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576A -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5576A
CN1835576A CNA2006100600542A CN200610060054A CN1835576A CN 1835576 A CN1835576 A CN 1835576A CN A2006100600542 A CNA2006100600542 A CN A2006100600542A CN 200610060054 A CN200610060054 A CN 200610060054A CN 1835576 A CN1835576 A CN 1835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audio
processing unit
video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00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彤
邵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O TECH Co Ltd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YIDAO TECH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AO TECH Co Ltd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YIDAO TECH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to CNA2006100600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35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835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演示内容包括无线介质发送的数据,系统包括用以建立供所述演示使用的演示数据的计算机端控制软件,软件包括用于发送所述演示数据的技术,控制软件利用无线传输协议进行无线传输并构成无线介质的一部分;用来接收演示数据和处理演示数据以便向听众显示和播放演示数据的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和远程音视频终端,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与远程音视频终端进行有线连接或整合为同一系统进行使用;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从计算机端接收演示数据并且处理数据,通过无线连接从计算机向远程显示终端发送演示数据,使得所述计算机不需要使用导线或电缆连接到显示终端设备,可快速高效的传输演示数据。

Description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远程音视频终端发送视频和/或音频数据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方法的系统;其中,远程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通过无线连接与数据源连接。所述数据可在压缩和非压缩状态下无线发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最后在远程音视频终端进行播放。
背景技术
作为家庭娱乐设备以及用于消费者信息的组织显示,计算机正日益普及。除了早期的计算机功能外,今天计算机还可以用来演奏用各种格式存储音乐,包括以MP3和CD格式存储的文档,或存储在磁介质或DVD存储介质上的音乐,还可以显示视频流,通过Internet来交谈。而且,消费者还可以使用计算机“在线”完成各种任务,例如从本地超级市场定购各类商品,然后在家里坐等商品发送到手。这些应用使得消费者便捷省时。
计算机本身已经足以适应家庭环境和各种新的多媒体应用,但仍不方便携带。典型的家用计算机是“桌面型”计算机,它是不方便携带的。但是某些应用如演奏音乐和管理音乐的数据库,或者从远处操控计算机,如果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则效率会更高。因此桌面型计算机因携带不便不能很好完成这些任务。
除了家庭里使用桌面型计算机外,计算机现在还用来控制演讲过程的显示。演讲中可能有幻灯片型的文字信息,视频数据,声音数据或者集中数据的混和。通过用电缆将计算机与显示终端连接,就可以用计算机来显示这些演讲信息。计算机通过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显示终端,可以控制演讲过程涉及的显示内容。桌面型计算机由于缺乏便携性,因此仍然不适合做这种用途。即使是“膝上型”计算机还是要使用连接电缆,这样迫使计算机必须离显示终端设备足够近。这是很不方便的,尤其是,如果计算机的操作人员希望预先观看演讲内容后再来决定如何显示的话,则更不方便。在数字信号传输方面,由于接线本身的物理性缺点让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电线传输噪音的干扰或因电缆线太长而丢失部分数据信号。因为有线传输为模拟信号,会因距离增加而信号衰减.(有线传输的数据线一般情况下延长到十五米就出现明显信号衰减,而在二十到三十米以上几乎无法正法工作.)
