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4015A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74015A CN1774015A CN200410094545.XA CN200410094545A CN1774015A CN 1774015 A CN1774015 A CN 1774015A CN 200410094545 A CN200410094545 A CN 200410094545A CN 1774015 A CN1774015 A CN 17740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nction module
- network
- service
- internet protocol
- intelli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02100026009 NF-kappa-B inhibitor zeta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101710115530 NF-kappa-B inhibitor zeta Protein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8
- 241000282836 Camelus dromedar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926 Craterellus fall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175 Datura inox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3—Memo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6—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CCS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5—Intelligent networks, SC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9—LAN, inter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业务的触发技术,公开了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使得可以向IMS域用户提供固网智能平台特有业务或融合业务。本发明中,在IMS中增加了支持INAP的IM-SSF,该IM-SSF在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HSS下载相应的签约信息,在收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签约信息通过INAP向固网SCF触发智能业务。此外,IM-SSF可以是只支持INAP的独立实体也可以是同时支持INAP和CAP的实体。如果同时支持INAP和CAP则可以通过扩展签约信息类型、签约信息中的service key、SCF Address内容或全局配置等方式进行协议选择来触发相应智能业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业务的触发技术,特别涉及向IMS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技术。
背景技术
智能网的概念是1984年由美国贝尔通信公司与美国技术公司提出,并于1992年由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Y,简称“CCITT”)实现标准化。它是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目标是要为所有通信网络服务,既可以为现有的固定网络如公用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简称“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Digital Network,简称“ISDN”)服务,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等移动通信网络服务。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用户对于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网的目标就是要能够快速、方便、经济地向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智能网具有业务处理和呼叫处理分开的设计特点。
在非智能网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的补充业务是通过在每一个网络节点上增加相应的软硬件后才能提供的。因此,每增加或修改一种业务,都要求对网络节点上的交换机作相应变动。
对于智能网,交换机仅完成最基本的接续功能,而所有智能业务的控制均由另一个网络层次,即智能网来完成。其中业务交换功能部分(ServiceSwitching Function,简称“SSF”)用于完成交换功能,对将呼叫中的各种事件向业务控制功能部分(Service Control Function,简称“SCF”)报告并可能将呼叫挂起,等待SCF的进一步指示。这里,SCF用于完成业务逻辑控制功能。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图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在目前的固网智能平台中,在业务控制点(SCP)与业务交换点(SSP)及智能外设(IP)间采用的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简称“ITU-T”)定义的智能网应用规程(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INAP”)。
为了在GSM/WCDMA中实现智能业务,引入了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Customis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简称“CAMEL”)。为了支持CAMEL业务,在GSM/WCDMA网络原有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ateway 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简称“GMSC”)实体的基础上,增加了gsmSCF、gsmSSF和gsmSRF三个实体。其中gsmSSF负责接受gsmSCF的指示,并向gsmSCF报告呼叫状态信息。gsmSCF是移动智能网的核心,负责执行CAMEL业务逻辑,控制呼叫接续和计费等。gsmSRF用于提供业务所需要放音、收号等各种专用资源。
在WCDMA网络中,电路域支持CAMEL的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值得说明的是,CAMEL业务由CAMEL应用部分(CAMEL Application Part,简称“CAP”)与移动应用部分(Mobile Application Part,简称“MAP”)配合实现,其中,CAP是gsmSCF、gsmSSF、gsmSRF功能实体间进行通信的协议,CAP协议基于INAP,在CAMEL Phase1至3阶段所支持的能力集是智能网能力集2(IN Capability Set 2,简称“IN CS2”)的子集,但增加了移动特有参数或消息,到CAMEL Phase4才增加了对呼叫方处理(Call PartyHandling,简称“CPH”)的支持能力定义,呼叫模型与IN CS2的呼叫模型趋于一致。而作为移动应用部分的MAP,应用于支持用户的移动性相关特性。
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采用IP分组域作为其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采用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信令,是WCDMA移动网实现分组话音和分组数据、提供统一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的目标网络。
IMS网络中通过各种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AS”)为IMS用户提供IP多媒体(IP Multimedia,简称“IM”)增值业务。这里,AS包括SIP AS、开放网络结构应用服务器(OSA AS)和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IP Multimedia 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简称“IM-SSF”)三类,其中:IM-SSF提供了IMS的SIP协议到电路域CAP的映射及SSP触发能力,使得IMS域的用户,如分组语音(Voice over IP,简称“VoIP”)业务用户能无缝继承WCDMA电路域智能业务。
图3是IM-SSF接口示意图,IM-SSF支持三个接口:CAP接口、ISC接口和Si接口。其中,IM-SSF与包括gsmSCF的CAMEL业务环境(CAMELService Environment)间的CAP接口以及与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部分(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S-CSCF”)间的ISC接口使得gsmSCF可以根据其上的智能业务逻辑通过IM-SSF对经过S-CSCF的IP多媒体会话进行相应的控制;IM-SSF与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简称“HSS”)间基于MAP的Si接口则用于从HSS下载和更新用户的CAMEL签约数据。
