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0190A -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0190A
CN1770190A CN 200410083634 CN200410083634A CN1770190A CN 1770190 A CN1770190 A CN 1770190A CN 200410083634 CN200410083634 CN 200410083634 CN 200410083634 A CN200410083634 A CN 200410083634A CN 1770190 A CN1770190 A CN 1770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ft
password
user
token
card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3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发
陆航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Yayuan Anti-Fake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JIALI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JIALI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JIALI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836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70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770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0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它通过收发短信而相互传送礼券,消费者购买到具有卡号密码的礼券后,可将卡号密码和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由第三方(SP运营商)将礼券发送给礼券接收用户,礼券接收用户可登录专设的礼品网站,凭所收到的卡号密码、或数据库中记录的持卡人电话号码,挑选领取自己喜爱的各种礼品,本发明方便用户送礼与收礼,是一种现代化的礼尚往来方法。

Description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短信网络传送礼券兑付礼品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发送与接收短信、而实现礼券传送与接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亲友同事之间要互致问候、互赠礼品,尤其是春节和中秋节;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接受了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常送之礼还有祝寿礼、婚庆礼、生日礼、满月礼、百日礼、乔迁礼、开业礼、见面礼、探视礼、酬谢礼、示爱礼、谢罪礼、庆典礼、公关礼、促销礼等等。数年前,人们使用书信、贺卡或当面奉送其他实物礼品表达情意,自电信公司推出短信业务以后,短信拜年、短信贺喜,一时间风靡全国。这种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去的一声问候、一则贺语,拉近了感情,促进了交流,加深了友谊,改善了人际关系。本发明人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一条短信问候,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来说,未免礼太轻了、不成敬意,尤其是拜年,按传统是一定要亲自登门的,而且不能空着手,习惯上大人们还得互相送点烟酒礼品、给小孩送上一个压岁红包。然而,很多人因没有时间,或距离太远,而不能亲自献上礼品。另一方面,近年来,媒体多有曝光,中秋节后,“有大量的月饼因消费不完而过期变质,或被扔掉、或被当作猪饲料,有些人,中秋节收到的礼品月饼不计其数,堆得家里都放不下了,无法消费和处理”。本发明人见过较为进步的一种送礼方式,他们将传统的(月饼)礼券装在信封里邮寄给对方、含蓄又方便,收礼人什么时候想吃、随时可以去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挑选满意的款式。网上送礼,是由个别网站新近推出的一种送礼服务,送礼者只要选好礼品、从网上支付完款项、填写好收礼人地址姓名后,三五天内邮递员就可将礼品送到。这种送礼服务,虽然实现了网上结算,方便了送礼者,但它仍然是一种传统的委托送礼业务模式,并未完全实现网络化、便利化,对于收礼人来说,不管是否喜欢所送礼品,都只能签收,收礼人别无选择。有鉴于此,本发明人认为中国人送礼方式、收礼方式、礼品形式,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的确也有必要全面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和便利化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以使送礼收礼方式网络化、信息化、便利化,使收礼人可依据各自的喜好自选礼品。
本发明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它通过发送与接收短信,而实现礼券的传送与接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短信礼券号码生成—入库—入网
a.生成一组组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号码,将其作为一张张短信礼券的卡号(1)密码(1′);该卡号(1)密码(1′)可由序号部分和密码部分两段组成,可用数字或/和字母编制,最好包含1-3位金额字段、1-2位有效期字段;
b.将一组组卡号(1)密码(1′)及其对应金额印刷到物理载体上、制成一张张礼券(2),并将密码(1′)用遮盖层(4)密封保密;
c.将卡号(1)密码(1′)以及赋予它的金额数据、或将卡号(1)密码(1′)及其可兑换的信息礼品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存储记录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的数据库(3)中;
d.将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入电话网(10)或/和互联网(9);
