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923B - 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4923B
CN1784923B CN200480012278.5A CN200480012278A CN1784923B CN 1784923 B CN1784923 B CN 1784923B CN 200480012278 A CN200480012278 A CN 200480012278A CN 1784923 B CN1784923 B CN 1784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nnel quality
quality information
data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22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4923A (zh
Inventor
M·德特林
B·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4100057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4005714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04/05057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4100589A2/de
Publication of CN178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92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信网络(CN)中通过数据传输信道(CH2)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在发送器(S)和接收器(R)之间提供所述数据传输信道来用于无线传输,并且在该数据传输信道中在考虑到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而且使得在所述发送器上存在尽可能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而无需不必要地传输信道质量信息。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网络中通过数据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电线路来提供所述数据传输信道。
背景技术
从发送器至接收器的数据传输的效率决定性地取决于:在正确的时间点在所述发送器上存在关于所采用的数据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当前信息。然后所述发送器才能使要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参数与当前情况相匹配,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传输结果。例如发送功率或者调制或者编码方案都被看作是发送参数。关于传输质量的当前信息从所谓的“信道测量”或“信道估计”中获得。
下面通过UMTS标准的一个例子来描述该问题(UMTS: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为了理解清楚,请参阅附图说明。
对于UMTS,已提出了共同使用的信道的包方式的高速数据传输,也即所谓的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包存取)。在此情况下,所述接收器为终端,所述发送器为基站。该HSDPA标准规定了一种通过OSI层模型的较高层的、控制信息的缓慢的信令(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其中所述OSI层模型的较高层控制HSDPA的信道测量。作为信道测量的控制信息,主要考虑测量的时间速率、相对于基准的时间偏移以及在传输测量值时的重复次数。这意味着,在建立了无线电连接(Radiolink)之后以固定的速率来实施测量,而不是取决于,在为HSDPA所设立的公共的下行连接数据信道HSDSCH(Highspeed Downlink Shared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上是否以及何时实际发送数据。因此一方面可能实施许多不必要的测量,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包数据传输的时间点上、也即在所谓“包调用”时可能不存在当前测量。包数据传输在此情况下可以由多个单个的包调用组成,其中所述多个单个的包调用又可以分别由多个单个的数据包组成。
作为改良,迄今提出了从功率调节中提取关于无线电信道状态的附加信息。不过,这对于终端处于所谓的软交递模式(Softhandover)的情况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所述功率调节会产生问题。“Softhandover”(软交递)被理解为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一个终端与多个基站相连接。在此情况下如此对功率进行调节,使得移动站或终端借助所接收的所有基站的信号可以正确地接收所发送的数据。但是,通常这并不意味着所述终端正确地接收发出HSDPA数据的特定基站的信号。因为HSDPA数据包仅仅由这一基站发送给该移动站,所以对于一组基站而言优化的功率调节不提供令人满意的附加信息。因此为了解决当前的信道信息数据的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1.所谓的基于活动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Activity based-CQIFeedback,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在此情况下,一旦在终端设备或终端上确定数据被发送,就提高周期性测量的速率。在根据HSDPA进行包数据传输时尤其可以利用每个反馈、即所接收的包是否能够被解码来发送附加的信道信息消息CQI。所述反馈例如可以是所谓的“ACK”(Acknowledgement,确认)或“NAK”(“NoAcknowledgement”,不确认)。因为在终端上数据活动的确定、在发送器、也即基站中测量的实施和传输以及测量的接收和分析之间存在延迟时间,所以这不利地导致,对于每次包数据传输来说必须在没有当前的信道信息消息或信道测量的情况下传输第一个包。另外,在有效的数据传输期间由于信道信息消息的提高的发送速率而可能不必要地发送多个信道信息消息,由此在上行方向上不必要地产生干扰。
2.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在收到NAK之后发送附加的信道信息消息。在此产生如上所述的相同缺点。