总的来说,上述这一现有技术通过IM-SSF提供的IMS SIP到电路域CAP的映射及SSP触发能力,使IMS用户可以无缝继承WCDMA电路域智能业务。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现有固网智能业务的触发方式上,固网智能平台虽然基于IN CS2定义,但由于固网呼叫控制流程所限,智能业务通常只能根据用户拨打特殊号码或前缀或者根据分散在各个交换机内的用户数据中特殊属性标志触发。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虽然IM-SSF能提供IMS SIP到电路域CAP的映射及SSP触发能力,使IMS用户可以无缝继承WCDMA电路域智能业务,但是它无法实现与固网智能平台配合,也就是说,不能为IMS域用户提供固网智能平台特有业务或融合业务。
除此以外,固网的智能业务只能靠根据用户拨打特殊号码或前缀触发,这种根据分散在各个交换机内的用户数据中特殊属性标志触发的方式受限于数据存储的网络实体能力,且缺乏标准性;再次,这种单一的触发方式也影响了用户业务体验。触发机制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网智能业务的开展。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IM-SSF仅能提供IMS的SIP到WCDMA电路域CAP的映射;而在固网智能平台中,SCP和SSP之间的协议却是INAP。虽然CAP是基于INAP的,但两者始终存在差别,因此,接口协议的不同造成了IM-SSF无法触发固网智能业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使得可以向IMS域用户提供固网智能平台特有业务或融合业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该用户属于网际协议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所述子系统包含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下载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
B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通过智能网应用规程向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其中,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对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方式一: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直接完成会话发起协议到智能网应用规程检测点的映射并支持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接口,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方式二: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完成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检测点的映射以及与移动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并通过信令转换网关完成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到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映射,而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通过所述信令转换网关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是独立实体。
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对该用户的用户签约数据进行初始过滤准则匹配检测,并且,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向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或向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其它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
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先后分别向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和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其它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以完成移动和固网智能业务的共同控制。
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也可以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在所述子系统中原有的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增加对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而实现;并且,
所述步骤B中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在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智能网应用规程,则向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扩展定义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实现,包含以下子步骤:
F1扩展定义专用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的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
F2在检测点对所述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进行匹配检测;
F3匹配时使用智能网应用规程向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进行业务触发。
所述步骤F1中,所述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包括:
会话始发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拨号业务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会话终结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
所述步骤F2中,所述检测点包括:
收集的信息检测点、分析的信息检测点、路由选择失败检测点、被叫试呼检测点、被叫忙检测点、被叫无应答检测点。
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业务键区分,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配置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特定业务键与接口协议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根据其中的所述业务键,选择接口协议。
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业务控制功能地址区分,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配置业务控制功能地址与接口协议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根据其中包含的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地址信息,选择接口协议。
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全局配置实现,即配置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使得它在一个时间段内只支持一种协议。