(二)礼券号码上传—验证—修改—注册
a.礼券发送用户将所获得(即购买到或受赠到)的卡号(1)密码(1′)及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可包括发送用户自己的电话号码,未启用电话号码隐藏功能的用户,无需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7)或上网电脑(6)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包括用音频电话拨入);
b.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所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生成一组随机数,用之将数据库(3)中的原(即所收到的)卡号(1)密码(1′)修改为新卡号(1)密码(1′),或/和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注册登记为其礼券之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即以后再转送或兑换礼品的身份验证号码),最好将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与卡号(1)密码(1′)对应存储记录到数据库(3)中,换言之,将卡号(1)密码(1′)及其所含的礼品礼金,注册登记(绑定)到最新一个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名下,或更换密码,让礼券发送用户等知道原卡号(1)密码(1′)的人无法再恶意使用;这里所述的新旧卡号(1)密码(1′)是相对而言的,当礼券接收用户将所谓的新卡号(1)密码(1′)发送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进行再次转送、被再次修改时,它便被又一新的卡号(1)密码(1′)所替代,此时,它又是所述的原(旧)卡号(1)密码(1′)了;
(三)正确号码传送—错误号码回绝
a.经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比较验证,如接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相符,则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原卡号(1)密码(1′)、或将新卡号(1)密码(1′)、或将受赠通知,发短信至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7)上〔包括把礼券发送用户的电话号码显示在礼券接收用户电话(7)的短信收件人栏目里的方式),最好将礼券发送者的电话号码或/和姓名一起,发短信至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7)上;这里所发送的受赠通知,包含送礼者的电话号码、或礼券代码、或新(旧)卡号(1)密码(1′)、或礼券金额、或各种命令代码、或用户查询密码、或兑换礼品的命令代码、或其组合信息;
b.经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比较验证,如接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不相符,或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注册登记的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不相符,则回复短信通知礼券发送用户,由于输入号码错误或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与记录的权利人电话号码不符,故而拒绝服务;例如通知为“您所输入的卡号(1)密码(1′)(或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不符,无法提供服务,请核实后重新发送”,换言之,假冒卡号密码、错误号码或使用其它未被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电话是无法冒送短信礼券的;
(四)网站兑付礼品或/和电话兑付礼品
A)网站兑付礼品
a.开设礼品兑付网站(19),将其与数据库(3)连接,并在其上制作一些可兑付礼品的介绍网页;
b.礼券接收用户登录礼品兑付网站(19),在其页面输入框内键入用户身份验证密码或/和所收到的新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将礼券接收用户自行挑选的礼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其中,实物礼品可按照用户所填写的地址邮寄给用户,信息礼品的卡号使用密码可直接显示到网页上或发送到用户电话上,付费游戏、付费阅览等网站消费服务可直接提供给用户;
B)电话兑付礼品
a.礼券接收用户将兑换礼品的命令代码、或收件人名址、或所收到的卡号(1)密码(1′),用电话(7)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
b.经比较验证,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注册登记的最新持有人的(被注册的)电话号码相符,或/和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相符时,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信息礼品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发短信至用户的电话(7)上,或将与礼券相应的礼品寄送给收件人,最好再以短信方式通知收件人,说明寄送的礼品名称、数量、寄送时间等。
为了便于接收用户兑付电话卡(5)礼品,可将所述印刷礼券(2)、信息礼品电话卡(5)合二为一,换言之,礼券(2)最好为电话卡(5),印刷礼券(2)的卡号(1)与电话卡(5)的卡号(11)可为同一组数码,电话卡(5)的使用密码(11′)仅被保密在数据库(3)中〔这里特指未被印刷到电话卡(5)上〕,礼券接收用户接收到的新密码(1′)为电话卡(5)的使用密码(11′)。这样,既可省略(不印)电话卡(5)的使用密码(11′),也可印刷上密码(1′)与使用密码(11′)为同一组数的密码,最好是省略(不印)使用密码(11′)。这种方案虽然方便用户兑付礼品,但需电信运营商从技术和业务上配合支持,否则难以实施。如果采用这种方案,则可将所述数据库(3)与电信运营商的电话卡数据库联网,换言之,所述数据库(3)为总库,它包含专用于存储电话卡(5)的(可以是电信运营商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数据分库。
