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6597A -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6597A
CN1876597A CN 200610017968 CN200610017968A CN1876597A CN 1876597 A CN1876597 A CN 1876597A CN 200610017968 CN200610017968 CN 200610017968 CN 200610017968 A CN200610017968 A CN 200610017968A CN 1876597 A CN1876597 A CN 1876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tube
heat exchange
heat transfer
exchange box
st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179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2463C (zh
Inventor
翟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0179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2463C/zh
Publication of CN1876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24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246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陶瓷材料配方中含有基质料组分A、骨料组分B和结合剂,以重量百分比为单位,A中含有:莫来石粉20~40%,堇青石粉20~40%,滑石粉10~36%,粘土粉10~30%,α-Al2O3粉10~ 20%,B中含有莫来石32~72%,堇青石28~68%;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5∶1~1.5。该陶瓷材料生产时,先将A制成泥饼,再加入B和结合剂,通过练泥、陈腐、混炼、成型、烘干、烧结而成。烧结温度是1300-1400℃,烧结时间为36-48h。本发明的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耐高温,节约能源,陶瓷材料的生产方法成熟,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耐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生产和使用能满足各种窑炉的新型高效节能陶瓷换热器目前尚未查到,陶瓷换热器的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发展状况。例如:(1)以高铝熟料和复合粘土为原料经混练、成型、烘干、烧结等步骤来生产无缝整体结构管盘陶瓷换热管;(2)以生熟焦宝石、软质粘土等地方原料为主,以水溶性有机聚合物为结合剂,采用轧膜工艺人工合成堇青石基高温陶瓷换热器。但是现在使用的换热器大多数为金属换热器,并且只能在低温下使用,当燃气温度较高时不能直接使用,要掺入大量的冷空气,并且还必须高温保护,如鼓冷风机及控制系统。当掺入冷空气后换热器回收的温度将降低,换热效果差,造成能源的浪费。
由于我国当前能源日趋紧张,并且能源的利用率较低,这样以来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急需生产和使用节能效果好的产品。而陶瓷换热器是目前国家的火炬计划之一,是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指定产品,也是鼓励外商投资的高薪技术产品之一。因此生产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利国利民的新型高效节能产品陶瓷换热器是非常必要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一种陶瓷换热器,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节能陶瓷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选取与配制、球磨、过滤、搅拌、练泥、陈腐、精练、压制成型、干燥、烧结、成品检验、组装入库,其详细步骤为:
1.原料的选取及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
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20~40%;
           堇青石粉   20~40%;
           滑石粉     10~36%;
           粘土粉     10~30%;
           α-Al2O310~20%;
骨料组分B:莫来石     32~72%;
           堇青石     28~68%;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16~36%,0.5~1mm的莫来石为16~36%;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14~34%,0.5~1mm的堇青石为14~34%。
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5∶1~1.5,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5~1%的结合剂甲基纤维素。
2.先将≥200目的基质料加水(水与基质料的重量比为1∶3)送入湿球磨机进行研磨10-12h,检验粒度的标准为:粒度≥320目。
3.将磨成的泥浆通过筛滤磁选送进板孔滤泥机滤成泥饼备用。
4.将泥饼与骨料混合后,送入双轴双向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并且加入结合剂甲基纤维素,水分控制在19-22%为宜,通过练泥机混练2-3遍。
5.把练泥送陈腐间陈腐存放(冬天15±1天,夏天10±1天)后,再通过练泥机精练2遍后,送挤出机按要求的规格进行挤出成型。
6.成型后自然干燥20-24h,进入烘干房烘干到水份≤1.5%方可进炉。
7.将坯体用梭式窑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1300-1400℃之间,按常规打架子烧结36-48h,保温4-6h,冷却到500℃以下出炉。
8.将烧结完毕的零件检验合格后组装入库(组装使用高温密封胶,以防漏气)。
一种陶瓷换热器,含有冷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上换热箱,下换热箱,换热管,冷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分别与上换热箱两边连接,在上换热箱的冷空气进口出口之间设有密封隔板,在上换热箱底板和下换热箱上板之间安装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换热管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