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和智能网应用规程的呼叫方处理能力并映射到相应的会话发起协议会话控制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系统,包含该用户所归属的网际协议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和固网智能平台,所述子系统中还包含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用于在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所述子系统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下载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并且在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通过智能网应用规程向所述固网智能平台的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其中,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对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方式一: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直接完成会话发起协议到智能网应用规程检测点的映射并支持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接口,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方式二: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完成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检测点的映射以及与移动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并通过信令转换网关完成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到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映射,而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通过所述信令转换网关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可以是独立实体,或在所述子系统中原有的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增加对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而实现。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发明在IMS中增加了支持INAP的IM-SSF,该IM-SSF在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HSS下载CAMEL签约信息,在收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签约信息通过INAP向固网SCF触发智能业务。
此外,IM-SSF可以是只支持INAP的独立实体也可以是同时支持INAP和CAP的实体。
如果同时支持INAP和CAP则可以通过扩展CSI类型、service key、SCFAddress或全局配置等方式进行协议选择来触发相应的智能业务。
对INAP的支持可以在IM-SSF本身实现也可以通过CAP/INAP信令转换网关实现。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本发明提供一种IMS业务与固网智能平台的配合的实现方案,使IMS域用户除了能获得移动智能业务外,还能获得固网智能平台特有业务或融合业务;同时,IM-SSF支持利用CSI进行到固定SCP的智能业务触发,实现基于每用户签约,灵活控制的触发机制,丰富了固网智能业务的触发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网体系结构图;
图2是WCDMA电路域支持CAMEL的功能架构图;
图3是IM-SSF与其他模块的接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到固网智能业务触发能力的IM-SSF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IM-SSF向HSS请求下载CSI的流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本地支持CAP/INAP的IM-SSF进行固网智能业务触发的流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网关支持CAP/INAP的IM-SSF进行固网智能业务触发的流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采用并列IM-SSF进行固网智能业务触发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本发明对IM-SSF网元的功能作了扩展,使得它能支持SIP到INAP的映射,这是通过本地或网关两种方式之一来实现的;在作了功能扩展以后,IM-SSF可支持CAP和INAP两种协议,本发明提出了通过扩展CSI类型、业务键(service key)、SCF地址(SCF Address)或全局配置进行协议选择的方法流程,使得IM-SSF能触发相应的智能业务。
下面分别从功能扩展方式、网元组织形式和协议选择方法三方面说明本发明。
首先,IM-SSF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扩展对INAP的支持。
第一种功能扩展方式。IM-SSF本地支持:由IM-SSF直接完成SIP消息到INAP检测点(Detection Point,简称“DP”)的映射并支持与固网SCF间的INAP接口,在固网SCF控制下完成对S-CSCF通过ISC接口触发过来的SIP会话的业务控制。由于IM-SSF本来就提供了IMS SIP到电路域CAP的映射,而且CAP是基于INAP的,也就是说,CAP和INAP是两个很相象的协议,那么IM-SSF经过上述改造是可以直接实现对INAP的支持的。
第二种功能扩展方式。通过CAP/INAP信令转换网关支持:IM-SSF完成SIP消息到CAMEL DP点的映射以及与gsmSCF间的CAP接口,并通过逻辑上独立的CAP/INAP信令转换网关完成CAP到INAP的映射,经过该网关实现与固网SCF的交互并进而在固网SCF控制下完成对S-CSCF通过ISC接口触发过来的SIP会话的业务控制,该网关可以内置也可外置。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中,逻辑上IM-SSF首先完成SIP到CAP的支持,然后再由信令转换网关完成CAP到INAP的支持,整个过程是由上述两步骤接逐而成。然而,在物理上,IM-SSF与信令转换网关是可以同处于一个实体中或分布于不同的实体中。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IM-SSF采用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都可实现对INAP的扩展,且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下面接着说明具有扩展功能的IM-SSF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
第一种组织形式是支持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与IMS网络中原有定义的支持与移动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合设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原有支持与移动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基础上新增支持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功能,即一台设备两种功能。这个具有两种协议功能的设备存在一个协议选择的问题,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第二种组织形式是采用与原有设备独立、并列的另一IM-SSF单独支持INAP,实现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也就是说,使用两个设备,一个用于支持原来的CAP协议,另一个用于支持新增的INAP协议。
这种采用与原有设备独立、并列的另一IM-SSF单独支持INAP,实现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组织形式,不存在协议选择问题,但一个会话该向哪个IM-SSF触发业务呢?这时是由S-CSCF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中的初始过滤准则(initial Filter Criteria,简称“iFC”)匹配检测结果确定选择向支持与移动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或支持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触发,或先后向分别支持与移动智能及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触发,以实现移动和固网智能平台对IMS会话的共同控制。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iF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iFC是HSS存储的用户数据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内容类似于Camal签约数据,包括匹配条件和AS地址,触发失败的处理,透明的业务信息等。在一个节点上,iFC有多个,相互间有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依次和业务请求的SIP消息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路由到相应的AS,该AS处理完以后可能终结该触发消息,也可能处理后对触发消息修改后返回,并进行次优先级再次的iFC匹配和业务触发,这样可以做到在一个节点触发到多个AS上,顺序地控制业务。
