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4339A -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4339A
CN1864339A CNA2004800286450A CN200480028645A CN1864339A CN 1864339 A CN1864339 A CN 1864339A CN A2004800286450 A CNA2004800286450 A CN A2004800286450A CN 200480028645 A CN200480028645 A CN 200480028645A CN 1864339 A CN1864339 A CN 1864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nel
sliding
shutoff device
elastic par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86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6210C (zh
Inventor
李俊鸿
朴栽永
朴天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rd Technologies Korea YH
Original Assignee
M2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2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2sy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4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4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2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2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这种装置的便携式终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滑动板可在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而且,主板支撑弹性部分,从而在一个方向产生弹力。传力件接收弹性件的弹力,并根据滑动板的位置在打开或关闭方向将弹力传递到滑动板。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如果仅仅开始施加力,该装置的滑动板就自动从主板打开或关闭到主板中;并且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其中装有该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从而子体通过滑动操作可以从主体打开或关闭到主体中。
背景技术
一般地,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是指将两个部分彼此连接并使这些部分彼此可以滑动的一种装置。这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用于多种领域,例如,诸如冰箱的家用电器,诸如复印机的办公设备,诸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LCD显示器的计算机设备,以及诸如蜂窝电话、PCS电话和PDA的远程通信设备,等等。
最近,随着使用便携式无线终端的日益普及,除了无线通讯本身的简单功能,还需要额外的功能以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以便满足每位用户的喜好。
根据需要,便携式终端已经从一般的直板式终端发展到翻转式终端,以及上翻式终端,再到折叠式终端等等。目前主要使用折叠式终端。
这是因为折叠式终端具有充分的空间,足以使用宽LCD模块作为显示装置,并且由于可以折叠成一半大小,因此比其它终端具有更优异的便携性。
同时,滑动式终端已经是公知的。它所安装的显示装置具有宽的LCD模块,其尺寸类似于折叠式终端。并且,它有助于使终端最小化。
对于滑动式终端,作为盖的子体在滑动操作中在主体上打开和关闭。其另外的优点是以新的操作方式打开和关闭,同时保持目前折叠式终端的优点。
作为这样一种滑动式终端,本申请人Himac Corporation已经申请了一种滑动式便携式无线终端,见韩国实用新型申请号2003-0000136。
上述申请中公开的终端包括在主体上引导子体的导向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用于根据子体在子体和主体之间的某个滑动位置将压力方向改变到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而且,当子体通过弹性装置运动到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时,子体不需要限位器即可保持在最大打开位置或最大关闭位置。可使用扭转弹簧作为弹性装置。扭转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主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子体上。
对于这种终端,当子体运动时,扭转弹簧转动并对子体施加转动力。在动作过程中,扭转弹簧在宽度范围上张紧和松弛。为此,使用运动范围宽而弹力小的扭转弹簧。为了补偿弹性力不足,可以安装两个扭转弹簧。
但是,对于上述终端,虽然装有两个扭转弹簧,但由于扭转弹簧的特性,弹力还是不足。并且,由于扭转弹簧会在宽度范围上松弛,因此容易因反复动作而疲劳造成老化,从而较早地丧失其正常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延长弹性部分的寿命,这是通过使用传力件传递弹性部分的弹力并将其变成滑动板的推力而增大滑动板的推力,同时减小弹性部分的振动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用户在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终端时提供方便,这是通过滑动操作以及通过按下按钮以使子体自动在主体上操作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通过使用显示装置的整个屏幕来显示水平方向长的图像,这是通过利用滑动操作使子体打开和关闭以及通过使装在子体中的显示装置转动来实现的。
为了达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板;连接到主板以沿一个方向滑动的滑动板;由主板支撑并在一个方向产生弹力的弹性部分;以及接收弹性部分的弹力的传力件,从而在滑动板运动路线的特定位置,当所述滑动板处于关闭位置时传力件能够沿关闭方向向滑动板提供弹力,当滑动板处于打开位置时传力件能够沿打开方向向滑动板提供弹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滑动板中沿运动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槽,并形成有可滑动地连接到每个导向槽的导向肋。
弹性部分包括产生扩展弹力的扭转弹簧,其中主体支撑扭转弹簧的一端,传力件支撑扭转弹簧的另一端。
传力件包括转动臂,其一端连接到弹性部分并被引导到主板上,从而仅能在垂直于滑动板运动方向的方向上运动,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传力件包括运动块,它是固定的,以接收弹性部分的弹力。而且,在滑动板中形成有凸轮槽,该凸轮槽包括第一斜槽,第一斜槽的角度在接收运动块的弹力之后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施加力,以及第二斜槽,第二斜槽连接到第一斜槽,并在关闭滑动板的方向施加力。
运动块包括凸轮轴,该凸轮轴连接在弹性部分上并具有可滑动地连接到凸轮槽中的突起部分;衬套,它可滑动地连接在主板上沿弹性件提供弹力的方向形成的长孔中;以及螺栓,它穿入衬套并连接到凸轮轴。
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还包括导向件,用于引导弹性部分和传力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沿所受的弹性部分的弹力方向运动,并且当滑动板关闭到主板中时,产生制动力使传力件不再沿着将滑动板关闭到主板的方向移动滑动板;当滑动板从主板打开时,产生制动力使传力件不再沿着将滑动板从主板打开的方向移动滑动板。
导向件包括连接弹性部分和传力件的导向销,以及形成在滑动板上用于引导导向销沿垂直于滑动板运动方向的方向运动的长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传力件包括连杆,其中与弹性部分固定的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第二端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主板,即弹性部分能够直线运动到弹性部分与主板连接的位置并在此位置上转动。
传力件包括连杆,其中在连杆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可转动地连接到从滑动板上突出的第一转动轴上;并且在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有长孔,长孔为从主板上突出的第二转动轴运动提供空间。
在滑动板关闭到主板中以及从主板打开时,通过使第二转动轴停(hang)在长孔的末端,打开和关闭装置能够限制滑动板的运动距离。
在滑动板中形成有第二突起,并且在连杆中形成有配合部分,用于在滑动板到达滑动板完全关闭到主板中的位置之前限制连杆转动,从而控制关闭滑动板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打开滑动板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弹性部分包括沿展开方向产生弹力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形成在连杆上且位于第一轴孔和长孔之间的第一突起上,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转动轴。
传力件包括第一块,第一块中形成可转动地连接到从滑动板上突出的第三转动轴的第二轴孔;固定在第一块上的至少一个轴部分;以及第二块,第二块上形成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中形成的第二突起的第三轴孔。
打开和关闭装置,通过在滑动板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将悬挂板固定在从穿过孔(penetrating hole)穿过的轴部分上并使悬挂板悬在第二块中,可以限制滑动板的运动距离。
第一块是非圆形的,并且在滑动板中形成有配合突起,用于在滑动板到达滑动板完全关闭到主板中的位置之前限制第一块的转动,从而控制滑动板关闭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打开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连接到轴部分并在第一块和第二块彼此远离的方向产生弹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传力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的第一点的第一块,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的第二点的第二块,第二点的运动路线与第一点的不同,以及弹性地连接第一块和第二块的杆件。
弹性部分连接到杆件并在展开第一块和第二块的方向产生弹力。
根据滑动板运动过程中的拐点(point of inflection),在滑动板的关闭位置,第二块沿关闭到第一块的方向定位,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能够在关闭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而在滑动板的打开位置,第二块沿从第一块打开的方向定位,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沿关闭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
第二块的安装位置,使得滑动板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
