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358A - 电磁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358A
CN1831358A CN 200510091937 CN200510091937A CN1831358A CN 1831358 A CN1831358 A CN 1831358A CN 200510091937 CN200510091937 CN 200510091937 CN 200510091937 A CN200510091937 A CN 200510091937A CN 1831358 A CN1831358 A CN 1831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yoke
rotation
solid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19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9297C (zh
Inventor
酒本宪尔
宫本美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 Ling Technology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 Ling Technology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 Ling Technology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 L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1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9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929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轭铁(30)与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需要所述公差及轴承构件的壁厚以上的磁空隙,存在发生磁损失的问题。本发明的电磁离合器,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20);与该线圈(20)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30);形成通过径向轴承膜(12)围绕该轭铁(30)并通过轴承膜(12)横跨所述轭铁(yoke)(30)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50);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部(4711、4712);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部(4711、4712)与所述第1旋转体(50)连接的第2旋转体(60)。

Description

电磁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电磁离合器(clutch)。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文献1,复印机、打印机(printer)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从供纸部1张1张地进行分离、送给的纸张(sheet)朝图像形成部进行搬运的纸张(sheet)搬运部,作为这样的纸张(sheet)搬运部,有一种具有在停止的状态下与纸张(sheet)抵接并对纸张(sheet)的斜行进行修正后以规定的时间(timing)开始纸张(sheet)的搬运的 阻挡(resist)装置的结构。
在这样的纸张(sheet)搬运部中,在搬运纸张(sheet)时,首先将从供纸部1张1张地供来的纸张(sheet)的前端与停止中的阻挡(resist)装置即阻挡滚筒(resistroller)的夹(夹持部)碰接,形成圈(loop),对纸张(sheet)的斜行进行修正。
接着,如此形成圈(loop)对斜行进行修正后,以形成于感光体筒(drum)的调色剂(toner)图像的前端与纸张(sheet)的前端对应的时间(timing)使设于阻挡滚筒(resist roller)轴上的电磁离合器(clutch)连通(on),从而驱动阻碍(resist)滚筒,将纸张(sheet)搬运至图像形成部,将图像形成(转印)在纸张(sheet)上。
利用纵剖侧视图即图7对上述复印机、打印机(printer)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以往的典型电磁离合器(clutch)结构进行说明。
图7中,转子40由具有外圈圆筒部43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具有内圈圆筒部44的第1内侧磁极部412构成,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上述第1内侧磁极部412之间通过第1遮磁孔421确保磁阻,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上述第1内侧磁极部412通过3处以上的未图示的肋(rib)相连。上述外圈圆筒部43通过外侧空隙GA2与轭铁(yoke)30的大直径筒部32在径向(radial)面对。
电枢(armature)70由第2外侧磁极部711、第2内侧磁极部712构成,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以吸引间隙g的空隙与第1内侧磁极部412相对,通过回动弹簧(return spring)80与第2旋转体60一体旋转地固定,该电枢(armature)70克服上述回动弹簧(return spring)80的弹力可在轴向微动。
卷绕在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bobbin)21上的线圈(coil)20对上述电枢(armature)70和上述转子40的磁极部411、412赋予磁动势。
轭铁(yoke)30由底面圆板部31、大直径筒部32、小直径筒部33构成,成为截面为倒コ字形的环状体,收放有上述线圈(coil)20。
插入在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上的磁性的第1旋转体50具有D切割(cut)结合部54、未图示的嵌合部,上述D切割(cut)结合部54通过与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的D切割(cut)部结合,上述第1旋转体50与上述负荷旋转轴一体旋转。
上述第1旋转体50的未图示的嵌合部被与上述转子40的内圈圆筒部44相连的未图示的嵌合部止动固定,以阻止上述第1旋转体50与上述转子40的相对旋转。
上述轭铁(yoke)30的小直径筒部33被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外径部59的外周上。
上述第2旋转体60例如由正齿轮或斜齿轮等的驱动部61、圆筒轴部62构成,上述圆筒轴部62被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径部59的外周端部上。
上述第2旋转体60通过由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右侧止动圈槽591定位的止动圈91和上述转子4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在其外径59上一体化。
