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5738B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5738B
CN1905738B CN2005101301524A CN200510130152A CN1905738B CN 1905738 B CN1905738 B CN 1905738B CN 2005101301524 A CN2005101301524 A CN 2005101301524A CN 200510130152 A CN200510130152 A CN 200510130152A CN 1905738 B CN1905738 B CN 1905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base station
station
environment
mobil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01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738A (zh
Inventor
矢野哲也
宫崎俊治
大渊一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5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5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7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04W36/18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using make before brea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各个无线电基站(11、21)评价其自身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还是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并且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如果所述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所述环境是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则不允许该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所述环境是虽然不能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则既不允许该移动站进行发送也不禁止该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而且没有任何无线电基站不允许该移动站进行发送,则该移动站执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移动站和用于接收从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涉及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其中在越区切换时可以获得分集效应(diversity effect)并减小对其它基站施加的干扰量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涉及该系统中的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
背景技术
W-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其中多个用户共享信道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24所示,W-CDMA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络1,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3,复用器4、5,无线电基站(节点B)61到65,以及移动站(UE:用户设备)7。
核心网络1是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内执行路由的网络,并且可以由ATM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以及路由器网络等构建。应该注意,核心网络1还连接到另一公共网络(PSTN)等,以使得移动站7可以与固定电话等进行通信。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3被定位为相对于无线电基站61到65的上级装置,并且进行运作以控制无线电基站61到65(即,管理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3还具有越区切换控制功能:在越区切换时,从在其控制下的多个无线电基站接收来自一个移动站7的信号,选择优质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到核心网络1侧。
设置在RNC与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复用器4、5执行控制以对从RNC 2、3接收且去往各个无线电基站的信号进行解复用、并将经解复用的信号输出给各个无线电基站,并且对来自各个无线电基站的信号进行复用并将其传送到RNC侧。
无线电基站61到63与移动站7进行无线电通信,此时无线电资源由RNC 2管理,并且,无线电基站64和65与移动站7进行无线电通信,此时无线电资源由RNC 3管理。由于移动站7常驻在规定的无线电基站61到65的无线电区域内,所以移动站7在其自身与各无线电基站61到65之间建立无线电链路,并且经由核心网络1与另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当在这种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7与作为服务小区的基站61进行数据通信时[参见图25(A)],如果移动站7因其移动而接近相邻小区(非服务小区)则达到越区切换状态[参见图25(B)]。如果当达到越区切换状态时从作为非服务小区的基站62接收的信号的质量优于从作为服务小区的基站61接收的信号的SIR,则进行通信的基站从基站61切换为基站62,并且根据RNC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控制来继续对数据的接收[参见图25的(C)]。此外,在越区切换状态中,RNC选择从两个基站61和62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中较好的上行链路数据(如图26所示)。用于选择最好质量的控制称为“选择合成”,越区切换时的这种控制称为“分集越区切换”。
作为用于从移动站向无线电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控制技术(现有技术的第一示例),可以使用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方案(参见TSG RAN WG2会议#44 Tdoc#R2-041997)。根据现有技术的该示例,如图27所示,基站6的调度器(scheduler)对来自控制下的移动站71、72的上行链路干扰(接收功率)的总量进行监视,并且将接收功率与阈值进行比较,由此使用E-AGCH(最大速率绝对值指定命令)以绝对值的形式来向移动站指示发送速率,或者使用E-RGCH(最大速率相对值指定命令)来指示移动站增大、保持、或者减小发送速率。存在两种调度方法,即速率调度或者时间调度。速率调度是在基站的干扰不超过指定值的条件下允许全部移动站并行地进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方法(全部用户同时发送)。时间调度是在基站的干扰不超过指定值的条件下在各个瞬间仅允许存在上行链路业务量的移动站中的一些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方法(时分复用发送)。
作为用于从移动站向无线电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控制技术(现有技术的第二示例),还可以使用通过在通信开始之前从基站向移动站发送签名(signature)(通知通信允许或者拒绝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对通信的允许或者拒绝的技术(参见JP2003-229787A的说明书)。现有技术的该示例具有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其中移动站请求基站以进行通信;第二步骤,其中基站响应于通信请求向移动站发送签名;第三步骤,其中移动站对来自基站的签名信号进行积分;以及第四步骤,其中移动站将积分信号S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确定允许或拒绝通信。即,在第四步骤中,如果积分值S大于阈值A则确定通信请求得到了允许,如果积分值S位于阈值A与B之间则确定通信请求被拒绝,如果积分值S小于阈值B则确定通信请求被保留。
此外,作为用于从移动站向无线电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控制技术(现有技术的第三示例),还可以使用基于前导(preamble)的接收电平来控制对通信的允许或者拒绝的技术(参见JP2001-204072A的说明书)。在现有技术的该示例中,移动站在消息发送开始之前向基站发送前导,并且基站基于前导的接收电平来控制对从移动站发送的允许或者拒绝。
现有技术的第一示例(即HSUPA方案)是以使得所关注基站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总量不超过固定量的方式向移动站指示上行链路信道的最大发送速率的控制。这是允许总是存在一定量的干扰的方法。因此,在越区切换时施加在另一基站上的干扰量增大,并且在该另一基站存在从其它移动站的接收质量下降。例如,当移动站位于距多个基站等距离的位置(下文中将此位置称为“越区切换区域”)时,由于衰落等而使得作为非服务小区的基站的接收电平发生波动,并且存在基站接收接收电平有些低的信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构成非服务小区的基站正确接收信号的概率减小,浪费了在该基站执行的处理,并且来自上述移动站的无线电波将干扰该基站与其它移动站之间的信号无线电波。
现有技术的第二和第三示例确定阈值以在消息发送开始之前确定应该允许还是拒绝发送。这些都不是通过确定越区切换时的无线电环境阈值来控制发送的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置为使得在越区切换状态中如果预期将获得分集增益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将对其它通信施加干扰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得可以根据越区切换时的条件来获得分集效应,或者减小越区切换时对其它通信施加的干扰量,由此改善系统的性能(抑制接收质量的下降并且改善传输容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站和用于接收从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
移动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评价单元,用于评价移动站与第一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电环境、以及移动站与第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和发送控制器,用于在基于评价单元中的评价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不优于所规定第二基准的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对从移动站发送数据进行限制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评价单元确定无线电环境不优于第二基准的无线电环境的第三基准,并且采用属于第三基准与第二基准之间的无线电环境状态作为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此外,发送控制器在基于评价单元中的评价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不优于第三基准的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的情况下允许从移动站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评价单元设置在各个无线电基站中,发送控制器设置在移动站中,各个无线电基站的评价单元将对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的评价结果发送给移动站的发送控制器,发送控制器基于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的评价结果执行对发送数据的管理控制。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评价单元和发送控制器设置在移动站中,评价单元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对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输入给发送控制器。
