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3221A -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3221A
CN1763221A CN 200410065054 CN200410065054A CN1763221A CN 1763221 A CN1763221 A CN 1763221A CN 200410065054 CN200410065054 CN 200410065054 CN 200410065054 A CN200410065054 A CN 200410065054A CN 1763221 A CN1763221 A CN 1763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reagent
ethyl
hydroxyl
20mm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50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尔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6505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3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763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属于医学检验测定技术领域。该试剂盒包括缓冲液、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肌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稳定剂、还原型色原体组合,通过将样品与试剂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使之发生酶偶联反应,再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生化分析仪下,检测主波长吸光度变化的情况(速度),从而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大小。采用本发明完全可以通过生化分析仪器得出所需的测定结果,并且灵敏度高、精确度好,不受内外源物质的污染,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属于医学检验测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人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pH的恒定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血浆中的多种缓冲系统中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为重要,直接影响血液的pH。
血液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主要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单纯代谢性酸或碱中毒时,血液碳酸氢根[HCO3 -]下降或升高,总二氧化碳也随之下降或升高。而单纯呼吸性酸或碱中毒时,血液碳酸氢根升高或下降。
总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的测定方法较可分为直接测定和间接推算两类。直接测定主要有量气法、量压法、滴定法、比色法、Conway微量扩散法、流动注射气体扩散法等。间接推算是利用血气分析仪测得的PH与PCO2,根据H-H方程的变换形式:
HCO3 -(m mol/L)=0.03×PCO2(mm Hg)×antilog(PH-p ka)或
HCO3 -(m mol/L)=0.225×PCO2(k Pa)×antilog(PH-p Ka)
计算获得。
式中:PH为37℃时测得值,p ka在37℃为6.10。
目前,以间接推算法应用较普遍,由血液分析仪的微处理计算机并与血气分析结果一起报告,准确性基本可以符合临床要求。
直接测定法以滴定法应用最广泛,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测定误差较大。
酶法测定适合自动化分析,结果可靠,应当是很有前途的测定方法,但目前尚有待深入研究。
检索中国专利发现,申请号为96190276.0、申请日为1996.02.0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来导出病人血液中气体含量的非侵入性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相应于体积测量呼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然后处理该数据导出动脉血中二氧化碳气体水平。若数据为时间域,处理可将时间域数据转换成体积域。该方法也经迭代评估了多个变量的显著性,所得的关系可供快速和准确地对健康人和患肺病病人进行血中气体含量的测定。近年来,申请号为02282386.7、申请日为2002.10.2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的血液碳酸氢根测定仪,主要由操作面板、进样检测机构、定滴加液机构、搅拌机构和以单片机为主控元件的电器控制部分组成。
以上专利均与酶法测定无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此方面的实验研究十分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以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缺点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本发明还给出实现该方法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采用该试剂盒中的试剂不仅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分析仪或者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测定,而且测定速度快、准确度高,因而可以得到切实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测定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步骤如下:
1)、将样品与主要由肌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还原型色原体组合组成的试剂混合,使之发生如下方法原理的反应: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根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2)、检测最终反应物在主波长400--600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大小。
通常步骤2)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紫外/可见光分析仪或者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下,检测主波长400--600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的大小。
以上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比例按体积为1/10到1/250,以上过程的测定温度控制在常规的20℃到50℃范围,反应时间控制在常规的2-30分钟。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
本发明直接应用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作用后产生磷酸根,再酶偶联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脲酶、过氧化物酶等酶偶联反应以及还原型色原体(Chromogen)组合系统,将无色的还原型色原体组合氧化成有颜色的醌亚胺色原(Quioneimine)或者吲嗒胺色原(Indamine)染料,因此测量染料含量的高低(不同染料吸收波长不同,介于400--600nm之间)可以直接反映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大小。这个酶偶联反应系统的优点有:(1)它利用将无色的还原型色原体组合氧化成有颜色的醌亚胺色原或者吲嗒胺色原染料来反映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有精确度好的优点。(2)这个酶偶联反应系统组成的反应成分都是外加的,不受内、外源物质的污染,测试结果精确。
用于实现本发明方法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可以是单剂,包括:
缓冲液                        40--2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0.2--20mmol/l
肌苷                          0.2--1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2000--20000U/l
核苷磷酸酶                    500--5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500--50000U/l
过氧化物酶                    500--50000U/l
脲酶                          500--50000U/l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              0.1--20mmol/l
以上还原型色原体组合可以是0.1-20mmol/l的3-甲基-2-苯噻唑酮腙(3-methy1-2-benzothiazolinone-hydrszone简称MBTH)或0.1-20mmol/l的4-氨基抗砒(4-aminoantipyrine)与0.1--20mmol/l以下十四种成分之一组合而成:
石碳酸(phenol)
N-乙基-N-(3-硫丙基)-m-噻啶胺(N-ethyl-N-(3-sulfopropyl)-m-anisidine简称ESPAS)
N,N-双乙基-m-甲苯胺(N,N-Diethyl-m-toluidine)
2,4-双氯石碳酸(2,4-Dichloriphenol)
