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6976A -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6976A
CN1896976A CN 200510083371 CN200510083371A CN1896976A CN 1896976 A CN1896976 A CN 1896976A CN 200510083371 CN200510083371 CN 200510083371 CN 200510083371 A CN200510083371 A CN 200510083371A CN 1896976 A CN1896976 A CN 1896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rinting
recorder
chip
main fram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33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骐
陈玄同
刘文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0833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96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89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刻录主机,载有多个芯片刻录数据,且识别多个刻录器ip地址并向其发送对应的刻录数据及下达刻录命令;多个刻录器,均与刻录主机相连,用以将刻录数据刻录至芯片中;以及刻录夹具平台,其上装载具有多个芯片的母板,每个芯片均与一刻录器对应相连。其中所述多个刻录器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刻录主机接收到的刻录数据;刻录单元,用于刻录该刻录数据至芯片;以及提供刻录器静态ip地址、将接收到的刻录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中并依照刻录主机下达的刻录命令控制刻录的控制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在线同时刻录多种不同的芯片,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控制主机的成本,适用于生产线上大规模作业。

Description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刻录系统及刻录方法。
背景技术
刻录器是一种通过与计算机连接对内存、单片机进行读写,并通过计算机编辑软件对原芯片中的程序(未加密)进行编辑或修改,然后重新写入芯片内的设备。其中芯片包括计算机主板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system,下称BIOS)芯片、网卡或移动电话的部分存储芯片。刻录器的应用还包括计算机主板在中了病毒后,最安全快捷地恢复BIOS芯片中的内容。
一篇申请日为2002年1月25日、申请号为02204313的大陆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程序化IC刻录系统,该刻录系统包括刻录主机、与刻录主机借由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下称USB)接口通信的刻录器及刻录芯片。其中刻录器包括USB接口、数据处理单元及刻录单元。该刻录器的数据处理单元检查需要刻录的芯片的种类,并通过USB接口向刻录主机报告检查结果,刻录主机根据检查结果向刻录器输入需要刻录的数据,接着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存储等动作,然后将数据传输给刻录单元,由其对需要刻录的芯片进行刻录,最后数据处理单元读取芯片上已经刻录的信息并传回给刻录主机,刻录主机将传回的信息与原先要刻录的数据对比并显示对比结果。这种刻录器具有USB接口,相对于传统的串行通讯端口(communicationport,下称COM Port)接口在数据传输上效率较高。
然而,该刻录系统可以实现依次刻录多个相同的芯片,但是无法实现对多个不同的芯片同时刻录,原因是刻录主机无法对刻录器进行识别,因此不能识别其对某个芯片的检查结果,即无法判断该向哪台刻录器传输哪种数据,也不能识别刻录器读取的某个芯片的已经刻录好的刻录信息进而进行对比,即无法判断哪个芯片出现刻录错误,更谈不上同时刻录。因此这种刻录系统只能对芯片进行逐一刻录,无法实现对多种不同的芯片同时刻录,这对于需要同时刻录大量芯片的商业用户而言,需要将依次刻录完成的不同的芯片人工安装到对应的主板上,芯片中刻录的内容虽然不同,但从表面无法分辨,这增加了人工安装的难度,也增加了出现错误的几率。这种无法并行刻录的刻录系统缺乏效率,不适用于大规模化作业,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并行在线刻录的刻录系统。以前不同型号、总线的芯片使用不同的刻录器,各厂商提供的刻录器,设备不同,操作接口也不同,每款软件只是考虑到那款芯片的刻录,操作方法繁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同时刻录多种不同的芯片的在线刻录系统及方法,可在生产线上大规模化作业。