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线圈(coil)20通过由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左侧止动圈槽592定位的止动圈92及上述转子40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径59上一体化。
轴承构件11游嵌轴支承在上述轭铁(yoke)30的底面圆板部31与上述止动圈92之间。
轴承构件12游嵌轴支承在上述轭铁(yoke)30的小直径筒部33的内径与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径部59之间。
轴承构件13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线圈(coil)20的端面部与上述转子40的第2磁极部内径之间。
轴承构件14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线圈(coil)20的内径部与上述转子40的内圈圆筒部44之间。
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
当对线圈(coil)20施力,则在由电枢(armature)70的第2外侧磁极部711和转子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形成的第1磁极部、由第2内侧磁极部712和第1内侧磁极部412形成的第2磁极部分别产生吸引力而摩擦接触,其结果,传递扭矩(torque)从第2旋转体60传递至转子40,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进行旋转。
对上述线圈(coil)20通电后的磁通的流动是,大直径筒部32→外侧空隙GA2→外圈圆筒部43→第1磁极部→电枢(armature)70→第2磁极部→内圈圆筒部44→第1旋转体50→内侧空隙GA1→小直径筒部33→底面圆板部31→大直径筒部32。
这里,当线圈(coil)20失去施力,电枢(armature)70通过回动弹簧(returnspring)80而回动,电枢(armature)70与转子40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和第1内侧磁极部412的接触被解除,上述动力传递被切断。
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在电磁离合器(clutch)中设置了由树脂或特氟隆(Teflon)(商品名称)制作的筒状或圆环状的轴承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040480(图1及其说明)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082554(图1及其说明)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1-349343(图1及其说明)
像上述传统装置那样将轴承构件用树脂或特氟隆(Teflon)(商品名称)等制成筒状或圆环状的场合,薄壁化存在局限。而且,一般是制成筒状的,但筒内径和筒外径分别需要公差,与该筒状轴承构件的滑动部即轭铁(yoke)30的内径和第1旋转体50,需要设定为考虑了筒状轴承构件本身的内外径公差后的尺寸。即,轭铁(yoke)30与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需要上述公差及轴承构件的壁厚以上的磁空隙,存在发生磁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以减少磁损失为主要目的。
本发明的电磁离合器(clutch),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coil);与该线圈(coil)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yoke);形成通过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围绕该轭铁(yoke)并通过轴承膜(film)横跨所述轭铁(yoke)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clutch)部;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clutch)部与所述第1旋转体连接的第2旋转体。
本发明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coil);与该线圈(coil)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yoke);形成通过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围绕该轭铁(yoke)并通过轴承膜(film)横跨所述轭铁(yoke)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clutch)部;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clutch)部与所述第1旋转体连接的第2旋转体,故轭铁(yoke)内径与第1旋转体之间的空隙只要考虑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厚度和公差即可,因而可减小空隙,减小由线圈(coil)产生的磁通能量(energy)的损失(loss)。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图,是表示一例电磁离合器(clutch)整体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图,是将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附近放大表示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图,是将成为磁通路径的部分放大表示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图,是表示止动圈的例子,(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图,将图4的止动圈插入第1旋转体50内的夹具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图,是表示电磁离合器(clutch)整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典型的电磁离合器(clutch)的整体结构的例子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以下根据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图1是一例电磁离合器(clutch)整体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1中,转子40由具有外圈圆筒部43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具有内圈圆筒部44的第1内侧磁极部412构成,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上述第1内侧磁极部412之间通过第1遮磁孔421确保磁阻,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上述第1内侧磁极部412通过3处以上的未图示的肋(rib)相连。上述外圈圆筒部43通过外侧空隙GA2与轭铁(yoke)30的大直径筒部32在径向(radial)面对。