下面说明在第一种组织形式,即IM-SSF同时支持CAP/INAP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的协议选择方式:
第一种协议选择方式:扩展定义与固定SCF配合的智能业务专用签约信息类型。HSS中存储的CSI中除了原有IMS域的CSI类型外,还可包含应用于会话始发侧的O IM INAP CSI、应用于拨号业务的D IM INAP CSI、以及用于会话终结侧的VT IM INAP CSI,它们是专用于与固定SCF配合的智能业务的签约信息类型。IM-SSF在相应的DP点增加对该类签约信息的匹配检测从而实现到固网SCF的业务触发。这些DP点具体是指收集的信息(DPCollected_Info)、分析的信息(DP Analysed_Information)、路由选择失败(DP Route_Select_Failure)、被叫试呼(DP Terminating_Attempt)、被叫忙(DP T_Busy)、被叫无应答(DP T_No_Answer)。值得说明的是,IM-SSF是通过Si接口从HSS下载签约信息的,所以在此方式下,需要对HSS、以及Si接口进行扩展,以实现对扩展签约信息类型的下载和更新。
这种IM-SSF支持利用CSI进行到固定SCP的智能业务触发,实现了基于每用户签约、灵活控制的触发机制,丰富了固网智能业务的触发方式。
第二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原有三类CSI(O IM CSI、D IM CSI、VT IMCSI)中service key区分。HSS及Si接口不需要改变,IM-SSF通过CSI中特定的service key以及IM-SSF上关于该类service key的配置,确定与SCF接口的协议选择,进而实现到固网SCF的业务触发。值得说明的是,在此方式下,HSS及Si接口完全依据3GPP标准实现,即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扩展,但是在IM-SSF上需增加相关的配置数据,以实现根据CSI中具体信息完成与SCF接口的协议选择。
第三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在IM-SSF中针对SCF Address配置区分。在IM-SSF中增加SCF Address配置数据,IM-SSF通过原有三类CSI中指定的SCF地址信息以及IM-SSF上关于该SCF地址的配置,确定与SCF接口的协议选择,进而实现到固网SCF的业务触发。在此方式下,HSS及Si接口完全依据3GPP标准实现,即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扩展,但是在IM-SSF上需增加与SCF Address有关的配置数据,以实现根据CSI中具体信息完成与SCF接口的协议选择。
第四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IM-SSF全局配置控制。在IM-SSF中进行全局配置,使得IM-SSF在某一时间内只支持CAP/INAP中的一种。在此方式下,HSS及Si接口完全依据3GPP标准实现,IM-SSF只根据全局配置数据,完成与SCF接口的协议选择,与上面两种方式不同的是,该配置与CSI中具体信息无关。
除23.278规定的能力并完成与INAP的映射外,IM-SSF可以支持CAP/INAP的CPH能力并映射到相应的SIP会话控制过程,与固网SCF配合实现更为丰富的业务控制。
下面结合图4至图8说明支持到固网智能业务触发的IM-SSF的工作流程。
一个具有到固网智能业务触发能力的IM-SSF平台,其工作流程可划分为如图4所示的三个部分。
如图所示,首先在步骤400中,IM-SSF从HSS中下载CSI信息。这部分将在图5详细说明。
接着在步骤401中,进行协议选择或IM-SSF选择。这里是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区分的。如果平台采用第一种组织形式,即一个IM-SSF同时支持INAP和CAP,这时需要进行协议选择,具体流程见图6、图7;如果平台采用第二种组织形式,即采用两个IM-SSF,IM-SSF(1)支持INAP,IM-SSF(2)支持CAP,这时需要进行IM-SSF选择,具体流程见图8。
最后在步骤402中,根据选择结果进行智能业务触发。由于IM-SSF到移动智能平台的触发已经是现有技术,因此下面的实施例仅列出需对固网智能业务触发的情况。值得说明的是,这里IM-SSF向固网SCF完成智能业务触发有两种方式,这是与IM-SSF支持INAP的功能扩展方式相关的。如果采用第一种功能扩展方式,即IM-SSF直接支持INAP,这时IM-SSF直接与固网SCP进行交互,其流程如图6所示;如果采用第二种功能扩展方式,即IM-SSF通过CAP/INAP网关支持INAP,这时IM-SSF需通过网关与固网SCP进行交互,其流程如图7所示。
下面结合图5说明IM-SSF向HSS请求下载CSI的流程。这是在IM-SSF收到S-CSCF完成用户注册处理后,根据iFC检测发起的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向HSS请求下载用户的CAMEL签约信息,然后向S_CSCF返回成功。
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在步骤501中,S-CSCF10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于是,S-CSCF10在步骤502中向HSS20发送下载用户数据的请求。在步骤503中,HSS20向S-CSCF10返回下载用户数据的响应。S-CSCF10在收到有关响应后,在步骤504中,向用户发送注册成功消息。
然后在步骤505中,S-CSCF10对下载的用户数据进行iFC检测。接着在步骤506中,S-CSCF10根据iFC检测结果向IM-SSF30发起第三方注册请求。
接着进入步骤507,IM-SSF30通过基于MAP协议的Si接口向HSS20请求下载CSI数据。在收到有关请求后,在步骤508中,HSS20向IM-SSF30返回它所请求的CSI数据。值得说明的是,如果IM-SSF30是通过扩展定义与固定SCF配合的智能业务专用签约信息类型的方式来进行协议选择的话,那么需要对HSS20、以及Si接口进行扩展,以实现对扩展签约信息类型的下载和更新。而在其他情况下,HSS20及Si接口完全依据3GPP标准实现。
在获得CSI数据后,在步骤509中,IM-SSF30向S-CSCF10返回成功响应。
下面结合图6、图7说明一个IM-SSF同时支持INAP和CAP协议时,如何进行固网智能业务的触发。这里图6对应IM-SSF直接支持INAP协议的情况,图7对应IM-SSF通过CAP/INAP网关支持INAP的情况。
在图6中,首先进入步骤601,S-CSCF10收到会话建立请求。接着,在步骤602中,S-CSCF10对用户数据进行iFC检测。然后在步骤603中,S-CSCF10根据iFC检测结果将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转发到IM-SSF30。
IM-SSF30收到请求后,进入步骤604,它根据在用户注册时下载的CSI,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判断,根据四种选择协议方式中的一种来确定接口的协议类型。这四种选择协议方式具体是指:
第一种协议选择方式:扩展定义与固定SCF配合的智能业务专用签约信息类型;
第二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CSI中service key区分;
第三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在IM-SSF中针对SCF Address配置区分;
第四种协议选择方式:通过IM-SSF全局配置控制。
在协议选择后,IM-SSF与相应的SCP进行交互。这里仅给出与固网SCF40进行交互的实施例。在步骤605中,通过INAP协议,IM-SSF30与固网SCF40进行业务触发和控制等交互操作。
接着,在步骤606中,IM-SSF30根据固网SCF40的业务控制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即向S-CSCF10返回根据业务逻辑部分修改后的会话建立请求,从而实现智能业务控制。在步骤607中,S-CSCF10继续向被叫侧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图7所示的流程是IM-SSF通过CAP/INAP网关支持INAP的情况,这与图6的流程大致相同。
首先进入步骤701,S-CSCF10收到会话建立请求。接着,在步骤702中,S-CSCF10对用户数据进行iFC检测。然后在步骤703中,S-CSCF10根据iFC检测结果将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转发到IM-SSF30。
IM-SSF30收到请求后,进入步骤704,它根据在用户注册时下载的CSI,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判断,根据四种选择协议方式中的一种来确定接口的协议类型。
在协议选择后,如果IM-SSF选定INAP作接口协议时,在步骤705中,IM-SSF30通过CAP协议向CAP/INAP网关50发送业务触发信息。经CAP/INAP网关50转换后,在步骤706中,CAP/INAP网关50通过INAP协议与固网SCF进行业务触发和业务控制等交互。在步骤707中,CAP/INAP网关50再通过CAP协议向IM-SSF30返回业务控制信息。接着,在步骤708中,IM-SSF30根据业务控制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即向S-CSCF10返回根据业务逻辑部分修改后的会话建立请求,从而实现智能业务控制。在步骤709中,S-CSCF10继续向被叫侧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如果系统采用第二种组织形式,即采用两个IM-SSF,其中IM-SSF31支持INAP,IM-SSF32支持CAP,这时需要进行IM-SSF选择,具体流程见图8。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这种组织形式下,S-CSCF10是根据iFC检测结果将SIP会话建立请求选择两个IM-SSF中的一个或顺序转发到两个IM-SSF。作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图8仅给出顺序发送到两个IM-SSF的流程。
