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8135A -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8135A
CN1868135A CNA2004800304675A CN200480030467A CN1868135A CN 1868135 A CN1868135 A CN 1868135A CN A2004800304675 A CNA2004800304675 A CN A2004800304675A CN 200480030467 A CN200480030467 A CN 200480030467A CN 1868135 A CN1868135 A CN 1868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phonetic
chinese
radicals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04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润基
姜勋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868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8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7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prediction or retriev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8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rient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methods for entering alphabetical characters, e.g. multi-tap or dictionary disambig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其通过使用待输入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而输入中文。

Description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特别涉及仅仅使用待输入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和该汉字部首的拼音的首字母来输入中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时一般使用拼音输入法。在这种方法中,汉字或词用拼音来表示并使用其拼音来输入,而无须考虑其声调。这里,汉字的“拼音”意指用罗马字母或者英文字母表示的该汉字的发音。
图5所图示为当使用普通便携式电话输入中文时的显示屏幕,其中参考数字10表示普通便携式电话,参考数字18表示显示区域。下面参照图5对拼音输入法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为了输入汉字“费”,用户键入“fei”,即汉字“费”的拼音。这时,还检索到与“费”字具有相同拼音的汉字“飞”和“诽”等,并且它们随同待输入的“费”字一起显示在便携式电话10的显示区域18内。
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几个问题。例如,当输入一汉字时,仅用到其以英文字母表示的发音,因此许多具有相同发音的字被显示出来。因此,只要输入汉字,就必须从多个显示的具有相同发音的字中选择待输入的字,以至于输入汉字颇费时间。此外,由于该汉字的所有拼音字母必须以英文字母的形式输入,从而使输入汉字所需要的时间变得更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解决本技术领域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输入中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仅输入一待输入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汉字的部首拼音的首字母来输入汉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及其部首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在本发明的该方法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时,就会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输入的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及其子字元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在本发明的这种方法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述待输入汉字的子字元之一的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就会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到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及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其部首拼音以及该部首的位置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和该部首的位置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和该部首的位置信息进行输入,就会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到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及所输入的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和所输入的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字元为包括在部首字元列表中的部首字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通过使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上的方向按键(arrow key)或者数字按键进行输入。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按键输入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键。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输入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和该功能按键,就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汉字拼音首字母以及所输入的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并同时所述部首具有一定数目或者更多笔画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和所检索到的汉字相关联的汉字也与该检索到的汉字一起显示在显示区域。
本发明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计算机输入中文的方法,该计算机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及其部首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就会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到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及所输入的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及优点可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附图中: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中文输入方法的移动终端功能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移动终端的数字按键所分配到的位置的一个示例;
图5为当使用传统便携式电话输入中文时其显示屏幕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中文输入方法的移动终端的功能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移动终端的数字按键所分配到的位置的一个示例。
在图1中,参考数字100表示便携式电话,180表示显示区域,120表示按键输入装置,140表示汉字储存器,160表示中央处理单元。
(第一实施例)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中,通过使用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可以比传统方法更快更容易地输入中文。这里,所述的首字母可以是下列字母中任何一个--“b,p,m,f,d,t,n,i,g,k,h,j,q,x,zh,ch,sh,r,z,c,s,a,o,u”(共为24个)。这里所述的“部首”意指汉字的代表性要素,任何单个汉字都有部首。
下面举例说明拼音为“zhongguo”的中文词“中国”的输入过程。
首先,为了输入“中国”一词中的“中”字,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120输入“zhong”(其为“中”的拼音)的首字母“zh”和“gun”(其为“中”的部首“丨”的拼音)的首字母“g”,即“zhg”,那么与所输入的拼音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就从汉字储存器140中检索出来。该汉字储存器140包含汉字及其部首的拼音信息。所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便携式电话100的显示区域180。