为了规避技术限制,便于独立实施本项目,可将礼券(2)的卡号(1)与信息礼品(5)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脱钩,这样一来,礼券接收用户兑付信息礼品(5)时,就可将所提示的兑付命令代码或将所收到的(原或新)卡号(1)密码(1′),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经比较验证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的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相符时,或者新卡号(1)密码(1′)通过比较验证时,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任意一组)信息礼品(5)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发短信至礼券接收用户电话(7)上。
为了方便礼券接收用户兑付礼品,并在用户接收短信礼券的同时,接收到一些祝福信息,所述数据库(3)中,最好还存储记录有与卡号(1)对应的礼券金额信息、或祝福语、或图片、或音乐信息。这样,在发给礼券接收用户的受赠通知短信中,就可附加上礼券兑领指令代码、或礼品兑付网站的网址信息、或祝福语、或图片、或音乐信息等信息。如,附带上“登录www.jjejj.com网站,凭卡号密码,可挑选领取相应价格的礼品,将‘卡号密码+朋友手机号码’发短信至9600,可将本礼券转送给朋友”等说明文字。
为了方便礼券接收用户兑付短信礼品,最好选用全国通用的含有一定话费额的电话卡,作为短信礼品。这样,就可开设一个礼品兑换专用短信接入号,以便礼券接收用户将卡号(1)号密码(1′)发短信至计算机系统(8),再由计算机系统(8)反馈一张相应价值的电话卡(5)的卡号(11)和使用密码(11′)给礼券接收用户;当然,也可不专设礼品兑换短信接入号,而共用同一个短信接入号,此时,礼券接收用户可将卡号(1)密码(1′)与礼品兑换指令代码发短信至计算机系统(8)的短信接入号,再由计算机系统(8)反馈一张相应价值的电话卡(5)的卡号(11)和密码(11′)给接收用户。
为了防止某些不良用户,恶意将一张礼券(2)的卡号(1)密码(1′)转发给多个礼券接收用户,或转发后自己再抢先兑换礼品,本发明提出了经过第三方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转发卡号(1)密码(1′)并修改其密码的技术方案,用户每转发一次都修改一次密码,即使发送用户本人也无法再‘收回’礼券,相当于把礼券的所有权,送到第三方见证机关进行了权属变更登记,从而避免了用户对用户直接发送短信礼券可能产生的被恶意使用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本新兴电信增值业务的声誉。
为了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最好从软件上进行设置,允许礼券发送用户将卡号(1)密码(1′)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的短信接入号+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与此对应,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受赠通知发往礼券接收用户时,也应以〔发件人号码+礼券发送用户的电话号码〕的名义发出短信,使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上收件人栏目显示〔发件人号码+礼券发送用户的电话号码〕。例如,礼券发送用户13876312315在受赠者的电话号码13807680155前冠以9600,而将卡号密码发短信至复合接入号码960013807680155,并使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上收件人栏目里,显示复合发送号码960013876312315。
为了便于礼券发送者保留送礼凭据,以便查询,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在接收到礼券发送用户发送来的卡号(1)密码(1′)被验证相符后,应回复一条确认短信通知给礼券发送用户。也可在数据库(3)中将原(1)密码(1′)保留并标记作废,并记录下首次被送出的时间,当用户再次输入该卡号密码时,反馈信息提示用户:该卡己于什么时间成功送出。
为了便于礼券接收用户及时了解所收礼券的数量,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收到用户的查询礼券数量的请求命令代码后,可统计出礼券接收用户当前所收到礼券(卡号密码对应金额)数量,并发送短信报告给礼券接收用户。
本发明所述短信礼券(2)最具实用价值的方式是,短信礼券(2)经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在一电话用户与另一电话用户之间,通过发送与接收短信来传送。
本发明可兑付之礼品,最便于兑换(配送)、最便于使用者当属电话卡(5)的卡号(11)密码(11′)、短信订阅卡的卡号密码等信息礼品,因为它们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商品,它的兑换(配送)只有信息流而没有物流,是最便于配送的、最方便配送的、最能够及时配送的礼品,同时,也是一种几乎人人需要的可用礼品,因此,实施时,最好选用电信公司发售的一种电话卡(5)的卡号(11)密码(11′)、短信订阅卡的卡号密码作为首选短信礼品。
为了便于用户换取各种不同礼品,礼品兑付网站(19)上展示的礼品应丰富多样,例如,各种实物礼品:电话机、小灵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MP3、U盘、儿童玩具、文具、书籍、音像制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纪念品、化妆品、保健品、洗涤用品、邮票、贺年卡、贺寿卡、鲜花、小食品等;各种信息礼品:300电话卡、200电话卡、各种记账电话卡、充值电话卡、IP电话卡、短信(彩信)订阅卡、数字图书馆读书卡、交费卡、会员卡、听课卡、体检卡、健身卡、订报卡、美容卡、植树卡、各种充值卡、电子商城充值卡、收费电视交费卡、游戏点卡、上网点卡、教育点卡、邮箱点卡、腾讯Q币卡、网上购物卡、网上消费支付卡等凭卡号密码兑换(购买)付费服务与商品的代币卡,以及其它成千上万种礼品。
为了便于礼券接收用户记忆、操作与管理,可为每一礼券接收用户,在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开设一个以其电话号码为管理账户的短信礼券电子保管箱,并以用户电话号码作为礼券持有人的身份验证号码,这样,就可按礼券收到的先后顺序或金额大小顺序进行编码,将新收到的礼券卡号(1)密码(1′)以顺序的方式通知给用户。例如受赠通知为:您已收到第12份礼券,面额168元,用本电话回复ZS12+朋友电话号码,可将本礼券转送给朋友,用本电话回复HF12可兑换168元话费充值卡。这样,本发明所述礼券接收用户,接收到的较长的卡号(1)密码(1′),就可以用简短的1-3位的自然数或字母来表达、来管理了。应该注意的是,用户电话不能开启去电隐藏功能,以免系统无法通过来电显示功能识别用户身份。