无线电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包括: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用于评价移动站与该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还是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并且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和发送控制器,如果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无线电环境是会对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无线电环境是虽然不能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则既不允许也不禁止移动站进行发送。应该注意,如果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而且没有任何无线电基站不允许其进行发送,则该移动站进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在无线电基站中,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具有: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从移动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作为判断无线电环境的判断值;以及比较器,用于将该判断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该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判断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发送控制器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判断值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判断值小于第二阈值则既不允许也不禁止移动站进行发送。此外,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具有用于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控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阈值改变单元。
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站包括:无线电环境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该移动站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无线电环境判断单元,用于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将无线电环境测量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该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该无线电环境是可以向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该无线电环境是不能向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并且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该无线电环境是即使移动站进行发送也不会对无线电基站施加干扰的环境;以及发送控制器,如果该移动站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可以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而且该移动站与任一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都不是不能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则进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在本发明的移动站中,无线电环境测量单元测量从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作为用于判断无线电环境的判断值。此外,无线电环境判断单元具有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控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阈值改变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对移动站与第一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电环境以及移动站与第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进行评价,并且,在基于所述评价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不优于所规定第二基准的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规制从移动站的数据发送的控制。因此,根据移动站与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可以获得越区切换分集效应,或者可以减小对其它无线电基站施加的干扰量,并且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具体地,确定无线电环境不优于第二基准的无线电环境的第三基准,采用属于该第三基准与第二基准之间的无线电环境状态作为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采用属于不优于第三基准的一侧上的无线电环境状态作为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并且,如果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则允许从移动站发送数据。因此,可以获得越区切换的分集效应,或者可以减轻对其它无线电基站的影响量,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如果其处于可以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中则无线电基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其处于会对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中则无线电基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其处于虽然不会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中则既不允许也不禁止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而且没有任何无线电基站不允许该移动站进行发送,则该移动站进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因此,根据移动站与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可以获得分集效应,或者可以减小对其它基站造成的干扰量,并且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对从移动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进行测量作为用于判断无线电环境的判断值,将该判断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可以容易地一致地确定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是会对与其它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还是虽然不能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与其它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此外,由于其被设置为使得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控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以可以基于数据的紧急度、数据所需要的质量等来设置最优阈值。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按特定频度向移动站发送指示是否允许发送的发送控制信息,或者当传送到移动站的发送控制信息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时向移动站发送发送控制信息。因此,通过对控制信息采用适当的发送频度,可以抑制无线电资源的浪费使用,并且减少干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站,移动站对其自身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进行测量,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将无线电环境测量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可以向该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不能向该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即使移动站进行发送也不会对该无线电基站施加干扰的环境,并且,如果该移动站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可以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而且该移动站与任何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都不是不能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则执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因此,根据移动站与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可以获得分集效应,或者可以减小对与其它基站的通信施加的干扰量,并且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控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则可以基于数据的紧急度、数据所需要的质量等来设置最优阈值。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是用于描述在越区切换状态中的发送控制的概况的图;
图3是用于描述在无线电基站允许或者不允许进行发送的电平范围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3GPP的标准化上行链路帧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信令信道的帧结构的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
图8示出在进行时间复用的情况下的上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帧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9示出在进行频率复用和时间复用的情况下的上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帧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10是用于描述在第一阈值小并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在基站允许或者不允许发送的电平范围;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框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预约分组的示例;
图13示出信令分组的示例(允许分组和不允许分组);
图14是用于描述预约分组、允许分组和不允许分组的收发定时的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
图1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框图;
图1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变型例的接收电平测量定时和信令分组发送定时的图;
图18是用于描述其中仅在信令内容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的第二变型例中的发送定时的图;
图19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三变型例的接收电平测量定时和信令分组发送定时的图;
图20是用于描述其中仅在信令内容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的变型例中的发送定时的图;
