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6996A -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6996A
CN1786996A CNA2005100535233A CN200510053523A CN1786996A CN 1786996 A CN1786996 A CN 1786996A CN A2005100535233 A CNA2005100535233 A CN A2005100535233A CN 200510053523 A CN200510053523 A CN 200510053523A CN 1786996 A CN1786996 A CN 1786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ipant
performance
workflow
based objective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35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栓柱
黎巎
赵琛
李明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oftwar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oftwar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oftware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oftware of CAS
Priority to CNA2005100535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6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78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6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用于实现多变业务过程中工作流参与者的动态分配。它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及流程中各个活动的行为目标,以及系统中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根据行为目标匹配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由此宿定过程和活动的参与者为人员个体或动态组织,适应业务过程运作中参与者的不确定性调整。分布在异构环境中的工作流参与者可以首先建立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关系,通过定义行为目标映射为参与者的映射准则,从而保证存在冲突的参与者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本发明能够极大地适应分布环境中参与者的动态变化。

Description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分配工作参与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的过程中,根据总行为目标和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宿定工作参与者的方法,属于信息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作流管理是通过调用有关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来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活动,使之按一定的顺序执行,从而实现业务过程集成、业务过程自动化与业务过程管理。一般来说,工作流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指工作流参与者,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内成员和具有任务执行能力的软件Agent,其中组织结构内成员由人员(User)、角色(Role)、工作组织(Organization)、职位(Position)组成;工作流管理中的信息资源指业务过程执行中所需引用的各种相关数据、文件和所需激活的外部应用。同时,工作流管理通过定义业务过程中各个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来保证活动的执行顺序,通过定义活动关联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来保证活动的状态变迁,即活动状态可以变迁为完成、挂起、恢复或取消,从而实现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流程的自动管理。
工作流管理中活动与参与者的关联(或称参与者的分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其中静态方式是指活动直接关联于组织结构内确定的人员或软件Agent,在流程执行中不能变化;动态方式是指活动并非直接关联于人员或者具体的软件Agent,而是关联于角色、职位、职称、工作组织或软件Agent聚类,在活动执行中再动态分配角色、职位、职称和工作组织为具体的人员,或者Agent聚类为特定的Agent。在实际情况中静态方式较少应用,因为其使工作流程依赖于特定的人员,只适用于个别情况,绝大多数工作流管理中要求活动与参与者关联为动态方式。
一般说来,现有的活动直接关联于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1)在活动执行中已经根据角色确定活动的具体执行人员情况下,活动即由该人员完成。若该活动的执行延迟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该分配策略不存在问题;然而,一项活动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分配于执行该活动的人员可能动态地发生变化,此时活动关联于角色等分配方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2)一项活动可以由多个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来完成,至于由哪个角色等完成需要根据系统中各个参与者的任务负载或其它约束来动态确定,因此,很难静态地给该活动关联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3)活动的参与者有时需要角色、职位或职称等共同的条件约束才能设定,在活动的参与者类型不是已有角色、职位或职称等等所定义的某个聚类时,一般的做法是根据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定义新的角色。然而,这样一方面可能与系统中已有的角色定义方式不一致,另一方面又导致系统中角色类型的膨胀和无序。因此,需要研究新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机制。
在公开号为CN 1487435A的发明专利申请“工作流程分配系统及方法”中提出一种工作流程分配系统及方法,然而其主要目的是处理文件在多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流通,并未涉及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
为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工作流管理中活动关联于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方式中的不足,建立了根据工作流程的总行为目标和工作流程中各个活动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分配参与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通过定义业务过程的总行为目标和过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以及定义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在过程执行中基于行为目标匹配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从而动态宿定参与者。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流中的行为目标动态宿定各个行为的参与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对工作流中的参与者分别定义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
(2)确定工作流管理中的行为目标;
(3)建立行为目标和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映射准则,从而根据所述行为目标宿定行为的参与者。
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行为目标包括工作流的总行为目标和其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所述总行为目标与各个子行为目标之间建立约束关系。