为了便于礼券接收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接收管理,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可将所述新卡号(1)密码(1′)等受赠通知,再发送一份到礼券接收用户的电子邮件信箱里,或被备份一份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个人礼券信息保管箱里,以便用户登录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网站(19),来管理、来使用个人礼券信息网上保管箱。
为了使短信礼券象传统礼品一样,能够借物寄语,传递送礼人的某种祝福,最好给网站上每一种可兑换的礼品编制一个礼品代码,这样,礼券发送用户就可将卡号(1)密码(1′)、所选礼品的礼品代码、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一并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从而将特定含义的礼物传送给对方。
发明所述礼券发送用户和礼券接收用户是相对而言的,当礼券接收用户将所收到的礼券再次转发给他人时,礼券接收用户便又充当了礼券发送用户,此时,礼券发送用户可将受赠通知中的礼券代码,以及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7)或上网电脑(6)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从而将礼券再传送给他人。
本发明所述电话(7)的概念泛指所有具有短信收发、或短信发送、或短信接收功能的短信终端和短信信箱。本发明所述短信概念,泛指可可通过移动电话网、小灵通无线电话、固定电话网、GPRS网络传输的,包含卡号密码的短信信息、彩信信息,尤其应包括语音短信和彩信,因为语音短信和彩信绘声绘色,更具人情味。
本发明短信礼券传送兑付系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搭建一个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与互联网(9)、电话网(10)、电子银行网络(20)连接,使之与网上的电话(7)、电脑(6)构成一个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网络,在系统内设置一个用于存储卡号(1)密码(1′)、信息礼品的卡号(11)密码(11′)、各种祝福语等信息的数据库(3),并编制一套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
本发明所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是由软硬件搭建而成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平台,它能够存储卡号(1)密码(1′)、信息礼品的卡号(11)密码(11′)、各种祝福语等信息,并能够运行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实现礼券号码上传→验证→修改→注册,正确号码传送→错误号码回绝,网站兑付礼品或/和电话兑付礼品等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短信传送,方便及时:礼券可通过短信瞬间传送到受赠人手中,既带去了对朋友的短信祝福,也送去了可兑换礼品的短信礼券,从而使现今流行的短信拜年,由简单的发送一条短信祝福,升级为发送一条短信祝福和实实在在的短信礼券,与传统的送礼相比,送礼收礼信息化了、礼品形式礼券化了、礼品变成了受赠者可以自由支配的中间载体,既方便礼品送出,也方便礼品接收,还方便礼品的选择和兑付,是一种现代化的礼尚往来方式。
2、第三方传送,真实可信:礼券接收用户所收到的礼券短信是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SP运营商)转发来的,经过了查询验证,修改了密码、注册登记了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其他任何人无法冒领礼品,防止了用户向用户直接发送短信礼券可能出现的假冒短信礼券、恶作剧短信礼券,保证了短信礼券的真实性。
3、通用礼券,礼品自选:送礼是建立或改善人际关系的方式,送什么礼物?对方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对方开心?往往是一件很难选择与把握的事情,采用本发明短信礼券,可免去送礼人挑选礼物之难,受赠者收到的是一种通用短信礼券,凭卡号密码可到专设的礼品兑付网站兑换邮寄各种自己喜爱的礼品,送礼者不用操心买什么礼合适,收礼者再也不用发愁收了太多的同质礼品而无法消费、无法处理。
4、保管转赠,简单方便:用户接收到的短信礼券,全部都寄存在数据库中用户的礼券账户(礼券保管箱)里,无需用户领取、无需用户保管,很多短信礼券有可能需要转送其他朋友,因此,收礼者可直接发短信转赠他人,送礼工作,简单方便。
5、知道电话号码,就可敬献礼券: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便敬献礼物的,例如,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接受、吵架后羞于见面、对方很忙、对方远在他乡、暗恋对方、自己太忙等等。采用本发明后,上述问题就可一蹴而就。
6、可当购物券使用:有趣的是,如果短信礼券接收用户是短信礼券发送用户本人,此时的短信礼券对于购买者来说,则相当于购物券,作为小额支付凭证,可供购买者用来兑换礼品兑付网站所提供的礼品。
7、便于社会捐赠:需要社会捐助时,短信礼券持有人可将卡号密码发短信至被捐赠者的电话上。
8、易变现、可保值:实物礼品对于受赠人来说未必具有使用价值,若转让,则转让价格很低,甚至毫无变现可能,本发明短信礼券,随时可以转让、变现,且不会贬值。
9、数字礼品、新颖礼媒:礼品是交往的媒介,是传递某种感情的载体,对于受赠人来说未必真的需要礼品,往往是送礼人处于礼节、习俗的考虑,觉得应该有所表示而不能空着手,但对于受赠人来说,所接收的实物礼品往往是一种负担,本发明短信礼券,对于受赠人来说,可以暂不领取而长期寄存于计算机系统中自己的礼品保管箱里,它既不会丢失,也不会腐烂,还可积少成多,集中领取。