卷绕在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bobbin)21上的线圈(coil)20对电枢(armature)70和上述转子40的磁极部411、412赋予磁动势。
电枢(armature)70由第2外侧磁极部711和第2内侧磁极部712构成,与第2旋转体60一体旋转地固定,该电枢(armature)70可在轴向微动。
轭铁(yoke)30由底面圆板部31、大直径筒部32、小直径筒部33构成,成为截面为倒コ字形的环状体,收放有上述线圈(coil)20。
插入在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上的磁性的第1旋转体50具有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第1小直径部52、第2小直径部53、D切割(cut)结合部54、及嵌合突起部55,上述D切割(cut)结合部54通过与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的D切割(cut)部结合,上述第1旋转体50与上述负荷旋转轴一体旋转。
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嵌合突起部55被设于上述转子40的内圈圆筒部44的嵌合凹部46止动固定。
上述轭铁(yoke)30的上述小直径筒部33被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2小直径部53的外周上。
另外,上述磁性的第1旋转体50也可将其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上述第1小直径部52、上述第2小直径部53、上述D切割(cut)结合部54、及上述嵌合突起部55从单一构件切削形成,也可使轭铁(yoke)和各个分体的构件一体结合形成。
从后叙的图6可见,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以凸缘状存在于上述第1小直径部52与上述第2小直径部53之间。
上述第2旋转体60例如由正齿轮或斜齿轮等的驱动部61、圆筒轴部62构成,上述圆筒轴部62被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1小直径部52的外周上。
电枢(armature)70由第2外侧磁极部711和第2内侧磁极部712构成,上述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第1内侧磁极部412直接相对,以无间隙的状态配置,通过处于上述第2旋转体60的电枢(armature)70侧的突起部63和间隙g进行对抗而在轴向(图示左右方向)上可微动。
通过压入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1小直径部52的止动圈91,上述转子40与第2旋转体60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1小直径部52上一体化。
通过压入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2小直径部53的止动圈92,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线圈(coil)20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2小直径部53上一体化。
轴承装置10由圆盘状的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与该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构成一体的圆筒状的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分体的圆盘状的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构成。
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游嵌轴支承在上述轭铁(yoke)30的底面圆板部31与上述止动圈92之间。如图所示,为了使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的外周面111位于上述止动圈92的外周面921的径向(radial)外侧,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的外周面111的直径比上述止动圈92的外周面921的直径大,通过该结构,旋转部即上述止动圈92不直接与作为固定部的上述轭铁(yoke)30的轴向端面接触。
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游嵌轴支承在上述轭铁(yoke)30的小直径筒部33的内周面与上述第1旋转体50的第2小直径部53的外周面之间。如图所示,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的轴向长度比上述轭铁(yoke)30的轴向长度长,使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的轴向端面121位于上述轭铁(yoke)30的轴向端面301的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侧。通过该结构,作为固定部的上述轭铁(yoke)30的轴向端面301的内周端(边缘(edge))不与上述第1旋转体50的第2小直径部53的外周面直接接触。
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如后叙的图6所示,呈中空圆盘状的形状,如图1所示,介于上述线圈(coil)20的骨架(bobbin)21的轴向端面与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的轴向端面之间,游嵌轴支承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上述第2小直径部53上。如图所示,为了使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的外周面131位于上述大凸缘(flange)部51的外周面511的径向(radial)外侧,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的外周面131的直径比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的外周面511的直径大,通过该结构,旋转部即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的外周面511的轴向端(边缘(edge))不直接与作为固定部的上述线圈(coil)20的骨架(bobbin)21的轴向端面接触。
从后叙的图6可见,上述轴承装置10、上述线圈(coil)20(骨架(bobbin)21)、上述轭铁(yoke)30、上述转子(rotor)40、上述第1旋转体50、上述第2旋转体60、上述电枢(armature)70、上述止动圈91、上述止动圈92同轴状(各个轴心C为共用)地装入。
图1的事例中,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与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成为一体,但这些轴承膜(film)11、12也可分别以分体构件形成。
