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2826A -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2826A
CN1832826A CN 200380107049 CN200380107049A CN1832826A CN 1832826 A CN1832826 A CN 1832826A CN 200380107049 CN200380107049 CN 200380107049 CN 200380107049 A CN200380107049 A CN 200380107049A CN 1832826 A CN1832826 A CN 1832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tiffener
framework
substr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70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0210C (zh
Inventor
T·J·芬顿
P·V·赛克鲁纳
D·H·鲍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T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324,82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3612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umi Inc filed Critical T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83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2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02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02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包用轻型侧面加强板包括成型复合框架,具有周边隆起区域和中心凹陷区域。穿过凹陷区域的开口形成在围绕隆起区域内周的相对较窄的镶边部分。在配置上对应于凹陷区域外形的中心面板附着在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以便覆盖其开口。复合框架由以下各层构成:可模压的衬底,例如醋酸乙醛乙烯泡沫塑料,外部耐磨材料层,例如高丹尼尔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和较佳地内部粘结层,例如钩环织物的环形部分。完工的提包是通过固定两件这样的加强板在提包主体上而装配完成。文中披露制造复合框架的方法,包括这样框架的加强板,和包括这样加强板的提包。在制造框架过程中,衬底平坦薄板的一面覆盖耐磨材料,并且较佳地另一面为粘结层。切开在粘合的复合材料的衬底中心区域中的切口。然后模压复合件而提供框架周边的隆起区域和凹陷区域,其中隆起表面由耐磨材料覆盖。

Description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行李袋及提包的轻型成型侧面板或加强板,包含这样侧面板或加强板的行李袋,和制造这样侧面板或加强板及组装包含这样侧面板或加强板的提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行李或提包领域,大致有两种基本构造类型:(1)硬体提包,其中外壁用诸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硬质塑料制成,和(2)软体提包,其中外壁用诸如皮革、聚乙烯基薄膜、织物等柔性材料制成。硬体提包具有抵御由于外力引起变形的优点,这样可对包内物件提供较大抵抗损坏的保护。不过,这样的提包在外表或感觉上趋向于缺乏吸引力。
另一方面,软体提包虽然在外观上合意并且重量较轻,但通常不能对包内物件提供足够的保护。为增加对于变形的阻力,曾经在软体提包内部设置刚性框架以便维持提包的形状。不过,这样的刚性内部框架显著地增加制造成本并且也增加重量。
发明内容
传统工艺的以上和其它缺点被本发明所克服,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基本上符合提包侧面外形结构的复合框架的轻型加强板,并且由中间衬底和粘合在衬底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构成。框架上、下部及其两侧边缘的镶边区域从边缘向外形成而限定一个包围框架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区域。中心凹陷区域具有开口而形成围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镶边部分。中心面板在构造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的外形,并固定在框架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以便覆盖开口。
衬底由可模压的合成材料制成,较佳地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粘合在衬底外表面的耐磨材料较佳地为高丹尼尔纤维含量的织物或其它高强度、不可拉伸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在两侧边缘之间至少延伸一半距离,并且延伸在上、下边缘之间至少一半距离。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的开口然后较佳地基本上延伸在中心凹陷区域中的全部面积,从而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与开口尺寸相比相对地较窄,并且其功能为附着于中心面板的接缝余量。框架的隆起区域沿框架的上部边缘和框架侧边的至少上半部基本上为同样宽度。框架的隆起区域,连同其外部耐磨覆盖物,用来作为保护提包抵御损坏的缓冲物。
作为本发明特征,在框架隆起区域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印痕并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面部件或本身部件的构造。例如,形成的印痕至少一部分可位于框架下方后边附近并且在构造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滚轮组件。这样的成型印痕也可部分地延伸在框架侧边附近,并对应于提包背面以便接纳滚轮滑橇部件。形成在框架隆起区域中并且邻近其下边的第二印痕在构造上可对应于提包的前面支承脚。
中心面板较佳地包括内部加强件、中间衬垫件、和外部织物盖板件。中心面板这样的结构,连同框架本身,使加强板具有刚性和形状记忆而抵御在外力下的变形。在较佳实施例中,加强件、衬垫件、和覆盖材料组装在一起,并通过把组装单元缝制在框架的中心镶边区域而固定在框架上。
按照本发明,从上述加强板结构装配的提包包括一个具有顶部、底部、前面、后面及两端的主体,和一个附着在主体两端而形成提包侧面的加强板。提包的主体较佳地由例如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的软质材料制成,并缝制在各加强板上、下及两侧边缘以便完成提包的外壳。