更为有用的解决方案是不需要使用连接电缆。况且,这种解决方法使演讲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计算机的监视器的显示内容了解视频数据,和/或可以听取声音数据,从远处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这样以来,整个计算机再也不需要搬到显示终端附近了。
美国专利申请No.09/197,441中公开的并对其提出专利保护的要求的远程计算设备通过以下方法克服上述问题:提供完全远程的,可独立操作的设备,用于在远程移动平台的监视器上显示信息并且用于控制远程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器)。然而,为了可操作和可实现,所公开的设备必须将要演示的数据向听众播放。而且,所公开的设备接收视频数据的速度必须足够快,以便使监视器所显示的内容能快速刷新。接收音频流数据的速度也要快,以便能将这些数据通过扬声器即时放出。这样,用户请求显示特定类型信息之后,不用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就能实际显示所述信息。
当前可以利用的,用于将这种视频信息发送给远程监视器或者由远程监视器接收这种视频数据的技术,特别使那些不通过导线或电缆网络与控制CPU连接的设备,其频带宽度相当有限的。其带宽通常在1000-1600Mbps之间。为了将大量的数据压缩到可利用的带宽内进行传输,需要使用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但是,当前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当调整到正在传输的多媒体数据类型时是效率最高的。如果一台特定的设备,通常只是传送某种特定类型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就很容易确定,因为所述方法可以调整到与所述多媒体数据匹配。当要传输多种类型的多媒体数据时,压缩方法就要针对每一种数据类型分别确定。
作为示例,美国专利No.09/197,441中的远程监视器就是通常可以接收多种不同类型视频数据的设备。所述远程监视器接收的所有显示数据都是视频数据,但其囊括的范围从字处理软件所用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到DVD电影的流式视频数据。因此,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显示数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视频数据压缩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对所发送的数据的最高效的压缩。
当前,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针对每一种特定类型的多媒体数据选择和调整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方法。显然,这种人工的调整方法是不适用于快速显示多种类型多媒体数据的远程监视设备的。所以,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根据远程监视器所显示的多媒体数据类型,自动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但遗憾的是,这种解决方案当前还无法得到。
因此,现在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方法和系统(一旦具有这样的方法和系统将是非常有用的):它通过无线连接从计算机向远程显示终端发送演示数据(可以选择包括文字,视频和/或音频数据),使得所述计算机不需要使用导线或电缆连接到所述显示终端设备,而且,最好加上数据压缩,以便能够更为快速高效的传输演示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将演示数据通过无线传送的方式从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终端显示设备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使得计算机无须借助导线,电缆或其它物理传输介质与远程显示终端连接。所述计算机将演示数据发送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再由显示终端将数据向观众播放。
本发明还涉及将演示数据通过无线传送的方式从所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终端显示设备的装置。采用这种装置使得计算机无须借助导线,电缆或其它物理传输介质与远程显示终端连接。所述计算机将演示数据发送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再由显示终端将数据向观众播放。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演示数据还向计算机的监视器发送,以便向操作人员展示。而且,一般都使用多媒体数据压缩得方法将演示数据压缩,使演示数据能够被快速高效的发送到远程终端显示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个通过无线传送的方式从所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终端显示设备的系统。采用这种系统使得计算机无须借助导线,电缆或向听众播放演示数据的系统,所述演示数据包括通过无线介质发送的数据。
所述系统包括
(a)用以建立演讲所用的演示数据的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用来发送演示数据的所述控制软件和无线网卡,所述计算机的特征是包括CPU(中央处理器),而所述控制软件和无线网卡形成所述无线介质的一部分;
(b)通过无线介质将演示数据发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信号处理
(c)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与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进行有线连接或整合为同一系统进行使用。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最终显示和播放所述演示数据。
本文中,“计算机”一词泛指任何可以进行运算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如DOS,Windows,OS/2或Linux,Macintosh等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PC);拥有JAVA-OS或Be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薄型客户计算机;以及如Sun Microsystems和Silican Graphics的图形工作站;以及其它拥有某个UNIX操作系统如AIXTM或Sun Microsystems的Sloaris的计算机;PalmPilot,PilotPC,或其它手持设备;如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用作数据处理的便携式设备;或嵌入式系统或设备;或任何其它已知的和可供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设备。本文中,“Windows”将包括,但不限于Windows95,Windows3.x,其中x是如1这样的整数,WindowsNT,Windows98,Windows CE,Windows 2000,Windows XP,以及任何由美国微软公司制造的操作系统的更新版本。
另外,本发明中的标准无线网络使用了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采用了IEEE 802.11x系列的标准。具体来说,所述系统在无线传输过程中采用了802.11a/b/g兼容的标准。
802.11b网络是目前一般用户最常使用的规格,可在室外300米/室内办公环境100米的范围内,以每秒11MB的速度无线上网传递数据。802.11b使用动态速率漂移,可随环境变化在11Mbps、5.5Mbps、2Mbps、1Mbps之间切换。
