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2231B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2231B
CN1872231B CN2005100136271A CN200510013627A CN1872231B CN 1872231 B CN1872231 B CN 1872231B CN 2005100136271 A CN2005100136271 A CN 2005100136271A CN 200510013627 A CN200510013627 A CN 200510013627A CN 1872231 B CN1872231 B CN 1872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adjuvant
weight
drop pill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136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2231A (zh
Inventor
李永强
郑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136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72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87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2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22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目前滴丸所用辅料纯天然程度不高、以及目前常用的化学合成辅料不在某些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滴丸口感较差的缺点,是一种天然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强、毒副作用更低的药物制剂。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糖尿病疾病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大量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普遍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且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尽管我国目前糖尿病死亡率绝对值相对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其上升速度及趋势已明显超过上述疾病。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症范畴,是一种病程长,病理变化复杂,并发症较多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终生性疾病。其病变不仅在肺、胃、肾发展后累及到心、脑、肝、牌及至全身的筋脉、骨骼、皮肤、肌肉等。目前对此病的治疗,以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现代医学颇感棘手的问题。现在糖尿病的治疗大多以西医为主,西医治疗糖尿病大多用磺脲类、双胍类与胰岛素等药,其降血糖作用虽然明显,能达到调节代谢紊乱的程度,但复发率较高。出现合并症较多,且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黄脲类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等,双胍类药物可引起消化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过敏反应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低血糖、过敏反应等,胰岛素增敏剂的肝损害,如曲格列酮因可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已被美国和欧洲禁用等等。中医对该病多是在传统三消(上、中、下消)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论治,多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出现三消症状,单一的治疗上消、中消、下消的汤剂已经难以适应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分型也越来越复杂,已达百余型之多,且难掌握。
作为现代医学常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已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化学合成药成为药物的主流,然而,随着多种疑难重症杂症的出现,西医治疗呈现出不完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现实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都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质疑,特别是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现代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人们也逐渐把希望寄托在传统医药的应用和发展上。提倡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的使用、热衷于传统疗法、崇尚天然药物的潮流正在形成,充分利用天然物质是人类最佳的选择。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天然药物都有一定的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认识水平的增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亚健康状态化,人们更加渴望回归自然,利用纯天然程度高的药物治疗、预防一些化学合成药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天然植物药的应用已扩展超出它原来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从天然药物中寻求副作用小、且物美价廉的药物成为世界各国医药企业所追逐的目标。欧共体对草药进行了统一立法,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草药地位已经合法化,美国政府也已起草了植物药管理办法,开始接受天然药物的复方混合制剂作为治疗药,这些为中药作为治疗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中国医药市场融入国际医药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剧。面临强大跨国医药集团的激烈竞争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的巨大冲击,我国传统中药产生的众多产品由于尚不能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而被拒之门外。
滴丸制剂是一种具有高效、速效新型中药制剂,其克服了以往中药制剂的缺点与不足,但目前的滴丸制剂普遍面临以下问题:1、滴丸辅料纯天然程度不高:目前,滴丸基质辅料多为化学合成品,天然程度较低,新的替代基质辅料的寻找、特别是天然程度高的替代基质辅料的寻找及其制备工艺的确定,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目前常见可能的天然基质辅料替代品所需的制备条件非常苛刻,辅料温度及其滴丸滴制条件都是影响滴丸制备成型的关键。辅料熔融温度过高则粘性低,可塑性差,辅料熔融温度过低可塑性虽强,但滴丸有易粘丸、变形等缺点,因此,寻找纯天然程度高,且适于替代现有滴丸基质的辅料是非常艰辛的一项工作。2、滴丸出口遇到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中国也正努力适应这种趋势,目前作为保健食品的中药滴丸制剂,已成功的出口到许多国家,但目前也面临许多问题,因为不同的国家对中药滴丸制剂所选用的辅料的认同有所不同,尤其是工业发达的欧洲,对食品辅料及医药辅料的更为严格,而作为保健食品出口的滴丸制剂所选用的化学合成辅料(如聚乙二醇)并不在某些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的目录中,这对中药滴丸制剂走向国际市场非常不利,成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绊脚石,因此,寻找一种或更多的新的、能为国际市场接受的基质辅料尤为重要,也刻不容缓。3、口感及起效速度的缺点:中药及其制剂的口感较差是其一大特点,人们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对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味道的恐惧甚至远远胜于对疾病的恐惧,更有甚者,一些患者因为不能克服中药或其制剂的不良口味或气味而放弃中药的治疗,如将药物制成胶囊剂或糖衣片剂虽可改善口感,减少刺激,但崩解速度却延长,不利于药物迅速起效,对某些疾病,特别是需药物迅速起效的疾病不适用。4、滴丸工业化生产的制剂工艺困难:在滴丸制剂辅料的替换过程中,其工业化生产的制剂工艺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如基质辅料的熔融温度、滴制温度、辅料与药物的配比、滴管口径的比例、冷凝剂等均是影响滴丸的因素,因此,基质的替换且能适于工业化生产是一件耗时、耗费大量资金的工作。
