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1421A - 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1421A
CN1771421A CN 200380107785 CN200380107785A CN1771421A CN 1771421 A CN1771421 A CN 1771421A CN 200380107785 CN200380107785 CN 200380107785 CN 200380107785 A CN200380107785 A CN 200380107785A CN 1771421 A CN1771421 A CN 1771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imeter
heat transfer
transfer system
liqui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77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9244C (zh
Inventor
E·J·克罗利切克
迈克尔·尼基特金
老戴维·A·沃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y Grumman Systems Inc
Nuoxi Gruman Innov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ales and Associat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ales and Associates Inc filed Critical Swales and Associat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1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1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2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2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forming loops, e.g. capillary pumped loops

Abstract

一种热力学系统包括循环换热系统和传热系统,该传热系统与循环换热系统连接,以便冷却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该传热系统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用于与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的壁以及与该壁连接的第一吸液芯;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以便形成容纳工作流体的封闭环路。

Description

传热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60/421737(申请日为2002年10月28日)的优先权,该申请被本文参引。
标题为“HEAT TRANSFER SYSTEM FOR A CYCLICAL HEATEXCHANGE SYSTEM”且申请日为2003年10月28日的美国临时申请被本文参引。
本申请是标题为“EVAPORATOR FOR A HEAT TRANSFERSYSTEM”且申请日为2003年10月2日的实用新型申请的部分延续,该实用新型申请要求美国专利No.60/415424(申请日为2003年10月2日)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No.60/415424也被本文参引。
本申请是美国申请No.10/602022的部分延续,该美国申请No.10/602022的申请日为2003年6月24日,它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60/391006(申请日为2002年6月24日)的优先权,且本申请是美国申请No.09/896561的部分延续,该美国申请No.09/896561的申请日为2001年6月29日,它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60/215588(申请日为2000年6月30日)的优先权。所有这些申请都被本文参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循环换热系统中的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热系统用于从一处(热源)向另一处(吸热源)传输热量。传热系统能够用于地球或宇宙用途。例如,传热系统可以集成于人造卫星设备中,该人造卫星在失重或低重力环境中工作。作为另一实例,传热系统能够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冷却。
环路热管(LHP)和毛细作用泵送环路(CPL)是被动两相传热系统。它们各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与热源热连接;冷凝器,该冷凝器与吸热源热连接;流体,该流体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流动;以及用于流体膨胀的流体储罐。在传热系统中的流体可以称为工作流体。蒸发器包括第一吸液芯和包括流体流动通道的芯。蒸发器获得的热量传送给冷凝器并由该冷凝器排出。这些系统利用在蒸发器中的细孔吸液芯中形成的毛细作用压力来促进工作流体从蒸发器至冷凝器和返回蒸发器的循环。在LHP和CPL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是环路储罐的位置,该环路储罐用于储存在操作过程中从环路中排出的过多流体。通常,CPL的储罐的位置远离蒸发器,而LHP的储罐与蒸发器联合定位。
发明内容
在一个总体方面,用于循环换热系统的传热系统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设置为与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的壁以及与该壁连接的第一吸液芯;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以便形成容纳工作流体的封闭环路。
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方面。例如,冷凝器包括蒸气进口和液体出口,传热系统包括在蒸气出口和蒸气进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蒸气管路以及在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液体返回管路。
蒸发器包括:液体隔板壁,该液体隔板壁在它的内侧容纳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只沿液体隔板壁的内侧流动,其中,第一吸液芯位于加热壁和液体隔板壁的内侧之间;蒸气去除槽道,该蒸气去除槽道位于第一吸液芯和加热壁之间的交界面处,蒸气去除槽道延伸至蒸气出口;以及液体流动槽道,该液体流动槽道位于液体隔板壁和第一吸液芯之间,液体流动槽道接收来自液体进口的液体。
工作流体被动地通过传热系统运动。
工作流体在不使用外部泵送的情况下通过传热系统运动。
当工作流体经过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冷凝器、蒸气管路和液体返回管路或者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冷凝器、蒸气管路和液体返回管路内流通时,在传热系统内的工作流体在液体和蒸气之间变化。
工作流体被动地通过传热系统运动。
工作流体利用吸液芯而通过传热系统运动。
传热系统还包括翅片,该翅片与冷凝器热连接,以便向外界环境放热。
在另一总体方面,热力学系统包括循环换热系统和传热系统,该传热系统与循环换热系统连接,以便冷却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传热系统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设置成与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的壁以及与壁连接的第一吸液芯;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以便形成容纳工作流体的封闭环路。
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成一体。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的部分热连接。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斯特林(stirling)换热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制冷系统。传热系统与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连接。热力学系统传热系统与循环换热系统的冷侧连接。
在另一总体方面,一种利用上述系统的方法。
蒸发器可以在用于陆地或宇宙用途的任意两相传热系统中使用。例如,传热系统能够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通常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或者用于激光二极管用途。
平面形蒸发器可以用于当热源形成为平面形表面时的任意传热系统。环形蒸发器可以用于当热源形成为柱形表面时的任意传热系统。
当用于陆地用途时,使用环形蒸发器的传热系统可以利用重力,从而使得LHP适用于大量制造。陆地用途通常指定受热表面和吸热源的方位;环形蒸发器利用重力工作。
传热系统提供了用于冷却循环换热系统的热高效和空间高效的系统,因为传热系统的蒸发器与由传热系统冷却的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进行热连接和空间连接。例如,当要冷却的部分(也称为热源)具有柱形几何形状时,传热系统可以包括环形蒸发器。使用传热系统使得能够利用柱形循环换热系统,该循环换热系统能够用于舱室冷却的商业实际应用。
使蒸发器或冷凝器与循环换热系统的热源集成在一起能够减小包装尺寸。另一方面,当蒸发器或冷凝器夹在热源上时,便于部署和更换部件。
传热系统可以用于冷却具有柱形几何形状的循环换热系统,例如自由活塞斯特林循环。传热系统提供了与同样高效包装的环形冷凝器组件连接的高效流体管路连接(一个蒸气相和过冷液体返回管路连接器)。
传热系统包括冷凝器,该冷凝器作为扁平板冷凝器而高效包装,该扁平板冷凝器形成环形部分,延伸的空气换热表面元件(例如波纹形翅片体)安装在该环形部分上。
传热系统与高效传热机构(蒸发和冷凝)组合,以使得斯特林循环的流体(氦)与最终的吸热源(环境空气)连接。因此,明显提高了斯特林循环的效率(例如直到50%)。