一定数量的换热管在上、下换热箱连接固定板之间为均布排列,或为两换热管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或为中空多边形,或为中空椭圆形。
一种大型陶瓷换热器,含有两侧面的耐火砖砌筑壁面,上、下换热箱,冷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砌筑曲封保温板,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换热管,两侧耐火砖砌筑壁面和上砌筑曲封上保温板、砌筑曲封上换热管固定板,以及两端的密封板构成上换热箱,在上换热箱的两边分别设有冷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在冷空气进口与热空气出口之间设有密封隔板,在下换热箱砌筑曲封连接板和上换热箱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之间连接固定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上、下换热箱连通,换热管之间形成烟气通道。
一定数量的换热管在上、下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之间为均布布置,或为两相邻换热管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或中空多边形,或中空椭圆形,或为中空菱形;
砌筑大型陶瓷换热器采用曲封专用高温板,长600-1500mm,宽150-780mm,厚度50-60mm。砌筑板600mm以下可用独块无缝高温板,600mm以上可采用双曲封连接,这样密封合理,可按用户要求设定尺寸,减少砌缝,漏气率低,换热箱、曲封换热连接板与无缝高温换热管连接采用高温密封胶粘接密封,漏气率低,砌筑换热器规格比较灵活。
中小型陶瓷换热器可整体成型,换热箱与无缝高温换热管采用高温密封连接,漏气率低,效果好。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陶瓷换热器耐高温,节约能源比例大。将陶瓷换热器放入烟道出口最近温度最高的地方,若窑炉的温度是1450℃时,烟道出口温度应在1100-1250℃,可换取温度800-1000℃左右;利用1000℃换热空气与燃气形成混合气进行燃烧,原来每炉使用2.7吨柴油,利用陶瓷换热器后使用柴油1.4吨,可节约燃料48%。
(2)本发明创造的陶瓷换热器,适用性强,能适应各种温度和环境;换热效果好(换热温度600-1100℃),使用寿命长(5-10年)。
(3)本发明的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的生产方法成熟,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陶瓷换热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其A-A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形陶瓷换热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A-A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其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其砌筑曲封保温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金属换热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其生产工艺步骤包括原料选取与配制、球磨、过滤、搅拌、练泥、陈腐、精练、挤出成型、干燥、烧结、成品检验、组装入库,其详细步骤为:
1.称取莫来石粉、堇青石粉、滑石粉、粘土粉、α-Al2O3作为基质料组分A,各种组分在基质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莫来石粉20%,堇青石粉40%,滑石粉10%,粘土粉10%,α-Al2O320%;
称取莫来石和堇青石作为骨料组分B,这两种组分在骨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16%,0.5~1mm的莫来石为36%,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34%,0.5~1mm的堇青石为14%。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5%的结合剂。
2.按基质料的配方计量称重,将≥200目的基质料加水(水与基质料的重量比为1∶3)送入湿球磨机中进行研磨10-12h,检验粒度的标准为:粒度≥320目。
3.将磨成的泥浆通过筛滤磁选送进板孔滤泥机滤成泥饼备用。
4.将泥饼与骨料混合后,送入双轴双向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并且加入结合剂甲基纤维素,水分控制在19-22%为宜,通过练泥机混练2-3遍。
5.把练泥送陈腐间陈腐存放(夏天陈腐10天,冬天陈腐15天)后,再通过练泥机精练2遍后,送挤出机按要求的规格进行挤出成型。
6.成型后自然干燥20-24h,进入烘干房烘干到水份≤1.5%方可进炉。
7.将坯体用梭式窑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1300℃之间,按常规打架子烧结36h,保温6h,冷却到500℃以下出炉。
8.将烧结完毕的零件检验合格后组装入库,组装时使用高温密封胶,以防漏气。
9.砌筑大型陶瓷换热器采用曲封专用高温板,长600-1500mm,宽150-780mm,厚度50-60mm。砌筑板600mm以下可用独块无缝高温板,600mm以上可采用双曲封连接,这样密封合理,可按用户要求设定尺寸,减少砌缝,漏气率低,换热箱、曲封换热连接板与无缝高温换热管连接采用高温密封胶粘接密封,漏气率低,砌筑换热器规格比较灵活。
实施例二: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
1.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40%,堇青石粉20%,滑石粉20%,粘土粉10%,α-Al2O3 10%基质料粒度为220目。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36%,0.5~1mm的莫来石为16%,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14%,0.5~1mm的堇青石为34%。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1%的结合剂。
2.按基质料的配方计量称重,加水(水与基质料的重量比为1∶3),送入湿球磨机中进行研磨10-12h,研磨后粒度为350目。