按照本发明另一特征,设置插入式衬里覆盖提包的内表面。为方便衬里附着在提包内,各加强板框架内表面较佳地至少一部分用粘合材料粘结在衬里表面上。较佳地,在加强板框架上的粘结材料包括钩环紧固件织物的环形部分,虽然其它形式的粘合材料或者甚至机械紧固件也可以用来把衬里固定在加强板框架上。
当在加强板框架内表面上设置粘结材料时,面向各加强板框架的衬里侧面至少在其一部分处于框架凹陷区域镶边部分中适合于粘合在框架的粘结材料上,从而使衬里至少在隆起区域内部周边周围可以附着在加强板上。衬里较佳地附着在固定于提包前面的加强板侧面边缘上。在这样情况,面向加强板框架的衬里侧面适合于至少部分处于框架附着提包顶部、底部及背部的镶边区域的部分以便粘合在框架粘结材料上,从而使衬里沿其附着在提包顶部、底部及背部的边缘固定在各加强板上。较佳地,上述衬里部分通过在衬里内表面上设置钩环紧固件中的钩形带部分而适合于粘合在加强板的粘结材料上。
本发明也提供制造提包的轻型侧面板或加强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可模压的合成材料的衬底;
(b)粘合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在衬底一表面上;
(c)至少在耐磨材料的中心区域切开至少一个切口;
(d)模压衬底和粘合的材料,形成具有围绕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的周边区域的复合框架毛坯,其中耐磨材料在框架毛坯隆起侧面上;
(e)在框架毛坯的中心凹陷区域中切割开口,形成围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
(f)提供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外形的中心面板;和
(g)把中心面板固定在框架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上并覆盖开口。
在较佳实施例中,耐磨材料为不可拉伸、高丹尼尔纤维含量的织物,诸如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而衬底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为方便提包衬里固定在加强板的内表面,在模压以前较佳地在衬底内表面设置粘结材料。粘结材料较佳地为钩环紧固件中的一半部分,有利地为环形部分。
中心面板较佳地包括内部加强件、衬垫件和织物覆盖层。最好预先装配并作为一个单元通过缝制在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上而固定在加强板框架上。
作为本发明另一特征,在模压步骤中在加强板框架隆起区域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在配置中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提包上的外面部件或本身部件(例如滚轮组件)的印痕。如果需要,修去在框架周围隆起区域外部周边上任何多余的材料,较佳地在中心面板固定到框架以前。
按照本发明,提包由如以上所述制造的加强板组装,并且通过把加强板固定在主体各端而完成提包的外壳。此外,预先制成的衬里沿附着在各加强板一条边缘上并且固定在提包的主体内。较佳地,衬里用至少覆盖各加强板狭窄的镶边区域的衬里内部上的粘结材料接触相对的加强板内部表面上的粘结材料。衬里较佳地在至少部分地处于邻近提包顶部、底部及背部的加强板区域适合于粘合在各自加强板的粘结材料上。较佳地,设置在衬里上的粘结材料为设置在加强板上的钩环紧固件织物中的另一半。
提包通过利用上面实施的印痕把外部部件安装在框架上而完成。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提包用加强板的轻型框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可模压的合成材料的衬底;
(b)粘合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在衬底一表面上;
(c)至少在耐磨材料的中心区域切开至少一个切口;
(d)模压衬底和粘合的材料,形成具有围绕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周边区域的复合框架毛坯,其中耐磨材料在框架毛坯隆起侧面上。
在较佳实施例中,耐磨材料为不可拉伸、高丹尼尔纤维含量的织物,诸如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而衬底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为方便提包衬里固定在加强板的内表面,在模压以前较佳地在衬底内表面设置粘结材料。粘结材料较佳地为钩环紧固件织物中的环形部分。
按照本发明附加步骤,从隆起周边区域的外周修去多余的材料,并且在中心凹陷区域切割开口而在隆起区域的内周形成狭窄的镶边。镶边用作随后面板固定到框架上的接缝余量,该面板覆盖在通过框架中心区域的开口。
按照本发明另一特征,在模压步骤中在框架隆起区域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印痕,该印痕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提包的外部部件,例如,滚轮组件。
附图简要说明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可参照以下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并连同相关的附图进行,其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由具有由轻型成型加强板构成侧面的软体行李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行李袋和加强板实施例左側视图;
图3为图2中加强板实施例外部侧视图,显示在与提包主体装配以前的加强板本身;
图4为图3中加强板中心面板的外部侧视图;
图5为图3中加强板中心面板的内部侧视图;
图6为图3中无中心面板的加强板复合框架外部侧视图;
图7为图3中无中心面板的加强板复合框架内部侧视图;
图8为沿8-8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3中加强板剖面图;
图9为沿9-9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4中加强板剖面图;
图10为沿10-10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6中复合框架剖面图;
图11为沿11-11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6中复合框架部分剖面图;
图12为沿12-12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6中复合框架部分剖面图;
图13为打算覆盖图3中加强板内表面的衬里部分侧视图;
图14为沿14-14线并按箭头方向观察图13中衬里剖面图;