3.作为另一选择,提出了有针对性地请求信道信息消息。由此虽然可以在数据传输开始时解决缺少当前信息的问题,但是在HS-SCCH、也即HSDPA的控制信道上的明确的信令导致在下行方向上的资源的附加占用。通过明确的请求过程来进行包数据传输的第一个包的延迟的首次发送,这也是不利的。
4.另外一种方法在于,当终端例如在解码时确定刚才所采用的编码或调制方案过好或太差时,所述终端正好发送附加的信道信息消息。该方法为已经有效的数据连接保证:信道信息消息正好并且总是在其被需要时实现。然而缺点在于:所述信道信息消息的接收器、也即在HSDPA的情况下的基站识别不出发送所述信道信息消息的时间点。由此使该消息的检测和解码变得困难。
总之,所有这些方法的共同的缺点还在于,不能同时存在并且爱惜资源地操作当前的信道信息。
发明内容
从这种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在资源占用最小的情况下保证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
该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终端、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基站以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络而得到解决。
有利的扩展方案可在从属技术方案中找到。
本发明所基于的想法在于,在发送器处存在尽可能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而无需不必要地传输信道质量信息。
在此,在方法的第一替代方案中,为了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通信系统中提供无线数据传输信道。为了所述发送器能够与数据传输信道的当前信道质量相匹配地发送数据,将信道质量信息重复地从接收器传输到发送器。所述接收器或所述发送器确定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也即例如当前是否传输数据或者数据的传输是否用信号通知,或者是否没有传输数据以及数据的到达也没有用信号通知。
此外还确定与前一次传输的时间间隔。
如果该时间间隔超过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并且同时存在确定的活动状态、尤其是数据传输的开始或存在,那么由所述接收器传输信道信息消息给所述接收器。
通过超过与另一传输的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而保证不会不必要地传输很多信道信息消息。此外,这种方法还具有的优点是,另一信道质量信息被传输以及因此到达发送器的时间点对于所述发送器来说至少大致是已知的,因为该时间点与所述发送器的活动、也即例如数据传输的开始相关。
在所述第一替代方案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是最大间隔,在超过该最大间隔的情况下进行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
除了确定最小时间间隔之外,还可以确定:只有当所确定的活动状态已经存在了n次,才进行所述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这具有以下优点,即所传输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数目可以与是否进行数据传输相匹配地被缩减。
另一替代方案在于,其中在时间上根据在信道质量信息的单个传输之间不出现冲突来安排传输。
这样也可以与传输状况相匹配地缩减所传输的具有信道质量信息的消息的数目。此外,该替代方案具有的优点是,不必确定最小时间间隔。
所述数据传输尤其可以以包方式实现,或者在线路交换连接的情况下不连续地进行。在这种数据传输中,所述质量可以容易地逐级地进行调节。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尤其根据UMTS标准的移动无线电网络。所述发送器可以是固定的基站,而所述接收器可以是移动终端。这种数据传输方法尤其可以在HSDPA中被应用。
所述终端同样也可以是发送器,而所述基站同样可以是接收器。于是该数据传输方法尤其可以应用于从所述终端至所述基站的上行方向上的高速传输、例如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包存取)以及EUDCH(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上行专用信道)。
为了使所述传输与所述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相匹配,可以根据所述活动状态来确定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尤其是为数据传输的开始、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以及没有“有效的”数据传输设置不同的活动状态。在此,“有效”意味着不仅传输控制数据,而且还传输有用数据。
如果没有设置有效的数据连接,那么就选择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于是在数据传输开始时可以降低该第一时间间隔,从而首先在所述发送器上存在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
如果那时正在进行数据传输,那么该第一时间间隔可以被提高,以便在所述数据传输之后又被继续提高到开头时所述的还要更大的值。
尤其是还可以规定在确定的时间点重复地、尤其是周期性地传输信道质量信息,此外还可以添加由上述条件所定义的测量。这些重复的、尤其是周期性的测量的时间点可以由通信网络来预先确定,由此可以避免例如接收器、尤其是终端之间的不必要的干扰。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如果与前一传输的时间间隔超过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则确定与下一传输的时间间隔,其中该下一传输的时间点已经是已知的,也即该下一传输是在预先确定的时间点的传输。仅仅在该时间间隔也超过所确定的第二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才进行信道质量信息的另一传输。
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也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来确定。
无线数据传输信道可以通过无线电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光传输来构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基站以及一种通信网络,利用其或通过其来实施所述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例子来对本发明进行解释,所述例子部分地也在附图中被示出:
图1示出了发送器、接收器和网络之间的示意性的关系;
图2示出了信道质量信息传输和数据传输的时间过程;
图3示出了在HSDPA的情况下的信令的时间过程;
图4示出了当仅传输每第n个信道质量信息时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时间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附图之前,首先应当明确所采用的概念:
通信系统或通信网络是一种用于交换数据的构造。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涉及蜂窝式移动无线电网络、例如GSM网络(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UMTS网络(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一个通信网络包含至少两个连接节点,因此所谓的“点到点”连接也属于该概念。
在通信系统中通常设置有终端和基站,其中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接口相互连接。在UMTS中,通信系统或无线电传输网络至少具有基站(这里也称为NodeB)以及用于连接单个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或者“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是UMTS网络的无线电技术部分,其中例如还提供无线电接口。无线电接口总是被标准化并且定义用于数据交换的物理规定和协议规定的总和、例如调制方法、带宽、频率偏移、接入方法、安全规程或者交换技术。所述UTRAN因此至少包括基站以及包括至少一个RNC。
基站是通信网络中的中央单元,在蜂窝式移动无线电网络的情况下,该中央单元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信道服务于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小区内的终端或通信终端设备。所述基站提供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空中接口。它承担与移动用户的无线电运行的开展,并对物理无线电连接进行监控。此外它还把有用消息和状态消息传输至终端。所述基站不具有交换功能,而是仅具有供给功能。一个基站包括至少一个发送/接收单元。
终端可以是任意的通信终端设备,用户通过该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例如像移动电话或具有无线电模块的便携式计算机那样的移动无线电终端设备就属于此范畴。终端通常也被称为“移动站”(MS),或者在UMTS中被称为“用户设备”(UE)。
在移动无线电中,在两个连接方向之间进行区分。下行连接或者“Downlink”(DL)表示从基站到终端的传输方向。上行连接或者“Uplink”(UL)表示相反的从终端到基站的方向。
在宽带传输系统、例如UMTS移动无线电网络中,信道是可供使用的总传输容量的子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无线通信路径被称为无线电信道。
在一个例如UMTS的移动无线电系统中,存在两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物理信道:专用信道(“Dedicated Channels”)和公共信道(“CommonChannels”)。在所述专用信道中,物理资源仅仅被保留用于传输确定的终端的信息。在所述公共信道中可以传输被认为是针对所有终端的信息,例如在下行方向上的基本公共物理控制信道(“Primary CommonControl Physical Channel”)(P-CCPCH),或者所有终端分享物理资源。在HS-PDSCH中情况是如此,通过在一个终端上的所述HS-PDSCH根据连接质量把数据发送至该终端。
在诸如UMTS的移动无线电系统中,除了线路交换(“circuitswitched”)业务之外,还设置有面向分组(“packet swiched”)业务,其中在所述线路交换业务中连接在其持续时间期间被固定地分配。线路交换业务也可以不连续地实施。
在图1中可以看出在一个通信系统CN中的发送器S和接收器R。所述发送器S通过第一信道连接CH1把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器R。所述接收器R可以通过第二信道连接CH2把数据发送至所述发送器S。
所述发送器S例如可以是基站,而所述接收器R可以是终端。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可以例如是根据UMTS、GSM或其他标准的系统。所述第一信道连接CH1可以包括多个信道,例如用于传输有用数据或“loadbits”的数据传输信道,以及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二信道连接CH2可以仅仅包括一个控制信道,或者也可以像所述第一信道连接CH1一样由控制信道和数据传输信道组成。
为了通过所述第一信道连接CH1的数据传输信道把有用数据从所述发送器传输至所述接收器,重要的是该数据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是已知的。为此,所述接收器、也即例如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道连接的数据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CQI。
所述接收器R也可以根据公共控制信道的数据确定这种信道质量信息。在HSDPA的情况下,在此将例如涉及公共导频信道CPICH(CommonPilot Channel)。
所述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CQI由所述接收器R例如通过所述第二信道连接CH2的控制信道传输至所述发送器S。
现在,为了通过所述第一信道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重要的是在所述发送器S上存在尽可能实时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同时不应不必要地发送信道质量信息CQI,因为如前所述这会导致干扰。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建议对该信道质量信息CQI的传输进行时间协调。
在图2中可以看出在如下的边界条件下的这种时间协调的一个例子,即存在正式的、预先确定的信道质量信息CQI的传输。现在在图2中示出了以T标记的时间轴,在确定的时间点上进行所述正式的传输CQI-TX。现在应进行第一数据传输DTX1。为此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DTX1和正式的传输CQI-TX之间的时间间隔t_delta是否大于所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如果情况如此,那么所述发送器附加地把所述信道质量信息CQI传输至所述接收器。