3.烧结时温度控制在1400℃,按常规打架子烧结48h,保温4h,冷却到500℃以下出炉。
烧结时升温要求,温度在100-200℃之间升温速率为10℃/h,在200-500℃之间升温速率为20℃/h,在600-900℃之间升温速率为30℃/h,在900-1380℃之间升温速率为80℃/h,在500-600℃时保温1h,900℃时保温2h。
实施例三: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
1.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25%,堇青石粉25%,滑石粉30%,粘土粉10%,α-Al2O3 10%;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20%,0.5~1mm的莫来石为20%,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30%,0.5~1mm的堇青石为30%。
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5,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8%的结合剂。
2.烧结时温度控制在1350℃,按常规打架子烧结40h,保温5h,冷却到500℃以下出炉。
烧结升温要求,温度在100-200℃之间升温速率为12℃/h,在200-500℃之间升温速率为22℃/h,在600-900℃之间升温速率为32℃/h,在900-1380℃之间升温速率为60℃/h,在500-600℃时保温1h,900℃时保温2h。
实施例四: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
1.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35%,堇青石粉25%,滑石粉20%,粘土粉10%,α-Al2O3 10%;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30%,0.5~1mm的莫来石为30%,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20%,0.5~1mm的堇青石为20%。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2,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8%的结合剂。
实施例五: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
1.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22%,堇青石粉25%,滑石粉15%,粘土粉25%,α-Al2O3 13%;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28%,0.5~1mm的莫来石为30%,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22%,0.5~1mm的堇青石为20%。
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2,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7%的结合剂。
实施例六: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
1.基质料组分A:莫来石粉27%,堇青石粉25%,滑石粉15%,粘土粉13%,α-Al2O3 20%;
骨料组分B中粒度为0~0.5mm的莫来石为18%,0.5~1mm的莫来石为24%,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26%,0.5~1mm的堇青石为32%。
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2,再加入占A、B两组份总重量0.7%的结合剂。
实施例七:用本发明的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制成的陶瓷换热器的实施例
参见图2,图3,图8,图9,图中1为上换热箱,2为换热管,3为密封隔板,4为热空气出口,5为冷空气进口,6为下换热箱,7为烟道,11为冷风鼓风机,12为换热器,13为炉,14为降温鼓风机,冷空气进口5和热空气出口4分别与上换热箱1两边连接,在上换热箱1的冷空气进口5出口之间设有密封隔板3,在上换热箱1底板和下换热箱6上板之间安装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2,换热管2之间间隔形成烟道7;一定数量的换热管2在上、下换热箱连接固定板之间为均布排列,或为两换热管2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2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
与以往金属换热器相比,陶瓷换热器12的安装位置更靠近炉13,并且省用了一个降温鼓风机14,只需一个冷风鼓风机11。
实施例八:用本发明的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制成的陶瓷换热器的实施例
参见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中1为上换热箱,2为换热管,3为密封隔板,4为热空气出口,5为冷空气进口,6为下换热箱,7为烟道,8为砌筑曲封保温板,9为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10为耐火砖砌筑壁面,11为冷风鼓风机,12为换热器,13为炉,14为降温鼓风机,两侧耐火砖砌筑壁面10和上砌筑曲封上保温板8、砌筑曲封上换热管固定板9,以及两端的密封板构成上换热箱1,在上换热箱1的两边分别设有冷空气进口5、热空气出口4,在冷空气进口5与热空气出口4之间设有密封隔板3,在下换热箱砌筑曲封连接板9和上换热箱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9之间连接固定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与上、下换热箱连通,换热管2之间形成烟道7;一定数量的换热管2在上、下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9之间为均布布置,或为两相邻换热管2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2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
与以往金属换热器相比,陶瓷换热器12的安装位置更靠近炉13,并且省用了一个降温鼓风机14,只需一个冷风鼓风机11。

Claims (10)

1.一种陶瓷材料,其特征是:配方中含有基质料组分A、骨料组分B和结合剂,以重量百分比为单位,基质料组分A中含有:莫来石粉20~40%,堇青石粉20~40%,滑石粉10~36%,粘土粉10~30%,α-Al2O3粉10~20%,基质料组分的粒度≥200目;