传热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以独立设计和优化。这使得循环换热系统有任意数目的安装选择。而且,传热系统对重力方向并不敏感,因为吸液芯包含在蒸发器内。
传热系统以较小包装和商业上可接受的成本来提供对舱室(例如制冷器或自动售货机)的高效冷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环形蒸发器夹在循环换热系统上,并与导热油脂化合物热连接,以便容易装配和维护。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环形蒸发器压配合地安装在循环换热系统上,以便容易装配,同时提高热效率。根据还一实施方式,环形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形成一体,以便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传热系统包括冷凝器,该冷凝器有翅片形的内部和外部环形部分,以便在较小包装空间内向空气高效传热。冷凝器可以辊轧粘接或通过挤压加工而形成。
通过将LHP蒸发器的普通柱形几何形状改变成平面形“扁平板”几何形状(能够缠绕成环行形状),本发明的环路热管提供了对柱形制冷器的高效包装。
将参考几个示例实施方式来介绍传热系统的包装,但是并不意味着局限于这些示例实施方式。尽管所述用于冷却舱室(例如家用制冷器、自动售货机或销售点的制冷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紧凑、能量效率高和对环境友好的利用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制冷装置的多种其它有利用途。
由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将清楚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热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意表示的热传输系统的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3是利用热传输系统传输热量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图3的处理流程中热传输系统的各个部件的温度分布图。
图5A是在图1的热传输系统内所示的三孔主蒸发器的视图。
图5B是主蒸发器沿图5A的5B-5B的剖视图。
图6是能够集成于图1所示的热传输系统内的四孔主蒸发器的视图。
图7是热传输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A、8B、9A和9B是使用热传输系统的应用的透视图。
图8C是流体管路沿图8A的8C-8C的剖视图。
图8D和9C分别是图8A和9A的热传输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平面蒸发器的剖视图;
图11是环形蒸发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环形蒸发器的径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环形蒸发器的径向剖视图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4A是图11的环形蒸发器的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14C是图14B的环形蒸发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4D是图14B的环形蒸发器沿线14D-14D的剖视图。
图14E和14F是图14D的环形蒸发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4G是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局部剖透视图。
图14H是图14G的环形蒸发器的局部剖透视详图。
图15A是形成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壳体环部件的液体隔板壁的平面详图。
图15B是图15A的液体隔板壁沿线15B-15B的剖视图。
图16A是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第一吸液芯的透视图。
图16B是图16A的第一吸液芯的俯视图。
图16C是图16B的第一吸液芯沿线16C-16C的剖视图。
图16D是图16C的第一吸液芯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7A是形成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环形环的加热壁的透视图。
图17B是图17A的加热壁的俯视图。
图17C是图17B的加热壁沿线17C-17C的剖视图。
图17D是图17C的加热壁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8A是使图17A的加热壁与图15A的液体隔板壁分开的环的透视图。
图18B是图18A的环的俯视图。
图18C是图18B的环沿线18C-18C的剖视图。
图18D是图18C的环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9A是图14A的环形蒸发器的环的透视图。
图19B是图19A的环的俯视图。
图19C是图19B的环沿19C-19C的剖视图。
图19D是图19C的环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20是能够利用传热系统冷却的循环换热系统的透视图。
图21是循环换热系统(例如图20的循环换热系统)的剖视图。
图22是循环换热系统(例如图20的循环换热系统)的侧视图。
图23是包括循环换热系统和传热系统的循环换热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4是包括循环换热系统和传热系统的循环换热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5是使用根据图10-13的原理设计的蒸发器的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5的传热系统的功能分解图。
图27是用于图25的传热系统中的蒸发器的局部剖视详图。
图28是用于图25的传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的透视图。
图29是循环换热系统的热源温度相对于在传热系统和循环换热系统的热源之间的交界面的表面面积的曲线图。
图30是装在循环换热系统一部分周围的传热系统的俯视平面图。
图31是图30的装在该循环换热系统部分周围的传热系统的局部剖正视图(沿线31-31)。
图32是在图30的传热系统和循环换热系统之间的交界面的局部剖正视图(在3200处)。
图33是安装在循环换热系统上的传热系统的上部透视图。
图34是图33的安装在循环换热系统上的传热系统的下部透视图。
图35是在换热系统的蒸发器和循环换热系统之间的交界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蒸发器夹在循环换热系统上。
图36是用于将蒸发器夹在图35的循环换热系统上的夹子的侧视图。
图37是在换热系统的蒸发器和循环换热系统之间的交界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交界面通过蒸发器和换热系统之间的压配合而形成。
图38是在换热系统的蒸发器和循环换热系统之间的交界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交界面通过使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形成一体而形成。
图39是传热系统的冷凝器的俯视图。
图40是图39的冷凝器沿线40-40的局部剖视图。
图41-43是具有层叠结构的冷凝器的剖视详图。
图44是具有挤压结构的冷凝器的剖视详图。
图45是具有挤压结构的冷凝器的透视详图和剖视图。
图46是装在循环换热系统周围的传热系统的一侧的剖视图。
在各附图中,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环路热管(LHP)中,储罐与蒸发器联合定位,因此,储罐通过热管状的导管而与蒸发器热连接和液压连接。这样,来自储罐的液体能够泵送至蒸发器,从而保证蒸发器的第一吸液芯在起动过程中充分润湿或“起动加注”。此外,LHP的设计还降低了在热传输系统内的蒸发器的稳态或瞬态操作过程中液体从蒸发器的第一吸液芯中的消耗。而且,蒸气和/或不可冷凝气体气泡(NCG气泡)通过热管状导管而从蒸发器的芯排出至储罐。
普通LHP需要在起动之前(也就是在向LHP的蒸发器供能之前)在储罐中存在液体。不过,当在起动LHP之前在LHP中的工作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在起动之前在储罐中将没有液体。超临界状态是当LHP的温度高于工作流体的临界温度时的状态。流体的临界温度是当流体能够表现为液体-蒸气平衡时的最高温度。例如,当工作流体为低温流体(也就是流体的沸点低于-150℃)时或者工作流体为低于环境温度的流体(也就是流体的沸点低于LHP工作环境的温度)时,LHP可能处于超临界状态。
普通LHP也需要使得返回蒸发器的液体过冷,也就是冷却至低于工作流体沸点的温度。这样的限制条件使得不能在低于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操作LHP。例如,当工作流体是低温流体时,LHP很可能在温度高于流体沸点的环境中工作。
参考图1,热传输系统100设计成克服普通LHP的限制。热传输系统100包括传热系统105和起动加注系统110。起动加注系统110用于将传热系统105中的流体转变成液体,从而对传热系统105进行起动加注。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流体”是通用术语,它是指作为在饱和平衡下的液体和蒸气的物质。
传热系统105包括主蒸发器115和冷凝器120,该冷凝器120通过液体管路125和蒸气管路130而与主蒸发器115连接。冷凝器120与吸热源165热连通,而主蒸发器115与热源Qin 116热连通。,系统105还可以包括热储罐147,该热储罐147与蒸气管路130连接,用于根据需要容纳附加压力。特别是,热储罐147增加了系统100的容积。当工作流体的温度高于它的临界温度(也就是当工作流体能够表现出液体-蒸气平衡时的最高温度)时,它的压力与系统100内的物质(装料)成正比,与系统的容积成反比。通过热储罐147来增加容积将降低充装压力。
主蒸发器115包括容器117,该容器117容纳第一吸液芯140,芯135确定于该第一吸液芯140中。主蒸发器115包括卡口(bayonet)管142和在芯135内的第二吸液芯145。卡口管142、第一吸液芯140和第二吸液芯145确定了液体通道143、第一蒸气通道144和第二蒸气通道146。第二吸液芯145提供了相控制,也就是在芯135中的液体/蒸气分离,如美国专利申请No.09/896561(申请日为6/29/01)中所述,该文献整个被本文参引。如图所示,主蒸发器115有三个孔:进入液体通道143中的液体进口137、从第二蒸气通道146进入蒸气管路130中的蒸气出口132、以及从液体通道143(以及可能的第一蒸气通道144,如后面所述)出来的流体出口139。后面还将参考图5A和5B而详细介绍三孔蒸发器的结构。