图15和16为阐明在图6和7中复合框架实施例制造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和2阐明具有顶部12、底部14、前面16、背面18、左边20和右边22的提包实施例。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较佳地装配在一起形成提包的主体。至少主体的前面16和背面18较佳地由诸如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或其它高丹尼尔纤维含量织物的软质、耐磨材料制成。顶部12和底部14同样较佳地被软质耐磨材料覆盖,最好前面和后面采用同样的材料,但是也可以包括内部或外部加强零件,或者可替代地可以用硬质较高强度的材料构成。
携带手柄24附着在提包的顶部12上,而滚轮组件26安装在提包各边的下端。如果需要,在各边靠近前面可以安装前脚28以便当在所示独自直立位置时为提包10提供支承。提包包括可通过可释放关闭机构(诸如拉链30)接近的隔室(未示),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拉链的口袋32。按照本发明,提包各边20、22由加强板34构成,而加强板缝制或用其它适当方式附着在提包主体顶部12、底部14、前面16和背面18的邻近边缘上。图3和8阐明提包10左边20的加强板34而不带滚轮组件26和前脚28。右边加强板具有同样构造,但是在配置上为镜面对称。
如图3所示,加强板34较佳地包括复合框架36和中心面板38。框架36本身显示在图6、7及10中。它由衬底40制成的复合主体构成,衬底外表面为耐磨材料42,并且较佳地在内表面上为粘结材料44。衬底40较佳地由诸如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的轻型可模压的合成材料构成。其它合适材料包括其它可模压的泡沫塑料,如PVC、PP、PE或PC(聚碳酸酯)。所采用的材料较佳地将具有同样柔度,即形状记忆性。外部耐磨材料较佳地为高丹尼尔纤维含量织物,诸如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可选地,耐磨材料42可包括无纺合成物,诸如聚氯乙烯(PVC)。内层44较佳地包括钩环紧固件材料的环形部分,例如VelmatTM织物。其它合适的粘结材料也可以使用,诸如胶合剂或双面胶带。
如今后所描述,在衬底4内表面上的粘结材料44的用途是促进提包衬里附着在加强板34的内表面上。虽然对于这一用途使用粘结材料部分或所有衬底40的内表面是有利的,诸如采用钩环紧固件的环形部分,但不一定要这样做。如果需要,衬里可以通过诸如揿钮、拉链、钮扣、铆钉或压配等机械紧固件附着在加强板34上。
在较佳实施例中,框架36包括围绕框架外部周边延伸并与中心凹陷区域48成为包围关系的隆起区域46。如图所示,隆起区域46的截面大致为半圆形(图10),并且沿顶部和至少在框架36的高度H的上半部上大致为同样宽度W。在框架36的下端,隆起区域46具有较平坦截面(图11和12)。耐磨材料42在外表面上,并且当存在时环形织物44在隆起区域46的内表面上。框架36和耐磨材料42的隆起周边区域46用来作为保护提包和其内部物件抵御损坏的缓冲器。
在框架36的中心凹陷区域48中形成开口50,以便形成包围隆起区域46内周相对较狭窄(与开口宽度相比)接缝余量或镶边区域52。凹陷的中心区域48较佳地至少延伸在框架36两侧边(前及后)之间距离的一半,并且至少超过上边和下边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减轻重量,开口50较佳地基本上延伸在中心区域48的全部面积上。
如图8所示,中心面板38(例如在标号54处)缝制或用其它方法固定在镶边区域52上以便覆盖开口50。为此目的,中心面板38较佳地在尺寸和配置上与框架36中心区域48的外形共同延伸。图2中显示这样大致为长圆的隆起区域46、凹陷区域48和中心面板38的特殊设计仅作为说明并且在本质上主要是装饰性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复合框架36设置为成型或模压主体容许在需要安装在框架36上的提包外部零件或部件配置上形成一个或多个预先模压的印痕。如此,如图6和12所示,在滚轮组件26(图2)支座58的配置中印痕56可以模压在框架36下端的隆起区域46中。如果需要,可以在隆起区域46中沿框架36后边模压另一个印痕60以便安装后滑橇62,它可以属于滚轮组件26的整体部分或独立部件。曲线切口64也可以模压在框架36的后端以便为滚轮组件26提供滚轮凹穴。还有,如图6和11所示,可以在框架36前下边缘邻近设置预先模压印痕以便接受前支承脚28。设置这样的预先模压的印痕和/或切口可以方便滚轮组件26、支承脚、和/或框架上其它外部部件的精确装配。
应该理解可以在框架36上形成为安装其它外部部件的印痕或外形。在其它式样的提包中,例如无轮提包,可以为手柄、肩带附件等设置这样的印痕。在显示复合框架36内表面的图7中,出现突出部分56′、60′、和66′。粘结材料较佳地覆盖衬底40整个内表面,包括中心区域48的镶边区域52的内表面。(也见图10。)
中心面板38的构造详细地显示在图4、5和9中。在这里显示的实施例中,面板38包括加强件68、中间衬垫件70和外部盖板72。加强件68可由压榨纸板或其他轻质刚性材料构成,它延伸在面板38整个内侧。中间衬垫件70适当地用开室泡沫材料制成。它同样基本上延伸在整个中心面板38上。外部盖板72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纺织品或装饰性材料,并较佳地为耐磨以达到较长使用寿命。它可以是或不是与覆盖框架36的耐磨材料42同样的材料和/或颜色。
如图9中标号74处所示,外部盖板72在中间件70和内部件68的边缘上折弯,沿面板38的全部周边,并且粘合地固定在内部件68的内表面上。较佳地,衬垫件70少许小于内部件68,使框架36的中心凹陷区域48具有狭窄的周边镶边可以缝制面板38到镶边区域52上。如果需要,盖板72也可粘合在镶边区域76内的内部件68的上表面。内部件68、衬垫件70、和盖板72较佳地如图9所示预先装配,并然后作为组合单元缝制在框架36上。如图8中指出,缝线54较佳地延伸通过在内部加强件68的上面和下面的材料层72,并通过在镶边区域52中的复合框架。
中心面板38加强框架使其抵抗外力下的压碎,而不必明显地增加提包的重量或成本。框架36和中心面板38一起使加强板34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容许其在外力下弹性地变形而使提包当负荷卸去时仍回到其原始形状。目的是提供“弯曲而不断裂”的加强板构造,它并不需要内部框架,减轻提包总体重量,并容许设计在形状和颜色方面有较大自由度。
如图3所示用于提包10左面20的完全成型和组装的加强板34缝制或用其它方法沿其上边34a、下边34b、前边34c和后边34d附着在提包10的主体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的邻近边缘上,从而完成提包的外壳。此后,滚轮组件26、前支承脚28和其它外部部件如以上所述地安装在各加强板34上。
作为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单独地用适当的衬里材料制造衬里78(图8、13、和14),并且在加强板34缝制到提包主体时缝制在各加强板34的前面周边34c上。衬里78,如在图13中从面向邻近加强板34一面观察,较佳地包括至少覆盖框架36中心凹陷区域48的镶边区域52的钩环紧固件织物的钩形带部分80。较佳地,也可在覆盖复合框架36(附着在提包的顶部、底部和背面边缘)边缘的衬里78上设置一条或多条钩形带82。在钩形带80、82如此定位以后,衬里78可迅速地和牢固地通过把钩形带压紧接合在面向邻近加强板34内表面的环形织物44上而附着在加强板34上,如图8中阐明。