图21是用于描述在移动站允许或者不允许进行发送的电平范围的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W-CDMA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5是用于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W-CDMA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的图;
图26是用于描述RNC中的选择合成的图;以及
图27是用于描述HSUPA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概述
在具有移动站和用于接收从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各个无线电基站评价移动站与该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还是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并且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如果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无线电环境是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所述环境是虽然不能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则既不允许也不禁止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而且没有任何无线电基站不允许该移动站进行发送,则该移动站进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用于描述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第一无线电基站11与位于小区12中的移动站13进行通信,第二无线电基站21与位于小区22中的移动站23进行通信。如果移动站13在与第一无线电基站11进行通信的同时,如虚线所示地向第二无线电基站21的方向移动并且进入越区切换区域31,则达到移动站13同时向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发送相同数据并且从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接收相同数据的越区切换状态,如以上参照图25所述。
为了在越区切换状态中进行发送控制,设置第一基准RF1、第二基准RF2以及第三基准RF3(RF3<RF2)。尽管这里将第一基准RF1和第二基准RF2设置为相同,但是并不一定要求它们相同。将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优于第一基准RF1的状态称作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将另一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劣于第二基准RF2并优于第三基准RF3的状态称作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RCC2,并且将另一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劣于第三基准RF3的状态称作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RCC3。此外,将另一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优于第二基准RF2的状态称作第四无线电环境状态RCC4。
·第一发送控制
在越区切换状态中,第一无线电基站11确定它自己与移动站13之间的第一无线电环境是否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第二无线电基站21确定它自己与移动站13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是否属于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RCC2,将确定结果通知移动站13。如果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并且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RCC2则移动站13不进行数据发送。更具体地,即使移动站13处于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并且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中,如果移动站13处于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RCC2、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并且对其它通信(即与第二无线电基站21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中,则移动站13也不进行数据发送。根据该控制,劣于第二基准RF2的无线电状态可以包括在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RCC2中。
·第二发送控制
第一无线电基站11确定它自己与移动站13之间的第一无线电环境是否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第二无线电基站21确定它自己与移动站13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是否属于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RCC3,将确定结果通知移动站13。如果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并且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RCC3则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更具体地,如果移动站13处于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且可以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中并且处于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RCC3且不对与第二无线电基站的通信施加干扰的环境中,则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
·第三发送控制
除上述情况之外,如果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并且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四无线电环境状态RCC4,则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即,如果移动站13处于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RCC1且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中并且处于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四无线电环境状态RCC4且可以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中,则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设置,则根据移动站与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可以获得越区切换分集效应,或者可以减小对其它无线电基站造成的干扰量。这使得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B)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假设移动站13位于距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等距离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对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在均值上是相等的,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都能够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然而,实际上,由于衰减等原因使得接收电平独立地波动,因此,在各个无线电基站11、21是否可以正确地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也独立地变动。
图3是用于描述允许或者不允许发送的电平范围的图。在图3的时间A,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双方,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RL2都大于阈值TH1。因此,无线电基站11、21中的一个或者全部两个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非常高,并且可以获得分集增益。
另一方面,在图3的时间B,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来自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1高,在第二无线电基站21来自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2为中等。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高,但在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可以正确接收该信号的概率低。此外,存在第二无线电基站21将与位于小区22中的其它移动站23进行通信的可能性,从移动站13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干扰移动站23向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发送的无线电波。
此外,在图3的时间C,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来自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1高,在第二无线电基站21来自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2低。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无线电基站11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高,但在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可以接收到该信号的概率低。然而,从移动站13发射的无线电波不会干扰移动站23向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发送的无线电波。
鉴于以上情况,无线电基站11、21独立地执行如下控制:无线电基站11、21提供关于接收电平的两个阈值TH1、TH2(TH1>TH2),以确定是否给予移动站13发送许可。无线电基站11、21独立地将接收电平RL1、RL2与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无线电基站11、21进行如下操作:
(1)在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大于阈值TH1的情况下,各自指示移动站13允许发送;
(2)在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小于阈值TH1并大于阈值TH2的情况下,各自指示移动站13不允许发送(拒绝发送);以及
(3)在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小于阈值TH2的情况下,各自既不允许也不禁止发送(无线电基站不进行信令)。
在上述的(3)中,也可以仅进行用于给予发送许可的信令。然而,即使移动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基站也不能接收到该信号。此外,该信号不会构成干扰。因此,即使移动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发送也是无意义的。
在从无线电基站11到21接收到一个或更多个对发送许可的批准而且没有信号发送拒绝的情况下,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这里示出了一个移动站13、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以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1。由于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的配置相同,所以仅仅示出了第一无线电基站11的配置。