起动加注系统110包括与蒸气管路130连接的第二或起动加注蒸发器150以及与该第二蒸发器150联合定位的储罐155。储罐155通过第二流体管路160和第二冷凝器122而与主蒸发器115的芯135连接。第二流体管路160与主蒸发器115的流体出口139连接。起动加注系统110还包括与第二蒸发器150热连通的控制热源Qsp 151。
第二蒸发器150包括容器152,该容器152装有第一吸液芯190,芯185确定于该第一吸液芯190中。第二蒸发器150包括卡口管153以及穿过导管175从芯185伸入储罐155内的第二吸液芯180。第二吸液芯180提供了在储罐155和第二蒸发器150之间的毛细作用连接。卡口管153、第一吸液芯190和第二吸液芯180确定了与流体管路160连接的液体通道182、与储罐155连接的第一蒸气通道181和与蒸气管路130连接的第二蒸气通道183。储罐155通过液体通道182、第二吸液芯180和第一蒸气通道181而与第二蒸发器150的芯185热连接和液压连接。由第二蒸发器150的芯185产生的蒸气和/或NCG气泡通过第一蒸气通道181而进入储罐155,而可冷凝液体通过第二吸液芯180而从储罐155返回第二蒸发器150。第一吸液芯190使得芯185内的液体与热源Qsp 151液压连接,从而当向第二蒸发器150加热时使得第一吸液芯190的外表面上的液体能够蒸发和形成在第二蒸气通道183内的蒸气。
储罐155冷偏移(cold-biased),因此,它通过冷源来冷却,当未加热时,该冷源将使它能够在低于传热系统105的工作温度的温度下工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储罐155和第二冷凝器122与吸热源165热连通,该吸热源165与冷凝器120热连通。例如,储罐155能够利用并联器(shunt)170而安装在吸热源165上,该并联器170可以由铝或任意导热材料制成。这样,储罐155的温度跟随冷凝器120的温度。
图2表示了热传输系统100的实施方式的实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凝器120和122安装在低温冷却器200上,该低温冷却器200作为制冷器而从冷凝器120、122向吸热源165传热。另外,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管路125、130、160进行缠绕,以便减小热传输系统100所需的空间。
尽管图1和2中未示出,但是元件(例如储罐155和主蒸发器115)可以装备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诊断或测试目的。
还参考图3,系统100执行用于从热源Qin 116传输热量以及用于保证主蒸发器115在起动之前由液体润湿的程序300。当传热系统105处于超临界状态时,程序300特别有用。在开始程序300之前,系统100充装有特定压力(称为“充装压力”)的工作流体。
首先,储罐155通过例如将该储罐155安装在吸热源165上而变得冷偏移(步骤305)。储罐155可以冷偏移至温度低于工作流体的临界温度,如前所述,该临界温度是工作流体能够表现为液体-蒸气平衡的最高温度。例如,当流体是乙烷时,它的临界温度为33℃,储罐155冷却至低于33℃。当储罐155的温度降低至低于工作流体的临界温度时,储罐155局部充满由工作流体形成的液体冷凝物。在储罐155中形成液体将润湿第二蒸发器150的第二吸液芯180和第一吸液芯190(步骤310)。
同时,通过从热源Qsp 151向第二蒸发器150施加热量而给起动加注系统110供能(步骤315)以便增强或起动流体在传热系统105中的循环。由于在第一吸液芯190和第二蒸气通道183之间的交界面处的毛细作用压力,由第二蒸发器150输出的蒸气通过蒸气管路130和冷凝器120来泵送(步骤320)。当蒸气到达冷凝器120时,它转变成液体(步骤325)。将形成于冷凝器120中的液体泵送到传热系统105的主蒸发器115(步骤330)。当主蒸发器115处于比流体的临界温度更高的温度时,进入主蒸发器115的液体蒸发并冷却主蒸发器115。继续该处理(步骤315-330),从而使得主蒸发器115达到设定温度点(步骤335),在该设定温度点,主蒸发器能够保持液体,并被润湿,以便作为毛细作用泵来工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定温度点是储罐155冷却达到的温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定温度点是低于工作流体临界温度的温度。在还一实施方式中,设定温度点是比储罐155冷却达到温度更高的温度。
当达到设定温度点时(步骤335),系统100在主模式下工作(步骤340),其中,从热源Qin 116施加给主蒸发器115的热量由传热系统105来传送。具体地说,在主模式中,主蒸发器115形成毛细作用泵送,以便促进工作流体通过传热系统105的循环。还有,在主模式中,储罐155的设定温度点降低。在主模式过程中传热系统105的冷却速率取决于储罐155的冷偏移,因为主蒸发器115的温度紧密跟随储罐155的温度。另外,尽管并不需要,加热器也可以用于在主模式过程中进一步控制或调节储罐155的温度。而且,在主模式中,通过热源Qsp 151施加给第二蒸发器150的能量减小,因此使得传热系统105降低至流体的正常工作温度。例如,在主模式中,从热源Qsp 151至第二蒸发器150的热负载保持在等于或超过下面所述的热条件的值。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来自热源Qsp的热负载保持为从热源Qin 116施加给主蒸发器115的热负载的大约5至10%。
在该特殊实施方式中,主模式通过判断已经达到设定温度点而激发(步骤33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主模式可以在其它时间或者由于其它激发原因而开始。例如,主模式可以在起动加注系统润湿(步骤310)之后或在储罐已经冷偏移(步骤305)之后开始。
在工作过程中的任意时间,传热系统105能够经历如下热条件,例如由经过第一吸液芯140的热传导和施加给液体管路125上的附加热量而形成的热条件。这两个条件都使得在蒸发器的液体侧形成蒸气。具体地说,经过第一吸液芯140的热传导能够使得芯135中的液体形成蒸气气泡,当留在芯135中时,该蒸气气泡将变大并阻断供给第一吸液芯140的液体,从而使得主蒸发器115失效。输入液体管路125的附加热量(称为“附加热增益”)能够使得液体管路125内的液体形成蒸气。
为了减小上述热条件的不利影响,起动加注系统110在能量水平Qsp 151大于或等于热传导和附加热增益总和的情况下工作。如上所述,例如起动加注系统能够在传热系统105的能量的5-10%下工作。特别是,包括蒸气气泡和液体的组合的流体流出芯135,以便排出至通向第二冷凝器122的第二流体管路160中。特别是,形成于芯135中的蒸气环绕卡口管143直接进入流体出口孔139。形成于第一蒸气通道144中的蒸气通过穿过第二吸液芯145(当第二吸液芯145的孔径大到足以容纳蒸气气泡时)或穿过在第二吸液芯145靠近出口孔139的端部的开口运行而进入流体出口孔139,该开口提供了从第一蒸气通道144至出口孔139的通道。第二冷凝器122冷凝流体中的气泡,并将该流体推向储罐155,用于重新引入传热系统105中。
同样,为了减小输入液体管路125中的附加热量,第二流体管路160和液体管路125能够形成同轴结构,且第二流体管路160环绕液体管路125,并将该液体管路125与周围热量隔开。该实施方式将在后面参考图8A和8B进一步介绍。由于该结构,周围热量能够使得第二流体管路160中形成蒸气气泡,而不是在液体管路125中。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二吸液芯145处产生的毛细作用,流体从主蒸发器115流向第二冷凝器122。该流体流以及第二冷凝器122的相对较低温度使得第二流体管路160中的蒸气气泡通过冷凝器122,在该冷凝器122中,这些蒸气气泡冷凝成液体,并被泵送至储罐155内。
图4中表示了由测试运行获得的数据。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温度410下起动主蒸发器115之前,主蒸发器115的温度400充分高于储罐155的温度405,该储罐155冷偏移至设定温度点(步骤305)。当润湿起动加注系统110时(步骤310),能量Qsp 450在时间452施加给第二蒸发器150(步骤315),从而使得液体被泵送至主蒸发器115(步骤330),主蒸发器115的温度400降低,直到它在时间410时达到储罐155的温度405。当系统100在LHP模式下工作时(步骤340),能量Qin 460在时间462时施加给主蒸发器115。如图所示,输入至主蒸发器115的能量Qin 460保持相对较低,同时主蒸发器115渐渐冷却。图中还分别表示了第二流体管路160和液体管路125的温度470和475。在时间410后,温度470和475跟随主蒸发器115的温度。而且,因为在第二蒸发器150和储罐155之间热连通,第二蒸发器150的温度415紧紧跟随储罐155的温度405。
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乙烷可以用作传热系统105中的流体。尽管乙烷的临界温度为33℃,但是由于上面总体所述的原因,系统能够从当系统温度为70℃的超临界状态下起动。因为施加能量Qsp给第二蒸发器150,因此冷凝器120和储罐155的温度快速降低(在时间452和410之间)。调整加热器可以用于将储罐155的温度控制为-10℃,因此冷凝器120的温度控制为-10℃。为了从超临界温度70℃起动主蒸发器115,施加10W的热负载或能量输入给第二蒸发器150。一旦主蒸发器115起动加注,从热源Qsp 151输入至第二蒸发器150的能量以及施加给并通过该调整加热器的能量都可以减小,以便使系统100的温度降低至大约-50℃的标准工作温度。例如,在主模式中,当施加40W的输入能量Qin给主蒸发器115时,输入至第二蒸发器150的能量Qsp能够减少至大约3W,同时在-45℃下工作以便通过热条件来减轻该3W损失(如上所述)。作为另一实例,主蒸发器115能够在从大约10W至大约40W的能量输入下工作,而施加给第二蒸发器150的能量为5W,储罐155的温度405为大约-45℃。
参考图5A和5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蒸发器115设计为三孔蒸发器500(该三孔蒸发器500为图1中所示的设计)。通常,在三孔蒸发器500中,液体流入液体进口505进入由第一吸液芯540确定的芯510,且流体从芯510由流体出口512流向冷偏移储罐(例如储罐155)。流体和芯510装入例如由铝制成的容器515中。特别是,从液体进口505流入芯510中的流体通过卡口管520流入液体通道521中,该液体通道通过并环绕卡口管520。流体能够流过由芯吸材料530制成的第二吸液芯525(例如蒸发器115的第二吸液芯145)以及环形干路535,芯吸材料530使得环形干路535与第一蒸气通道560分离。当来自热源Qin 116的能量施加给蒸发器500时,液体从芯510进入第一吸液芯540并蒸发,从而形成蒸气,该蒸气自由地沿包括一个或多个蒸气槽545的第二蒸气通道565流动,并流出蒸气通道550进入蒸气管路130。形成于芯510的第一蒸气通道560内的蒸气气泡通过第一蒸气通道560而离开芯510,并进入流体出口512。如上所述,当第二吸液芯525的孔径大到足以容纳蒸气气泡时,在第一蒸气通道560内的蒸气气泡可以通过第二吸液芯525。也可选择或者另外,在第一蒸气通道560中的蒸气气泡可以通过沿第二吸液芯525形成于任意合适位置的第二吸液芯525的开口,以便进入液体通道521或流体出口512。