虽然使用钩环织物使衬里附着在加强板34上较佳,如以上所描述的其它粘结材料或甚至机械紧固件也可以在加强板框架36和/或衬里78的有关表面上设置,以便适合这样的表面当压紧在一起时互相粘合和附着。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复合框架36的方法,这可以作为单独的预备制造过程进行,并且为加强板34和完全的提包装配做准备。生产符合框架的步骤示意地阐明在图15和16中。
这里显示,包括具有一层耐磨材料粘合在其上表面和一层粘合材料粘结在其下表面的可模压的衬底的复合薄板84装配或定位在(a)站。复合薄板84移动到(b)站,在该处薄板中心区域被切开一个或多个切口86。切口86的目的是容许使用
高丹尼尔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或其它不可拉伸材料作为在框架36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42。因为这样的材料42不能在模压过程中延伸,在框架36隆起区域46的模压过程中,切口86的设置使材料42可以在薄板84的中心区域撕开。否则,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42将不能符合框架36的隆起截面。使用不可拉伸材料作为框架36的外部盖板是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特征,因为这样有可能使用高强度、耐磨材料,而显著地改进提包的耐用程度。
如图15中(b)站显示,切口86较佳地包括一个长中间切口86a,一般在框架36凹陷的中心区域46长度方向延伸,和多个横向切口86b。虽然只有切口86必须延伸通过不可拉伸耐磨材料42,它们最好通过衬底40,并且当存在时也必须通过粘合层44。切口可以任何方式制成,例如通过如图16所示的往复切割工具88。模压步骤本身显示在图15和16(c)站。
这里显示,两个单独的模压半模90a和90b(上、下模)在适当的热和压力条件下互相挤压而形成具有框架36的隆起区域46和凹陷区域48的框架毛坯36a。在该步骤中,通过复合薄板84的切口86使不可拉伸耐磨材料42(或者如果切口延伸通过为整个薄板)在框架长度和宽度方向均沿切口分离,从而容许复合薄板84采取在图6、7和10中描述的截面配置。切口56、60和66等也同时形成。任何适合于与衬底40材料、耐磨材料42和粘合材料44一起使用的传统模压过程均可用来把复合薄板84形成框架毛坯36a。
此后,半模90a和90b分开,而框架毛坯36a进行冷却(如果必要),并且移动到(d)站,在此框架36外部周边周围的多余材料被修去,同时在毛坯36a中的中心开口50各自用切割工具94和96切穿。最终形成的产品为图6、7和10中完整的左面复合框架36。右面框架将用同样的方式制造,采用大致成型半模和切割工具。如果需要,修整步骤可以作为随后步骤单独实施,例如在提包组装地点。
如果框架36的隆起周边区域46较浅,即相对较低的高度,或者框架36相对较小,可能取消切口而仍旧使外部覆盖材料42达到所要求的形状。
完成的左面和右面复合框架被运输到加强板组装站(未示),在该处中心面板38,较佳地如图9中显示的预先装配单元形式,被附着到各如图8显示的框架上而形成完整的加强板34。此后,左面和右面的加强板附着在提包主体的邻近边缘上而形成提包外壳。同时,衬里78附着在加强板的前面边缘上并且插入提包主体内,其中衬里部分覆盖镶边区域52和/或者加强板的顶部、底部和背面边缘压紧在加强板内表面上的粘结材料上,或者用其它方法附着在加强板上,以便固定衬里78在提包主体上。最后,外部部件,诸如滚轮组件26、前脚28等安装在加强板的外表面上以完成提包的装配。
按照本发明,完成的提包由低成本、轻型材料利用经济制造和组装技术制成。还有,这是一种既耐用又能够抵抗外力的构造,并且不需要内部刚性框架。它独特地综合软提包袋的轻巧性和吸引力,并且具有硬质包袋的防护性和形状保持能力。
虽然本发明已经在此通过参照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和阐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易于变化和变型而不致偏离已经披露的发明概念。所有这些变化和变型因此均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以内。

Claims (86)

1.一种提包用加强板,包括:
成型复合框架,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提包侧面外形,并具有内表面、外表面、上边、下边和两侧边,复合框架包括中间衬底和附着在衬底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
框架镶接其上边、下边和两侧边的区域从所述各边向外形成而限定包围框架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区域;
中心凹陷区域具有穿通的开口,并形成围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和
中心面板,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的外形,并且固定在框架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和覆盖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衬底由可模压的合成纤维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合成材料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粘着在衬底件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为不可拉伸织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不可拉伸织物为高丹尼尔含量织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不可拉伸织物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粘着在衬底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为无纺合成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延伸在框架两侧边之间距离的至少一半,并延伸在上边和下边之间距离的至少一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的开口基本上延伸在中心凹陷区域的全部面积上,从而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与开口尺寸比较,相对地较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框架的隆起区域沿框架的上边和框架侧边的至少上半部基本上为同样宽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还在框架隆起区域、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部部件的位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印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成型印痕至少部分地位于框架下边附近并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滚轮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成型印痕也部分地延伸在框架侧边附近对应于提包的背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框架邻近其下边的隆起区域中的第二印痕,并且在配置上对应于提包的前面支承脚。