一般检查是否超过与以前的或者与最近的已知测量的最小时间间隔。这可以在第二数据传输DTX2处看出,在那里确定与后面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CQI-TX的时间间隔t_delta′。
如同借助第三数据传输DTX3所示的那样,数据传输也可以涉及多个正式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CQI-TX。在所述传输的持续时间期间,保证不进行其他的在时间上太接近于正式传输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为了区分状态“数据传输的开始”和“存在数据传输”,在包数据传输或不连续的线路交换传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自数据包的最后一次传输的时间点以来的时间间隔或者停顿的长度。如果该时间间隔大于在下文中称为不活动时间的预定值,那么这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从而也可以详细说明两个状态之间的过渡标准。
所述不活动时间被优选地选择为大于循环延迟(“round tripdelay”)。循环延迟被理解为在所述接收器中对由发送器所发送的消息进行解码、把该解码的结果通知给所述发送器、然后所述发送器也对该结果又进行解码以便此后根据该结果再一次发送消息所需要的时间。
选择大于循环延迟的时间间隔具有以下背景:如果包数据传输的或者“包调用”的最后一个包由于不充分的接收质量而需要多次传输,则总是以计为至少一个循环延迟的时间间隔来进行该多次传输,因为所述数据包的发送器事先可能不知道所述包不能被接收。如果现在该时间间隔被选择为大于循环延迟,那么数据传输的多次发送的包的这种情况不会被错误地称为新的数据传输的开始。这种规定尤其可以应用于HARQ方法(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例如应用于HSDPA。在那里,所述循环延迟典型地为六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TTI。在HSDPA的情况下,一个TTI确定一个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如前所述,所述循环延迟还依赖于所述基站的反应速度,其中与所述移动站的反应速度相反,所述基站的反应速度没有被标准化,而是可以由每个生产商分别按照所使用的实施方案的能力来进行选择。因此,根据在所述时间间隔期间恰好使用的基站来选择所述时间间隔并通知所述移动站,这可能是必要的。
此外还设置有终端,这些终端不能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通过HSDPA来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不活动时间优选地与由此而改变的循环延迟相匹配。
下面借助HSDPA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解释。然而本发明也可以例如在上行方向上的相应的高速传输方法、例如根据HSUPA或EUDCH的方法中被采用。
在图3中可以看出在HSDPA的情况下的信令的时间过程。在下行方向上,控制信息在所谓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High-SpeedShared Controll Channel”)上被发送。两个时隙(“Timeslots”)之后,在所属的数据传输信道、即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上开始传输真正的数据或有用数据。通过箭头来表明:在上行方向上何时实现由所述终端给所述基站的关于正确解码(ACK)或未正确解码(NAK)的所属的反馈AN。该确认或反馈AN在图中借助循环变量n并通过阴影线来表示。针对所述信道质量信息CQI的数据测量的持续时间被称为测量周期MP。
从HS-DPCCH中的反馈AN,n到HS-SCCH的第二个箭头表示:从哪个时间点起在所述发送器上、也即在所述基站上再次存在所述确认,并因此可以在所述HS-SCCH上进行相应的反应。在HS-PDSCH和HS-SCCH中用灰色填充了时间点,其中从这些时间点起可进行反应。
在本实施方案中,为了进行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或“CQI-Feedback”,现在利用三种不同的时机:
1.由通信网络预先确定的、尤其是周期性重复的CQI反馈。尤其可以通过诸如基站或RNC的中央单元来实施这种预先确定。通过所述基站来进行预先确定所具有的优点是:尤其是在考虑到无线电小区内的干扰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对无线电通信进行调节;在借助所述RNC进行调节时也可以在考虑到多个无线电小区的情况下进行调节。
2.在数据传输开始时的附加的CQI反馈。
3.在有效的数据传输期间的附加的CQI反馈。
对于时机2和3,现在根据上面所给出的标准来定义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标准规定,在这些至少用于周期性反馈的时机中CQI反馈应当具有哪一个时间间隔。可以任意地调节,使得优先传输预先确定的CQI反馈。这种优先性可以例如通过根据2和3的CQI反馈的停止、偏移或暂时禁止来进行整体调节。替代地,所述优先性也可以根据涉及数据通信的参数来进行调节。
在不同的状态中,可以为CQI反馈的发送选择不同的条件。例如,在所述终端确定了所述状态之后,可以在数据传输开始时直接发送CQI反馈,而否则只有当发送了NACK时,才(例如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2)发送CQI反馈。第一CQI反馈则可以比在方法2中更早地被发送,也即不是如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时间点m才发送,而是更早就已经发送,例如在时间点m-1或m-2,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是时间点m-3。其优点在于:所述发送器在一个至两个、在极端情况下甚至3个包之前就已经具有当前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尤其可以为较短的数据传输明显改善数据吞吐量。这种改善当然也可以应用于方法1,迄今这还没有被描述。该方法也可以与方法1相结合,不但可以单独地而且可以以组合的形式与其他附加的实施例相结合。