10、特别适合于回访客户:企业经常要回访客户,尤其是逢年过节、客户生日,还需要慰问客户,为本礼券可准时传送给大量客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一种印刷形态短信礼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一种电话卡/短信礼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使用的一种信息礼品之现行电话卡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礼券接收用户所收到的一条受赠通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流程图。
图8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短信礼券传送礼品兑换软件流程图。
图9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数据库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上述附图以及下文是对本发明的一种解释,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假定海南佳礼网络有限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发售一种短信礼券(2),并开始对外提供计算机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服务,其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全国短信接入号(联通和移动)统一为9600,网址为www.jjejj.com。
第一步,如图1、图3所示,制作一批短信礼券(2),在其每一张上印刷一组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卡号(1)密码(1′),如其中一张为0730 0020 1688 7382,并采用刮刮油墨(4)将其覆盖(注:为便于说明,图中数码以可见方式标注,实际不可见)。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印刷上吉祥图片、喜庆音乐名称等。将制作而成的一批短信礼券(2)投放市场,出售给短信礼券购买者,并将出售短信礼券(2)所收的钱交给海南佳礼网络有限公司。
第二步,将卡号(1)密码(1′)以及对应的信息礼品(参见图3,电话卡200元)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及其对应的吉祥图片、喜庆音乐存储记录于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数据库(3)中,并将系统(8)接入电话网(10)和互联网(9)。
第三步,礼券发送用户(甲13876312315)购买到其中一张短信礼券(2)后,可刮开遮盖层(4),将卡号密码0730 0020 1688 7382和礼券接收用户(乙)的电话号码13807680155发短信至9600。
第四步,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收到礼券发送用户(甲)发送来的短信“0730002016887382+13807680155”后,将卡号密码0730002016887382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可产生一组随机数0322,将原密码7382修改为新密码0322,并将礼券接收用户(乙)的电话号码13807680155作为该礼券受赠人的电话号码,与卡号073000201688新密码0322对应存储记录到数据库(3)中。
第五步,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卡号073000201688新密码0322及其对应的祝福语、吉祥图片、喜庆音乐发短信(这里是指彩信)至礼券接收用户(乙)的手机13807680155上。当然也可以将原卡号密码完全作废,而将另外一组新的卡号密码发送给礼券接收用户。为了让礼券发送者有个凭据,以便于日后查询,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在接收到礼券发送用户(甲)发送来的短信“0730002016887382+13807680155”后,还应回复一条确认通知给礼券发送用户(甲)。例如,发送给礼券接收者(乙)的短信内容(图5)为:“13876312315(机主)祝您生日快乐!并赠您200元生日贺礼,登录www.jjejj.com网站,输入礼品号0730 0020 1688 0322并填写地址,佳礼公司立刻会把礼品邮寄给您。建议您回复HF兑换200元话费冲值卡,或回复ZS+朋友手机号码,将本礼券转送给朋友。回复CX查询累计礼券总数”。再如,回复给礼券发送者(甲)的短信内容为:“您发送的礼券(0730002016887382)己完成传送,谢谢您委托佳礼公司传送短信礼券”。也可在数据库(3)中将原(1)密码(1′)0730 0020 16887382保留并标记作废,并记录下首次被送出的时间,当发送用户(甲)再此输入该卡号密码时,反馈信息提示用户:该卡已于某年某月某时某分成功送出。
第六步,礼券接收用户(乙13807680155)若想领取礼品,则可按照短信提示(用原接收电话13807680155)回复命令HF至9600,经验证来所显示的电号码与记录的持有人电话号码相符,海南佳礼网络有限公司则可发送信息礼品——电话卡(5)的卡号密码短信0730002016880911给其礼券接收用户,或礼券接收用户(乙13807680155)回复转送命令‘ZS200+其他朋友的电话号码’至9600,从而将该200元短信礼券再转送其他朋友。当然,如果礼券接收用户(乙13807680155)想挑选兑换其他礼品,也可登录www.jjejj.com网站,在页面输入框内键入礼品号0730 0020 1688 0322,在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其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比较验证通过后,由海南佳礼网络有限公司将所挑选的礼品发送(实物可邮寄)给用户。
反之,如果用户兑换礼品时,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所收到的卡号密码或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的记录不符,则不予服务,并应回短信通知用户“对不起!您的输入有误,我们不能为您服务,咨询电话1860”。
实施例二:
假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与海南佳礼网络有限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联合发售一种礼券/电话卡(2、5),在短信用户与短信用户之间,提供计算机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服务,其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全国短信接入号(联通和移动)统一为9600,网址为www.jjejj.com。