第一无线电基站11中的天线11a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1b输入接收器11c。接收器11c将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获得的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将得到的信号乘以规定扩频码,并且将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DT和用于电平测量的信号LS。根据3GPP标准化的源自移动站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分别是DP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和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因此,将各信道用的扩频码用于乘以基带信号以实现分离为数据信号DT和电平测量信号(导频信号)LS。
解调器/解码器11d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入到上级的RNC 41。RNC 41具有选择合成器41a,选择合成器41a在越区切换状态下选择从无线电基站11、21进入的接收信号中的具有较高接收电平的接收信号并将其输入到处理器。
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1e对导频信号功率进行计算作为接收电平RL1,阈值设置单元11f输出参照图3进行了描述的阈值TH1、TH2,阈值判断单元11g将接收电平RL1与阈值TH1、TH2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如上所述,(1)如果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允许发送,(2)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1并且大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不允许发送(拒绝发送),以及(3)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既不允许发送也不禁止发送。信令信号发生器11i将上述指示信号(信令信号)嵌入用于信令的共享信道,发送器11j使信令信号经受DA转换和正交调制,随后将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且经由双工器11b从天线11a发送该信号。
图5是示出3GPP标准化的上行链路DPCH(专用物理信道)帧的结构的图。如图5所示,上行链路DPCH帧具有其上仅传送发送数据的DP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以及其上复用并传送导频和控制数据(例如TPC比特信息)的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基于通过各自的扩频码进行扩频而对其进行复用。一个上行链路帧具有10ms的持续时间并且由15个时隙(时隙#0到时隙#14)构成。DPDCH的各个时隙包括Ndata个比特,Ndata根据码元速率而变化。传送控制数据的DPCCH的各个时隙由10比特构成,具有恒定为15ksps的码元速率,并且传送导频PILOT、发送功率控制数据TPC、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TFCI以及反馈信息FBI。
图6是示出信令用的共享信道的帧结构的示例的图。信令信道(指定发送允许/不允许的信道)传送作为信令目的地的移动站的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发送速率信息、以及资源指定信息等。更具体地,在编码之后使用预先设立的扩频码对这些信息项进行扩频,并且将它们与下行链路公共导频信道的导频以及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的数据及码进行复用和发送。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在移动站13中,通过天线13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3b输入接收器13c。接收器13c将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获得的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将得到的信号乘以规定的扩频码,并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将该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DTT和信令信号SGN。即,由于各个无线电基站的站码(扰码)不同,所以它们乘以了各自的扰码,对来自无线电基站的信号进行分离,通过用于信道化的规定扩频码来进行乘法,将数据信号与信令信号分离。解调器/解码器13d对来自服务小区(当前提供服务的基站)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入数据处理器13e。
第一信令信号处理器13f1对从无线电基站11进入的信令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无线电基站11指定的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定输入到发送控制器13g。类似地,第二信令信号处理器13f2对从无线电基站21进入的信令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无线电基站21指定的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定输入给发送控制器13g。(1)如果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11、21允许发送而且没有一个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可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并且(2)如果没有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的一个发送允许,或者如果甚至存在一个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不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如果可以进行数据发送,则数据信号发生器13h将上行链路发送数据映射到图5的DPDCH。此外,接收电平测量信号发生器13i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图5的DPCCH。发送器13j使用DPDCH、DPCCH信号应用正交调制,随后将基带信号频率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且经由双工器13b从天线13a发送该无线电信号。
·变型例
以上是将本发明应用于W-CDMA(码分多址)系统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时间复用系统,或者时间复用与频率复用组合的系统。
(a)时间复用
在对上行链路电平测量信号进行时间复用并将其发送的情况下,图4所示的无线电基站11的天线11a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1b输入接收器11c。接收器11c将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获得的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将指配给数据信号的时域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DT,并且将指配给电平测量信号的时域信号分离为电平测量信号LS。
解调器/解码器11d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入上级的RNC 41。在越区切换状态中,RNC 41的选择合成器41a选择从无线电基站11、21进入的接收信号中的具有较高接收电平的接收信号,并将其输入处理器。
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1e计算电平测量信号的功率作为接收电平RL1,阈值设置单元11f输出参照图3进行了描述的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阈值判断单元11g将接收电平RL1与阈值TH1、TH2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如上所述,(1)如果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允许发送,(2)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1并大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不允许发送(拒绝发送),以及(3)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既不允许发送也不禁止发送。信令信号发生器11i将上述指示信号(信令信号)嵌入信令用的共享信道,发送器11j使信令信号经受DA转换和正交调制,随后将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经由双工器11b从天线11a发送该信号。
在如图7所示的移动站13中,天线13a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3b输入接收器13c。接收器13c将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对获得的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对指配给数据信号的时域数据信号DTT和指配给信令信号的时域信令信号SGN进行分离。
第一信令信号处理器13f1对从无线电基站11进入的信令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无线电基站11指定的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定输入到发送控制器13g。类似地,第二信令信号处理器13f2对从无线电基站21进入的信令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无线电基站21指示的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示输入到发送控制器13g。(1)如果从无线电基站11、21接收到一个或更多个对发送许可的批准并且不存在一个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可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2)如果没有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的一个发送许可,或者如果甚至存在一个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不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如果可以进行数据发送,则数据信号发生器13h将上行链路发送数据映射到图8的(A)所示的数据信道。此外,接收电平测量信号发生器13i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图8的(A)所示的导频信道。发送器13j使用数据信道和导频信道来进行正交调制,随后将基带信号频率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经由双工器13b从天线13a发送该无线电信号。
在图8中,(A)示出了在时间复用的情况下的上行链路帧的帧结构。基于时域分割来对各个信道(用于保持同步的信号、预约分组、导频和数据)进行复用。各个信道可以使用分配给各信道的时间。在图中,同步保持信号(其为按规则的时间间隔从移动站发送到基站的信号)用于保持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同步。导频是在附加到预约分组或者数据分组而发送的导频信道。这是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并测量上行链路接收质量和接收电平的信道。预约分组是用于请求基站分配下行链路资源的信道。数据部分是用于配置数据信道的共享数据信道。在没有待发送业务量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从基站分配资源的时间段(帧)的情况下,不执行对数据信道的发送。
在图8中,(B)示出了在时间复用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帧的帧结构。基于时域分割来对各个信道(导频、共享控制信道和数据)进行复用。公共导频信道(其为按规则的时间间隔发送的导频信号)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并测量下行链路接收质量和接收电平。共享控制信道是用于从基站向移动站发送信令信号的信道。该信道包括作为信令目的地的移动站的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发送速率信息以及资源指定信息等。对这些信息项进行编码然后将其发送。数据部分是用于配置数据信道的共享数据信道。
(b)当时间复用与频率复用相组合时
图9示出了在通过组合时间复用与频率复用来构建各个信道的情况下的信道结构的示例,其中(A)是上行链路上的帧结构的示例,(B)是下行链路上的帧结构的示例。对图9中的帧结构示例中的各个信道的复用和解复用是根据分配给各个信道的时域和频域执行的。