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
当对线圈(coil)20通电,则在由电枢(armature)70的第2外侧磁极部711和转子(rotor)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形成的第1磁极部(电磁离合器(clutch)部)4711、由第2内侧磁极部712和第1内侧磁极部412形成的第2磁极部(电磁离合器(clutch)部)4712分别产生吸引力,第2外侧磁极部711和第1外侧磁极部411摩擦接触,且第2内侧磁极部712与第1内侧磁极部412摩擦接触,其结果,传递扭矩(torque)从第2旋转体60传递至转子(rotor)40,而且传递扭矩(torque)从转子(rotor)40传递至第1旋转体50,通过D切割(cut)嵌合部54使未图示的负荷旋转轴旋转。
对上述线圈(coil)20通电后的磁通的流动是,大直径筒部32→外侧空隙GA2→外圈圆筒部43→第1磁极部4711→电枢(armature)70→第2磁极部4712→内圈圆筒部44→旋转体50的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第2小直径部53→内侧空隙GA1→小直径筒部33→底面圆板部31→大直径筒部32。
这里,当线圈(coil)20失去施力,电枢(armature)70从吸引力解脱,电枢(armature)70的第2外侧磁极部711与第2内侧磁极部712、以及转子(rotor)40的第1外侧磁极部411与第1内侧磁极部412的摩擦接触被解除,上述动力传递被切断。
以下一边对传统技术即专利文献2~3进行比较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特点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从专利文献2、3可知,作为轴承构件由树脂成形体等制成,但由树脂成形体制成的情况下薄壁化存在局限。而且,由树脂成形体制成的情况下一般制成筒状,但筒内径和筒外径分别需要公差,与该筒状轴承构件的滑动部即上述轭铁(yoke)30的内径和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径,需要设定为考虑了其间的筒状轴承构件的内外径公差后的尺寸。
即,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成为该筒状轴承构件的壁厚以上的磁空隙,存在发生较大磁损的问题。
而且上述线圈(coil)20本身发热,该热量借助上述轭铁(yoke)30传递至上述第1旋转体50而从上述第1旋转体50散热,但存在热传递损失(loss)因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增大而增大的问题。
为此,如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所例示的那样,将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径向(radial)轴承构件做成由塑料膜(plastic film)等制成的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该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的形态是围绕上述第1旋转体50、在外周上具有朝轴向延伸的切槽(slit)122(参照图6)的圆筒状膜(film),但也可将长方状膜(film)卷绕在上述第1旋转体50上,以围绕上述第1旋转体50、在外周上形成朝轴向延伸的上述切槽(slit)122。作为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的塑料膜(plastic film)是由JIS的包装用语规定所规定的“厚度不到0.25mm的塑料(plastic)的膜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只要考虑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的厚度和上述轭铁(yoke)30及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公差即可,因而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与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的树脂制成的筒状轴承相比可减小到相当小,因此,也可大大地减小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的磁阻,可大大地减小由上述线圈(coil)20产生的磁通能量(energy)的损失(loss)。
而且,因可大大地减小上述轭铁(yoke)30与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空隙,故上述线圈(coil)20本身发热的热量向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传热损失(loss)也大大地减小,可提供散热性好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接着,对于将电磁离合器(clutch)的轴承使用塑料膜(plastic film)等的轴承膜(film)的情况下的问题点及对策进行叙述。
因金属构件滑动,故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存在磨损的问题。
为此,若将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使用例如氟(fluorine)树脂、超高分之量聚乙烯(polyethylene)等自我润滑性优良且具有耐磨性的高滑动材料,就不易发生上述问题,可提供磁性、散热性稳定的、寿命长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的温度因线圈(coil)20的温度上升及氛围温度和上述摩擦的热量而温度上升,但就一般所知道的范围而言,最高温度为120℃。
因此,将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例如做成高分子物质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情况下,玻化温度约为70℃,非结晶部分的分子开始运动,有可能产生机械强度显著下降的问题。
为此,将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例如做成高分子物质的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的情况下,玻化温度约为120℃以上,不易产生机械强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作为高温环境下机械强度不下降的材料,也有超强工程塑料(super engineering plastics),即使将它们用于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即使轭铁(yoke)、上述线圈(coil)20的温度上升及氛围温度和上述摩擦的热量引起温度上升,上述轴承膜(film)11、12、13的机械强度也不易下降,可提供磁性、散热性稳定的、寿命长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将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做成塑料膜(plastic film)时,存在难以放入上述第1旋转体50与上述轭铁(yoke)30之间的空隙内的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上述轴承膜(film)12也可在其单面上涂敷粘贴材料,以预先固定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周面或上述轭铁(yoke)30的内周面上。由此,将上述轴承膜(film)12粘结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周面或上述轭铁(yoke)30的内周面上后,可进行上述第1旋转体50与上述轭铁(yoke)30的组装,改善组装的作业性。
