个或多个业务时隙的宽度作为允许的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F、终端在进入新的小区时,根据基站发送的小区系统广播信息或专用信令,获得在相应小区中的保护间隔及上行导频时隙配置信息;
G、终端根据收到的信息调整上行导频序列时的相关参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导频时隙配置信息包括:
可用于安排保护间隔和上行导频时隙的总宽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宽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上行导频时隙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在一个无线帧或子帧中增加的上行导频时隙数量或重复发送上行导频序列的上行时隙数量。
CNB2005100901013A 2005-08-08 2005-08-08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Active CN10056623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1013A CN100566232C (zh) 2005-08-08 2005-08-08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1013A CN100566232C (zh) 2005-08-08 2005-08-08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418A true CN1913418A (zh) 2007-02-14
CN100566232C CN100566232C (zh) 2009-12-02

Family

ID=3772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1013A Active CN100566232C (zh) 2005-08-08 2005-08-08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6232C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1405A1 (fr) * 2007-08-13 2009-02-19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l'accès duplex à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tdd) aléatoire
WO2009049480A1 (fr) * 2007-09-27 2009-04-23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transmettre une trame sans fil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à duplexage par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WO2009059555A1 (fr) * 2007-11-02 2009-05-14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en duplexage par répartition temporelle
WO2009070964A1 (fr) * 2007-11-02 2009-06-11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déterminer la structure d'une trame radio d'un système duplex à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CN101868027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传输资源的配置和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1931456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帧及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1162987B (zh) * 2007-11-10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1621866B (zh) * 2008-06-30 2011-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扩大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
CN101426283B (zh) * 2007-11-02 2011-09-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62986B (zh) * 2007-11-0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上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1425841B (zh) * 2007-11-02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31363B (zh) * 2007-11-09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83475B (zh) * 2008-01-07 2012-07-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充分利用时分双工系统中特殊时隙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31367B (zh) * 2007-11-09 2012-08-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420265B (zh) * 2007-10-26 2012-08-0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31808B (zh) * 2007-11-09 2012-08-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共存方法及装置
CN101431364B (zh) * 2007-11-09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41187B (zh) * 2007-10-12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下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帧的生成方法
CN101425844B (zh) * 2007-11-02 2013-03-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425840B (zh) * 2007-11-02 2013-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03262B (zh) * 2007-09-14 2013-06-12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副帧的改进使用
CN103906260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67011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86756A (zh) * 2016-03-3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控制
WO2019014865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30196A (zh) * 2018-08-09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时长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1405A1 (fr) * 2007-08-13 2009-02-19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l'accès duplex à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tdd) aléatoire
US20220337705A1 (en) * 2007-09-14 2022-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dd time slot splitting
US11405508B2 (en) * 2007-09-14 2022-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DD time slot splitting
EP3512139A1 (en) * 2007-09-14 2019-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use of subfram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06479B1 (en) * 2007-09-14 2019-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use of subfram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803262B (zh) * 2007-09-14 2013-06-12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副帧的改进使用
WO2009049480A1 (fr) * 2007-09-27 2009-04-23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transmettre une trame sans fil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à duplexage par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CN101399606B (zh) * 2007-09-27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帧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41187B (zh) * 2007-10-12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下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帧的生成方法
CN101420265B (zh) * 2007-10-26 2012-08-0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25844B (zh) * 2007-11-02 2013-03-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426283B (zh) * 2007-11-02 2011-09-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25841B (zh) * 2007-11-02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09070964A1 (fr) * 2007-11-02 2009-06-11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déterminer la structure d'une trame radio d'un système duplex à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KR101110203B1 (ko) 2007-11-02 2012-02-17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시분할 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프레임 구조의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09059555A1 (fr) * 2007-11-02 2009-05-14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en duplexage par répartition temporelle
KR101093479B1 (ko) 2007-11-02 2011-12-13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시분할 듀플렉싱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472465B2 (en) 2007-11-02 2013-06-25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frame structure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8457032B2 (en) 2007-11-02 2013-06-0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CN101425840B (zh) * 2007-11-02 2013-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31367B (zh) * 2007-11-09 2012-08-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162986B (zh) * 2007-11-0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上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1431364B (zh) * 2007-11-09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31808B (zh) * 2007-11-09 2012-08-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的共存方法及装置
CN101431363B (zh) * 2007-11-09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62987B (zh) * 2007-11-10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1483475B (zh) * 2008-01-07 2012-07-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充分利用时分双工系统中特殊时隙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866B (zh) * 2008-06-30 2011-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扩大小区覆盖半径的方法
CN101868027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传输资源的配置和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1931456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帧及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WO2014101431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06260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86756A (zh) * 2016-03-3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控制
CN108886756B (zh) * 2016-03-31 2020-12-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控制
WO2017167011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864166B2 (en) 2016-03-31 2024-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CN109451794A (zh) * 2017-07-19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14865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51794B (zh) * 2017-07-19 2020-0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81A (zh) * 2017-07-19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81B (zh) * 2017-07-19 2023-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30196A (zh) * 2018-08-09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时长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30196B (zh) * 2018-08-09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长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6232C (zh)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3418A (zh) 时分双工系统支持可变覆盖范围的方法
CN1324926C (zh) 控制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mac层的运行状态的方法
KR100871300B1 (ko) 소프트 핸드오프를 사용하는 가변 레이트의 브로드캐스트
CN101064865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034931A (zh) 无线中转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917420A (zh) 时分双工系统传输方法
CN1507708A (zh) 一个方向使用ofdm而另一方向使用dsss的通信系统
CN101043313A (zh)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基站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CN1493118A (zh) 无线接入电信网中下行共用信道的功率控制
CN1968239A (zh) 用于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载波分配方法
CN1943143A (zh) 在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43247A (zh) 在多跳中继蜂窝网络中控制动作转换间隙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47429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1047421A (zh) 利用中继站实现移动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N19068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控制信道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44700A (zh) 在时分双工移动通信中根据移动状态自适应改变上型链路功率控制方案的装置和方法
CN10271487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上行链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6156A (zh) 一种信道质量反馈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
CN1855764A (zh) 频率重迭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32378A (zh) 宽带tdd系统使用高效高性能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
CN107295649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295652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106492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信道资源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60699A (zh) 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968511A (zh) 无线网络随机接入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