骨料组分B中含有:莫来石32~72%,堇青石28~68%;
配方中A、B两组份的重量比为1~1.5∶1~1.5,结合剂占A、B两组份总重量的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骨料组分B中0~0.5mm的莫来石为16~36%,0.5~1mm的莫来石为16~36%;粒度为0~0.5mm的堇青石为14~34%,0.5~1mm的堇青石为14~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结合剂为甲基纤维素。
4.一种陶瓷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练、成型、烘干、烧结,成品检验,其特征在于:
(1)按配方称取基质料A,按基质料∶水=3∶1的比例加水,进湿球磨机研磨10-12h,研磨后粒度检验标准为≥320目;
(2)然后将磨成的泥浆通过筛选,进入板孔滤泥机滤成泥饼备用。
(3)将骨料B和泥饼混合搅拌,加入结合剂,通过练泥机混练,水分含量控制在19~22%;
(4)把练成的泥进行陈腐存放,陈腐时间为冬天15±1天,夏天10±1天,再放入练泥机精练,然后挤出成型、干燥,使坯体水分在1.5%以下;
(5)将坯体烧结,烧结温度1300-1400℃,烧结时间为36-48h,保温时间4-6h,冷却后出炉。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为自然干燥,干燥时间为20~24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在升温时,温度在100-200℃之间升温速率为10-15℃/h,在200-500℃之间升温速率为20-25℃/h,在600-900℃之间升温速率为30-35℃/h,在900-1380℃之间升温速率为50-80℃/h,在500-600℃时保温1h,900℃时保温2h。
7、一种陶瓷换热器,含有冷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上换热箱,下换热箱,换热管,其特征是:冷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分别与上换热箱两边连接,在上换热箱的冷空气进口出口之间设有密封隔板,在上换热箱底板和下换热箱上板之间安装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换热管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换热器,其特征是:一定数量的换热管在上、下换热箱连接固定板之间为均布排列,或为两换热管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或为中空多边形,或为中空椭圆形。
9、一种大型陶瓷换热器,含有两侧面的耐火砖砌筑壁面,上、下换热箱,冷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砌筑曲封保温板,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换热管,其特征是:两侧耐火砖砌筑壁面和上砌筑曲封上保温板、砌筑曲封上换热管固定板,以及两端的密封板构成上换热箱,在上换热箱的两边分别设有冷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在冷空气进口与热空气出口之间设有密封隔板,在下换热箱砌筑曲封连接板和上换热箱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之间连接固定有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上、下换热箱连通,换热管之间形成烟气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换热器,其特征是:一定数量的换热管在上、下砌筑曲封固定连接板之间为均布布置,或为两相邻换热管交错布置排列,换热管的横截面为中空圆形、或中空多边形,或中空椭圆形,或为中空菱形。
CNB2006100179680A 2006-06-16 2006-06-16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46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79680A CN100402463C (zh) 2006-06-16 2006-06-16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79680A CN100402463C (zh) 2006-06-16 2006-06-16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597A true CN1876597A (zh) 2006-12-13
CN100402463C CN100402463C (zh) 2008-07-16

Family

ID=3750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79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463C (zh) 2006-06-16 2006-06-16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2463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8195A (zh) * 2009-07-22 2010-01-20 河北理工大学 一种高温气体过滤器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101A (zh) * 2010-08-19 2010-12-22 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锆铝复相陶瓷珠的生产工艺
CN101519304B (zh) * 2009-02-19 2012-07-04 景德镇亿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堇青石-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位反应烧成的制备方法
CN101697838B (zh) * 2009-10-28 2013-01-09 宜都欧亚陶瓷有限公司 烤烟炉用联体陶瓷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87119A (zh) * 2018-02-12 2018-08-10 陕西科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全陶瓷换热器、换热挡板模具及换热挡板的制备方法
US10168101B2 (en) 2014-09-24 2019-01-01 Cas Super Energy Technology Jingjiang Ltd. Ceramic heat exchange plate and air pre-heater assembled thereby