参考图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主蒸发器115设计为四孔蒸发器600,它是在美国专利申请No.09/896561(申请日为6/29/01)中所述的设计。简单地说(着重于与三孔蒸发器结构不同的方面),液体通过流体进口605流入蒸发器600,并流过卡口管610和进入芯615。在芯615内的液体进入第一吸液芯620并蒸发,从而形成蒸气,该蒸气自由地沿蒸气槽625流动,并流出蒸气出口630进入蒸气管路130。在芯615内的第二吸液芯633使得芯内的液体与芯内的蒸气或气泡(当芯615内的液体加热时产生该蒸气或气泡)分离。载有形成于第二吸液芯633内的第一流通通道635中的气泡的液体流出流体出口640,且在位于第二吸液芯633和第一吸液芯620之间的蒸气通道642中形成的蒸气或气泡从蒸气出口645流出。
还参考图7,在所示热传输系统700中,主蒸发器是四孔蒸发器600。系统700包括一个或多个传热系统705以及一个起动加注系统710,该起动加注系统710用于将传热系统705内的流体转变成液体,以便起动加注传热系统705。四孔蒸发器600通过蒸气管路720和流体管路725而与一个或多个冷凝器715连接。起动加注系统710包括冷偏移储罐730,该储罐730与起动加注蒸发器735液压连接和热连接。
热传输系统100的设计考虑包括从超临界状态起动主蒸发器115、控制附加热泄漏、经过第一吸液芯140的热传导、冷储罐155的冷偏移以及在环境温度(该环境温度高于传热系统105中的工作流体的临界温度)下的压力保持。为了适应这些设计考虑,蒸发器115或150的本体或容器(例如容器515)能够由挤出6063铝制成,且第一吸液芯140和/或190能够由细孔吸液芯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15或150的外径大约为0.625英寸,容器的长度为大约6英寸。储罐155可以利用铝并联器170而冷偏移至散热器165的端面。而且,加热器(例如kapton加热器)可以安装在储罐155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气管路130由外径(OD)为3/16″的光滑壁不锈钢管制成,而液体管路125和第二流体管路160由OD为1/8″的光滑壁不锈钢管制成。管路125、130、160可以弯曲成蛇形路线并镀金,以便减小附加热增益。另外,管路125、130、160可以装入具有加热器的不锈钢盒中,以便在测试过程中模拟特殊环境。不锈钢盒可以利用多层绝热材料(MLI)来绝热,以便减小通过散热器165的面板的热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122和第二流体管路160由OD为0.25英寸的管制成。管利用例如环氧树脂而粘接在吸热源165的面板上。吸热源165的各面板是使用1/16英寸厚的面板的8×19英寸的直接冷凝铝散热器。Kapton加热器能够安装在吸热源165的面板上并靠近冷凝器120,以便防止工作流体的意外冷冻。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可以用于监测整个系统100的温度。
热传输系统100可以用于当传热系统105的工作流体的临界温度低于系统100的工作环境温度时的任意情况。热传输系统100能够用于冷却需要低温冷却的元件。
参考图8A-8D,热传输系统100可以用于小型低温系统800中。在该小型系统800中,管路125、130、160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能形成盘管结构805,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小型系统800能够利用氖流体而在-238℃下工作。输入能量Qin 116为大约0.3至2.5W。小型系统800使得低温部件(或需要低温冷却的热源)816与低温冷却源(例如连接成冷却冷凝器120、122的低温冷却器810)热连接。
当与普通可热转换、隔振的系统相比,小型系统800减小了质量,增加了灵活性,且提供了热转换能力。普通的可热转换、隔振系统需要两个柔性导热连接装置(FCL)、低温热开关(CTSW)和导热杆(CB),它们形成从低温元件向低温冷却源传热的回路。在小型系统800中,因为机械交界面的数目减小,所以热性能提高。在普通的可热转换、隔振系统中,在机械交界面处的热条件占较大百分数的热增益。由用于小型系统800的盘管结构805的低质量、柔性薄壁管来代替CB和两个FCL。
而且,小型系统800能够用于较大范围的热传输距离,这使得在该结构中,冷却源(例如低温冷却器810)的位置远离低温部件816。盘管结构805具有较低质量和较低表面面积,从而减小了通过管路125和160的附加热增益。在小型系统800中的冷却源810的结构便于系统800的集成和封装,并减小了冷却源810的振动,这在红外线传感器用途中特别重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小型系统800利用氖进行测试,在25-40K下工作。
参考图9A-9C,传热系统100可以用于可调节安装或用万向架固定的系统1005,在该系统1005中,主蒸发器115和管路125、160和130的一部分安装成可在±45°的范围内绕仰角轴1020旋转,管路125、160和130的一部分安装成可在±220°的范围内绕方位轴1025旋转。管路125、160、130由薄壁管形成,并环绕各旋转轴盘绕。系统1005使得低温部件(或需要低温冷却的热源)1016(例如低温望远镜的传感器)与低温冷却源(例如连接成冷却冷凝器120、122的低温冷却器1010)热连接。冷却源1010位于静止航天器1060中,因此减小了低温望远镜的质量。改善了用于控制管路125、160、130旋转的马达扭矩、系统1005所需的能量、航天器1060所需的控制和传感器1016的指向精确性。低温冷却器1010和吸热源165能够从传感器1016上移开,从而减小传感器1016内的振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工作流体为氮时,测试系统1005以便在70-115K的范围内工作。
传热系统105可以用于医疗用途,或者用于设备必须冷却至低于环境温度的用途中。作为另一实例,传热系统105可以用于冷却红外线(IR)传感器,该红外线(IR)传感器在低温下工作,以便减小环境噪音。传热系统105可以用于冷却自动售货机,该自动售货机通常装有优选是冷却至低于环境温度的物品。传热系统105可以用于冷却例如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的显示器或硬盘驱动器的部件。传热系统105可以用于冷却在运输装置(例如汽车或飞机)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其它实施方式也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冷凝器120和吸热源165可以设计为整体系统,例如散热器。同样,第二冷凝器122和吸热源165可以由散热器形成。吸热源165可以是被动吸热源(例如辐射器)或者主动冷却冷凝器120、122的低温冷却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储罐155的温度利用加热器来控制。在还一实施方式中,储罐155利用附加热来加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绝热材料的同轴环形成和布置于液体管路125和第二流体管路160之间,该第二流体管路160包围绝缘环。
蒸发器设计
蒸发器是两相传热系统中的整体部件。例如,如上述图5A和5B中所示,蒸发器500包括蒸发器本体或容器515,该蒸发器本体或容器515与包围芯510的第一吸液芯540接触。芯510确定了工作流体的流动通道。第一吸液芯540在它的周边由多个周边流动槽道或蒸气槽545包围。槽道545收集在吸液芯540和蒸发器本体515之间的交界面处的蒸气。槽道545与蒸气出口550接触,该蒸气出口550供给蒸气管路,该蒸气管路供给冷凝器,从而能够排空在蒸发器115中形成的蒸气。
蒸发器500和上述其它蒸发器通常有柱形几何形状,也就是,蒸发器的芯形成柱形通道,工作流体经过该柱形通道。蒸发器的柱形几何形状有利于当受热表面为柱形空心时的冷却用途。很多冷却用途需要从具有扁平表面的热源向外传热。在这些用途中,蒸发器可以变化成包括扁平导热座板,该导热座板与具有扁平表面的热源的台面区域相匹配。这样的设计例如在美国专利No.6382309中介绍。
蒸发器的柱形几何形状有利于适应LHP工作的热力学限制条件(也就是,最少的热量将泄漏至储罐中)。由于LHP的过冷量而引起的LHP工作限制条件需要用于正常的平衡操作。此外,蒸发器的柱形几何形状相对容易制造、运送、机械加工和处理。
不过,如后面所述,蒸发器可以设计成具有平面形状,以便更自然地安装在扁平热源上。
平面形设计
参考图10,用于传热系统的蒸发器1000包括加热壁1005、液体隔板壁1010、在加热壁和液体隔板壁1010内侧之间的第一吸液芯1015、蒸气去除槽道1020和液体流动槽道1025。
加热壁1005与第一吸液芯1015紧密接触。液体隔板壁1010在流液体隔板壁1010的内侧容纳工作流体,这样,工作流体只沿液体隔板壁1010的内侧流动。液体隔板壁1010闭合蒸发器的封套,并帮助组织和分配工作流体通过液体流动槽道1025。蒸气去除槽道1020位于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发表面1017和加热壁1005之间的交界面处。液体流动槽道1025位于液体隔板壁1010和第一吸液芯1015之间。
加热壁1005作为用于热源的受热表面。加热壁1005由导热材料(例如金属板)制成。选择用于加热壁1005的材料通常能够承受工作流体的内部压力。
蒸气去除槽道1020设计成平衡槽道1020的液压阻力和通过加热壁1005向第一吸液芯1015内的导热。槽道1020能够进行电蚀刻、机械加工、或者通过任意其它普通方法形成于表面中。
蒸气去除槽道1020表示为在加热壁1005内侧中的槽。不过,根据所选择的设计方法,蒸气去除槽道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来设计和定位。例如,根据其它实施方式,蒸气去除槽道1020是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外表面中开槽,或者嵌入第一吸液芯1015内,这样,该蒸气去除槽道1020在第一吸液芯的表面下面。蒸气去除槽道1020的设计选择为能够更容易和方便地制造,并近似遵循一种或多种以下原则。
首先,蒸气去除槽道1020的水力直径将足以在没有明显压力降的情况下运送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发表面1017上产生的蒸气流。第二,在加热壁1005和第一吸液芯1015之间的接触表面应当最大,以便有效地从热源向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发表面传热。第三,与第一吸液芯1015接触的加热壁1005的厚度1030应当最小。当厚度1030增加时,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表面上的蒸发减小,通过蒸气去除槽道1020的蒸气输送也减少。
蒸发器1000能够由单独的部件来装配。也可选择,通过在具有特定心轴的两壁之间就地烧结第一吸液芯1015以便形成在吸液芯两侧的槽道,蒸发器1000能够制成为单个部件。