杆件包括固定在第一块或第二块之一上的内轴(female shaft),内轴的长度比第一块和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固定在第一块或第二块中的另一个上的外轴(male shaft),外轴的长度比第一块和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并且外轴在滑动板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可以在内轴中滑动。
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弹性部分产生拉力,传力件包括至少两排连杆,将主板的第一点连接到滑动板的第二点,每排连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折点(refraction point)的至少两个连杆,连杆接收弹性部分的拉力并在展开第一和第二点的方向产生弹力。
弹性部分包括拉伸弹簧。
传力件根据滑动板运动过程中的拐点,在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沿滑动板关闭方向提供弹力,而在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沿滑动板打开方向提供弹力。
传力件控制在滑动板打开方向的运动距离比在滑动板关闭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补偿弹性装置,该装置在所述滑动板运动的方向产生与弹性部分相同方向的弹力,而在所述滑动板运动的垂直方向产生方向与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对称的弹力,从而使滑动板在垂直方向受到均匀的力。
补偿弹性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的第一点的第一块;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的第二点的第二块;弹性地连接第一块和第二块的导向轴;以及弹性部分,弹性部分连接到导向轴并在展开第一块和第二块的方向产生弹力。
第二块有助于根据滑动板运动路线的拐点,在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沿将滑动板打开到第一块中的方向施加弹力,同时有助于在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沿从第一块关闭滑动板的方向施加弹力。
第二块的安装位置,使得滑动板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
导向轴包括固定在第一块或第二块之一上的内轴,内轴的长度比第一块和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固定在第一块或第二块中的另一个上的外轴,外轴的长度比第一块和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并且外轴在滑动板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可以在内轴中滑动。
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
为了达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主体;可滑动地连接到主体的子体;限位部分,用于将子体固定在将子体装入主体中以及从主体中伸出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及弹性部分,用于沿子体从主体中伸出或者装入主体中的方向提供弹力。
键盘置于主体上,液晶屏置于子体上。
主体具有从其侧面到内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子体进出此空间。
限位部分包括滑动杆,滑动杆中形成有挂在子体中安装的配合突起上的钩以及沿滑动方向的长孔,滑动杆的一端从主体外部进入内部以及从主体内部伸到外部;装在主体中并连接到第一长孔的第一销;以及压缩弹簧,沿所述钩挂在配合突起的方向推动滑动杆。
弹性部分包括第一交叉杆,第一交叉杆的一端由主体支撑,另一端由子体支撑;位置与第一交叉杆交叉的第二交叉杆,第二交叉杆的一端由主体支撑,另一端由子体支撑;第二销,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交叉杆的中心并使第一和第二交叉杆相对转动;以及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连接到第二销并沿第一和第二交叉杆推动子体的方向提供弹力。
至少两个弹性件串联安装。
弹性件还包括第一托架,第一托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交叉杆的一端并固定在主体上;第二托架,第二托架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交叉杆的另一端并且固定在子体上;以及一对导轨,导轨分别固定在主体两侧,并形成有导向槽,第一和第二托架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槽。
为了达到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主体;连接到主体的主板;可滑动地连接到主板的滑动板;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的转动板;固定连接到滑动板的子体;以及固定在转动板上并在子体上转动的显示装置。
滑动轴固定在滑动板上,轴座安装在主板中且可滑动地连接到滑动轴。
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弹性部分,根据滑动板运动路线中的某一点,当滑动板靠近滑动板关闭位置时,沿关闭滑动板的方向提供弹力,同时根据滑动板运动路线中的某一点,当滑动板靠近滑动板打开位置时,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提供弹力。
第一弹性部分作用力的方向的拐点,位于主板离开其关闭点的总运动距离的一半以内。
第一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主板支撑扭转弹簧的一端,滑动板支撑其另一端。
第一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由主板支撑,另一端由转动板支撑,从而当转动板不转动时,为转动板提供弹力,以使其保持初始状态;而当转动板转动时,为转动板提供弹力,使其继续转动。
第一弹性部分的卷绕部分卷绕多次,从而其半径围绕同心圆展宽。
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部分,当转动板不转动时,第二弹性部分将弹力提供到转动板,以使其保持初始状态,而当转动板转动时,第二弹性部分提供弹力到转动板,以使其继续转动。
第二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滑动板支撑扭转弹簧的一端,转动板支撑其另一端。
第二弹性部分的卷绕部分卷绕多次,从而其半径围绕同心圆展宽。
转动板绕中心轴线转动,中心轴穿过转动板中心形成的穿过孔并且连接到滑动板。
在滑动板上形成有凸台部分,用于支撑转动板中心的底部。
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转动限制装置,用于限制转动板的转动角度。
转动限制装置包括转动限制突起,转动限制突起形成在滑动板或转动板之一上,并插入其中另一个上形成的轨道槽中。在转动板转动或不转动时,转动限制突起接触轨道槽的两端并且控制转动板不再转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剖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操作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9-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操作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13是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从与图12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分解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的关闭位置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的打开位置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19是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从与图18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分解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的关闭位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19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的打开位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在关闭位置时的组装件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中的滑动板处于部分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中的滑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在关闭位置时的组装件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中的滑动板处于部分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图28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中的滑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31是表示图30所示的具有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在关闭位置时的组装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32是图31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垂直剖视图;
图33是图31所示便携式终端的横向剖视图,其中便携式终端的子体打开到拐点;
图34是图33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垂直剖视图;
图35是表示图31所示便携式终端中的滑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横向剖视图;
图36是图35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垂直剖视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38是图37所示便携式终端的组装件的剖视图;
图39是图38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剖视图,其中子体是伸出的;
图40和41是表示图37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关闭位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42和43是表示图37所示便携式终端的打开位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45是图44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关键部分的分解剖视图;
图46是图44所示便携式终端的组装件的俯视图;
图47是图46所示便携式终端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以及
图48是图47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剖视图。
键盘1102置于组成便携式终端的主体1100上,执行各种功能的主电路板(main board)装在主体1100中。液晶屏1122装在子体1120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主体1100。
