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3797A -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3797A
CN1843797A CNA2006100397543A CN200610039754A CN1843797A CN 1843797 A CN1843797 A CN 1843797A CN A2006100397543 A CNA2006100397543 A CN A2006100397543A CN 200610039754 A CN200610039754 A CN 200610039754A CN 1843797 A CN1843797 A CN 184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ized air
nitrogen
engine
combustion engin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397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4798C (zh
Inventor
何仁
陈士安
陆森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397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4798C/zh
Publication of CN184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47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479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可以由内燃机和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独立和共同驱动的汽车底盘等。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汽车可仅由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或在驱动功率需求较大时,内燃机不仅可为汽车提供动力,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与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还可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可靠的热量供应;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能存储热量,可在内燃机不工作时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稳定的热量来源。本发明可提高汽车的能量利用率,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一般由以柴油、汽油和燃气等为燃料的内燃机驱动。世界石油资料日益枯竭,节能和环保问题日益凸显重要,人们开始寻求以太阳能、电能、压缩空气或液氮等为能源的新型动力装置。
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现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它们的动力装置不是存在能量密度太低,就是存在重量太大等问题,而没有被广泛地使用。
压缩空气或液氮动力汽车是一种可实现零污染的新型汽车,压缩空气或液氮发动机的热交换器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环境温度过低会使热交换器结霜,甚至冰堵,从而丧失吸热功能,进而使压缩空气或液氮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环境因素对压缩空气或液氮动力汽车的影响很大。
中国专利[02111984.8]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燃油/燃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发动机”,它将压缩空气发动机与内燃机作成一体,来实现节能和环保目的。压缩空气动力缸之间要采用并联、串联或混联方式联结,再加上内燃机的工作缸体,势必带来结构复杂、体积过大等缺点;压缩空气动力缸过多地依靠内燃机废气余热,以及与内燃机共用输出轴,会导致内燃机持续工作,且工况多变,进而必然使它的能量利用率和排放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纯内燃机、压缩空气或液氮发动机以及压缩空气—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的缺点,结合混合动力汽车(HEV)的结构优点,提供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案。
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可以由内燃机和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独立和共同驱动的汽车底盘等。
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由连接水管将内燃机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存储箱、水泵、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进口和出口、内燃机冷却液进口依次连接,与内燃机循环水道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另外,冷却液存储箱上设有冷却液更换阀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整个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固定安装在车架上。
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的废气进口通过气管与内燃机的排气管相联,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的废气出口通向大气,且固定安装在车架上。
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由连接气管将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主热交换器、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单向供给系统;另外,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设有压缩空气或液氮进口阀和压力传感器A;主热交换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A;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B和压力传感器B;整个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固定安装在车架上。
汽车底盘由车架将可独立或共同工作的内燃机驱动系统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通过机械联结而成;内燃机驱动系统由内燃机、离合器变速器组A和驱动桥A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由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组B、驱动桥B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内燃机驱动系统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置布置采取:内燃机驱动系统位于前桥,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于后桥;或内燃机驱动系统位于后桥,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于前桥。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汽车可仅由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或在驱动功率需求较大时,内燃机不仅可为汽车提供动力,还可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可靠的热量供应;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能存储热量,可在内燃机不工作时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稳定的热量来源。本发明可极大地提高汽车的能量利用率,可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同时具有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同的动力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原理图,其中:
1.温度传感器A;2.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3.压缩空气或液氮进口阀;4.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5.压力传感器A;6.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7.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8.水泵;9.冷却液存储箱;10.冷却液更换阀;11.驱动桥A;12.离合器变速器组A;1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4.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5.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6.离合器变速器组B;17.车架;18.驱动桥B;19.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20.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1.温度传感器B;22.压力传感器B;23.主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1为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
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能量供给系统、可以由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和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独立和共同驱动的汽车底盘等。
连接水管将内燃机(14)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存储箱(9)、水泵(8)、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的冷却液进口和出口、内燃机(14)冷却液进口依次连接,与内燃机循环水道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的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另外,冷却液存储箱(9)上设有冷却液更换阀(10)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3)。
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废气进口通过气管与内燃机(14)的排气管相联,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废气出口通向大气。
连接气管将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主热交换器(23)、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19)、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单向的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另外,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设有压缩空气或液氮进口阀(3)和压力传感器A(5);主热交换器(2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A(1);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B(21)和压力传感器B(22)。
内燃机驱动系统由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离合器变速器组A(12)和驱动桥A(11)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由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离合器变速器组B(16)、驱动桥B(18)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车架(17)将可独立或共同工作的内燃机驱动系统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通过机械联结构成汽车底盘。
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一共有三种驱动模式:内燃机(14)独立驱动、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独立驱动和内燃机(14)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共同驱动。
燃油或燃气内燃机独立驱动模式:驾驶员操纵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组A(12)和驱动桥A(11)驱动汽车行驶;此时,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可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废气余热;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为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提供系统冷却,同时冷却液将余热吸收并存储备用。
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独立驱动模式: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利用冷却液存储的余热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补充热量。①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和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不工作,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开启,压缩空气或液氮由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经过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以及相关气管进入到主热交换器(23),此时仅由主热交换器(23)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完成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减压和升温过程,并进入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储存备用;驾驶员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19)操纵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组B(16)、驱动桥B(18)驱动汽车行驶。②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和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不工作,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开启,压缩空气或液氮由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经过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以及相关气管进入到主热交换器(23),由主热交换器(23)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如果其上的温度传感器A(1)显示即将结霜,可通过水泵(8)驱动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补充热量,阻止主热交换器(23)结霜而失去吸热功能,完成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减压和升温过程,并进入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储存备用;驾驶员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19)操纵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组B(16)、驱动桥B(18)驱动汽车行驶。
燃油或燃气内燃机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共同驱动模式:当汽车驱动功率需求较大时,或环境温度较低,且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3)显示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冷却液温度过低时,汽车可由内燃机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共同驱动。此时,可将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运行工况维持在其燃油经济性最佳的区域,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起助力作用。此时,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可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能量供给系统提供废气余热;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为内燃机(14)提供系统冷却,同时冷却液将余热吸收并存储备用。