实施形态2
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是一种膜(film),厚度薄,当该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在轴向移动时,有可能发生其端部异常磨损等的轴承功能下降的问题。
为此,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如图2例示,在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设置爪部(止动部(stopper)12b,由该爪部12b钩住上述轭铁(yoke)30的小直径圆筒部33的前端,来限制轴向的移动,由此可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也可如图1例示,将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1与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做成一体也可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另外,将上述凸轮轴承膜(film)13与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做成一体,也可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且,如上所述,将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与上述轭铁(yoke)30的内周面或上述第1旋转体50的外周面粘结,也可解除上述那样的问题。
如上所述,上述径向(radial)轴承膜(film)12不朝轴向移动,故可防止端部的异常磨损,可提供寿命长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实施形态3
对上述线圈(coil)20通电时,主磁通Φ1如图3那样流动。已知该主磁通Φ1使磁路最短地对构件作用力。
如是图3的事例,上述转子(rotor)40的外圈圆筒部43与上述轭铁(yoke)30的大直径圆筒部32为使磁路变得最短而欲重叠,故产生力F1的作用。
通过该力F1,收放在上述轭铁(yoke)30内的上述骨架(bobbin)21被推向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侧,上述骨架(bobbin)21的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侧的端面发生滑动磨损。出于防止该滑动磨损的目的,本实施形态中,在上述骨架(bobbin)21与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之间,设置了作为滑动骨架(bobbin)的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当设置了该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相应也花费零部件成本(cost)和组装成本(cost),作为整体成本(cost)增加。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也可做成产生与力F1相反方向作用的力F2作用的结构。对详细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的话,例如,通过将上述止动圈92做成磁性材料,从上述轭铁(yoke)30的底面圆板部31向上述止动圈92产生迂回磁通,从止动圈92向磁性的上述第1旋转体50产生迂回磁通。此时,上述止动圈92与上述轭铁(yoke)30的底面圆板部31之间产生磁极,该磁极部产生吸引力,但也可通过该吸引力使力F2进行作用。
通过将该2个力F1、F2的关系设为F1≤F2,则消除了上述骨架(bobbin)21的滑动磨损,也可省略上述骨架(bobbin)21与上述大直径凸缘(flange)部51之间的上述推力(thrust)轴承膜(film)13,可提供更为廉价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通过做成磁通借助上述止动圈92而迂回的结构,也可获得减小上述轭铁(yoke)30与磁性的上述第1旋转体50之间的磁阻的效果。
实施形态4
以往的电磁离合器(clutch)中,如图7所示,已知有在上述第1旋转体50的两端部的各外周形成上述止动圈槽591、592、将上述止动圈91、92嵌入上述止动圈槽591、592内并由这些止动圈槽591、592夹住各构件的结构,但在该结构中,需要将上述止动圈槽591、592的位置设定成即使上述止动圈槽591、592之间的所有的构件公差为最大也可进行组装。因此,在上述轭铁(yoke)30产生轴向的松动(wobble)而发生倾斜。因该倾斜,上述轭铁(yoke)30的内周存在异常磨损的问题。作为减小上述松动(wobble)的传统的手段,有将隔板(spacer)93放入间隙内以防止轴向松动(wobble)的手段,但存在零部件个数增加,作业工序增加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手段,若将上述止动圈91、92做成图4所示的形状,则可从轴向插入,以任意的轴向(thrust)位置固定在上述传统(图7)那样的没有止动圈槽591、592的上述第1旋转体50上。
这里,上述骨架(bobbin)21本身用树脂成形件做成时等会因温度上升而膨胀,故最好设置规定的轴向(thrust)松动(wobble),但作为确保轴向(thrust)松动(wobble)的手段,事先放入规定厚度的垫规(gauge),也可在止动圈插入后抽出,也可由设置了图5那样的间隙(gap)调节用的突起100a的夹具100顶住,将上述止动圈91、92插入上述第1旋转体50内来确保规定的轴向(thrust)松动。
上述止动圈91、92如图4所示,都在内周具有规定的间隔的多个弹性爪91a、92a。因此,上述止动圈91、92通过上述爪91a、92a牢固地嵌接在上述第1旋转体50上,因而可在不增加零部件个数的情况下,将上述轭铁(yoke)30的轴向松动(wobble)设定成最低限度,故可防止上述轭铁(yoke)30的倾斜,上述轭铁(yoke)30内周不会发生异常磨损,因而可提供寿命长的电磁离合器(clutch)。
实施形态5