第一吸液芯1015设有蒸发表面1017,并将工作流体从液体流动槽道1025泵送或供给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发表面。
第一吸液芯1015的尺寸和设计将涉及多个考虑情况。第一吸液芯1015的导热性应当足够低,以便减小通过第一吸液芯1015而从蒸发表面1017至液体流动槽道1025的热泄漏。热泄漏还受到第一吸液芯1015的线性尺寸的影响。因此,第一吸液芯1015的线性尺寸应当合适优化,以便减小热泄漏。例如,增加第一吸液芯1015的厚度1019将减小热泄漏。不过,增加厚度1019可能增加第一吸液芯1015对于工作流体流的液压阻力。在工作LHP设计中,由于第一吸液芯1015而引起的工作流体的液压阻力可能较大,且这些因素的合适平衡也很重要。
驱动或泵送传热系统的工作流体的力上在第一吸液芯的蒸气侧和液体侧之间的温度或压力差。压力差由第一吸液芯来支持,并通过合适控制进入工作流体的热平衡来保持该压力差。
从冷凝器返回蒸发器的液体通过液体返回管路,并稍微过冷。过冷的程度补偿通过第一吸液芯的热泄漏和在液体返回管路中从外界泄漏至储罐中的热量。液体的过冷保持储罐的热平衡。不过,还有其它有利的方法来保持储罐的热平衡。
一种方法是在储罐和外界环境之间有组织的热交换。对于平面形设计的蒸发器(例如通常用于陆地用途的蒸发器),传热系统包括在储罐上和/或在蒸发器1000的液体隔板壁1010上的换热翅片。在这些翅片上的自然对流的力提供了过冷,并降低了在传热系统的冷凝器和储罐上的应力。
储罐的温度或者在储罐和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发表面1017之间的温度差支持工作流体通过传热系统的循环。一些传热系统可能需要附加的过冷量。即使当冷凝器完全阻塞时,所需量也可能大于冷凝器能够产生的量。
在设计蒸发器1000时,需要处理三个变量。首先,需要确定液体流动槽道1025的组织和设计。第二,需要考虑蒸气从液体流动槽道1025中的排出。第三,蒸发器1000应当设计成保证液体充满液体流动槽道1025。这三个变量相互关联,因此应当一起考虑和优化,以便形成有效的传热系统。
如上所述,重要的是在泄漏至蒸发器的液体侧的热量和第一吸液芯的泵送能力之间获得合适的平衡。该平衡处理不能独立于冷凝器(该冷凝器提供过冷)的优化来进行,因为在蒸发器的设计中允许的热泄漏越大,在冷凝器中就需要产生越大的过冷。冷凝器越长,在流体管路中的液压损失就越大,这可能需要具有更好的泵送能力的不同吸液芯材料。
在工作时,当施加来自热源的能量给蒸发器1000时,液体从液体流动槽道1025进入第一吸液芯1015并蒸发,从而形成蒸气,该蒸气自由地沿蒸气去除槽道1020流动。流入蒸发器1000的液体由液体流动槽道1025提供。液体流动槽道1025向第一吸液芯1015供给足够液体,以便代替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蒸气侧蒸发的液体,并代替在第一吸液芯1015的液体侧蒸发的液体。
蒸发器1000可以包括第二吸液芯1040,该第二吸液芯1040提供了在蒸发器1000的液体侧的相处理,并支持以临界工作模式向第一吸液芯1015进行供给(如上所述)。第二吸液芯1040形成于液体流动槽道1025和第一吸液芯1015之间。第二吸液芯可以是网筛(如图10所示),或者是先进和复杂的干路,或者为厚块芯吸结构。另外,蒸发器1000可以包括在第一吸液芯1015和第二吸液芯1040之间的交界面处的蒸气排出槽道1045。
通过第一吸液芯1015传导的热量可能使工作流体在错误的位置开始蒸发(在靠近液体流动槽道1025或在该液体流动槽道1025内的蒸发器1000的液体侧)。蒸气去除槽道1045将不希望的蒸气从吸液芯中向外输送至两相储罐内。
第一吸液芯1015的细孔结构能够给液体产生明显的流阻。因此,重要的是优化液体流动槽道1025的数目、几何形状和设计。该优化的目标是支持均匀或近似均匀地将流体流供给蒸发表面1017。而且,当第一吸液芯1015的厚度1019减小时,液体流动槽道1025能够更远地间隔开。
蒸发器1000可能需要充分的蒸气压力以便通过蒸发器1000内的特殊工作流体而工作。使用具有高蒸气压力的工作流体可能引起几个问题,其中有蒸发器封套的压力保持。解决压力保持问题的普通方法(例如增厚蒸发器的壁)并不总是有效。例如,在具有较大扁平区域的平面形蒸发器中,壁变得很厚将使得温度差增加,蒸发器的导热性降低。另外,即使由于压力保持而使得壁产生细微偏斜,也会导致在壁和第一吸液芯之间的接触损失。这样的接触损失影响通过蒸发器的传热。且壁的微小偏斜将给在蒸发器和热源以及和任意外部冷却设备之间的交界面造成困难。
环形设计
参考图10-13,环形蒸发器1100通过有效地辊轧平面形蒸发器1000而形成,这样,第一吸液芯1015环回自身并形成环形形状。蒸发器1100可以用于当热源具有柱形外部轮廓时的用途,或者用于当热源形成为柱形时的用途。环形形状组合了用于压力保持的柱体的强度以及为了最好地与柱形热源接触的弯曲交界表面。
蒸发器1100包括加热壁1105、液体隔板壁1110、位于加热壁1105和液体隔板壁1110内侧之间的第一吸液芯1115、蒸气去除槽道1120和液体流动槽道1125。液体隔板壁1110与第一吸液芯1115和加热壁1105同轴。
加热壁1105与第一吸液芯1115紧密接触。液体隔板壁1110在该液体隔板壁1110的内侧容纳工作流体,这样,工作流体只沿液体隔板壁1110的内侧流动。液体隔板壁1110闭合蒸发器的封套,并帮助组织和分配工作流体通过液体流动槽道1125。
蒸气去除槽道1120位于在第一吸液芯1115的蒸发表面1117和加热壁1105之间的交界面处。液体流动槽道1125位于液体隔板壁1110和第一吸液芯1115之间。加热壁1105作为受热表面,在该表面上产生的蒸气通过蒸气去除槽道1120来除去。
第一吸液芯1115充装在加热壁1105和蒸发器1100的液体隔板壁1110之间的容积,以便提供可靠的反弯液面蒸发。
蒸发器1100还可以装备有换热翅片1150,该换热翅片1150与液体隔板壁1110接触,以便冷偏移液体隔板壁1110。液体流动槽道1125从液体进口1155接收液体,且蒸气去除槽道1120伸向蒸气出口1160并使得蒸气通向蒸气出口1160。
蒸发器1100可以用于包括靠近第一吸液芯1115的环形储罐1165的传热系统。储罐1165可以通过横过该储罐1165延伸的换热翅片1150而冷偏移。储罐1165的冷偏移能够利用整个冷凝器区域,而不需要在冷凝器处产生过冷。通过使储罐1165和蒸发器1100冷偏移而提供的过多冷却将补偿通过第一吸液芯1115泄漏至蒸发器1100的液体侧内的附加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设计能够变化,且蒸发装置能够布置在外周上,且液体返回装置能够布置在内周上。
蒸发器1100的环形形状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以下或附加优点。首先,压力保持的问题可以在环形蒸发器1100中减小或消除。第二,第一吸液芯1115可能并不需要在内部烧结,因此提供了用于第一吸液芯1115的蒸气侧和液体侧的更复杂设计的更大空间。
还参考图14A-H,环形蒸发器1400表示为有液体进口1455和蒸气出口1460。环形蒸发器1400包括加热壁1700(图14G、14H和17A-D)、液体隔板壁1500(图14G、14H、15A和15B)、位于加热壁1700和液体隔板壁1500内侧之间的第一吸液芯1600(图14G、14H和16A-D)、蒸气去除槽道1465(图14H)和液体流动槽道1505(图14H和15B)。环形蒸发器1400还包括:环1800(图14G和18A-D),该环1800保证在加热壁1700和液体隔板壁1500之间的间隔;以及环1900(图14G、14H和19A-D),该环1900在蒸发器1400的底部,该环1900提供了用于液体隔板壁1500和第一吸液芯1600的支承。加热壁1700、液体隔板壁1500、环1800、环1900和吸液芯1600优选是由不锈钢形成。
蒸发器1400的上部(也就是在吸液芯1600上面)包括膨胀容积1470(图14H)。形成于液体隔板壁1500中的液体流动槽道1505由液体进口1455进行供给。吸液芯1600使得液体流动槽道1505与蒸气去除槽道1465分离,该蒸气去除槽道1465通过形成于环1900中的蒸气环带1475(图14H)而通向蒸气出口1460。蒸气槽道1465可以光蚀刻至加热壁1700的表面中。
这里所述的蒸发器只要实现上述特征,就可以在材料、尺寸和结构的任意组合中工作。除了这里所述的准则外没有其它限制条件;蒸发器可以制成为任意形状、尺寸和材料。仅有的设计限制是使用材料可彼此相容,且工作流体的选择将考虑结构限制、腐蚀性、不可冷凝气体的产生以及使用寿命问题。
多种陆地用途可以装有具有环形蒸发器1100的LHP。环形蒸发器在重力场中的定位由应用特征和热表面的形状来预定。
循环换热系统
循环换热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传热系统构成,以便控制在换热系统的一定区域处的温度。循环换热系统可以为利用热力学循环而工作的任意系统,例如循环换热系统、斯特林换热系统(也称为斯特林发动机)或空调系统。
参考图20,斯特林换热系统2000利用已知类型的、对环境友好且高效的制冷循环。斯特林系统2000通过引导工作流体(例如氦)通过四个重复操作而起作用;也就是,等温加热操作、等容放热操作、等温放热操作和等容加热操作。
斯特林系统2000设计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冷却器(FPSC),例如Global Cooling模块M100B(由Global Cooling Manufacturing,94N.Columbus Rd.,Athens,Ohio可获得)。FPSC 2000包括容纳接收AC电输入2010的线性马达(未示出)的线性马达部分2005。FPSC 2000包括热接收器2015、发电机2020和放热器2025。FPSC 2000包括平衡块2030,该平衡块2030与线性马达部分2005中的线性马达的本体连接,以便在FPSC的工作过程中吸收振动。FPSC 2000还包括装料孔2035。FPSC 2000包括内部部件,例如在图21的FPSC 2100中所示的部件。
FPSC 2100包括装入线性马达部分2110中的线性马达2105。线性马达部分2110装有活塞2115,该活塞2115的一端与扁平弹簧2120连接,另一端与置换器2125连接。转换器2125与分别形成冷侧和热侧的膨胀空间2130和压缩空间2135连接。热接收器2015安装在冷侧2130上,放热器安装在热侧2135上。FPSC 2100还包括平衡块2140,该平衡块2140与线性马达部分2110连接,以便在FPSC 2100的工作过程中吸收振动。
还参考图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PSC 2200包括由铜套筒制成的放热器2205和可以为铜套筒的热接收器2210。放热器2205的外径(OD)为大约100mm,宽度为大约53mm,以便提供当在20-7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时能产生6W/cm2热流的166cm2放热表面。热接收器2210的OD为大约100mm,宽度为大约37mm,以便提供在-30-5℃的温度范围内能产生5.2W/cm2热流的115cm2热接收表面。
简单地说,在工作时,FPSC充满冷却剂(例如氦气),该冷却剂通过活塞和置换器的组合运动而来回往返运动。在理想系统中,当冷却剂由活塞压缩时,热能通过放热器排出至环境中,而当冷却剂膨胀时,热能通过热接收器从环境中取出。