可以可选地在数据传输开始时定义CQI反馈的最大数目。如果在数据传输开始时所发送的第一CQI反馈丢失,也即不能被正确地接收,那么该实施变型方案是有利的。于是所述信息仍然通过所发送的另一个CQI而在所述发送器上可供使用。替代地,可以在数据传输开始时把与以前的CQI反馈的时间间隔选择成比在有效的数据传输期间小。在此情况下,当然不能将数据传输的开始定义为第一TTI,在该第一TTI中传输了数据包,在该第一TTI之后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传输数据包(不活动时间)。相反,该状态必须在所述第一TTI之后在某一预定时间(下文称为保持时间)内继续有效,直到在该状态中有效的数据传输被改变(或者如果不再发送其他的数据包并且所述保持时间被选择为大于所述不活动时间,那么可能在该状态中没有数据传输)。
通过对与以前和后面的周期性CQI的最小间隔是否被超过进行检验,还可以防止不必要地发送很多反馈。但是,因此尤其还可以保证,在多次传输一个CQI反馈的情况下,这种重复传输不会与最近所确定的信道质量信息的随后的传输冲突。如果传输条件是这样的,以致在上行方向上没有很好地保证CQI反馈的传输,那么就提议重复发送所述CQI反馈,也即多次连续地精确地发送相同的反馈。于是所述发送器可以在解码过程中考虑所接收的所有拷贝,并从而具有更好的能够对所述CQI反馈进行正确解码的可能性,好像只有一个拷贝可供使用一样。但是,显然不可能在每个TTI中发送CQI反馈,而是例如在三次发送的情况下最多每第三个TTI。然而如果现在除了所述周期性CQI反馈之外还发送其它的CQI反馈,那么就存在以下可能性,即非周期性CQI反馈的重复与周期性CQI反馈相冲突。其缺点在于,由于那时所述附加的CQI反馈或所述周期性CQI反馈常常不能被足够重复,并从而使CQI反馈的检测变得困难。为了防止这一点,建议如此来选择预先确定的CQI反馈和附加的CQI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不会出现这种冲突。为此必须把所述时间间隔选择成至少像重复的次数一样大。也可以在不考虑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来实施最大时间间隔的确定,也即在所有CQI反馈没有被预先确定的情况下来实施。
即使在有效的数据传输期间,所述预先确定的、尤其是周期性的CQI反馈的发送时间点对于所述发送器来说也是已知的。对与以前的和后面的预先确定的、尤其是周期性的CQI的最小间隔的检验又有助于避免不必要地发送很多反馈以及避免不同CQI反馈的传输的冲突。
另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该间隔来保证周期性CQI反馈的优先地位。这此外还由于与以前的标准规范的后向兼容性原因而被显示出。在此,为非周期性CQI反馈确定与所述周期性CQI反馈的最小间隔,而任何限制都不适用于所述周期性CQI反馈。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非周期性CQI反馈之间还设置有最小间隔。该最小间隔一方面必须至少像单个非周期性CQI反馈的重复次数一样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较大的最小间隔。例如可以如此来选择最小间隔,使得虽然在没有附加的重复的情况下发送每个CQI反馈,但最大或最高在每第三个TTI中发送CQI反馈。由此防止与信道能够明显地被改变相比更频繁地发送CQI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TTI中发送CQI反馈是多余的。
该实施例可以与所有用于发送CQI反馈的方法相组合,其中这些方法在本文开头描述现有技术时已经借助1至4被列举。这种组合还独立于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规定,不是每个附加的CQI反馈都被发送,而是仅每第n个被发送,其中n为自然数,也即例如每第三个。如果在每个TTI中都发送包给所述终端,那么该方法就等价于在采用基于活动的CQI反馈的情况下(在方法1中被描述)的前述实施例,而否则通过该实施例生成更少的CQI反馈。
在图4中示出了这种情况。在时间轴t上通过标记表示出了一个子帧(“Subframes”)SF的界限。
所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对应于周期T,该周期在图4中对应于3个子帧的长度。
现在确定是否存在确定的第一活动状态、例如当前的传输。所述第一活动状态A1所存在的时间点在图4中用箭头来表示。
在图4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只有当所述活动状态出现了3次时,才在消息CQI′-TX的范围内传输附加的信道质量信息。代替所述数目3,还可以选择其他任意一个自然数。
通过所述活动状态出现n次的这个附加条件,可以使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更加灵活地与瞬时传输状况进行匹配,并且尤其可以节约其它的不是绝对必需的传输容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规定,在数据传输开始时发送所述第一CQI反馈,但是然后仅发送每第n个其它CQI反馈。以这种方式保证在数据传输开始时迅速地提供更新值,而在数据传输期间则仅仅发送少量的CQI反馈,并由此与在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中相比产生更少的干扰。
该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测量自最后的CQI反馈的最后传输以来的持续时间T,并且附加地测量所观察的活动状态的出现次数。然而,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反,如果不仅所述持续时间T而且所观察的活动状态的出现次数都超过预定的阈值,那么就不发送CQI反馈,而是如果这些参数中仅有一个超过所述阈值,那么就已经发送CQI反馈。在数据传输期间所述时间阈值将不会被超过,而是所观察的活动状态的出现次数将会被超过。通常,数据传输的开始的特征在于,以前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数据被传输并且所观察的活动状态没有出现。这当然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
此外还存在的可能性是:在不同的状态中甚至为所述周期性CQI反馈选择不同的间隔。可以不仅仅为数据活动的时间采用较短的间隔,目的在于在数据传输期间缩短周期性CQI反馈的间隔。与此相反,借助这里所推荐的方法,也可以在数据传输期间把所述周期性CQI反馈的间隔扩大,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周期性CQI完全可以被调节。如果一个NAK被发送,那么例如按照方法2在数据活动期间附加的CQI可供使用,其中与预先确定的周期性CQI反馈相比,所述附加的CQI能够实现接收质量的变化和CQI反馈的时间点之间明显更高的相关性。
总之通过这种组合获得一种非常灵活的用于控制CQI反馈的方法。在所述数据信道上没有活动期间,必要时可以通过周期性CQI反馈来获得关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信息。如果在时间上直接相邻的情况下不存在更新值,那么就在数据传输开始时尽可能快地传输这种更新值。由于与此相关联的缺点、尤其是下行方向上的资源占用,所以放弃对CQI反馈的明确的请求。另外,在CQI反馈的实施过程中在数据传输信道的不同活动状态之间进行区分,其中尤其采用状态“没有有效的数据连接”、“开始有效的数据连接”和“存在有效的数据连接”。