首先,在步骤801中,S-CSCF10接到会话建立请求。接着在步骤802中,S-CSCF10根据用户数据进行由高至低优先级顺序的iFC检测。然后在步骤803中,根据匹配的高优先级准则1将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转发到支持与固网智能平台交互的IM-SSF31。
IM-SSF31收到有关请求后,进入步骤804,根据在用户注册时下载的CSI数据,进行智能业务的检测触发。接着进入步骤805,IM-SSF31通过INAP协议与固网SCF40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和控制等交互操作。然后在步骤806中,IM-SSF31根据固网SCF40的业务控制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在本流程示例中向S-CSCF10返回根据业务逻辑部分修改后的会话建立请求,从而实现固网智能业务控制。
S-CSCF10接到IM-SSF31返回的会话建立请求后,进入步骤807,继续进行次后续优先级的iFC检测。接着进入步骤808,IM-SSF31根据匹配的次高优先级准则2将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转发到支持与移动智能网平台交互的IM-SSF32。
IM-SSF32收到有关请求后,进入步骤809,根据在用户注册时下载的CSI数据,进行智能业务的检测触发。接着进入步骤810,IM-SSF32通过CAP协议与gsmSCF60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和控制等交互操作。然后在步骤811中,IM-SSF32根据gsmSCF60的业务控制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在本流程示例中向S-CSCF10返回根据业务逻辑部分修改后的会话建立请求,从而实现移动智能业务控制。
S-CSCF10收到IM-SSF32返回的会话建立请求后,进入步骤812,继续进行次后续优先级的iFC检测。完成后,在步骤813中,S-CSCF10向被叫侧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匹配优先级准则高低次序的改变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要,仅进行对固网智能业务或移动智能业务的触发。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该用户属于网际协议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包含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下载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
B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通过智能网应用规程向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对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方式一: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直接完成会话发起协议到智能网应用规程检测点的映射并支持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接口,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方式二: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完成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检测点的映射以及与移动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并通过信令转换网关完成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到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映射,而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通过所述信令转换网关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是独立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对该用户的用户签约数据进行初始过滤准则匹配检测,并且,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向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或向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其它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模块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先后分别向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和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其它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触发,以完成移动和固网智能业务的共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是在所述子系统中原有的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增加对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而实现;并且,
所述步骤B中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在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智能网应用规程,则向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扩展定义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实现,包含以下子步骤:
F1扩展定义专用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的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
F2在检测点对所述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进行匹配检测;
F3匹配时使用智能网应用规程向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进行业务触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1中,所述新增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类型包括:
会话始发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拨号业务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会话终结网际协议多媒体智能网应用规程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2中,所述检测点包括:
收集的信息检测点、分析的信息检测点、路由选择失败检测点、被叫试呼检测点、被叫忙检测点、被叫无应答检测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业务键区分,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配置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特定业务键与接口协议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根据其中的所述业务键,选择接口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业务控制功能地址区分,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配置业务控制功能地址与接口协议的对应关系;
在收到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根据其中包含的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地址信息,选择接口协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和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全局配置实现,即配置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使得它在一个时间段内只支持一种协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和智能网应用规程的呼叫方处理能力并映射到相应的会话发起协议会话控制过程。
14.一种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系统,包含该用户所归属的网际协议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和固网智能平台,