参考图23,热力学系统2300包括例如循环换热系统2305(例如系统2000、2100、2200)的循环换热系统以及传热系统2310,该传热系统2310与循环换热系统2305的一部分2315热连接。循环换热系统2305为柱形,且传热系统2310形成为环绕循环换热系统2305的部分2315,以便从部分2315中排出热量。在该实施方式中,部分2315是循环换热系统2305的热侧(也就是放热器)。热力学系统2300还包括风扇2320,该风扇2320位于循环换热系统2305的热侧,以便迫使空气越过传热系统2310的冷凝器,并因此提供附加的对流冷却。
循环换热系统2305的冷侧2335(也就是热接收器)与热虹吸管2345的CO2回流器2340热连接。热虹吸管2345包括冷侧换热器2350,该冷侧换热器2350用于冷却在热力学系统2300中的空气,该空气通过风扇2355而被强制越过换热器2350。
参考图2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热力学系统2400包括例如循环换热系统2405(例如系统2000、2100、2200)的循环换热系统以及传热系统2410,该传热系统2410与循环换热系统2405的热侧2415热连接。热力学系统2400包括传热系统2420,该传热系统2420与循环换热系统2405的冷侧2425热连接。热力学系统2400还包括风扇2430、2435。风扇2430位于热侧2415处,以便迫使空气通过传热系统2410的冷凝器。风扇2435位于冷侧2425处,以便迫使空气通过传热系统2420的冷凝器。
参考图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力学系统2500包括传热系统2505,该传热系统2505与循环换热系统(例如循环换热系统2510)连接。传热系统2505用于冷却循环换热系统2510的热侧2515。传热系统2505包括:环形蒸发器2520,该环形蒸发器2520包括膨胀容积(或储罐)2525;液体返回管路2530,该液体返回管路2530在冷凝器2540的液体出口2535和蒸发器2520的液体进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传热系统2505还包括蒸气管路2545,该蒸气管路2545在蒸发器2520的蒸气出口和冷凝器2540的蒸气进口2550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冷凝器2540由光滑壁管构成,并装备有换热翅片2555或翅片体,以便加强管外侧的换热。
蒸发器2520包括第一吸液芯2560,该第一吸液芯2560夹在加热壁2565和液体隔板壁2570之间,并分离液体和蒸气。液体隔板壁2570通过沿壁2565的外表面形成的换热翅片2575而冷偏移。换热翅片2575使得储罐2525和蒸发器2520的整个液体侧过冷。蒸发器2520的换热翅片2575可以与冷凝器2540的换热翅片2555分开设计。
液体返回管路2530伸入位于第一吸液芯2560上面的储罐2525中,且来自液体返回管路2530和蒸气去除槽道(在第一吸液芯2560和加热壁2565的交界面处)的蒸气气泡(如果有的话)都排入储罐2525中。用于传热系统2505的普通工作流体包括(但不局限于)甲醇、丁烷、CO2、丙烯和氨。
蒸发器2520安装在循环换热系统2510的热侧2515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安装为一体,因为蒸发器2520是循环换热系统2510的整体部分。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可以并不为一体,因为蒸发器2520能够夹在热侧2510的外表面上。传热系统2505通过强制对流吸热源来冷却,该强制对流吸热源可以由简单风扇2580而提供。也可选择,传热系统2505通过自然或通风对流来冷却。
首先,液相的工作流体被收集在蒸发器2520、液体返回管路2530和冷凝器2540的下部。第一吸液芯2560由于毛细作用力而润湿。当加热时(例如打开循环换热系统2510),第一吸液芯2560开始产生蒸气,该蒸气通过蒸发器2520的蒸气去除槽道(类似于蒸发器1100的蒸气去除槽道1120)、通过蒸发器2520的蒸气出口并进入蒸气管路2545。
然后,蒸气进入冷凝器2540并在冷凝器2540的上部。冷凝器2540将蒸气冷凝成液体,且液体收集在冷凝器2540的下部。由于在储罐2525和冷凝器2540下部之间的压力差而将液体推入储罐2525内。液体从储罐2525进入蒸发器2520的液体流动槽道。蒸发器2520的液体流动槽道设置为类似于蒸发器1100的槽道1125,并为合适地确定尺寸且定位,以便提供用于蒸发的液体的足够的代替液体。由第一吸液芯2560产生的毛细作用压力足以承受整个LHP压力降,并防止蒸气气泡穿过第一吸液芯2560朝着液体流动槽道运行。
当上述冷偏移足以补偿横过第一吸液芯2560的增大热泄漏(该增大热泄漏由于环带的换热表面的表面积相对于液体流动槽道的表面积增加而产生)时,蒸发器2520的液体流动槽道能够由简单的环带来代替。
参考图26-28,传热系统2600包括与循环换热系统2610连接的蒸发器2605以及与该蒸发器2605连接的膨胀容积2615。蒸发器2605的蒸气槽道供给蒸气管路2620,该蒸气管路2620供给冷凝器2630的一系列槽道2625。来自冷凝器2630的冷凝液体被收集在液体返回槽道2635中。传热系统2600还包括翅片体2640,该翅片体2640与冷凝器2630热连接。
蒸发器2605包括加热壁2700、液体隔板壁2705、位于该加热壁2700和液体隔板壁2705内侧之间的第一吸液芯2710、蒸气去除槽道2715以及液体流动槽道2720。液体隔板壁2705与第一吸液芯2710和加热壁2700同轴。液体流动槽道2720由液体返回槽道2725来供给,且蒸气去除槽道2715供给蒸气出口2730中。
加热壁2700与第一吸液芯2710紧密接触。液体隔板壁2705在该液体隔板壁2705的内侧容纳工作流体,因此,工作流体只沿液体隔板壁2705的内侧流动。液体隔板壁2705闭合蒸发器的封套,并帮助组织和分配工作流体通过液体流动槽道27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器2605的高度为大约2″,而膨胀容积2615的高度为大约1″。蒸发器2605和膨胀容积2615缠绕循环换热系统2610的具有4″外径的部分。蒸气管路2620的半径为1/8″。循环换热系统2610包括大约58个冷凝器槽道2625,且各冷凝器槽道2625的长度为2″,半径为0.012″,展开槽道2625,这样,冷凝器2630的宽度为大约40″。液体返回槽道2725的半径为1/16″。换热器2800(包括冷凝器2630和翅片体2640)的长度为大约40″,并缠绕成内部和外部环路(见图30、33和34),以便产生外径为大约8″的柱形换热器。蒸发器2605的截面宽度2750为大约1/8″,该截面宽度由加热壁2700和液体隔板壁2705确定。蒸气去除槽道2715的宽度为大约0.020″,深度为大约0.020″,并彼此分开大约0.020″,以便产生每英寸25个槽道。
如上所述,传热系统(例如系统2310)与循环换热系统的所述部分(例如部分2315)热连接。在传热系统和该部分之间的热连接能够通过任意合适方法来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传热系统的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进行热连接时,蒸发器可以环绕和接触热侧,且能够通过在热侧和蒸发器之间施加的热油脂化合物来实现热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传热系统的蒸发器与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进行热连接时,通过直接在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中形成蒸气槽道,蒸发器可以与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构成为一体。
参考图30-32,传热系统3000环绕循环换热系统3005安装。传热系统3000包括环绕蒸发器3015的冷凝器3010。已经蒸发的工作流体通过与冷凝器3010连接的蒸气出口3020而离开蒸发器3015。冷凝器3010进行环绕,并在接头3025处在自身的内部对折。
循环换热系统3005被蒸发器3015环绕该循环换热系统3005的放热表面3100。蒸发器3015与放热表面3100紧密接触。制冷组件(该制冷组件是循环换热系统3005和传热系统3000的组合)安装在管3205中,而风扇3210安装在管3205的端部,以便迫使空气通过冷凝器3010的翅片3030通向排气槽道3035。
蒸发器3015有吸液芯3215,在该吸液芯3215中,工作流体从放热表面3100中吸收热量,并从液体相变成蒸气。传热系统3000包括在蒸发器3015顶部的储罐3220,该储罐3220提供膨胀容积。为了简化,蒸发器3015在该图中表示为阴影块,并没有表示内部详细情况。该内部详细情况将在本说明书的其他部分中介绍。
蒸发的工作流体通过蒸气出口3020离开蒸发器3015,并进入冷凝器3010的蒸气管路3040。工作流体从蒸气管路3040通过冷凝器3010的槽道3045而向下流至液体返回管路3050。当工作流体流过冷凝器3010的槽道3045时,该工作流体通过翅片3030而向经过翅片之间的空气损失热量,以便从蒸气相变成液体。已经经过冷凝器3010的翅片3030的空气通过排气槽道3035而流出。液化的工作流体(以及可能的一些未冷凝蒸气)通过液体返回孔3055而从液体返回管路3050流回至蒸发器3015中。
参考图33和34,热传输系统3300包围循环换热系统3302的一部分,该热传输系统3300再由排气槽道3305包围。热传输系统3300包括蒸发器3310,该蒸发器3310的上部包围循环换热系统3302。蒸气孔3315使得蒸发器3310与冷凝器3320的蒸气管路3312连接。蒸气管路3312包括外部区域,该外部区域环绕蒸发器3310,然后在接头3325处自我对折,以便形成内部区域,该内部区域以相反方向往回环绕蒸发器3310。热传输系统3300还包括在冷凝器3320上的冷却翅片3330。
热传输系统3300还包括液体返回孔3400,该液体返回孔3400提供了用于使冷凝的工作流体从冷凝器3320的液体管路3405返回蒸发器3310的通路。
如上所述,在蒸发器3310和循环换热系统3302的放热表面之间的交界面可以根据多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来实现。
参考图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500在循环换热系统3505的放热表面3502上面滑动。蒸发器3500包括加热壁3510、液体隔板壁3515和夹在该壁3510和3515之间的吸液芯3520。简单地说,吸液芯3520装备有蒸气槽道3525,且液体流动槽道3530形成于液体隔板壁3515上。
蒸发器3500在循环换热系统3050上面滑动,并可以通过使用夹子3600(图36中所示)而保持就位。为了帮助传热,导热油脂3535布置在循环换热系统3050和蒸发器3500的加热壁351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蒸气槽道3525形成于加热壁3510中,而不是吸液芯3520中。
参考图3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700通过压配合而套装在循环换热系统3705的放热表面3702上。蒸发器3700包括加热壁3710、液体隔板壁3715以及夹在壁3710和3715之间的吸液芯。蒸发器3700的尺寸设置成与循环换热系统3705的放热表面3702进行压配合。