与上述汉字“中”类似,当输入汉字“国”时,如果输入“guo”(其为“国”的拼音)的首字母“g”和“kou”(其为“国”的部首“口”的拼音)的首字母“k”,即“gk”,就从汉字储存器140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拼音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之显示在显示区域180中。
同样,部首分别为“人(ren)”和“千(qian)”的中文词“今年(qunian)”的输入如下:
今=q(qu)+r(ren)=qr,以及
年=n(nian)+q(qian)=nq。
类似地,部首分别为“衣(yi)”、“食(shi)”和“口(kou)”的中文词“装饰品”的输入如下:
装=zh(zhuang)+y(yi)=zhy,
饰=sh(shi)+sh(shi)=shsh,以及
品=p(pin)+k(kon)=pk。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120输入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步骤S10),那么根据中央处理单元160的指令与所输入的首拼音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就从汉字储存器140中检索出来(步骤S20)。
在最后一个步骤中,要输入的汉字可以由用户从检索到的汉字中选出(步骤S30)。
这样,根据本发明,可检索到与待输入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都相匹配的汉字,所以与传统技术不同的是,并不需要输入全部的拼音字母。此外,由于使用了部首的拼音,检索到的字元数目也将大大少于传统技术。
另外,上述按键输入装置120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键(例如,“#”)。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120输入一个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如上所述)、以及功能按键(“#”),那么与所输入的首拼音字母相匹配、同时其部首具有一定数目或更多笔划(例如,超过5划)的汉字被从汉字储存器140中检索到,并显示在显示区域180。因此,需检索字元的数目也可减少。
关于检索到的汉字的排列以及在显示区域180上的显示,传统地,根据便携式电话类型的不同,汉字垂直或水平地排成一行。但在本发明中,每个检索到的汉字和与其相关的汉字成对排列(即使是相同的检索到的汉字),如下表所示,从而使得相关的汉字能一起同时输入。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年   时   人   因   日   手   真   阵   步   定
  1   2   3   4   5   6   7   8   9   0
就是说,例如,为了输入中文词“一人”,如果数字按键“0”被按下三次,第三对字元“一人”就被选中输入。此外,如果“一人”被选中并且数字按键“0”被长按(press and hold),那么仅“一”字被输入。当这个方法应用于PC时,如果键盘上十个数字按键“1”到“0”之中的任何一个被按下,而不是仅仅使用数字按键“0”时,那么与所按下的数字键相应的汉字或词就被输入。例如,中文词“一人”就可通过简单地按下键盘上的数字按键“3”来输入。
因此,在输入中文的过程中,由于可以同时输入两个字元,所以与逐个输入字元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输入更多的字元。
在该第一实施例的改良实施例中,如果用户不知道待输入汉字的部首,则该汉字被分为预定数目的子字元(这里的子字元意指一种部首字元,其包括在部首字元列表中)。然后,任一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可以被输入,来代替使用该部首拼音的首字母。
例如,当输入汉字“费”时,可假设该字元被分为两个子字元(即,“弗”和“贝”)。然后,子字元“弗”或者“贝”的拼音的首字母可被输入,来代替部首拼音的首字母。
同样,当输入汉字“新”时,可假设该字元被分为三个子字元(即,“立(li)”,“木(mu)”和“斤(jin)”)。子字元“立”或“木”或“斤”的拼音的首字母可以被输入。这样,子字元的拼音信息也包括在所述汉字储存器140中。
依照上述的改良实施例,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其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可以被输入。当用户不知道待输入的汉字的部首时,可方便地使用这种利用子字元的方法。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随同第一实施例中用到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一起输入的,还有该部首的位置信息。因此,同第一实施例相比,所检索到的汉字的数量降到了最低。
例如,为了输入汉字“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中”字拼音的首字母“zh”及“中”字部首“丨”的拼音的首字母“g”被输入。除此之外,所述部首的位置信息还通过方向按键或数字按键的按下而被输入。这里,由于所述“中”字的部首“丨”位于该“中”字的中部,所以在所有对应上、下、左、右和中部位置的按键中与中部相应的数字按键或方向按键被选中并按下。因此,与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部首的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汉字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140中被检索出来,并显示在显示区域180中。
类似地,在输入“新”字的情况中,“新”字的拼音的首字母及其部首(斤)的拼音的首字母被输入。随后,通过使用方向按键或数字按键输入所述部首(斤)的位置信息,在该例子中所用的是对应右边位置的按键。因此,与包括了部首位置信息的输入信息相匹配的汉字就从汉字储存器140中检索出来,并显示在显示区域180。不必说,在第二实施例中,汉字的拼音信息,字元部首的拼音信息,以及该部首的位置信息都包含在所述汉字储存器140中。
如图4所示,在上述例子中,在使用数字按键的情况下,按键“2”、“8”、“4”、“6”、“5”分别用作上、下、左、右和中部方向按键,以便输入部首的位置信息。例如,“中”字的部首“丨”的位置为中部,因此需通过按下按键“5”来输入,而“新”字的部首“斤”的位置为右,所以通过按下按键“6”来输入。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文输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如果待输入的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其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部首的位置信息被输入(步骤S10′),则与所输入的首拼音字母以及部首位置相匹配的汉字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140中被检索出来(步骤S20′)。然后,用户可以从检索出的字中选择要输入的字(步骤S30′)。
除了以上所说明的实施例外,本发明还为按键输入装置120上的功能按键(*)提供了另一个功能。
例如,当功能按键“*”按下一次,可执行分离功能,按下两次可执行词间隔的功能。所述分离功能意为,在切换式字母输入模式下对分配在同一个按键上的字母进行输入的情况中,通过按下一次功能按键“*”来重新启动切换功能。此外,数字按键“0”可用于执行从检索到的汉字中选择字的选择功能。
虽然本发明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还可应用于PDA、远程信息处理器、监视电话、远程控制器、台式电脑等。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获知,本发明可用于如韩国和日本等所有使用汉字的国家。
工业应用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如果待输入的汉字的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汉字的部首的拼音的首字母被输入,则与所输入的首拼音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就会从汉字储存器中被检索出来,从而使汉字的输入快速简便。
此外,依照本发明,由于不需要输入汉字拼音的所有字母,所以能够缩减输入字所需要的时间。而且,由于使用了汉字的部首,就不会检索到其他具有同样拼音的汉字,所以检索到的汉字数量显著减少,从而使得汉字的输入快速而简单。
虽然上述对本发明的说明是参照了几个优选实施例而做出的,但是这些只是本发明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做出的限制性说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及范围的前提下,做出多种改变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及其部首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
其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待输入的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时,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及所输入的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2、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及其子字元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
其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待输入汉字的子字元之一的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时,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所输入的子字元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3、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汉字拼音、其部首拼音以及该部首的位置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和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部首的位置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