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缝制在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包括内部加强件、中间衬垫件、和外部织物盖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的加强件由压榨纸板构成,衬垫件由开室泡沫材料构成,而盖板材料为织物。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加强件、衬垫件、和盖板材料装配在一起并作为一组件固定在框架上。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凹陷在框架隆起区域的水平以下。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框架和中心面板的组合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弯曲,但当外力消失时呈现形状记忆性而恢复加强板的外形。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框架还包括在衬底内表面上的粘结材料。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粘结材料为钩环织物中的环形部分。
23.一种提包,包括:
(a)主体,具有顶部、底部、前面、背面和两端;和
(b)加强板,附着在主体两端,各加强板包括:
(1)成型复合框架,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提包侧面的外形,并且具有内表面、外表面、上边、下边和两侧面边缘,复合框架包括中间衬底和粘着在衬底外表面上的耐磨材料;
(2)镶接上边、下边和两侧面边缘的框架区域从所述边缘向外形成而限定包围框架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区域;
(3)中心凹陷区域具有开口,形成环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和
(4)中心面板,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的外形,并且固定在框架中心凹陷区域和覆盖开口;和
(c)各加强板各自以其上边、下边、和两侧面边缘附着在主体的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并且延伸在其间而形成提包的一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衬底由可模压的合成材料制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合成材料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粘着在衬底外表面的耐磨材料为不可拉伸织物。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不可拉伸织物为高丹尼尔含量织物。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不可拉伸织物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粘着在衬底外表面的耐磨材料为无纺合成材料。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复合框架还包括在衬底内表面上的粘结材料。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粘结材料为钩环织物中的环形部分。
32.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延伸在框架两侧边之间距离的至少一半,并延伸在上边和下边之间距离的至少一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中心凹陷区域里的开口基本上延伸在中心凹陷区域的全部面积上,从而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与开口尺寸比较相对地较窄。
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框架的隆起区域沿框架的上边和框架侧边的至少上半部基本上为同样宽度。
3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还在框架隆起区域、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部部件的位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印痕。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成型印痕至少部分地位于框架下边附近并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滚轮组件。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成型印痕也部分地延伸在框架侧边附近对应于提包的背面。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框架邻近其下边的隆起区域中的第二印痕,并且在配置上对应于提包的前面支承脚。
3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缝制在框架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区域。
4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包括内部加强件、中间衬垫件、和外部织物盖板。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的加强件由压榨纸板构成,衬垫件由开室泡沫材料构成,而盖板材料为织物。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加强件、衬垫件、和盖板材料装配在一起并作为一组件固定在框架上。
4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中心面板凹陷在框架隆起区域的水平以下。
4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复合框架和中心面板的组合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弯曲,但当外力消失时呈现形状记忆性而恢复加强板的外形。
4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至少主体的前面和背面由软质材料制成。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软质材料为防弹尼龙。
4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各加强板的上边、下边、和两侧面边缘各自缝制在主体的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的端部。