所述行为目标至少包括如下参数:行为目标标识,用于在全局范围内唯一识别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名称,用于对行为目标进行描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不同行为目标之间的约束;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行为目标与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约束。
所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至少包括排斥关系和聚合关系;
所述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为松耦合的关系。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至少包括参与者的权限列表和职能列表。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组织类属列表、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和组织类属映射函数。
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在整个流程空间内可见;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只对于各个子工作流程是透明的。
所述权限列表中至少包括五类权限:view、maint、edit、create、delete,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属性分别分配不同的权限。
对于所述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在同一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以及不同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至少存在隶属关系、包含关系、层次关系和继承关系中的一种。
所述映射准则至少包括优先级规则和冲突规则;
所述优先级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单个人员个体,但根据映射函数宿定多个人员,则取最先与系统建立确认关系的人员为活动的参与者;
所述冲突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动态工作组,在根据映射准则将人员加入动态组织前,检测其是否与动态组织中人员存在冲突,存在冲突的成员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可以在激烈多变的业务过程运作环境中处理参与者的不确定性变化,保证业务过程执行中的各个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分配到适当的参与者;并能够预先灵活定义业务过程中活动关联的参与者,减少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重新定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应用于工作流系统的动态分配工作流程参与者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工作流程参与者包括两类:一类是动态的人员个体,另一类是动态的工作组织,即过程执行中根据行为约束动态生成的人员聚类,并不包括软件Agent。
本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角色定位的工作参与者分配方法相比,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分配工作流程参与者的出发点不同。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是根据工作流程的总行为目标和工作流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宿定工作流程参与者,即有些类似于日常工作中,首先确定工作任务,再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有关人员的情况配置具体完成任务人员的工作思路。这样,根据行为目标的不同,工作的具体参与者会发生变动,但无论如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实现行为目标的进程。这样就可以避免现有技术带来的“因人废事”的缺陷。
下面,以某个企业中具体的请假流程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某一个企业的请假流程中,请假者首先需要填写请假申请单,然后由请假者的直属主管审批。当请假天数大于5天时,需要由部门经理批准,而当请假天数大于15天时,则需要由总经理批准。上述流程中的参与者分配需要处理如下的动态信息:
(1)请假者的不确定。由于任何部门任意角色的人员都可能请假,并且人员也在动态的调整中,因此不能流程建立时不能指定请假活动的参与者。
(2)直属主管的不确定。由于请假者属于不同的工作部门,因此在流程建立时不能指定主管审批活动的参与者,只有在流程执行时根据请假者来确定。
(3)总经理审批的不确定性。当超过一定期限副总经理不能审批时,则需要由总经理来行使审批权。
对于此种角色不确定的情况,原有依赖于角色定位的工作者分配方法就不能适应。但在此种情况下,工作流程的具体行为目标是明确的,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如图1所示,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步骤是建立请假流程中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其中,参与者的外部接口是组织功能的外在表现,在整个流程空间内可见;参与者的内部结构描述了参与者之间的类属约束关系,对于各个子工作流程则是透明的。对此,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将外部接口定义为全局变量,而内部结构定义为局部变量即可。
上面所说的建立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至少包括:参与者的权限列表,用于实现对系统安全控制;参与者的职能列表,表明参与者的内部权力、职位、职称和职责。具体而言:
1.建立权限集合:每一权限的属性至少包括权限标识和权限名称。每一模块至少包括五类权限:view、maint、edit、create、delete,它们都是基本的操作权限。如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模块特点还可以增加特定的权限类别。不过,对于包括本实施例在内的绝大多数情况,上述操作权限是足够了。
2.建立安全工作组:安全工作组是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权限的组合。每一安全工作组的属性至少包括安全工作标识和安全工作组名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系统管理员,流程管理员,流程项目负责人和流程普通用户的不同划分不同的权限,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所有权限,流程管理员拥有view、create、delete和maint权限,流程项目负责人拥有view、edit权限,而流程普通用户则拥有view权限。
3.建立工作流参与者的职能属性列表:每一职能属性至少包括职能标识和职能名称。职能定义与系统支持的不同业务流程的特性有关,并且随着业务流程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职能列表为请假申请、请假审批。
上面所说的建立各个参与者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组织类属列表,即基于企业内物理组织结构的聚类,是组织外部职能的内在体现;组织类属约束集合,描述各个组织类属之间的约束;组织类属映射函数,将组织类属映射为安全工作组、职能列表中项和具体成员。具体而言:
1.建立工作流参与者的组织类属列表:每一组织类属至少包括类属标识和类属名称。组织类属的定义可以参照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的职称体系以及学位体系,根据不同的体系建立不同的组织类属列表,不同组织类属之间存在约束关系。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组织类属列表中包括普通员工、部门主管、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
2.建立工作流参与者的组织类属列表约束集合:在同一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以及不同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的约束关系至少包括隶属关系、包含关系、层次关系和继承关系。当两个类属之间不存在上述的某种约束关系时,我们记这两个类属之间的约束关系为Null。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组织类属之间的关系为普通员工、部门主管、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之间依次存在隶属关系,而其它的包含关系、层次关系和继承关系为Null。
3.建立组织类属的映射函数:映射函数至少分为三类:一类是将组织类属映射为安全工作组,一类是将组织类属映射为职能列表中项目,一类是组织类属映射为具体的人员个体。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系统中有A、B、C、D、E五个人员个体,则首先将普通员工映射为流程用户,部门主管映射为流程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映射为流程管理员,其次将A、B、C、D、E分别映射为普通员工、部门主管、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