其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和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该部首的位置信息进行输入时,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和所输入的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所输入的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字元为包括在部首字元列表中的部首字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通过使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上的方向按键或者数字按键进行输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按键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按键,其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输入所述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和所述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以及所述功能按键,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到与所输入的汉字拼音首字母以及所输入的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同时所述部首具有一定数目或者更多笔画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检索到的汉字相关联的汉字也随同该检索到的汉字一起显示在显示区域。
8、一种使用计算机输入中文的方法,该计算机包括:按键输入装置,用于存储包括一汉字拼音及其部首拼音在内的汉字信息的汉字储存器,用于从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通过所述按键输入装置输入的一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将该检索到的汉字显示在显示区域的中央处理单元,
其中,如果通过按键输入装置将待输入的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及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进行输入时,就从所述汉字储存器中检索出与所输入的待输入汉字拼音首字母及所输入的该待输入汉字部首拼音的首字母相匹配的汉字,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从而进行所述汉字的输入。
CNA2004800304675A 2003-10-15 2004-10-11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Pending CN18681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30071686 2003-10-15
KR1020030071686 2003-10-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8135A true CN1868135A (zh) 2006-11-22

Family

ID=3446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304675A Pending CN1868135A (zh) 2003-10-15 2004-10-11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18596B1 (zh)
CN (1) CN1868135A (zh)
WO (1) WO20050390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338A (zh) * 2009-04-20 2010-10-20 金泰均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及其键输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5037B2 (en) * 2006-06-30 2010-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learning character segments from received text, and associa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7565624B2 (en) 2006-06-30 2009-07-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learning character segments during text input, and associa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395586B2 (en) 2006-06-30 2013-03-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learning a context of a segment of text, and associa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0458668C (zh) * 2007-05-08 2009-02-04 张立峰 首音汉字输入法
KR100878196B1 (ko) * 2007-10-02 2009-01-13 주식회사 자코드 통신단말기의 한자 입력장치 및 입력방법
CN102547383A (zh) * 2010-12-31 2012-07-04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视频点播系统中的拼音检索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2981633A (zh) * 2011-09-06 2013-03-20 雅虎公司 利用拼音输入法输入读音未知汉字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97990A (zh) * 2015-10-28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录中联系人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2978B (fi) * 1999-09-17 2004-02-13 Nokia Corp Symbolien syöttö
JP2002297577A (ja) *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中国語入力変換処理装置、中国語入力変換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20087667A (ko) * 2001-05-15 2002-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형 이동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KR100432175B1 (ko) * 2002-01-02 2004-05-17 주식회사 언어과학 축소형 키 어레이를 이용한 중국어 한어 병음 입력 시스템
KR100548352B1 (ko) * 2003-06-05 2006-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중문 입력창 표시방법
KR100657366B1 (ko) * 2003-06-13 2006-12-14 유춘영 한자 입력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338A (zh) * 2009-04-20 2010-10-20 金泰均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及其键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96039A (ko) 2006-09-05
WO2005039064A1 (en) 2005-04-28
KR100718596B1 (ko) 2007-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04C (zh) 用于小键盘的汉字输入方法
CN1868135A (zh) 使用移动终端输入中文的方法
CN1338068A (zh) 表意语言及非表意语言的文字输入系统
CN1716173A (zh) 具有被分配多个笔画以便输入表意字符的按键的数字键盘
CN1704879A (zh) 用于输入中文汉字短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273C (zh) 数据库检索方法及系统
CN1239041C (zh)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日语输入装置和方法
CN1510554A (zh) 一种可嵌入应用的汉字输入法
CN101114196A (zh) 输入中文短语的方法和设备
CN1967451A (zh) 一种简易终端的快速信息输入装置和输入键法
CN1744005A (zh) 手机码手机输入平台
CN1136497C (zh) 部件-触摸屏鼠标式汉字输入方法
CN1167993C (zh) 计算机及电信中三键汉字字形输入法及其相应键盘
CN1439954A (zh) 双拼双形序码数字键汉字输入法
CN1818836A (zh) 快易码数码象形输入法
US20230004730A1 (en) Chinese Character Input Method, System and Keyboard
CN1223926C (zh) 部首编码汉字输入法
CN1454343A (zh) 多笔划字符输入方法和设备
CN1297872C (zh) 一种用滚轮替换键盘的实现方法
CN1584810A (zh) 汉字输入方法
CN1256649C (zh) 基于键选双拼的中文整句输入法及其键盘布局
CN1158593C (zh) 汉字及多国文字的计算机双笔六笔画输入方法
CN1285028C (zh) 一种用于通讯传输设备中的汉字输入法
CN1369768A (zh) 一种基于软键盘的汉字输入方法
CN1290306C (zh) 一种键盘及其汉字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