以上进行的控制如下:在图3的时间A,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在无线电基站11和无线电基站21二者的接收电平RL1、RL2都大于阈值TH1。因此,无线电基站11、21二者都执行允许移动站13进行发送的信令。结果,移动站13执行数据发送,在两个无线电基站11、21通过接收数据获得分集效应。
在图3的时间B,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在无线电基站11的接收电平RL1高于阈值TH1,因此无线电基站11执行允许移动站13进行发送的信令。另一方面,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在无线电基站21的接收电平RL2介于阈值TH1与阈值TH2之间,因此无线电基站21执行不允许移动站13进行发送的信令。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13不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因此可以减小从移动站13对无线电基站21与其它移动站23之间的通信造成的干扰。
在图3的时间C,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在无线电基站11的接收电平RL1高于第一阈值TH1,因此无线电基站11执行允许移动站13进行发送的信令。另一方面,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在无线电基站21的接收电平低于第二阈值TH2,因此无线电基站21不对移动站13执行关于允许还是不允许进行发送的信令。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13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无线电基站11能够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数据。在时间C,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到达无线电基站21,但是由于该信号的电平低,所以即使移动站13发送数据也不会对无线电基站21与移动站23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在图3中,TPP表示移动站13能够进行发送的时间段。
以上内容涉及在分集状态下从两个无线电基站11、21向移动站13发送指定发送的信令信号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两个无线电基站,也可以应用于从三个或者更多的无线电基站向移动站发送指定发送的信令信号的情况。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控制,通过在进行分集接收的模式与减小干扰的模式之间自动地进行切换,可以执行有效的通信。
(C)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是固定的。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这些阈值可以根据所传送数据的QoS(服务质量)或者实时特性而变化。例如,在诸如话音呼叫或者TV电话呼叫的电路交换型业务的情况下,需要实时的通信。因此,与对于实时通信的要求甚少的分组呼叫(电子邮件等)的情况相比,减小阈值TH1并且增大阈值TH2以提高允许发送的概率。换言之,缩小不允许进行发送的接收电平的范围。
图10是用于描述在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减小了第一阈值TH1并增大了第二阈值TH2的情况下在基站允许或者不允许进行发送的电平范围的图。应该理解,移动站13能够进行发送的时段TPP的总时间比第一实施例的总时间(参见图3)长。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框图。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与图4中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用于判断数据类型的数据类型判断器11m以及用于存储与数据类型相关联的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的阈值存储单元11n,并将与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输入阈值设置单元11f。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控制,通过设置适合于数据类型的阈值并且在执行分集接收的模式与减小干扰的模式之间自动切换,可以执行有效的通信。
(D)第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是关于对DPCCH中包括的导频信号的接收电平进行测量的情况的。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预约分组来测量接收电平。
存在如下的通信系统:其中,从移动站向无线电基站发送预约分组,并且当无线电基站允许发送时开始发送分组数据。在这种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预约分组来测量接收电平。在第三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11、21(参见图1)接收从移动站13发送的预约分组,并且,基于对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进行测量,发送向移动站指示其被允许进行发送还是不被允许进行发送的信令分组。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预约分组的示例,其中,(A)表示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所发送数据大小以及数据类型信息的示例,(B)表示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待发送分组数以及数据类型信息的示例。
图13示出了信令分组的示例,其中,(A)表示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以及发送速率指定信息的示例,(B)是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以及发送分组数指定信息的示例,(C)是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发送速率指定信息以及资源分配信息的示例;(D)是包括移动站标识信息、发送允许/不允许信息、发送功率指定信息、发送分组数指定信息以及资源分配信息的示例。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扩频码、频率分配信息和时隙分配信息等,发送速率指定信息包括诸如发送比特率和分组大小的信息。注意,以下将允许发送的信令分组和不允许发送的信令分组分别称为“允许分组”和“不允许分组”。
图14是用于描述预约分组RPKT、允许分组APKT以及不允许分组IPKT的收发定时的图。第一基站11和第二基站21接收从移动站13发送的预约分组RPKT,测量接收电平RL1、RL2(参见图3),将接收电平RL1、RL2与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发送允许分组APKT或不允许分组IPKT或者不发送分组。
在图14的第一定时T1,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RL1、RL2都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基站11和第二基站21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结果,移动站13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
在第二定时T2,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无线电基站11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APKT。然而,由于接收电平RL2小于阈值TH1并大于阈值TH2,所以第二无线电基站21向移动站13发送不允许分组IPKT。结果,移动站13不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第三定时T3,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基站11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APKT。然而,由于接收电平RL2小于阈值TH2,所以第二基站21既不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也不向移动站13发送不允许分组。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13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
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站的功能部件相同的部件。移动站13中的发送器13j周期性地经由双工器13b和天线13a向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预约分组生成器13m生成的预约分组RPKT。
此外,接收器13c经由双工器13b接收天线13a从无线电基站11、21接收的信号。接收器13c针对每个无线电基站对信令分组进行分离,并将信令分组输入信令信号处理器13f1、13f2
第一信令信号处理器13f1对从无线电基站11接收的信令分组进行处理,并将来自无线电基站11的对于预约分组的指定(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定)输入到发送控制器13g。类似地,第二信令信号处理器13f2对从无线电基站21接收的信令分组进行处理,并将来自无线电基站21的指定(发送许可、拒绝发送许可、或者无指定)输入到发送控制器13g。(1)如果无线电基站11和21中的任一个允许进行发送而且没有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中的任一个的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可以发送上行链路分组,以及(2)如果没有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中的任一个的允许发送、或者如果存在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中的任一个的发送拒绝,则发送控制器13g确定不能发送上行链路分组。如果可以进行发送,则数据信号发生器13h生成上行链路分组,发送器13j对该分组进行发送处理并经由双工器13b从天线13a发送结果。
图1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框图。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功能部件相同的部件。接收器11c从天线11a从移动站13接收的信号中对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和预约分组RPKT进行分离,并将预约分组输入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1e。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1e测量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RL1,阈值判断单元11g将接收电平RL1与阈值TH1、TH2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1)如果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允许发送,(2)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1并大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不允许发送,以及(3)如果接收电平RL1小于阈值TH2,则发送允许/不允许确定单元11h指示既不允许发送也不拒绝发送。信令信号发生器11i在上述(1)的情况下生成指示允许发送的允许分组APKT;在上述(2)的情况下生成指示不允许发送的不允许分组IPKT;在上述(3)的情况下不生成信令分组。发送器11j经由双工器11b和天线11a将信令信号发生器11i生成的信令分组发送给移动站13。
根据第三实施例,在使用预约分组和允许分组来控制发送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基于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来控制允许发送还是不允许发送。
(E)变型例
(a)第一变型例
如果在第一实施例中建立了上行链路专用信道,则在各个基站测量该上行链路专用信道的接收电平,并且在用于信令的共享信道上给出关于是否允许发送的通知。然而,还可以以如下方式给出这种通知:无线电基站11、21按规定时间间隔来测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的接收电平,并使用信令分组向移动站13通知发送允许/不允许。
图1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变型例的接收电平测量定时和信令分组的发送定时的图。无线电基站11、21按规定周期T对上行链路专用信道的接收电平进行测量,并向移动站13发送指示是否允许发送的信令分组(允许分组APKT或者不允许分组IPKT)。