802.11a具备很多优势,其主要表现:第一其安全性较佳,有12个频道可以利用,能减少干扰问题;第二802.11a传输速度比802.11b快五倍,能同时提供更多用户同时使用,最高理论速度可以达到54Mbps。此外,802.11a独特的5GHz工作频段也在抗干扰性上非常优越,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电子设备都是基于2.4GHz频段工作的。
802.11g在提供了同样54Mbps的高速下,采用了与802.11b相同的2.4GHz频段,因而解决了升级后的兼容性问题。同时802.11g也继承了802.11b覆盖范围广的优点,其价格也相对较低。当用户过渡到“g网”时,只需购买相应的无线AP即可,而原有的802.11b无线网卡则可继续使用,灵活性较802.11a要强得多。802.11g的优势可以概括为:拥有802.11a的速度,同时安全性又优于802.11b,而且还能与后者兼容。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描述成由数据处理器执行的多条指令,使得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对于本发明来说,软件应用实际上可以用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写成,这些语言的选择对于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书是不难的。所选择的编程语言应该与执行软件应用的计算机兼容。合适编程语言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C,VisualC++和Java。
本文中,“CPU”(中央处理器)一词包括负责计算机其余部分(包括外围设备)的计算机部件。这里定义,CPU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部件(ALU),还包括其它组成部分如存储器和暂时缓冲器,它们都是控制单元和ALU运行时需要的。根据本定义,其它类型的微处理机或数据处理器被特别排除在名词“CPU”所指的范围之外。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无线桌面传输原理的方框图,所述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进行传输,所传输数据为非压缩格式。
图2是说明无线音视频传输原理的示意的方框图,所述系统采用UDP协议进行传输,所传输数据为压缩格式。
图3是说明远程无线操控的原理的示意的方框图,所述系统采用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图4是说明计算机与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点对点的切换(Peer-to-Peer)原理的示意的方框图,所述系统采用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图5是说明计算机与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无线接点的切换(AccessPoint)原理的示意的方框图,所述系统采用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图6是说明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接将演示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最后传输到远程音视频终端,使得计算机无须通过导线或电缆或其它物理传输介质与远程音视频终端连接的系统和方法。演示数据可以选择包括在计算机上建立的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和/或音频数据。计算机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然后传输到远程显示终端,最后将这些数据向听众显示和播放。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演示数据还被发送到计算机的监视器,向演示的操作人员展示。可以选择将显示器限制为计算机的监视器,例如,当演讲操作人员想预先看一看演示的内容然后再向观众播放时就可以这样做。计算机的监视器可以用导线或电缆与计算机相连。这样可以选择将计算机,和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及远程显示终端放在两个物理上分离的地方,并且用无线的方式互连。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最佳实施例,演示数据可以经过针对自主研发的压缩方法进行压缩的,这使得演示数据能更快速高效的发送到远程显示终端。根据本发明,多媒体数据压缩的方法将根据数据信号的复杂性来进行调整,即,根据数据本身的特点来调整。
如图1所示,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利用所述控制软件进行桌面无线传输,通过TCP/IP的无线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最后通过音视频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所述数据传输使用最先进的LOSSLESS的数字传输技术,在这种传输方式下,发送方会询问接收方有无接收到数据。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数据丢失,发送方会重新发送。发送方会询问接受方直到数据完全被传输为止,这种有效的数字传输技术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图2所示,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利用所述控制软件进行音视频无线传输。首先通过所述控制软件中的WDVP模块对数据进行压缩,利用UDP的无线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再通过所述视频主板中的DSP模块进行解压和还原,最后通过音视频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所述压缩技术为目前世界最领先视频硬解压技术.在传输过程中是以帧为单位传输,每秒24帧以上。如果电脑的配置太低,投影机会自动降低每秒钟传输的帧数。从而保证音视频传输和播放的最佳效果。例如,一帧图像有成千上万中独特的颜色,帧与帧之间有显著的运动,以及在帧的底部和顶部都有固定的黑色条纹。
具体来说,传输信号压缩的压缩尺寸是根据数据信号的复杂性来决定,例如,压缩规范概要可以根据下面一些因素加以调整:最大分辨率,刷新速率和颜色处理方法等。压缩以后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的TS的数据包大约是原来的1/10到1/20左右根据文件的大小来决定,每个数据包大概是188bits左右,然后通过UDP传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UDP的传输方式是不间断的把大量数字信号以视频流的方式发送出去,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内置的解码器会把数据包解压缩还原成原来的尺寸然后传送给音视频终端,由音视频终端显示和播放出来。所述无线接收解压的模块装在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里来进行整个数据包的接收和解码工作,音视频数据信号是同步传输,接收和转换过程中是不会有任何数据丢失。
如图3所示,用户使用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遥控器,通过红外无线传输,把信号传输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然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使用无线连接与所述计算机进行连接。最后通过控制软件对所述计算机进行操控。例如,在做演讲的时候,无论电脑在会场的任何一个地方,或者隔壁的办公室,甚至是局域网的另一栋建筑。只需要手持一个遥控器,就可以任意的打开/关闭应用程序,自由切换不同形式的演讲稿:PowerPoint,Word,Excel,Photoshop。尤其是,在实施远程操控的过程中,软件在使用时所占用的CPU资源分配也比较低,一般不超过10%,这样在使用远程操控的同时,计算机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查邮件和上网。