4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各加强板复合框架内表面的衬里,并且附着在复合框架上。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复合框架还包括在衬底内表面上的粘结材料;和
面向复合框架的衬里侧面适合于、至少其叠置于框架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中的部分、粘合在复合框架的粘结材料上,从而使衬里在隆起区域内部周边周围可以附着在加强板上。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
衬里附着在固定于提包前面的加强板的侧边上;和
面向复合框架的衬里侧面适合于、至少叠置于复合框架镶接附着在提包的顶部、底部及背部的复合框架的边缘的区域的部分、粘合在复合框架上的粘结材料上,从而使衬里沿其附着在提包顶部、底部及背部的边缘固定在加强板上。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提包,其特征在于,
在复合框架上的粘结材料为钩环织物中的环形部分;和
至少所述衬里的适合于粘着在复合框架上的粘结材料的部分具有固定在此的钩环织物中的钩形部分。
52.一种制造提包用加强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可模压的合成材料的衬底;
(b)粘合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在衬底一表面上;
(c)至少在耐磨材料的中心区域切开至少一个切口;
(d)模压衬底和粘合的耐磨材料,形成具有围绕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的周边区域的复合框架毛坯,其中耐磨材料在框架毛坯隆起侧面上;
(e)在框架毛坯的中心凹陷区域中切割开口,形成围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中心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
(f)提供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外形的中心面板;和
(g)把中心面板固定在框架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上并覆盖开口。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高丹尼尔含量织物。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无纺合成材料。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衬底的可模压的合成材料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
57.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框架毛坯隆起区域中模压至少一个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部件的印痕的步骤。
58.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框架毛坯隆起区域的外部周边修去任何多余材料的步骤。
59.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包括下列步骤:
(1)提供内部加强件、中间衬垫件和外部覆盖织物;和
(2)将内部加强件、中间衬垫件和外部覆盖织物组装在一起,形成包括所述中心面板的组件。
60.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c)之前的步骤(h),在衬底另一侧上粘合粘结材料。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材料包括钩环紧固件织物的一半。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钩环紧固件的一半为环形部分。
63.一种组装提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可模压的合成材料的衬底;
(b)粘合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在衬底一表面上;
(c)至少在耐磨材料的中心区域切开至少一个切口;
(d)模压衬底和粘合的耐磨材料,形成具有围绕凹陷的中心区域的隆起的周边区域的复合框架毛坯,其中耐磨材料在框架毛坯的隆起侧面上;
(e)在框架毛坯的中心凹陷区域中切割开口,形成围绕隆起区域的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
(f)提供在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凹陷区域外形的中心面板;
(g)把中心面板固定在框架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上并覆盖开口;
(h)提供具有顶部、底部、前面、背面和两端的提包主体;和
(i)附着按照步骤(a)到(g)制造的加强板到提包主体各端上,形成提包的侧面。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c)之前的步骤(j),在衬底另一面上粘合粘结材料。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k)为提包提供衬里,该衬里具有叠置在各加强板内侧的部分,各所述衬里部分适合、至少在叠置于各加强板衬底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的部分、粘着在衬底的粘结材料上;和
(l)通过挤压所述衬里叠置部分使其与衬底上的粘结材料接触而把衬里固定在各加强板上。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部分还适合于、在至少叠置于提包的顶部、底部和背面附近的加强板的区域的部分、粘着在各加强板衬底上的粘结材料上,并且其中步骤(1)还包括挤压所述衬里的另外部分与在各加强板反面区域上上粘结材料接触。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加强板衬底上的粘结材料为钩环织物的环形部分;和
至少所述适合于粘着在各加强板衬底上的粘结材料的衬里部分具有固定在其上的钩环织物的钩形部分。
68.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提包主体的前面和背面由软质织物构成。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软质织物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70.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耐磨材料为高丹尼尔含量织物。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72.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可模压的合成材料为醋酸乙荃乙烯。