在第一定时T1,接收电平RL1、RL2都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基站11和第二基站21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结果,移动站13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
在第二定时T2,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无线电基站11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APKT。然而,由于接收电平RL2小于阈值TH1并且大于阈值TH2,所以第二无线电基站21向移动站13发送不允许分组IPKT。结果,移动站13不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第三定时T3,接收电平RL1大于阈值TH1,因此第一基站11发送向移动站13允许分组APKT。然而,由于接收电平RL2小于阈值TH2,所以第二基站21既不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又不向移动站13发送不允许分组。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13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
虽然图17表示测量定时和测量周期在无线电基站11和无线电基站21相同的情况的示例,然而它们在不同的无线电基站不必是同时的,可以在各个无线电基站按独立的定时或者独立的测量周期独立地执行测量。
(b)第二变型例
关于允许/不允许分组的信令,在测量结果与前述相同的情况下不必执行这种信令。即,可以设置为仅在基于测量结果的信令内容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图18是用于描述仅在信令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的操作的图。在无线电基站11对上行链路专用信道的测量结果是接收电平RL1三次大于阈值TH1,意味着结果三次相同。因此,无线电基站11仅在最初的定时(1)发送允许分组APKT,在定时(2)和(3)不发送允许分组APKT。另一方面,在无线电基站21,接收电平RL2在定时(4)大于阈值TH1,接收电平RL2在下一定时(5)小于阈值TH1并大于阈值TH2,并且接收电平RL2在下一定时(6)小于阈值TH2。因此在这些定时中的每一个的测量结果都不相同。因此,无线电基站21在定时(4)发送允许分组APKT,在下一定时(5)发送不允许分组IPKT,并且在下一定时(6)发送既不指定允许又不指定禁止的信令分组(无指定分组)SPKT。
移动站13存储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的信令分组所指定的最新允许/不允许状态。由于在定时T1无线电基站11、21都允许进行发送,所以移动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在定时T2,无线电基站11允许进行发送而无线电基站21不允许进行发送。因此不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在定时T3,无线电基站11允许进行发送而无线电基站21不指定允许进行发送还是不允许进行发送。因此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DPKT.
第二变型例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小发送信令分组的次数。
(c)第三变型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专用物理信道来测量接收电平。然而,在移动站与无线电基站之间建立了另一信道(不必是专用物理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各个无线电基站来测量该信道的接收电平。
例如,如果存在从移动站13周期性发送的信道(例如用于保持同步的信道),则可以使用该信道来测量上行链路接收电平。在移动站与无线电基站之间已经建立了像在话音电路交换业务呼叫等中那样在一定程度上周期性发送上行链路分组的信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信道来测量上行链路的接收电平。
图19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三变型例的操作的图。这里,无线电基站11、21各自按规定周期T对作为测量对象的同步保持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电平进行测量、并基于接收电平与阈值TH1、TH2之间的大小关系向移动站13发送允许分组APKT或者不允许分组IPKT,移动站13以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一变型例中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虽然图19表示测量定时和测量周期在无线电基站11和无线电基站21相同的情况的示例,但是它们在不同无线电基站中无需是同时的,可以在各个无线电基站按独立的定时或者独立的测量周期独立地执行测量。
此外,在第三变型例中,可以设置为仅在基于测量结果的信令内容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图20是用于描述仅在信令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向移动站发送信令分组的操作的图。
(F)第四实施例
在前述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测量其自身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在第四实施例中,移动站测量其自身与各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
如图1所示,假设移动站13处于距无线电基站11和无线电基站21等距的位置(越区切换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基站11、2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的均值相同,并且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都能够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然而,实际上,由于衰落等原因使得接收电平独立波动,因此,在各个无线电基站11、21是否可以正确地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独立地变动。
图21是用于描述在移动站允许或不允许进行发送的电平范围的图。在图21的时间A,来自两个无线电基站11、2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11、RL21大。因此,无线电基站11、21之一或者两者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非常高,并且可以获得分集增益。因此,在时间A,移动站13确定可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另一方面,在图21的时间B,来自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11高,来自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21为中等。在这种情况下,在无线电基站11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高,但是在无线电基站21可以正确接收该信号的概率低。此外,无线电基站21可能将与位于小区22中的另一移动站23进行通信,从移动站13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干扰移动站23向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发送的无线电波。因此,在时间B,移动站13确定不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此外,在图21的时间C,来自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11高,来自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在移动站13的接收电平RL21低。在这种情况下,在无线电基站11可以正确接收来自移动站13的信号的概率高,但是在无线电基站21可以接收到该信号的概率很低。然而,从移动站13发射的无线电波不会干扰移动站23向第二无线电基站21发送的无线电波。因此,在时间C,移动站13确定可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鉴于以上情况,移动站13关于接收电平设置了两个阈值TH11、TH12(TH11>TH21),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向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
(1)如果来自无线电基站11、2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RL21都大于第一阈值TH11,则移动站13确定能够进行发送并向各个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2)在即使来自一个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大于第一阈值TH11但是来自另一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21小于第一阈值TH11并大于第二阈值TH21的情况下,将产生干扰。因此,移动站13确定不能进行发送并且不向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3)如果来自一个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大于第一阈值TH11并且来自另一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21小于第二阈值TH21,则不会产生干扰。因此移动站13确定它能够进行发送并向各个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图22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功能部件相同的部件。虽然图22示出了一个移动站13、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以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1,但无线电基站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此外,由于第一无线电基站11和第二无线电基站21的配置相同,所以仅示出了第一无线电基站11的配置。
第一无线电基站11包括生成用于测量接收电平的信号的信号发生器11p。该信号发生器11p生成公共导频信道(CPICH)作为用于测量接收电平的信号。发送器11j经由双工器11b从天线发送该CPICH。
天线11a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经由双工器11b输入接收器11c。接收器11c将该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使所获得的基带信号经受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将得到的信号乘以规定的扩频码,并且将该数据信号输入解调器/解码器11d。解调器/解码器11d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入上级的RNC 41。在越区切换状态中,RNC 41的选择合成器41a选择从无线电基站11、21进入的接收信号中具有较高接收电平的接收信号并将其输入处理器。
图2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框图。在移动站13中,天线13a接收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3b输入到接收器13c。接收器13c将无线电信号频率转换成基带信号,使所获得的基带信号经受正交解调和AD转换,随后将得到的信号乘以规定的扩频码,并且针对每个无线电基站对数据信号DTT和导频信号PLT进行分离。即,由于每个无线电基站的站码(扰码)不同,所以它们乘以了各自的扰码,对来自无线电基站的信号进行分离,然后通过用于信道化的规定扩频码来执行相乘,将数据信号DTT和导频信号PLT分离。解调器/解码器13d对来自服务小区(当前提供服务的基站)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将结果输入数据处理器13e。解调器/解码器13d对来自服务小区(当前提供服务的基站)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应用纠错解码处理,并将结果输入数据处理器13e。
第一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3r1使用从无线电基站11进入的导频信号来测量接收电平RL11,第二接收电平测量单元13r2使用从无线电基站21进入的导频信号来测量接收电平RL21。阈值设置单元13s输出参照图21所述的第一阈值TH11和第二阈值TH21,阈值判断单元13t将接收电平RL11、RL21与阈值TH11、TH21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出给发送控制器13u。