第一步,如图2所示,制作一批礼券/电话卡(2、5),在其上印刷一组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卡号(1)密码(1′),如其中一张为0730 0020 1688 8341,并采用刮刮油墨(4)将其覆盖。将制作而成的一批礼券/电话卡(2、5)投放市场,出售给礼品购买者。
第二步,将礼券(2)的卡号(1)密码(1′)以及电话卡(5)的卡号(11)密码(11′)一一对应存储记录于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数据库(3)中,并将系统接入电话网和互联网。
第三步,礼券发送用户(甲13876312315)购买到其中一张礼券/电话卡(2、5)后,可刮开遮盖层(4),将卡号密码0730 0020 1688 8341和礼券接收用户(乙)的电话号码13807680155发短信至9600。
第四步,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收到礼券发送用户(甲)发送来的短信“0730002016888341+13807680155”后,将礼券/电话卡(2、5)的卡号密码073000201688834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将(如图3所示的)电话卡(5)的卡号密码0730002016880911,作为信息礼品发送给接收用户(乙)。
第五步,礼券接收用户(乙),接收到短信礼品——电话卡(5)的卡号密码0730002016880911后,就可按照移动IP电话卡的使用方法,拨通接入号17950按语音提示,输入卡号密码0730002016880911后,拨打所需的电话。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发明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可包括:
(一)、存储卡号密码的数据库及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
所述数据库(3)可建立在两台服务器上,其中一台(13)用于日常礼券短信的验证修改注册传送兑付服务、维护管理,另一台服务器(14)用于热备份,两台服务器分别通过100-1000M网线口与交换式集线器(15)双向连接;备份服务器(14)定时对服务器执行备份操作。当运行服务器(13)发生损坏时,备份服务器(14)能自动切换入系统中,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数据库(3)可设计多级访问权限和代理访问权限,为了防止突发事件,还应采取镜像备份和定时备份措施,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数据库(3)包括访问认证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卡号密码数据信息管理和维护;访问认证管理包括用户认证和卡号密码认证;用户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电话号码、当前礼券金额累计;卡号密码数据管理包括礼券卡号密码、信息礼品卡号密码和礼券金额;维护包括备份,参见图9数据库列表。
(二)、一个或多个短信处理平台及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
短信处理处理平台及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用于完成卡号密码数据的接收和检测、修改、注册、金额查询、发送受赠通知、兑换命令和结果返回;短信礼券处理平台可运行于工控专用计算机(16)、(17)上,每个短信处理平台分别通过100-1000M网线口与交换式集线器(15)双向连接。参见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运行结构图(图6)和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流程图(图7、图8)。
(三)、系统维护管理平台及短信礼券传送兑付管理软件。
系统维护管理平台及短信礼券传送兑付软件,用于录入礼券的数据信息、产生与礼券对应的卡号密码,卡号密码数据的日常维护、功能限制或开通,注册已发放的卡号密码等多种功能;所述系统维护管理平台是一台安装有系统维护管理软件的计算机(18),计算机(18)通过100-1000M网线口与交换式集线器(15)双向连接。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限定给数据库管理员,对于不同的维护人员授予不同的管理权限,日常的礼券信息录入,卡号密码数码的屏蔽等基本功能,授予维护人员;用户权限管理,礼品兑换,卡号密码生成,数据删除等高级权限则只授予管理员。在每次数据更新之前都在此询问用户名和密码。
(四)、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式集线器(15),是上述数据库服务器(13)、(14),短信处理平台(16)、(17)和系统维护管理平台(18)之间信号传递的交换中心,卡号密码数据库(13)、(14),短信处理平台(16)、(17)和系统维护管理平台(18)、礼品兑付网站web服务器(19)、银行网络(20),分别与交换式集线器(15)通过网线双向连接。互联网(9)、电话网(10)通过网关(12)与集线器(15)连接。
(五)、互联网、电话网等通讯通道。
互联网(9)、电话网(10),是礼券发送/接收用户利用上网电脑(6)、电话(7)直接访问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的通讯通道,这部分是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接入系统实现通讯的,是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它通过发送与接收短信、而实现礼券的传送与接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短信礼券号码生成入库入网
a.生成一组组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号码,将其作为一张张短信礼券的卡号(1)密码(1′);
b.将一组组卡号(1)密码(1′)及其对应金额印刷到物理载体上、制成一张张礼券(2),并将密码(1′)用遮盖层(4)密封保密;
c.将卡号(1)密码(1′)以及赋予它的金额数据、或将卡号(1)密码(1′)及其可兑换的信息礼品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存储记录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的数据库(3)中;
d.将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入电话网(10)或/和互联网(9);
(二)礼券号码上传验证修改注册