加热蒸发器3700,从而使它的内径膨胀,以便能够在未加热的放热表面3702上面滑动。当蒸发器3700冷却时它进行收缩,以便以压配合的关系固定在循环换热系统3705上。因为紧密配合,因此不需要导热油脂来增强传热。吸液芯3720装备有蒸气槽道37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蒸气槽道形成于加热壁3710中,而不是形成于吸液芯3720中。简单地说,液体流动槽道3730形成于液体隔板壁3715中。
参考图3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800套装在循环换热系统3805的放热表面3802上面,且在蒸发器3800中的前述装置这时成一体形成于放热表面3802中。特别是,蒸发器3800和放热表面3802一起构成为整体组件。放热表面3802变化成具有蒸气槽道3825;这样,放热表面3802作为蒸发器3800的加热壁。
蒸发器3800包括形成于变化的放热表面3802周围的吸液芯3820和液体隔板壁3815,该吸液芯3820和液体隔板壁3815成一体粘在放热表面3802上,以便形成密封蒸发器3800。液体流动槽道3830将以简单形式描述。这样,形成具有整体蒸发器的复合循环换热系统。与夹持结构和压配合结构相比,因为在循环换热系统和蒸发器的吸液芯之间的热阻减小,这样的成一体结构提高了热性能。
参考图29,曲线2900和2905表示了要由传热系统冷却的循环换热系统的部分的表面的最大温度与在传热系统和循环换热系统的要冷却部分之间的交界面的表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大温度表示了最大放热量。在曲线2900中,在所述部分和传热系统之间的交界面通过导热油脂化合物来实现。在曲线2905中,传热系统与该部分形成一体。
如图所示,在300 CFM的气流下,当交界面是热油脂交界面时,最大的放热量将落在具有换热表面面积2910(例如100ft2)的最大放热表面温度2907(例如70℃)内。当通过使在放热表面中直接形成蒸气槽道而使得蒸发器与该部分构成一体时,该放热表面将在换热表面面积明显更小的情况下以低于热油脂交界面的最大放热表面温度的温度而工作。
参考图39,冷凝器3900形成有翅片3905,该翅片3905提供了在空气或环境与冷凝器3900的蒸气管路3910之间的热连通。蒸气管路3910与蒸气出口3915连接,该蒸气出口3915与位于冷凝器3900内的蒸发器3920连接。
参考图40-4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3900进行层叠,并形成有穿过冷凝器3900的扁平板4000而在蒸气集管3925和液体集管3930之间延伸的流动槽道。铜是适用于制造层叠冷凝器的材料。层叠结构的冷凝器3900包括基座4200,该基座4200有形成于其中的流体流动槽道4205(以虚线表示),且顶层4210粘在基座4200上,以便覆盖和密封流体流动槽道4205。流体流动槽道4205设计为形成于基座4200中并密封在顶层4210下面的沟槽。用于流体流动槽道4205的沟槽可以通过化学蚀刻、电化学蚀刻、机械加工或放电机械加工方法来形成。
参考图44和4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冷凝器3900进行挤压加工,较小流动槽道4400穿过冷凝器3900的扁平板4405延伸。铝是适用于该挤压冷凝器的合适材料。挤压的细微槽道扁平板4405在蒸气集管4410和液体集管4415之间延伸。而且,波纹状翅片体4420粘在(例如铜焊或用环氧树脂粘合)扁平板4405的两侧。
参考图46,图中表示了传热系统4600与循环换热系统4605连接的一侧的剖视图。该图表示了用于传热系统的特别紧凑包装的相对尺寸。在该图中,翅片4610表示为位相相差90度,以便容易图示。为了冷却4英寸直径的循环换热系统4605的放热表面4615,蒸发器4620的厚度为0.25英寸,且冷凝器的径向厚度为1.75英寸。这提供了用于包装(传热系统4600和8英寸的循环换热系统4605的组合)的总尺寸。
如上所述,用于传热系统中的蒸发器装备有吸液芯。因为吸液芯用于传热系统的蒸发器中,因此冷凝器可以相对于蒸发器和相对于重力而定位在任意位置。例如,冷凝器可以位于蒸发器上面(相对于重力引力)、蒸发器下面(相对于重力引力)、或者靠近蒸发器,因此与蒸发器经受相同的重力引力。
其它实施方式处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应当知道,已经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介绍了术语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换热系统和自由活塞斯特林冷却器。不过,对于这些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征和原理也可以用于其它能够在机械能和热能之间进行转换的发动机。
而且,上述特征和原理可以用于任意热机,该热机是能够经历循环(也就是最终返回它的初始状态的一系列转变)的热力学系统。如果在循环中的每次转变都可逆时,则该循环是可逆的,传热沿相反方向进行,且所做的功的量将转换符号。最简单的可逆循环是卡诺循环,该卡诺循环与两个热源进行换热。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循环换热系统的传热系统,该传热系统包括:
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用于与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的壁以及与该壁连接的第一吸液芯;以及
冷凝器,该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以便形成容纳工作流体的封闭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冷凝器包括蒸气进口和液体出口;
还包括:
蒸气管路,该蒸气管路在蒸气出口和蒸气进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以及
液体返回管路,该液体返回管路在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该蒸发器包括:
液体隔板壁,该液体隔板壁在它的内侧容纳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只沿该液体隔板壁的内侧流动,其中,所述第一吸液芯位于加热的所述壁和该液体隔板壁内侧之间;
蒸气去除槽道,该蒸气去除槽道位于所述第一吸液芯和加热的所述壁之间的交界面处,该蒸气去除槽道延伸至一蒸气出口;以及
液体流动槽道,该液体流动槽道位于所述液体隔板壁和所述第一吸液芯之间,该液体流动槽道接收来自一液体进口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工作流体被动地通过传热系统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工作流体在不使用外部泵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传热系统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当工作流体经过所述蒸发器、冷凝器、蒸气管路和液体返回管路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在所述蒸发器、冷凝器、蒸气管路和液体返回管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内流通时,在所述传热系统内的工作流体在液体和蒸气之间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工作流体被动地通过所述传热系统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中:工作流体利用吸液芯而通过所述传热系统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还包括:翅片,该翅片与所述冷凝器热连接,以便向外界环境放热。
10.一种热力学系统包括:
循环换热系统;以及
传热系统,该传热系统与循环换热系统连接,以便冷却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该传热系统包括:
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用于与循环换热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的一壁以及与该壁连接的第一吸液芯;以及
冷凝器,该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以便形成容纳工作流体的封闭环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循环换热系统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循环换热系统的所述部分热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斯特林换热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制冷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传热系统与所述循环换热系统的热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学系统,其中:所述传热系统与所述循环换热系统的冷侧连接。
1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系统的方法。
CNB2003801077852A 2002-10-28 2003-10-28 传热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92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2173702P 2002-10-28 2002-10-28
US60/421,737 2002-10-28
US10/602,022 2003-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1421A true CN1771421A (zh) 2006-05-10
CN100449244C CN100449244C (zh) 2009-01-07

Family

ID=36751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7785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9244C (zh) 2002-10-28 2003-10-28 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9244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5404A1 (fr) * 2007-02-05 2008-08-14 Sun Yat-Sen University Dispositif à tuyaux de chaleur en boucle avec multicanal autorégulé
CN101508349B (zh) * 2009-03-17 2010-08-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纳卫星热控系统的流体回路控制装置