因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在线刻录系统,其包括:刻录主机,载有多个芯片刻录数据,且识别多个刻录器ip地址并向其发送对应的刻录数据及下达刻录命令;多个刻录器,其均与该刻录主机相连,用以将刻录数据刻录至芯片中;及刻录夹具平台,其上装载具有多个芯片的母板,每个所述芯片均与一所述刻录器对应相连。其中该多个刻录器,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刻录主机接收到的该刻录数据;刻录单元,用于刻录该刻录数据至芯片;及提供刻录器静态ip地址、将接收到的该刻录数据存储在该数据存储单元中并依照该刻录主机下达的该刻录命令控制刻录的控制装置。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中运行有一自定义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协议栈,该协议栈维护该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列表并向其发送相应的刻录数据。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协议栈建立有维护包含每个所述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列表的自定义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客户单元。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还包括远程控制台,人机操作通过该控制台下达刻录命令。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命令是登录请求包命令请求,该刻录器的控制装置是ARM结构开发板,其运行将刻录数据存储在该数据存储单元中并依照该刻录主机下达的该登录请求包命令请求控制刻录的进程(ITFTP Server进程)。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ARM结构开发板还运行控制刻录电平进行刻录的芯片接口函数,该ITFTP Server进程调用该接口函数实现刻录。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与该多个刻录器借由集线器相连,且该多个刻录器均包括与该集线器对应的接口。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集线器是通用串行总线或以太网集线器,该刻录器接口是与该集线器对应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以太网接口。
上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单元是适配器。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在线刻录方法,其包括:步骤a,刻录主机获得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步骤b,该刻录主机依照该多个刻录器ip地址识别各刻录器,并将刻录数据发送给相应的该各刻录器;步骤c,该刻录器存储收到的该刻录数据;步骤d,该刻录主机向至少一个刻录器下达刻录命令;步骤e,接到刻录命令的刻录器依照存储的刻录数据对与之对应的芯片进行刻录。
上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b还包括:通过人机操作将各个芯片需要刻录的数据输入该刻录主机;及刻录主机依照该ip地址列表将各个刻录数据分别发送给相对应的刻录器。
上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c还包括:该刻录器解析从刻录主机接收刻录数据的包结构,取出缓冲,并将刻录数据存储。
上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e还包括:刻录器ITFTP Server进程调用相应的芯片接口函数,并将要刻录的数据缓冲指针作为参数传给该芯片接口函数;及该芯片接口函数控制刻录电平依照该刻录数据对芯片进行刻录。
本发明中一台主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多台刻录设备建立连接,由于不是由主机直接控制刻录电平,而是由主机同时控制多台刻录器,由每一台刻录器控制刻录电平,所以可以进行并行刻录。而由于使用USB/Ethernet等较高级的连接方式,一台主机理论上可以同时控制无限多台刻录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节省控制主机的成本,适用于在生产线上大规模作业。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例,将配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在线刻录系统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芯片刻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刻录主机                             301
集线器                               303
刻录器                               305
刻录夹具平台                         307
Ethernet/USB芯片                     3051
ARM处理芯片                          3052
板上存储器                           3053
刻录单元                             30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以图示作为辅助说明。说明中提及的标号为参照附图标号。
图1是本发明的在线刻录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在线刻录系统包括刻录主机301、集线器303、分别与集线器303相连的多个刻录器305及装载有与刻录器305一一对应连接的芯片的刻录夹具平台307。其中刻录主机301不直接控制刻录电平而是下载数据,刻录器305执行刻录,所以数据下载完毕后,刻录器305以单独执行刻录,即每一台刻录器305都可以单独控制刻录电平刻录刻录夹具平台307中的芯片,从而实现多台刻录器同时并行刻录。