主板1130连接到主体1100上,滑动板1150连接到子体1120上并可沿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1130上。
滑动板1150中形成有导向槽1152,主板1130中形成有导向肋1132,用于引导导向槽1152可以沿指定路线滑动。
弹性部分由主板1130支撑,并在一个方向产生弹力。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1160,扭转弹簧1160的一端固定在主板1130上,另一端是自由的,扭转弹簧产生朝向固定端的弹力。
为了安装扭转弹簧1160,在主板上形成有第一突起1136,在扭转弹簧1160的固定端形成有第一环形部分1162,第一环形部分连接到第一突起1136上,并且在扭转弹簧1160的自由端形成有第二环形部分1164。
传力件连接到滑动板1150以及弹性件,并且接收弹性部分的弹力,以根据滑动板1150运动路线上的指定点,沿着将滑动板1150关闭到滑动板1150的关闭位置的方向提供弹力,也可以根据滑动板1150运动路线上的指定点,沿着将滑动板1150打开到滑动板1150的打开位置的方向提供弹力。
传力件包括转动臂1170,转动臂1170的一端连接到弹性部分并被引导到主板1130上,从而可以仅在垂直于滑动板1150运动方向的方向上运动,转动臂117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1150。
在转动臂1170的一端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环形部分1164的导向销1172。而且在转动臂1170的另一端具有转动孔1174。滑动板1150上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到转动孔1174中的第二突起。
导向件引导弹性部分与传力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沿所受的弹性件的弹力方向运动,并且当子体1120关闭到主体1100中时,产生制动力使传力件不再沿着将滑动板关闭到主板的方向移动滑动板1150,当滑动板1150从主板打开时,产生制动力使传力件不再沿着将子体1120从主体1100打开的方向移动滑动板1150。
导向件包括长孔1134,用于引导导向销1172,以使连接部分仅在扭转弹簧1160施加弹力的方向在弹性部分和传力件之间移动。长孔1134垂直于滑动板1150的运动方向纵向形成。
在此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中,滑动板1150连接到主板1130,从而可以防止装在其中的转动臂1170和扭转弹簧1160分离。
由于上述结构,当子体1120从主体1100打开或关闭到主体1100中时,转动臂1170的引导销1172停在长孔1134中,以防止滑动板1150过度运动并阻挡子体1120。并且,当子体1120被阻挡时,扭转弹簧1160沿着继续移动转动臂1170的方向提供弹力,以使子体1120保持在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
这样,虽然当滑动板1150关闭和打开时转动臂1170会阻挡滑动板1150,但仍需要在主板1130和滑动板1150上额外提供限位器结构,以防止滑动板1150的过度运动。
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是,当子体1120从主体1100的主电路板打开时,液晶屏1122打开;当子体1120关闭到主体1100时,液晶屏1122关闭。
下面解释此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2-7是图1所示便携式终端操作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2和5所示,当便携式终端关闭时,将装有液晶屏1122的子体1120推到主体1100上并关闭在其中。此时,连接到子体1120的滑动板1150在接收扭转弹簧1160弹力的同时通过转动臂117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此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动子体1120,子体1120将随滑动板1150滑动。此时,主体1100的引导肋1132引导滑动板1150的导向槽,以使滑动板1150能够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
如图3和6所示,当滑动板1150开始打开时,滑动板推动转动臂1170的一端,转动臂1170推动扭转弹簧1160的第二环形部分1164并使其扩展。此后,主板1130上形成的长孔1134引导转动臂1170的导向销1172垂直于滑动板1150的运动方向运动。
首先,用力推动子体1120,但如果转动臂1170越过顶点,则通过扭转弹簧1160的弹力再次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推动滑动板1150。从此时开始,滑动板1150将在不用力的情况下自动运动,直到达到打开位置。
如果子体1120完全打开,如图4和7所示,则转动臂1170往回拉滑动板1150。接着,滑动板1150停止并通过接收扭转弹簧1160弹力的转动臂1170的推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子体1120打开,则液晶屏1122打开。接着,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在子体1120打开时为了关闭终端,用户应当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子体1120。子体1120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中的弹性部分和传力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首先,作为弹性件的扭转弹簧1160,处于沿展宽方向施加弹力的位置。扭转弹簧1160一端形成的第一环形部分1162连接在主板1130上形成的第一突起上,传力件连接在扭转弹簧1160另一端形成的第二环形部分1164上。
接着,传力件包括固定在弹性部分上接收弹力的运动块;凸轮槽1155,凸轮槽形成在滑动板1150上,并包括在接收运动块的弹力之后沿打开滑动板1150的方向施加力的第一斜槽1156,以及在关闭滑动板1150的方向施加力的第二斜槽1158。因此,第一斜槽1156连接第二斜槽1158,在对称方向形成倾斜角度。
运动块包括凸轮轴,凸轮轴连接在弹性部分上并具有可滑动地连接到凸轮槽1155中的突起部分1182;衬套1186,它连接在主板1130上形成的长孔1134中可以沿弹性件提供弹力的方向滑动;以及螺栓1188,它穿入衬套1186并连接到凸轮轴1180。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9-11是图8所示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剖视图。
首先,当终端关闭时,如图9所示,装有液晶屏1122的子体1120重叠并关闭在主体1100中。此时,连接在子体1120上的滑动板1150通过接收扭转弹簧1160弹力的凸轮轴1180的突起部分1182对凸轮槽1155的第二斜槽1158加压的压力而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动子体1120,则子体1120与滑动板1150一起滑动。此时,主体1100上形成的导向肋1132引导滑动板1150的导向槽1152,并帮助滑动板1150进行平稳地直线运动。
如果滑动板1150开始打开,如图10所示,则滑动板1150的第二斜槽1158推动凸轮轴1180的突起部分1182,以使扭转弹簧1160的第二环形部分1164变窄和张紧。接着,在主板1130上形成的长孔1134引导与凸轮轴1180一起运动的衬套1186在垂直于滑动板1150运动的方向运动。
首先,用力推动子体1120,但是如果凸轮轴1180经过第二斜槽1158并且进入第一斜槽1156,则通过扭转弹簧1160的弹力在打开滑动板的方向再次推动滑动板1150。这样,从此时开始,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滑动板1150将自动运动,直到变成打开位置。
如果子体1120完全打开,如图11所示,则凸轮轴1180将停在第一斜槽1156末端并拉动滑动板1150。然后,通过接收扭转弹簧1160弹力的凸轮轴1180的推动力,滑动板1150停止并且保持在打开位置,该推动力推动第一斜槽1156。
如果子体1120打开,则液晶屏1122打开。接着,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当子体1120打开时关闭终端,用户应当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子体1120。子体1120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图13是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与图12所示角度不同的分解剖视图。
键盘设置在构成便携式终端的第一主体2100上,执行各种功能的主电路板装在主体2100中。并且,液晶屏2122装在第二主体2120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第一主体2100。
主板2130连接到主体2100,滑动板2150连接到第二主体2120并可在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2130。
为此,滑动板2150上形成有导向槽2152,主板2130上形成有导向肋2132,以引导导向槽2152沿指定路线滑动。
传力件包括连杆2190,其中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2150,第二端连接到主板2130以在预定距离直线运动并转动。
连杆2190的第一端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从滑动板2150上突出的第一转动轴2154上的第一轴孔2192;并且其第二端包括为从主板2130上突出的第二转动轴2134能够移动提供空间的长孔2196。
连杆2190上形成的长孔2196使连杆2190的第一端靠近或离开第二转动轴2134。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打开和关闭装置,当滑动板2150关闭到主板2130或从主板2130打开时,通过使第二转动轴2134停在长孔2196的末端,能够限制滑动板2150的运动距离。
并且,此实施方式还在滑动板2150上形成有第二突起2156,以及在连杆2190上形成有配合部分2198,用于通过在滑动板2150到达滑动板2150完全关闭到主板2130中的位置之前,使连杆2190停在第二突起2156处来限制连杆2190的转动,从而控制在关闭滑动板2150方向的运动距离小于在打开滑动板2150方向的运动距离。
通过使打开第二主体2120的推动宽度小于关闭第二主体2120的推动宽度,可以实现第二主体2120的打开操作。
弹性部分是扭转弹簧2170,其一端固定在形成在连杆2190上且位于第一轴孔2192和长孔2196之间的第一突起2194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转动轴2134并在展宽方向上产生弹力。
通过将扭转弹簧2170的一端固定在连杆2190的第一突起2194上,而不是将其固定到第一转动轴2154,扭转弹簧2170的变形程度与滑动板2150的运动距离相比可以减小。通过这种结构,扭转弹簧2170的弹力由于反复动作积累的疲劳造成的老化很小。
下面将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
首先,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横向剖视图。
当终端处于关闭位置时,装有液晶屏2122的第二主体2120重叠并关闭在第一主体2100中。此时,连接到第二主体2120的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扭转弹簧2170弹力的连杆219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动第二主体2120,则第二主体2120与滑动板2150一起滑动。此时,第一主体2100上形成的导向肋2132引导滑动板2150的导向槽2152,以使滑动板2150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
当滑动板2150开始打开时,它推动连杆2190的一端。接着,连杆2190绕第二转动轴2134转动,同时压缩扭转弹簧2170。而且,连杆2190上形成的长孔2196有助于连杆2190垂直于滑动板2150的运动方向运动,以使连杆2190穿过转动半径变小的方向。