Claims (2)

1.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能量供给系统、可以由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和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独立和共同驱动的汽车底盘等,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由连接水管将内燃机(14)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存储箱(9)、水泵(8)、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的冷却液进口和出口、内燃机(14)冷却液进口依次连接,与内燃机循环水道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另外,冷却液存储箱(9)上设有冷却液更换阀(10)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3),整个内燃机冷却—热交换系统固定安装在车架(17)上;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废气进口通过气管与内燃机(14)的排气管相联,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废气出口通向大气,且固定安装在车架(17)上;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由连接气管将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压缩空气或液氮出口控制阀(7)、内燃机冷却—热交换器(4)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内燃机废气热交换器(2)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和出口、主热交换器(23)、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功率控制阀(19)、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口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单向的系统,另外,压缩空气或液氮存储罐(6)设有压缩空气或液氮进口阀(3)和压力传感器A(5);主热交换器(2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A(1);压缩空气或氮气存储器(2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B(21)和压力传感器B(22),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的能量供给系统固定安装在车架(17)上;汽车底盘由车架(17)将可独立或共同工作的内燃机驱动系统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通过机械联结而成;内燃机驱动系统由燃油或燃气内燃机(14)、离合器变速器组A(12)和驱动桥A(11)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由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15)、离合器变速器组B(16)、驱动桥B(18)通过机械装置联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燃机驱动系统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置布置采取:内燃机驱动系统位于前桥,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于后桥;或内燃机驱动系统位于后桥,压缩空气或氮气发动机驱动系统位于前桥。
CNB2006100397543A 2006-04-21 2006-04-21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79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97543A CN100364798C (zh) 2006-04-21 2006-04-21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97543A CN100364798C (zh) 2006-04-21 2006-04-21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3797A true CN1843797A (zh) 2006-10-11
CN100364798C CN100364798C (zh) 2008-01-30