在从无线电基站11、21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RL21都大于第一阈值TH11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器13u确定可以发送并指示数据信号发生器13v向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在即使来自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大于第一阈值TH11但来自另一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21小于第一阈值TH11并大于第二阈值TH21的情况下,将产生干扰。因此发送控制器13u指示数据信号发生器13v不向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此外,如果来自无线电基站1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11大于第一阈值TH11并且来自另一无线电基站21的信号的接收电平RL21小于第二阈值TH21,则不会产生干扰。因此发送控制器13u确定可以发送并指示数据信号发生器13v向无线电基站11、21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如果指示了发送,则数据信号发生器13v将发送数据映射到规定信道(例如DPDCH),并且,发送器13w使用发送数据执行正交调制、随后实现从基带频率到射频的转换、并将得到的信号经由双工器13b从天线13a发送到各个基站。
因此,根据本发明,如果预期将获得分集增益则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预期会导致干扰则不允许移动站进行发送。因此,可以获得分集效应或者减小对其它基站施加的干扰量,从而使得可以改善系统的品质。
虽然针对基于接收电平来控制发送的情况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接收电平,可以采用接收质量或者一些其它值作为用于判断无线电环境的值(即,作为无线电环境值)并且可以基于该无线电环境值来控制发送。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本发明的许多明显广泛不同的实施例,所以应该理解,除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不限于其具体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具有移动站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评价单元,用于评价所述移动站与所述第一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电环境、以及所述移动站与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以及
发送控制器,用于在基于所述评价单元中的评价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的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第三基准与所规定的第二基准之间的第二无线电环境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对从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进行停止的控制,其中,所述第三基准在无线电环境方面劣于第二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发送控制器在基于所述评价单元中的评价第一无线电环境属于优于所规定第一基准的第一无线电环境状态而第二无线电环境属于劣于第三基准的第三无线电环境状态的情况下,允许从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评价单元设置在各个所述无线电基站中,所述发送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移动站中,各个所述无线电基站的所述评价单元将对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的评价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的所述发送控制器,并且,所述发送控制器基于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的评价结果来执行对发送数据的管理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评价单元和所述发送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移动站中,并且,所述评价单元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对第一无线电环境和第二无线电环境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输入所述发送控制器。
5.一种具有移动站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基站,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
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用于评价所述移动站与该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还是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并将对与另一无线电基站的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以及
发送控制器,用于如果无线电环境是获得分集增益的环境则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无线电环境是将对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则不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并且如果无线电环境是虽然不能获得分集增益但也不会对通信造成干扰的环境则既不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又不禁止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移动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进行测量,作为用于判断无线电环境的判断值;以及
比较器,用于将该判断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判断值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发送控制器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判断值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则所述发送控制器不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如果判断值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发送控制器既不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也不禁止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如果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而且没有任何无线电基站不允许所述移动站进行发送,则所述移动站执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具有用于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控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阈值改变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的所述测量单元包括:
预约分组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移动站发送的预约分组;以及
接收电平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预约分组的接收电平作为无线电环境判断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评价单元的所述测量单元对所述移动站发送的上行链路专用信道的接收电平进行测量,作为无线电环境判断值;并且
所述发送控制器按规定频度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指示允许还是不允许发送的发送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当在向所述移动站通知允许还是不允许发送的发送控制信息的内容中发生了变化时,所述发送控制器将发送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当在向所述移动站通知允许还是不允许发送的发送控制信息的内容中发生了变化时,所述发送控制器将发送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并且
所述移动站对接收到的最新发送控制信息的内容进行存储,并在没有接收到发送控制信息期间基于该最新发送控制信息的内容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13.一种具有移动站以及用于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所述移动站包括:
无线电环境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该移动站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并输出无线电环境测量值;
无线电环境判断单元,用于针对各个无线电基站将无线电环境测量值与第一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可以向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一阈值并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不能向无线电基站进行发送的环境,并且如果测量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无线电环境是即使移动站进行发送也不会对无线电基站造成干扰的环境;以及
发送控制器,用于如果该移动站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是可以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而且该移动站与任何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都不是不能进行发送的无线电环境,则执行对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测量单元对从所述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电平进行测量,作为所述无线电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电环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无线电环境判断单元具有用于根据所传送数据的类型来改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阈值改变单元。
CN2005101301524A 2005-07-27 2005-12-12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6997 2005-07-27
JP2005216997A JP4642582B2 (ja) 2005-07-27 2005-07-27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基地局、移動局
JP2005-216997 2005-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738A CN1905738A (zh) 2007-01-31
CN1905738B true CN1905738B (zh) 2011-12-14

Family

ID=3739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01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738B (zh) 2005-07-27 2005-12-12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26865A1 (zh)
EP (1) EP1748605A3 (zh)
JP (1) JP4642582B2 (zh)