CN105246302A (zh) * 2015-11-04 2016-01-13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
CN105758240A (zh) * 2014-12-19 2016-07-13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79017A (zh) * 2016-12-05 2017-05-17 章晓晓 一种具有斯特林机的空调
CN106773019A (zh) * 2016-12-02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基于音圈电机驱动的大口径自适应镜面系统的热控系统
CN108519009A (zh) * 2018-04-13 2018-09-1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热管装置
CN111377068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中密封舱体的散热方法
CN115301307A (zh) * 2021-05-04 2022-11-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热环循装置、检测装置及温度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1431B2 (en) * 2018-06-29 2021-06-29 Juniper Networks, Inc. Thermal management with 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3897A (en) * 1991-06-05 1992-04-14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Flowrate controller for hybrid capillary/mechanical two-phase thermal loops
CN2166399Y (zh) * 1993-04-30 1994-05-25 袁竹林 抗重力热管换热器
FR2723187B1 (fr) * 1994-07-29 1996-09-27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Systeme de transfert d'energie entre une source chaude et une source froide
BE1009410A3 (fr) * 1995-06-14 1997-03-04 B C A Sa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de chaleur.
FR2752291B1 (fr) * 1996-08-12 1998-09-25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Evaporateur capillaire pour boucle diphasique de transfert d'energie entre une source chaude et une source froide
US6889754B2 (en) * 2000-06-30 2005-05-10 Swales & Associates, Inc. Phase control in the capillary evaporators
CN2496065Y (zh) * 2001-08-17 2002-06-19 创微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微环路热管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5404A1 (fr) * 2007-02-05 2008-08-14 Sun Yat-Sen University Dispositif à tuyaux de chaleur en boucle avec multicanal autorégulé
CN101508349B (zh) * 2009-03-17 2010-08-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纳卫星热控系统的流体回路控制装置
CN105758240A (zh) * 2014-12-19 2016-07-13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46302A (zh) * 2015-11-04 2016-01-13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
CN105246302B (zh) * 2015-11-04 2017-06-30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
CN106773019A (zh) * 2016-12-02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基于音圈电机驱动的大口径自适应镜面系统的热控系统
CN106773019B (zh) * 2016-12-02 2019-01-2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基于音圈电机驱动的大口径自适应镜面系统的热控系统
CN106679017A (zh) * 2016-12-05 2017-05-17 章晓晓 一种具有斯特林机的空调
CN108519009A (zh) * 2018-04-13 2018-09-1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热管装置
CN108519009B (zh) * 2018-04-13 2023-06-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热管装置
CN111377068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中密封舱体的散热方法
CN115301307A (zh) * 2021-05-04 2022-11-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热环循装置、检测装置及温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9244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9325B2 (en) Heat transfer system
US7708053B2 (en) Heat transfer system
US9273887B2 (en) Evaporators for heat transfer systems
US7251889B2 (en) Manufacture of a heat transfer system
AU2008343788B2 (en) Heat pipes incorporating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s
CN1283914C (zh) 热机及其产生机械能的相关方法以及它们在运载工具上的应用
CN1114799C (zh) 空调机
CN1771421A (zh) 传热系统
CN1853337A (zh) 热电发电系统
WO2005008160A1 (ja) ループ型サーモサイフォン、放熱システム、熱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ターリング冷却庫
CN1699727A (zh) 蒸汽发动机
JP4998933B2 (ja) 熱伝達システム
US9951977B2 (en) Adsorbing heat exchanger
CN1200799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910008A (zh) 传热系统的制造
EP1549897B1 (en) Evaporator for a heat transfer system
EP3611769A1 (en) System for heat recovery
AU2014250674B2 (en) Heat pipes incorporating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s
CN115023113A (zh) 一种环形式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Shekriladze et al. Flat-Plate Collector with Solar-Powered Pump and Problem of Boiling on Downward-Facing Surface
SHEKRILADZE et al. Solar-Powered Water Pump and Related Problem of Boiling on Downward-Facing Su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tentee after: Rail ATK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8

Address after: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tentee after: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Address before: Maryland USA

Patentee before: SWALES & ASSOCIATES,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tentee after: Norway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 Inc.

Address before: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Rail ATK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American Virginia

Patentee after: Nuoxi Gruman Innovation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Minnesota,USA

Patentee before: Norway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Virginia

Patentee after: Northy Grumman Systems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Virginia

Patentee before: Nuoxi Gruman Innovation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