此外还可以考虑,如果存在第一活动状态并且与最后进行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CQI-TX)的时间间隔(t-delta)超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或者如果存在第一活动状态并且该状态已经出现了n次,那么就从所述发送器(R)传输另外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I-TX)至所述发送器(S)。
附图标记列表
S:发送器
R:接收器
CN:通信网络
CH1:第一信道连接
CH2:第二信道连接
DTX1:第一数据传输
DTX2:第二数据传输
DTX3:第三数据传输
CQI-TX:正式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TS:时隙
MP:测量周期
TB:传输块
AN:反馈

Claims (18)

1.用于在通信网络(CN)中通过数据传输信道(CH2)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在发送器(S)和接收器(R)之间提供所述数据传输信道来用于无线传输,并且在所述数据传输信道中在考虑到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数据传输,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进行从所述接收器(R)至所述发送器(S)的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由所述接收器(R)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
-确定与最后进行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时间间隔(t_delta);
-如果存在确定的活动状态并且所述时间间隔超过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阈值,那么从所述接收器(R)传输另一信道质量信息至所述发送器(S)。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多次相同地传输单个信道质量信息,其中选择在该单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与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该时间间隔至少等于这样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是多次相同地传输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总共所需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进行从所述接收器(R)至所述发送器(S)的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其中多次相同地传输单个信道质量信息,并且选择所述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使得在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或单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多次相同的传输之间不出现冲突。
4.用于在通信网络(CN)中通过数据传输信道(CH2)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在发送器(S)和接收器(R)之间提供所述数据传输信道来用于无线传输,并且在所述数据传输信道中在考虑到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数据传输,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进行从所述接收器(R)至所述发送器(S)的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多次相同地传输单个信道质量信息;
-由所述接收器(R)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
-如果存在确定的活动状态并且在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和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或者单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多次相同的传输之间不出现冲突的话,从所述接收器(R)传输另一信道质量信息至所述发送器(S)。
5.用于在通信网络(CN)中通过数据传输信道(CH2)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在发送器(S)和接收器(R)之间提供所述数据传输信道来用于无线传输,并且在所述数据传输信道中在考虑到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数据传输,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进行从所述接收器(R)至所述发送器(S)的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由所述接收器(R)确定所述数据传输的活动状态;
-如果存在确定的活动状态并且该状态已经出现了n次,那么就从所述接收器(R)传输另一信道质量信息至所述发送器(S)。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器(S)是基站,而所述接收器(R)是终端,或者所述发送器(S)是终端,而所述接收器(R)是基站。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确定的活动状态已经出现了n次,那么就发送所述另一信道质量信息。
8.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最后进行的传输的时间间隔(t_delta),并且如果该时间间隔(t_delta)超过确定的第一时间间隔阈值,那么就进行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
9.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以包方式进行所述数据传输。