图1中,对上述轴承膜(film)11、12为一体的场合进行了例示,但也可如图6所示,将两个轴承膜(film)11、12做成分体结构。对于上述轴承膜(film)11、12以外的部分,图1~图5与图6相同。即,图1~图6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上相同的符号。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与该线圈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形成通过径向轴承膜围绕该轭铁并通过轴承膜横跨所述轭铁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部;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部与所述第1旋转体连接的第2旋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是塑料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是自我润滑性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是耐热性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粘结在所述第1旋转体及所述轭铁的任何一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具有限制所述径向轴承膜在轴向移动的止动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膜一体地具有承接对所述轭铁及所述线圈的至少一方进行作用的推力负荷的推力轴承构件。
8.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与该线圈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形成通过径向轴承膜围绕该轭铁并通过轴承膜横跨所述轭铁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部;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部与所述第1旋转体连接的第2旋转体;及为了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对所述轭铁产生抵消对所述轭铁朝推力方向作用的力F1的作用而对所述轭铁的一部分进行旁通的旁通磁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磁路是将所述轭铁在推力方向上进行止动的磁性止动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磁路是将所述轭铁通过轴承膜在推力方向上进行止动的磁性止动圈。
11.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磁通的不旋转的线圈;与该线圈同心状地构成的不旋转的轭铁;形成通过径向轴承膜围绕该轭铁并通过轴承膜横跨所述轭铁的所述磁通的通道的第1旋转体;通过所述磁通动作的电磁离合器部;及通过该电磁离合器部与所述第1旋转体连接的第2旋转体;形成于所述第1旋转体外周的凸缘部;及与所述第1旋转体嵌合且通过所述凸缘部将所述线圈及所述轭铁在推力方向上进行止动的止动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骨架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及所述轭铁与所述止动圈之间的至少一方夹有推力轴承膜。
CNB2005100919375A 2005-03-07 2005-08-09 电磁离合器 Active CN1004192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2385 2005-03-07
JP2005-062385 2005-03-07
JP2005062385A JP4156604B2 (ja) 2005-03-07 2005-03-07 電磁クラ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358A true CN1831358A (zh) 2006-09-13
CN100419297C CN100419297C (zh) 2008-09-17

Family

ID=3699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19375A Active CN100419297C (zh) 2005-03-07 2005-08-09 电磁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56604B2 (zh)
CN (1) CN10041929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7511A (zh) * 2016-05-17 2019-03-15 艾利·厄尔-舍费 集成式轴颈轴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2120A (ja) * 2005-04-13 2006-10-26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JP2013117279A (ja) * 2011-12-05 2013-06-13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2051A (en) * 1978-08-02 1979-07-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ape recorder having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tape tensioning
JPH1182554A (ja) * 1997-09-17 1999-03-26 Tenryu Marusawa Kk 電磁クラッチ
JP2001349343A (ja) * 2000-06-07 2001-12-21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7511A (zh) * 2016-05-17 2019-03-15 艾利·厄尔-舍费 集成式轴颈轴承
CN109477511B (zh) * 2016-05-17 2020-08-18 艾利·厄尔-舍费 集成式轴颈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19297C (zh) 2008-09-17
JP4156604B2 (ja) 2008-09-24
JP2006242358A (ja) 200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5859A (zh) 具有防反转功能的感应电动机
CN1832300A (zh) 电动机
CN1731654A (zh) 轴向间隙电动机
CN1838508A (zh) 旋转电机
CN1881752A (zh) 具有防逆转装置的马达
GB2467967A (en) Rotor assembly
CN1831358A (zh) 电磁离合器
DE202015102760U1 (de) Aktor
CN1715697A (zh) 转矩限制器
CN1178368C (zh) 电动机
CN104976239A (zh) 带有阻尼系统的干式摩擦离合器
CN1285156C (zh) 驱动装置、光量调节装置、以及镜头驱动装置
CN1578061A (zh) 电机
CN1481065A (zh) 驱动装置、光量调节装置以及透镜驱动装置
CN1697938A (zh) 轴承组件以及旋转驱动装置
CN110325753A (zh) 轴承构件的安装结构及减速装置
CN1670381A (zh) 磁性轴承马达及其磁性轴承组件
CN101051781A (zh) 电动机/发电机
CN208539678U (zh) 大功率高速盘式电机
CN101043165A (zh) 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CN207265810U (zh) 一种集成主动齿轮电机总成
CN207265754U (zh) 马达
CN200964962Y (zh) 旋转动能产生装置
CN1864316A (zh) 旋转机械和电磁机械
CN1732608A (zh) 线性致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