本发明所述的刻录主机301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人机操作接口可使用JAVA编写,嵌入类似于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下称TFTP)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由于主机只是起到数据传输的作用,所以可使用比较标准的网络协议。主机与刻录器之间可使用自定义的TFTP(下称ITFTP)协议栈进行数据传输。主机301中还建立有ITFTP客户单元(下称ITFTP Client),用于汇总并维护所有刻录器的静态IP地址,每当有新刻录器加入,由ITFTP Client维护IP列表,从而保证可以访问每一台刻录器,并且ITFTP Client还将要刻录的数据通过集线器303传输到相应的刻录器305。此外,还建立有一个远程控制(下称remote console),人机操作通过remoteconsole发出登录请求包命令(LogIn Packet Command,下称LIP Command)请求,可操作每一台刻录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执行刻录的LIP Command可方便的将其整合到生产线控制软件中,也可将其加入到自定的接口中,以下为几个主要的命令:
get
    syntax get
    description读取ILP RAM buffer中的数据到本地缓冲区。
    采用octet模式。
put
    syntax put
    description将本地缓冲区中数据上传到RAM buffer。
    本地缓冲区数据应该用load已经加载完成。
    采用octet模式。
Program
    syntax program begin offset[size]
    description将指定RAM buffer范围的数据通过相应协议刻录到
               FlashRom芯片。
    需要针对不同芯片做判断是否需要事先执行擦除操作。
Erase
    syntax erase begin size
    description擦除指定空间的所有数据,恢复为缺省的芯片数据值。
    此命令直接擦除芯片内容,不操作RAM buffer。
CRC
    syntax crc begin[size]
    description计算指定地址范围数据的CRC。
Check Sum
    syntax chksum begin[size]
    description计算指定地址范围数据的Check Sum。
Chiptype
    syntax chiptype{24|93|CPLD|BMC|PIC}
    description设置将被刻录的芯片类型。
集线器303将刻录主机301中的刻录数据传输到各个刻录器305,可使用包含USB或Ethernet芯片3051且总线速度约为10Mbps的集线器。
刻录器305控制刻录电平依照刻录主机301传输的刻录数据对芯片进行刻录。刻录器305的数量可依照集线器303的容量确定。如图1所示,刻录器采用嵌入式ARM开发板设计(该板可使用S3C440box开发板),包含一片ARM处理芯片3052,刻录程序运行在uc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每个刻录器305还包括板上随机存储器3053(下称On-Board RAM)及刻录单元3054(Compatible Board)等。其中接口可为与集线器303对应的USB或以太网(Ethernet)接口。可提供刻录器静态IP地址的嵌入式ARM结构运行一个ITFTP Server进程和blast app lib芯片接口函数,ITFTP Server进程是一个连接刻录主机301的remote console和blast app lib函数的重要环节,它监听69端口,其功能为将接收的刻录数据存储在On-Board RAM中,同时对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进行校验,当收到刻录命令后,从On-Board RAM中取得刻录数据,调用相应的blast app lib函数,该blast app lib函数操纵硬件刻录芯片。对于刻录单元Compatible Board,可根据不同的芯片刻录总线适配不同总线的Compatible Board,可采用I2C\SPI\JTAG等,使之与各种型号芯片的对应引脚相连接。
其中ITFTP Server进程可解析从ITFTP Client端发出的包结构,取出要刻录的数据指针(buffer),并将刻录数据存储在On-Board RAM中,同时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当收到刻录指令时,ITFTP Server依照ITFTP协议及ILP(In-lan Programmer)Command定义接收、解析remote console端发送的LIP Command,调用相应的blast app lib芯片接口函数,并将要刻录的数据buffer指针作为参数传给blast app lib函数,blast app lib层封装了访问各种芯片的接口函数,它调用uclinux下的驱动程序操作标准端口,按照刻录芯片的总线协议操控引脚电平,通过适配不同总线的Compatible Board,将数据刻录到与之相对应的芯片中,并对刻录数据进行校验。
刻录夹具平台307用于放置主板,如图1所示,各刻录器305通过Compatible Board相连到夹具的针床上,与对应的主板芯片刻录信号线直接相连,这样可在进行刻录之前就将芯片安装在主板上,并将刻录器与之一一对应,然后对所有芯片同时刻录。
本发明还可具有其它实施例,例如可根据需要增加夹具上母板的数量,并添加对应的刻录器。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芯片刻录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参照本发明芯片刻录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芯片刻录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其步骤包括:
将已经安装好芯片的主板加载到刻录夹具平台307,并将刻录器305通过针床与主板上的芯片刻录信号线相连,使刻录器305与芯片一一对应连接,并连接刻录器与主机(步骤501);
依照上文对刻录主机及刻录器的描述对二者进行设置,其中刻录主机获得各刻录器的静态ip地址(步骤503);
通过人机操作将各个芯片需要刻录的数据输入刻录主机301(步骤505);
刻录主机301的ITFTP Client依照刻录器305的IP地址列表将各个刻录数据分别发送给相对应的刻录器305(步骤507);
各刻录器解析从刻录主机的ITFTP Client端接收的包结构,取出要刻录的数据buffer,并将刻录数据存储在On-Board RAM中,依照存储的芯片内容对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进行校验(步骤509);