首先,用力推动第二主体2120,但如果连杆2190穿过平行于第二转动轴2134的点,则通过扭转弹簧2170的弹力可再次沿打开滑动板2150的方向推动滑动板2150。这样,从此时开始,滑动板2150将在不用力的情况下自动运动,直到达到打开位置。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滑动板处于打开位置的剖视图,图17是图16的横向剖视图。
如果第二主体2120完全打开,则在连杆2190上形成的长孔2196的末端将停在第二转动轴2134处,使滑动板2150停止。同时,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扭转弹簧2170弹力的连杆2190的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打开第二主体2120,则液晶屏2122打开。然后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在第二主体2120打开时关闭终端,则应当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第二主体2120。第二主体2120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接着,第二主体2120到达关闭位置,连杆2190的配合部分2198被第二突起2156停止并限制连杆2190的转动,这使得滑动板2150和第二主体2120停止。
此时,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扭转弹簧2170弹力的连杆2190的推力仍保持在关闭位置。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分解剖视图,图19是该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与图18所示不同角度的分解剖视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传力件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传力件包括形成有第二轴孔2202的第一块2200,第二轴孔2202可转动地连接到从滑动板2150上突出的第三转动轴2157;固定在第一块2200上的至少一个轴部分2210;以及形成有第三轴孔2224的第二块2220,第三轴孔2224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2150中形成的第二突起2136。
轴部分2210在通孔2222中滑动,以使第一块2200靠近或离开导向轴2224。
配合件2212固定在轴部分2210上,并穿过通孔2222,从而在滑动板2150的关闭和打开位置悬在第二块2220中,从而限制滑动板2150的运动距离。
此实施方式还形成有非圆形的第一块2200,以及在滑动板2150上的配合突起2158,用于在滑动板2150到达滑动板2150完全关闭到主板2130的位置之前,限制第一块2200的转动,从而控制关闭滑动板2150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打开滑动板2150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通过使打开第二主体2120的推动宽度小于关闭第二主体2120的推动宽度,可以实现第二主体2120的打开操作。
弹性部分是压缩弹簧2172,连接到轴部分2210,并在第一块2200和第二块2220彼此远离的方向产生弹力。
配合部分2198可以通过在轴部分2210上形成型件(swage)并将其连接到诸如螺母的连接装置上而构成。
同时,如果压缩弹簧2172的长度由于第一块2200和第二块2220的变大而变短,则压缩弹簧2172的变形程度与滑动板2150的运动距离相比将变小。通过这种结构,压缩弹簧2172的弹力由于反复动作积累的疲劳造成的老化很小。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
首先,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打开和关闭装置处于打开位置时的横向剖视图。
当终端关闭时,装有液晶屏2122的第二主体2120重叠并关闭在第一主体2100上。此时,连接到第二主体2120的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2172弹力的第一块220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动第二主体2120,则第二主体2120与滑动板2150一起滑动。此时,第一主体2100上形成的导向肋2132引导滑动板2150的导向槽2152,并使滑动板2150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
当滑动板2150开始打开时,如图3和6所示,推动第一块2200的一端。接着,第一块2200绕引导轴2224转动,同时压缩压缩弹簧2172。而且,轴部分2210在第二块2220中形成的通孔2222中垂直于滑动板2150的运动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块2200穿过轴部分2210转动半径变小的方向。
首先,用力推动第二主体2120,但如果第一块2200穿过平行于导向轴2224的点,则通过压缩弹簧2172的弹力再次沿打开滑动板2150的方向推动滑动板2150。这样,从此时开始,滑动板2150在不用力的情况下自动运动,直到达到打开位置。
如果第二主体2120完全打开,则连接到轴部分2210的配合部分2198停在第二块2220中,使滑动板2150停止。同时,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2172弹力的第一块2200的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打开第二主体2120,则液晶屏2122打开。然后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在第二主体2120打开时关闭终端,应当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第二主体2120。第二主体2120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接着,第二主体2120到达关闭位置,连接到轴部分2210的配合件2212被第二块2220停止并限制第一块2200的转动,这使得滑动板2150和第二主体2120停止。
此时,滑动板215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2172弹力的第一块2200的推力仍保持在关闭位置。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键盘置于组成便携式终端的主体上,执行各种功能的主电路板装在主体中。液晶屏装在子体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主体。
主板1130连接在主体1100上,滑动板3110连接到第二主体并且可在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3100。
为此,滑动板3110中形成有导向轴3112,以及在主板3100中形成导向孔3102,导向轴3112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孔3102。
第一块3120通过第一铰轴3122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3100的一点。
第二块3130通过第二铰轴3132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3110的第二点,第二点的运动路线与第一点的不同。
根据滑动板3110运动过程中的拐点,在滑动板3110的关闭位置,第二块3130沿关闭到第一块3120的方向定位,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可以在关闭滑动板3110的方向起作用。
在滑动板3110处于打开位置的同时,第二块3130沿从第一块3120打开的方向定位,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可以在关闭滑动板3110的方向起作用。
第二块3130的安装位置,使滑动板3110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3110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这样,第二主体和滑动板3110的打开操作能快速实现。
杆件可变形地连接第一块3120和第二块3130。
杆件包括固定在第一块3120一侧的内轴3140,其长度比第一块3120和第二块3130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固定到第二块3130的外轴3142,其长度比第一块3120和第二块3130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并且外轴在滑动板3110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可以在内轴3140中滑动。另外,为了补偿连接强度,内轴3140置于第二块3130上,外轴3142置于第一块3120上。
弹性部分连接到杆件,并在展开第一块3120和第二块3130的方向上产生弹力。
弹性部分包括插在杆件上的两个压缩弹簧3150。
同时,为了限制在滑动板3110完全关闭或完全打开的位置滑动板3110的运动,形成限位器(未图示)。
下面解释第五实施方式的操作。
当终端的第二主体关闭到第一主体中时,如图2所示,装有液晶屏的第二主体重叠并关闭到主体中。此时,连接到第二主体的滑动板311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3150弹力的第二块313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动第二主体,则第二主体与滑动板3110一起滑动。此时,固定在滑动板3110上的导向轴3112沿主板3100的导向孔3102运动,并使滑动板3110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
当滑动板3110开始打开时,推动第二块3130,以使第一块3120和第二块3130之间的间距变小。因此,压缩弹簧3150被压缩,其弹力增大,从而防止滑动板3110和第二主体打开。
如果滑动板3110克服阻力并继续运动,直到其越过拐点,如图3所示,则第二块3130通过压缩弹簧3150的弹力沿打开滑动板3110的方向推动滑动板。这样,从此刻开始,滑动板3110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自动运动,直到达到打开位置。
由于从滑动板3110的关闭位置到拐点的距离比从其打开位置到拐点的距离短,因此打开滑动板3110和第二主体的操作容易进行。
如果第二主体完全打开,如图4所示,则滑动板311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3150弹力的第二块3130的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第二主体打开,则露出键盘。这样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在第二主体打开时关闭终端,则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第二主体。第二主体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此后,如果第二主体到达关闭位置,则滑动板3110通过接收压缩弹簧3150弹力的第二块313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26是根据本发明此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键盘设置在构成便携式终端的主体上,执行各种功能的主电路板装在主体中。液晶屏装在第二主体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第一主体。
主板4100连接到第一主体,滑动板4110连接到第二主体并可在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4100。
为此,导向轴4112固定在滑动板4110上,并在主板4100中形成导向孔4102,导向轴4112可滑动地连接在导向孔4102中。
弹性部分包括产生拉力的拉伸弹簧4120。
传力件包括至少两排连杆,从主板4100的第一点连接到滑动板4110的第二点,每排连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折点的至少两个连杆4130。连杆接收拉伸弹簧4120的拉力并在展开第一和第二点的方向产生弹力。