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中还包含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用于在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或会话建立请求时,从所述子系统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下载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签约信息,并且在收到所述用户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通过智能网应用规程向所述固网智能平台的业务控制功能模块触发智能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对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方式一: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直接完成会话发起协议到智能网应用规程检测点的映射并支持与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接口,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方式二:所述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完成所述会话发起协议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检测点的映射以及与移动业务控制功能模块间的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并通过信令转换网关完成所述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接口到所述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映射,而在所述固网业务控制功能模块控制下通过所述信令转换网关完成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的业务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智能网应用规程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可以是独立实体,或在所述子系统中原有的支持移动网增强逻辑客户化应用部分协议的网际协议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模块中增加对智能网应用规程的支持而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10094545.XA CN100488220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PCT/CN2005/001847 WO2006047958A1 (fr) | 2004-11-08 | 2005-11-04 | Procede et systeme de fourniture de services intelligents pour utilisateurs |
AT05806955T ATE477658T1 (de) | 2004-11-08 | 2005-11-04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erbringen von intelligenten diensten für benutzer |
EP05806955A EP1739919B1 (en) | 2004-11-08 | 2005-11-04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service for users |
DE602005022851T DE602005022851D1 (de) | 2004-11-08 | 2005-11-04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erbringen von intelligenten diensten für benutzer |
US11/599,038 US8626158B2 (en) | 2004-11-08 | 2006-11-14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users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10094545.XA CN100488220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4015A true CN1774015A (zh) | 2006-05-17 |
CN100488220C CN100488220C (zh) | 2009-05-13 |
Family
ID=3631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100945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220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26158B2 (zh) |
EP (1) | EP1739919B1 (zh) |
CN (1) | CN100488220C (zh) |
AT (1) | ATE477658T1 (zh) |
DE (1) | DE602005022851D1 (zh) |
WO (1) | WO2006047958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40205A1 (fr) * | 2006-09-13 | 2008-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acquisition d'informations utilisateur du domaine ims dans le réseau de domaine de circuits, et système associé |
WO2008040171A1 (fr) * | 2006-09-25 | 2008-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de domaine de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apercevant des informations de sessions multimédia du domaine ims |
WO2008083595A1 (fr) * | 2006-12-31 | 2008-07-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ntrôleur d'appel et procédé associé destinés à déclencher un service utilisateur sous le contrôle d'un serveur d'applications |
WO2008089631A1 (fr) * | 2007-01-23 | 2008-07-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mise au point d'un service de renseignements pour ngn |
CN101529883A (zh) * | 2006-10-16 | 2009-09-09 | 摩托罗拉公司 | 向匿名呼叫者提供组合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WO2009121284A1 (zh) * | 2008-03-29 | 2009-10-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及网关 |
CN101267323B (zh) * | 2007-03-16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ims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WO2011085620A1 (zh) * | 2010-01-15 | 2011-07-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1153783A1 (zh) * | 2010-06-09 | 2011-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404651A (zh) * | 2011-12-27 | 2012-04-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ims网络上实现inap智能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947848A (zh) * | 2010-02-08 | 2013-02-27 | 李昌根 | 利用在线信息匹配的电子商务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