为了改变滴丸剂基质辅料长期以化学合成辅料为主的局面,解决目前滴丸基质所面临的纯天然程度低,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服用低毒、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的问题;也可解决中药制剂,特别是滴丸制剂在出口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本发明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制剂工艺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毒副作用低、疗效显著、价格适中、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纯中药滴丸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选用的基质辅料是通过大量的试验所得到的,具有分子量小,易溶于水,溶散速度更快,纯天然程度高,毒副作用更低,且能降低药物刺激性气味,口腔含服时具有改善口腔酸碱度,改善口腔气味的特点,本发明所用基质辅料为食品轿味剂,服用口感好、患者易接受的特点,是未来基质辅料发展的方向。
本发明药物组分、用量及其辅料的选择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该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芪提取物1~40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40重量份、天花粉1~40重量份、格列本脲0.05~0.2重量份,适量辅料:其中辅料包括填充剂和增塑性基质,所说的填充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赤藓糖醇、山梨醇、果糖、D-核糖酸-γ-内酯、阿拉伯醇、海藻糖、D-核糖、低熔点琼脂糖、虫胶、木糖醇、棉子糖、葡萄糖、苹果酸、枸橼酸、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等,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所说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来源的天然辅料: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阿拉伯胶、右旋糖酐、甲壳素、田箐胶、卡拉胶、印度胶、红藻胶、西黄蓍胶、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胶、黄原胶、海藻酸及其盐、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所述淀粉及其衍生物如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所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芪提取物15~25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5~25重量份、天花粉15~25重量份、格列本脲0.08~0.15重量份,适量辅料: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海藻酸、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芪提取物22重量份、地黄提取物22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格列本脲0.1重量份,适量辅料:其中的填充剂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木糖醇、乳糖醇;其中的增塑性基质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来源天然辅料:淀粉、阿拉伯胶。
上述敷料中还可以含有化学合成辅料和动物来源辅料,其中填充剂包括苯基乙二醇、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钠、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酸甘油酯、尿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其中增塑性基质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泊洛沙姆、明胶。
本发明最佳的基质辅料为木糖醇和淀粉,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为乳糖醇和淀粉,乳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为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重量之比为1∶0.2~1∶0.4。
本发明药物中基质辅料与药物的用量比可以是制剂学上允许的范围,这里所述的药物可以是原药材也可以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物,为了适应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中基质辅料与药物的配比范围指的是辅料与药物有效成分的重量配比,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1~1∶1;优选的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1~1∶0.6;最佳的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2~1∶0.4。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萃取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制成如下制剂,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1~40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40重量份、天花粉1~40重量份、格列本脲0.05~0.2重量份备用;
(b)向适量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45~11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120分钟,保温,在45~9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0~4.0毫米,滴入-20~25℃的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制成滴丸,即得。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15~25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5~25重量份、天花粉15~25重量份、格列本脲0.08~0.15重量份备用;
(b)向适量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加热熔融温度为60~85℃,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滴制温度为60~85℃、滴管口径为1.1~3.5毫米,冷凝剂为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22重量份、地黄提取物22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格列本脲0.1重量份备用;
(b)向适量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加热熔融温度为64℃,滴制温度为64℃、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冷凝剂为0℃的甲基硅油。
本发明药物最佳制备方法为:
(a)取黄芪提取物22重量份;地黄提取物22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格列本脲0.1重量份备用;