CN (1) CN19057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4078B1 (ko) 2007-01-10 2014-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 채널 자원을 할당하고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050223B2 (en) * 2007-04-12 2011-11-01 Wi-La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channel and co-existence via enhanced frame preambles
JP5235342B2 (ja) * 2007-06-22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19190A (zh) * 2007-12-03 2010-12-1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上行链路用户实体速率限制信号传输
EP2139283A1 (en) * 2008-05-06 2009-12-30 Motorola, Inc., A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Handover procedure between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1820636B (zh) * 2009-02-28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中干扰测量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EP2262194B1 (en) * 2009-06-12 2017-01-11 ST-Ericsson SA Process for detecting transmitted symbols based on a ternary alphabet and corresponding receiver
JP5425576B2 (ja) * 2009-09-18 2014-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送信電力調整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20110044155A (ko) * 2009-10-22 2011-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임의 접근 채널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1720117B (zh) * 2009-11-23 2013-1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US8306564B1 (en) * 2010-08-24 2012-11-0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of sending power control commands
US8687598B1 (en) 2011-03-24 2014-04-0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Z617293A (en) * 2011-05-12 2015-06-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in base stations, base stations,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EP2858452B1 (en) 2012-06-21 2016-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porting user equipment auxiliary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140321581A1 (en) * 2013-04-24 2014-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to detect the occurrence of erroneous demodulated bits for decision feedback demodulation
KR102198540B1 (ko) * 2015-11-25 2021-0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FR3064074B1 (fr) * 2017-03-15 2019-05-03 Sigfox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olocalisation d’un terminal d’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JP6846370B2 (ja) * 2018-02-22 2021-03-24 Kddi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2760A (ja) * 1997-05-21 1998-12-04 Toshiba Corp セルラ無線システム
JP3013822B2 (ja) * 1997-11-20 2000-0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US6154652A (en) * 1997-12-04 2000-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01191B1 (ko) * 1999-02-13 2003-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역방향 링크 송신제어장치 및 방법
EP1032237A1 (en) * 1999-02-22 2000-08-30 Motorola Limited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oft handover
JP3276620B2 (ja) * 1999-10-29 2002-04-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3479840B2 (ja) * 2000-11-22 2003-12-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局
US6907245B2 (en) * 2000-12-04 2005-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offset threshold for diversity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543770B2 (ja) * 2001-02-20 2004-07-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ダイバーシチ適用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3543773B2 (ja) * 2001-03-14 2004-07-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2002369235A (ja) * 2001-06-08 2002-12-20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167485B2 (ja) * 2002-12-26 200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EP1611702B1 (en) * 2003-08-19 2012-03-28 LG Electronics, Inc. Node b schedul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03371B1 (en) * 2003-10-22 2006-09-0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voice reservation within wireless networks
EP1526685A1 (en) * 2003-10-24 2005-04-27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remen Gmbh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 using reservation indicators
US7046648B2 (en) * 2003-11-05 2006-05-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Node-B's and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s during handover
WO2005120109A1 (en) * 2004-06-04 2005-12-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in mobile broadband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42582B2 (ja) 2011-03-02
JP2007036664A (ja) 2007-02-08
EP1748605A2 (en) 2007-01-31
EP1748605A3 (en) 2011-03-30
CN1905738A (zh) 2007-01-31
US20070026865A1 (en) 200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5738B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US9985743B2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channel in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573898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EP1750407B1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channel in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34933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小区中的协同传输方法
CN101156334A (zh) 管理无线电资源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节点b设备
CN10139042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信息的效率的设备及方法
CN101636958A (zh) 用于电路交换业务的联合ofdm和mc-cdma传输及快速小区交换
CN104539410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静音方案及其信令
KR20040096790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트래픽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방법
CN102598826A (zh) 用于调度电信系统中的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96258A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01610557B (zh) 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法
KR101141112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제어국, 무선 기지국, 이동국 및 이동 통신 방법
RU2573644C1 (ru) Связь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 входом и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 выходом (mimo)
JP5330406B2 (ja) 無線資源の割当を容易にする方法および構成
CN103188815A (zh) 下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916948A (zh)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P2846474B1 (e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pilot transmission power
KR10099607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역방향 트래픽 대 파일럿 전력비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CN114584996A (zh) 一种基于业务的干扰优化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663137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MIMO systems
Li et al. Cross-Layer Optimization for Spectral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Wireless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