上述建立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的工作是建立工作流管理的必备步骤。其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但基本内容是不变的。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建立了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步骤是建立工作流程的总行为目标和工作流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并且确定各个行为目标的内部和外部约束关系。
工作流程的行为目标至少包括:行为目标标识,用于在工作流系统的全局范围内唯一识别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名称,用于对行为目标进行描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不同行为目标之间的约束,以验证行为目标的一致性,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行为目标与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约束。
行为目标具体定义方法为:
1.针对系统所支持的业务过程,确定每一过程的总行为目标和过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对过程以及过程中各个活动欲完成任务的概括性性功能表示,对于不同的业务过程可以按照行业标准或者企业实际情况定义。行为目标的定义应遵循语义一致性、非重合性和抽象性原则,即行为目标的定义不应出现二义性,同时不同行为目标语义应该不同,以及行为目标粒度应适中,不应具体到特定的操作。
2.建立行为目标之间的内部约束。行为目标内部之间至少存在下列关系:排斥关系,即每一行为目标面向一个唯一的任务个体,不同行为目标面向不同的任务个体,但同一行为目标可以面向不同任务个体;聚合关系,即多个行为目标的组合可以表达一个工作流程的总目标。
3.建立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表示目标和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同一行为目标面向不同业务活动时可以定义不同的外部约束,即行为目标是业务活动的函数,同一行为目标可以设定不同范围的安全工作组和参与者职能要求。
工作流程的行为目标和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函数将行为目标映射为具体的人员个体或动态的人员组织,映射准则至少要包括优先级规则和冲突规则。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请假流程的总行为目标是完成请假过程;请假流程的子行为目标为:请假申请;主管审批:请假审批;部门经理审批:请假审批;总经理审批:请假审批。
各个子行为目标之间的内部约束关系为:请假申请和请假审批之间存在排斥关系。
各个子行为目标之间的外部约束关系为:请假申请目标的安全工作组约束为流程普通用户;请假审批目标的外部约束分为三类,一类是主管审批中约束,其中安全工作组约束为流程项目负责人,组织类属约束为流程普通用户的直接隶属上级,一类是部门经理审批中约束,安全工作组约束为流程项目负责人,组织类属约束为流程普通用户的部门级隶属上级,另一类是总经理审批中约束,安全工作组约束为流程管理员,组织类属约束为流程普通用户的最上层主管或者次上层主管,并且最上层主管的优先级高于次上层主管。
接下来的工作步骤是建立请假流程中各个活动的行为目标和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函数和映射准则,由此确定根据行为目标映射活动的参与者为动态的人员个体或动态组织。
工作流程的行为目标和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函数可以根据行为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动态宿定参与者为特定的人员个体或动态组织。行为目标至少包括三个参数,一个是行为目标的标识,一个是行为目标外部约束,一个是参与者的外部接口。
映射准则为将行为目标映射为参与者的行为准则。其至少包括:优先级规则,即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单个人员个体,但根据映射函数宿定多个人员,则取最先与系统建立确认关系的人员为活动的参与者;冲突规则,即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动态工作组,在根据映射准则将人员加入动态组织前,检测其是否与动态组织中人员存在冲突,存在冲突的成员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
上述的映射函数和映射准则是根据实际的工作安排所作的一种工程抽象,如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请假流程之中,面对某一成员的请假请求,则首先根据该成员内部结构中的组织类属以及组织类属之间的约束关系,确定其所隶属的上级,再根据其上级成员的外部接口中的职能属性进行判断,如果在其的职能范围内,则此行为目标的参与者得以宿定,否则,根据该上级成员的内部结构进一步进行追溯,直到找到行为目标的参与者为止。具体而言,将请假申请目标的参与者映射为流程普通用户安全工作组中的成员。当该流程普通用户安全工作组中的任意成员(如A)登录系统并且发送请假申请单后,则启动一个申请流程,并且后续活动中的参与者宿定则以A作为约束条件。在主管审批活动中,根据其组织类属约束确定活动参与者为A的直接上级;在部门经理审批活动中,根据其组织类属约束确定活动参与者为A的部门级隶属上级。在总经理审批活动中,根据组织类属约束确定活动参与者为A所在公司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但是副总经理的优先级大于总经理,当在一定期限内副总经理未能审批时,则该活动参与者动态宿定为总经理。
在实践中,根据实际的工作安排进行抽象,从而得出具体的映射函数和映射准则是计算机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故在此就不详细解释了。
上面对本发明所述的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精神和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流中的行为目标动态宿定各个行为的参与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对工作流中的参与者分别定义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
(2)确定工作流管理中的行为目标;
(3)建立行为目标和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映射准则,从而根据所述行为目标宿定行为的参与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行为目标包括工作流的总行为目标和其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所述总行为目标与各个子行为目标之间建立约束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为目标至少包括如下参数:行为目标标识,用于在全局范围内唯一识别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名称,用于对行为目标进行描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不同行为目标之间的约束;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行为目标与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约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至少包括排斥关系和聚合关系;
所述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为松耦合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至少包括参与者的权限列表和职能列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组织类属列表、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和组织类属映射函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在整个流程空间内可见;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只对于各个子工作流程是透明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权限列表中至少包括五类权限:view、maint、edit、create、delete,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属性分别分配不同的权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在同一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以及不同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至少存在隶属关系、包含关系、层次关系和继承关系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准则至少包括优先级规则和冲突规则;