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2,4,6-Tribromo-3-hydroxy-benzenesulfonic acid简称TBHB)
3,5-双氯石碳酸磺酸(3,5-Dichlorophenol sulfonic acid)
3,5-双氯-2-羟基-苯磺酸(3,5-Dichloro-2-hydroxy-benzenesulfonicacid简称DHBS)
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钠盐(N-ethyl-N-(2-hydroxy-3-sulfopropyl)-m-toluidine sodium简称TOOS)
仨溴羟基苯甲酸(Tribromohydroxybenzoic acid)
双甲基苯胺(Dimethylaniline简称DMA)
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N-Ethyl-N-(2-hydroxy-3-sulfopropyl)-m-toluidine简称EHSPT)
2,2′-AZINO-双(3-乙基苯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简称ABTS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Vanillic acid(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简称HMB)
3-甲基-乙基-羟基苯胺(3-methyl-ethyl-hydroxyaniline简称MEHA)
也可以将以上单剂配成如下双剂,更有利于消除内、外源磷酸根污染:
试剂I
缓冲液                        40--200mmol/l
肌苷                          0.2--10mmol/l
核苷磷酸酶                    500--5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500--50000U/l
过氧化物酶                    500--50000U/l
脲酶                          500--50000U/l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           0.1--20mmol/l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一)可以是0.1-20mmo l/l的3-甲基-2-苯噻唑酮腙或0.1-20mmol/l的4-氨基抗砒二者中之一。
试剂II
缓冲液                        40--2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0.2--2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2000--20000U/1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二)          0.1--20mmol/l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二)可以是0.1--20mmol/l以下十四种成分之一:石碳酸、N-乙基-N-(3-硫丙基)-m-噻啶胺、N,N-双乙基-m-甲苯胺、2,4-双氯石碳酸、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3,5-双氯石碳酸磺酸、3,5-双氯-2-羟基-苯磺酸、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钠盐、仨溴羟基苯甲酸、双甲基苯胺、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2,2′-AZINO-双(3-乙基苯噻唑-6-磺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甲基-乙基-羟基苯胺。
双剂的配方不仅限于上述配方,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一)及(二)可以互换位置。试剂II其中的成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也可以放在试剂I,如此可以形成多种配方,不在此一一详述。
还可以将试剂配成如下三试剂,不但更有利于消除内、外源磷酸根污染,还更有利于试剂的稳定:
试剂I
缓冲液                        40--200mmol/l
肌苷                          0.2--10mmol/l
稳定剂                        10--50mmol/l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一)          0.1--20mmol/l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一)可以是0.1-20mmol/l 的3-甲基-2-苯噻唑酮腙或0.1-20mmol/l的4-氨基抗砒二者中之一。
试剂II
缓冲液                        40--200mmol/l
核苷磷酸酶                    500--5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500--50000U/l
过氧化物酶                    500--50000U/l
脲酶                          500--50000U/l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试剂III
缓冲液                        40--2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0.2--2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2000--20000U/l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二)          0.1--20mmol/l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二)可以是0.1--20mmol/l以下十四种成分之一:石碳酸、N-乙基-N-(3-硫丙基)-m-噻啶胺、N,N-双乙基-m-甲苯胺、2,4-双氯石碳酸、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3,5-双氯石碳酸磺酸、3,5-双氯-2-羟基-苯磺酸、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钠盐、仨溴羟基苯甲酸、双甲基苯胺、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2,2′-AZINO-双(3-乙基苯噻唑-6-磺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甲基-乙基-羟基苯胺。
三剂的配方不仅限于上述配方,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一)及(二)可以分开放在试剂I、II或III的任何位置。其中的试剂I的成分,肌苷可以放在试剂II中。试剂II其中的成分,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等也可以放在试剂I中,试剂III其中的成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也可以放在试剂I或试剂II中,如此可以形成多种配方,不一一详述。
缓冲剂的pH范围可以是6.0~11.0。缓冲剂可以是三(羧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液、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缓冲液、2-氨基-2-甲基-1-丙醇(2-Amino-2-methyl-l-propanol)缓冲液、咪唑(Imidazole)缓冲液或双甘氨肽(Glycylglycine)缓冲液等,但不仅限于这些缓冲液。
此外,为了减少各试剂成分之间的交叉影响、保持试剂的稳定性,以便长期储存,以上单剂、双剂的试剂I、试剂II或三剂的试剂I、试剂II、试剂III中通常加入稳定剂10~80%或者10~50mmol/l,稳定剂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甘油、聚糖、聚醇、硫酸胺或盐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实验表明,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配制成本的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无论是单剂、双剂还是三剂,如下配方成分关系的本发明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较为理想:
缓冲液                        80--12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1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8000--12000U/l
肌苷                          1--5mmol/l
核苷磷酸酶                    6000--1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6000--10000U/l
过氧化物酶                    9000--20000U/l
脲酶                          6000--16000U/l
稳定剂                        20--5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              0.1--10mmol/l
由于本发明是完全利用酶学方法,酶解反应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不易受到内、外源其他物质的干扰。酶法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酶解反应的特异性促使测试结果精确。酶解反应都是在缓冲液条件下进行,没有污染环境问题。酶法方法不需要特殊、额外的仪器,测试成本低廉。因此可以保证具有较高的测试准确性,更便于推广应用。