(b)向适量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或重量之比为1∶0.2~1∶0.3的乳糖醇和淀粉混合物;或重量之比为1∶0.2~1∶0.4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移至贮液瓶中,混合物在64℃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滴入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滴丸即得。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以上各组成中的单味中药,尤其是佐药、使药或佐药与使药,可以单独或同时被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功效的中药替换,替换后中药制剂及其药物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1-3次,每日各生药用量以国家药典用药量为准,不超过药典规定量。
本发明所制备的滴丸,除了具有常规滴丸剂优点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给药方便、高效、速效外,其最大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选用辅料纯天然程度高: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基质辅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或以天然植物来源的基质辅料为主,所选用的基质辅料为木糖醇与淀粉或乳糖醇与淀粉或木糖醇与阿拉伯胶,此基质辅料具有纯天然程度高,毒副作用低,口感好,溶散时限短,起效快,是一种新型基质辅料,可以用来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辅料,以此种辅料制成的滴丸,可以解决目前滴丸基质所面临的纯天然程度低,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服用低毒、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的问题。
2、解决中药出口中的一些问题:本发明药物也可解决中药制剂,特别是滴丸制剂在出口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因为不同的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对中药滴丸制剂所选用的辅料的不同认定,克服作为保健食品出口的滴丸制剂所选用的辅料聚乙二醇并不在某些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中的缺陷,提高中药滴丸制剂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解决滴丸口味较差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药物起效速度(溶散时限):以此种基质辅料制成的本发明药物滴丸,可改善中药制剂、特别是目前滴丸制剂口味不佳的缺点,改善口感,更易为患者接受,而且采用本发明药物所选用的辅料制成的滴丸具有更短的溶散时限,使药物起效更快,是一种起效更快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4、更高的安全性及解决滴丸存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发明所选用的基质不仅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营养剂,而且也可作药用,但未见其作为药物基质辅料用,因此,就基质而言绝对安全、无毒副作用,大量试验证明,以此辅料制成的滴丸可降低有效成分在贮存过程中的析出、滴丸粘丸、易吸潮变软等缺点,可适宜工业化大生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采用以新基质滴丸(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下简称新),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按照文献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药物,按照申请号03111769.4文献实施例1方法制备,以下简称旧)的溶散时限、重量差异比较试验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试验例1: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对比实验例
体外试验
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药物制成的滴丸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溶散时限等指标,考察其良好的释放效果;通过重量差异,考察其制备工艺是否成熟,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
1.试验用药:本发明药物;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
2.方法和结果:
溶散时限:按《中国药典》该项下方法进行测定;丸重差异:按《中国药典》该项下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三批以新型基质辅料制成的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溶散时限、重量差异比较
Figure G05113627120050623D000071
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的溶散时限较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少,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制成的滴丸丸重差异均控制在药典规定范围以内。结果说明,以新型辅料制成的本发明药物的溶散速度更快,更利于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发挥作用;丸重差异均控制在药典规定范围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天然基质辅料可替代目前化学合成辅料,可工业化生产。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的软硬度、滴丸粘丸比较观察
1.试药:本发明药物,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
2.方法和结果:取药物三批次,分别装于瓷瓶内,并用瓶塞密封好。将其放入底部有饱和Nacl(湿度75%)溶液的干燥器中,再将干燥器放入恒温40℃干燥箱中,定时取样,观察滴丸软硬度、滴丸粘丸等情况,结果见表2.1、表2.2。
表2.1三批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留样观察比较
Figure G05113627120050623D000072
  软硬度   硬   硬   硬   硬   硬   较硬   较硬
表2.2:三批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性状观察比较
试验数据显示,本发明药物的软硬度变化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相似,稍强;本发明药物的滴丸粘丸变化、硬度变化与以聚乙二醇为辅料制成的滴丸相似。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与以聚乙二醇制成的滴丸的粘丸变化、硬度变化相似,说明此天然基质辅料可替代目前化学合成辅料,可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取黄芪提取物2.2g;地黄提取物2.2g;天花粉2.2g;格列本脲0.1g、木糖醇23.5g、淀粉12.7g备用;
(b)向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4℃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滴入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2
(a)取黄芪提取物1.5g;地黄提取物2.5g;天花粉2.5g;格列本脲0.08g、木糖醇23.5g、淀粉12.7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4℃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滴入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3
(a):取黄芪提取物11g;地黄提取物11g;天花粉11g;格列本脲0.05g、木糖醇57.1g、阿拉伯胶22.9g备用;
(b):向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4℃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滴入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4