每排连杆包括通过弯折销4136弯折的两个连杆4130。而且,在第一点,构成每排连杆的连杆4130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4132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4100上;在第二点,构成每排连杆的连杆41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销4134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4110上。
传力件,根据滑动板4110运动过程中的拐点,在滑动板4110的关闭位置,沿关闭滑动板4110的方向施加弹力;而在滑动板4110的打开位置,沿打开滑动板4110的方向施加弹力。
并且,传力件的设置位置,使得滑动板4110打开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4110关闭方向的运动距离短。通过使第二主体打开的推动宽度小于关闭其的推动宽度,可以实现第二主体的打开操作。
同时,为了限制滑动板4110在滑动板4110完全关闭到主板4100或从主板4100完全打开的位置的运动,形成限位器(未图示)。
下面解释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
当终端的第二主体关闭到第一主体中时,如图27所示,装有液晶屏的第二主体重叠并关闭到主体中。此时,连接到第二主体的滑动板4110通过接收拉伸弹簧4120弹力的连杆4130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第二主体,则它与滑动板4110一起滑动。此时,固定在滑动板4110上的导向轴4112沿主板4100的导向孔4102运动,以使滑动板4110平稳地进行直线运动。
当滑动板4110开始打开时,主板4100和滑动板推动连杆4130的两端,使第一固定销4132和第二固定销4134之间的间距变小。因此,拉伸弹簧4120伸长,其弹力增大,从而防止滑动板4110和第二主体打开。
如果滑动板4110克服阻力并继续运动,直到其越过拐点,如图28所示,则连杆4130通过拉伸弹簧4120的弹力沿打开滑动板4110的方向推动滑动板4110。这样,从此刻开始,滑动板.4110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自动运动,直到达到打开位置。
由于从滑动板4110的关闭位置到拐点的距离(此时沿滑动板4110打开的方向接收弹力)比其余距离短,因此打开滑动板4110和第二主体的操作容易进行。
如果第二主体完全打开,如图29所示,则滑动板4110通过连杆4130从拉伸弹簧4120接收的弹力产生的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第二主体打开,则露出键盘。这样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在第二主体打开时关闭终端,则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第二主体。第二主体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此后,如果第二主体到达关闭位置,则滑动板4110通过连杆4130从拉伸弹簧4120接收的弹力产生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
键盘设置在构成便携式终端的主体5010上,执行各种功能的主电路板装在主体中。液晶屏装在子体5020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主体5010。
主板5100连接到主体5010,滑动板5110连接到子体5020并可在一个方向滑动地连接到主板5100。
为此,导向轴5112固定在滑动板5110上,在主板5100中形成轴座5102,导向轴5112可滑动地连接在轴座5102中。
为控制便携式终端中滑动板的操作装有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
提供了第一弹性装置,其一端由主板5100支撑,另一端由滑动板5110支撑。根据拐点,当滑动板5110靠近关闭位置时,沿关闭滑动板5110的方向和垂直于滑动板5110运动方向的第一侧方向提供弹力;而当滑动板5110靠近打开位置时,沿打开滑动板5110的方向以及第一侧方向提供弹力。
提供了第二弹性装置,其一端由主板5100支撑,另一端由滑动板5110支撑。根据拐点,当滑动板5110靠近关闭位置时,沿关闭滑动板5110的方向以及与第一侧方向相反的第二侧方向提供弹力;而当滑动板5110靠近打开位置时,沿打开滑动板5110的方向和第二侧方向提供弹力。
设置第一和第二弹性装置,从而根据滑动板5110的运动方向在不同方向分别产生弹力的原因如下:如果仅使用一个弹性装置或者两个弹性装置在同一侧向产生力,则滑动板5110将朝主板5100施加一个分力,因此将导致导向轴5112和轴座5102在短期内损坏或磨损。通过统一第一和第二弹性装置的拐点,可以实现滑动板5110的动作。
同时,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弹性装置中的第一块5120,通过第一铰接轴5122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5100的第一点。
另外,第二块5130通过第二铰接轴5132可转动地连接到主板5100的第二点,第二点与第一点的运动路线不同。
当滑动板5110根据滑动板5110的运动路线中的拐点关闭时,第二块5130在关闭位置处于第一块5120中,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可以在滑动板5110关闭的方向起作用。
同样,当滑动板5110打开时,第二块5130在打开位置离开第一块5120,从而弹性部分的弹力可以在滑动板5110打开的方向起作用。
而且,第二块所安装的位置,使得当滑动板5110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滑动板5110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
同时,导向轴5112可变形地连接第一块5120和第二块5130。
导向轴5112包括固定在第一块5120或第二块5130之一上的内轴5140,内轴5140的长度比第一块5120和第二块5130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固定在第二块5130上的外轴5142,外轴5142的长度比第一块5120和第二块5130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在滑动板5110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外轴5142可以在内轴5140中滑动。另外,为了补偿连接长度,内轴5140置于第二块5130上,外轴5142置于第一块5120上。
同时,弹性部分连接到导向轴5112,并沿展开第一块5120和第二块5130的方向产生弹力。
弹性部分包括插在导向轴5112上的两个压缩弹簧5150。
同时,提供限位器(未图示),用于在滑动板5110完全关闭到主板5100中或从主板5110中完全打开的位置,限制滑动板5110的运动。
下面解释此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31是表示便携式终端处于关闭位置时的横向剖视图。图32是图31的垂直剖视图。
当子体5020关闭到主体5010中时,装有液晶显示屏的子体5020重叠并关闭到主体5010中。此时,连接到子体5020的滑动板5110通过两个第二块5130从压缩弹簧5150接收的弹力而产生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打开终端,如果用手推子体5020,则它与滑动板5110一起滑动。此时,固定在滑动板5110上的导向轴5112沿主板5100的导向座5102滑动,并有助于使滑动板5110进行平稳地直线运动。
当滑动板5110开始打开时,推动第二块5130,以使第一块5120和第二块5130之间的间距变窄。因此,压缩弹簧5150被压缩,其弹力增大,从而防止滑动板5110和子体5020打开。
图33是便携式终端的横向剖视图,其中便携式终端的子体打开到拐点。图34是图33的垂直剖视图。
如果滑动板5110克服阻力并继续运动,直到其越过拐点,则第二块5130通过压缩弹簧5150的弹力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推动滑动板5110。这样,从此时起,不需要对子体5020和滑动板5110施加力,滑动板5110可以自动运动,直到到达打开位置。
由于从滑动板5110的关闭位置到拐点的距离比从其打开位置到拐点的距离短,因此打开滑动板5110和子体5020的操作容易实现。
图35是表示便携式终端中子体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横向剖视图。图36是图35的垂直剖视图。
如果子体5020完全打开,则滑动板5110通过第二块5130从压缩弹簧5150接收的弹力而产生的推力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子体5020打开,则露出键盘。然后,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主要功能。
同时,为了在子体5020打开时关闭终端,则用户可以用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推子体5020。子体5020的关闭运动按与上述打开运动相反的顺序进行。
此后,如果子体5020到达关闭位置,则滑动板5110通过第二块5130从压缩弹簧5150接收的弹力而产生的推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剖视图。图38是图37所示便携式终端的组装件的剖视图。图39是图38所示便携式终端的剖视图,其中子体展开。
键盘6012置于主体6010上,执行各种功能主电路板装在主体6010中。
而且,液晶屏6032装在子体6030上,并通过柔性PCB电连接到主体6010上。
容纳空间6014从侧向形成到主体6010的内部,子体6030可以装入容纳空间6014中以及从其中拉出。换言之,当终端关闭时,子体6030部分或完全插入容纳空间6014中。当打开终端时,子体6030从容纳空间6014中弹出,从而完全露出装在子体6030上的液晶屏6032。因此,当不使用终端时,液晶屏6032不露出。因此,可以防止从外部碰到液晶屏6032。
同时,当子体6030插入主体6010的容纳空间6014时,限位部分固定子体6030。
限位部分的滑动杆6110包括钩在子体6030上形成的配合突起6034上的钩6112,以及沿滑动方向的第一长孔6114,并且滑动杆6110的一端从主体6010的内部伸出到外部。为此,在主体6010中形成通孔6016,滑动杆6110的一端从通孔6016中穿过,按钮6120在外部连接到滑动杆6110的一端。
主体6010中形成有连接到第一长孔6114的第一销6022。
并且,压缩弹簧沿配合突起6034悬挂钩6112的方向设置,从而能使滑动杆6110弹起。为了引导压缩弹簧6116,固定部分6020装在主体6010中。
同时,弹性部分的交叉杆6130的一端由主体6010支撑,其另一端由子体6030支撑。而且,第二交叉杆6140设置成与第一交叉杆6130交叉,第二交叉杆6140的一端由主体6010支撑,另一端由子体6030支撑。
并且,第二销6202连接到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的中心区,使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能够绕第二销6202相对转动。
另外,扭转弹簧6150设置在第二销6202上,使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可以沿推动子体6030的方向施加弹力。
至少两个弹性部分串联安装,并扩展子体6030的运动距离。为此,构成一个弹性部分的第一交叉杆6130的一端,通过第三销6204可转动地连接到构成另一个弹性部分的第二交叉杆6140的一端。并且具有第一托架6160,第一托架6160连接到第一交叉杆6130的一端以及第二交叉杆6140的一端。第一托架6160通过螺丝6200固定在主体6010上。在第一托架6160上形成一对第二长孔6162。通过使用第四销6206,第一交叉杆6130的一端和第二交叉杆6140的一端连接到第二长孔6162。由于第四销6206可以沿第二长孔6162的长度运动,因此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可以相对转动。
并且具有连接到第一交叉杆6130的另一端和第二交叉杆6140的另一端的第二托架6170。第二托架6170通过螺丝6200固定在子体6030上。在第二托架6170上形成一对第三长孔6172。通过第四销6206,第一交叉杆6130的另一端和第二交叉杆6140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三长孔6172。由于第四销6206可以沿第三长孔6172的长度运动,因此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可以相对转动。