a.礼券发送用户将所获得的卡号(1)密码(1′)及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7)或上网电脑(6)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
b.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所接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生成一组随机数,用之将数据库(3)中的原卡号(1)密码(1′)修改为新卡号(1)密码(1′),或/和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注册登记为其礼券之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
(三)正确号码传送错误号码回绝
a.经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比较验证,如接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相符,则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原卡号(1)密码(1′)、或者新卡号(1)密码(1′)、或者受赠通知,发短信至礼券接收用户电话(7)上;
b.经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比较验证,如接收到的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不相符,或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注册登记的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不相符,则回复短信通知礼券发送用户;
(四)网站兑付礼品或/和电话兑付礼品
A)网站兑付礼品
a.开设礼品兑付网站(19),将其与数据库(3)连接,并在其上制作一些可兑付礼品的介绍网页;
b.礼券接收用户登录礼品兑付网站(19),在其页面输入框内键入用户身份验证密码或/和所收到的新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进行比较验证,如果相符,则将礼券接收用户自行挑选的礼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
B)电话兑付礼品
a.礼券接收用户将兑换礼品的命令代码、或收件人名址、或所收到的卡号(1)密码(1′),用电话(7)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
b.经比较验证,来电所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数据库(3)中注册登记的最新持有人的电话号码相符,或/和卡号(1)密码(1′)与数据库(3)中的存储记录相符时,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将信息礼品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发短信至用户的电话(7)上,或将与礼券相应的礼品寄送给收件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礼券(2)为电话卡(5),其使用密码(11′)仅被保密在数据库(3)中,礼券接收用户接收到的新卡号(1)密码(1′)为电话卡(5)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礼券(2)经由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在一电话用户与另一电话用户之间,通过发送与接收短信来传送。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3)为总库,它包含专用于存储电话卡(5)的卡号(11)使用密码(11′)数据分库。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3)中,还存储记录有一些祝福语或图片或音乐信息,且在发给礼券接收用户的受赠通知短信中,附加有其中一些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接收到用户的查询礼券数量的请求命令代码后,统计出礼券接收用户当前所收到礼券的数量,并发送短信报告给礼券接收用户。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礼券发送用户将卡号(1)密码(1′)发短信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的短信接入号+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之一:
a.所述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在接收到礼券发送用户发送来的卡号(1)密码(1′)被验证相符后,回复一条确认短信通知给礼券发送用户;
b.所述新卡号(1)密码(1′)或受赠通知被发送到礼券接收用户的电子邮件信箱里,或被备份到为用户专设的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个人礼券保管箱里;
c.所述礼券发送用户将所获得的卡号(1)密码(1′)与礼品代码以及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一并通过电话(7)或上网电脑(6)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
d.所述礼券发送用户将所收到的受赠通知中的礼券代码,以及礼券接收用户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7)或上网电脑(6)发送至计算机短信服务系统(8)。
CN 200410083634 2004-10-14 2004-10-14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Pending CN1770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3634 CN1770190A (zh) 2004-10-14 2004-10-14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3634 CN1770190A (zh) 2004-10-14 2004-10-14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0190A true CN1770190A (zh) 2006-05-10

Family