CN109354485A (zh) * 2018-11-09 2019-02-19 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喷嘴的固定结构及陶瓷喷嘴的制备方法
CN110483027A (zh) * 2019-08-26 2019-11-22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氧化锑用耐火风管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4497Y (zh) * 1994-01-15 1995-04-12 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 陶瓷换热器
CN1785894A (zh) * 2005-10-31 2006-06-14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制备汽车尾气净化器用堇青石蜂窝陶瓷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304B (zh) * 2009-02-19 2012-07-04 景德镇亿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堇青石-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位反应烧成的制备方法
CN101628195A (zh) * 2009-07-22 2010-01-20 河北理工大学 一种高温气体过滤器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8195B (zh) * 2009-07-22 2014-01-15 河北理工大学 一种高温气体过滤器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7838B (zh) * 2009-10-28 2013-01-09 宜都欧亚陶瓷有限公司 烤烟炉用联体陶瓷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21101A (zh) * 2010-08-19 2010-12-22 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锆铝复相陶瓷珠的生产工艺
CN101921101B (zh) * 2010-08-19 2012-08-01 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锆铝复相陶瓷珠的生产工艺
US10168101B2 (en) 2014-09-24 2019-01-01 Cas Super Energy Technology Jingjiang Ltd. Ceramic heat exchange plate and air pre-heater assembled thereby
CN108387119A (zh) * 2018-02-12 2018-08-10 陕西科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全陶瓷换热器、换热挡板模具及换热挡板的制备方法
CN108387119B (zh) * 2018-02-12 2019-09-13 陕西科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全陶瓷换热器、换热挡板模具及换热挡板的制备方法
CN109354485A (zh) * 2018-11-09 2019-02-19 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喷嘴的固定结构及陶瓷喷嘴的制备方法
CN110483027A (zh) * 2019-08-26 2019-11-22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氧化锑用耐火风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027B (zh) * 2019-08-26 2022-01-28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氧化锑用耐火风管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2463C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6597A (zh) 陶瓷换热器、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99082B (zh) 刚玉莫来石质蜂窝陶瓷蓄热体
CN101857400A (zh) 一种轻质保温砖及其生产工艺
CN1974474A (zh) 一种低温烧制良导热性刚玉-莫来石质陶瓷砖的方法
CN101074161B (zh) 一种钛酸铝-莫来石质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9732A (zh) 一种堇青石莫来石质蜂窝陶瓷蓄热体及制备方法
CN201138137Y (zh) 罐式煅烧炉
CN100595044C (zh) 利用城市污泥和湿排粉煤灰生产轻质高强烧结砖的方法
CN1631838A (zh) 一种耐火浇注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28813A (zh) SiC陶瓷换热器、SiC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93115A (zh) 一种氧化钙高效煅烧炉
CN102910929A (zh) 一种堇青石莫来石质蜂窝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335A (zh) 一种蜂窝陶瓷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84735A (zh) 一种多孔体换热元件
CN1295409C (zh) 用玄武岩替代粘土的制砖方法
CN109369203A (zh) 高强度中密度莫来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9695A (zh) 一种高性能蜂窝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88148Y (zh) 新型混烧窑
CN1931793A (zh) 特种碱性回转窑用莫莱石复合砖
CN105693203A (zh) 低温烧成环保可降解陶瓷用泥料、低温烧成环保可降解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59292A (zh) 勒辛环形蓄热陶瓷体及其制作工艺
CN104529480A (zh) 一种机压成型高温挡板砖的生产方法
CN217868655U (zh) 制备ⅱ型无水石膏的系统和制备石膏混相粉的系统
CN202757507U (zh) 勒辛环形蓄热陶瓷体
CN20430908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温挡板砖的震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