如图4所示,点对点(peer-to-peer)的连接模式为: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1,2,3,或4),分别利用所述控制软件,通过标准的WIFI的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最后通过音视频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当计算机1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模式连接并已经进行音视频终端显示和播放后,计算机2可以向计算机1发出使用的请求。当计算机1同意计算机2使用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远程音视频终端显示和播放时,计算机2可以马上获得使用权,进行远程终端的显示和播放。同理,计算机3,4,5可以进行同样的远程音视频终端的使用权的切换。实现远程音视频终端与多个电脑的瞬间任意切换,省去频繁插拨视频线。
如图5所示,无线接点(access point)的连接模式为: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1,2,3,或4分别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路由器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标准的WIFI的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最后通过音视频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当计算机1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无线接点(access point)模式连接并已经进行视频终端显示后,计算机2可以向计算机1发出使用的请求。当计算机1同意计算机2使用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远程音视频终端显示和播放时,计算机2就可以马上获得使用权,实现远程终端的显示和播放。同理,计算机3,4可以进行同样的远程音视频终端的使用权切换。实现远程音视频终端与多个电脑的瞬间任意切换,省去频繁插拨视频线。并且,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过有线与局域网内的无线路由器进行连接,即可以实现局域网内任何一台台式电脑与远程音视频终端之间的瞬间任意切换,台式机无需加装无线网卡和任何设备。从而省略复杂而昂贵的换屏设备或矩阵.例如,在一个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有几十台电脑和一台音视频终端。学生只需一次鼠标点击,便完成投影在不同电脑上的切换。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里面来。
如图6所示,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无线信号首先从PCI卡进行接收。当PCI卡接收到无线信号后,首先通过PCI卡传输到CPU(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然后传输到DSP模块进行信号解压缩或还原处理。最后通过RGB24和DVI TX进行视频输出和McASp和CODEC进行音频输出。最终通过音视频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其中,如果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利用所述控制软件进行桌面无线传输,通过TCP/IP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无线传输时,因为音视频数据没有被压缩,所以DSP模块不需要进行数据的解压缩。而用户使用所述计算机,通过UDP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音视频无线传输时,因为音视频数据已经被压缩,所以DSP模块需要进行数据的解压缩。
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一种方式,用于通过远程音视频显示终端以及与远程计算机的完全互动,无须物理的导线或电缆连接,向听众显示和播放数据。通过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来提供互动性,而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具有CPU(中央处理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压缩声音和/或视频流的方法还保证数据的快速传送,这是由于压缩的方法是根据产生视频数据流数据的应用类型来选择的,也就是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有的性质来确定的。
应当指出,本发明的某些特色,更清楚的说,就是针对不同实施例讲述的特色,也可以组合起来应用到一个实施例中。相反,本发明的各种特色,为简单起见,都结合到一个实施例中。相反,本发明的各种特色,为简单起见,都结合到一个实施例来说明,但实际上可以把它们分开来或者把部分特色重新组合起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所述演示内容包括无线介质发送的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用以建立供所述演示使用的演示数据的计算机端控制软件,所述软件包括用于发送所述演示数据的技术,所述控制软件的特点是分别利用TCP/IP和UDP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无线传输,所述控制软件构成所述无线介质的一部分;以及用来接收所述演示数据和处理所述演示数据以便向听众显示和播放所述演示数据的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和远程音视频终端,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与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进行有线连接或整合为同一系统进行使用;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包括远程显示终端和音频播放终端,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从所述计算机端接收所述演示数据并且处理数据,其特点是具有中央处理器(CPU),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构成所述无线介质的另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端控制软件还包括:用来显示所述视频数据的窗口;以及计算机端和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的传输方式的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还包括:使用WiFi无线网络的,用来接收所述演示数据和与所述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的PCI卡;可将所述音视频数据进行解压和还原的DSP模块;以及用来显示和播放所述视频和音频数据的视频显示终端和音频播放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包括: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计算机端控制软件窗口可进行所述数据和视频的传输控制,并可进行对远程显示终端和和音频播放终端的操作和控制;以及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利用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传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远程显示终端和音频播放终端包括:
(a)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包括内嵌于无线视频板中的,用于与所述计算机端控制软件进行交互的Linux操作系统和CPU(中央处理器),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计算机端控制软件进行通信来确定所述音视频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装方式,使得所述音视频数据交替的发送到所述终端来进行音视频数据的播放和显示。
(b)所述远程视频显示和音频播放终端包括:
i)各类CRT,LCD显示器
ii)各类投影机,如CRT,LCD,DLP,LCOS投影机
iii)各类高清数字电视:包括DVB数字广播传输系统(DVB-S、DVB-C和DVB-T)的各种高清数字电视。而且,从视频效果来看,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标准,如720i,720p,1080i,1080p.
iv)各类视频会议终端系统
v)各类音响系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利用TCP/IP和UDP传输协议分别对无线桌面和音视频数据进行传输;以及
(b)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与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和无线接点(Access Point)之间的相互切换;以及
(c)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与所述远程显示终端设备进行互动;用户可利用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计算机端软件,进行对所述计算机的远程操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a)所述无线视频板在硬件上还包括所述中央处理器(CPU),PCI卡和DSP解压模块以及其他相关电路及硬件设备。
(b)所述CPU(中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可处理所有远程显示终端的工作,包括:
i)通过所述的标准的WiFi的无线网络,利用PCI卡进行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ii)对所述计算机分配无线IP,
iii)可对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内的DSP解压模块进行控制。对解压和传输速度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所述计算机端软件的TCP/IP协议特征为:
i)所述协议对无线桌面进行传输,并且数据在未压缩状态下进行传输。所述传输协议采用最先进的LOSSLESS的数字传输技术。
ii)在这种传输方式下,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发送方)会询问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接收方)有无接收到数据。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数据丢失,所述计算机端软件会重新发送。
iii)所述计算机端软件会询问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直到数据完全被传输为止。
(b)所述计算机端软件的UDP传输协议特征为:
i)所述UDP的传输方式是不间断的把大量数字信号以视频流的方式从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发送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
ii)所述计算机端软件通过WDVP压缩模式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无线传输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
iii)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内置的解码器会把数据包解压缩还原成原来的尺寸然后传送给所述视频显示和音频播放终端,由所述显示和播放终端进行显示和播放。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还包括:
(a)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与远程显示终端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的连接,其特征为:
i)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使用所述WiFi标准无线网络的WLAN IEEE802.11的a/b/g兼容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ii)所述计算机可任意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使用权切换。
(b)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与通过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接点(AccessPoint)的连接,其特征为:
i)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与无线路由器,通过所述WiFi标准无线网络的WLAN IEEE802.11的a/b/g兼容的无线传输协议进行连接。
ii)所述计算机也可以通过所述的WiFi的标准无线网络与无线路由器进行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的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iii)与所述无线路由器连接(有线或无线连接)的其它任意计算机也可以通过所述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c)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可与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进行互动,其特征为:
i)用户可使用红外无线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和计算机端软件,进行对所述计算机的远程操控。
ii)用户可使用遥控器打开/关闭所述计算机的任何应用程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端控制软件按照某种压缩方法将所述演示数据压缩,然后再将所述演示数据发送到所述远程显示终端,所述压缩方法是根据所述演示数据的至少一种特性来选择的。
10、一种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方法,所述演示内容包括通过无线介质发送的演示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远程音视频播放和显示终端,用来播放和显示所述演示数据,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连接到用于接收所述演示数据的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