(a):取黄芪提取物5g;地黄提取物10g;天花粉10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59.2g、淀粉14.8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8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0℃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1.4毫米,滴入5~8℃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5
(a):取黄芪提取物3.5g;地黄提取物15.5g;天花粉16g;格列本脲0.08g、木糖醇73.6g、淀粉18.4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混合物在60~8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0~8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3.5毫米,滴入8~12℃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3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6
(a):取黄芪提取物6g;地黄提取物3g;天花粉3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14.2g、淀粉5.8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0~70℃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20分钟,保温,在80℃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2.5毫米,滴入12~18℃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丸即得。
实施例7
(a):取黄芪提取物3g;地黄提取物3g;天花粉15g;格列本脲0.01g、乳糖醇16.4g、淀粉12.2g备用;
(b):向乳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70~8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分钟,保温,在60℃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3.0毫米,滴入8~12℃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8
(a):取黄芪提取物10g;地黄提取物5g;天花粉4g;格列本脲0.05g、乳糖醇60.8g、黄原胶15.2g备用;
(b):向乳糖醇、黄原胶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8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2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滴入-15℃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9
(a):取黄芪提取物7g;地黄提取物8g;天花粉12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56g、淀粉14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0分钟,保温,在60℃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1~2.5毫米,滴入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g丸即得。
实施例10
(a):取黄芪提取物14g;地黄提取物12g;天花粉22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72.7g、淀粉7.2g备用;
(b):向木糖醇和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11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分钟,保温,在4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3~3.5毫米,滴入8~12℃的植物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丸即得。
实施例11
(a):取黄芪提取物7.5g;地黄提取物6.5g;天花粉5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45g、阿拉伯胶5.9g备用;
(b):向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100℃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3分钟,保温,在9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2.5毫米,滴入8~12℃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500丸即得。
实施例12
(a):取黄芪提取物15g;地黄提取物5g;天花粉5g;格列本脲0.01g、木糖醇50g、红藻胶9g、甲基纤维素5.5g备用;
(b):向木糖醇、红藻胶和甲基纤维素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90℃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8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3.5毫米滴入-5~8℃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13
(a):取黄芪提取物2.2g;地黄提取物4.2g;天花粉6.8g;格列本脲0.1g、山梨醇35g、黄原胶5.5g、变性淀粉9.5g备用;
(b):向山梨醇、黄原胶和变性淀粉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0~8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0~8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1~2.5毫米滴入8~12℃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3000粒即得。
实施例14
(a):取黄芪提取物7g;地黄提取物7g;天花粉7g;格列本脲0.1g、木糖醇35g、甲壳素25g备用;
(b):向木糖醇和甲壳素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7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0分钟,保温,在7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4~2.5毫米滴入0℃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15
(a):取黄芪提取物4g;地黄提取物5g;天花粉7g;格列本脲0.1g、山梨醇53.5g、硬脂酸钠6.5g、环糊精11.5g备用;
(b):向山梨醇、环糊精和硬脂酸钠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64℃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25~2.5毫米,滴入8~12℃的液体石蜡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2000粒滴丸即得。
实施例16
(a):取黄芪提取物10g;地黄提取物2g;天花粉10g;格列本脲0.1g、木糖醇60g、海藻酸7.3g备用;
(b):向木糖醇、海藻酸混合物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80℃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保温,在64℃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2.0~3.5毫米滴入12~20℃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去冷却液,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中,待干燥后分装,制成1000粒滴丸即得。