另外,一对导轨6180分别固定在主体6010两侧。在导轨6180上形成有导向槽6182,第一托架6160和第二托架6170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槽6182。导轨6180通过螺丝6200固定在主体6010上。
主体6010上设置的主电路板的功能,其实现方式是,当这种终端的子体6030露到外部时,液晶屏6032打开;当子体6030插入主体6010的容纳空间6014时,液晶屏6032关闭。
下面解释此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40和41是表示图37所示终端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分解剖视图。图42和43是表示图37所示终端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分解剖视图。
首先,当终端关闭时,装有液晶屏6032的子体6030部分或完全插入主体6010的容纳空间6014中。此时,子体6030通过第二托架6170压缩多个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因此,扭转弹簧6150保持拉紧状态。
并且,滑动杆6110的钩6112连接到子体6030的配合突起6034上,并保持子体6030插入容纳空间6014的状态。
为了在此条件下伸出子体6030,可以按下主体6010侧面突出的按钮6120。当按下按钮6120时,按钮6120和滑动杆6110一起运动,钩6112从配合突起6034上脱开。此时,主体6010上形成的第一销6022插入滑动杆6110的第一长孔6114中,从而引导滑动杆6110仅沿直线运动,而不偏向其它方向。
如果钩6112离开配合突起6034,则子体6030通过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的弹力从容纳空间6014伸到外部,此弹力是接收多个扭转弹簧6150的弹力产生的。此时,如果松开按钮6120,则滑动杆6110被推回,如同受到压缩弹簧6116的弹力。
如果子体6030伸到外部,则液晶屏6032露到外部。因此,用户可以在他/她观看液晶屏6032时使用终端的基本功能。
像上面一样,在子体6030滑动并伸到外部的过程中,接收扭转弹簧6150弹力的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通过按下按钮6120自动推动子体6030。这样,用户可以仅用一只手打开终端。
并且,即使在子体6030伸出时,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也继续接收扭转弹簧6150的弹力并沿使其伸出的方向推动子体6030,并保持子体6030的伸出状态。因此,不需要限位器来固定子体6030的伸出状态。
同时,为了在子体6030伸出的状态下关闭终端,用户可以将子体6030推入容纳空间6014。
通过此动作,子体6030随着推动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而装入容纳空间6014中。因此,扭转弹簧6150被拉紧,第一交叉杆6130和第二交叉杆6140相对转动且其两个末端变得尽可能展开。
接着,如果子体6030充分插入容纳空间6014,则子体6030上形成的配合突起6034挂在滑动杆6110的钩6112中。这样,可以保持子体6030装在容纳空间6014中的状态。
下面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图44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通讯终端的分解剖视图,图45是图44所示通讯终端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剖视图,图46是图44所示通讯终端的组装件的部分图。
图中所示的通讯终端包括主体7100;连接到主体7100的主板7110;可滑动地连接到主板7110的滑动板7120;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板7120的转动板7130;固定在滑动板7120上的子体7140;以及固定在转动板7130上并在子体7140上转动的显示装置7150。
在主体7100的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各种功能的键盘7102,控制电路部分也装在主体7100中。液晶屏7152装在显示装置7150上,用于从控制电路部分接收信号并将其作为图像输出。
在子体7140上形成有用于穿过转动板7130的穿过部分7142,并形成有显示装置7150可以在其中转动的安装空间7144。
用诸如螺丝的连接装置将主板7110连接到主体7100上,将滑动板7120连接到子体7140上,将转动板7130连接到显示装置7150上。
滑动轴7122固定在滑动板7120上,在主板7110上形成有轴座7112,轴座7112可滑动地连接到滑动轴7122。滑动轴7122由金属制成,且通过精密工艺形成精细表面。
设置第一弹性部分,根据滑动板运动过程中的特殊点,在滑动板7120靠近其关闭位置时沿关闭滑动板7120的方向提供弹力;并且根据滑动板7120运动过程中的特殊点,在滑动板7120靠近其打开位置时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提供弹力。
第一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7160,主板7110支撑扭转弹簧的一端,转动板7130支撑其另一端。
当转动板7130不转动时,扭转弹簧7160为转动板7130提供弹力,以保持其初始状态;而当转动板7130转动时,提供弹力使转动板7130继续转动。
扭转弹簧7160的卷绕部分卷绕多次,因此其半径围绕同心圆变宽。因此,使扭转弹簧7160的高度值最小,与扭转弹簧7160的卷绕数无关,从而消除了对终端的尺寸和厚度限制,并减小了对终端设计的限制。
而且,扭转弹簧7160沿弹力方向的拐点,位于主板7110距离其关闭点总运动距离的一半以内。换言之,通过缩短从子体7140的打开位置到拐点的距离,当主体7100振铃时可以快速打开子体7140。
转动板7130绕中心轴线7136转动,中心轴线7136穿过转动板7130中心形成的穿过孔7134并连接到滑动板7120。
在滑动板7120上形成有凸台部分7126,用于支撑转动板7130中心区的底部。
在中心轴线7136上形成有外轴7138,在凸台部分7124的中心形成有内轴,外轴7138连接在内轴上。
同时,还有转动限制装置,用于限制转动板7130的转动角度。
转动限制装置包括转动限制突起7128,转动限制突起7128形成在滑动板7120或转动板7130中的一个上,并插入其中另一个上形成的轨道槽7132中。
转动限制突起7128分别接触轨道槽7132的两端,并且在转动板7130转动或不转动时控制转动板7130不再转动。
下面解释此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47是图46所示通讯终端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48是图47的垂直剖视图。
当通讯终端关闭时,子体7140重叠并关闭在装有键盘7102的主体7100中。此时,连接在子体7140上的滑动板7120通过扭转弹簧7160的弹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连接在显示装置7150上的转动板7130通过接收扭转弹簧7160的弹力保持在初始状态。
为了在此条件下打开通讯终端,如果用手推动子体7140,则子体7140沿滑动板7120滑动。此时,固定在滑动板7120上的滑动轴7122在主板7110的轴座7112中滑动。
首先,应当用力推动子体7140,但如果它越过扭转弹簧7160的拐点,则通过扭转弹簧7160的弹力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拉出滑动板7120。从此时开始,在不用力的情况下子体7140将自动运动,直到到达打开位置。
即使当子体7140完全打开时,扭转弹簧7160的弹力也继续施加到滑动板7120上。这样,子体7140将保持打开位置。
如果打开子体7140,则主体7100的键盘7102打开。然后,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的基本功能。
同时,为了在子体7140打开时通过显示装置7150的液晶屏7152欣赏影片,则可以用手将显示装置7150转动90°。
接着,连接到显示装置7150的转动板7130绕中心轴线7136转动。当显示装置7150转动90°后,转动限制突起7128挂在轨道槽7132的末端,限制显示装置7150的转动。此后,扭转弹簧7160继续沿转动方向推动转动板7130,从而将显示装置7150保持在转动状态。
像上面一样,如果显示装置7150转动90°,则装在显示装置7150上的液晶屏7152将在水平方向变得足够长,以适合欣赏影片。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液晶屏7152观看影片的合适屏幕。
同时,如果通过液晶屏7152欣赏的影片结束,则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显示装置7150。因此,转动板7130沿相反方向绕中心轴线7136转动。在显示装置7150转动90°后,转动限制突起7128挂在轨道槽7132的末端,限制显示装置7150转动。
扭转弹簧7160继续将转动板7130推到初始位置,以使显示装置7150保持在初始状态。
同时,如果在子体7140打开时关闭通讯终端,则用户可以用手沿关闭方向推动子体7140。子体7140的关闭操作按与打开操作相反的顺序实现。
工业实用性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如果将其应用于便携式终端,则折叠部分可以从便携式终端的主体中打开以及关闭到主体中。而且,在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具有优异操作能力和耐用性的同时,其可靠性增强。
虽然为了解释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修改、增添和替代。

Claims (53)

1.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包括:
主板;
连接到所述主板且可沿一个方向滑动的滑动板;
由所述主板支撑并在一个方向产生弹力的弹性部分;以及
接收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的传力件,从而在所述滑动板运动路线中的特定位置,当所述滑动板处于关闭位置时传力件能够沿关闭滑动板的方向向所述滑动板施加弹力,并且当所述滑动板处于打开位置时传力件能够沿打开滑动板的方向向所述滑动板施加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上沿运动方向形成有至少一组导向槽,并且在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可滑动地连接到每个所述导向槽的导向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的一端由所述主板支撑,所述弹性部分的另一端由所述传力件支撑,并且所述弹性部分是产生扩展弹力的扭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弹性部分并且被引导到所述主板上,从而能够仅在垂直方向朝所述滑动板的运动方向运动,所述传力件的另一端包括连接到所述滑动板从而可以转动的转动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包括运动块,运动块被固定以用于接收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并且
所述滑动板中形成的凸轮槽包括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其中第一斜槽的角度使得能够通过接收所述运动块的弹力而沿打开所述滑动板的方向对所述滑动板施加力,第二斜槽连接到所述第一斜槽,并且第二斜槽的角度使得能够沿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对所述滑动板施加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运动块包括:
凸轮轴,所述凸轮轴连接在所述弹性部分上,并且具有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凸轮槽中的突起部分;
衬套,所述衬套可滑动地连接在长孔中,所述长孔沿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作用于所述主板的方向形成;以及