此外,本发明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可以消除内、外源磷酸根的污染,消除内、外源磷酸根的作用发生在整个反应时间段的前半部分,在后半段时间受污染的内、外源磷酸根已经被消耗殆尽,而在后半段时间测试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所需要的磷酸根都是产生于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单剂)
本实施例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盒包括:
缓冲液                        8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8000U/l
肌苷                          1mmol/l
核苷磷酸酶                    6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6000U/l
过氧化物酶                    9000U/l
脲酶                          6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4-氨基抗砒                    2mmol/l
石碳酸                        10mmol/l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设定:温度37℃,反应时间10分钟,测试主波长495~505nm,测试副波长600nm以上,被测二氧化碳(碳酸氢根)样品与试剂的体积比例为1/25,反应方向为正反应。
加入样品和试剂后,使之混合,发生以下反应: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盐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生化分析仪器下,检测主波长495~505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从而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大小。
本实施例应用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作用后产生磷酸根,再酶偶联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脲酶、过氧化物酶等酶偶联反应以及还原型色原体(Chromogen)组合系统,将无色的还原型色原体组合氧化成有颜色的醌亚胺色原(Quioneimine)或者吲嗒胺色原(Indamine)染料,因此测量染料含量的高低(不同染料吸收波长不同,介于400--600nm之间)可以直接反映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大小。
实施例二(双剂)
本实施例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有:
试剂I
缓冲液                        1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0000U/l
肌苷                          3mmol/l
核苷磷酸酶                    8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8000U/l
过氧化物酶                    15000U/l
脲酶                          11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4-氨基抗砒                    1mmol/l
试剂II
缓冲液                        1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0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    1mmol/l
测定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时,温度控制在30,反应时间15分钟,测试主波长546nm,测试副波长630nm以上,被测二氧化碳(碳酸氢根)样品与试剂的体积比例为1/25,反应方向为正反应。
具体测定步骤为: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盐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生化分析仪器下,检测主波长546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从而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大小。
各反应步骤的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
实施例三(三剂)
本实施例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为三剂,有:
试剂I
缓冲液                        120mmol/l
肌苷                          5mmol/l
稳定剂                        20mmo1/l
3-甲基-2-苯噻唑酮腙           2mmol/l
试剂II
缓冲液                        120mmol/l
核苷磷酸酶                    1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10000U/l
过氧化物酶                    20000U/l
脲酶                          16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试剂III
缓冲液                        12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2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双甲基苯胺                    2mmol/l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设定:温度25℃,反应时间20分钟,测试主波长578nm,测试副波长700nm以上,被测二氧化碳(碳酸氢根)样品与试剂的体积比例为1/25,反应方向为正反应。
具体测定步骤为: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盐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生化分析仪器下,检测主波长578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从而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大小。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诊断试剂有:
试剂I
缓冲液                        1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2000U/l
肌苷                          2mmol/l
核苷磷酸酶                    6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6000U/l
过氧化物酶                    9000U/l
脲酶                          9000U/l
稳定剂                        50%(总体积)
4-氨基抗砒                    1mmol/l
试剂II
缓冲液                        1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mmol/l
稳定剂                        20mmol/l
双甲基苯胺                    2mmol/l
测定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时,温度控制在30℃,反应时间10分钟,测试主波长578nm,测试副波长700nm以上,被测二氧化碳(碳酸氢根)样品与试剂的体积比例为1/25,反应方向为正反应。
加入样品和试剂后,使之混合,发生以下反应: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盐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生化分析仪器下,检测主波长578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从而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大小。
总之,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完全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分析仪或者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得出所需的测定结果,并且灵敏度高、精确度好,不受内、外源物质的污染。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样品与主要由肌苷、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核苷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还原型色原体组合组成的试剂混合,使之发生如下方法原理的反应:
二氧化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根
肌苷+磷酸根   核苷磷酸酶  次黄嘌呤+1-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水+氧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过氧化氢
尿酸+水+氧     脲酶    尿囊素+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2还原型色原组合   过氧化物酶  2吲嗒胺色原