Claims (8)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成为:黄芪提取物1~40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40重量份、天花粉1~40重量份、格列本脲0.05~0.2重量份,和辅料:辅料为木糖醇和淀粉,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者为乳糖醇和淀粉,乳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0.2~1∶0.3;或者为木糖醇和阿拉伯胶,木糖醇和阿拉伯胶的重量之比为1∶0.2~1∶0.4;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其特征在于其中黄芪提取物为15~25重量份、地黄提取物为15~25重量份、天花粉为15~25重量份、格列本脲为0.08~0.1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其特征在于其中黄芪提取物为22重量份、地黄提取物为22重量份、天花粉为22重量份、格列本脲为0.1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1~1∶0.6。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与黄芪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天花粉、格列本脲的重量之和比为1∶0.2~1∶0.4。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1~40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40重量份、天花粉1~40重量份、格列本脲0.05~0.2重量份备用;
(b)向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在45~11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120分钟,保温,在45~95℃温度下滴制、滴管口径为1.0~4.0毫米,滴入-20~25℃的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制成滴丸,即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15~25重量份、地黄提取物15~25重量份、天花粉15~25重量份、格列本脲0.08~0.15重量份备用;
(b)向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加热熔融温度为60~85℃,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滴制温度为60~85℃、滴管口径为1.1~3.5毫米,冷凝剂为0~18℃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黄芪提取物22重量份、地黄提取物22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格列本脲0.1重量份备用;
(b)向辅料中加入上述原料药,充分混合,混合物加热熔融温度为64℃,滴制温度为64℃、滴管口径为1.2~2.5毫米,冷凝剂为0℃的甲基硅油。
CN2005100136271A 2005-06-01 2005-06-0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2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136271A CN1872231B (zh) 2005-06-01 2005-06-0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136271A CN1872231B (zh) 2005-06-01 2005-06-0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2231A CN1872231A (zh) 2006-12-06
CN1872231B true CN1872231B (zh) 2011-10-05

Family

ID=3748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1362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2231B (zh) 2005-06-01 2005-06-0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72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0501B (zh) * 2016-12-14 2019-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磺酰脲类药物的注射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858A (zh) * 2003-01-27 2004-08-18 永 张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消渴滴丸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0858A (zh) * 2003-01-27 2004-08-18 永 张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消渴滴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2231A (zh) 2006-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2231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1721C (zh) 一种止咳平喘的药物
CN1872327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组合物
CN1872232B (zh)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5314C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CN1872230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71B (zh)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52B (zh) 一种辛伐他汀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50B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872075B (zh) 一种雪胆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79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36B (zh) 一种鹤草酚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44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CN1872191B (zh) 一种益心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50B (zh) 一种水飞蓟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111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CN101194910A (zh) 一种含乙酰天麻素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85B (zh) 一种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59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872184B (zh) 一种降脂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4946B (zh)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61B (zh) 一种血竭细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161B (zh) 一种柴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077B (zh) 一种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CN100553616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ianshi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00402 Tianjin Beichen Xinyi white road Liaohe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