73.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各加强板框架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部部件的隆起区域中模压至少一个印痕的步骤。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加强板框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印痕上安装所述外部部件。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件为提包的滚轮组件。
76.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框架毛坯隆起区域的外周上修去任何多余材料的步骤。
77.一种制造提包用加强板的复合框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可模压的合成材料的衬底;
(b)粘合不可拉伸的耐磨材料在衬底一表面上;
(c)至少在耐磨材料的中心区域切开至少一个切口;
(d)模压衬底和粘结的耐磨材料,形成具有围绕中心凹陷区域的隆起周边区域的复合框架毛坯,其中耐磨材料在框架毛坯隆起侧面上。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包括高丹尼尔含量织物。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尼龙或聚合物/尼龙组合。
80.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磨材料为无纺合成材料。
81.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衬底的可模压的合成材料为醋酸乙荃乙烯泡沫塑料。
82.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c)之前的步骤(e),在衬底另一面上粘合粘结材料。
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材料包括钩环紧固件织物的一半部分。
84.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半部分为钩环织物的环形部分。
85.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毛坯隆起区域中、在配置上对应于需要安装在框架上的外部部件的位置模压至少一个印痕的步骤。
86.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f)修去在框架毛坯隆起区域外部周边上的多余的材料;和
(g)在框架毛坯中心凹陷区域中切割开口,形成围绕隆起区域内部周边的凹陷区域的镶边部分。
CNB2003801070497A 2002-12-20 2003-11-06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2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324,828 2002-12-20
US10/324,828 US6936127B2 (en) 2002-12-20 2002-12-20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 light-weight gusset frame
US10/324,829 2002-12-20
US10/347,541 2003-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2826A true CN1832826A (zh) 2006-09-13
CN100540210C CN100540210C (zh) 2009-09-16

Family

ID=3699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70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210C (zh) 2002-12-20 2003-11-06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0210C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645A (zh) * 2009-10-16 2012-07-18 汽车研究中心 用于覆盖机动车行李箱的盖板
CN111447854A (zh) * 2017-12-18 2020-07-24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隔热装置背包
US11186422B2 (en) 2014-02-07 2021-11-30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nsulating device
USD942222S1 (en) 2016-02-05 2022-02-0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242189B2 (en) 2019-11-15 2022-02-08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48954S1 (en) 2014-09-08 2022-04-19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55824S1 (en) 2016-02-05 2022-06-28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401101B2 (en) 2014-02-07 2022-08-02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US11407579B2 (en) 2014-02-07 2022-08-09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backpack
US11466921B2 (en) 2017-06-09 2022-10-1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0298S1 (en) 2019-11-15 2022-11-22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2372S1 (en) 2014-09-08 2022-12-13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2371S1 (en) 2014-09-23 2022-12-13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1006548S1 (en) 2017-10-30 2023-12-05 Yeti Coolers, Llc Backpack cooler
US11839278B2 (en) 2015-11-02 2023-12-12 Yeti Coolers, Llc Closure systems and insulating devices having closure systems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645A (zh) * 2009-10-16 2012-07-18 汽车研究中心 用于覆盖机动车行李箱的盖板