10.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动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该第一状态中至少一个数据包到达所述接收器(R),或者用信号通知该数据包的到达,在该第二状态中没有数据包到达所述接收器(R),并且也没有用信号通知到达。
11.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阈值根据所述活动状态来确定。
12.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预先确定的时间点进行所述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13.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周期性地进行所述重复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
14.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最近的预先确定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时间间隔,并且如果该时间间隔不超过确定的第二时间间隔阈值,那么就不进行所述另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
15.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由基站形式的发送器(S)或/和所述通信网络(CN)来预先确定所述预先确定的时间点。
1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由基站形式的发送器(S)或/和所述通信网络(CN)来预先确定数目n。
17.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一次测量直接在传输信道质量信息(CQI)之前在所述接收器(R)中确定所述信道质量信息(CQI)。
18.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是移动无线电网络,该移动无线电网络根据UMTS标准工作,并且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是HSDPA。
CN200480012278.5A 2003-05-06 2004-04-21 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4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3120156 DE10320156A1 (de) 2003-05-06 2003-05-06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DE10320156.4 2003-05-06
DE102004005714.1 2004-02-05
DE200410005714 DE102004005714A1 (de) 2004-02-05 2004-02-05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PCT/EP2004/050576 WO2004100589A2 (de) 2003-05-06 2004-04-21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4923A CN1784923A (zh) 2006-06-07
CN1784923B true CN1784923B (zh) 2011-04-13

Family

ID=33440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227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4923B (zh) 2003-05-06 2004-04-21 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784923B (zh)
DE (1) DE10320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24618C2 (ru) * 2005-09-21 2011-07-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уменьшения служебной нагрузк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и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4574659B2 (ja) * 2007-10-01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装置、上りリンク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097505B2 (ja) 2007-11-02 2012-12-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7528668B (zh) * 2016-06-21 2021-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150478B (zh) 2017-06-16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反馈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63A (zh) * 1997-06-09 1999-05-05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广播电信业务确认消息的随机存取信道拥塞控制
US20030031119A1 (en) * 2001-06-16 2003-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data in an HSDP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04900A2 (en) * 2001-10-17 2003-04-2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quality information for high speed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mode
WO2003034646A2 (en) * 2001-10-17 2003-04-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7620B1 (en) * 1991-06-03 1998-01-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adio system