主机向各刻录器下达命令,该命令需要刻录器针对对应的芯片进行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擦除操作(步骤511);
各刻录器检查芯片是否为缺省,并向主机报告检查结果(步骤513);
主机收到检查结果,若判断结果为该芯片是缺省芯片,下达刻录命令,然后执行步骤519,若否,下达擦除命令,然后执行步骤517(步骤515);
刻录器调用相应的blast app lib函数,擦除芯片上原有的内容(步骤517);
刻录器调用相应的blast app lib函数,并将要刻录的数据buffer指针,作为参数传给blast app lib函数,后者按照刻录芯片的总线协议操控引脚电平,实现刻录(步骤519);
刻录器检测所刻录芯片数据的正确性,并向主机报告检测结果(步骤521)。
其中,刻录主机可根据需要分别向某一个或某一些刻录器先发送刻录命令。
本发明中一台主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多台刻录设备建立连接,可以使用USB/Ethernet连接,由于不是由主机直接控制刻录电平,而是由主机同时控制多台刻录器,由每一台刻录器控制刻录电平,所以可以同时进行刻录。而由于使用USB/Ethernet等较高级的连接方式,一台主机理论上可以同时控制无限多台刻录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节省控制主机的成本,适用于在生产线上大规模作业。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作出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在线刻录系统,其包括:
刻录主机,载有多个芯片刻录数据,且识别多个刻录器ip地址并向其发送对应的刻录数据及下达刻录命令;
多个刻录器,其均与该刻录主机相连,用以将刻录数据刻录至芯片中,其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刻录主机接收到的该刻录数据;
刻录单元,用于刻录该刻录数据至芯片;及
提供刻录器静态ip地址、将接收到的该刻录数据存储在该数据存储单元中并依照该刻录主机下达的该刻录命令控制刻录的控制装置;及
刻录夹具平台,其上装载具有多个芯片的母板,每个所述芯片均与一所述刻录器对应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中运行有一自定义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协议栈,该协议栈维护该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列表并向其发送相应的刻录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协议栈建立有维护包含每个所述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列表的自定义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客户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还包括远程控制台,人机操作通过该控制台下达刻录命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命令是登录请求包命令请求,该刻录器的控制装置是ARM结构开发板,其运行将刻录数据存储在该数据存储单元中并依照该刻录主机下达的该登录请求包命令请求控制刻录的ITFTP Server进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ARM结构开发板还运行控制刻录电平进行刻录的芯片接口函数,该ITFTP Server进程调用该接口函数实现刻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主机与该多个刻录器借由集线器相连,且该多个刻录器均包括与该集线器对应的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集线器是通用串行总线或以太网集线器,该刻录器接口是与该集线器对应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以太网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刻录系统,其中该刻录单元是适配器。
10.一种在线刻录方法,其包括:
步骤a:刻录主机获得多个刻录器的ip地址;
步骤b:该刻录主机依照该多个刻录器ip地址识别各刻录器,并将刻录数据发送给相应的该各刻录器;
步骤c:该刻录器存储收到的该刻录数据;
步骤d:该刻录主机向至少一刻录器下达刻录命令;及
步骤e:接到刻录命令的刻录器依照存储的刻录数据对与之对应的芯片进行刻录。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b还包括:
通过人机操作将各个芯片需要刻录的数据输入该刻录主机;及
刻录主机依照该ip地址列表将各个刻录数据分别发送给相对应的刻录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c还包括:该刻录器解析从刻录主机接收刻录数据的包结构,取出缓冲,并将刻录数据存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线刻录方法,其中步骤e还包括:
刻录器ITFTP Server进程调用相应的芯片接口函数,并将要刻录的数据缓冲指针作为参数传给该芯片接口函数;及
该芯片接口函数控制刻录电平依照该刻录数据对芯片进行刻录。
CN 200510083371 2005-07-13 2005-07-13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896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3371 CN1896976A (zh) 2005-07-13 2005-07-13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3371 CN1896976A (zh) 2005-07-13 2005-07-13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6976A true CN1896976A (zh) 2007-01-17

Family