US11407579B2 (en) 2014-02-07 2022-08-09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backpack
US11834252B2 (en) 2014-02-07 2023-12-05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US11186422B2 (en) 2014-02-07 2021-11-30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nsulating device
US11767157B2 (en) 2014-02-07 2023-09-26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685589B2 (en) 2014-02-07 2023-06-27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backpack
US11465823B2 (en) 2014-02-07 2022-10-1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US11401101B2 (en) 2014-02-07 2022-08-02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USD948954S1 (en) 2014-09-08 2022-04-19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2372S1 (en) 2014-09-08 2022-12-13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2371S1 (en) 2014-09-23 2022-12-13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839278B2 (en) 2015-11-02 2023-12-12 Yeti Coolers, Llc Closure systems and insulating devices having closure systems
USD955824S1 (en) 2016-02-05 2022-06-28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1022613S1 (en) 2016-02-05 2024-04-16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42222S1 (en) 2016-02-05 2022-02-0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466921B2 (en) 2017-06-09 2022-10-1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1006548S1 (en) 2017-10-30 2023-12-05 Yeti Coolers, Llc Backpack cooler
CN111447854A (zh) * 2017-12-18 2020-07-24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隔热装置背包
USD1003116S1 (en) 2019-11-15 2023-10-3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242189B2 (en) 2019-11-15 2022-02-08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834253B2 (en) 2019-11-15 2023-12-05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11565872B2 (en) 2019-11-15 2023-01-31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USD970298S1 (en) 2019-11-15 2022-11-22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0210C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2826A (zh) 轻型提包的加强板,以其组装的提包,和其制造及组装方法
US10463104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US6338768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hoe insole
US693612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 light-weight gusset frame
US7178267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footwear structures using thermoforming
CN1232238C (zh) 折叠的搭扣制品
US2006021646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esin injection molded article with a reinforcing or decorative core
CN103358547B (zh) 用于具有装饰性附饰件的内饰板的模内压纹表皮层压
RU2293018C2 (ru) Формованные элементы с прерывистыми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ми участками отдело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342046A (zh) 复合鞋帮及其制造方法
CN1590277A (zh) 片材的配合连结部件及具有该部件的片材
CN1106170C (zh) 骑自行车专用鞋的鞋底芯体,其成形方法及其型模装置
JPH0229202A (ja) 靴の製法及び中底部材
JPH06210715A (ja) ヘルメ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810288Y (zh) 车用可收折式置物箱
CN1187001C (zh) 凉鞋
CN1281786A (zh) 发泡鞋体的一体成型制造方法
CN201201538Y (zh) 复合型汽车地板
CN209756337U (zh) 一种耐弯折柔性空心复合板材
EP1093997A2 (en) Seat for vehicles
CN220876066U (zh) 一种一体成型鞋
CN100528024C (zh) 一种弓形鞋底以及使用该鞋底的鞋子
JP3079758U (ja) 靴 底
CN220757924U (zh) 一种匹克球拍
CN218171665U (zh) Pvc或pu蒙皮行李箱盖板及其基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