                                      或醌亚胺色原+水
2)、检测最终反应物在主波长400——600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含量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为:将最终反应物置于紫外/可见光分析仪或者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下,检测主波长400——600nm吸光度上升的速度,测算出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在20℃到50℃范围,反应时间控制在2-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二氧化碳样品与试剂的比例控制在1/10到1/500。
5.一种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由以下成分组成:
缓冲液                   40——20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0.2——20mmol/l
肌苷                          0.2——10mmol/l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2000——20000U/l
核苷磷酸酶                    500——50000U/l
黄嘌呤氧化酶                  500——50000U/l
过氧化物酶                    500——50000U/l
脲酶                          500——50000U/l
稳定剂                        10——80%(总体积)
还原型色原体组合              0.1——20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配成单剂、双剂或三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乙二醇、丙二醇、甘油、聚糖、聚醇、硫酸铵或盐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剂的pH范围是6.0~11.0,所述缓冲剂是三(羧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三乙醇胺缓冲液、2-氨基-2-甲基-1-丙醇缓冲液、咪唑缓冲液或双甘氨肽缓冲液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二氧化碳诊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型色原体为0.1-20mmol/l的3-甲基-2-苯噻唑酮腙与0.1-20mmol/l以下十四种成分之一组合而成:石碳酸、N-乙基-N-(3-硫丙基)-m-噻啶胺、N,N-双乙基-m-甲苯胺、2,4-双氯石碳酸、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3,5-双氯石碳酸磺酸、3,5-双氯-2-羟基-苯磺酸、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钠盐、仨溴羟基苯甲酸、双甲基苯胺、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2,2′-AZINO-双(3-乙基苯噻唑-6-磺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甲基-乙基-羟基苯胺。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二氧化碳诊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型色原体组合为由0.1-20mmol/l的4-氨基抗砒与0.1—20mmol/l以下十四种成分之一组合而成:石碳酸、N-乙基-N-(3-硫丙基)-m-噻啶胺、N,N-双乙基-m-甲苯胺、2,4-双氯石碳酸、2,4,6-仨溴-3-羟基-苯磺酸、3,5-双氯石碳酸磺酸、3,5-双氯-2-羟基-苯磺酸、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钠盐、仨溴羟基苯甲酸、双甲基苯胺、N-乙基-N-(2-羟基-3-硫丙基)-m-甲苯胺、2,2′-AZINO-双(3-乙基苯噻唑-6-磺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甲基-乙基-羟基苯胺。
CN 200410065054 2004-10-20 2004-10-20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Pending CN1763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5054 CN1763221A (zh) 2004-10-20 2004-10-20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5054 CN1763221A (zh) 2004-10-20 2004-10-20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221A true CN1763221A (zh) 2006-04-26

Family

ID=3674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5054 Pending CN1763221A (zh) 2004-10-20 2004-10-20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32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8500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二氧化碳检测试剂稳定性的方法
CN103837487A (zh) * 2014-03-19 2014-06-04 潍坊鑫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8500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二氧化碳检测试剂稳定性的方法
CN103698500B (zh) * 2013-12-20 2016-01-27 上海执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二氧化碳检测试剂稳定性的方法
CN103837487A (zh) * 2014-03-19 2014-06-04 潍坊鑫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尿酸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9756A (zh) 血氨含量测定方法及血氨诊断试剂盒
CN1778963A (zh) 血氨含量测定方法及血氨诊断试剂盒
CN1778944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63221A (zh)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CN1763538A (zh)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CN1760374A (zh) 5'-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49405A (zh) 5ˊ-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ˊ-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49755A (zh) 血氨含量测定方法及血氨诊断试剂盒
CN1763540A (zh)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CN1769475A (zh) 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方法及腺苷脱氨酶诊断试剂盒
CN1757752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57753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78947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63539A (zh)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及二氧化碳诊断试剂盒
CN1760375A (zh) 5'-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66637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46316A (zh) 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方法及腺苷脱氨酶诊断试剂盒
CN1749410A (zh) 5ˊ-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ˊ-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49409A (zh) 5ˊ-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ˊ-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69476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CN1760367A (zh) 5'-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60368A (zh) 5'-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49754A (zh) 血氨含量测定方法及血氨诊断试剂盒
CN1749411A (zh) 5ˊ-核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及5ˊ-核苷酸酶诊断试剂盒
CN1769474A (zh) 肌酐含量测定方法及肌酐诊断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