CN104660545A (zh) * | 2013-11-15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服务代理器传输信息的方法及服务代理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88220C (zh) | 2004-11-08 | 2009-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GB0604537D0 (en) * | 2006-03-07 | 2006-04-12 | Ghost Telecom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nterfacing and connecting a wireless device(s)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server(s) for location update(s), in-and out-going call(s)... |
EP1890496B1 (en) * | 2006-08-17 | 2011-06-15 | Comverse Ltd |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
US8489743B2 (en) * | 2007-02-06 | 2013-07-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ministrative registration |
US8275372B2 (en) * | 2007-02-27 | 2012-09-25 | Roamwar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AMEL services to a home network's outbound roamer without need for CAMEL support or agreement |
EP1973289B1 (en) * | 2007-03-23 | 2016-03-0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 Co. KG | Method for providing subscriptions to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
KR100963960B1 (ko) | 2007-10-11 | 2010-06-17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아이피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의 호 처리 방법 및시스템 |
US8774166B2 (en) | 2008-02-21 | 2014-07-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of providing value added service in a packet switch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ervice interface adapter for use in such method |
US9094411B2 (en) * | 2008-04-16 | 2015-07-28 | Alcatel Lucent | Mechanism to resume filter criteria at a specific point |
US20100082972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Benco David S | Method to allow targeted advertising on mobile phones while maintaining subscriber privacy |
CN101924763B (zh) * | 2010-08-19 | 2013-0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369494B (zh) * | 2010-12-30 | 2016-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控制方法及装置 |
WO2013013726A1 (en) * | 2011-07-28 | 2013-01-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ter-domain service provision |
WO2014086433A1 (en) * | 2012-12-07 | 2014-06-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efault initial filter criteri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11796C2 (sv) * | 1997-02-13 | 1999-11-29 | Telia Ab | Integrerat IP- och IN-nät samt metod för att styra IP- tjänster med hjälp av det intelligenta nätet via en tjänstekopplingsnod |
DE19832302B4 (de) * | 1998-07-17 | 2006-10-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ienstvermittlungsvorrichtung und Dienst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in einem Mobilnetz integriertes intelligentes Netzwerk |
US6940847B1 (en) * | 1999-01-15 | 2005-09-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service nodes from entities disposed in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FI108979B (fi) * | 1999-06-14 | 2002-04-30 | Nokia Corp | Ohjaavan palvelun käynnistäminen |
DE10059647B4 (de) * | 2000-12-01 | 2005-03-2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m Versenden von Kurznachrich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von Kurznachrich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jeweils in einem Mobilfunknetz |
CN1167285C (zh) | 2001-09-19 | 2004-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智能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
WO2003032656A1 (en) * | 2001-10-10 | 2003-04-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ccessing an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
AU2002224990A1 (en) * | 2002-01-10 | 2003-07-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xying a message |
US7027577B2 (en) * | 2002-08-26 | 2006-04-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arty call conferencing |
CN1283088C (zh) | 2002-12-06 | 2006-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智能网中实现cph功能的方法 |
CN100488220C (zh) | 2004-11-08 | 2009-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US20070100981A1 (en) * | 2005-04-08 | 2007-05-03 | Maria Adamczyk | Applicatio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including one or mor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the same |
-
2004
- 2004-11-08 CN CN200410094545.XA patent/CN10048822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1-04 AT AT05806955T patent/ATE477658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04 WO PCT/CN2005/001847 patent/WO200604795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1-04 DE DE602005022851T patent/DE602005022851D1/de active Active
