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5718A -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5718A CN1825718A CN 200510052564 CN200510052564A CN1825718A CN 1825718 A CN1825718 A CN 1825718A CN 200510052564 CN200510052564 CN 200510052564 CN 200510052564 A CN200510052564 A CN 200510052564A CN 1825718 A CN1825718 A CN 18257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daptor assembly
- roller
- power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包含:一壳体;一分别具有一第一、第二插头的第一、第二电源线,第一和第二插头分别与一电源和笔记本电脑连接;一含一第一、第二及第三旋簧的第一滚轮、一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第一及第二滚轮并排设置以缠绕第一电源线,该第三滚轮缠绕第二电源线;一挡板,借由弹簧的推力卡住该第二及第三滚轮的轮齿,以阻止第二、三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转;以及一按钮,借以推压该挡板抗衡该弹簧的推力,使得该第二及第三滚轮可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转;当施力于该第一及第二插头,可从壳体内拉出第一及第二电源线;当按压该按钮,该第二及第三滚轮转动而将该第一及第二电源线收入该壳体内,使电源线不再散乱而整理不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供给方式除了内建的电池外,仍可由电源转接器连接电源,借以作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或电池充电用。
一般的电源转接器两端各具有电源线,分别连接电源插座及笔记本电脑。然而,习知固定长度的电源线因过长而显得散乱,因此每次使用过后时都得收拾整理,较为不便。电源转接器使用后,电源转接器及其电源线也不易收纳,电源线散乱及收纳体积大,都造成使用者某种程度的不便。
有鉴于此,笔记本电脑的相关制造商莫不急于寻求适当的解决方式,克服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用以快速收纳且容易整理其电源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该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至少包含:一壳体;一第一电源线,具有一第一插头,借以与一电源连接;一第二电源线,具有一第二插头,借以与一笔记本电脑连接;一第一滚轮,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一滚轮内含一第一旋簧;具有轮齿的一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同轴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二及第三滚轮分别内含第二及第三旋簧,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滚轮并排设置借以缠绕该第一电源线于其上,且该第三滚轮缠绕该第二电源线于其上;一挡板,借由一弹簧的推力卡住该第二及第三滚轮的轮齿,以阻止该第二及第三滚轮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动而转动;以及一按钮,借以推压该挡板抗衡该弹簧的推力,使得该第二及第三滚轮可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动而转动;当使用转接器组件时,使用者施力于该第一及第二插头,借以从该壳体内拉出该第一及第二电源线;当不使用转接器组件时,使用者按压该按钮,使得该第二及第三滚轮转动,将该第一及第二电源线收入该壳体内。
应用本发明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可借由自动收纳功能将其电源线迅速的收集至壳体内。当使用电源转接器组件时,只需拉出所需的电源线长度,未使用的电源线收纳于壳体内。当收纳完成时,电源线的插头分别置入壳体上的各自凹槽内,使电源线不再散乱而整理不便,可有效缩减电源转接器及其电源线的整体收纳体积。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收纳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内部结构图;以及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使用电源转接器的不便,本发明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借由将电源转接器的电源线收纳至一壳体内,当使用时仅需拉出适当长度。壳体内设计有自动收纳电源线的功能,方便使用者收纳整理。
请参照图1A,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收纳完成时的示意图。图中收纳完成的电源转接器组件100将插头102及104分别置入壳体上的各自凹槽内。此设计不但使电源转接器组件外观整齐,而且有效缩减电源转接器及其电源线的整体收纳体积。
请参照图1B,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使用时的示意图。当使用电源转接器组件时,使用者只需施力于插头102及104上,拉出所需电源线102a及104a的长度。收纳未使用的电源线于壳体内,因此不会使过长的电源线显得散乱。
请参照图2,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内部结构图。为了更进一步解释电源转接器组件的结构及功能,此图移开了上壳体101。电源线102a借由缠绕于滚轮108a及108b上而收纳于壳体内。电源线104a借由缠绕于滚轮108c上而收纳于壳体内。具有轮齿的滚轮108b及108c同轴固定于下壳体103上。滚轮108a、108b及108c皆受旋簧驱动而将电源线缠绕于其上,并借由挡板122阻止滚轮转动(当使用电源转接器组件时)。挡板122受按钮106控制,当使用者压下按钮106时,挡板122脱离滚轮108b及108c,电源线102a及104a被转动的滚轮收纳至壳体内。
请参照图3,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转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以更清楚解释电源转接器组件的结构及功能。电源转接器组件的壳体可分为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3。上壳体101具有开孔101a借以供按钮106露出于壳体外,另具有开孔101b作为电源线102a进出壳体的通道。邻近开孔101b的上壳体101上设计了凹槽101c,借以容纳插头102(当收纳完成时)。下壳体103具有开孔103a作为电源线104a进出壳体的通道。邻近开孔103a的下壳体103上设计了凹槽103b,借以容纳插头104(当收纳完成时)。电源线102a借由缠绕于滚轮108a及108b上而收纳于壳体内。旋簧110a固定于滚轮108a及旋转轴112a之间,借以驱动滚轮108a缠绕电源线102a于其上。旋转轴112a固定于固定结构116a及116b上。旋簧110b固定于滚轮108b及旋转轴112b之间,借以驱动滚轮108b缠绕电源线102a于其上。旋转轴112b固定于固定结构118a及118b上。电源线104a借由缠绕于滚轮108c上而收纳于壳体内。旋簧110c固定于滚轮108c及旋转轴112b之间,借以驱动滚轮108c缠绕电源线104a于其上。具有轮齿的滚轮108b及108c同轴(旋转轴112b)固定于下壳体103上。滚轮108a、108b及108c皆受旋簧驱动而将电源线缠绕于其上,并借由挡板122阻止滚轮转动(当使用电源转接器组件时)。挡板122借由螺丝124固定于下壳体103上的螺丝孔128,且预留挡板122上下活动的空间。挡板122另利用弹簧120的推力,使其卡住轮齿114b及114c,而阻止滚轮108b及108c转动。当组合电源转接器组件时,弹簧120置于弹簧固定结构126内。当使用者压下按钮106时,挡板122脱离滚轮108b及108c的轮齿,电源线102a及104a被转动的滚轮收纳至壳体内。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可借由自动收纳功能将其电源线迅速的收集至壳体内。当使用电源转接器组件时,只需拉出所需的电源线长度,未使用的电源线收纳于壳体内。当收纳完成时,电源线的插头分别置入壳体上的各自凹槽内,有效缩减电源转接器及其电源线的整体收纳体积。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至少包含:
一壳体;
一第一电源线,具有一第一插头,借以与一电源连接;
一第二电源线,具有一第二插头,借以与一笔记本电脑连接;
一第一滚轮,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一滚轮内含一第一旋簧;
具有轮齿的一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同轴固定于该壳体内,该第二及第三滚轮分别内含第二及第三旋簧,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滚轮并排设置借以缠绕该第一电源线于其上,且该第三滚轮缠绕该第二电源线于其上;
一挡板,借由一弹簧的推力卡住该第二及第三滚轮的轮齿,以阻止该第二及第三滚轮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动而转动;以及
一按钮,借以推压该挡板抗衡该弹簧的推力,使得该第二及第三滚轮可被该第二及第三旋簧所驱动而转动;
当使用转接器组件时,使用者施力于该第一及第二插头,借以从该壳体内拉出该第一及第二电源线;
当不使用转接器组件时,使用者按压该按钮,使得该第二及第三滚轮转动,将该第一及第二电源线收入该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孔,以使按钮露出于其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孔,以供该第一电源线拉出其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三开孔,借以供该第二电源线拉出其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中空圆筒状的弹簧固定结构,位于该壳体内,借以容纳该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挡板借螺丝固定于该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凹槽,当不使用转接器组件时,该凹槽用以容纳该第一插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二凹槽,当不使用转接器组件时,该凹槽用以容纳该第二插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525640A CN100414782C (zh) | 2005-02-23 | 2005-02-23 |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525640A CN100414782C (zh) | 2005-02-23 | 2005-02-23 |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5718A true CN1825718A (zh) | 2006-08-30 |
CN100414782C CN100414782C (zh) | 2008-08-27 |
Family
ID=3693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525640A Active CN100414782C (zh) | 2005-02-23 | 2005-02-23 |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14782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1147A (zh) * | 2017-04-04 | 2017-09-15 |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焊接装置 |
CN107585623A (zh) * | 2016-07-08 | 2018-01-16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线体卷绕机构及具有该线体卷绕机构的运动平台 |
CN114171994A (zh) * | 2021-12-03 | 2022-03-11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4446A (en) * | 1994-01-05 | 1996-02-27 | Delucia; Eugene | Receptacle mounted, retractable, extension cord |
CN2396014Y (zh) * | 1999-10-13 | 2000-09-13 | 廖生兴 | 通讯卷线器 |
CN2435862Y (zh) * | 2000-08-02 | 2001-06-20 | 邱幸莲 | 充电插头的集线结构 |
JP3097567U (ja) * | 2002-05-02 | 2004-01-29 | 林 振哲 | ケーブル巻き取り機構を具えたusbケ−ブル |
TW582658U (en) * | 2003-02-17 | 2004-04-01 | Guo-Yang Wei | Wire collector with wire storage wheel |
-
2005
- 2005-02-23 CN CNB2005100525640A patent/CN100414782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5623A (zh) * | 2016-07-08 | 2018-01-16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线体卷绕机构及具有该线体卷绕机构的运动平台 |
CN107171147A (zh) * | 2017-04-04 | 2017-09-15 |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焊接装置 |
CN114171994A (zh) * | 2021-12-03 | 2022-03-11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 |
CN114171994B (zh) * | 2021-12-03 | 2024-01-26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14782C (zh) | 2008-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67731B (en) | Adapter of notebook PC | |
CN201274400Y (zh) | 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 | |
CN1825718A (zh) | 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转接器组件 | |
CN115645762A (zh) | 一种耳鼻喉超声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1493535B (zh) | 一种衣物自动存取装置 | |
CN201115495Y (zh) | 脱毛装置 | |
CN201562850U (zh) | 信息插座的卷绕装置 | |
CN202103284U (zh) | 卷线器的收放线结构 | |
CN201601338U (zh) | 单拉式卷线装置 | |
CN115764732A (zh) | 一种用于线缆接口安装的限位装置 | |
CN214963617U (zh) | 一种文学作品分类装置 | |
CN114439843A (zh) | 柔性屏支撑机构及可卷曲的电子设备 | |
CN214733054U (zh) | 一种pet离型膜收卷机构 | |
CN215730774U (zh) | 一种思政心理用教育宣传装置 | |
CN221720206U (zh) | 一种电子线束收纳器 | |
CN204424632U (zh) | 移动电源数据线装置盒 | |
CN213923503U (zh) | 一种电缆生产加工用成圈机 | |
CN217306580U (zh) | 可为锂电池卷芯提供张力释放的卷绕机构 | |
RU133641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дачи лотерейных билетов | |
CN221197332U (zh) | 一种可拆卸反折叠灯架 | |
CN206849293U (zh) | 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 | |
KR101735502B1 (ko) | 디스펜서 | |
CN211733474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网络连接线组的卷线装置 | |
CN218403103U (zh) | 一种电缆卷线机 | |
CN221844564U (zh) | 卷筒纸的智能出纸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