ID=3675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3634 Pending CN1770190A (zh) 2004-10-14 2004-10-14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701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73A (zh) * 2015-07-24 2015-11-04 程强 点餐系统的电子优惠券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09701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兑换码兑换虚拟礼物的系统及方法
WO2017015798A1 (zh) * 2015-07-24 2017-02-02 程强 点餐系统的电子优惠券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73A (zh) * 2015-07-24 2015-11-04 程强 点餐系统的电子优惠券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WO2017015798A1 (zh) * 2015-07-24 2017-02-02 程强 点餐系统的电子优惠券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09701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兑换码兑换虚拟礼物的系统及方法
WO2017215338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兑换码兑换虚拟礼物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4604A (en) Method of providing message service for limited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US20220172171A1 (e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026626A1 (en) Memorytag Hybrid Multidimensional Bar Text Code
US20060004641A1 (en) Telephone and toll-free initiated messaging business metho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ducting business
US20090327129A1 (en) Social network enabled group gift card
EP15870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camera cell phone in transactions
US20150008257A1 (en) Display card with memory tag- hybrid multidimensional bar text code
CN106971315B (zh) 基于二维码的礼品赠送方法及系统
US20150008256A1 (en) Display card with memory tag- hybrid multidimensional bar text code
WO2007081734A2 (en) Interactive mobile messaging system
US200902485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transactions
US20120253990A1 (e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38647A (zh) 社交通信系统
CN100414935C (zh)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CN107092426A (zh) 主题发布方法和主题阅读方法
CN1845160A (zh)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EP1297667B1 (en) Electronic greeting card
CN1770190A (zh) 短信礼券传送兑付方法
CN102340603B (zh) 通过ivr系统自助下载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71619A (zh) 基于通信的sns业务平台、sns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20160112172A (ko) 온라인 경조사 관리 시스템 및 온라인 경조사 관리시스템의 관리방법
CN1801207A (zh) 数码促销兑奖方法
US20030191691A1 (en) Computer system for forming a database
KR100461034B1 (ko) 가상전화를 이용한 부가통신서비스 시스템
KR20060027770A (ko)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로 전송되는 모바일 초대장 제공 시스템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PAPER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INAN YAYUAN ANTI-FAK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9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914

Address after: A D 26 layer 570125 in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No. 38 building nine

Applicant after: Hainan Yayuan Anti-Fake Pap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A D 26 layer 570125 in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No. 38 building nine

Applicant before: Hainan Yayuan Pnti-counterfeit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