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衬套并连接到所述凸轮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引导所述弹性部分和所述传力件的连接部分沿所述弹性部分施加弹力的方向运动,并且通过在所述滑动板关闭到所述主板的状态下使所述滑动板不再沿关闭方向运动,以及在所述滑动板从所述主板打开的状态下使所述滑动板不再沿打开方向运动,从而对所述传力件产生制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所述弹性部分和所述传力件的导向销,以及形成在所述滑动板上的长孔,所述长孔用于引导所述导向销沿垂直方向朝所述滑动板的运动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包括连杆,其中与所述弹性部分固定的连杆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滑动板以绕轴转动,连杆第二端的连接使所述弹性部分能够直线运动达到预定距离并绕所述弹性部分连接到所述主板的位置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包括连杆,在连杆第一端形成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连接到从所述滑动板上突出的第一转动轴上;并且在连杆第二端形成有长孔,长孔为从所述主板上突出的第二转动轴的运动提供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从所述主板打开和朝所述主板关闭的位置,通过使所述第二转动轴阻挡所述长孔的末端,所述打开和关闭装置限制所述滑动板的运动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上形成有第二突起,并且在所述连杆上形成有配合部分,在所述滑动板运动到完全关闭所述主板的位置之前通过所述第二突起的阻挡限制所述连杆转动,从而控制关闭所述滑动板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打开所述滑动板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包括所述弹性部分,其中所述弹性部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长孔之间,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转动轴,并且所述弹性部分具有沿展开方向产生弹力的扭转弹簧。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包括第一块,第一块中形成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可转动地连接到从所述滑动板上突出的第三转动轴;
固定在所述第一块上的至少一个轴部分;以及
第二块,所述第二块中形成有穿过孔和第三轴孔,所述轴部分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穿过孔,第三轴孔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板上形成的所述第二突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通过在所述滑动板的关闭和打开位置,将悬挂板固定在从所述穿过孔穿过的轴部分以及使所述悬挂板挂在所述第二块中,限制所述滑动板的运动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上形成非圆形的所述第一块,并且形成配合突起,用于在所述滑动板运动到所述滑动板朝所述主板完全关闭的位置之前限制所述第一块的转动,从而使所述滑动板关闭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所述滑动板打开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连接到所述轴部分,并且所述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彼此远离的方向产生弹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主板的第一点的第一块;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板的第二点的第二块,所述第二点的运动路线与所述第一点的不同;以及弹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的杆件,并且所述弹性部分连接到所述杆件并在展开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的方向产生弹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根据所述滑动板运动过程中的拐点,在所述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块沿关闭到所述第一块的方向定位,从而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在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而在所述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块沿从所述第一块打开的方向定位,从而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沿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块的安装位置,使所述滑动板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所述滑动板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内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块或所述第二块中的一个上,内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外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块或所述第二块中的另一个上,外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并且外轴在所述滑动板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可以在所述内轴中滑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产生拉力,所述传力件包括至少两排连杆,将所述主板的第一点连接到所述滑动板的第二点,每排连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拐点的至少两个连杆,连杆接收所述弹性部分的拉力并在展开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的方向产生弹力。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拉伸弹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根据所述拐点在所述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沿所述滑动板关闭方向提供弹力,而根据所述拐点在所述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沿所述滑动板打开方向提供弹力。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传力件控制所述滑动板打开方向的运动距离比所述滑动板关闭方向的运动距离短。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还包括补偿弹性装置,所述补偿弹性装置在推动所述滑动板的方向产生与所述弹性部分相同方向的弹力,同时在推动所述滑动板的垂直方向产生方向与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对称的弹力,从而使所述滑动板在垂直方向受到均匀的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补偿弹性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主板的第一点的第一块;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板的第二点的第二块;弹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的导向轴;以及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连接到所述导向轴,并在展开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的方向产生弹力。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根据所述滑动板运动过程中的拐点,在所述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块沿关闭到所述第一块的方向定位,从而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沿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而在所述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块沿从所述第一块打开的方向定位,从而所述弹性部分的弹力沿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起作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块的安装位置,使所述滑动板打开时的运动距离比所述滑动板关闭时的运动距离短。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导向轴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块或所述第二块中的一个上的内轴,内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块或所述第二块中的另一个上的外轴,外轴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并且外轴在所述滑动板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可以在所述内轴中滑动。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压缩弹簧。
33.一种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主体;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主体的子体;限位部分,用于将所述子体固定在将所述子体装入所述主体中和从所述主体中伸出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及弹性部分,用于沿所述子体从主体中伸出或者装入主体中的方向提供弹力。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键盘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液晶屏设置在所述子体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从所述主体的侧面到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子体进出所述容纳空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限位部分包括滑动杆,滑动杆中形成有挂在所述子体中安装的配合突起上的钩以及沿滑动方向的第一长孔,滑动杆的一端从所述主体外部进入内部以及从所述主体内部退到外部;装在所述主体中并连接到所述第一长孔的第一销;以及压缩弹簧,用于沿所述钩挂在所述配合突起的方向推动所述滑动杆。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第一交叉杆,第一交叉杆的一端由所述主体支撑,另一端由所述子体支撑;位置与所述第一交叉杆交叉的第二交叉杆,第二交叉杆的一端由所述主体支撑,另一端由所述子体支撑;第二销,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的中心,并使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相对转动;以及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连接到所述第二销,并沿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交叉杆推动所述子体的方向提供弹力。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串联安装的至少两个弹性部分。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弹性部分还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连接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的一端并固定在所述主体上;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的另一端并且固定在所述子体上;以及一对导轨,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两侧,并形成导向槽,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托架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导向槽。