JPH08223624A (ja) * 1995-02-15 1996-08-30 Nec Corp 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及び無線データ伝送方式
US6122293A (en) * 1998-02-13 2000-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daptation having a variable update interval
ES2194287T3 (es) * 1998-09-30 2003-11-16 Cit Alcatel Metodo y disposicion para transicion entre un estado de baja potencia y un estado de plena otenci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US6985453B2 (en) * 2001-02-15 2006-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quality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63A (zh) * 1997-06-09 1999-05-05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广播电信业务确认消息的随机存取信道拥塞控制
US20030031119A1 (en) * 2001-06-16 2003-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data in an HSDP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04900A2 (en) * 2001-10-17 2003-04-2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quality information for high speed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mode
WO2003034646A2 (en) * 2001-10-17 2003-04-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320156A1 (de) 2004-12-16
CN1784923A (zh) 200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4713B1 (en)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EP1400049B1 (en)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uplin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28890B (zh) 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008034B2 (en) Base st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9561508B (zh)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
CN102047603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9640395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数据传输
CN101114868B (zh)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3384389B (zh) 在服务小区改变期间向目标节点b提供反馈信息
US8149765B2 (e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2124802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1473561B (zh) 基站、移动台、同步控制方法及集成电路芯片
US759336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3220108B (zh) 移动台和基站装置
CN101878610B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控制信息发送方法
US81162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13378B (zh) 定时方法、定时参考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243122A (zh) 在网络元件中实现的使用多载波的方法以及网络元件
CN101547477A (zh) 一种多载波/小区系统中的载频控制方法和装置
US7330700B2 (en) Radi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mmunication timing of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based on CQI update and CQI repetition count information
CN112368966A (zh) 时隙内pusch小时隙的灵活重复
CN103490859A (zh)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EP3852474A1 (en) Enhanced uplink (eu) operation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specific information
EP2096877B1 (en) W-cdm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qi transmission cycle control method
EP198129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G

Effective date: 200804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18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Siemens A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OKIA COMMUNICATION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