- 2005-11-04 EP EP05806955A patent/EP1739919B1/en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11-14 US US11/599,038 patent/US862615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325B (zh) * | 2006-09-13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路域网络获取ims域用户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WO2008040205A1 (fr) * | 2006-09-13 | 2008-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acquisition d'informations utilisateur du domaine ims dans le réseau de domaine de circuits, et système associé |
WO2008040171A1 (fr) * | 2006-09-25 | 2008-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de domaine de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apercevant des informations de sessions multimédia du domaine ims |
CN101529883B (zh) * | 2006-10-16 | 2013-09-04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向匿名呼叫者提供组合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529883A (zh) * | 2006-10-16 | 2009-09-09 | 摩托罗拉公司 | 向匿名呼叫者提供组合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WO2008083595A1 (fr) * | 2006-12-31 | 2008-07-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ntrôleur d'appel et procédé associé destinés à déclencher un service utilisateur sous le contrôle d'un serveur d'applications |
WO2008089631A1 (fr) * | 2007-01-23 | 2008-07-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mise au point d'un service de renseignements pour ngn |
CN101267323B (zh) * | 2007-03-16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ims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WO2009121284A1 (zh) * | 2008-03-29 | 2009-10-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及网关 |
US8929357B2 (en) | 2008-03-29 | 2015-01-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for supplying intelligent service |
CN102131240B (zh) * | 2010-01-15 | 2014-1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1085620A1 (zh) * | 2010-01-15 | 2011-07-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947848A (zh) * | 2010-02-08 | 2013-02-27 | 李昌根 | 利用在线信息匹配的电子商务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
WO2011153783A1 (zh) * | 2010-06-09 | 2011-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404651A (zh) * | 2011-12-27 | 2012-04-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ims网络上实现inap智能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404651B (zh) * | 2011-12-27 | 2014-12-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ims网络上实现inap智能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660545A (zh) * | 2013-11-15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服务代理器传输信息的方法及服务代理器 |
CN104660545B (zh) * | 2013-11-15 | 2018-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服务代理器传输信息的方法及服务代理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05022851D1 (de) | 2010-09-23 |
US8626158B2 (en) | 2014-01-07 |
EP1739919B1 (en) | 2010-08-11 |
WO2006047958A1 (fr) | 2006-05-11 |
CN100488220C (zh) | 2009-05-13 |
ATE477658T1 (de) | 2010-08-15 |
US20070133782A1 (en) | 2007-06-14 |
EP1739919A4 (en) | 2007-05-02 |
EP1739919A1 (en) | 2007-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74015A (zh)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236593C (zh) | 网络系统以及网络控制方法 | |
CN1297124C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利用电路交换承载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909681A (zh)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域路由控制方法 | |
CN1747470A (zh) | 分组域业务信号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1069390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将通信路由到基于网际协议的语音终端的方法 | |
CN1444824A (zh) | 用于通信网络的公共计费标识符 | |
CN1773967A (zh)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
CN1812561A (zh) | 向移动用户装置提供多媒体回铃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02882A (zh) | 提供移动性管理信息的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 |
CN1878345A (zh) | 实现路由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503531A (zh) | 用于基于万维网业务的访问服务器 | |
CN1842084A (zh) | 实现ims和cs业务并发时的终端能力交互和路由控制的方法 | |
CN1848993A (zh) | 一种电路交换呼叫连接的切换方法 | |
CN1802022A (zh) | 在话音业务连续性业务中建立初始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558693A (zh) | 一种通过路由服务器实现用户异地漫游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825830A (zh) | 实现路由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956476A (zh) | 固定电话网的用户数据实现集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079878A (zh) | 一种用于网络路由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 |
CN1925633A (zh) | 一种cs域呼叫终结系统和方法 | |
CN1859496A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彩铃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905703A (zh) | 在移动通信网和移动智能网实现多媒体彩铃的方法和系统 | |
CN1941739A (zh) | 分配和使用用户标识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856162A (zh) | 一种域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所用的域切换控制器 | |
CN1992980A (zh) | 访问存储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库实体中的预订数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