Family

ID=3706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3975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4798C (zh) 2006-04-21 2006-04-21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4798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932A (zh) * 2008-04-26 2011-05-25 蒂莫西·J·多梅斯 气动机械动力源
CN102320236A (zh) * 2011-05-30 2012-01-18 马晓晨 混合式汽车动力系统
CN102383972A (zh) * 2011-01-14 2012-03-21 靳北彪 内燃液体发动机
CN103195610A (zh) * 2013-03-29 2013-07-10 浙江大学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106224008A (zh) * 2015-08-18 2016-12-14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11469816A (zh) * 2020-04-16 2020-07-31 李晟 高压热流体刹车及发动机能量回收系统
CN112937278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绝热外燃动力系统及行车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07104B1 (ko) * 1993-03-04 1996-05-27 조철승 압축공기를 동력 매체로 하는 엔진
JP4445676B2 (ja) * 2000-03-27 2010-04-0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過給機付き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US6349787B1 (en) * 2000-05-08 2002-02-26 Farouk Dakhil Vehicle having a turbine engine and a flywheel powered by liquid nitrogen
CN1195152C (zh) * 2002-06-05 2005-03-30 浙江大学 压缩空气-燃油/燃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发动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932A (zh) * 2008-04-26 2011-05-25 蒂莫西·J·多梅斯 气动机械动力源
CN102076932B (zh) * 2008-04-26 2014-01-01 蒂莫西·J·多梅斯 气动机械动力源
CN102383972A (zh) * 2011-01-14 2012-03-21 靳北彪 内燃液体发动机
CN102320236A (zh) * 2011-05-30 2012-01-18 马晓晨 混合式汽车动力系统
CN102320236B (zh) * 2011-05-30 2017-06-23 马晓晨 混合式汽车动力系统
CN103195610A (zh) * 2013-03-29 2013-07-10 浙江大学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103195610B (zh) * 2013-03-29 2014-11-05 浙江大学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106224008A (zh) * 2015-08-18 2016-12-14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11469816A (zh) * 2020-04-16 2020-07-31 李晟 高压热流体刹车及发动机能量回收系统
CN112937278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绝热外燃动力系统及行车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4798C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4798C (zh)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CN102031993B (zh) 两级膨胀活塞式气动发动机装置
CN201635781U (zh) 液氮引擎装置
CN102410054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
SK32599A3 (en) Supercharger installation for supplying high pressure compressed air for cleansed or pollution abating engine
CN101451444A (zh) 一种数控气动发动机
CN103419618B (zh) 空气动力汽车
CN100364800C (zh) 太阳能-压缩空气或液氮动力汽车
CN202125319U (zh) 两级膨胀活塞式气动发动机装置
CN101590807A (zh) 环境低热能汽车
CN103195610A (zh)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201597433U (zh) 新能源汽车及其新型气体动力系统
CN111075601A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装置
CN103510987B (zh) 一种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总成的停缸控制方法
CN201306193Y (zh) 一种数控气动发动机
CN103644030A (zh) 一种采用介质吸热回能内燃机的太阳能车动力源
CN1177181C (zh) 内燃机缸套余热预热吸收式制冷装置
CN201357733Y (zh) 一种采用cng燃料的独立机组
CN108374719A (zh) 一种油气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04149816U (zh) 一种车用新型制冷机组
CN217029067U (zh) 天然气汽车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1496154U (zh) 传统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控制装置
CN102320236B (zh) 混合式汽车动力系统
CN204267146U (zh) 天然气公交车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537584Y (zh) 用于车船的静止式制冷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angsu Alfa Bus Co., Ltd.

Assignor: Jiangsu University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9.6.1 to 2014.5.30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932000151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pressed air or liquid nitrogen-fuel/combustion gas mixed powered automobi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8.12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9.6.1 TO 2014.5.30;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JIANGSU ALFA BU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12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