ID=3760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83371 Pending CN1896976A (zh) 2005-07-13 2005-07-13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9697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001A (zh) * 2013-08-22 2015-03-18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对多台交换机烧录的系统、方法及相应交换机
CN105573792A (zh) * 2015-12-16 2016-05-11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出厂参数烧录方法及待烧录设备、烧录工具设备
CN108804264A (zh) * 2018-05-15 2018-11-13 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fct测试程序对单片机进行测试的方法
CN110929254A (zh) * 2020-01-09 2020-03-27 四川卫士通信息安全平台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可信cpu芯片otp数据批量加载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001A (zh) * 2013-08-22 2015-03-18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对多台交换机烧录的系统、方法及相应交换机
CN105573792A (zh) * 2015-12-16 2016-05-11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出厂参数烧录方法及待烧录设备、烧录工具设备
CN108804264A (zh) * 2018-05-15 2018-11-13 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fct测试程序对单片机进行测试的方法
CN108804264B (zh) * 2018-05-15 2021-09-03 上海金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fct测试程序对单片机进行测试的方法
CN110929254A (zh) * 2020-01-09 2020-03-27 四川卫士通信息安全平台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可信cpu芯片otp数据批量加载系统及方法
CN110929254B (zh) * 2020-01-09 2023-08-22 成都三零嘉微电子有限公司 安全可信cpu芯片otp数据批量加载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2574C (zh) 使用本地标识符的端节点分区
CN1151449C (zh) 允许服务器远程访问未通电的客户计算机系统资产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0983158Y (zh) 一种计算机刀片服务器用刀片管理卡
CN1875348A (zh) 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CN1845120A (zh) 一种恶意代码自动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1042673A (zh) 软件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060436A (zh)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故障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500243A (zh) 使用可移动存储器收集和恢复用户环境数据
CN1491344A (zh) 用于汽车检修的公共平台
CN1731738A (zh) 大规模计算机集群系统节点的自动化快速部署方法
CN101055539A (zh) 计算机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248116C (zh) 一种基于主机平台的嵌入式模块和子系统的通用测试装置
CN1279461C (zh) 基于ccp协议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器标定方法
CN101059791A (zh) 虚拟通用串行总线设备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632774A (zh) Usb接口设备的识别方法
CN1896976A (zh) 在线刻录系统及其方法
CN1570863A (zh) 远程加载或升级程序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431595A (zh) 自动化的主板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0343840C (zh) 总线系统、在总线系统中使用的站和总线接口
CN1313931C (zh) 程序处理装置
CN101140552A (zh) 一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27243C (zh) 远程访问客户系统个别初始化设定的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848103A (zh) 实现中央控制单元对单板集中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945542A (zh) 一种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CN1767544A (zh) 信息处理系统的下位装置、下位装置用动作控制程序及动作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