(b)将所述演示数据通过所述无线介质从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计算机端软件,发送到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i)提供用以制备所述演示数据的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的特点是有中央处理器(CPU)并且所述计算机连接到所述无线介质;
(ii)由所述控制计算机制备所述演示数据;以及
(iii)将所述演示数据从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无线介质发送的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并通过所述显示终端进行显示。
(c)所述无线音视频处理装置可与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进行有线连接或整合为同一系统进行使用。所述远程音视频终端最终显示和播放所述演示数据。
CNA2006100600542A 2006-03-27 2006-03-27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835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00542A CN1835576A (zh) 2006-03-27 2006-03-27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00542A CN1835576A (zh) 2006-03-27 2006-03-27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576A true CN1835576A (zh) 2006-09-20

Family

ID=3700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00542A Pending CN1835576A (zh) 2006-03-27 2006-03-27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3557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302A (zh) * 2008-11-19 2011-10-12 索尼公司 用于网络tv的嵌入式无线天线
CN102215393A (zh) * 2010-04-06 2011-10-12 英属维京群岛速位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375718A (zh) * 2010-08-10 2012-03-14 微软公司 在无线显示表面上显示特定窗口
CN102708914A (zh) * 2012-06-05 2012-10-0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便携式高保真音频传输装置及系统
CN102842337A (zh) * 2012-06-05 2012-12-26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高保真音频传输方法
CN103200167A (zh) * 2013-01-09 2013-07-10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终端的程控方法和相应装置
CN105590442A (zh) * 2016-03-08 2016-05-18 卢兆祥 一种wifi遥控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302A (zh) * 2008-11-19 2011-10-12 索尼公司 用于网络tv的嵌入式无线天线
CN102215393A (zh) * 2010-04-06 2011-10-12 英属维京群岛速位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375718A (zh) * 2010-08-10 2012-03-14 微软公司 在无线显示表面上显示特定窗口
CN102708914A (zh) * 2012-06-05 2012-10-0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便携式高保真音频传输装置及系统
CN102842337A (zh) * 2012-06-05 2012-12-26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高保真音频传输方法
CN103200167A (zh) * 2013-01-09 2013-07-10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终端的程控方法和相应装置
CN105590442A (zh) * 2016-03-08 2016-05-18 卢兆祥 一种wifi遥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5576A (zh) 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显示演示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CN102801941B (zh) 一种嵌入式无线投影接入设备
CN104125434B (zh) 一种长距离高清传输的系统
US20070061414A1 (en)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disparate send and receive devices
CN1568451A (zh) 通过无线投影机进行远程视频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203164829U (zh) 无线高清传屏智能一体机
JP2003515288A (ja) 自動データ解析およびプロファイル選択を通して画像圧縮を強化する方法
CN101778285B (zh) 一种音视频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84217A (zh) 无线超宽带组合式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KR20080056235A (ko) 표시신호 무선전송방법과 그 장치 및 표시기기
CN109753259B (zh) 一种投屏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067773A (zh) 动态音视频字幕系统及方法
CN107147887A (zh) 无线投影方法及装置
CN1987632B (zh) 用于投影显示装置的无线传输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225788A1 (ko) 복수의 채널을 이용하여 동적 비트레이트의 비디오를 송출 및 재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665749A (zh) 云桌面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显示装置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CN202085181U (zh) 智能电视路由器
CN1969550A (zh) 用于显示字符的系统及其方法
TW202218404A (zh) 一種影音內容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CN107071303B (zh) 一种数字化多讲台同播系统
KR20100029166A (ko) 휴대용 모바일을 이용한 무선 빔 프로젝트 시스템
TW201240467A (en) Remotely image and sound sha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682534A (zh) 用于数字移动站的方法、数字移动站、应用软件、以及显示可视化信息的系统
TWI798694B (zh)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KR100504785B1 (ko) Tcp/ip 채널을 이용한 디브이디 재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