所述优先级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单个人员个体,但根据映射函数宿定多个人员,则取最先与系统建立确认关系的人员为活动的参与者;
所述冲突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动态工作组,在根据映射准则将人员加入动态组织前,检测其是否与动态组织中人员存在冲突,存在冲突的成员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
CNA2005100535233A 2005-03-08 2005-03-08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Pending CN1786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535233A CN1786996A (zh) 2005-03-08 2005-03-08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535233A CN1786996A (zh) 2005-03-08 2005-03-08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6996A true CN1786996A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535233A Pending CN1786996A (zh) 2005-03-08 2005-03-08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699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612A (zh) * 2012-01-16 2012-05-02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业务管理关系动态参与者的实现方法
CN102629346A (zh) * 2012-03-05 2012-08-08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考核关系审批的实现方法
CN1032186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权限确定工作流参与者的方法
CN105046446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流框架的自定义权限流程方法及系统
CN109447585A (zh) * 2018-10-26 2019-03-08 长沙通诺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作流中办理人员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2487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唐颐惠康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orkflow的动态精准任务分配方法及分配系统
CN111259429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操作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612A (zh) * 2012-01-16 2012-05-02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业务管理关系动态参与者的实现方法
CN102629346A (zh) * 2012-03-05 2012-08-08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考核关系审批的实现方法
CN1032186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权限确定工作流参与者的方法
CN105046446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流框架的自定义权限流程方法及系统
CN109447585A (zh) * 2018-10-26 2019-03-08 长沙通诺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作流中办理人员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2487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唐颐惠康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orkflow的动态精准任务分配方法及分配系统
CN111259429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操作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6996A (zh) 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
US202004127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le-based permission integration
US6006193A (en) Computer executable workflow control system
Zur Muehlen Resource modeling in workflow applications
US2008030680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tasks
CN1959722A (zh) 用于管理对规则的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CN1784714A (zh) 显示数据映射方法、系统和程序产品
CN101038635A (zh) 一种工作流管理系统流程权限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Ford et al. Is your organization ready for telecommuting?
US200601677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201100718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al time insurance litigation management
EP23283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he authority in workflow component based on authority component
CN1877534A (zh) 一种嵌入式实时文件系统任务调度的实现方法
KR20020050160A (ko) 오브젝트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US773009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the resources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080201761A1 (en) Dynamically Associating Attribute Values with Objects
EP214041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entitlements to resources of an organization
Grönevall et al. Designing an integrated project, program and portfolio system-a case study of healthcare
US20110307401A1 (en) Peopl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
JP2006236173A (ja) 勤務表作成システム
US20060143287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distributed system and distributed computer managing system
US8892644B2 (en) Method of enabling access to data structure
CN110675126A (zh) 一种轻量级的项目权级分配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301479C (zh) 组织架构建立方法与其权限控管方法
US8701116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hared resources of a computer system, a module for supervi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me and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one such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