40.一种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主体;连接到所述主体的主板;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主板的滑动板;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板的转动板;固定到所述滑动板的子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动板上并在所述子体上转动的显示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滑动轴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轴座安装在所述主板中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动轴。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弹性部分,所述第一弹性部分根据所述滑动板运动路线中的某一点,当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滑动板的关闭位置时,沿关闭所述滑动板的方向提供弹力,同时根据所述滑动板运动路线中的某一点,当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滑动板的打开位置时,沿打开所述滑动板的方向提供弹力。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在提供所述第一弹性部分作用力的方向上的拐点,位于所述主板离开其关闭点的总运动距离的一半以内。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由所述主板支撑,另一端由所述滑动板支撑。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由所述主板支撑,另一端由所述转动板支撑,从而当所述转动板不转动时,扭转弹簧能为所述转动板提供弹力,使其保持初始状态;而当所述转动板转动时,扭转弹簧能为所述转动板提供弹力,使其继续转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分的卷绕部分卷绕多次,从而其半径围绕同心圆展宽。
47.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部分,当所述转动板不转动时,第二弹性部分将弹力提供到所述转动板,以使其保持初始状态,而当所述转动板转动时,第二弹性部分向所述转动板提供弹力,以使其继续转动。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包括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由所述滑动板支撑,另一端由所述转动板支撑。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分的卷绕部分卷绕多次,从而其半径围绕同心圆展宽。
50.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转动板绕中心轴线转动,所述中心轴线穿过所述转动板中心形成的穿过孔并且连接到所述滑动板。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在所述滑动板上形成有凸台部分,用于支撑所述转动板中心区的底部。
5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包括转动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角度。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具有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转动限制装置包括转动限制突起,所述转动限制突起形成在所述滑动板或所述转动板中的一个上,并插入其中另一个上形成的轨道槽中,并且在所述转动板转动或不转动时,所述转动限制突起接触所述轨道槽的两端并控制所述转动板不再转动。
CNB2004800286450A 2003-08-25 2004-08-25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2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58715A KR100543777B1 (ko) 2003-08-25 2003-08-25 슬라이딩 방식 개폐장치를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0030058715 2003-08-25
KR1020030062941 2003-09-09
KR1020030098725 2003-12-29
KR1020040026729 2004-04-19
KR1020040027516 2004-04-21
KR1020040053563 2004-07-09
KR1020040055523 2004-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4339A true CN1864339A (zh) 2006-11-15
CN100546210C CN100546210C (zh) 2009-09-30

Family

ID=3723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864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210C (zh) 2003-08-25 2004-08-25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543777B1 (zh)
CN (1) CN100546210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672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
CN10220247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小型电子设备的开闭装置和小型电子设备
US8369909B2 (en) 2003-08-25 2013-02-05 Jae-Young Park Sliding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a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8620396B2 (en) 2008-07-18 2013-12-31 Nec Corporation Slid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8120086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2188787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嵌入式轨道的夹持机构
CN11400535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3134B1 (ko) * 2008-06-10 201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개폐 가능한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9909B2 (en) 2003-08-25 2013-02-05 Jae-Young Park Sliding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a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1626672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
US8620396B2 (en) 2008-07-18 2013-12-31 Nec Corporation Slid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20247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小型电子设备的开闭装置和小型电子设备
WO2018120086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2188787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嵌入式轨道的夹持机构
CN11400535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43777B1 (ko) 2006-01-23
KR20050022038A (ko) 2005-03-07
CN100546210C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9754C (zh) 光信息读取装置
CN1961491A (zh)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CN1185517C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647402A (zh) 便携式电话的旋转铰接机构
CN1192407C (zh) 按钮电键盖及其制造方法
CN1488055A (zh) 产生力和扭矩的方法和设备
CN1585188A (zh) 可变射频频带滤波器
CN1669379A (zh) 零件插入头装置、零件插入装置以及零件插入方法
CN1302217A (zh) 操作装置
CN1925809A (zh) 手术用显微镜
CN1690757A (zh) 摄像透镜
CN1841568A (zh) 倾斜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967314A (zh) 相机抖动补偿单元、图像拍摄设备、图像拍摄系统、和补偿图像形成位置的方法
CN1976542A (zh) 无线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639956A (zh) 直线致动器
CN1864339A (zh)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1693681A (zh) 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
CN1458576A (zh) 一种微型电脑和手机显示和键盘方案
CN1393046A (zh) 无线通信终端内置天线
CN1310387C (zh) 真空开关单元及开关装置
CN1976365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
CN101036263A (zh) 天线装置以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无线终端
CN1809170A (zh) 运用于图像编码和视频编码的离散余弦变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258688C (zh) 变焦镜头及使用它的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